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韋諒 Wu, Wei-Liang |
---|---|
論文名稱: |
郝大通《太古集》及其「全真丹道《易》學」研究 The Research into Hao, Da-Tong's Taigu Ji and His "Yi-ology Applied to Internal Alchemy of the Quanzhen Taoism"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口試委員: |
賴貴三
Lai, Kuei-San 陳睿宏 Chen, Rui-Hong 趙中偉 Zhao, Zhong-Wei |
口試日期: | 2022/12/01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9 |
中文關鍵詞: | 郝大通 、《太古集》 、全真丹道《易》學 、《周易》 、《易》學 、內丹學 |
英文關鍵詞: | Hao, Da-Tong, Taigu Ji, Yi-ology Applied to Internal Alchemy of the Quanzhen Taoism, Book of Changes, Yi-ology, Internal Alchemy |
研究方法: | 基源問題研究法 、 視域融合研究法 、 歷史文獻分析法 、 詮釋學方法 、 演繹法 、 歸納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01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9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碩士學位論文以郝大通(1140-1212)《太古集》及其「全真丹道《易》學」,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及論題。因其上承「象數《易》學」,中繼「圖書《易》學」,下啟「全真丹道《易》學」,更合魏伯陽(151-221)、張伯端(987-1082)、王重陽(1112-1170)之學,「北宗」和「南宗」之「《易》道」與「丹道」遂於其身心圓融,而成「華山派」之一家之學。筆者遂立足於前人重要學術研究成果,進而據茲提出基源問題意識:郝大通《太古集》及其「全真丹道《易》學」涵蘊為何?是以論證凡四主題:
其一,行誼:郝大通,初名昇,無字,法名大通,道號廣寧,自稱太古道人,金代(1115-1234)山東寧海州人,「全真七子」之一。其「《易》道」之師承,另有授受。其「丹道」之師承,當受「鍾呂丹法」所傳《祕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以及「南宗」所奉《悟真篇》影響。
其二,〈《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并序〉:其論「乾」之與「坤」,多化用孔穎達(574-648)之疏以作注釋,而合乎《周易參同契》之奧義。又論「道」之與「釋」,以釋僧肇(384-414)〈不真空論〉為其中心,以「重玄」之思惟闡發其「中道正觀」之佛理。「道」之與「教」,「乾」之與「坤」,「道」之與「釋」,「即體即用」,「體用一如」,三教會通。
其三,「修真圖」:第一類「修真圖」以「卜筮」、「象數」、「圖書」為承傳,主要承傳孟喜(?-?)之「卦氣說」,以及京房(77 B.C.E.- 37 B.C.E.)之「八宮卦」。第二類「修真圖」以「中醫」、「曆法」、「星占」為開展,主要開展《黃帝內經.素問》之中醫學理論,以及觀金代之天象以論曆學和星占學學說。第三類「修真圖」以「丹術」、「丹法」、「丹道」為宗恉,其以「《易》道」為「體」,且以「丹道」為「用」,建立圖式化之內丹修煉理論。
其四,「金丹詩」:郝大通乃融《祕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和《悟真篇》丹法之原則,而開「北宗」與「南宗」匯流之權輿。且其「修真圖」至「金丹詩」之整體體現,涵融「後天象數」而至「先天超象數」。於其人可謂王重陽至「全真七子」之「歧出」,於其論更可謂乃是首創「全真丹道《易》學」。
筆者於本碩士學位論文之最大學術研究貢獻者,即於「材料」、「方法」、「觀點」三者有所創見,且經由茲四主題之論證,深化郝大通及其《太古集》涵蘊,以及提出一自郝大通《太古集》後之專用術語——「全真丹道《易》學」。而更要之:一乃能描繪郝大通之「聲名」至「清淨」,二乃可貫通《太古集》之「《易》道」和「丹道」,三乃闡揚郝大通《太古集》及其「全真丹道《易》學」之學術價值哉!
Hao, Da-Tong (1140-1212)'s Taigu Ji and his "Yi-ology Applied to Internal Alchemy of the Quanzhen Taoism" are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and topics of this master's degree thesis. He founded his own school of thought of the "Huashan Sect" owing to the inheritance of "Yi-ology of Phenomenon-Number" and "Yi-ology of Diagram-Chart"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Yi-ology Applied to Internal Alchemy of the Quanzhen Taoism"; moreover, he fused the studies of Wei, Bo-Yang (151-221), Zhang, Bo-Duan (987-1082) and Wang, Chong-Yang (1112-1170) together in a horizon, and subsequently, "Yi-Tao" and "Elixir-Tao" of the "Northern School" and "Southern School" were integrated into his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Accordingly, based on the important academ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predecessors, writer puts forward the awareness of fundamental question: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Hao, Da-Tong's Taigu Ji and his "Yi-ology Applied to Internal Alchemy of the Quanzhen Taoism"? Therefore, to demonstrate altogether four themes:
First of all, practices and deeds: Hao, Da-Tong, one of the "Seven Immortals of Quanzhen", whose initial name was Sheng, Dharma name was Da-Tong and Taoist pseudonym was Guangning, had no courtesy name and called himself Taigu Taoist. He was born in State of Ninghai,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Jin Dynasty (1115-1234). His succession of "Yi-Tao" was from the other master and inheritance of "Elixir-Tao" was influenced by Esoteric Complete Methods of the Sacred Jewel of Zhengyang Immortal, which was passed on by the "Methods of Elixir of Zhong-Lu", and Awakening to Reality, which was esteemed by the "Southern School".
Second, The Preamble and Brief Paraphrase of The Unity with the Three According to Book of Changes: His comments upon "Qian" and "Kun" mostly cited the annotation of Kong, Ying-Da (574-648) and conformed to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Unity with the Three According to Book of Changes. Additionally, his explanation for "Taoism" and "Buddhism", which concentrated on Shi, Seng-Zhao (384-414)'s The Treatise on the Unreality-Emptiness, interpreted his Buddhist theory of "The Right Observation in the Middle Way" with the thought of "Twofold Mystery". As a result, "Tao" and "Jiao", "Qian" and "Kun" and "Taoism" and "Buddhism" were "Substance Is Function", "Function Is Substance", "Substance as Func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Third, "The Schemata of Immortal Cultivation": The first type of "The Schemata of Immortal Cultivation" inherited "Divination", "Phenomenon-Number" and "Diagram-Chart", which mainly inherited Meng, Xi (?-?)'s "Theory of Hexagram-Solar Cycle Relation" and Jing, Fang (77 B.C.E. - 37 B.C.E.)'s "Hexagram of Eight Palaces". The second type of "The Schemata of Immortal Cultivation" develop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lendar" and "Astrology", which mainly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lain Questions of Inner Canon of the Yellow Emperor and the theory of hemerology and astrology by observing the celestial phenomena in the Jin Dynasty. The third type of "The Schemata of Immortal Cultivation" aimed at "Alchemy", "Methods of Elixir" and "Elixir-Tao", which established his schematized theory of internal alchemy cultivation by taking "Yi-Tao" as his "Substance" and taking "Elixir-Tao" as his "Function".
Fourth, "The Poems of Golden Elixir": Hao, Da-Tong combined the principles of the methods of elixir of Esoteric Complete Methods of the Sacred Jewel of Zhengyang Immortal with Awakening to Reality and opened up the convergence of the "Northern School" and "Southern School". In addition to that, the overall embodiment of his "The Schemata of Immortal Cultivation" to "The Poems of Golden Elixir" was composed of "A Posteriori Phenomenon-Number" to "A Priori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n-Number". As a consequence, not only did Hao, Da-Tong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Divergence" in Wang, Chong-Yang to the "Seven Immortals of Quanzhen" with reference to himself, but he also could be described as the pioneer of "Yi-ology Applied to Internal Alchemy of the Quanzhen Taoism" with reference to his theory.
Having made some innovations by the "Materials", "Methods" and "Viewpoints"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academic research contribution of writer in this master's degree thesis. Furthermore, writer has deepened the connotation of Hao, Da-Tong and his Taigu Ji 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se four themes and advanced a specialized terminology, that is to say, "Yi-ology Applied to Internal Alchemy of the Quanzhen Taoism", after Hao, Da-Tong's Taigu Ji. Consequently, to put in a nutshell, first, writer has depicted from "Reputation" to "Peace" of Hao, Da-Tong; second, writer has a thorough knowledge from stem to stern of "Yi-Tao" and "Elixir-Tao" in Taigu Ji; third, writer has expounded and enhanced the academic value of Hao, Da-Tong's Taigu Ji and his "Yi-ology Applied to Internal Alchemy of the Quanzhen Taoism"!
一、古籍原典(年代先後為序)
(一)經部
1.《周易》類
東漢.鄭玄注,南宋.王應麟輯,清.惠棟考補:《增補鄭氏周易》,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東漢.鄭玄注,林忠軍校點:《易緯》,收入林忠軍:《《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魏.王弼、東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王弼:《周易略例》,收入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唐.李鼎祚集解,陳德述整理:《周易集解》,成都:巴蜀書社,1991年。
唐.李鼎祚集解,清.李道平纂疏,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北宋.胡瑗注,北宋.倪天隱述:《周易口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北宋.劉牧:《易數鉤隱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北宋.劉牧:《易數鉤隱圖》,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靈圖類》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北宋.邵雍:《皇極經世》,收入北宋.邵雍撰,郭彧、于天寶點校:《邵雍全集》第1-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北宋.程頤注,王孝魚點校:《周易程氏傳》,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
北宋.朱震注,種方點校:《漢上易傳》,北京:中華書局,2022年。
北宋.李光注:《讀易詳說》,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1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南宋.李衡:《周易義海撮要》,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1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南宋.楊萬里注:《誠齋易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南宋.朱熹注:《周易本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南宋.呂祖謙編:《古周易》,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1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南宋.胡方平通釋,元.胡一桂撰,谷繼明點校:《易學啟蒙通釋.周易本義啟蒙翼傳》,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
元.王申子注:《大易緝說》,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2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雷思齊:《易圖通變》,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雷思齊學:《易圖通變》,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雷思齊:《易筮通變》,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雷思齊學:《易筮通變》,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保巴注,陳少彤點校:《周易原旨.易源奧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元.俞琰:《易外別傳》,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張理述:《易象圖說內篇》,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靈圖類》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張理述:《易象圖說外篇》,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靈圖類》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明.胡廣等奉敕撰:《周易傳義大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2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來知德注,王豐先點校:《周易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明.黃道周注,翟奎鳳整理:《易象正》,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明.黃道周撰,翟奎鳳整理:《三易洞璣》,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明.方孔炤、明.方以智注,鄭萬耕點校:《周易時論合編》,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收入沈善洪主編,吳光執行主編:《黃宗羲全集》第9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黃宗炎:《圖學辨惑》,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4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毛奇齡撰,鄭萬耕點校:《毛奇齡易著四種》,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
清.胡渭:《易圖明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4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李光地等奉敕纂,楊軍點校:《周易折中》,北京:中華書局,2022年。
清.李光地:《周易通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李光地撰,梅軍校注:《周易通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22年。
清.李光地注:《周易觀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李光地注,梅軍校箋:《周易觀彖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
清.查慎行注,范道濟點校:《周易玩辭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清.納喇性德編:《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45-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胡煦撰,程林點校:《周易函書(附:卜法詳考等四種)》,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惠棟撰,鄭萬耕點校:《周易述(附:易漢學、易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清.傅恆等奉敕纂:《御纂周易述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第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孫星衍集解,黃冕點校:《孫氏周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
清.張惠言撰,廣文編譯所編輯:《張惠言易學十書》,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清.焦循撰,陳居淵校點:《雕菰樓易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清.朱駿聲注:《六十四卦經解》,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2.《尚書》類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3.《詩經》類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2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4.《三禮》類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3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4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5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北周.盧辯注,清.王聘珍解詁,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5.《春秋》類
東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7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西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6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東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7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6.《孝經》類
唐.玄宗明皇帝御注,北宋.邢昺疏:《孝經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7.《四書》類
東漢.趙岐注,北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何晏等注,北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南宋.朱熹注,徐德明校點:《四書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8.《樂經》類
明.朱載堉:《樂律全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九.樂類》第213-2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9.《小學》類
西晉.郭璞注,北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二)史部
西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北宋.歐陽修、北宋.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南宋.鄭樵:《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四.別史類》第372-38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脫脫等撰:《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柯劭忞:《新元史》,上海:開明書店,1935年。
(三)子部
戰國.秦.呂不韋撰,東漢.高誘注:《呂氏春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十.雜家類一.雜學之屬》第8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西漢.劉安撰,東漢.高誘注,劉文典集解,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西漢.京房撰,吳.陸績注:《京氏易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七.術數類四.占卜之屬》第80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東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東漢.徐岳撰,北周.甄鸞注:《數術記遺注》,收入錢寶琮點校:《算經十書》,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經注》,收入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西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釋文,唐.成玄英疏,清.郭慶藩集釋,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瞿曇悉達:《唐開元占經》,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七.術數類二.占候之屬》第80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王冰次注,北宋.林億等校正:《黃帝內經素問》,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五.醫家類》第73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王冰注,南宋.史崧音釋:《靈樞經》,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五.醫家類》第73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十.雜家類三.雜說之屬》第86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四)道教類
東漢.河上公注,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東漢.張陵注,饒宗頤校證:《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佚名:《靈寶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經》,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第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佚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唐.成玄英疏:《老子義疏》,收入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主編:《藏外道書.經典類、老莊注釋類》第22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1994年。
唐.施肩吾撰,唐.李竦編:《西山群仙會真記》,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第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唐.杜光庭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唐.崔希範撰,元.混然子(王道淵)注:《崔公入藥鏡註解》,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鍾離權述,呂嵓集,唐.施肩吾傳:《鍾呂傳道集》,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第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鍾離權述:《破迷正道歌》,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眾術類》第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鍾離權撰,呂嵓傳:《祕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收入《正統道藏.太清部》第4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鍾離權撰,呂嵓傳:《靈寶畢法》,收入《重刊道藏輯要.危集一》第106冊,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成都二仙菴重刊本。
後蜀.彭曉注:《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後蜀.彭曉注:《周易參同契鼎器歌明鏡圖》,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張果老述:《太上九要心印妙經》,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第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佚名:《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佚名:《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北宋.張伯端撰,南宋.翁葆光注,南宋.陳達靈傳,元.戴起宗疏:《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北宋.張伯端:《悟真篇并序》,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第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北宋.張伯端撰,南宋.黃自如注:《金丹四百字并序》,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4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北宋.紫陽真人張伯端撰,清.朱元育闡幽:《悟真篇闡幽》,收入《重刊道藏輯要.奎集三》第129冊,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成都二仙菴重刊本。
北宋.張君房集進:《雲笈七籤》,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3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北宋.高先:《真人高象先金丹歌》,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4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北宋.洞元子:《洞元子內丹訣》,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4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南宋.路時中、南宋.翟汝文編撰:《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第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南宋.鄒訢(朱熹)注:《周易參同契》,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南宋.白玉蟾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南宋.白玉蟾:《瓊琯白真人集》,收入《重刊道藏輯要.婁集一-六》第131-136冊,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成都二仙菴重刊本。
南宋.白玉蟾注:《道德寶章》,收入龔鵬程、陳廖安主編:《中華續道藏.初輯.經典教義(一)》第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
南宋.白玉蟾撰,周偉民、唐玲玲、安華濤點校:《白玉蟾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
南宋.蕭應叟注:《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第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南宋.翁葆光述:《紫陽真人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南宋.李簡易纂集:《玉谿子丹經指要》,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南宋.蕭廷芝述:《金丹大成集》,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第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南宋.陳朴傳,後晉.煙蘿子(燕真人),佚名,林屋逸人述,唐.崔希範述,南宋.曾慥,何鉏翁等:《雜著捷徑》,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第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南宋.王慶升述:《三極至命筌蹄》,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眾術類》第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王嚞:《重陽祖師修仙了性秘訣》,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4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王嚞:《重陽全真集》,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王嚞:《重陽全真集》,收入《重刊道藏輯要.胃集一》第138冊,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成都二仙菴重刊本。
金.王嚞:《重陽教化集》,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王嚞:《重陽分梨十化集》,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王嚞:《重陽真人金關玉鎖訣》,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王嚞:《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王嚞:《重陽立教十五論》,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第5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王嚞:《重陽祖師論打坐》,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第5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重陽祖師注,清虛道人錄:《五篇靈文注》,收入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主編:《藏外道書.攝養類》第25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1994年。
金.王重陽撰,白如祥輯校:《王重陽集》,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金.清淨散人:《孫不二元君法語》,收入《重刊道藏輯要.胃集七》第144冊,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成都二仙菴重刊本。
金.譚處端述:《水雲集》,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馬鈺述:《洞玄金玉集》,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馬鈺撰,趙衛東輯校:《馬鈺集》,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金.郝大通:《太古集》,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廣寧子郝大通:《太古集》,收入《重刊道藏輯要.胃集八》第145冊,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成都二仙菴重刊本。
金.王處一:《雲光集》,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劉處玄造:《仙樂集》,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撰,白如祥輯校:《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集》,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金.丘處機述:《大丹直指》,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第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丘處機撰,趙衛東輯校:《丘處機集》,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金.尹志平述,金.段志堅編:《清和真人北遊語錄》,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第5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王志謹撰,金.論志煥編:《盤山棲雲王真人語錄》,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4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秦志安編:《金蓮正宗記》,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譜籙類》第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姬志真:《雲山集》,收入《正統道藏.太平度》第4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李志常述:《長春真人西遊記》,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第5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圓明老人:《上乘修真三要》,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第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金.玄全子集:《真仙直指語錄》,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第5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李道純撰,元.蔡志頤編:《中和集》,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第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李道純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李道謙編:《七真年譜》,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譜籙類》第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李道謙編:《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記傳類》第3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李道謙集:《甘水仙源錄》,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記傳類》第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俞琰述:《周易參同契發揮》,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金月岩編,元.黃公望傳:《抱一函三祕訣》,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眾術類》第1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陳致虛:《上陽子金丹大要圖》,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4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劉志玄、元.謝西蟾:《金蓮正宗仙源像傳》,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譜籙類》第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彭致中集:《鳴鶴餘音》,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第4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趙道一編修:《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記傳類》第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陸道和編集:《全真清規》,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第5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王道淵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纂圖解註》,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明.張正常撰,明.張宇初刪定,明.張國祥續補校梓:《漢天師世家》,收入《正統道藏.萬曆續道藏》第5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明.王世貞輯次,明.汪雲鵬校梓:《有象列仙全傳》,收入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主編:《藏外道書.傳記神仙類》第31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1994年。
明.尹貞人高弟子:《性命圭旨》,收入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主編:《藏外道書.攝養類》第9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1994年。
明.徐道編著,闞民、劉禎校注:《中國神仙大演義》,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8年。
清.劉一明:《道書十二種》,收入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主編:《藏外道書.教義教理類》第8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1994年。
清.劉體恕彙輯,清.黃誠恕參訂,清.羅圓喆續編:《呂祖全書》,收入龔鵬程、陳廖安主編:《中華續道藏.初輯.經典教義(十三)》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
清.李西月撰,陳攖寧校訂:《三車祕旨》,收入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主編:《藏外道書.攝養類》第26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1994年。
清.完顏崇實:《白雲僊表》,收入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主編:《藏外道書.傳記神仙類》第31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1994年。
清.陳銘珪:《長春道教源流》,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清.朱元育闡幽:《參同契闡幽》,收入《重刊道藏輯要.虛集一-二》第95冊,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成都二仙菴重刊本。
清.柳守元:《清微宏範道門功課》,收入《重刊道藏輯要.張集一》第222冊,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成都二仙菴重刊本。
清.顏澤寰纂述,清.賀為烈參校:《男女丹工異同辨》,收入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林萬清主編:《藏外道書.攝養類》第26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1994年。
高麗楊集校:《鍾呂傳道集.西山群仙會真記》,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高麗楊集校:《全真史傳五種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五)佛教類
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第1564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西晉.竺法護譯:《賢劫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4冊,第425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8冊,第235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8冊,第250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9冊,第262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4冊,第475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姚秦.僧肇:《肇論》,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第1858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2冊,第374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3冊,第397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南朝.宋.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大般涅槃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2冊,第375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隋.智顗說:《摩訶止觀》,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第1911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唐.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8冊,第251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唐.宗密述:《禪源諸詮集都序》,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第2015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北宋.施護譯:《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新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8冊,第249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北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1冊,第2076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南宋.普濟集:《五燈會元》,收入《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80冊,第1565號,東京:株式會社國書刊行會,1975-1989年。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第2008號,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六)集部
金.元好問:《遺山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五.別集類四.金》第119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二、近人專著(姓名筆畫為序)
丁原明、白如祥、李延倉:《早期全真道教哲學思想論綱》,濟南:齊魯書社,2011年。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增訂本)》,臺北:里仁書局,2017年。
王宗昱編:《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收入王國維撰,謝維揚、房鑫亮主編,駱丹、盧錫銘、胡逢祥、鄔國義、李解民副主編,謝維揚、莊輝明、黃愛梅分卷主編:《王國維全集》第8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年。
戈國龍:《論性命雙修》,香港:青松出版社,2009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收入牟宗三撰,尤惠貞編校:《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4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收入牟宗三撰,蔡仁厚、林月惠編校:《牟宗三先生全集》第5-7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伍偉民、蔣見元:《道教文學三十談》,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年。
朱越利:《道藏分類解題》,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牟鍾鑑、胡孚琛、王葆玹主編:《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增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任繼愈主編,鍾肇鵬副主編:《道藏提要(第三次修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吳光正:《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邢兆良:《朱載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吳守賢、全和鈞主編:《中國古代天體測量學及天文儀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何宗旺:《中華煉丹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杜松柏:《詩與詩學》,臺北:洙泗出版社,1991年。
杜昇雲、崔振華、苗永寬、肖耐園主編:《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轉軌與近代天文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吳亞魁:《呂洞賓學案》,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李秋麗:《元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
李養正編著:《新編北京白雲觀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呂鵬志:《道教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孟乃昌:《《周易參同契》考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竺家寧:《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6年。
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修訂二版)》,臺北:三民書局,2017年。
周裕鍇:《禪宗語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胡孚琛:《丹道法訣十二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胡孚琛編著:《丹道實修真傳:三家四派丹法解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修訂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徐振韜主編:《中國古代天文學詞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
馬濟人:《道教與煉丹》,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70年。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5年。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臺北:自印本,1994年。
張世祿:《中國音韻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
郭武:《王重陽學案》,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常秉義:《周易與曆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
陳垣編纂,陳智超、曾慶瑛校補:《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陳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收入陳垣撰,陳志超主編:《陳垣全集》第18冊,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美東:《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莊威風主編:《中國古代天象記錄的研究與應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
張美櫻:《尋道、修道、行道》,臺北:蘭臺出版社,2011年。
章偉文:《宋元道教易學初探》,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章偉文:《郝大通學案》,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章偉文:《鍾離權學案》,濟南:齊魯書社,2018年。
梁淑芳:《全真七子修行之道》,臺北:文津出版社,2019年。
張培瑜、陳美東、薄樹人、胡鐵珠:《中國古代曆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1998年。
張夢機:《古典詩的形式結構》,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張廣保:《金元全真道內丹心性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張廣保:《唐宋內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張廣保:《金元全真教史新研究》,香港:青松出版社,2008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考據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年。
黃兆漢編:《道藏丹藥異名索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黃慶萱注譯:《新譯周易六十四卦經傳通釋》,臺北:三民書局,2022年。
詹石窗、連鎮標:《易學與道教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詹石窗:《玄通之妙:易學與道教符號揭秘》,北京:中國書店,2005年。
楊自平:《元代《易》學類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
楊軍:《宋元三教融合與道教發展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廖名春、康學偉、梁韋弦:《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甄盡忠:《星占學與漢代社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劉大鈞:《周易概論》,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潘雨廷:《道藏書目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劉固盛:《道教老學史》,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國梁:《道教與周易》,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
劉國梁注譯,黃沛榮校閱:《新譯周易參同契》,臺北:三民書局,2018年。
劉國梁、連遙注譯:《新譯悟真篇》,臺北:三民書局,2019年。
黎凱旋:《易數淺說》,臺北:名山出版社,1976年。
鄭燦山:《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關於道德經與重玄思想暨太玄部之討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蕭天石:《道海玄微》,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盧央:《中國古代星占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蕭登福:《道教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年。
蕭登福:《太歲元辰與南北斗星神信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7年。
蕭進銘:《反身體道——內丹密契主義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9年。
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賴錫三:《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簡博賢:《魏晉四家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
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收入《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第5冊,第5號,臺北:正聞出版社,2003-2016年。
三、外文譯著(中譯筆畫為序)
〔英〕史蒂芬.霍金撰,郭兆林、周念縈譯:《圖解時間簡史》(The Illustrated a Brief History of Time),臺北:大塊文化,2012年。
〔瑞士〕卡爾.榮格撰,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秘密:道教內丹學引論》,臺北:商鼎數位出版公司,2012年。
〔日〕蜂屋邦夫撰,欽偉剛譯:《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陽與馬丹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日〕蜂屋邦夫撰,金鐵成、張強、李素萍、金順英譯:《金元時代的道教——七真研究》(Taoism during the Jin-Yuan Period),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法〕戴思博撰,李國強譯:《《修真圖》——道教與人體》(Xiu Zhen Tu),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
四、專書論文(年月先後為序)
詹石窗:〈《悟真篇》易學象數意蘊發秘〉,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輯):道教易專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10月,頁258-264。
陳廖安:〈論《易.坤》之「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收入賴貴三主編:《春風煦學集——黃慶萱教授七秩華誕受業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4月,頁5-30。
胡孚琛:〈丹道法訣十二講(連載)〉,收入賴宗賢統籌,詹石窗主編:《道韻(第十一輯)——三玄與丹道養生(乙)》,臺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8月,頁2-37。
張廣保:〈全真道性命雙修的內丹學〉,收入賴宗賢統籌,詹石窗主編:《道韻(第十一輯)——三玄與丹道養生(乙)》,臺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8月,頁65-113。
呂錫琛:〈論道教心性修煉的心理調治功能〉,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一輯):“道教與現代生活”專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3月,頁251-271。
李豐楙:〈洞天與內景:西元二至五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遊觀〉,收入劉苑如主編:《體現自然:意象與文化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3月,頁37-80。
五、期刊論文(年月先後為序)
張應超:〈郝大通——全真華山派開派祖師〉,《中國道教》1993年第4期,1993年3月,頁45-46。
胡孚琛:〈道教內丹學揭秘〉,《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4期,1997年12月,頁87-99。
賴貴三:〈《周易》「命」觀初探〉,《國文學報》第30期,2001年6月,頁1-35。
李玉用:〈慧能禪與全真道之心性論比較〉,《五臺山研究》2007年第1期,2007年3月,頁37-41。
戈國龍:〈《大丹直指》非丘處機作品考〉,《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3期,2008年9月,頁43-50。
王瑩瑩、楊金生:〈論古代經絡學說的文化內涵〉,《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0年第2期,2010年2月,頁63-65(下轉第79頁)。
袁康就:〈《內景圖》與《修真圖》初探〉,《中國道教》2010年第1期,2010年2月,頁25-32。
章偉文、黃義華:〈全真“華山派”傳承譜系分析〉,《中國道教》2010年第2期,2010年4月,頁39-44。
陳伯适(陳睿宏):〈郝大通《太古集》的天道觀——以其《易》圖中的宇宙時空圖式為主體(上)〉,《興大中文學報》第27期,2010年6月,頁129-156。
鄭燦山:〈道教內丹的思想類型及其意義——以唐代鍾呂《靈寶畢法》為論述核心〉,《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1期,2010年6月,頁29-57。
李延倉:〈郝大通的“易學天道”論〉,《周易研究》2010年第3期,2010年6月,頁54-61。
陳伯适(陳睿宏):〈郝大通《太古集》的天道觀——以其《易》圖中的宇宙時空圖式為主體(下)〉,《興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10年12月,頁59-76。
劉達科:〈金朝全真禪法及其文學體現〉,《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2010年12月,頁1-3。
李小青:〈內丹術與《黃帝內經》〉,《中醫藥文化》2011年第2期,2011年4月,頁33-35。
張曉芬:〈粹之以易象,廣之以禪悅——試論郝大通暨其弟子「全真心性論」的修養功夫〉,《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1期,2011年6月,頁223-240。
鄭燦山:〈唐初道士成玄英「重玄」的思維模式——以《老子義疏》為討論核心〉,《國文學報》第50期,2011年12月,頁29-55。
李延倉:〈論全真道哲學的心性超越旨歸〉,《東嶽論叢》2012年第9期,2012年9月,頁37-41。
吳光正:〈苦行與試煉——全真七子的宗教修持與文學創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3卷第1期,2013年3月,頁39-67。
郭樹群:〈京房六十律“律值日”理論律學思維闡微〉,《音樂研究》2013年第4期,2013年7月,頁38-57。
江淑君:〈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中的心性論述〉,《中國學術年刊》第36期(秋季號),2014年9月,頁19-42。
章偉文:〈太古真人郝大通及盤山派的全真內丹心性學〉,《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6期,2014年12月,頁81-89。
李康:〈華山派丹法源流及特點〉,《武當》2015年第6期,2015年6月,頁65-66。
王旭陽:〈《太古集自序》所見郝大通易學思想概述〉,《今古文創》2020年第9期,2020年3月,頁21-22。
邢玉瑞:〈二十八宿體系在中醫理論建構中的作用研究〉,《中華中醫藥雜誌》2020年第35卷第8期,2020年8月,頁3815-3818。
魏耀武:〈郝大通內丹學本體論的易學建構〉,《武當》2022年第1期,2022年1月,頁54-56。
馬金、孫小淳:〈三分損益模式下追求平均律的嘗試:京房推到六十律〉,《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年第1期,2022年2月,頁11-21(下轉第32頁)。
戈國龍:〈論道教內丹學的“玄關一竅”〉,《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5期,2022年5月,頁52-60。
韓占剛:〈全真祖師的相關詩文集補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22年第3期,2022年7月,頁113-121。
六、研討會論文(年月先後為序)
陳廖安:〈道教太極圖的體用觀〉,收入郭武主編,香港道教學院主辦:《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頁151-168。
李豐楙:〈順與逆:丹道修煉與現代生活〉,收入郭武主編,香港道教學院主辦:《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頁362-385。
陳廖安:〈《全真道藏》芻議〉,收入盧國龍編:《全真弘道集:全真道——傳承與開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青松出版社,2004年7月,頁395-419。
賴貴三:〈兩漢易學「氣化宇宙論」思想探析〉,收入《「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年8月,頁463-491。
謝聰輝:〈四隅方位:漢代式盤與道教科儀的運用析論〉,收入《「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年8月,頁645-676。
樊光春:〈全真道傳承關係研究芻議〉,收入丁鼎主編,趙衛東、于建平副主編:《昆嵛山與全真道:全真道與齊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8月,頁25-28。
郭武:〈全真七子“入門”次序略考〉,收入丁鼎主編,趙衛東、于建平副主編:《昆嵛山與全真道:全真道與齊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8月,頁29-37。
呂錫琛:〈全真道心性思想的心理治療智慧〉,收入丁鼎主編,趙衛東、于建平副主編:《昆嵛山與全真道:全真道與齊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8月,頁115-122。
欽偉剛:〈俞琰《參同契》注解所見全真教文獻〉,收入丁鼎主編,趙衛東、于建平副主編:《昆嵛山與全真道:全真道與齊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8月,頁308-314。
吳韋諒:〈郝大通《太古集》中金丹詩隱訣及與修真圖關係探驪〉,收入《《中國文學研究》第四十二屆論文發表會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21年5月,頁29-61。
七、學位論文(畢業年分為序)
(一)碩士學位論文
蔡纓勳:《僧肇般若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5年。
許力仁:《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李興華:《北宋道士張伯端內丹道的火候論研究》,新竹:玄奘大學文理學院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07年。
王旭陽:《郝大通術數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宗教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黃聖文:《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二)博士學位論文
郭建洲:《張伯端道教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王詩評:《清初陶素耜《周易參同契脈望》研究——以內丹雙修學為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
徐明生:《道教“三一”義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哲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
八、電子資源(中英名稱為序)
(一)中文網站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內聯網版 - 下載目錄:http://0-newskqs.lib.ntnu.edu.tw.opac.lib.ntnu.edu.tw//skqs/download(網站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2日)。
佛光大辭典: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網站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2日)。
道教研究資料檢索:http://www.daoist.org/BookSearch(test)/research_material.htm(網站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2日)。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s://0-hanchi-ihp-sinica-edu-tw.opac.lib.ntnu.edu.tw/ihp/hanji.htm(網站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2日)。
CBETA 線上閱讀: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網站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2日)。
(二)外文網站
Data.GISS: Time and Date of Vernal Equinox:https://data.giss.nasa.gov/modelE/ar5plots/srvernal.html(網站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2日)。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 IAU:https://www.iau.org(網站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2日)。
Stellarium Astronomy Software:https://stellarium.org(網站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