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婷婷 |
---|---|
論文名稱: |
臺灣地區老年人參與休閒活動狀況與影響因素之探討 Investigating Participation of Leisure Activities and Related Factors among the Elderly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王永慈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1 |
中文關鍵詞: | 老年人 、休閒活動 、影響休閒參與因素 |
英文關鍵詞: | the elderly, leisure activities, related facto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617 下載:2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一)老年人之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二)老年人在休閒參與與否、休閒參與類型以及休閒活動類型數上是否有社會階層化之現象。(三)影響老年人在參與「觀賞類」、「個人嗜好類」、「運動健身類」、以及「社交類」四種休閒參與類型之因素。(四)期待根據相關研究結果提出適切性的服務,做為推動老年人參與休閒活動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次級資料分析,以2007年所進行的「高齡社會的來臨:為2025年的台灣社會規劃之整合研究─不同世代對於老年生活的需求、服務提供以及價值偏好之調查研究」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以年滿65歲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依據本研究目的,以描述性分析、二元迴歸分析以及階層迴歸檢驗之。
研究結果如下:
壹、研究結果發現有將近九成的老年人有參與休閒活動。
貳、老年人的休閒參與與否會受到個人變項中非正式社會支持程度的影響,而扣除「看電視、聽收/錄音機」後,老年人的休閒參與與否會受到婚姻狀況、宗教信仰、體能狀況、憂鬱程度、非正式社會支持程度、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會開(騎)車之影響。
參、觀賞類不會受到個人變項、社經地位變項以及社區環境變項的影響,但扣除「看電視、聽收/錄音機」後,觀賞類中的「觀賞音樂劇或歌劇(含歌仔戲、平劇)等」會受到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地區的影響。
肆、個人嗜好類會受到婚姻狀況、自評健康狀況、體能狀況、非正式社會支持程度、教育程度的影響。
伍、運動健身類會受到居住安排、憂鬱程度以及教育程度的影響。
陸、社交類會受到宗教信仰、體能狀況、憂鬱程度、非正式社會支持程度、教育程度的影響。
柒、在參與類型數上,發現自評健康狀況、體能狀況、憂鬱程度、非正式社會支持程度、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會開(騎)車會影響老年人在休閒類型數的參與狀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a) participation of leisure activities among the elderly, (b) whet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affects the elderly in participation of leisure, leisure categories and numbers of leisure categories, (c) related factors of the elderly to participate four types of leisure activities, and (d) providing suggestion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social policy.
This study used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and the database was “The coming of an aging society: for the 2025 Taiwan Social Planning Integration”. Respondents were people aged 65 or over. According to the study purpose, I us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
(a) There is almost 90% of elderly participating leisure activities.
(b) Informal social support affects leisure participation. Deleting one type of leisure activity─”watch TV, and listen to radio”, leisure participation are affected by marital status, religion, physical capability, depression, informal social support, level of education, and ability to drive.
(c) No significant variables affect“watch TV, and listen to radio”and “appreciating musical opera”. Deleting one type of leisure activity─”watch TV, and listen to radio”, “appreciating musical opera” are affected by level of education and location of residence.
(d) “Hobbies “are affected by marital status, self-assessed health, physical capability, informal social support and level of education.
(e) “Sports “are affected by location of residence, depression and level of education.
(f) “Social activities “are affected by religion, physical capability, depression, informal social support and level of education.
(g) Numbers of leisure categories are affected by self-assessed health, physical capability, depression, informal social support, level of education and ability to drive.
內政部統計處(2009)。98年老年狀況調查。
內政部統計處(2012)。老人福利、十年長照服務成果
內政部統計處(20121031)。內政統計通報,摘自:
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內政部社會司(20121201)。老人福利與政策。摘自:
http://sowf.moi.gov.tw/04/01.htm
行政院科學委員會(2007)。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第三次(休閒
組)。
經建會(20121031)。中華民國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報告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5
監察院(2009)。其他老人人權篇。臺灣老人人權與實踐之探討─專案調查研究報
告。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21201)。老人福利法。摘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37
王冠今(2010)。台灣社區老人的社會支持改變、健康狀況改變與社會參與之縱貫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吳老德(2003)。高齡社會理論與策略。新文京。
吳慶烜、陳俞伶(2004)。影響老人選擇休閒設施因素之研究- 以台南市松柏育樂中心為例。嘉南學報,30,461∼476。
吳佳璇(2009)。老化對休閒活動參與的影響。亞洲大學健康暨醫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宜泰(2010)。高齡者老化經驗及其適應之研究-以新竹地區為例。玄奘大學成
人教育與人力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吳柄緯(2011)。老人人際親密、社會參與及心理健康狀況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吳秀汝、林金定、張必正、陳麗美(2012)。臺北縣三重市獨居老人參與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台灣老人保健學刊,8(1),29-50。
呂朝賢、鄭清霞(2005)。中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的影響因素分析。臺大社工學刊,12,1-50。
呂寶靜(2007)。人口政策白皮書及實施計畫之研究:子計畫「因應我國邁入高齡社會對策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李維靈、 施建彬、邱翔蘭(2007)。退休老人休閒活動參與及其幸福感之相關研
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2),27-35。
李曉婷(2007)。志工休閒參與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李力昌(2009)。休閒社會學。華都文化。
李薇(2009)。從老化理論的整合觀點看老年生活歷程的轉變:以休閒活動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白麟(2009)。高齡者生活滿意度與成功老化各因素之探討。危機管理,6(2),25-38。
李世代(2010)。活躍老化的理念與本質。社區發展季刊,132,59-72。
李澎蓉(2012)高齡榮民對社區休閒設施之需求研究-以高雄市大寮區中興里為
例。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3(1),14-33。
李晶、林子郁(2010)。高齡者休閒環境城鄉差異之研究─以板橋市和西港鄉為
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2),55-80。
沈慶盈(2005)。因應高齡化社會之福利政策方向。社區發展季刊,110,142-158。
林歐貴英、郭鐘隆譯(2003)。社會老人學。臺北市:五南。
林麗惠(2004)。高齡者對成功老化條件及策略之初探。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師大書苑。
林麗惠(2006)。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與成功老化之研究。生死學研究,4,1-36。
林麗惠(2011)。老年期角色發展及其在社會參與的意涵。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37,15-26。
林冠穎(2008)。台灣老人休閒參與之轉變:成因及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俞均(2008)。老人憂鬱狀態與休閒活動之相關性研究。亞洲大學健康暨醫務管理學系長期照護組碩士論文。
林美玲、翁註重、李昀儒、邱文科(2009)。以健康成功老化為願景-探討高齡者
參與產出型志願服務活動之實證研究。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5(1),27-40。
林子禹、張俊傑、張淑君(2011)。銀髮族參與休閒活動類型與偏好之研究-以宜蘭縣五結鄉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5(4),66-82。
林婉婷(2011)。銀髮族志工志願服務經驗─以松柏廬志工團為例。國防大學政治 作戰學院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佳慧(2001)。休閒活動與休閒阻礙。中國體育季刊,15(3),144-149。
邱翔蘭(2004)。高雄市退休老人休閒活動參與與其幸福感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洪千雅(2009)。高齡者休閒活動參與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亞洲大學健康暨醫務管理學系長期照護組碩士論文。
施清發、陳武宗、范麗娟(2000)。高雄市老人休閒體驗與休閒參與程度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92,346-358。
涂淑芬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市:桂冠。
高迪理(1993)。老人的文康休閒。社區發展季刊,64,84-66。
高菁如、陳燕禎(2009)。老人休閒活動團體與自我認同之探討。老人生活福祉與社區休閒教育,臺北縣深坑:威仕曼文化。
高立學(2011)。臺灣民眾最多人參與的休閒活動類型之分析-以1985 年到2007年為例。中華體育季刊,25 (1),22-30。
徐子惠(2007)。休閒與憂鬱傾向研究-以花蓮市內政府立案通過老人會之會員為 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克宗(1998)。大專體育課程的休閒性。國民體育季刊,27(3),24-30。
陳育慧(2002)。社會支持對中老年失能者憂鬱狀況之直接與間接影響。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肇男(2003)。台灣老人休閒生活與生活品質。人口學刊,26,96-136。
陳清惠(2004)。休閒活動對老年生活之意義。護理雜誌,51(3),15-18。
陳娟娟(2005)。高雄都會區老年人參與休閒活動與生活滿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
陳美惠、林俊瑩、黃任閔(2006)。台灣地區民眾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0,311-325。
陳俊宏、陳鎰明(2008)。雲林縣獨居老人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之研究。2008 年運動休閒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陳欣宏、李志恭(2011)。台南縣市松年大學學員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及幸福感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運動科學學刊,7,173-186。
陳淑芬(2011)。臺東縣老年人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品質。國立臺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東休閒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祥慈(2012)。老年人參與休閒活動對休閒活動參與效益、生活品質與幸福感之影響探討-以臺中縣長青學苑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張隆順(1982)。社區老人休閒活動之理論與實施。社區發展季刊,17,30-35。
張嘉倩譯(1999)。活力久久。臺北市:天下遠見。
張怡(2003)。影響老人社會參與之相關因素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3,225-233。
張俊一(2008)。應用社會網絡分析概念探索老年人的休閒經驗:一個質性的研 究。大專體育學刊,10(3),41-55。
張淑琴(2009)。認真休閒與成功老化:高齡志願服務工作者的經驗。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憲庭(2009)。邁向成功老化之因素與策略。北縣終教,32,50-57。
梁美惠、王建臺、黃泰源(2009)。台灣銀髮族退休者參與休閒活動心理層面之探討。長榮運動休閒學刊,3,98-102。
郭慧莉(2010)。中高齡者參與社區休閒活動偏好類型、參與頻率與滿意度之研究-南投縣濁水溪沿線之社區為例。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
舒坤雲(2002)。台灣地區老年人休閒活動之研究-以1996年台灣老年人休閒活動調查結果作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
黃聿恒(2004)。台灣地區中老年人與老年人休閒活動差異之探討。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碩士論文。
黃富順(1995)。老化與健康。臺北:師大書苑。
黃逎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2007)。家庭概論。台北縣:空大。
黃世芳(2009)。社會支持對台灣高齡者參與休閒活動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月、賴素燕(2009)。高齡志工幸福感之研究。北縣終教,32,22-33。
黃淑貞、林春鳳(2010)。銀髮族休閒活動參與對生活滿意度相關文獻之探討。2010第三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黃淑貞(2011)。高雄市大樹區老人休閒參與對其生活滿意度調查。休閒保健,6,13-21。
傅仰止(2009)。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休閒的社會性與休閒滿意。臺灣社會學刊,42,55-94。
湯幸芬、楊明青、黃詩閔(2010)。「老年休閒」:繪畫題材、休閒生活型態、動機與效益。旅遊健康學刊,9(1),25-40。
彭駕騂(1999)。老人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葉俊郎(1994)。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探究。老人教育,5,26-35。
葉至誠(2010)。老人福利服務。臺北縣深坑:威仕曼文化。
廖淑容(2011)。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苗栗縣國小教
師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詹典穎(2008)。都市內高齡者公園休閒活動參與特性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帛勳、喬芷(2012)。喪偶、休閒活動與中老年婦女身體功能之長期分析。台灣衛誌,31(1),71-82。
蔡培村(1995)。老人學習與生涯發展,麗文文化。
蔡長清、劉修祥、黃淑貞(2001)。退休老人參與量及類型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1,182-220。
蔡蜜西(2003)。新竹地區居家老人時間運用與生活品質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碩士論文。
蔡文輝(2008)。老年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蔡宏進(2010)。休閒社會學(二版)。臺北市:三民。
蔡宜蓉(2008)。台灣健康老人之活動參與對其成功老化之成效評估:十一年長期追蹤研究。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政宗、賴昆宏(2007)。台中地區長青學苑老人之社會支持、孤寂感、休閒活動參與及生命意義之研究。朝陽學報,12,217-254。
歐正中(2006)。臺灣地區民眾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歐鏸黛(2009)。退休老人休閒參與和生活品質之探討-以嘉義市為例。亞洲大學
健康暨醫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潘英美譯(1999)。老人與社會。臺北市:五南。
盧俊吉、蕭崑杉、林如森、王春熙 (2011)。高齡者社會支持、休閒活動與心理
健康關係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56,100-109。
蕭文高(2010)。活躍老化與照顧服務:理論、政策與實務。社區發展季刊,132,41-58。
賴昆宏(2006)。社會支持、孤寂感與休閒活動參與對老人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地區長青學苑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幼獅文化。
謝國榮(2008)。高齡者休閒活動之探討:終身學習的觀點。羅惠學術專刊,5,
3-17。
謝宜芳(2009)。老年人個人屬性、依附風格、心理需求與憂鬱情緒之關係研究- 以高雄市長青學苑老年人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簡美娜(2011)。老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影響因素與生活滿意度關係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Agahi, N., Ahacic, K., & Parker, M. G.(2006). Continuity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om Middle Age to Old Ag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61B(6):340-346.
Chen, S. Y., Fu, Y. C. (2008).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Enjoyment among the elderly: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bility.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4:871-889.
Chang, L. C. (2011). An Interaction Effect of Leisure Self-determination and Leisure Competence on Older Adults’ Self-rated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7(3):324-332.
Everard, K. M., Lach, H. W., Fisher, E. B., & Baum, M. C.
(2000).Relationship of activity and social support to the function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55B:208–212.
Gautam, R., Saito, T., & Kai, I. (2007). Leisure and religious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mental health: gender analysis of older adults in Nepal. BMC Public Health. 7: 299-310.
Menec, V. H. (2003). The relation between everyday activities and successful aging: A 6-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Psychological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58(2): S74-S82.
Meer, V. D. (2008). The sociospatial diversity in the leisure activities of older people in the Netherland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2 : 1-12.
Nimrod, G. (2007). Retirees’ Leisure: Activities, Benefi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Leisure Studies. 26(1):65-80.
Patricia A. Stokowski(1994).Leisure in Society : A Network Structural Perspective. Mansell Publishing Limited.
Steinkamp, M. W., Kelly, J. R.(2001). Relationships Among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Level of Leisure Activ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Older Men and Women.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9(6):509-520.
Silverstein, M., Parker, M. G.(2002). Leisure activities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the oldest old in Sweden. Research of aging. 24(5): 528-547.
Strain, L. A., Grabusic, C. C., Searle M. S., & Dunn N. J. (2007). Continuing and Ceasing Leisure Activities in Later Life: A Longitudinal Study. 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42(2):217-223.
Rennemark, M., Berggren, T.(2006).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status and leisure lifestyle at the age of 60 years old. Eur J Ageing. 3: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