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瓊慧
Su, Chiung-Hui
論文名稱: 台北縣國中生休閒參與及情緒調整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 顏妙桂
Yen, Miao-Ku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休閒情緒休閒參與情緒調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2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青少年正值身心快速發展,又需面對各方壓力,時常累積許多情緒,而休閒活動正可紓解青少年的身心壓力,提供疏導負面情緒的管道。基於此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國中生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及情緒調整之間的相關情形,研究目的有四:1.了解台北縣國中生休閒參與類別、休閒滿意度及情緒調整的現況。2.了解台北縣國中生的不同一般變項在休閒參與類別、休閒滿意度及情緒調整的差異情形。3.分析台北縣國中生的休閒參與類別、休閒滿意度及情緒調整的關連性。4. 分析台北縣國中生的一般變項、休閒參與類別、休閒滿意度對情緒調整的預測作用。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及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為「一般變項調查表」、「休閒參與類別調查表」、「休閒滿意量表」、「情緒調整量表」,研究對象為九十三學年就讀於台北縣的國中生,共計施測1320位國中學生,其中有效問卷1250份。資料以卡方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複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所得主要結論如下。
    一、台北縣國中生最常參與的前三類休閒活動是娛樂性、社交性及服務性休閒活動。
    二、台北縣國中生的休閒滿意度在整體及各層面皆擁有中上的滿意度。
    三、台北縣國中生的情緒調整在整體及各層面皆具中上程度的調整狀況。
    四、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知識性、藝術性、社交性、服務性及娛樂性等休閒參與類別和休閒滿意度的心理、社會、鬆弛、生理等層面皆存在顯著差異;但在整體和各層面的情緒調整皆未達顯著差異。
    五、學業成績對台北縣國中生的知識性、藝術性、社交性及娛樂性等類別的休閒參與、整體及心理、教育、社會、鬆弛、美感等各層面的休閒滿意度、整體及各層面的情緒調整有影響。
    六、親子關係對台北縣國中生的戶外性、知識性、藝術性及服務性等類別的休閒參與、整體及各個層面的休閒滿意度及情緒調整皆有影響。
    七、同儕關係對台北縣國中生的整體休閒參與及休閒參與的體能性、知識性、藝術性、社交性及服務性等類別的休閒參與、整體及各個層面的休閒滿意度與情緒調整皆有影響。
    八、台北縣國中生各類別的休閒參與和休閒滿意度及情緒調整皆有顯著相關。
    九、台北縣國中生各層面的休閒滿意度與情緒調整皆有顯著相關。
    十、「心理」、「社會」、「教育」、「鬆弛」、「美感」、「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學業成績」,可以顯著預測情緒調整,並有效解釋情緒調整39.7%的變異量。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學生、父母、教育單位及未來之研究提供建議。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中生休閒參與類別及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休閒滿意度及相關研究……………………….……………….…. 17 第三節 情緒調整及相關研究……………………….…………………...... 21 第四節 休閒參與類別、休閒滿意度與情緒調整的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4 第五節 研究步驟………………………………………………………..…. 59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統計分析………………………………………….…..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台北縣國中生一般變項的現況………………………………..…. 63 第二節 台北縣國中生的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及情緒調整的現況…... 65 第三節 不同一般變項在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及情緒調整的差異情形.. 70 第四節 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及情緒調整的相關情形………………. 100 第五節 一般變項、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對情緒調整的預測分析….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19 二、英文部分……………………………………………………….……... 129 附錄 附錄一 休閒參與類別調查表之項目分析………………………………. 135 附錄二 信度(休閒參與)……………………………………………….. 136 附錄三 信度(休閒滿意度)…………………………………………….. 136 附錄四 信度(情緒調整)……………………………………………….. 136 附錄五 不同學業成績、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在休閒參與的平均值…. 137 附錄六 不同學業成績、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在休閒滿意度的平均值.. 138 附錄七 不同學業成績、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在情緒調整的平均值..… 139 附錄八 Idyll Arbor公司回函同意研究者使用「休閒滿意度量表」…….. 140 附錄九 江文慈教授回函同意研究者使用「情緒調整量表」………….. 141 附錄十 休閒活動類別、種類與題號(預試問卷)…………………….. 142 附錄十一 預試問卷……………………………………………………….. .. 143 附錄十二 正式問卷…………………………………………………………. 147 圖目錄 圖3-1 研究架構圖……………………………………………………..…... 50 表目錄 表2-1-1 休閒活動的分類……………………………………..………….… 10 表2-1-2 青少年較常參與的休閒種類與類別…………..……………….… 12 表2-1-3 性別與休閒參與……………………………………..………….… 13 表2-2 休閒滿意現況及性別與休閒滿意…………………..…………… 18 表3-3-1 樣本分布一覽表……………………………………..………….… 53 表3-5 論文撰寫進度表……………………………………..…………… 60 表4-1 個人一般變項狀況表………………………………..…………… 64 表4-2-1 台北縣國中生休閒參與現況………………………..……….…… 66 表4-2-2 台北縣國中生休閒滿意度現況……………………..……….…… 67 表4-2-3 台北縣國中生情緒調整現況………………………..………….… 69 表4-3-1 不同性別的台北縣國中生在休閒參與類別的差異情形……...… 72 表4-3-2 不同性別的台北縣國中生在休閒滿意度的差異情形……..….… 74 表4-3-3 不同性別的台北縣國中生在情緒調整的差異情形……………... 75 表4-3-4 不同學業成績的台北縣國中生在休閒參與類別的差異情形…... 78 表4-3-5 不同學業成績的台北縣國中生在休閒滿意度的差異情形……... 80 表4-3-6 不同學業成績的台北縣國中生在情緒調整的差異情形…….….. 82 表4-3-7 不同親子關係的台北縣國中生在休閒參與類別的差異情形…... 85 表4-3-8 不同親子關係的台北縣國中生在休閒滿意度的差異情形……... 88 表4-3-9 不同親子關係的台北縣國中生在情緒調整的差異情形………... 89 表4-3-10 不同同儕關係的台北縣國中生在休閒參與類別的差異情形…... 94 表4-3-11 不同同儕關係的台北縣國中生在休閒滿意度的差異情形……... 97 表4-3-12 不同同儕關係的台北縣國中生在情緒調整的差異情形…….….. 99 表4-4-1 相關係數的強度大小與意義……………………………..….……. 100 表4-4-2 休閒參與各類別與休閒滿意度的相關分析…………..………….. 101 表4-4-3 休閒參與各類別與情緒調整的相關分析………………………… 102 表4-4-4 休閒滿意各層面與情緒調整的相關分析………………………… 105 表4-5 虛擬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 110

    一、中文部分
    丁秋娟(2004)。台北縣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研究-以三重區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刁筱華(譯)(2002)。Joann Manson,& Patricia Amend著。運動:天賦良藥:為女性而寫的每天30分鐘體能改造(The 30-minute fitness solution : four-step guide for women of all ages)。台北:立緒。
    女童姦殺案偵破 16歲少年犯案(2004)。2004年9月25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40728/44/u957.html
    今天忽視,明天一定後悔:正視青少年問題(200,9月21日)。聯合報,A8版。
    王文水(1994):台南市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以仁(1988)。我國大學生寂寞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柏壽(1984)。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作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美芬(1993)。單親青少年休閒狀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素敏(1997)。老人的休閒滿意及其休閒教育取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淑女(1995)。青少年的休閒活動與偏差行為。社區發展季刊,27期,頁105-123。
    王淑俐(1986)。台北市縣國中階段青少年的情緒特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淑俐(1990)。國中階段青少年情緒發展與問題及指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淑俐(1995)。青少年情緒的問題、研究與對策。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王慧(1990)。影響新竹市國中、高中、高職女生經期生理不適的因素探討。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縣政府(2004)。台北縣政府教育局網站。民國93年6月10日,取自台北縣政府教育局網站學校資料。http://sol.tpc.edu.tw/edu/index0/data.asp
    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書良(2002)。台北縣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傾向與場地設施及休閒參與機會之關聯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
    江碧玉(2001)。婦女尿失禁生活品質之探討。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柔若譯(2000)。Neuman, W. L.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5)。青少年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何志培(1999)。音樂與心理治療。諮商與輔導,167,17-19。
    何福田(199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行政院青輔會。
    余嬪(1996)。國中生之學業成就與遊憩參與型態。測驗與輔導,137,2826-2829。
    余嬪(1998a)。休閒活動的選擇與規劃。學生輔導,60,20-31。
    余嬪(1998b)。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態與自重感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 9,119-147。
    吳月鳳(2002)。商店氣氛對消費者情緒與購買行為之研究--以高速公路服務區為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豪(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與主要照顧者依附品質、依附特質與情緒適應行為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麗琴(2000)。性侵害受害者個別諮商心理歷程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月櫻(1994)。親子關係與青少年竊盜行為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玟儀(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Elliotn Aronson, Timonthy D. Wilson, &RobinM.Akert 著。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台北:揚智。
    沐桂新(1995)。休閒治療--休閒活動的醫療及心理輔導效能之探討。學生輔導通訊,39,38-43。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學刊,11,25-43。
    周玉慧、莊懷利(2000)。晚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老人身心健康之變遷:長期資料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2(2),281-317。
    林杏真(2002)。自傷青少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自我強度的發展及其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東華書局。
    林清江(1985)。休閒活動理論與實務。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林續琴(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秀燕(2000)。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個體化、自我發展及情緒調適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書局。
    邱瓊慧(2000)。成年前期女性寂寞經驗與適應歷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侯素棉(1996)。怡寧高級中學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生活狀況之調查研究。輔導通訊,46,31-34。台中:省教育廳。
    俞筱鈞(1985)。青少年休閒活動,中華百科全書第四冊。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編印。
    施伶玫(1997)。兒童情緒覺察能力的評量建構歷程及真實性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惟泉(2001)。不同學業成就專校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之差異比較。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嘉綾(2003)。從休閒利益看電視收視行為。運動管理,4,114-123。
    胡中宜(1996)。保護管束少年福利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情緒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信吉(2003)。花蓮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范美珠(1986)。淺談讀書治療及其應用。輔導月刊,23(1),53-59。
    范傑臣(2003)。高中生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對網路沉迷之影響--以桃園縣某高中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親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29,259-304。
    柴松林(1996)。休閒時代,學習社會。北縣教育,14,33-38。
    翁玉珠(1995)。青少年休閒活動傾向、凝聚力、與情緒調適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馬傳鎮(1996)。我國台灣地區女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其防治對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高俊雄(2000)。以開發國家居民休閒參與。休閒活動專書。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高敏慧、周玉靜、葉玫玲、于樹剛、陳玉孃(民2000)。淺談青少年自我傷害。學生輔導,70,58-75。
    涂淑方(譯)(1996)。Bammel,G. & Burrus-Bammel,L.L著。休閒與人類行為(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玉玲(1998)。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其休閒無聊感及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宏亮(1995)。運動與情緒。國民體育季刊,24(4),43-50。
    張貝萍(2000)。單親家庭青少年自我分化、情緒穩定與偏差行為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東賀(2001)。賣場視聽與嗅覺環境對消費者情緒時間知覺與賣場滿意度的影響--以虛擬速食店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美惠(譯)(1996)。Daniel Goleman著。EQ(Emotional Intelligence)。台北:時報出版社。
    張啟瑞(1982)。台北市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測驗與輔導,52,845-848。
    張燕麗(2002)。母女在休閒態度、滿意度、憂鬱情緒之相關---以成人初期未婚女性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曹天瑞(2001)。原住民國中學生休閒活動現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泰雅族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春金、侯崇文、黃富源(1995)。兒童、少年觸法成因及處遇方式之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許義雄(1977)。體育學原理。台北:師大體育學院。
    郭淑菁(2002)。登山社元休閒涉入、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靜晃、羅聿廷(2002)。青少年休閒阻礙與休閒滿意度。社區發展季刊,79,296-309。
    陳代真(2001)。國中青少年家庭休閒活動與家庭凝聚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大直地區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永和(2003)。國小兒童學校生活情緒經驗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佩英(1998)。疼痛對癌症病患焦慮與憂鬱之研究。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秀娟(譯)(1998)。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生命的心流: 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Finding flow :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台北:天下文化。
    陳金定(1998)。依附行為與情緒調適能力之因果模式探討季情緒調適團體對不安全依附者依附相關變相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南琦(2000)。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彥呈(2003)。家庭相關因素對青少年休閒態度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香婷(2001)。藉由助人產生超個人經驗之研究--以一位慈濟人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桂菊(2001)。宜蘭地區親子休閒教育活動實施因素之探究--以宜蘭縣歡樂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萬結(2003)。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彰儀(1986)。已婚職業婦女之壓力、生活型態、休閒活動、婚姻滿意及工作滿足。台北:正昇教育科學社。
    陳慶福(2004,4月13日)。吵到不想活?小情侶先後上吊身亡。中國時報,A10版。
    陳翰平(2000)。商店氣氛對情緒體驗與趨避行為影響之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彭怡芳(2002)。緊張、負面情緒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秀卿(1997)。高齡者非理性信念、社會支持與情緒困擾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怡錦(1999)。草花色彩之情緒體驗及偏好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程紹同(2000)。中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模式研究。台北:漢文書局。
    黃中科(1990)。都市在學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以台中在學少年為例。都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立賢(1996)。專科學生休閒興趣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黃昱蒼(1991)。心靈處方。台北:慧眾。
    黃玲蘭(2002):親密關係中的衝突與誤解--從兩性社會行為的差異談起。諮商與輔導,2002,19-23。
    黃茂容(1988)。遊客對自然環境產生的情緒體驗--以前往溪頭森林遊樂區之遊客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副殷(2002)。高雄市國中體育班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麗蓉(2002)。桃園縣市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雷國鼎(1974)。教育概論。台北:教育文物。
    楊秀芝(1989)。一般少年與非行少年休閒生活之比較--以西門町休閒活動為主的少年研究。思與言,27(4),47-82。台北:思與言雜誌社。
    楊敏玲(1994)。休閒與預防青少年犯罪。台灣教育,523,21-23。
    楊敏玲(1996)。無聊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測驗與輔導,137,2830-2833。
    楊淑芳(2002)。國中學生家務參與現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董媛卿(1992)。淺談藝術治療和遊戲治療。學生輔導,21,75-82。
    廖啟榮(2002)。「運動休閒」是資優生紓解壓力之理想途徑。高師大體育,3,86-90。
    劉方(2000)。高中生負向情緒經驗之分析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朝莉(譯)(2000)。福永哲夫主編。30分鐘走路健康法。台北:佳言。
    劉慧慧(2002)。國中資優生情緒智力與道德判斷關係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素玲(1997)。青少年依附品質、社會支持與自殺傾向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素琴(1998)。兒童休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明椿(譯)(1992)。George Comstock著。美國電視的源流與演變(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television)。台北:遠流傳播館。
    蕭瑞玲(2002)。國小學童情緒調整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佳伶(2003)。青少年親子依附關係及情緒因應方式、情緒因應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怡君(2002)。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保禎、周文欽、張鐸嚴、張德聰(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賴保禎、張欣戊、幸曼玲(1989)。發展心理學。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賴宥(2004)。應用音樂紓解國中成長階段「情緒壓力」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哲民(1989)。台北市國小兒童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鮑敦珮(2002)。中部地區青少年選擇休閒場所之相關因素實證研究-以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
    謝明材(2000)。高中體育班休閒活動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民生主義的台灣經驗。台北:幼獅。
    韓可宗(2002a)。自然景觀對人們身心健康的益處。造園季刊,41,13-18。
    韓可宗(2002b)。自然環境對健康恢復的影響。科學農業,50(3.4),209-218。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1,63-86。
    藍晨英(2004)。精神官能症病患網路互助---以愛心會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魏美芬(1984)。親子溝通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美玲(1998)。都市公元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彗君、劉玲君(1995)。青少年隻休閒活動狀況調查報告。學生輔導通訊,40,122-125。
    羅明訓(1999)。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W. H. Freeman and Company.
    Baumeister, R. F., Heatherton, T. F., & Tice, D. M. (1994). Losing control: How and Why people fail at self-regula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Beard, J. G., & Ragheb, M. G. (1980). 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1), 20-33.
    Bergin, C. A. C. (1986). Mother-child interaction and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toddlers : A multivariate study using the living systems framework.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erryman, D. L. (1997). Leisure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 .發表於八十六學年度南區大專院校休閒輔導研習會,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Burleson, B. R., Albrecht, T. L., Goldsmith, D. J., & Sarason, I. G. (1994). Introduction: The communication of social support. In B. R. Burleson, T. L. Albrecht, & I. G. Sarason (Eds.), Communication of social support: Messages,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ty (pp. xi-xxx). Thousand Oaks, CA: Sage.
    Chiam, H. K. (1987). Adolescents and significant others: Relation and infinences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I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Cole, P. M., Michel, M. K., & Teti, L. O. (1994).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ysregulation: A clinical perspective. In N. A. Fox(ED.),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 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9,73-100.
    Contrada, R. J., Leventhal, H., & Oleary, A.(1990). Personality and health. In L. A. Pervin(E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638-669).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Crawford, D. W., & Godbey, G. C.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 119-127.
    Dattile, J., & Murphy, W. D. (1987). Facilitating the challenge in adventure recreation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 Therapeutic Recreation Journnal, 21. 14-21
    Dodge, K. A., & Garber, J. (1991). Domains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J. Garber, & K. Dodge(Eds.),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ysregulation(3-14).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man, M. (1992). Aerobic exercise and mood disturbance in college women.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
    Fetsch,R., & Sprinkle, R. L. (1983). Effects of running on depressed adults. American Mental Health Counselors Association Journal ,75-84.
    Gernber, G., & Gross, L. (1976). Living with television: The violence profil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6(2), 173-199.
    Giles, M. M., Cogan, D., & Cox, C. (1991). A music and art program to promote emotional health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Music Therapy, 28, 135-148
    Gitelson, R. J., & Deborah, K. L. (199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benefits sought and subsequent vacation behavior: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8.
    Gross, J. J., Carstensen, L. L., Tsai, J., Skorpen, C. G., & Hsu, A. Y. C. (1997). Emotion and aging: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control. Psychology and Aging, 12(4), 590-599.
    Gunter, B., & Jill, M. (1997). Children and television. London, Routledge.
    Hankin, T.(1992). Presenting creative dance activities to children: Guidelines for the nondancer.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63, 22-24
    Hartig, T. A., Book, A., Garvill, J., Olsson, T., & Garling, T. (1996).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psychological restora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ology, Vol.37,pp.378-393
    Herzog, T. R., & Bosley, P. J. (1992). Tranquillity and preference as affective qualiti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ology, Vol.12, pp.115-127
    Iso-Ahola, S. E., & Crowley, E. D. (1991).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 and leisure boredo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2), 260-271
    Iso-Ahola, S. E., & Wessinger, E. (1987). Leisure and boredom.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 356-364.
    Iso-Ahola, S. E., Allen, J. R., & Buttimer, K. J. (1982). Experience-related factors as determinants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Scandinavian of Journal of Psychology , 23, 141-146
    Kao, J. C. (1996). The current trends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Syntheses from national surveys of time util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recreation, sport, culture & tourism for the 21 centur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Kaplan, R., Kaplan, S., & Ryan, R .L.(1998). With people in Mind: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everyday nature.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Knopf, R. C. (1987). Human behavior, cognition, and affect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D. Stokols & I. Altman (Eds),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psycology , Vol.I,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783-825
    Labouvie-Vief, G ., Hakim-Larson, J., DeVoe , M., & Schoeberlein, S. (1989). Emotion and self-regulation: A life span view. Human Development, 32,279-299.
    Larson, R. W., & Richard, M. B. (1991). Boredom in the middle school years: blaming school years blaming stud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 August , 418-443
    Lewis, M., & Michalson, L. (1987). Children's emotions and moods: Developmental theory and measurement. New York: Plenum.
    Master, J. C., Ford, M. E., & Arend, R. A. (1983). Children's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affective responses to aversive social experience. Motivation and Emotion, 7: 103-106.
    Mayer, J. D., Dipaolo, M., & Salovey, P. (1990). Perceiving affective content in ambiguous visual stimulation : A componen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4 (3&4), 772-781.
    Minner, S., Lawton, S., & Rusk, P. (1983). Equine therapy for handicapped students. The Pointer, 27, 41-43
    Necco, E., Wilson, C., & Scheidemantel, J. (1982). Affective learning through drama.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15, 22-25
    Nickolai-Mays, S. (1987). Bibliotherapy and the socially adolescent. The School Counselor, 35, 17-21.
    Ouzts, D. T. (1991). The emergence of bibliotherapy as a discipline. Reading Horizons, 31, 199-206.
    Patricia, A. S. (1994). Leisure in Socity. New York.
    Payne, W. L. (1985). A study of emotion: Developmen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 self-integration ; relation to fear, pain and desir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on for Experiment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Philipp, S. F. (1997). Race,gender,and leisure benefits. Leisure Science, 19, 191-207
    Raymond, L. P., Ego, M., & Woodard , M. (1992). Leisure and diverse populations--Satisfaction, enrichment, and hop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63, 29-30
    Riddick, C. C. (1986). Leisure satisfaction precursor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8(4), 259-265.
    Robert, P., & Sharon, A. (1994). Supportive therapies for EBD and at-risk students: Rich, varied, and underused.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Vol.38 lssue2,13-22
    Roos, P. E., & Cohen, L.H. (1987). Sex roles and social support as moderators of life stress adjustment. Journal of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2(3), 576-585
    Sandel, L. (1990). What can a poem do ? Childhood Education, 66, 210-213
    Scharfe, E., & Bartholomew, K. (1994).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adultattachment pattern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 23-43.
    Shearer, R. ( 1975). 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 26:494+.
    Shmuel, S., Eliyahu, R., & Danielle, K. (1999). The interface of adolescent and parent marital expectation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7(3), 213-222.
    Thompson, R. A. (1991).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3(4), 269-307.
    Thompson, R. A. (1994). Emotional regulation: A theme in search of definition. In N. A. Fox(Ed.),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regulation: 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59,25-52.
    Walden, T. A., & Smith, M. C. (1997). Emotion regul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1(1), 7-25.
    White, F. A. (2000). Relationship of family socialization processes to adolescent moral thought.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0(1), 75-91.
    Witman , J. P., & Munson ,W.W. (1992). Leisure awareness action: A program to enhance family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 63,41-43.
    Yeh, C.K. (1988). The influence of peer group on young adolescent' leisure involvemen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Zaman, J., & Shipman, K. (1997). Social-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expectancies for managing anger and sadness: The transition from middle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Psychology, 33(6), 917-924.
    Zillmann, D., & Bryant, J. (Eds) (1994).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