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茜瑩
Wang, Chien-Ying
論文名稱: 從攝影探究家的意象—以臺灣攝影家及離鄉者的照片為例
Exploring the Image of Home from Photography: Taking the Photos of Taiwanese Photographers and Migrants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 白適銘
Pai, Shih-Ming
口試委員: 白適銘
Pai, Shih-Ming
陳瓊花
Chen, Chiung-Hua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姜麗華
Chiang, Li-Hua
簡淑真
Chien, Shu-Chen
口試日期: 2022/09/16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25
中文關鍵詞: 家的意象家的意義攝影地方依附歸屬
英文關鍵詞: the image of home, the meaning of home, photography, place attachment, belongingnes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84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家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家的研究在臺灣視覺藝術領域逐漸受到關注,呈現在攝影、紀錄片及電影等面向。然過去的探討多以藝術家的作品為主,較少針對一般民眾的家庭攝影照片進行家的研究,家庭攝影是實踐廣泛的攝影類型,且對人具有獨特心理意義,應可作為探究人對家的觀點之研究材料。因此,本研究希冀透過攝影家與民眾代表家的照片,探尋離鄉者家的意象。

    離鄉者的身分聚焦在少數族群中的原住民與新住民配偶,選擇了攝影家關曉榮的原住民離鄉者作品《八尺門—再現 2%的希望與奮鬥》、侯淑姿的新住民配偶離鄉者作品《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以及原住民和新住民配偶離鄉者作為研究參與者,透過照片引談法進行深度訪談,並針對攝影家與離鄉者的照片進行詮釋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攝影家與離鄉者透過家人、與家人共同的經驗、家屋、重要物件與特殊事件之照片代表家。而照片中所蘊含之家的意象,以家人與關係網絡為主體,家屋的佈置與重要物件反映出人的情感與認同,不同世代間的相聚和陪伴經驗,建構了家的集體記憶,且家的意象中隱含著家庭文化與儀式展演。這些照片是家對個體形成的心理印跡,呈現出與家人、親戚、朋友、寵物以及地方之間,深刻的連結關係。

    二、研究參與者透過離家的經驗思考家對個人的意義,共同道出以下經驗內涵與心路歷程:
    (一)偶然契機啟動離鄉生命;(二)差異衝突學習調適成長;
    (三)在家的真實我與責任我;(四)親人與情緒牽動家思念;
    (五)通訊網絡縫合離散裂隙;(六)人生經歷引發意義轉變。

    三、研究參與者家的意義建構是一個變動性的意義形成歷程,受到人生發展階段與重要事件的影響,研究參與者認為最重要的家意義為:家是家人及與家人的關係。另外,家也是安全感的基地、心靈的庇護所,家反映人的想法與價值觀,是傳承創新與永恆,也是自我及自我認同。

    四、研究參與者在遷移互動歷程中所形成的,對於家的認同與歸屬,具有層次上的不同,包括三種形式:完全以原生家庭為主;以原生家庭為主,現在的家次之;以現在的家為主,夫家、原生家庭或妻家家庭次之。且研究發現家認同與歸屬感的建立,與對地方的依附、社會網絡關係、被愛與被認同感、主控權與住宅所有權有關。

    五、攝影家與研究參與者照片中家的意象相似處為:對子輩的情感與關心、家人關係的相處學習、與家人朋友歡聚之情、與故鄉的連結和關係、習俗信仰的心靈支持、在地與無地的家轉換。兩者的相異點為:經濟背景的差異、家的矛盾與衝突、長輩的照顧內涵、父母的親職角色、子女的教養方式、家屋的內在轉變。

    Hom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in human life. Research on the topic of “home”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visual arts in Taiwan,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photography, documentary, and films. However, in the past, most of the discussions focused on the works of artists, and less on the domestic photography of ordinary people. Domestic photography is a widely practiced type of photography , and has unique psychological significance for people. It should be used as research materials to explore people’s views on hom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hopes to explore the image of home of migrants through the photos of photographers and people.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minorities including aboriginals and foreign spouses. This paper selected the photography works of Taiwan photographers Guan Xiao-rong’s work on migrating aboriginals “Bachmin: Return to the Hope and Struggle of the Two Percent”, and Hou Shur-tzy’s work regarding foreign spouses “Look towards the Other Side: Song of Asian Foreign Brides in Taiwan''. The participation of Migrated aboriginals and foreign spouses are include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hrough the photo-elicitation method, and photographs were interpreted and analyzed. This study found:

    1. Photographers and migrants represent home through photos of family members, common experiences with family members, houses, important objects and special events. The images of homes contained in the photos are mainly based on family and relationship networks. House decoration and important objects reflect people's emotions and identity. The experience of gathering and compan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generations constructs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family, and the image of home implies family culture and ritual performances. These photos are the psychological imprint of the home on the individual, showing a deep connection with family, relatives, friends, pets and places.

    2.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leaving home, the study participants shared the following experience connotation and mental processes:
    (1) Accidental opportunity to start their life away from home.
    (2) Learning, adjusting and growing in the presence of conflicting differences.
    (3) At home, reflect on the real self and the responsible self.
    (4) The condition of family members and personal emotions affect their
    homesickness.
    (5)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titch together discrete fissures.
    (6) Life experience leads to a change in the meaning of home.

    3. The construction and meaning of home is a changeable process of meaning formation, which is influenced by life development stages and important events. The meaning of home considered by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s:
    (1) Home is family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2) Home is the base of security.
    (3) Home reflects ideas and values.
    (4) Home is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eternity.
    (5) Home is the sanctuary of the soul.
    (6) Home is self and self-identity.

    4. In the process of migr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formed different levels of identification and belonging to family, including three forms:
    (1) It is completely dominated by the original family.
    (2) I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original family, and the current family is secondary.
    (3) The current family is the mainstay, followed by the husband’s family, the
    original family or the wife’s family.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home identity and sense of belonging is related to the attachment to the place, relationship with one’s social network, the sense of being loved and recognized, and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the house.

    5.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images of home in the photos of the photographers and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are: affection and concern for their children, learning from family relationships, the joy of gathering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connec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hometown, spiritual support of customs and beliefs, and conversion from hom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 home without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re: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background,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in the family, the care connotation of the elders, the parental role of parents, the way of upbringing children, and the inner changes of the house.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1 一、家乃心之所繫 1 二、對攝影藝術及家庭攝影的關注 3 三、對少數族群離鄉者的關懷 5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一、研究範圍 9 二、研究限制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一、離鄉者 10 二、意象 10 三、離散 11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家的相關論述 12 一、家的概念 12 二、家的意義相關研究 14 第二節 家庭攝影的觀視與痕跡 21 一、家庭攝影的意涵與特質 21 二、家庭攝影的推廣發展 23 三、家庭攝影文化的特徵 26 四、照片對家庭的意義 27 第三節 離鄉者的流徙與凝視 30 一、關於離散 30 二、離鄉者移徙流動的脈絡 32 三、離鄉者早年的社會處境 34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9 一、文獻分析 39 二、深度訪談 40 三、圖像分析 4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7 一、離鄉者 47 二、文化背景考量 48 第三節 研究者的角色與位置 52 一、研究者的角色 52 二、研究者的背景 53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54 一、研究資料的收集與編碼 54 二、研究資料的分析 55 第五節 研究的可信賴度與倫理 58 一、研究的可信賴度 58 二、研究倫理 59 第肆章 離鄉者影像與經驗的詮釋 60 第一節 攝影家的離鄉者作品與家的意象 60 一、關曉榮的都市原住民圖像與家的意象 61 二、侯淑姿的新住民配偶圖像與家的意象 71 三、攝影家作品的交會與差異 81 第二節 離鄉者家的意象 86 一、家庭攝影的選擇 86 二、家的意象詮釋 92 第三節 離鄉者的離家經驗與家的意義 136 一、偶然契機啟動離鄉生命 136 二、差異衝突學習調適成長 140 三、在家的真實我與責任我 154 四、親人與情緒牽動家思念 160 五、通訊網絡縫合離散裂隙 163 六、人生經歷引發意義轉變 169 第四節 離鄉者的回望與照見 178 一、家的認同與歸屬 178 二、離鄉者的自我觀視 188 第五節 攝影家與離鄉者照片之異同與反思 194 一、家意象之異同與反思 194 二、攝影家與離鄉者的視角及異同 20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209 第一節 結論 209 一、攝影家與離鄉者照片之家的意象 209 二、離鄉者家的意義與認同歸屬 213 三、攝影家與離鄉者家的意象之異同 218 第二節 建議與省思 222 一、實務應用方面 222 二、未來研究方面 224 三、研究省思 224 圖版 227 參考文獻 294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309 附錄二 侯淑姿作品中新住民配偶訪談文字 310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Bachelard, G.著(2003)。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57)
    Barthes, R.著(1997)。明室·攝影札記﹝許綺玲譯﹞。臺灣攝影工作室。(原著出版年:1980)
    Bauer, M. W., & Gaskell, G.著(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五南。(原著出版年:2000)
    Bell, P. A., Greene, T. C., Fisher, J. D., & Baum, A.著(2003)。環境心理學﹝聶筱秋、胡中凡譯﹞。桂冠。(原著出版年:1996)
    Berger, J.著(2015)。攝影的異議﹝吳莉君、張世倫、劉惠媛譯﹞。麥田,城邦文化。(原著出版年:2013)
    Benjamin, W.著(2006)。攝影小史、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王才勇譯﹞。江蘇人民。(原著出版年:1980)
    Chéroux, C.著(2016)。愛好者的遊戲﹝趙欣、王師譯﹞。載於 A. Gunthert & M. Poivert(編),世界攝影藝術史(255-273 頁)。中國攝影。(原著出版年:2007)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著(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余曉雯譯﹞。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Cochran, L.著(2006)。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黃素菲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Crang, M.著(2003)。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巨流。(原著出版年:1998)
    Cresswell, T.著(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譯﹞。群學。(原著出版年:2004)
    Holland, P.著(2020)。〝如此貼心地看著…〞﹝梁波譯﹞。載於L.Wells(編),攝影批判導論:第五版(139-192頁)。人民電郵。(原著出版年:2015)
    Jonathan, A. S.著(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等譯﹞。遠流。(原著出版年:2003年)
    Kalra, V. S., Kuar, R., & Hutnyk, J.(2008)。離散與混雜﹝陳以新譯﹞。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共同出版。(原著出版年:2005)
    Manen, M. V.著(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Marcus, C. C.著(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徐詩思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5)
    McAndrew, F. T.(1995)。環境心理學﹝危芷芬譯﹞。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Mitchell, W. J. T.(2020)。形象科學:視覺文化研究大師 W. J. T.米契爾,探索形象本質經典之作﹝石武耕譯﹞。馬可孛羅文化。(原著出版年:2015)
    Patton, M. Q. 著(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下)﹝吳芝儀、李奉儒譯﹞。濤石。(原著出版年:2002)
    Peet, R. 著(2005)。現代地理思想﹝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群學。(原著出版年:1998)
    Pivcevic, E.著(1986)。胡塞爾與現象學﹝廖仁義譯﹞。桂冠。(原著出版年:1970)
    Reber, A. S.著(1985)。心理學辭典﹝李伯黍、楊爾衢、孫名之、陳澤川、袁軍、張榮華、李正雲譯﹞。五南。(原著出版年:2003年)
    Rose, G.著(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王國強譯﹞。群學。(原著出版年:2001)
    Rouillé, A.著(2018)。攝影:從文獻到當代藝術﹝袁燕舞譯﹞。浙江攝影。(原著出版年:2005)
    Sandbye, M.著(2021)。告別家庭相冊?﹝何伊寧、劉張鉑瀧、魏然譯﹞。載於M. Neumüller(編),攝影與視覺文化導論(130-145頁)。人民電郵。(原著出版年:2018)
    Seidman, I.著(2009)。訪談研究法﹝李政賢譯﹞。五南。(原著出版年:2006)
    Smelser, N. J.著(1995)。社會學﹝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桂冠。(原著出版年:1991)
    Sontag, S.著(2010)。論攝影﹝黃燦然譯﹞。麥田出版。(原著出版年:1973)
    Sturken, M., & Cartwright, L.著(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陳品秀、吳莉君譯﹞。臉譜,城邦文化。(原著出版年:2009)
    王信(1985)。蘭嶼·再見。純文學。
    王品驊(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攝影與錄像藝術。文建會。
    王雅倫(2021)。台灣攝影史的黎明。成大。
    史書美(2017)。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聯經。
    李有成(2013)。離散。允晨文化。
    沈柏逸(2020)。左派影像的肉身—論關曉榮的攝影實踐。載於沈柏逸(編),臺灣攝影家:關曉榮(12-29頁)。臺灣美術館。
    沈柏逸(2021)。關曉榮。載於姚瑞中(編),攝影訪談輯4(76-97頁)。田園城市文化。
    林志明(2004)。關曉榮:由目擊報告者到民族平等運動工作者。載於林志明、蕭永盛(著),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攝影類:報導紀實攝影(67-78頁)。文建會。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2頁)。麗文文化。
    林麗真(編)(2010)。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侯淑姿個展。高雄市立美術館。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頁)。巨流。
    侯淑姿(2012)。女性影像書寫─侯淑姿影像創作集(1989-2009)。典藏藝術家庭。
    姜麗華(2020)。台灣近代攝影藝術史概論:1850年代至2018年代。臺灣藝大及五南。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麗文文化。
    徐磊青、楊公俠(2005)。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五南。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等(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左岸文化。
    郭力昕(2013)。再寫攝影。田園城市文化。
    許木柱(1991)。弱勢族群問題:社會與文化層面的探討。載於楊國樞、葉啟政(編),台灣的社會問題(399-428頁)。巨流。
    陳秋瑾(2010a)。尋找臺灣圖像:老照片的故事。國立歷史博物館。
    陳秋瑾(2013)。新娘禮服傳統與演變—台灣婚禮老照片紀事。藝術家。
    傅仰止(2001)。都市原住民概說。載於蔡明哲等(著),台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1-49頁)。省文獻會。
    鈕文英(2006)。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
    黃孫權(2010)。夫∕家∕國間的女人們:當女性主義者遇到「她者」的對話。載於林麗真(編)(2010)。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侯淑姿個展(6-7頁)。高雄市立美術館。
    黃孫權(2017)。鄉關何處—侯淑姿與她的高雄眷村三部曲。載於黃培宜(編),鄉關何處:高雄眷村三部曲:侯淑姿個展(10-15頁)。高市美術館。
    黃淑貞(2006)。以石傳情—談廟宇石雕意象及其美感。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心理。
    裘學賢(1993)。教育研究的現象學分析。載於賈覆茗、楊深坑(編),教育學方法論(33-63頁)。五南。
    楊永智(2018)。臺灣攝影家:鄭桑溪。臺灣博物館。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師大書苑。
    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19頁)。南華大學教社所。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藝術家。
    鄭意萱(2007)。攝影藝術簡史。藝術家。
    簡永彬(2019)。日治時期的臺灣攝影。載於簡永彬等(著),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31-77頁)。左岸文化。
    鍾喬(1996)。在希望與爭扎之間。載於關曉榮(著),八尺門手札(8-9頁)。臺原。
    蕭永盛(2004)。潘小俠:社會底層滄桑聲音的狩獵者。載於林志明、蕭永盛(著),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攝影類:報導紀實攝影(116-127頁)。文建會。
    關曉榮(1996)。八尺門手札。臺原。
    關曉榮(2013)。八尺門──再現 2%的希望與奮鬥。南方家園。
    (二)期刊與專文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8。
    王慰慈(2011)。台灣「外籍配偶」紀錄影像的離散美學─以侯淑姿《亞洲新娘之歌》、《我的強納威》、《兒戲》為例。藝術學報,7(1),161-187。
    王應棠(2000)。家的認同與意義重建:魯凱族好茶的案例。應用心理研究,8,149-169。
    白適銘(2014)。記憶、被記憶與再記憶化的視覺形構—台灣近現代攝影的歷史物質性與影像敘事。雕塑研究,12,53-84。
    林秀娥、趙祥和(2015)。獨居老年長者之心理需求探究。台灣老人保健學刊,11(2),80-100。
    林耀盛、吳英璋(2004)。雙重變奏曲:探究「九二一」地震「失親家毀」受創者之心理經驗現象。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2),1-41。
    沈蔚庭(2015)。當代攝影跨領域的境況與作品實踐-以台灣藝術家陳順築和法國藝術家JR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5,21-34。
    呂筱渝(2020)。母職的煉金術:汪曉青作品攝影析論。現代美術學報,40,57-84。
    汪曉青(2013)。面對家庭照的新貌:從傳統家庭相簿到臉書。美育,185,4-11。
    李玉瑛(2004)。女性凝視:婚紗照與自我影像之戲。臺灣社會學刊,33,1-49。
    吳美枝(2015)。「苦」從哪裡來?關曉榮追尋人間的平等。新活水,63,64-69。
    吳雅君、林姿吟(2016)。臺灣地區城鄉人口遷徙狀況之探討。主計月刊,726,80-86。
    吳瑾嫣(2000)。女性遊民研究:家的另類意涵。應用心理研究,8,83-120。
    邱珍琬(2011)。首次離家大學女生對家的觀感—初探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9,31-58。
    紀彥竹、張誠芳、邱涵、莊懿(2010)。陳順築的影像複合媒材--家族老照片的挪用。美術學刊,1,191-223。
    姜蘭虹、黃子健(2016)。家在臺北:香港專業移民在大臺北都會區的生活印記。地理研究,66,47-71。
    畢恆達(1996)。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本土心理學研究,6,300-352。畢恆達(2000a)。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8,55-56。
    畢恆達(2000b)。從環境災害過程中探索家的意義:民生別墅與林肯大郡的個案分析。應用心理研究,8,57-82。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3,225-285。
    莊偉慈(2010)。與她者交遇,如何可能?─侯淑姿的〈亞洲新娘之歌〉三部曲。藝術家,426,199-205。
    陳永龍(2010)。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流族群生計重建:阿美族「都市原住民」自立家園的社會安全涵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135-175。
    陳香君(2002)。陳順築—乘著家族記憶的翅膀單飛。典藏今藝術,122,100-103。
    陳映真(訪問)(1985)。記錄一個大規模的、靜默的、持續的民族大遷徙—訪問關曉榮談「八尺門」連作和報導攝影,人間,1,30-31。
    陳秋瑾(2006)。老照片的視覺文化網絡。國教新知,53(4),16-22。陳秋瑾(2010b)。歷史影像閱讀與藝術教育。國教新知,57(3),41-48。
    梅丁衍(1996)。鄉悉不悔容顏少—看陳順築1992-1994年間的作品。現代美術,66,25-27。
    許綺玲(2000)。破鏡裡頭尋先祖?-談台灣家族相片的變途或再生。中外文學,29(2),69-98。
    許綺玲(2006)。變化中的家庭形象(1970-1990):快拍照風格與攝影論述中的家庭題材。文化研究,2,9-40。
    程文宗(1993)。陳順築—歷史紀錄式的「系譜學的影像」。炎黃藝術,51,44-45。
    張世倫(2016a)。家的建構--試論家庭攝影的{不}可能。攝影之聲,17,50-57。
    張世倫(2016b)。作為親族、時光與連環嵌套(Mise en Abyme)的攝影術—試論汪曉青的《母親如同創造者》。藝術觀點,67,156-157。
    張必瑜(2010)。有國無家的地理想像:戰後初期臺灣小學地理教育中的家鄉與異鄉、我族與他者。臺灣文學研究集刊,8,85-124。
    張美陵(2010)。日常生活的快拍攝影:從真實的臨在感,到數位生活的網絡影像。藝術教育研究,19,115-148。
    張菁芳(2008)。台灣地區外籍配偶適應生活之社會需求初探。中華行政學報,5,165-174。
    黃明川(1985)。一段模糊的曝光—台灣攝影史簡論。雄獅美術,175,158-168。
    葉郁菁(2004)。國際婚姻家庭的新文化適應—東南亞、大陸與歐美外籍配偶家庭的比較:以台南市為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7,85-102。
    葉郁菁(2007)。台灣移民現象的後殖民論述。國際文化研究,3(1),55-76。
    黃海鳴(2004)。重建聖域及召聚遊魂的介面、箱子及場域--陳順築的「家族攝影裝置」小回顧。現代美術,114,20-27。
    趙俊祥、李郁強(2008)。都市原住民部落之拆遷與法制問題探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3),93-127。
    廖炳惠(2008)。全球離散之下的亞美文學研究。海洋文化學刊,5,17-33。
    鄭慧華(2004)。追憶那不復記憶的虛空與鄉愁—陳順築「四季遊蹤」系列。現代美術,114,36-41。
    劉千嘉(2013)。北部地區都市原住民的移徙與轉進。地理學報,69,83-104。
    簡永彬(2017)。台灣攝影史意識的荒蕪和覺醒。二十一世紀,159,110-124。
    謝欣芩(2020)。空間越界與多重身分:當代台灣紀錄片中新移民女性的家庭實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46,41-78。
    謝鳳娟(2007)。華語女同志電影中「家的意義」—以《蝴蝶》《今年夏天》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5(2),1-25。
    (三)學位論文
    王建勳(2021)。情感族譜-家族記憶之書﹝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王應棠(2003)。尋找家園—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回歸部落現象中的認同轉折與家的意義重建:屏東魯凱、排灣族的案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余姍瑾(2011)。安置機構「家」的意義建構:歷經長期機構安置之離院個案的經驗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小雅(2007)。家的意義轉變—長期安置育幼院者的生命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林坤正(2003)。家的影像:林坤正攝影創作﹝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林庭立(2020)。家、記憶與藍圖-林庭立創作論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林福全(2016)。親情的意象與表徵﹝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周灝東(2014)。中國家庭攝影(1980-2013)﹝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河南大學。
    洪千惠(2011)。東南亞新移民夫妻之家的意義建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秦靜雯(2010)。離家:出走—家的意義建構歷程:未婚單身女性與成長家庭的離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莊淯琛(2018)。八尺門之後:國宅空間與都市部落的共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陳佳琦(2002)。再現他者與反思自我的焦慮—關曉榮的蘭嶼攝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陳敬寶(2013)。現實與擺拍之間的攝影敘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曹寅子(2015)。〝全家福〞及其功能變遷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
    張婷菀(2002)。由青少年的離家經驗探討家的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楊禮瑛(2019)。遷移的家:攝影作為延宕的想望﹝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蔡文瑜(2008)。家的意義建構:婚變女性的經驗詮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蔡胤勤(2017)。家書-記憶的紙感﹝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鄭仕鈞(2018)。「此曾在」----鄭仕鈞的影像創作論述﹝未出版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
    劉穆楓(2020)。尋找家的足跡-追溯探索我的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賴佩君(2009)。台灣家族紀念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四)網路資料
    山川靜香(2009,11月6日)。宗親會。文化部。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796
    內政部戶政司(2020)。結婚人數按性別及原屬國籍分。2021年10月20日,取自https://www.ris.g ov.tw/app/portal/346
    內政部統計處(2020,6月27日)。內政部統計通報109年第26週。https://www.moi.gov.tw/cp.aspx?n=11695
    內政部統計處(2021,2月20日)。內政部統計通報110年第8週。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9&sms=9009&s=213123
    內政部統計處(2021,5月1日)。內政部統計通報110年第18週。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2&s=215272
    內政部移民署(2021)。各縣市外裔、外籍配偶人數按國籍分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2021年11月2日,取自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344/7350/8887/
    安卓藝術(2021,7月21日)。菲律賓當代女性藝術家瑪麗娜·克魯斯首度台灣大型個展《潮汐時間表:瑪麗娜·克魯斯》。https://artemperor.tw/focus/4224
    李俊賢(2009,10月1日)。回向本源,介入人間—《關渡美術館》侯淑姿個展: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三)。http://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2_taishinarts_award/4_commentary_detail.php?MID=4&AID=367
    林欣誼(2013,8月10日)。原住民精神傳記:時間的力量—關曉榮重回八尺門。https://www.cahr.org.tw/2013/08/14/31657/
    原文會原視(2013,8月12日)。關曉榮新書發表:記錄八尺門聚落20130810﹝影片﹞。YouTube。https://youtu.be/gWYupqD2tV4
    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12月)。98 年 12 月縣市原鄉都會比例。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940F9579765AC6A0/3E651750B400646718E9EF7E50763AFF-info.html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1,11月)。11011 台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人口—都會比例。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940F9579765AC6A0/72406C529B95F8B75C40979E2DEBE40D-info.html
    夏曉鵑(2018,1月3日)。從「外籍新娘」到「新住民」走了多遠?(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5/article/6575
    教育部(n.d.)。離鄉。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61691&q=1&word=%E9%9B%A2%E9%84%89
    蘇鈴琇、張雅雯(整理)(2010,7月3日)。「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侯淑姿個展」論壇你我他座談紀錄。Heterotopias。https://www.heterotopias.org/archives/969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Brian, C., & Paul, G. (1977). The Snapshot Photograph. Ash & Grant.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ttimer, A. (1980). Home, reach, and the sense of place. In A. Buttimer & D. Seaman (Eds.), Human experience of space and place (pp. 166-174). Croom Helm.
    Cohen, R. (2008). 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 Routledge.
    Cooley, C. H. (1983). Social organization. Transaction Books.
    Dovey, K. (1985). Home and homelessness. In I. Altman & C. M. Werner (Eds.), Home environments (pp. 33-64). Plenum.
    Gilroy, P. (1993). 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 Verso.
    Hartsough, D. M., & Myers, D. G. (1985). Disaster work and mental health: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tress among workers.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Hirsch, J. (1981). Family photographs: Content, meaning, and effec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rsch, M. (1997). Family frames: photography, narrative, and postmem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lland, P. (1991). Introduction: History, memory and the family Album. In J. Spence & P. Holland (Eds.), Family snaps: The meanings of domestic photography (pp. 1-14). Virago.
    Mayers, D. , R. N., M. S. N. (1994). Disaster response and recovery: A handbook of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National Center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 (2001).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conceptual introduction (5th ed.). Longman.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nuchin, S. (1999).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Routledge.
    Musello, C. (1979). Family photography. In J. Wagner (Ed.), Images of information: Still photograph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p. 101-118). Sage.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2nd ed.). Sage.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Pion.
    Sarvas, R., & Frohich, D. M. (2011). From snapshots to social media - The changing picture of domestic photography. Springer.
    Sarup, M. (1994). Home and identity. In G. Robertson, M. Mash, L. Tickner, J. Bird, B. Curtis, & T. Putnam (Eds.), Travellers' tales: narratives of home and displacement (pp. 93-104). Routledge.
    Smith, J. A., Larkin, M., & Flowers, P. (2009).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Theory, method and research. Sage.
    Tuan, Y. -F.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s of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uan, Y. -F. (1990).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ylor, C.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p. 25-73).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與專文
    Cohen, R. (1995). Rethinking ‘Babylon’: lconoclastic conceptions of the diasporic experience. 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 21(1), 5-18.
    Deprés, C. (1991). The meaning of home: Literature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Research, 8 (2), 96-115.
    Duncum, P. (2004). Family photography and the art class. 藝術教育研究, 7, 1-21.
    Fullilove, M. T. (1996). Psychiatric implications of displacement: Contributions from the psychology of plac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3, 1516-1523.
    Hayward, D. G. (1975). Home as an environ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concept. Landscape, 20(1), 2-9.
    Lewicka, M. (2008). Place attachment, place identity, and place memory: Restoring the forgotten city pas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8, 209–231.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4), 370–396.
    Oberg, K. (1960). 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y, 7, 177-182.
    Pollack, C. E. (2003). Burial at Srebrenica: Linking place and traum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6 , 793-801.
    Sandbye, M. (2014). Looking at the family photo album a resumed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why and how. Journal of Aesthetics & Culture, 6:1, 25419, DOI: 10.3402/jac.v6.25419
    Somerville, P. (1992). Homelessness and the meaning of home: Rooflessness or rootless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6(4), 529-539.
    Tuan, Y. -F. (1991). A view of geography. Geographical Review, 81(1), 99-107.
    Van House, N. A. (2011). Personal photography,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the uses of the visual, Visual Studies, 26, 125-134.
    Wapner, S. (1981). Transactions of person-in-environments: some critical transi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3), 223-239.
    (三)網路資料
    Van House, N., Davis, M., Takhteyev, Y., Good, N., Wilhelm, A., & Finn, M. (2004). From “what?” to “why?”: The social uses of personal photos.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summary?doi=10.1.1.123.1321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n.d.). domestic. https://www.etymonline.com/word/domestic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