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俞智贏
論文名稱: 跳馬「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540°」動作技術分析之個案研究-以我國優秀跳馬選手之動作技術表現輔以生化指標之應用為例
指導教授: 黃長福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跳馬動作技術表現生化指標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0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跳馬「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540°」動作
    技術分析之個案研究-以我國優秀跳馬選手
    之動作技術表現輔以生化指標之應用為例
    民國93年6月 研究生:俞智贏 指導教授:黃長福
    摘 要
    跳馬項目是我國近幾年在國際體操比賽場上成績較好的一個項目,因此近幾年來有相當多的研究學者針對跳馬動作技術進行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分析我國優秀跳馬選手動作技術表現之成功要素與特徵,藉以作為未來教練與選手在訓練或比賽的參考依據。
    研究中以我國優秀跳馬選手為受試者,其身高為165公分,體重為60 公斤,個人跳馬最佳成績為2001年東亞運銀牌。實驗中力學變數部份以二部Redlake高速攝影機(125Hz)、LDM300 csport高頻測速槍(100Hz)進行連續 25天的資料蒐集;生化檢體收集部分,則於測試期間每日上午九時進行指尖採血與唾液檢體收集。分析軟體以Kwon3D動作分析軟體、Acqknowledge3.5版進行運動學力學變數的分析;生化檢體分析部分,分別以乾式自動血液分析儀、血紅素分析儀、酵素螢光免疫分析儀進行生化指標分析。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 本研究受試者實施「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 540°」動作成功要素與特徵如下:
    在助跑階段:應提升助跑最大速度;在踏跳階段:應提升踏跳重心水平速度改變、踏跳垂直力量,並減少踏跳時間;在第一飛程階段:應減少第一飛程時間及水平位移;在推稱階段:應增加撐馬肩、髖角、離馬膝角、離馬重心水平與垂直速度、推稱重心垂直速度改變,並減少推撐角動量改變;在第二飛程階段:應提升第二飛程時間、第二飛程重心最高點、平均縱軸轉體角速度;在落地階段:應提升落地髖、膝角及落地重心垂直速度。
    (二)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漿肌酸激酶、唾液睪酮及唾液睪酮與皮質醇比值對於本研究受試者跳馬成績表現具顯著相關,因此日後監控體操跳馬訓練可利用此三項指標為主軸,若有其他監控需求時再輔以其他指標。
    關鍵詞:跳馬、動作技術表現、生化指標

    目 次 摘要……………………………………….............……………………………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前言…………………..…………………………………………1 第二節 問題背景……………………………………………………2 第三節 研究目的……………………………………………………4 第四節 研究範圍……………………………………………………4 第五節 研究限制……………………………………………………4 第六節 名詞解釋與操作性定義……………………………………5 第七節 研究的重要性………………………………………………8 第貳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有關跳馬助跑之研究………………………………………10 第二節 有關跳馬動作技術分析之研究…………...………………11 第三節 有關選手賽前生化檢測之研究……………………………14 第四節 本章總結…………………………………………………19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21 第一節 研究對象……………………………………………………21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21 第三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22 第四節 儀器的架設………………………………………………23 第五節 實驗步驟……………………………………………………24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25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33 第一節 「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540°」動作技術之力學 變數與動作得分之相關程度探討…………………………34 第二節 低分群【L8】與高分群【H8】「前手翻直體前空 翻轉體540°」之動作技術在力學變數上之差異探討……42 第三節 有關「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540°」動作技術 表現綜合討論………………………………………………49 第四節 本研究受試者最高分與最低分動作技術力學變數與 世界一流選手之比較討論…………………………………55 第五節 「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540°」動作技術表現與 生化指標之相關探討………………………………………6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75 第一節 結論…………………………………………………………75 第二節 建議…………………………………………………………76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77 英文部份……………………………………………………………79 附 錄 附錄1 受試者須知與同意書……………………………………82 附錄2 裁判評分原始分數總表…………………………………83 附錄3 周訓練課表………………………………………………84 附錄4-1 血紅素生化測定原理……………………………………85 附錄4-2 血漿肌酸激酶生化測定原理……………………………86 附錄4-3 血漿尿素氮生化測定原理………………………………87 附錄4-4 唾液皮質醇與睪酮生化測定原理………………………88 附錄5 受試者動作技術表現力學變數總表……………………89 附錄6 受試者動作技術表現與生化指標記錄資料總表……101 表 次 表1-1 2002亞運會體操賽團體競賽成績表……………………………………2 表3-1 受試者基本資料表………………………………………………………21 表4-1 時間、重心高度、重心位移、角度與裁判得分之相關統計表……………36 表4-2 助跑最大速度、重心速度與裁判得分之相關統計表………………………38 表4-3 角動量、角速度與裁判得分之相關統計………………………………………40 表4-4 衝量、力量與裁判得分之相關統計表…………………………………………41 表4-5 「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540°動作」各階段力學變數與 得分達顯著相關摘要表……………………………………………………………41 表4-6 低分群與高分群得分、時間、重心高度、重心位移、角度之比較表……42 表 4-7 低分群與高分群助跑最大速度、重心速度之比較表………………………45 表4-8 低分群與高分群角動量、角速度之比較表……………………………………47 表4-9 低分群與高分群衝量與力量之比較表………………………………………48 表4-10 低分群與高分群各階段達顯著差異之力學變數摘要表…………………48 表4-11 各階段重點目標摘要表…………………………………………………52 表4-12 各階段力學變數與得分之相關、低分群與高分群各階段 力學變數達顯著差異之綜合摘要表…………..…………………………52 表4-13 本研究受試者各階段動作成功要素與特徵摘要表………..…………….54 表4-14 本研究受試者最高分與最低分動作技術力學變數與世界 一流選手之比較表……………………..………………………………58 表4-15 本研究受試者動作技術表現與生化指標相關係數 分析摘要表…………………………………………………………….…65 表4-16 本研究受試者低分群與高分群之生化指標比較表….….…….……71 圖 次 圖3-1 場地佈置圖……………………………………………………23 圖3-2 三度空間絕對直角座標與埸地座標的相對關係圖………………………26 圖3-3 肢段之角動量計算示意圖………………………………………………29 圖3-4 人體標誌點……………………………………………………31 圖3-5 人體肢段圖……………………………………………………31 圖3-6 研究流程圖……………………………………………………32 圖4-1 本研究受試者實施最高分動作圖……………………………61 圖4-2 本研究受試者實施最低分動作圖……………………………61 圖4-3 最高分動作各階段水平速度分析圖…………………………62 圖4-4 最低分動作各階段水平速度分析圖…………………………62 圖4-5 最高分動作各階段垂直速度分析圖…………………………63 圖4-6 最低分動作各階段垂直速度分析圖…………………………63 圖4-7 世界冠軍選手實施「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 540°」動作圖…………………………………………………64 圖4-8 世界冠軍選手實施「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 540°」 動作圖…………………………………………………………64 圖4-9 血漿肌酸激酶與得分之迴歸曲線圖…………………………66 圖4-10 血漿肌酸激酶與助跑最大速度之迴歸曲線圖………………66 圖4-11 血漿肌酸激酶與第二飛程重心最高點之迴歸曲線圖………67 圖4-12 唾液睪酮與得分之迴歸曲線圖………………………………68 圖4-13 唾液睪酮與助跑最大速度之迴歸曲線圖……………………68 圖4-14 唾液睪酮與第二飛程重心最高點之迴歸曲線圖……………69 圖4-15 唾液睪酮對皮質醇比值與得分之迴歸曲線圖………………70 圖4-16 唾液睪酮對皮質醇比值與助跑最大速度之迴歸曲線圖……70 圖4-17 唾液睪酮對皮質醇比值與第二飛程重心最高點之 迴歸曲線圖…………………………………………………….71 圖4-18 低分群與高分群血漿肌酸激酶濃度比較圖…………………72 圖4-19 低分群與高分群唾液睪酮濃度比較圖………………………73 圖4-20 低分群與高分群唾液睪酮與皮質醇比值比較圖……………73 附錄圖 圖1 血紅素分析儀……………………………………………………85 圖2 Ektachem DTSC乾式自動血液分析儀……………………………86 圖3 Ektachem DT-60 II乾式自動血液分析儀………………………87 圖4 酵素螢光免疫分析儀……………………………………………88

    一、中文部分
    王金成(1982)。女子跳馬前手翻前空翻的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保金、龔建亭、黎苗(2004)。不同內容訓練對男子柔道運動員某些生化指標和免疫功能的影響。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4(1),42-43。
    宋曉東、姚俠文、羅薀生、葛明津(1994)。胡軍跳馬前手翻團身前空翻二周的運動學分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3),43-51。
    杜忠林(2004)。國家賽艇隊運動員血漿肌酸激酶分析。中國運動醫學雜誌,23(1),76-79。
    李越、俞建忠(2000)。優秀游泳運動員無氧耐力訓練週期中IAT和T/C值變化的分析研究。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5(4),41-43。
    林文弢(2000)。運動訓練生化分析。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林文郎(2000)。運動訓練管理與策略。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運動訓練法研究委員會編,運動訓練法,119-120。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邱仕友(1996)。跳馬落地穩定性的生物力學探討。台北縣:中儀科技圖書出版社
    姚吉慶(2003)。論競技體操跳馬落地技術穩定性。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7(3),64-67。
    姚俠文(1992)。克勞爾跳馬前手翻團身前空翻轉體540°動作的運動學分析。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5(1),30-34。
    姚俠文、翟建中、饒旺生(1994)。樓云和克勞爾跳馬前手翻屈體前空翻轉體180°動作運動學特徵的對比。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7(2),91-95。
    洪平(2004)。游泳訓練的生理生化監控。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7(2),196-200。
    俞智贏(2001)。運動科學對競技體操跳馬項目訓練之應用—以東亞運銀牌林永錫選手為例。2001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口頭發表,台中市。
    袁志華(1995)。男子跳馬前手翻空翻類高難動作的上板及踏跳技術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1(2),26-31。
    袁志華(1996)。對柳玉烈、張峰治、李小雙、跳馬跳馬前手翻高難空翻動作技術的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2(3),26-34。
    高炳宏、趙秋蓉、李之俊(2002)。優秀跆拳道運動員比賽前後及恢復期血漿CK、LDH、SOD的變化。中國運動醫學雜誌,21(6),598-600。
    梁梅松(2002)。女子體操運動員實施新舊式跳馬上肢推稱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台中市。
    郭玉成、趙光聖、邱丕相(2002) 。血色素與血尿素評定散手運動員身體機能的應用研究。中國體育科技,38(4),26-29。
    陳進志、黃長褔、俞智贏(1999)。男子體操跳馬團身前空翻二周之運動學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39-50。
    郭榮全(2002)。短跑訓練對跳馬助跑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台中市。
    崔鳴周(1990)。競技體操概論。載於鄭吾真、陸保鍾(主編)競技體操訓練學,18-19。北京市: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許樹淵(1997)。運動科學導論。台北市:偉斌體育研究社。
    馮煒權(2000)。運動疲勞及過度訓練的生化診斷-運動生物化學動態之三。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3(4),498-502。
    敬繼紅、田振軍(2001) 。散手運動員血漿睪酮變化及其與訓練水平的關係。中國運動醫學雜誌,20(2),204-206。
    歐文勤、錢奎、彭慶元、張云貴(1992)。女子跳馬前手翻前空翻類動作若干技術因素的分析探討。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8(4),46-51。
    劉人豪(2003) 。冷敷、熱水療、伸展對延遲性肌肉酸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劉宇(2000)。肌力與肌力診斷的生物力學。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運動力學研究委員會編,運動力學,80-81。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劉志成(1987)。競技體操力學原理。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薄雲霄、李子英、呂曉青、崔紹濤(1996)。李泉跳馬側手翻團身後空翻二周的訓練與運動學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3),88-92。
    顏克典、張簡坤明(2002)。中華男子手球隊亞運培訓階段賽前訓練的生化機能特點與科研支援。國民體育季刊,3(2),65-69。
    韓宏飛(2001)。現代體操教學理論與方法。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Coyle, E.F., Feltner, M.E., Kautz, S.A., Hamilton, M.T., Montain, S.J., Baylor, A.M., Abraham, L.D. & Petrek, G.W. (1991). Physiological and biomechan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lite endurance cycling performan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3, 93-107.
    Dempster, W.T. (1955). Space requirements of the seated operator. WADC technical Report (TR-55-159). Wright-Patterson Air Force Base, OH.
    Evans, W.J., Meredith, C.N., Cannon, J.G. , Dinarello, D.A., Rorntera, W.R., Hughes, V.A., Jones, B.H. & Kunttgen. H.G. (1986). Metabolic Changes following Eccentric exercise in trained and untrained me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61, 1864-1868.
    Green, H. J.& Fraser, I.G. (1988). Defferential effects of exercise intensity on serum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 20, 55-59.
    Granger, D.A., Schwartz, E.B., Booth, A. & Arentz, M. (1999). Salivary Testosterone determination in studies of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 Hormones and behavior, 35, 18-27.
    Halson, S.L., Lancaster, G.I., Jeukendrup, A.E. & Gleeson, M. (2003).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to overreaching in cyclis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5(5), 854-861.
    Hartmann, U. & Mester, J. (2000). Training and overtraining markers in selected in sport events. Medicine and Scienc in Sports Exercise, 32(1), 209-215.
    Hood, D.A. & Terjung, R.L. (1990). Amino acid metabolism during exercise and following endurance training. Sports Medicine, 9, 23-35.
    Lac, G. & Maso, F. (2004). Biological markers for the follow-up of athletes throughout the training season. Pathologie Biologie 52, 43–49.
    MacRae, H.S.H. & Dennis, S.C. (1995). Lactic acidosis as a facilitator of oxyhemoglobin dissociation during exerci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78, 758-759.
    Morton R.H. (1997). Modelling training and overtraining.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5, 335-340.
    Prassas, S. (2003). Biomechanical research in gymnastics: what is done, what is needs.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3, from coaches’ info service, information for coaches Web site: http://www.coachesinfo.com/article/66/
    Petibois, C., Cazorla G., Poortmans, J-R. & Déléris, G. (2002). Biochemical aspects of overtraining in endurance. Sports Medicine, 32 (13), 867-878.
    Takei, Y. (1988). Techniques used in performing handspring and salto forward tucked in gymnastics vaul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Biomechnics, 4 (1), 260-281.
    Takei, Y. (1989). Techniques used by elite male gymnasts performing a handspring at vault at the 1987 pan American ga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Biomechnics, 5 (1), 1-25.
    Takei, Y. & Kim, E.J (1990). Techniques used in performing the handspring and salto forward tucked vault at 1988 olympic ga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Biomechnics, 6 (2), 111-138.
    Takei, Y. (1991). A comparison of techniques used in performing the men’s compulsory gymnastic vault at the 1988 Olymp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Biomechnics, 7(1), 54-75.
    Takei, Y. (1992). Blocking and post flight techniques of male gymnasts performing the compulsory vault at the 1988 Olymp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Biomechnics, 8(2), 87-110.
    Takei, Y., Blucker, E.P., Dunn, J.H., Myers, S.A., & Fortney, V.L. (1996).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men’s compulsory vault performed at the 1992 olympic games.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nics, 12 (2), 237-257.
    Takei, Y. (1998).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handspring with full turn vault: deterministic model, coaches’ beliefs, and judges’scores.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nics, 14 (2), 190-210.
    Takei, Y., Dunn, J.H., Blucker, E.P., Nohara, H.&Yamashita, N.(2000a). Techniques used in high-and low-scoring hetch vault performed at the 1995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nics, 16 (2), 180-195.
    Takei, Y., Blucker, E.P., Nohara, H. & Yamashita, N. (2000b). The hecht vault performed at 1995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deterministic model and judges’score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8 (11), 849-863.
    Takei, Y., Dunn, J.H. & Blucker, E. (2003). Techniques used in high-scoring and low-scoring Roche vaults performed by elite male gymnasts. Sport Biomechnics, 2 (2), 141-162.
    Urhausen, A. & Kindermann, W. (2002) . Diagnosis of overtraining; what tools do we have? Sports Medicine, 32(2), 95-102.
    Vining, R.F.& McGinley, R.A. (1987). The measurement of hormones in saliva: possibilities and pitfalls.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ery , 27, 81-94
    Winder, W.W., Hickson, R.C., Hagberg, J.M., Ehsani, A.A. & McLane, J.A. (1979). Training induced hormonal and metabolic responses to submaximal exerci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46, 766- 77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