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孫志輝 sun, chih-huei |
---|---|
論文名稱: |
高中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輔導之個案研究以-臺北市某高中為例el A Case Study of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Counseling in Sport Elite Class Education – Take a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 for Example |
指導教授: |
掌慶維
Chang, Ching-W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1 |
中文關鍵詞: | 體育班 、學生運動員 、生涯發展輔導 |
英文關鍵詞: | sport elite class, student athlet, career develop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1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某高中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輔導之情形。研究以臺北市某高中體育班為範圍,探討目前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輔導之現況,期能有效促進體育班學生的課業學習、訓練績效、生涯輔導等問題,讓學生在學業、訓練與生活中亦能適性發展。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高中體育班,學生、導師、輔導老師、教練等十三位,進行個別訪談。在資料分析上採質性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 研究結果為:一、學科基礎差距過大、術科方面參與訓練比賽的時間過多,間接造成學習情形的低落。二、1.規劃: 體育專長相關結合的工作為導向,術科是體育班學生重要立足點。2. 策略:揚長,保持競爭優勢關注學生來源和畢業後生涯發展產出端情形。避短,監視不利生涯發展因素。三、維持競爭力,加強術科的技能。提升效率避免影響應有的學業學習,應正向且力求平衡,不偏頗任一角色。 建議為:一、增設生涯發展相關課程提供多元化参考。二、暢通溝通管道凝聚體育班發展共識。三、協助克服體育班訓練比賽缺漏的應有教學進度。四、評估學生運動員角色落實分級制。五、 提升競爭力因應多變的社會趨勢,發展自我實現。
Student Athlete’s Career Development Counseling in Sport Elite Class:
A Case Study of a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
June, 2014
Author:Sun,Chih-Huei
Advisor:Chang, Ching-Wei
Abstract
The study investigated a counseling case of student athlete’s career development in sport elite classes of a senior high school. 13 participants who studying or working in the Taipei Municipal High School, included students, teachers, counseling teachers, and coaches. Data collection were used b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tudying foundation and spending too much time on sports training, which made students not good at studying; 2. Sports training was an important foothold for students who study in sport elite classes, students could work professionally in the future; 3. Maintaining among competitiveness, sports training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should be positive and balance. Future suggestions were also provided in the end of the study.
Keywords: sport elite class, student athlet, career development
中央警察大學(2014)。招生資訊。 2014 年 3 月 15 日,取自中央警察大學,網站網址:http://www.cpu.edu.tw/files/501-1000-1005-1.php
王光輝(2007)。台中縣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升學院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姿文(2003)。國小資源班回歸學生在普通班的學習適應研究-以臺中縣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王禮福(2005)。師資培育政策轉變過程之研究─從「流浪教師現象」談起(未出版公共事務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7)。臺北市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取自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網址:http://newweb.tp.edu.tw/public/pub2_content.asp?SEQ=10360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0)。協助運動員完善生涯規劃之研究。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編(2007)。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何金樑、劉婉玲( 2012) 我國「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的意涵及執行簡介, 國民體育季刊, 41(3)。
余鑑 (譯) (1999)。終生之生涯諮商與輔導。國立編譯館。
吳武典(1997)。教育改革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63,1-7。
吳武典等(1992)。輔導原理。臺北:心理。
吳芝儀(2003)。生涯規劃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文化。
吳芝儀(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吳婉如(2004)。國小學童班級教室空間使用滿意度與學習適應關係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吳敏華(2005)。高中籃球運動績優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2002)。提昇學校競爭力的理念與策略。臺灣教育,613,2~10。
吳萬福(1992)。運動教練的任務、類型及內容。體育與運動,81,32-38。
吳萬福(1984)。運動心理學問答與實際應用(頁122)。臺北市:中華體育協進會。
吳萬福(2003)。教練哲學研究科目的教學得失探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3(2),1-19。
吳慧卿(2002)。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碧琴(1990)。運動員退休經驗研究:以我國優秀田徑運動員為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正與蔡文利(2008)。體教結合”培養高水平籃球運動員”。中國體育學刊,15(10),65-68。
李坤培(2003)。高中體育班發展的省思。學校體育,13(76),109-114。
李坤培、林聯喜(2004)。高中體育班課程規劃之研究(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坤崇(1992)。國小學童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續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7,83-122。
李坤崇(1994)。國中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7,75-94。
李坤崇(1996)。學習適應量表增訂版學習手冊。臺北市:心理。
李坤崇、邱美華(1991)。國中、小學童學習適應之個人因素探討。輔導月刊,27,8-20。
李欣靜(2006)。大學校院甲組桌球選手生涯發展與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昱叡(2011)。「國民體育法第13條修正草案」三讀後對學校體育班發展之影響。學校體育。126,5。
李昱叡(2011)。我國各級學校體育班發展之現況、挑戰與未來展望。學校體育。122,45-55。
李茂興(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弘智文化。
李清楠(1984)。論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及職業。國民體育季刊,13(4),31-33。
李慶生(1984)。中國醫藥學院運動績優生的問題與建議。國民體育季刊,23(4),48-51。
李鍾桂(1995)。彩繪生命藍圖:談生涯規劃(頁573)。中國青年救國團團務通訊。
村上龍(2006)。工作大未來從13歲開始迎向世界(頁508)。臺北市:時報文化。
杜偉安(2004)。台北市公、私立高中職體育班之學校適應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周大友 (1984)。 運動員的職業。 國民體育季刊, 13(4),58-61。
周文祥(1996)。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國民體育季刊,3(25),60-68。
周惠如(2007)。臺北市公、立高中職體育班學生課業壓力、學校適應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岳瀛立(2013)。跨國籃球運動員張嗣漢生涯轉換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正洲(2004)。臺北市高中體育班學生生涯信念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生傳(1985)。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佳蟬(2011)。探討優秀拳擊選手運動生涯發展的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尚武(2006)。運動員教育的省思與生涯規劃的實踐。國民體育季刊,35(1)。
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頁8)。臺北市:五南。
林幸台(1989)。我國國小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2,265-296。
林幸台(1997)。資優生生涯定位與生涯抉擇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幸台(2003)。生涯輔導基本概念。載於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編),生涯輔導(二版)(頁1-22) 。國立空中大學,臺北市。。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執行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
林國棟 (1984)。 運動選手的學業問題, 國民體育季刊,13(4),44-49。
林清山 (1987)。 認知心理學對教學研究的影響教學研究專集。 臺北市: 南宏。
林雅馨(201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績優生生涯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德齊(2008)。宜蘭高中體育班畢業生學習歷程及發展現況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均平(2007)。我們離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多遠?簡介中國大陸進行的國內外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16,24-42。
邱芳玲(2001)。運動員對生涯規劃應有的認知。學校體育,12 (4), 54-59。
邱美華、董華新(1997)。生涯發展與輔導。臺北市:心理。
金樹人(1988)。生涯發展與輔導。臺北市:天馬文化。
施致平與黃蕙娟(200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解析。學校體育雙月刊,16(5), 23-33。123 。
段蕾(2007)。中國運動員退役問題:金牌後面沉重嘆息。瀋陽體育學院學報,6(3),13-22。
洪子晴(2011)。 臺灣大專甲組跆拳道運動員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嘉文與詹俊成(2005)。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中華體育,19(1),63-71。
徐元民(1985)。高級中學體育的展望。國民體育季刊,14(3),22-26。
徐郁婷(2006) 。桃園縣高中體育發展現況與問題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翁志成(1994)。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的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行政單位及業務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8(1),89-96。
高熏芳與林盈助(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高麗芳(2006)。我國奧運選手訓練發展極轉型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張宏亮 (1996)。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習困擾來源。 台灣師大體育研究 (2) 33-44。
張宏亮(1985)。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因應策略。中華體育,34,21-28。124
張宏亮(1995)。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學校適應因應策略。中華體育,9(2),21-28 。
張宏亮(1996)。從求助理論談教練對運動績優保送生的學業輔導。國民體育季刊,25(109),52-61 。
張治文(2007)。國中體育班及校隊學生個人學涯規劃之探討。學校體育雙月刊,17(2),95-99。
張祐慈(2010)。優秀女子桌球選手生涯發展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添洲(1993)。生涯規劃與發展。台北市:五南。
張榮升(2011)。高中體育班升學管道與職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張維唐(2010)。桃園縣平鎮高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掛田良雄(1980)。成吉思汗軍事的成就─兼論此一代偉人的形成(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臺北市。
教育部(2004)。高級中等學校成立體育班注意事項。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5)。我國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重點發展方案。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6)。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6)。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6)。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7)。體育類高級中學及體育班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8)。97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作業要點。臺北:作者。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11年)。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3 a)。教育部部史網站一師資培育。2013年7月27日,取自http:/thistory.moc.gov. tw/policy.asp?id=5。
教育部(2013c)。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2013年7月27日,取自http ://www. edu.tw/ userfiles/url/20 13011511 5257/%E4%B8%AD%E8%8F%AF%E6%B0%9 I%E5%9C%8B%E5%B8%AB%E8%B3%87%E5%9F%B9%E8%82%2%E7%99%BD%E7%9A%AE%E6%9B%B8.pdf。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六大議題。臺北: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2014年4月8日,取自教育部,網站網址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1096
教育部體育署(2012)。101年度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統計年報。2014年4月8日取自教育部體育署網站網址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4610&ctNode=837&mp=11&idPath=214_267
莊翠玉(1996)。運動績優生就讀大專院校一般科系之學校適應情況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許建民(1998)。運動績優保送生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國民體育季刊,7(4),102-109。
許義雄(1983)。體育的理念。臺北市:現代體育。
許瀞心(2005)。大學院校甲組桌球選手生涯發展與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又琪(2009)。運動績優保送大學非體育科系女性排球選手學校適應與生涯發展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李綢 (2005) 。個案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陳怡蒹(2006)。希望理論融入生涯輔導方案以提升國中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概念與希望感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羿戎(2008)。臺灣地區高中體育班學生知覺學業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旅得(2008)。臺北市高中體育班游泳選手目標取向、知覺動機氣候與運動自信心來源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啟發(2007)。退役職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婉欣(2008)。我國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雅蘭(2005)。高中體育班導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臺中縣。
曾瑞成 (2000)。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瑞成(2008a)。研訂普通高級中學體育班課程綱要計畫結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曾瑞成(2008b)。研訂高職體育班課程綱要總綱計畫結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程瑞福(2011)。改變體育班本質的關鍵問題。學校體育,122,56-58。
黃天中 (1996)。 西元2000年大學教育的危機與轉機-學術國際化、應用本土化、經營行銷化、發展均衡化,大學的自主與管理。, 台北: 臺灣師範大學。
黃光雄、蔡清田(2002)。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保東(2003)。高中職體育班升學與就業之現況調查分析-以南部七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高賢(2003)。我國甲乙組網球選手之自我設限與運動動機及目標取向之相關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黃高賢、呂佳霙、林惠美、周建智、黃美瑤(2003)。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之探討。北體學報,11,181-192。
黃湘淳(2001)。國中英語學習適應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黃楗翔(2003) 。運動績優生與一般生適應情形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照晴與蘇桂慧(2012)。高中體育班升學輔導。2014年4月8日,取自網站網址hscr.cchs.kh.edu.tw/upload/pelecture2.pdf
黃萬益(1975)。國小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新竹師專學報,2, 184-256。
黃漢昌(2009) 。葛琳(Maxine Greene)存再現象學及其在覺醒教育之應用-以「愛的理論與實踐」一門課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鳳君(2010)。臺北市國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家鑫(2012)。高中學校合球運動績優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景成(2006)。合作學習與數學寫作對高一體育班學生數學習態度與自我效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楊朝祥 (1994)。 技術職業教育辭典(頁34)。 臺北市: 三民書局。
葉至誠(2013)。生涯規劃與職業生活(頁184)。臺北市:秀威資訊。
葉素汝(2004)。以優秀學生運動員個案爲例探討其心理困擾與輔導方向。諮商與輔導,217,31-37。
葉麗琴(2002)。一位運動員成長經歷與運動員認同的影響。國民體育季刊,31(1),27-32。
詹俊成(2002)。臺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雷寅雄(1994)。運動績優生保送制度之我見。國民體育季刊,23 (3),193-195。
臺北市南湖高級中學(2011)。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課程中心98-100年度工作計畫期中報告。臺北市:作者。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8)。臺北市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2009 年 3 月 15 日,取自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網站網址:http://www.law.taipei.gov.tw/taipei/flowchart/newdetail.jsp?id=8116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2014)。招生訊息。 2014 年 3 月 15 日,取自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網站網址:。http://www.tpa.edu.tw
趙莉霞(2008)。淺談我國運動產業就業市場人力供給與培訓。學校體育,107,18(4),105。
劉佑彰(2002)。鄉鎮原住民學童文化參照架構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劉佳蓉(2010)。生涯發展方案融入國中運動代表隊訓練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欣宜(2009)。流浪教師的夢與現實一師資培育政策變革後準教師的困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歐淑芬(2003)。 運動訓練與學業成績之研究-以臺中縣國民中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潘淑滿(2003)。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大猷(2005)。國民小學體育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蔡定昌與王祥安(2011)。 高中體育班生涯發展研究之探討(頁307)。2011 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嘉義縣:吳鳳科技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系。
蔡長啟(1984)。運動員的生活、學業與職業。國民體育季刊,13(4),14-15。
蔡俊良(2000)。中學學生運動員的生涯困境與輔導,輔導季刊,36(2),26-30。
蔡培村(1995)。中小學教師生涯進階與等級劃分可行性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電子版],3:4民84.07頁54-72。
蔡崇濱(1996)。正視學校運動團隊的組訓。臺灣省學校體育,6(33),34-37。
鄭世仁(2000)。期待與責難:破解九年一貫課程的迷失。研習資訊, 20(6),12-34。
鄭維宜(2008)。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黎天生、李光武、黃崇儒、陳建利、陳堅錐(2007)。探討協助學生運動員生涯發展的可行方向。北體學報,15,214-222。
謝佳男(2000)。運動之路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怡純與闕月清(2008) 籃框外的天空─女性運動員之升學與就業個案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3(3),179-201。
簡欣穎 (2012) 。臺灣優秀選手生命歷程轉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文基、朱湘超、陳如山,(1991)。生涯規劃與發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二、英文部分
Atwater, E. (1987).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personal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 Prentice-Hill.
Brown, J. D., & Lawton, M. (1986). Stress and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The moderation role of physical exercise. Journal of Human Stress, 12, 125-131.
Bosscher, R. J. (1993). Running and mixed physical exercises with depressed psychiatric padi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4, 170-184.
Bromwell,P.;Gensler H. (1997), The Student Athlete 's Handbook,NY: John Wiley & Sons. Bryant, C. W.;Clifton, J. (1990), A Comparisonof of Student-Athletes'Grades In-Season vs. Out-Of-Season at Trentoil State Universit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4 900).
Creswell, J. W. (2002). Educational research: Planning conducting, and evalu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Inc.
Ginzberg, E., Ginzburg, S.W., Axelrad, S,. and Herma, J. 1. (1966). Occupational choice: An approach to a general the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inzberg, S.W. (1972). Toward a theory of occupational choice: A restatement.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20(3), 169-176.
Hill, G. & Hansen, G.(1988). Specialization in high school sport: The pros and con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59, 76-79.
Hinkle, J. S. (1992). Aerobicrunning behavior and psychotherapeutics: Implicat-ions for sports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y.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15, 263-277.
Hollander, E. P. (1967).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oehler, M. (1995). Student athletes and high schools: Let’s shift the focus. The Clearing House, 68(3), 158-159.
Lazarus, R. S. (1969). Patterns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effectiveness (2nd ed.),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Maslow, A.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s.
Neuman, W. L. (2003).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5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Parmer, T. (1993). The athletic dream-but what are the career dream of other African American urban high school student? Journal of CareerDevelopment, 20, 131-145.129
P.W. & Gay, L.R. (2003).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uper,D.E.(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an 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Happer & Brothers.
Super,D.E.(198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 282-298.
Super, D.E.(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Brown, & L. Brook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pp.197-26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