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蕾悌
Chen, Lei-Ti
論文名稱: 從「女力」到「綠力」:主婦聯盟的環保關懷(1987-2015)
指導教授: 陳惠芬
Chen, Hui-F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22
中文關鍵詞: 環保運動婦女運動主婦食安反核共同購買反基改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64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1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婦運的發展深受國際婦女運動的影響,主婦聯盟的創設則肇始於解嚴前後台灣社會力迸發的階段,與台灣環境整體的變遷有密切的相關,於今日台灣婦女運動與環保運動當中仍具相當的活力與議題性。
    1980年代正值台灣社變劇烈變動與解構的時期,主婦聯盟雖以「主婦」作為社團主要凝聚的對象,其關注的焦點雖無所不包,但其最主要的關懷仍是環保。主婦聯盟的組織變遷與關注焦點深受台灣及國際社會變動的影響,主婦聯盟的主婦們從「煮婦」與「一家之主的婦」之身份出發,以家庭作為關懷的核心,力行生活環保,進而形塑理想生活與自我實踐的舞台。由「家庭」介面輻射而出的相關議題為反核四運動、綠色消費與共同購買、社區總體營造及土地倫理與環境信託等,皆是為了履行環境正義與永續家園的理想。
    隨著不斷爆發的食安問題,主婦聯盟近幾年以食安作為近幾年來環保運動的主軸,積極投入反基改運動、食農教育法與綠食育的推動。主婦聯盟因其具有生活性、多元性、開放性與國際性等特質,使得她們輕易地跨越了性別的界線,投身婦女運動與環保運動。主婦聯盟用著強悍堅韌的立場堅定地護衛下一代,倚著「母親」的身份,主婦聯盟得以悠遊地在各議題之間奔走,並有具有正向積極的形象。她們走出家庭、走向社會也邁向國際,與此同時,主婦聯盟也深刻地走向自我心中的理想,為著永續家園而戮力的堅持下去。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10 一、婦女運動相關研究 10 二、環保運動相關研究 14 三、主婦聯盟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運用 21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2 第二章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之沿革 27 第一節 從新環境主婦聯盟到主婦聯盟之創設與發展 27 一、環境保護委員會(1989年~) 38 二、教育委員會(1989年~) 39 三、編輯委員會(1989年~) 39 四、婦女成長委員會(1990~) 40 五、消費品質委員會(1991年~) 40 六、自然步道推廣委員會(1992年成立) 41 第二節 主婦聯盟的社會關懷 57 一、婦女成長 58 二、教育關懷 65 三、綠色消費 71 四、環境保護 73 第三章 永續家園的追求 83 第一節 「為了孩子,不要核子」:非核家園的營造 85 一、自由化階段(1987.7~1992.11) 86 二、民主化階段(1992.12~2000.4) 93 三、政黨輪替階段(200.5~2004.5) 100 四、民主鞏固階段(2004.5~迄今) 106 第二節 綠色共生與生態城市 111 一、國家社會方面 112 二、社區方面 122 第四章 慢活˙樂活˙綠生活 135 第一節 「一天一點綠,生活好美麗」:生活環保的實踐 137 一、「親兄弟明算帳」: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與再生紙運動 137 二、「肥水不落外人田」:廚餘做堆肥 150 三、溫柔地揭開真相:環境教育 綠繪本 154 第二節 從「食來育轉」到「食權食美」:綠食育的實踐 161 一、合作找幸福:共同購買 163 二、「食守環境」,一起搞「非基」:綠食育的推廣與實踐 171 第五章 結論 187 參考文獻 193 附錄一、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歷屆董事長及秘書長名單 205 附錄二、主婦聯盟婦女成長委員會大事記(1987-2015) 207 附錄三、主婦聯盟教育委員會大事記(1987-2015) 213 附錄四、主婦聯盟消費品質大事記(1987-2015) 217 附錄五、主婦聯盟環保大事記(1987-2015) 223 附錄六、主婦聯盟自然步道委員會大事記(1990-1999) 239 附錄七、主婦聯盟反核運動大事記(1987-2015) 243 附錄八、主婦聯盟推廣綠繪本大事記 319 附錄九、台灣無基改運動聯盟大事記(2008-2014) 321

    一、 文獻史料
    《自由時報》,2002年至2015年。
    《民生報》,1987年1月至2006年11月。
    主婦聯盟基金會編輯群,《主婦聯盟會訊》1-272期,1987年5月至2016年6月。
    主婦聯盟基金會編輯群,《主婦聯盟電子報》1-117期, 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

    二、 專書
    Abbott, P. & Wallace, C.著,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臺北:巨流,1996。
    Alice Schwarzer著、婦女新知編譯組譯,《拒絕做第二性的女人--西蒙波娃訪問錄》,臺北:女書,2001。
    Betty Friedan著、李令儀譯,《覺醒與挑戰-女性迷思》,臺北:新自然主義,2000。
    Rachel Louise Carson著,溫繼榮、李文蓉同譯,《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臺北:大中國,1975。
    Simone de Beauvoir著、歐陽子譯,《第二性》第二卷,臺北:志文,1947。
    女性學學會著、劉毓秀主編,《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臺北:時報,1998。
    王俊秀,《環境社會學的想像》,臺北:巨流,2001。
    王雅各,《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臺北:心理出版社,1999。
    王雅各,《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臺北:心理出版社,1999。
    王雅各,《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1。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女性知識分子與臺灣發展》,臺北:中國論壇出版、聯經總經銷,1989。
    司徒賢達等著,《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臺北:洪健全基金會,1997。
    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臺北:智勝,2000。
    何明修,《綠色民主:臺灣環境運動的研究》,臺北:群學,2006。
    呂秀蓮,《數一數拓荒的腳步》,臺北:拓荒者,1976。
    呂秀蓮,《新女性何去何從?》,臺北:拓荒者,1977。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臺北:前衛,1990。
    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
    李元貞,《婦女開步走》,臺北:婦女新知,1987。
    李元貞,《女人的明天》,臺北:健行,1991。
    李長貴,《激進社會運動》,臺北:翰蘆,1992。
    李界木,《反核有理》,臺北:前衛,1995。
    於幼華主編,《環境與人:環境保護篇》,臺北:遠流,1998。
    林芳玫,《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1997。
    林俊義,《反核是為了反獨裁》,臺北:自立晚報,1989。
    林麗珊,《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臺北:五南,2003。
    施信民,《臺灣環保運動史料彙編第1卷》,臺北:國史館,2006。
    施信民,《臺灣環保運動史料彙編第2卷》,臺北:國史館,2007。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1998。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1990。
    馬以工,《當今婦女角色與定位》,臺北:國際崇她社臺北三社,1989。
    馬以工、韓韓,《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臺北:九歌,1984。
    馬以工編,《當今婦女角色與定位》,臺北:國際崇他社臺北三社,1989。
    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業強,1994。
    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臺北:新自然主義,2003。
    曹愛蘭,《新時代臺灣婦女觀點》,臺北:前衛出版社,1989。
    陳三井主編,鮑家麟等著,《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近代中國,1990。
    陳立誠、核能流言終結者團隊著,《反核謬論全破解》,臺北:獨立作家出版,2014。
    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性別主流化:2003國際婦女論壇會議實錄》,臺北:婦女權益基金會,2003。
    彭懷恩,《臺灣政治運動40年》,臺北:自立晚報,1998。
    曾華璧,《十年來臺灣環境保護運動的歷史省察》,新竹:國興,1990。
    曾華璧,《臺灣的媒體與環境主義:以1980年代〈中國時報〉為例之研究》,臺北:國泰,1996。
    曾華璧,《人與環境-臺現代環境史論》,臺北:正中,2001。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臺北:時報,1993。
    臺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編印,《「婦女研究十年—婦女人權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1996。
    鄭為元、廖榮利,《蛻變中的臺灣婦女》,臺北:大洋,1985。
    蕭新煌,《我們只有一個臺灣:反污染、生態保育與環璄運動》,臺北:圓神,1987。
    蕭新煌,《臺灣地方環保抗爭運動:1991-1996》,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7。
    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臺北:巨流,2000。
    蕭新煌主編,《書寫臺灣第三部門史二》,臺北:巨流,2015。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2000。

    三、 期刊論文
    何明修,〈當本土社會運動遇到西方的新社會運動理論:以臺灣的反核運動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7期,2004.7,頁69-97。
    呂秀蓮,〈并非效顰〉,《幼獅月刊》,235期,1972.7,頁5-9。
    呂秀蓮,〈男性中心的社會應該結束了吧?〉,《大學雜誌》,64期,1973.5,頁40-44。
    呂秀蓮,〈此時此地為什麼要提倡新女性主義〉,《中國論壇》,1卷11期,1976.3,頁7-9。
    李元貞,〈婦女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婦女新知》,53期,1986.9,頁5。
    李金蓮,〈婦女應該積極參與消費者運動〉,《婦女雜誌》,208期,1986.10,頁15。
    李雲淑,〈1985年家庭主婦札記〉,《婦女新知》,38期,1985.7,頁8。
    周碧娥,〈臺灣地區婦女政治參與的變遷〉,《社區發展季刊》,37期,1987.3,頁13-25。
    林心如,〈聯合國與女性人權〉,《新世紀智庫論壇》,4期,1998.11,頁22-33。
    邱阿玉,〈主婦的見證─當了義工,更知保護消費者的重要性〉,《婦女新知》,34期,1985.3,頁8。
    施信民,〈臺灣環保運動的現況與未來〉,《臺灣環境》,20期,1989,頁7-10。
    徐慎恕,〈知行合一-我們已經行動了!〉,《新環境月刊》,26期,1987,頁40。
    徐慎恕,〈創造性的主婦生活〉,《婦女新知》,15期,1983.5,頁17。
    徐慎恕,〈請加入主婦聯盟的行列〉,《新環境月刊》,1期,1986,頁17-18。
    婦女新知雜誌社,〈一八九五-家庭主婦年的意義〉,《婦女新知》,33期,1985.2,頁7。
    陳來紅,〈從NGO到NPO,由主婦聯盟基金會到合作社〉,《跨越季刊》,6期,2005.5,頁48-51。
    陳斐娟,〈女性生涯發展新貌—尋找「關係」和「生涯」之平衡〉,《學生輔導通訊》,29期,1993,頁51-55。
    曾華璧,〈臺灣的環境治理(1950-2000):基於生態現代化與生態國家理論的分析〉,《臺灣史研究》,15卷4期,2008.12,頁121-148。
    葉盛虹,〈新環境主婦聯盟出發了!〉,《婦女新知》,55期,1986.11,頁14。
    蕭新煌,〈臺灣的地方環保抗爭運動(1980-2000):歷史與空間比較〉,《永續臺灣簡訊》,2期,2002,頁34-68。
    蕭新煌主持,〈「婦女運動蓄勢待發」座談會〉,《中國論壇》,25卷11期,1988.3,頁10-24。
    顧燕翎、宋美鏵,〈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中國論壇》,275期,1987.3,頁41-56。
    顧燕翎,〈從週期理論與階段理論看我國婦女運動與女性意識的發展〉,《中山社會科學譯粹季刊》,2卷3期,1987.7,頁37-59。
    顧燕翎,〈從移植到生根:婦女研究在臺灣1985-1995〉,《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期,1996.8,頁241-268。

    四、 學位論文
    方瑄,〈性別.權力.啟蒙:婦女新知中的女性關懷(1982-2008)〉,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0。
    何明修,〈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 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余世章,〈環境保護與民生哲學互動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吳雅琪,〈臺灣婦女團體的長青樹—臺灣省婦女會(1946-200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吳雅雯,〈麥寮鄉居民參與公害糾紛環境動之行為意象探討-以六輕為例〉。臺中:臺中教育大學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呂正成,〈綠色消費者之消費行為研究:以主婦聯盟會員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商學系碩士論文,1994。
    呂宗芬,〈臺灣反核四運動與政治轉型-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臺北:臺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李永志,〈臺灣民間社團與非營利企業之發展及其特色-以「臺灣科學振興會」及「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為討論案例(1930-2010)〉,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李佩樺,〈非營利組織議題倡議策略及議題生命週期之研究-以婦女新知基金會推動兩性工作平等法為例〉,臺中: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李宛澍,〈女人的網絡建構女人社區解讀-臺北縣袋鼠媽媽讀書會個案〉,臺北:臺大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1996。
    李宜勳,〈社福性非營利組織推動政策合法化後角色與功能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沈惠英,〈臺灣與韓國環境運動中女性參與的角色:「主婦聯盟」與「女性環境連帶」之比較〉,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所碩士論文,2004。
    林冠妙,〈2000年臺灣政黨輪替後社會運動團體之轉型 : 以臺灣環境保護聯盟(TEPU)為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邱育芳,〈婦女社區參與和現代母職的實踐:以主婦聯盟的社區運動為例分析〉,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邱緗伶,〈戰後高雄市的社團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施宏昇,〈臺灣綠色產品在封閉市場的消費者特性之研究-以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為例〉,嘉義:嘉義大學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胡會豪,〈社員參與、消費價值與社員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為例〉,臺北:臺北大學合作經濟系碩士論文,2008。
    胡藹若,〈臺灣婦女人權運動之研究—以參政權為例(1949-200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范碧玲,〈解析臺灣婦女體制:現階段婦女運動的性格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崔愫欣,〈貢寮生與死-貢寮的反核記錄〉,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張其嫻,〈臺北市示範社區婦女參與社區發展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張春炎,〈朝向公共價值的消費者文化?消費正義與主婦聯盟的媽媽革命〉,臺北: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2008。
    張桓凱,〈滅族恐懼的建構:草根組織和新聞媒體對蘭嶼反核廢運動的意義建構〉,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張毓芬,〈女人與國家—臺灣婦女運動史的再思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張輝潭,〈臺灣當代婦女運動與女性主義實踐初探—一個歷史的觀點〉,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張靜倫,〈顛簸躓仆來時路—論戰後臺灣的女人、婦運與國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曹永奇,〈社會企業的社會經濟運作之探討-以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為例〉,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2005。
    曹淑鳳,〈女性主義思想及婦女運動之研究-以呂秀蓮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硏究所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2005。
    畢小樂,〈從人類生態系統理論檢視臺灣環境運動之動態過程-以1980年間治2000年之鹿港林園濱南抗爭活動為案例〉,花蓮: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許芳庭,〈戰後臺灣婦女運動與女性論述之研究(1945~1972)〉。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郭怡欣,〈婦女參與讀書會的學習歷程及自我建構之研究-以主婦聯盟讀書會為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2005。
    陳建志,〈政治轉型中的社會運動策略與自主性:以貢寮反核四運動為例〉,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惠蓮,〈我國現代婦女運動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程詩郁,〈論環境運動的自主性-以臺灣反核四運動為例〉,臺北: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黃彩惠,〈蘭嶼反核廢場運動的動員過程分析〉,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楊岱容,〈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為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溫惠貞,〈風險中的有機消費:臺灣有機消費的組織研究〉,臺北: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葉為欣,〈生態女性主義的理念與實踐 : 探討臺灣經驗〉,臺北:國立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葉書銘,〈組織文化、組織變革與工作滿意之研究-以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為例〉,臺中:逢甲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趙昌祐,〈關係結合方式對承諾之影響-以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為例〉,臺北:臺北大學合作經濟系碩士論文,2010。
    趙淑伶,〈非營利組織建構公共意識之研究:以「主婦聯盟」與「福林社區發展籌備委員會」為例〉,臺北:政治大學公共系行政碩士論文,1995。
    鄭坤從,〈臺灣反核運動的「框構」-「臺灣環境保護聯盟」的案例分析(1988-1995)〉,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鄭坤從,〈臺灣反核運動的「構框」--「臺灣環境保護聯盟」的個案分析(1988-1995)〉,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1996。
    鄭淑麗,〈社會運動與地方社區變遷:以貢寮鄉反核四為例〉,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鍾佩玲,〈入社動機、社員關係管理與社員參與之關連性研究-以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為例〉,臺北:臺北大學合作經濟系碩士論文,2009。
    蘇秀美,〈臺灣婦女團體的策略選擇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五、 網站資料
    行政院環保署 (網址: http://www.epa.gov.tw/mp.asp?mp=epa )
    婦女新知基金會 (網址: http://www.awakening.org.tw/chhtml/index.asp)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網址:http://www.dep.gov.taipei/mp.asp?mp=110001 )
    臺灣主婦聯盟 (網址: http://www.huf.org.tw)
    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 網址: http://www.hucc-coop.tw )
    臺灣地球日 (網址:http://www.earthday.org.tw )
    臺灣婦女全國聯合會 (網址:http://www.natwa.org.tw/index.php)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網址: http://www.tepu.org.tw )
    臺灣環境資訊協會 (網址: http://e-info.org.tw )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