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宜靜 Lin-I-Ching |
---|---|
論文名稱: |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藍海策略----以出版業為例 The Blue Ocean Strategies of the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Taiwan ---- |
指導教授: |
陳信元
Chen, Hsin-Yuan 劉立行 Liu, Li-Hs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4 |
中文關鍵詞: | 出版 、文化創意產業 、藍海策略 、華文出版市場 |
英文關鍵詞: | Publishing, Culture & creative industries, Blue Ocean Strategy, Chinese Book Marke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4 下載:9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台灣出版市場急驟萎縮而有邊緣化之危機,新科技的崛起造成閱讀人口的下降,且要面對大陸競逐華文出版市場的威脅。台灣出版界如何因應全球化競爭與挑戰,在廣大華文市場取得領導地位。文化創意產業的崛起是一項挑戰也是契機。在國外,文化創意產業從本國自身文化特色,藉由產業化,可以增值與消費,進而成為實質產業的一部份。其創意概念亦符合藍海理論精神。而有鑑於此,行政院也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2008重點發展計畫,出版即為其中重要一環。
本研究試圖從文化創意產業脈絡著手,研究範圍擴及世界出版市場、華語出版、童書繪本、數位出版、版權評估…等等,並輔以藍海策略作為理論架構,從相關文獻做一詳加介紹與整理。研究方法採取深度訪談法,訪問出版業界代表、嫻熟文化創意產業之學者、擅長處理版權的法律專家。
研究結果顯示多數學者專家認為台灣出版業前景堪憂,主要問題來自台灣市場的狹小、大環境的不穩與潛在競爭者。但台灣出版業仍有其人才、企畫、創意優勢,未來若針對差異化、及數位出版、培訓創意人才並藉由文化創意產業整合與擴大,台灣出版業必有可為發展空間。本論文從訪談結果與輔以當代管理學與企業經營理論整合分析,得出可真正實行之有效策略,開拓出版業的藍海,以供未來出版業界競逐華文出版市場做為規劃與執行參考。
In recent years, the publishing market in Taiwan has become more degenerated. Besides confront the China rising up, the technology changes the readers' reading habit. On the contrary, may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the Culture &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increase much value. The Culture & Creative Industries regard as one kind of the blue ocean strategy. Using the innovation to eliminate the competition, and create a new market. So the Executive Yuan in Taiwan also let it list in the emphasis of process project.
This dissertation contains some parts: First, introduce the currency and trends of publishing market, and then connects the idea of publishing and Culture &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there any niches and develop in Taiwan future? Follow the aspect of laws and researches, technology and the latent competition proceed analyzing. How the publishing in Taiwan confront the competition and challenge in the global world, especially become the No.1 in the Chinese Book market.
The research take the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interview several the experts in publishing, copyrigh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reveals most experts hold the pessimistic to the Taiwan publishing industry. In due to the Taiwan market is too small and must compete to a lot of potential opponents, including the environment changes.
However, there are excellent talents, marketing and creative superiority in Taiwan. If we could stress the difference, digital publishing trends, rely on the culture & creative industry expand, and creativity. Finally, base on the analyzing results the dissertation will bring up th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s.
壹、中文部分
丁文玲(2005年6月16日)。韓圖書起飛中的首爾國際書展。中國時報,E9版。
文建會(2003)。CH2-1文化創意產業概念範疇。刊載於文建會(著),創意文化園區總結報告(9-13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開平(2006年5月21日)。臉譜出版推理季刊。聯合報, E4版。
王乾任(2004)。台灣出版產業大未來-文化與商品的調和。台北:生活人文化委託華文網股份有限公司。
王嘉驥(2004)。創意的絕對價值VS.產品的絕對價值:視覺藝術創作與產業結盟。刊載於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編),(273-277頁)。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出版社。
平路(2001年2月2日)。席卷台灣書市的兩股旋風。中國時報,A19版。
毛寧豪(2004)。出版緣起—一本提升財富智商的書。刊載於花建(著),文化+創意=財富(1-3頁)。台北:帝國文化。
行政院主計處(2003)。台灣地區國民所得統計摘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6)。中華民國94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4)。2003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6)。2006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朱博湧(2005)。維持高獲利的藍海策略。刊載於Kim & Mauborgene(著),藍海策略(1-7頁)。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江逸之(2006年1月1日)。觀光是唯一活路 窮人商機崛起。遠見雜誌,235,45-48。
花建(2001)。產業界面上的文化之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花建(2003)。文化+創意=財富。台北:帝國文化。
花建(2003)。文化金礦。台北:帝國文化。
呂曼文(2002年10月17日)。戴上「魔戒」的二十七歲千萬小富翁。商業周刊,739,51-52。
日下公人(1994)。新文化產業論—無摩擦的輸出。台北:錦繡出版社。
石隆盛(2004)。台灣藝術市場的機會與挑戰。刊載於王玉齡(主編)視覺藝術--從在地到全球的人文產業思考(38-49頁)。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仲曉玲、徐子超 譯(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李天鐸(2006年4月)。文化不一定就是財富,除非能懂得…才行!李天鐸(主持人)。文化產業、創意媒體與娛樂經濟。「文化產業、創意媒體與娛樂經濟」國際學術論壇,台北世貿中心。
李仁芳(2003)。挑戰深度經濟與規模經濟。刊載於花建(著)文化魔戒(1-3頁)。台北:帝國文化。
李璞良,林怡君 譯,丹麥文化部/貿易產業部著(2003)。丹麥的創意潛力。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李璞良 譯(2003)。創意經濟-好點子變成好生意。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李筑音(2006年3月1日)。台灣創意躍上世界舞台。Cheer雜誌, 68,38-41。
李筑音(2006年3月1日)。軟勢力 向前衝 7萬數位娛樂大軍,小兵立大功。Cheer雜誌,68,42-44。
李瑋(2005年10月1日)。為什麼要研究藍海策略?。遠見雜誌,232,178-182。
李紹唐(2005)。超越競爭,邁向藍海。刊載於Kim & Mauborgene(著),藍海策略(8-12頁)。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李欣岳 (2005年7月1日)。席捲企業的新勢力!Blog Inc.。e天下雜誌,45,45-47。
辛廣偉(2000)。台灣出版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辛廣偉(2002)。版權貿易與華文出版。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邱慧聞(2002年12月28日)。台灣作家熱 彼岸還有得燒。工商時報,第10版。
林舒(2004)。琉璃工房。刊載於國家文化藝術基金(主編)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145-159頁)。台北:商周出版社。
林麋嬅(2003年2月23日)。托爾金的神話世界。經濟日報,第23版。
林宜靜 (2006年3月1日)。淺談出版贏的策略。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7,4-8。
吳青松(2002)。國際企業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文化出版社。
杜曉苑(2004)。從文化創意產業特性初探圖文書之產製。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知武(2002)。版權經濟實務。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吳翠珍(1997)。電視節目製作前置研究之設計與執行-以讀書節目規劃為例。刊載於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研究成果發表會議,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吳欣潔(2002)。台北國際書展的經營與發展─從法蘭克福書展談起,刊載於行政院新聞局90年度報告彙編(140-153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徐宜君(2003)。跨國出版集團在台灣市場的進入模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數位時代編輯部(2006年 8 月10日)。6年級當家完全攻略-35歲前成功的四大策略。數位時代雙週報,135,42-44。
張戌誼、黃牧慈(2003年10月1日)。哈利波特傳奇。e天下雜誌,34,60-64。
張作錦(2005年3月3日)。走向文明,買書的錢要超過買檳榔的錢。聯合報,E7版。
張作錦(2006年10月5日)。學者使電視深刻。聯合報,E7版。
張維安(2001)。全球化與網路社會的興起。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琦(2006年9月15日)。台灣動畫要從代工翻身。數位時代雙週報,137,52-56。
孫立軍(2003)。動畫世界是一塊大蛋糕。刊載於向勇(主編)北大文化創意產業關鍵報告(191-196頁)。台北:帝國文化。
孫華翔(2004)。台灣文化創意藏寶圖,刊載於國家文化藝術基金(主編)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3-8頁)。台北:商周出版社。
孫遠釗(2005年9月11日)。為科技文明撐保護傘。中國時報,A15版。
姚德海(2002)。出版業價值鏈實現方式。Publishers,9,3-15。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臉譜出版社。
管中祥、羅慧雯(1995)。影視次帝國的迷思--亞太媒體中心官方論述分析,發表於政治大學生論文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
陳信元(2004)。民國九十二年圖書出版市場概況,刊載於行政院新聞局(主編)2003年出版年鑑(23-29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陳希林(2005年11月14日)。敖幼祥:漫畫家應勇於捍衛權利。中國時報,D8版。
陳其南(2003)。文化創意產業與社區魅力的營造,刊載於文化創意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研討會實錄(38-46頁)。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陳孟姝(2005年4月14日)。行動閱讀時代 從日本手機小說看新趨勢 。自由時報,D5版。
陳韻文(1999)。臺灣的廣播劇:1930''s~1990''s。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莉(2000)。作家經紀人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朝政(2003)。國民旅遊卡政策之分析。國家政策論壇,34,22-38
陳仲偉(2003)。文化產業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以日本動漫畫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仲偉(2004)。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思。台北:唐山出版社。
陳昭義 編(2004)。2003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文化創意辦公室。
郝廣才(2006)。腦力發電-打開創意的開關。台北:皇冠出版社。
馬岳琳(2006年8月16日)。文化創意要用整個社會熱情去鼓勵。天下雜誌,353,47-51。
馬岳琳(2006年9月15日)。建立在魔戒中土之上的電影王國讓好萊塢也傾心。天下雜誌,325,51-55。
康俐雯(2003年3月18日)。搭火車入時空隧道 重溫漫畫場景 新竹內灣漫畫鐵道計畫草圖成形。自由時報,D3版。
梁志民(2004)。藝術創意。刊載於黃金鳳(主編)表演藝術--啟動創意新商業(28-35頁)。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劉維公(2003年5月1日)。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產業的時代意義,典藏今藝術,128,42-45。
劉維公(2006)。民國九十三年 台灣出版市場總覽-跳脫產業迷思的束縛,刊載於行政院新聞局(主編)2005年出版年鑑(4-10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劉大和(2003年5月1日)。文化創意產業界定及其意義。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6,115-122。
劉筱燕(2001年4月1日)。童書世界的經營----訪青林文化總經理林訓民。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8,32-35。
劉郁青(2006年10月20日)。城邦 明年新書減量3成。民生報,第18版。
賴廷恆(2003年12月26日)。幾米地下鐵海路都通 舞台版開進澳門北京。中國時報,C8版。
諶悠文(2006年5月21日) 。搶搭順風車 達文西商機十億美元。中國時報, A15版。
誠品書店編(2004)。新競爭時代的閱讀紀事、誠品書店2003年度中文圖書銷售100全記錄,刊載於誠品報告編輯部(主編)誠品報告2003(7-8頁)。台北:誠品書店。
薛良凱(2006)。民國九十三年數位出版市場概況。刊載於行政院新聞局(主編)2005年出版年鑑(172-180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動腦雜誌編輯部(2003年3月1日)。台灣文化生機無限。動腦雜誌,326,39-41。
詹宏志(2003年10月1日)。台灣的下一個繁榮--發展創意產業的3個理由與2個策略。數位時代雙週報,58,106-109。
傻呼嚕同盟(2003)。因動漫畫而偉大。台北:大塊文化。
葉怡君(2006)。食玩不思議。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黃俊英(1994)。企業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
黃菁菁(2006年4月30日)。網路加持日本另類作家異軍突起。中國時報,E9版。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
萬麗慧(2001)。台灣地區出版業線上國際著作權交易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毅晰 (2006年9月15日)。「綁架」讀者 從部落格行銷開始。天下雜誌,356,102-108。
顧爾德、誠品報告編輯部(2005)。2004年銷售100總體分析,刊載於誠品報告編輯部(主編)誠品報告2004(31-33頁)。台北:誠品書店。
藍忠孚(2001)。全民健康保險深度訪談法彙編。台北:國家衛生研究所。
貳、外文文獻
Adorno, Thedodor W (1954).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M Bernstein. London: Routeldege.
Anderson, C(2006). The Long Tail: Why the Future of Business Is Selling Less of More. New York : Hyperior Books.
Babbie(1998)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Cole.
Badaracco, J.(1991).The Knowledge Link: How firms Compete 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 Boston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Bossidy L(2002).Confronting Reality: Doing What Matters to Get Things. New York: Right.Crown Business.
Caves, R E.(2001).Five industries :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Boston MA :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Druker Peter F.(2000). 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th Century. Oxford : Butterworth Heinemann.
Downes L & Downes C(1999). Unleashing the Killer App: Digital Strategies for Market Dominance. Boston : 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Gravett P (2004) . Manga: 60 Years of Japanese Comics. New York : Collins Design.
Howkins.J (2000). The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 London : Penguin Publishing.
Hill B & Power D(2005). The Making of a Bestseller: Success Stories from Authors and the Editors, Agents, and Booksellers Behind Them. Pennsylvania : Kaplan Business.
Jaiya, G..S(2003). The importan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Es. Baku :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Kim, W. Chan / Mauborgne, Renee(2005).Blue Ocean Strategy:How to Create Uncontested Market Space and Make Competition Irrelevant. Boston : McGraw-Hill.
Matusik & Hill(1998).The Utilization of Contingent Work, Knowledge Creation,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4), pp.680-697.
Marcuse, Herbert(1978).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Toward a Critique of Marxist Aesthetics. Boston: Beacon Press.
Nachmias, C., & Nachmias, D. (1992).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4th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obson, C.
Pass. C , Lowes ,B & Davis. ,ED(1997).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London: Penguin Reference Books.
Peltier, S(2004).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Media Industries: Were Failures Really Unforeseeabl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17(4). pp.261-278.
Porter, M(1996).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 New York : New York Free Press.
Quinn, J. B., Anderson, P. & Finkelstein, S(1996). Managing Professional intellect: making the most of the best.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pp.71-80.
Richard C & Quick W. T (2002). How to get your e book. New York: USA :Writer's Digest Books.
Siwek S. E (2002).Copyright industries in the U.S Economy: The 2002 Report,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
Smith, D. C (1996). The Agents of Change. Washton, D. C : The Bookseller.
Tweedy, C(2002).From Money to Management - from Cash to Creatvity Arts and Business - the UK experience. When Arts meets Business'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Art & Business Partnership, 23 October 2002, Taipei.
Weis L & Fine. M (2004). Working Method: Research and Social Justice . London: Routledge.
Wimmer, R.D, & Dominick, J.R(1983).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參、網路
Book City(波州出版文化情報事業團地)。2006/10/02,取自:www.pajubookcity.org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 (英國大英百科全書) (2006)。2006/04/25,取自:http://www.britannica.com/
IMD(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06)。2006/10/02,取自:http://www.imd.ch/research/centers/wcc/index.cfm
Vista(2006)。部落格的下一步:迎向個人出版時代。 UDN 數位文化誌。2006/10/02,取自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ART_ID=27314
The Association of Authors' Agents (作家經紀人協會) (2006)。 2006/04/25,
取自: http://www.pfd.co.uk/about/aaa.py
udn數位閱讀網(2006)。 電子出版解決方案。2006/05/30,取自:http://reading.udn.com/solution.html
OeBF(美國電子書論壇)(2006)。2006/10/30,取自:http://www.openebook.org
文建會(2006)。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2006/04/25,取自:
http://www.cca.gov.tw/creative/page/page_06.htm
文化創意產業專屬網站(2006)。2006/04/25,取自: www.cci.org.tw
中國計算機報網站(2005)。2006/04/25,取自: http://www.ciw.com.cn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2006)。2006/04/25,取自: http://web.cca.gov.tw/creative/page/main_01.htm
台灣出版資訊網(2006)。2006/04/25,取自: www.tpi.org.tw
台灣電影筆記(2006)。2006/04/25,取自: http://movie.cca.gov.tw/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2006/04/25,取自: http://www.tier.org.tw/
行政院新聞局(2006)。2006/04/25,取自: http://www.gio.gov.tw
李國鼎紀念網站(2006)。2006/10/02,取自:http://www.iii.org.tw/ktli/
英國文化媒體體育部創意產業網站(2006)。2006/04/25,取自: http://www.dcms.gov.uk/creative/index.html
章忠信(2004)。著作權仲介團體的角色。2005/12/02,取自:
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9&act=read&id=31
黃千凌(2006)。火線話題-抵抗美國、向北京讓步 Google有政治雙重標準?。2006/09/30,取自:http://www.digitimes.com.tw/n/article.asp?id=9A412D47FB6915884825711000483D64
頑石創意網站(2006)。2006/05/09,取自: http://www.brightideas.com.tw
張學軍(2006)。創意產業缺少頂尖人才。北京人才市場報網路版。2006/10/02,取自: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job/features/originality/200605100343.htm
彭可晶(2003)。何飛鵬─出版業操作型態是理想非生意的社會實踐。銘報即時新聞。2006/05/09,取自: http://mol.mcu.edu.tw/show.php?nid=8671
塗翔文(2000)。將姓名變成一個類型的瓊瑤電影。2006/05/09,取自:
http://movie.cca.gov.tw/CINEMA/case_01_01.asp?rowid=45
智慧藏網站(2006)。2006/07/09,取自:http://www.wordpedia.com/
數位文化誌網站(2006)。2006/07/09,取自: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4084.html
數位內容產業週報網站(2005)。2006/07/09,取自: 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
新絲路網路書店(2000)。2006/05/09,取自: http://www.silkbook.com/
國際電信聯盟(2005)。2006/07/09,取自: http://www.itu.int/home/index.html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6)。2006/04/25,取自: http://www.moeaipo.gov.tw/
麒麒(2006)。走紅有理 《百家講壇》:流行中來 流行中去。2006/10/02,取自:http://www.imd.ch/research/centers/wcc/index.cfm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產業(2006)。2006/04/25,取自: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ndustries/
2005年紐西蘭市場拓展策略白皮書(2005)。2006/04/25,取自:
http://www.iscnet.com.tw/mdj/wb/05/WB05_NZ.htm
ERC Services Subcommittee Workgroup on Creative Industries.(2006) Creat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pelling Singapore’s Creative Economy. Economic Review Committee (ERC). 2002/09. from
http://www.mita.gov.sg/mita_business/b_creative.html(2006/04/25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