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治文
Chang, Chih-Wen
論文名稱: 冒險性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六龜鄉荖濃溪泛舟為例
The study of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s in adventure recreation and recreation benefits—The example of boat-rowing on the LaoNong River in Liugui , Kaohsiung County
指導教授: 張少熙
Chang, Shao-Hs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冒險性活動、泛舟、參與動機、休閒效益
英文關鍵詞: adventure recreations, boat-rowing,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s, recreation benefi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6下載:6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六龜鄉荖濃溪泛舟遊客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情形,以前往六龜鄉荖濃溪泛舟之427名遊客為研究對象,透過「冒險性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調查問卷-以六龜鄉荖濃溪泛舟為例」進行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如下:一、參與動機前五項依序為:「尋求刺激」、「滿足好奇心」、「增進朋友之間感情」、「肯定自我」、「增加學習新事物的機會」。二、休閒效益前五項依序為:「培養自我挑戰性」、「信任同伴、肯定自己」、「獲得成就感」、「增加生活樂趣」、「與同伴分享相同的想法」。三、不同的「教育程度」、「職業」、「年齡」、「婚姻」、「收入水準」、「休閒費用」、等六項在參與動機上,均達到顯著差異;而不同的「教育程度」、「年齡」、「收入水準」、「休閒費用」等四項在休閒效益上,也達到顯著差異。四、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間經過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發現,呈中高正相關,其中又以「刺激挑戰」構面與「生理效益」因素構面之相關值最高。本研究依結論提出五點具體建議,以供相關單位訂定發展策略及後續研究之參考。一、加強改善泛舟終點洗手間的清潔及盥洗設備的舒適性。二、針對不同遊客,規劃不同的泛舟行程活動。三、針對六龜寶來的特性及天然資源做一系列的整套行程規劃。四、針對不同的季節規劃更多的大型活動,不定時地活化六龜寶來。五、發生意外時與媒體的溝通需注意,以免造成外界對於荖濃溪泛舟的誤解。

    This study was focused on the motivations and recreation benefits of the boat-rowers on the LaoNong River. The researcher studied 427 boaters who went boat rowing on the LaoNong River, Kaohsiung County, Taiwan, using a questionnaire “Study on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s in adventure recreation and recreation benefits — the example of boat-rowing on the LaoNong River in Liugui, Kaohsiung County”. By analyzing the data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the primary five motivations are (in descending order) 1. “To seek excitement”, “ To satisfy curiosity”, “ To promote friendship”, “ Self assertiveness”, “ To seek opportunities to learn new things”. 2. The primary five benefits of the recreation are (in descending order) “To cultivate self-challenge”, “To trust the companions and to practice self-assertiveness”, “To gain a sense of achievement”, “To add pleasure to life”, “To share the same sentiments with the companions”. 3. Different “level of education”, “occupation”, “age”, “marital status”, “level of income”, and “budget for recreatio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otivations for participation. Moreover, different “level of education”, “age”, “level of income”, and “budget for recreation”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benefit of the recreation”. 4.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produced a mid-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motivations for participation and the benefit of the recreation, among which the “social sport construct” and “physiology benefit factor construct” showed the highest relativity. This study proposed five suggestions to related government offices for their policy making. 1. Improving the sanitary conditions of the public toilets. For instance, the use of sensor operated sinks, toilets, urinals, and hand dryers. 2. Planing various boat-rowing itineraries for different visitors. 3. In planning itineraries,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nearby area, such as Baolai (with hot springs) and Liugui. 4. Holding more large-scale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seasons to vitalize Baolai and Liugui area. 5. In case of boat-rowing accident,tactful in communicating with the media should be made so as not to be misunderstood by the public.

    第壹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重要-----------------------------------4 第五節 研究範圍-----------------------------------5 第六節 研究限制-----------------------------------6 第七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六龜鄉荖濃溪人文特色-----------------------9 第二節 冒險性休閒活動相關研究--------------------14 第三節 參與動機相關研究--------------------------21 第四節 休閒效益相關研究--------------------------31 第五節 本章總結----------------------------------4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47 第二節 研究程序與流程----------------------------48 第三節 研究對象----------------------------------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51 第五節 資料處理分析------------------------------60 第肆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泛舟遊客背景之分析------------------------61 第二節 泛舟遊客參與動機現況及差異分析------------67 第三節 泛舟遊客休閒效益現況及差異分析------------81 第四節 泛舟遊客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相關分析------9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6 第二節 建議--------------------------------------99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102 英文部分----------------------------------------115 附 錄 附錄一 冒險性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調查問卷(預試問卷)--------------------------------------------------121 附錄二 冒險性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125 個人小傳-------------------------------------------127 表 次 表2-1不同的河流型態對管理的建議----------------------------11 表2-2冒險休閒特點整理表(英文)------------------------------16 表2-3冒險休閒特點整理表(中文)------------------------------18 表2-4冒險休閒活動特性表------------------------------------19 表2-5一群學者對運動參與的動機研究結果一覧表----------------23 表2-6休閒參與動機研究整理表--------------------------------25 表2-7休閒效益文獻整理表------------------------------------34 表2-8休閒效益的生理效益及相關研究者摘要表------------------42 表2-9休閒效益的心理效益及相關研究者摘要表------------------43 表2-10休閒效益的社交效益及相關研究者摘要表-----------------44 表3-1研究問卷專家效度名單----------------------------------52 表3-2參與動機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53 表3-3休閒效益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54 表3-4參與動機量表因素構面及因素負荷量----------------------56 表3-5休閒效益量表因素構面及因素負荷量----------------------57 表3-6參與動機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58 表3-7休閒效益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58 表3-8問卷回收表--------------------------------------------59 表4-1泛舟遊客背景資料統計表--------------------------------64表4-2泛舟遊客參與動機分析表--------------------------------67 表4-3泛舟遊客參與動機各題項描述統計表----------------------68 表4-4不同性別泛舟遊客參與動機t考驗摘要表------------------70 表4-5不同教育程度泛舟遊客參與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1 表4-6不同職業泛舟遊客參與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3 表4-7不同年齡泛舟遊客參與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4 表4-8不同婚姻狀況泛舟遊客參與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6 表4-9不同收入水準泛舟遊客參與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7 表4-10不同休閒費用泛舟遊客參與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8 表4-11是否初次泛舟遊客參與動機t考驗摘要表-----------------80表4-12泛舟遊客休閒效益分析表-------------------------------81 表4-13泛舟遊客休閒效益各題項描述統計表---------------------82 表4-14不同性別泛舟遊客休閒效益t考驗摘要表-----------------84 表4-15不同教育程度泛舟遊客休閒效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5 表4-16不同職業泛舟遊客休閒效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7 表4-17不同年齡泛舟遊客休閒效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8 表4-18不同婚姻狀況泛舟遊客休閒效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9 表4-19不同收入水準泛舟遊客休閒效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0 表4-20不同休閒費用泛舟遊客休閒效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1 表4-21是否初次泛舟遊客休閒效益t考驗摘要表-----------------93表4-22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簡單相關分析表---------------------94 圖 次 圖1-1六龜鄉區域圖------------------------------------------05 圖2-1茂林國家風景區聯外道路圖------------------------------13 圖2-2冒險階段類型圖----------------------------------------15 圖2-3冒險性活動之四分法------------------------------------20 圖2-4休閒效益系統模式--------------------------------------33 圖3-1研究架構圖--------------------------------------------47 圖3-2研究流程圖--------------------------------------------49

    一、中文部分
    方志鵬(2003)。秀姑巒溪泛舟遊客滿意度之研究。台灣觀光學報,1,103-126。

    王誌鴻(2000)。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與其創新接受度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伯宇、郭天祥(2003)。冒險活動於企業教育訓練之運用。中華體育季刊,18(2),34-41。

    王伯宇(2001)。戶外訓練在企業內可行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文科(1991)。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碧媜(1998)。消費動機、服務品質與購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大學推廣教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白金銑(2004)。中國文學中的泛舟情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4),103-123。

    白滌清、楊雲光(2003)。參與動機、互動類型與忠誠計畫對虛擬社群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管理科學研究,1(1),1-18。

    交通部觀光局(1997)。台灣潛在生態觀光及冒險旅遊產品研究與調查。台北市: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交通部觀光局(2003)。台灣冒險觀光建議行程。中時電子報。2005年10月1日,取自http://Taiwan.net.tw/jsp/Chn/htmltravel_tour/subject_introduce.jsp?subject_id=11+14&update=2003-10-01

    交通部觀光局(1991)。中華民國八十年度台灣地區國民旅遊狀況報告書。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

    朱笠瑄(2003)。東北角海岸攀岩冒險遊憩活動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九十一年年報。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5年10月1日,取自http://media.justsports.net.tw/spo_demo/publish_local.asp。

    吳金鳳(1998)。大專學生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之回歸分析-以運動價值觀為預測變項。大專體育雙月刊,38,94-100。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域。

    吳永發(2006)。路跑運動參與者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李志峰、楊廣南、邱智麟(2003)。大葉大學學生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之研究。大葉學報,12(2),99-108。

    李素馨(1994)。典型相關分析-專業程度、遊憩動機和基地屬性認知關係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7(3),39-62。

    李芳芝(1998)。突破休閒冒險性活動。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學系系刊,1,63-72。

    李明宗(1988)。遊憩與河流型態-社會環境間的相關性。戶外遊憩研究,1(1),22-38。

    李美樺、歐聖榮(2002)。飛行傘參與者之特質與環境屬性偏好之探討。休閒理論與遊憩行為篇。第四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台北市,263-270。

    李婉婷(2003)。茂林遊蹤-高屏山麓旅遊線。台北市:大中國際多媒體。

    李詩鎮(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詩鎮、陳惠美(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6(4),19-39。

    李國華(1993)。國民小學教師休閒活動狀況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學報,26,313-332。

    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
    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余嬪(1998)。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態與自重感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學報,9,119-147。

    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台北市:五南。

    林生傳(1997)。概念教學對概念發展的實驗效果--階次理論模式
    的概念教學實驗。教育學刊,12,31-70。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東泰(1994)。都會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休閒認知和態度調查研究報告。台北市: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林章榜(2001)。明道中學日間部學生課後參加休閒運動之動機研究。體育學報,30,152-162。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晏川、劉毓妮(1993)。遊客對激流泛舟環境屬性之偏好。戶外遊憩研究,6(3),53-75。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輔仁大學。

    林子凱(2002)。線上遊戲『天堂』之使用者參與動機與滿意度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宜蔓(2004)。游泳者持續參與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邱金松、謝智謀、吳志濱等著(1990)。體育與行政管理的思考。台北市:師大書苑。

    東海大學環境規劃暨景觀研究中心(1989)。觀光地區遊憩活動設施規劃設計準則研究報告,73-84。

    侯錦雄(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間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煌佳(2001)。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信吉(2003)。花蓮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市:桂冠。(Gene Bammel&Lei Lane Burrus-Bammel,1994).

    袁之琦、游恆山(1990)。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市:五南。

    馬上鈞(2001)。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
    山者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

    馬啟偉、張力為(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高雄縣政府(1990)。高雄縣泛舟業管理自治條例。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孝銘(2003)。談冒險性遊憩活動的推廣。2005年9月30日取自,http://www.sportnt.com.cn/postmaster/post_detail.asp?to_code=T3260201&class_tp=p005。

    張志銘、蘇榮立、呂崇銘(1999)。大葉大學學生課後參與運動動機之研究。大專體育雙月刊,45,118-124。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9)。心理學概要。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楊國樞(1969)。心理學。台北市:三民。

    張春興、楊國樞(1980)。心理學。台北市:參與者。

    張春興(1987)。教育的應為與難為。台北市:東華。

    張志銘(1997)。中學階段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競賽動機之研究--以中華民國臺灣省彰化縣為例。體育學報,22,375-386。

    張景然(1991)。青少年犯罪學。高雄市:巨流。

    張芳文、謝文偉(2004)。體育系學生參與體育場志工動機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東南技術學院學報,26,239-246。

    張孝銘、林樹旺、余國振(2004)。慢跑消費者活動參與動機、持
    續涉入與休閒行為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83-93。

    張嘉文(1993)。鄉村地區老人學習動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孝銘、高俊雄(2006)。花蓮秀姑巒溪泛舟遊客冒險性運動觀光
    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1),71-83。

    張孝銘、蕭毓薰、王敏如(2006)。秀姑巒溪與荖濃溪泛舟旅客 參與動機、流暢體驗、服務滿意度與感受正面影響之比較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 3(1) ,1-19。

    許瓊文(1992)。生活型態與休閒行為有關變項的研究:以臺大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素琴(1998)。修習羽球課程大學生參與運動動機之研究。臺北市:文景。

    許辰維(200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冒險性遊憩活動參與者之行為意向。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義忠(2002)。遊客對參加冒險性旅遊之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秀姑巒溪泛舟為例。觀光研究學報,8(2),115-130。

    許義忠、方志鵬(2003)。泛舟旅客接觸規範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6(3),41-62。

    許樹淵(2000)。運動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莊慧秋(1994)。樂在工作外。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莊麗君、許義忠(2003)。秀姑巒溪泛舟遊客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10(1),79-96。

    陳正奇(2000)。兒童成長與遊戲之關係探討。台灣體育,106,45-49。

    陳水源(1989)。遊憩機會序列研究專論選集(二)。台北市:淑馨。

    陳顯宗(1992)。大專學生與合球運動之動機因素調查分析。亞洲體育,15(1),37-53。

    陳鏡清、陳金樹(1993)。台北市公務人員動態休閒活動現況調查研究。體育學報,7,61-84。

    陳皆榮(1997)。青少年冒險性挑戰活動實驗之研究-自我概念與焦慮。台北市:立昌。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文長(1995)。大學生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與興趣分組體育課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沛悌(1986)。秀姑巒溪泛舟活動社會心理容許量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沛悌、林晏州(1997a)。社會常模之探討-以秀姑巒溪泛舟活動遇件船數的常模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0(2),1-18。

    陳沛悌、林晏州(1997b)。秀姑巒溪泛舟活動社會心理容許量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10(3),19-36。

    陳志弘(1998)。奧林匹克路跑參與者生活型態與動機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正男、曾倫崇、王沛泳(2003)。球迷參與行為及參與滿意度之影響因素-統一獅實證研究。企業管理學報,58,1-28。

    黃坤得、黃瓊慧(2001)。參與休閒運動對銀髮族身體及生活上的效益。大專體育雙月刊,57,61-67。

    黃仲凌、高俊雄(2005)。台灣離島大專學生休閒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51-66。

    黃孟立(2005)。休閒態度與運動性休閒與動機相關之研究-以環球技術學院學生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120-131。

    黃孟立、高俊雄(2003)。技職院校學生運動休閒參與動機之研究。中華民國九十二學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黃泰盛(1998)。大專學生參與足球運動動機之研究。出版地不詳:睿煜。

    黃富順(1984)。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單繩武(1995)。心理與教育。台北市:今古。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 : 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市:貓頭鷹。

    詹麗珊(2003)。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志工參與動機之研究。科技
    博物,7(4),87-103。

    楊曉雯(1996)。高中生閱讀行為研究-以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為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胤甲(2006)。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流暢體驗、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論文,未出版,台中。

    楊玉明、李俞麟(2005)。超級籃球聯賽消費者參與動機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43-57。

    董國安(2002)。學校教師休閒活動效益與規劃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7(2),139-146。

    劉虹伶(2005)。深度休閒者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雙月刊,78,116-122。

    劉毓妮(1986)。秀姑巒溪泛舟遊客對環境屬性偏好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小華(2003)。急流勇士-荖濃溪泛舟大賽。南主角,28,58。

    賴森林、吳兆欣(1999)。台灣地區體能活動市場區隔參與動機及其參與行為之研究。大仁學報,17,489-508。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戴遐齡(1995)。台北市高爾夫球練習場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行為的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509-532。

    顏智淵(2002)。TYPE A-B行為對休閒內在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差異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蘇素月(1995)。目標設定理論在排球選手八週速度訓練效果上之驗證研究。台南巿:立宇。

    謝秀芬(1996)。技職院校學生休閒活動參與動機之研究。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報,5(2),131-150。

    謝政諭(1994)。休閒活動的發展與導向。勞工行政,80,68-71。

    蔣憶德(1997)。女子籃球選手目標取向、知覺動機氣侯、喜愛動機氣候及自覺能力與內在動機及滿足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二、英文部份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rai, S. M., &Pedlar, A. M. (1997). Building communities through leisur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healthy communities initiativ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2), 167-183.

    Beard, J. G., &Ragheb, M. G. (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3), 219-228.

    Barnard, J. (1968). Why man takes changes: Studies in stree-seeking.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Anchor.

    Driver, B. L., Brown, P. J., &Peterson, G. L. (1991). Research on leisure benefits: an introduction to this volume.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ublishing, Inc.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 3-12).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Driver, B. (1997).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 32(12), 38-41.

    Dimock, H. S. (1963). Adminstration of the Modem Camp. New York : Associatiorn press.

    Driver, B. L., &Bruns, D. H. (1999). Concepts and uses of the benefits approach to leisure. In E. L. Jackson & T. L. Burton (Eds.), Leisure studies (pp. 349-368).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Darst, P. W., &Armstrong, G. P. (1991). Outdoor adventure activities for school and recreation programs.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Deci, E. L.,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ark: Plenum.

    Ewert, A. (1994). Playing the edge: Motivational and risk-talking in a high altitude wilderness-lik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6(1), 3-24.

    Ewert, A., & Galloway, S. (2001). Adventure recreation:What is new for resource managers,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d recreation providers. Parks & Recreation, 36(2), 26-34.

    Fluker, M. R., &Turner, L. W. (2000). Needs, motivation, and expectations of a commercial whitewater rafting experienc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 , 38(4),380-389.

    Godbey, G. (1994). Leisure in your life: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Hammerman, W. M. (1980). Fifty years of resident outdoor education: 1930-1980-its impact on American education. American Camping Association, 1-12.

    Hsieh, C. M. (1998). Leisure attitudes, motivation, participation, and satisfaction: Test of a model of leisure behavio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

    Haggard, L. M., &Willams, D. R. (1991). Self-identity benefits of leisure activities.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 103-119).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Iida, M. (1975). Adventure-oriented programes: A review of research in B. Van der Smissen, (Ed), Reserch in camping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Pennsylvanin State University, Penn State HPER Series NO. 11, 219-242.

    Iso-Ahola, S. E., Graefe, A. R., &LaVerde, D. (1989). Perceived competence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risk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1, 32-39.

    Iso-Ahola, S. E., &Weissinger, E. (1990).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 A coronary-prone behaver and leisure patterns. Paper presented at NRPA Leisure Reassure Symposium, USA, Dallas, TX.

    Kelly, J. R. (1990). Leisure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leiber, D. A., &Rickards, W. H. (1985). Leisure and recreation in
    adolescence: Limitation and potential. In M. G. Wade (Ed.), Constraints on leisure (pp. 289-317). Springfield, IL: Thomas.

    McAvoy, L., &Estes, C. A. (2001). Outdoors for everyone: Opportunities that include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Park & Recreation, 36(8), 24-30.

    Muller, T. E., &Cleaver, M. (2000). Targeting the CANZUS baby boomer explore and adventurer segments.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6(2), 154-169.

    Mannel, R. C., &Stynes, D. J. (1991). A retrospectiv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G. L. Peterson(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 461-473). State Collage, PA:Venture.

    Mannell, R. C.,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Millington, K., Locke, T., &Locke, A. (2001). Occasional studies: Adventure travel. 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 4, 65-97.

    Miles, J. C., &Priest, S. (1999). Adventure programming.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riest, S., &Gass, M. A. (1997). Effective leadership in adventure programm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Rea, L. M., & Parker, R. A (1997).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survey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Publishers.

    Russell, R. V. (1982). Planning programs in recreation. St. Louis: Mosby. When achievement is not intrinsically motivated: a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in school. In A. K. Ryan, R. M., Connell, J. P.,&Grolnick, W. S.(1992).Boggiano &T. S. Pittman (Ed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A soci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pp.167-18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C., &Jenner, P. (1999). The adventure travel market in Europe. 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 4, 43-64.

    Schuett, M. (1993). Refining measure of adventure recreation involvement. Leisure Sciences, 15, 205-216.

    Swarbrooke, J., Beard, C., Leckie, S., &Pomfret, G. (2003). Adventure tourism:The new frontier. Burlington MA:Butterworth Heinemann.

    Tinsley, H. E., &Barrete, T. C., & Kass, R. A. (1979). Leisure and nee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0, 191-202.
    Verduin J. R., &McEwen D. N. (1976). Adults and their leisure: The need for lifelong learning. Springfield, IL : C.C. Thoma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