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煥喆
Huan-Je Shiu
論文名稱: 野柳自然中心之發展歷程與團隊學習運作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Yehliu Nature Center Development and Team Learning Process
指導教授: 周儒
Chou, Ju
李明芬
Li, Ming-F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6
中文關鍵詞: 野柳地質公園自然中心團隊學習
英文關鍵詞: Yehliu Geo Park, Nature Center, Team Lear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1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野柳地質公園是台灣第一個以UNESCO地質公園理念所經營的地質公園,目前由新空間國際有限公司透過OT(Operate and Transfer, OT)方式負責經營管理。環境教育法通過後,社會大眾對於環境教育場域的需求日益提升,而在一次機會下該組織接觸了自然中心的概念後,便開始投入野柳自然中心的發展與推動。故本研究以野柳地質公園發展自然中心為個案研究,探討野柳自然中心發展的整體脈絡以及過程中團隊學習的運作,企圖了解一個企業組織透過團隊學習方式發展自然中心的樣貌。
    野柳自然中心的發展階段根據其性質主要分為「凝聚與激發」與「實踐與產出」等兩種狀態,「凝聚與激發」狀態包含行動研究團隊形塑;中心宗旨、願景與信念發展;現況調查、分析與評估;國內外自然中心參訪。「實踐與產出」狀態包含方案規劃與發展、場域設施改善、組織內部調整、整體行銷。
    野柳自然中心發展的團隊學習運作是以對話(dialogue)與討論(discussion)作為主要的策略,在發展過程中的每個階段皆經歷了「定義學習需求」、「學習與反思」、「確立發展策略」、「產出與執行」等四個學習歷程。而團隊的領導者正扮演了團隊學習的重要角色,因此團隊領導者必須要了解團隊的性質,才能夠有效的規劃團隊學習的最佳策略。

    Yehliu Geo Park is the first geological park that manages by UNESCO geology park idea in Taiwan. At present, it is responsible for Neo-Space International Inc. by the Operate and Transfer (OT) way. After the Ac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passed, the general public promote regarding the demand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ield. This organization contacted the natural central concept by chance, then they start to engag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Yeliu Natural Center.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takes Yeliu Geo Park Development Natural Center as the case study, discussing the operation that in the overall context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Yeliu Natural Center developing the team learning. The research attempts to understand an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that they develop natural center by the team learning approach in whole appearance.
    The development phase of Yeliu Natural Cente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status about "condensation and stimulation" and "practice and output". Condensation and stimulation condition contains the round of delegation formation to model the stage,the central objective, prospect and faith development phase, the inventory survey,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tage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natural central visit stage. On the other hand, practices and output condition includes the progra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phase ,field territory facility improvement stage, organization interior adjustment stage and overall marketing stage.
    The team learning of Yeliu Natural Center development takes dialogue and discussion as the main operation strategy, each stage in developing process all experienced "definition study demand", "learning and reconsideration" ,"establish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output with execution" in the course of four learning. But the leaders of team are playing the strong character that the team has studied, therefore the team leaders must understand that the nature of team,it could plan the learning strategy of team efficiently.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目標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界定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台灣自然中心發展脈絡 11 第二節 自然中心的本質與價值 24 第三節 自然中心的規劃與實踐 37 第四節 團隊學習的理論與應用 46 第五節 團隊學習的相關研究 63 第六節 野柳地質公園的環境教育基礎 6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7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7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83 第三節 研究工具設計與資料整理 85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介紹 91 第五節 研究嚴謹度 97 第四章 組織發展野柳自然中心的緣起與動機 101 第一節 「自然中心」概念的出現與效應 101 第二節 組織發展自然中心的外在動機 103 第三節 組織發展自然中心的內部動機 107 第四節 討論與分析 111 第五章 野柳自然中心的發展歷程與分析 115 第一節 野柳自然中心發展階段分析 115 第二節 行動研究團隊的角色與分析 123 第三節 課程方案發展歷程 125 第四節 場域設施規劃與提升 134 第五節 中心定位與組織內部調整 142 第六節 新空間的困境與挑戰 147 第七節 討論與分析 153 第六章 野柳自然中心發展之團隊學習歷程 155 第一節 行動研究團隊中的領導者 156 第二節 行動研究會議的團隊學習歷程 161 第三節 團隊學習的關鍵角色探討 169 第四節 團隊學習的困境與挑戰 172 第五節 討論與分析 174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82 第三節 研究者的參與反思 186 參考文獻 187 附錄一 199 附錄二 203 附錄三 207 附錄四 209 附錄五 213 附錄六 215 附錄七 219 附錄八 223 圖目錄 圖2- 1自然中心構成要素圖 28 圖2- 2規劃環境學習中心過程模式 41 圖2- 3 Peart & Wood(1976)修正的環境解說規劃模式 44 圖2- 4團隊運作的三種型態 50 圖2- 5團隊學習的歷程 51 圖2- 6影響團隊學習成效之因素 59 圖2- 7領導者人格特質影響新產品開發團隊之模式 61 圖3- 1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82 圖3- 2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 84 圖3- 3各階段所對應之訪談流程圖 86 圖3- 4野柳自然中心發展行動研究團隊組成與關係圖 92 圖4- 1 野柳女王頭頸部變化 104 圖4- 2野柳自然中心發展的動機與考量 112 圖5- 1野柳自然中心發展流程圖 117 圖5- 2野柳自然中心發展之工作階段圖 118 圖5- 3行動研究團隊運作狀態的整體觀照與動態運作 121 圖5- 4野柳自然中心課程方案發展模式圖 126 圖5- 5野柳自然中心發展小組人員專業成長架構圖 128 圖5- 6野柳自然中心場域設施發展階段圖 135 圖5- 7野柳自然中心場域設施發展的基礎 137 圖5- 8野柳自然中心二樓展示規劃建議圖 138 圖5- 9專案工作小組運作階段圖 139 圖5- 10野柳自然中心場域功能與展示主題規劃圖 140 圖5- 11野柳自然中心自我定位的過程 144 圖5- 12新空間組織架構圖 146 圖6- 1行動研究團隊之團隊學習領導者關係圖 156 圖6- 2培力課程在行動研究團隊團隊學習中的重要角色 162 圖6- 3團隊學習在野柳自然中心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169 圖6- 4野柳自然中心發展之團隊學習的核心內涵 175 表目錄 表2- 1會議式團隊學習的四個階段 52 表2- 2團隊學習的發展階段 55 表2- 3團隊學習方式是用情境與對象對照一覽表 57 表2- 5野柳地質公園歷年學術研究 71 表2- 6 2010年至2012年開放性研習課程表 73 表3- 1訪談大綱與訪談目的 85 表3- 2訪談資料編碼公式表 90 表3- 3文獻蒐集資料編碼公式表 91 表3- 4新空間參與行動研究團隊之成員 93 表3- 5深度訪談之執行狀況表 94 表3- 6 本研究資料來源之三角檢正 98 表5- 2野柳自然中心環境教育服務販售價格 150 表6- 1行動研究團隊成員自我評分成果 169

    王鑫(1991)。自然中心戶外環境教育教學意義與初步構想。環境教育季刊,15,頁36-41。
    王鑫(1995)。戶外教學發展史及思想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邱怡薇(譯)(2002)。當代社會硏究法 : 質化與量化途徑(原作者:W. L. Neuman)。臺北市 : 學富文化。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第十三版)。臺北市:五南。
    方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臺北:東華。
    田靜婷、徐克成、李安悌(2003)。團隊互動型態對團隊學習績效之影響:以年資異質性為干擾變項。管理學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屆),頁129-149。
    朱有鈺(2002)。台北縣國民中學教師團隊學習SWOT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89)。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加強推動環境教育計畫。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合計畫處。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4)。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任孟淵(2005)。蛹之生:一個邊陲地區自然中心的築夢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何昕家、張子超(2011)。初探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規劃設計:以學校與自然中心為例。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10,頁93-114。
    呂瑞香(2002)。變革之舞-團隊學習在 Klapay 國小的實踐與省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周儒、張子超、呂建政(1996)。教育部委辦自然教育中心實施狀況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周儒、呂建政、陳勝雄、郭育任(1998)。建立國家公園環境教育中心之規劃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
    周儒、林明瑞、蕭瑞堂(2000)。地方環境學習中心之規劃研究─以台中都會區為例。臺北市: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周儒(2000)。設置臺北市新店溪畔河濱公園都市環境學習中心之規劃研究。市府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298輯。臺北市: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周儒(2002)。環境教育的最佳服務資源─自然中心。台灣教育,615,頁2-14。
    周儒(2003)。另一種休閒產業─臺灣的自然中心需求與可能。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理論、政策與實務論壇論文集,頁2A7.1-2A7.22。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
    周儒(2004)。市民與自然和文化最佳的邂逅場域─自然中心。自然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25-33。臺北市:林業試驗所。
    周儒,高翠霞(2007)。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策略分析與發展。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合計畫處。
    周儒、郭育任、劉冠妙(2007)。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自然教育中心發展計畫結案報告(第一年)。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周儒、郭育任、劉冠妙(200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自然教育中心發展計畫結案報告(第二年)。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周儒、郭育任、劉冠妙(2010)。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輔導提升計畫第一年成果報告。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周儒(2011)。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儒(2012)。台灣環境學習中心運作現況與提升策略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100-2511-S-003-030),未出版。
    周儒、姜永浚(2013)。透過德懷術探討優質環境學習中心之特質。環境教育研究,9(2),頁1-32。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頁122-136。
    林俊全(2006)。野柳地質公園推動。新北市: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林明杰、林鴻均、黃錦華、林信任(2007)。領導風格對團隊學習之影響:團隊心理安全的中介角色。中華管理學報,8(3),頁1-22。
    林孟龍(2011)。野柳地質公園大陸觀光客與臺灣遊客之空間行為分析研究計畫。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
    林裕強(2007)。從生態旅遊觀點建構益處行地形之永續指標及其評估-以野柳地質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青燕(2003)。民間創辦環境學習機構與實踐經驗歷程之研究─以二格山自然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世望(2010)。團隊學習成效之探討-以台灣醫療院所之實務社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鈴筑(2010)。國內外環境教育法比較之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俊傑(2008)。由訓練品質系統觀點探討藥妝通路門市「團隊學習」訓練之成效─以個案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邱淑美(2011)。團隊學習與創新對人力資源專業人員職能發展與工作績效影響之跨層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邱士豪(2010)。學校志工團隊學習─新北市三重國小『幸運草故事媽媽』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Roth R. E. (2001)。美國自然中心現況。九十年度環境學習中心與環境教育工作坊,頁B-1-B-9。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施照輝(2005)。野柳地質公園的轉型紀要與發展方向。地景保育通訊,23,頁5-11。
    徐宗國(譯)(1997)。質性硏究槪論(原作者:A. Strauss & J. Corbin)。臺北市:巨流。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
    陳惠民(1998)。高效率團隊-實務操演手冊。臺北市:科技。
    陳淑娟(2000)。從學校組織變革談學習型組織與團隊學習。公訓資訊季刊,4(1),頁24-3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苑。
    高熏芳(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 J. A. Maxwell)。臺北市:心理。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編著,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6。臺北:巨流。
    許瓊華(2008)。教師讀書會團體動力及團隊學習歷程之探討—以桃園縣某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教育部(1991)。教育部加強推行環境教育計劃。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促進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環境教育宣言。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2012年4月19日)。100年環境學習中心校外教學推廣計畫各中心簡介【線上文件】。取自http://www.edu.tw/userfiles/%E9%9 F%83%E7%B0%A1%E4%BB%8B.doc
    莊世杰 (2004)。深度匯談促進團隊學習與團隊決策效能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4(2),頁103-133。
    郭進隆(譯) (2004)。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原作者: P. M. Senge)。臺北市:天下文化。
    張吉成(2000)。團隊學習理論在組織之應用。泰山職訓學報,3,頁73-90。
    張簡宗碩(2008)。領導風格與團隊學習行為對團隊創新績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鄒川雄(2005)。淺論教育社會學的視野與定位─作為教育行動者的社會啟蒙與批判。教育社會學通訊,64,3-8。
    鄒川雄(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臺北市:巨流。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頁17-23。
    楊國德(1999)。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應用:成人教育領域的實踐經驗。臺北市:師苑。
    楊仁壽(2005)。如何以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工具提升團隊學習氛圍與能力。T&Q飛訊季刊,29,頁1-7。
    楊玉鈴(2005)。國民小學教師團隊學習歷程之研究-讀書會方式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美玲(2006)。國小數學教師團體團隊學習之個案研究-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在職進修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臺北市:師苑。
    黃光玉、 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原作者:A. A. Berger)。臺北市:風雲論壇。
    劉冠妙(2004)。關渡自然中心國小戶外教學課程方案及推動歷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齊若蘭(譯) (1995)。第五項修練Ⅱ實踐篇(下) ─共創學習新經驗(原作者:P. M. Senge , A. Kliener , C. Robrts , R. B. Ross & B. J. Smith)。臺北市:天下文化。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頁115-143。
    賴永茂(2010)。領導者人格特質、團隊學習與團隊表現之關聯性研究─以跨領域設計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環境友善種子股份有限公司(2012)。台江國家公園濕地環境教育行動方案與宣導計劃書。台南市:台江國家公園。
    薛博志(2010)。個人學習、團隊學習、團隊文化對績效影響研究-以台灣事務機產業F公司銷售團隊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謝錦堂(2009)。董事會功能理論模型之驗證:台灣上市公司董監事的觀點。管理學報,26(2),頁127-144。
    關渡自然公園(2012年1月6日)。大事記要-關渡自然公園的發展歷程【網站資訊】。取自http://your.gd-park.org.tw/ind/modules/tinycontent/index.php?id=65
    蘇清萍(2006)。民間創辦自然中心之發展歷程—以阿里磅生態農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觀樹教育基金會(2004)。綠色環境學習營地─環境學習整體規劃I【綠色環境學習營地整體發展計畫】。彰化:彰化縣政府。
    Armstrong, J.L., & Yarbrough, S.L. (1996). Learning in groups:Explor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new uses, and emerging opportuniti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Yeung, A. K., Ulrich, D. O., Nason, S. W. & Glinow, M. (199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 Oxford Univ Pr on Demand.
    Aronson, Z. H., Reilly, R. R., & Lynn, G.S. (2006). The impact of leader personality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work and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uncertainty. Journal of Engineer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3, 221-247.
    Benke, P. A., Froke, J. B., & Sharp, W. L. (1989). American Nature Centers: Guidelines for Leadership in the Nineties. NY: Roger Tory Peterson Institute of Natural History.
    Brooks, A. K. (1994). Power and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Collective team learning in work organization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5, 213-234.
    Chou, J. (1997). Identification of the essential elements and development of a related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basic concept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D: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7(3), 155-163.
    Byrd, N. J. (1998). The nature center handbook: a manual of best practices from the field. Dayton, Ohio: Association of Nature Center Administrators.
    Duncan, R. and Weiss, A.(1979).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Design. In Staw, B., and Cummings, L.(ed),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pp. 75-123). Greewich, CT: JAI Press.
    Divis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 and Services (1987). Steps in carrying out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 Olympia, Washington: Office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Erickson, E., & Erickson, J. (2006). Lessons learned fro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 directors. Appli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5, 1-8.
    Guba, E. G. & Lincoln, Y. S.(1987).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lif. : Sage.
    Guns,B.(1998). The faster learning organization: Gain and sustai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nge.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Guba, E. G. (1990) . The alternative paradigm dialog. In Guba, E. G. (Ed.), The paradigm dialog.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Gross, M. P., & Zimmerman, R. P. (2002). Interpretive centers: The histor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ature and visitor centers. Stevens Point, WI: UW-SP Foundation Press.
    Global Geopark Network (2009,1,14). Visit geoparks. UNESCO Global Geopark Network [Online document]. Retrieved from http://globalgeopark.org/ publish/ portal1/tab133/
    Kolb, D. A. (1984). Experience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9th ed). US: Prentic Hall, Upper Saddle, New jersey.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ilmine, J. T. (1971). The community nature center's role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aster thesi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ichigan.
    Marquardt M. J. & Reynolds A. (1994). The global learning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win Professional Pub.
    Monroe, M. C. (1984).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 na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with nature center programs. Dahle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innesota State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 (1992).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s. Saint Paul, Minnesota Author.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urk, U.S.A.
    Purser, R. E. & Pasmore, W. A. (1992). Organization for learning: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London.
    Paul, T. (1999).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In Jarvis P., et a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pp. 125-135 ).London: Kogen Page.
    Ruskey, A., & Wilke, R. (1994).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isconsi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tevens Point Foundation Press, lnc.
    Shomon, J. J. (1969). Nature centers: One approach to urb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2), 12-17.
    Stapp, W. B. & Tocher, S. R. (1971). The community nature center's role in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n Arbor,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wieringa, J. & Wierdsma, A. (1992). Becom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Beyond the Learning Curve. Addison-Wesley, M.A..
    Senge, P. M. (1993). Transferming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4(1), 4-12.
    Tuckman, B.W., & Jensen, M.A.C. (1977). Stages of small-group development revisited. Grou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2, 419 - 427.
    Tzitz, C. J. (1984). The water discovery center: A cooperative effort of the youth science institute, Santa Clara Valley Water District and Santa Clara County Parks and Recreation Department. Nature Study, 37, 30.
    UNESCO (1978). Needs and Prioritie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Paris, France: Author.
    UNESCO (198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Tbilisi Conference. Paris, France: Author.
    UNESCO (1999).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UNESCO Geoparks. United Nations Educait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2006). Global Geoparks Network. United Nations Educait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Veverka, J. A. (1979).Standardized Planning For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ive Planning Documents. AIN Journal, 4(2) ,20.
    Van Offenbeek, M.(2001). Processes and outcomes of team learning.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0 (3), 303-317.
    Voorhis, K., & Haley, R. (2008). Director's guide to best practices – programming citizen science. UT: Association of Nature Center Administrators.
    Wilson, T. & Martin, J. (1991).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uidelines for success center. CMSEE, Western Kentuckey University.
    Yin, R. K. (198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Zahra, S. A. & Pearce J. A. (1989). Boards of Directors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Review and Integrative Model. Journal of Management, 15 (2), 291-33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