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寶賢 HUANG, BAO-HSIEN |
---|---|
論文名稱: |
變動與延異–黃寶賢水墨創作論述 Changes and Differences – Huang, Bao- Hsien The Creation Discourse of Ink Art |
指導教授: |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
口試委員: |
謝其昌
Hsieh, Chi-Chang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孫翼華 Sun, Yi-Hua 李宗仁 Li, Zong-Ren 李振明 Li, Zhen-Ming |
口試日期: | 2023/06/19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6 |
中文關鍵詞: | 變動 、延異 、水墨創作 、異質混搭 、異質空間 、變異空間 、鏡像 |
英文關鍵詞: | change, différance, Ink Painting creation, Heterogeneous mix and match, Heterogeneous space, Variation space, Mirror Image |
研究方法: | 現象學 、 主題分析 、 現象分析 、 世代研究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48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5 下載: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今的社會已進入全球化時代,人們運用網路可立即傳送訊息,地球就像一個地球村,資訊發達隨時都可掌握最新消息,人們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不斷的在變動,水墨在當代的發展,也隨著科技及視訊的發達,形式及內容和各種媒材的應用更加寬廣,超越了傳統的筆墨規範。水墨當代主體性建構可以從舊有形式改革與創新,並與當前的生活環境融入,賦予新觀念。筆者在水墨藝術的創作,將物象的「虛」、「實」作一個探究,並結合空間場域,從平面跨越到三度或四度空間來呈現,擴張藝術宏觀視野與展現藝術內涵。
本論文「變動與延異」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談及當今時代的演變,造成人們思想的改變,在變動中找出水墨因應之道與方法。第二章變動與質變,從社會環境變遷及全球電腦化,探討環境與物象的流變,並從延異的觀念,探索新的對立與衝突開創新的語彙。第三章變異與現代空間,從穩定空間到異質空間到繪畫變異空間,探討當代水墨多異性的展現空間。第四章創作理論與實踐,筆者的創作理念與方法如異質混搭、跨域等做分析與引用圖片說明。第五章創作作品分析,分為延異空間重置、異質空間並置、鏡像他者錯置,將個別作品分析與說明,第六章結論,當前水墨創作已發展新的形式與風格,但重要的還必需將本土的特色表現出來,並結合當代社會環境與文化。
筆者受到環境及社會型態的改變及影響,在創作上思索著如何在變動與延異中,將水墨的形式與內容轉變成新的語彙,並將變動與延異作為研究探討的方向,希望藉由筆者的作品帶給人們關注我們的生活環境及反思,這將是筆者創作論述本文的意義與期望。
Today's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People can use the Internet to send messages immediately. The earth is like a global village, moving the whole body by one touch. People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a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changes. Ink and wash are changing with the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video communi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form and content and various media for Ink and wash has become broader, surpassing the traditional pen and ink specifications. The subjectiv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can be reformed and innovated from the old form, merged with the current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ndowed with new concepts, and create a new pattern. In the creation of ink and wash art,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hanges of "virtual" and "real" objects, combined with the space field, from the plane to the three- or four-dimensional space to present, expand the macro vision of art and show the connotation of art. This thesis "Change and Differenti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changes in people's thinking caused by the evolution of the current era, and finds out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ink and wash to respond to the changes. Chapter Two: Change and Qualitative Change, from social environment migration and global computerization,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environment and objects, and from the concept of différance, to explore new oppositions and conflicts to create a new vocabulary. Chapter Three: Variation and Modern Space, from stable space to heterogeneous space to painting variation space, to explore the display space of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diversity. The fourth chapter, cre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nalyzes and cites pictures to illustrate the author's creation ideas and methods, such as heterogeneous mix and match, cross-border, etc.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creation works, and the individual works are described and explained with three major concepts. The three concepts are Differencing Space Reset,Juxtaposition of Hterogeneous Spaces,and Mirror–other Misplacement.The sixth chapter concludes that the current, Ink painting creation has developed new forms and styles, but it is important to express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e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Affected by the changes and influenc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patterns, the author thinks about how to transform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ink and wash into a new vocabulary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 and difference, and takes change and difference as 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Through the author's works to bring people's attention to ou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eflection, this will be the meaning and expectation of the author's crea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is article.
一、古籍
(三國)王弼,〈易‧繫辭下〉,《周易》,《四部叢刊景宋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笪重光,《畫筌》(1885)。四川:人民出版社,1668。
(清)秦祖永,《桐陰論畫三篇》。收入周駿富編清代傳記叢刊第81册,臺北: 明文書局。
《梁桂元閩畫史稿》,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周振甫譯注,《文心雕龍》,臺北:錦繡出版社,1993。
劉勰著,《文心雕龍注》,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
劉勰著,《文心雕龍選讀》王更生選注,臺北:巨流圖書,1994。
二、專書
王耀庭,從閩習到寫生—臺灣水墨發展的一段審美認知,收入國立臺灣美術館編, 《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2。
白適銘,力場與變奏 —水墨的跨文化性,藝術家 ,512期,2018年 1月。
朱剛,《20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臺北:楊智文化,2002。
汪民安,《文化研究關鍵詞》,(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淑馨出版社,1996。
邱誌勇,《關鍵論述與在地實踐》,臺北:雅墨出版社,2012。
宗白華,《美學散步》,四川美術出版社,2019。
吳季璁,〈穿越詩意山水〉,《東橋西照 ECHO》,臺北藝術博覽會,2019。
林世禎,《古代藝術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 臺北:建宏出版社 2003。
吳汝鈞,《胡塞爾現象學的知識論析論》,新北市:鵝湖月刊社,2008。
吳宏一,《周易新繹:經傳編(上)》,臺北:遠流出版,2022。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增訂再版),臺北:明文書局,199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莊連東,臺灣名家美術100,新北市:香柏文創有縣限公司,2015。
陳秋瑾,《現代西洋繪畫的空間表現》,臺北:藝風堂,1989。
陳瑞文,《德勒茲與藝術理論》,臺北:五南圖書,2018。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臺北:三民書局,2013。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如果出版社,2008。
張善文,《周易漫談》,臺北:頂淵文化,199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蘭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臺北,1989。
馮斌,《從材料到觀念—材料表現藝術》,中國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4。
馮雷,《理解空間–現代空間觀念的批判與重構》,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楊大春,《解構理論》,臺北:楊智文化,1994。
楊裕富,《空間設計:概論與設計方法》,臺北:田園城市,1998。
楊仁愷,《中國書畫》,臺北:南天書局,1992。
楊容,《解構思考–讓知識動起來》,臺北:商鼎文化,2002。
萬胥亭,《德勒茲、巴洛克、全球化》,臺北:唐山,2009。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冊》,臺北: 滄浪出版社,1986。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下冊》,臺北: 滄浪出版社,1986。
鄔昆如,《現代西洋哲學思潮》,臺北:黎明,1977。
鄔昆如,《現象學論文集》,臺北:黎明,1981。
鄔昆如,黎建球合著中西兩百位哲學家,臺北:東大,1978。
廖瑾瑗,臺展東洋畫部與「地方色彩」,收入國立臺灣美術館編,《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1。
劉千美,《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臺北:立緒文化,1990。
劉文潭,《現代美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蔣勳,《美的沉思》,臺北:雄獅圖書,1986。
鄧志勇,語境、修辭與翻譯[J],中國翻譯,6。1999年 。
潘天壽,《潘天壽掄劃筆錄》,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
羅貴祥,《德勒茲》,臺北:東大,1997。
三、翻譯專書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lt)等著,周憲譯,《激進的美學鋒芒》,北京:中華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 臺北:如果,2008。
夏鑄九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88。
(法)加斯東‧巴什拉著,劉自強譯,《夢想的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6。
(法)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出版公司,2003。
(法)加斯東‧巴什拉著,顧嘉琛譯,《水與夢:論物質的想像》,長沙:嶽麓書社,2005。
(法) 亨利‧伯格森,姜志輝 譯,《創造進化論》,商務印書館,2004。
(法) 亨利‧伯格森,肖聿譯,《材料與記憶》,華夏出版社,1999。
Gilles Deleuze(吉勒‧德勒茲非) Felix Guattari(菲力克斯‧瓜達里),林長杰譯《何謂哲學?》,臺北市,臺灣商務,2004。
Gilles Deleuze(德勒茲) Felix Guattari(加塔利),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裂(卷2):千高原》》,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眼與心》,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7。
周憲(譯),激進的美學鋒芒(原作者:Michel Foucault),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3。
卓立,《暢然存在–進入朱利安思想》,臺北:紅螞蟻圖書,2020。
基提恩(Sigfried Giediom)著,《空間、時間、建築》,王錦堂、孫全文合譯,臺北:臺隆書店,1996。
張一兵,《不可能存在之真:拉康哲學映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德希達,《書寫與差異》,張寧譯,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德勒茲,《差異與重複》,江薦新、廖芊喬譯,臺北:野人,2019。
(澳)保羅‧帕頓著,尹晶譯,《德勒茲概念:哲學、殖民與政治》,鄭州市,河南大學出版社,2018。
Herbert Spiegelberg/李貴良譯現象學史(上)(下),臺北:正中,1974。
蔡美麗,《胡賽爾》,臺北:東大,2007。
《物質與記憶》,Matière et mémoire. Essai sur la relation du corps à l'esprit,1986。
哈洛克(Horrock,C)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Marshall McLuhan and Virtuality)(楊久穎譯)。臺北:貓頭鷹出版,2000。
Ali Madanipour著, 張俊賢.俞培威(譯),《都市空間設計》,臺北:六和出版社,1999。
欒棟、關寶艷(譯),阿多諾藝術‧意識形態與美學理論。(原作者:馬克‧杰木乃茲),臺北:遠流,2001。
道格拉斯.凱爾納,斯蒂文.貝斯特 著,張志斌 譯,《後現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紀斯.馮.迪姆特 (kees van Deemter)著,李隆生、張逸安譯,《將模糊理論說清楚》,臺北,時報文化,2012。
四、期刊論文
王志弘:〈我們有多元文化城市嗎?臺北都會區東南亞族裔領域化的機制、類型與作用〉,《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2:31-84。【Wang, C.H. 2011)。
王志弘、沈孟穎、林純秀:〈族裔公共空間的劃界政治:臺北都會區外圍東南亞消費地景分析〉,《臺灣東南亞學刊》,6(1):3-48。2009。
王志弘,《地理研究第65期》,傅柯Heterotopia翻譯考*民國105年11月。
沈清松.傅佩榮 總編輯《哲學雜誌》臺北縣:聯合發行中心,1996。
何兆基,〈知覺的身體與被知覺的世界–當代藝術的身體話語〉,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11年4月號。
吳汝鈞,胡賽爾的現象學方法(上)。鵝湖月刊,26(11),10-17。2001。
吳汝鈞,胡賽爾的現象學方法(中)。鵝湖月刊,26(12),14-21。2001。
吳汝鈞,胡賽爾的現象學方法(下)。鵝湖月刊,27(1),57-63。2001。
林昌德,《以寫生經驗論述謝赫六法》收錄《「繪寫自然神韻」林玉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6。
夏鑄九、陳志梧:〈臺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角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4):233-246。1988。
黃文宏譯,胡賽爾的意識意向性理論,鵝湖月刊,16(8),38-46。1991。
莊連東擴延極致-『以異出新』的臺灣水墨創作模式分析,《紀念辛亥100週年兩岸百家水墨大展學術研討會》,中華兩岸文化藝術基金會、中華畫院。2011。
省卿 (Chang, Sheng-Ching). 藝術史學科的創立-德國藝術史巨擘瓦堡(AbyWarburg)(The emergence of history of art as a discipline of science and the art
historian Aby Warburg). 藝術家(Artist Magazine). June 1993, (265): 447 [2018-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游伯松,《榮格藝術觀導論下》,美育地95期臺北:臺灣藝術教育館 ,1998。
楊永源石川欽一郎,臺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藝術學研究,第三期,2008。
楊凱麟,〈起源與重複:德勒茲哲學的差異問題性〉。《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1期,頁107-140,2014。
梅勒,〈中西哲學傳統中的記憶與遺忘〉,載《時代與思潮7–20世紀末的文化審視會議論文集》,2000。
五、網路資料
連線暴力電動玩具對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影響 - 南華大 https://www.nhu.edu.tw› ~society
從媒體暴力到電玩暴力:兒少的攻擊性恐被助長/林佳儀。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s://www.feja.org.tw›
氣候變化:幾乎被人類徹底戰勝的環境禍害- BBC News 中文 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164551/%E4%B8%B9%E6%89%98%E7%9A%84%E8%97%9D%E8%A1%93%E7%B5%82%E7%B5%90-%E8%97%9D%E8%A1%93%E7%9A%84%E5%8F%AF%E8%83%BD%E6%80%A7%E7%AA%AE%E7%9B%A1%E4%BA%86%E5%97%8E-%E4%B8%80-%E6%A2%81%E5%85%89%E8%80%80
藝術創作實踐與學術研究之間的關係https://www.practitioners-lab.org › practice-led-art-and-...
我和我的午茶時光| vmstudio - 狠主流多媒體https://www.vmstudio.tw ›teatime-with-me- myself-
https://www.hk01.com/哲學/76043/布希亞-後現代-的大祭司-03-06
顏名宏,〈場域藝術的空間譜記學〉,https://m-news.artron.net ›news
模糊理論@ 閱讀與生活 - 隨意窩https://blog.xuite.net › study
www.hk01.com › 哲學 › 164551丹托的藝術終結:藝術的可能性窮盡了嗎?(一)|梁光耀。
Zh.wikipedia.org https:// Zh.wikipedia.org›zh–tw圖像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E.Husserl現象學思想對教育啟示之探究https://mail.nhu.edu.tw › ~society
黃朝湖,2013∕12〈癡於生態,醉於創新─畫家李振明的心路歷程與藝術特質〉, 0920052943.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