研究生: |
林佳慧 Chia-Hui LIn |
---|---|
論文名稱: |
台德菁英計畫技術生工作崗位訓練現況之調查研究 A Study on the Status-quo of the Apprentices' On-the-job Training of German-Taiwanese Vocational Training Project |
指導教授: |
李隆盛
Lee, Lung-S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台德菁英計畫 、工作崗位訓練 、技術生 |
英文關鍵詞: | German-Taiwanese Vocational Training Project, on the job training, apprenticeship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62 下載:2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全球國際化的趨勢,許多企業為尋求更高的競爭優勢,紛紛將生產主力外移國外,以致近來國內結構性失業率年年攀升,過去培育專業技術人才的技職教育在變革的潮流下亦面臨新的挑戰,政府為解決現況之困境,特由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教育部與德國經濟辦事處組成專案工作小組,規劃及推動「台德菁英計畫」,期符合技職教育的改革目標,同時促成產業界與學術界的磨合度,創造企業人力資源效益,另與國際接軌對國家經濟社會有正面的幫助,冀望達成勞工、企業、學校、國家四贏的目的。此項產、官、學、研各界合作的訓練方式係屬新猷,訓練初期若藉由研究了解初期執行過程所產生的困難或缺失,並加以研討改進,將能使後續訓練進行更順暢,讓整個訓練制度更臻完善。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參與該計畫的技術生對於企業在職訓練的現況與看法,期望根據研究結果,提陳相關單位及人士精進「台德精英計畫」訓練之建議。經文獻分析完成「「台德菁英計畫」技術生工作崗位訓練現況調查」問卷的編製,針對「台德菁英計畫」第一期技術生於92學年第2學期初進行問卷普查。本研究總共發出304份問卷,回收262 份,總回收率達86﹪;其中有效問卷數為257 份,有效問卷總回收率為85﹪。問卷資料之分析方法係採用次數百分比、平均數、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薛費法(Scheffe)事後比較等。經資料分析後,獲得下列結論:(1)事業單位均依法提供安全的訓練環境、給付生活津貼給技術生、為其投辦勞健保。(2)工作崗位訓練內容是否符合所參與的計畫職類、使用的設備是否適當、工作崗位訓練是否皆於日間實施,均因事業單位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3)多數事業單位所安排工作崗位訓練的時間超過法定時間。(4)飯店管理類技術生在每七日至少有一日之例假休息方面顯著低於其他三職類。(5)事業單位應確實安排適當指導員教導技術生工作學習。(6)事業單位應適當分配指導員人數,以維護教學品質。(7)指導員須具體提供學習成效評量與訓練成果回饋。(8)學校課程規劃應與工作崗位訓練加強配合,以達相輔相成之效。(9)事業單位所提供的津貼符合生活實際需要程度,以資訊電子類顯著高於其他三類。(10)事業單位傾向優先錄用結訓的技術生的同意程度低。
With the trend of the globalization, many enterprises in Taiwan have moved abroad to seek higher competition strength, so that the rate of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Facing the challenge, several bodies, including Bureau of Employment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emerg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German Trade Office Taipei, formed a taskforce to launch the German-Taiwanese Vocational Training Project pursue four wins of laborers, enterprises, schools, and goverm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alize the status-quo of the apprentices’ on-the-job (OJT) training perviced by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reach the purpose, this study conducted a document analysis, and developed a questionnaire to solicit opinions from 304 apprentices. Consequently, 262 (or 86%)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and 257 (or 85%) were effective ones. Statistical processes such as percentage, mean, t test, ANOVA, and Scheffe were employed to analysize data. Consequently, the following 10 conclusions were made:(1) The enterprises do follow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offer apprentices the safe training environment, living allowance, laborer’s insurance and health insurance. (2)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content, equipment, and time of OJT training is statistcally different based on different enterprises. (3) Most enterprises exceed legally-allowed time to require apprentices’ OJT training. (4) The official holiday of the apprentices in hotels is less than three other categories of apprentices. (5) The enterprises should arrange proper supervisors to direct apprentices. (6) In order to maintain teaching quality, the enterprises should arrange proper number of supervisors. (7) The supervisors should appropriately provide their apprentices with on OJT efficencies feedback. (8) Courses of their schools should have better coordination with OJT. (9) The apprentices subsidy in Category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s is higher than other three categories. (10) It is still low that the enterprises tend to hire recruit apprentices when they graduate.
一、中文部分
土井正己原著(1989),張康樂(譯),在職訓練新法。台北:書泉。
中德技術合作研討會(1985),中德技術合作研討會簡介。台北:作者。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田振榮(2001),建教合作。載於國立台中高工職校主編,台灣工業職業教育五十年。台北:台灣書店。
立法院(2003),「台德菁英計畫」執行成效問題。立法院會紀錄公報92(49),台北。
江文鉅(2000),德國技職教育改革。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8,21-24。
行政院主計處(2004),人力資源調查 。2004年5月1日,取自http://163.29.140.81/html/htm/32080.htm
行政院勞委會(2003),「台德菁英計畫」作業手冊。台北: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1998),企業訓練專業人員工作手冊。台北:作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1),技術合作訓練成效之分析-職業訓練局與荷蘭飛利浦公司暨西的西門子公司合作計畫之效益研究。台北:作者。
吳璣玲(2001),企業倫理規範教育訓練對員工企業倫理行為之影響─以銀行業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隆盛(2003年,8月12日)借重職場經驗才能提高就業率。自由時報,20版。
李隆盛、許全守、吳清源(1997),臺灣省高職建教合作教育研究。台北 : 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李嵩賢(2001),人力資源的訓練與發展。台北:商鼎文化。
李義(2004年,4月13日),中山大學與媒體簽菁英計畫。中國時報, 39版。2004年5月3日,取自http://cocenter.management.org.tw/pages/930411中山大學產學.html
李憲霖(1990),印刷科輪調式建教合作教學滿意度之分析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文賢 (1990),工專學生駐場實習制度實施效益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松 (2002) ,台灣省商職教師對商業類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實施意見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益昌(1994),我國建教訓合作教育訓練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琴珠(1992) ,高職美容科實施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改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富華(1979),我國工職教育實施輪調式建教合作之評價研究。師大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榮昭和張吉成(2000),高等教育經營理念:人才培訓與產業合作,「與全球同步跨越世紀」系列研討會,台北。
商業週刊(2003)。成功不是偶然,雙軌創三贏。商業週刊,817。
康自立(1985),建教合作教育原理。台北 : 全華。
康自立、郭秋勳、鍾瑞國、楊眀恭(1994) ,職業訓練績效評鑑方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張吉成(2000),團隊學習理論在組織之應用。泰山職訓學報,3,73-89。
張良德(1980),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實驗階梯是建教合作成效評估愈改進之研究---省立三重高級商工職業學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基成和蔡靜芳(1998),結構化工作中訓練與學習之實施策略與模式。教學科技與媒體,39,41- 45。
教育部(2004),教育部九十三年度施政方針。2004 年4月2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3guide.htm計畫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1)。高級中等學校辦理輪調式建教合作育概況。台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03a)技職教育的現況、問題與發展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3,2-9。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03b),技專院校產學合作緣起。2004年5月3日,取自http://cocenter.management.org.tw/pages/about01.htm
陳世雄(2003) ,高級中等學校輪調式建教班職場學習實施現況的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守國(2004年,4月9日)。高雄第一科大成立五個重點培育研究團隊。2004年5月3日,取自http://cocenter.management.org.tw/pages/930409高一科大.htm
陳育俊(1990),西德職業訓練制度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光(2001),企業教育訓練與員工生涯發展之關係研究-以IC產業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邦(1997),德國的職業教育與職業繼續訓練。台北:師苑。
陳惠邦(2000),建立終生學習的職業繼續教育體系:對當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省思。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研討會。
陳惠邦(2001),德國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2003),德國職業教育。技職教育百科全書。臺北: 教育部。
陳聰勝等(1997),各國職業訓練制度。台北:五南。
陳鎮江(2000),國營事業中階主管訓練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章秀峰(1994),高職生職業價值觀及就業準備之研究-比較普通班高職生與建教合作技術生之差異。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勞動基準法(2000)。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1997)。
彭作民(1993),我國職訓單位實施能力本位教育之可行性探討。泰山職訓學報,2,52-57。
黃茂夫和黃建哲(2000),德國與我國建教合作職業教育體制之比較--再探德國雙元體系之職業教育。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3,49-59 。
黃梅英( 1990 ),企業人才培育百則。台北:經濟日報。
黃英忠(1999),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新方教育在(2003) ,德的教育。2004年3月20日,取自http://cn.oversea.yahoo.com/030102/255/legy1.html
趙雅玲(1998),MTP講師培訓成效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山(2002),知識經濟時代之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4),120-134 。
蕭維欽(1999) ,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技術生之工作價值觀與職業生涯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蕭錫錡(1999),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的理念與實務 。台北 : 師大書苑。
蕭龍生( 2003 ) ,產學合作人才培育的角色及定位。2003年9月16日,取自http://www.tvc.ntnu.edu.tw/各期雙月刊/60/60-2.htm
職業訓練局( 2003a ),92年度台德菁英計畫-區域&職類報名人數統計表。2004年4月2日,取自http://tai-ger.evta.gov.tw/92TAIGER/92C.asp
職業訓練局( 2003b ),92年度台德菁英計畫筆試考試人數統計表。2004年4月2日,取自http://tai-ger.evta.gov.tw/92TAIGER/92E.asp
職業訓練局( 2003c),92年級學生、事業單位及學校清冊。2004年4月2日,取自http://tai-ger.evta.gov.tw/台德Data/class_of_92.doc
顏月玲( 2001 ) ,餐旅業界對高等餐旅學校實施三明治教學與傳統校外教學實習成效滿意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2000)。劉京偉(譯)。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運用知識管理提昇企業核心能力。台北:商周。
Townsend,T.(1999) 。第二個千禧年至第三個千禧年的學校。教育改革、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 「各國經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6-91。
二、英文部分
Bosch,G. (1993).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changes in patterns of labour relations in Germany . ln Laflamm e,g. Vocational training: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Training Department.
Broadwell, M. M. (1986). The supervisor and on-the-job training. City, MA: Addison-Wesley.
Carnevale, A. P., Gainer L. J. & Villet, J.(1998). Training in America: the organization and strategic role of training.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DeJong, J., & Versloot, A. ( 1994 ) . Structuring on-the-job trai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Human Resource. San Antonic, TX.
Gill, I.S., & Dar, A. (2000). Germany voc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 reform-matching skills to marks and budgets. ILO.
Jacobs, R. L. (1990). Structured On-the-Job Training.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Report. U.S.; Ohio.
Jacobs, R. L., & Jones, M. J. (1995). Structured on-the-job training : Unleashing employee expertise in the workplace. San Francisco ,CA :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Kirkpatrick,D.L. (1985). Effective supervisory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art2: In-house approaches and techniques. Persinal,62(1), 52-56.
Mondy, R. W., & Noe, R. M. (1987). Personal: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 New York: Fairchild.
Nunna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Y: McGraw-Hill.
Powers,B.(1992). Instructor excellence : Mastering the delivery of trainig. 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
Pulich, MA. (1984). The basis of on the job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Superisory Management, 26.
Rae, L. (1991). Assessing Trainer Effectiveness.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 Brookfield, Vt., USA : Gower Pub.
Rothwell & Kazanas(1990). Improving On-the-Job Training: How to Establish and Operate a Comprehensive OJT Program. 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 Inc.
Sheal, P (1994). The Staff Development Handbook: An Action Guide for Managers and Supervisors. London: Kogan Page Limited.
Stokes, P.M. (1966). Total job training :A manual for the working manager. Washington: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