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淑惠
論文名稱: 台北縣樹林市高齡者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The Study of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Adjustment for the Elderly in Su-Lin City,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 沈慶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1
中文關鍵詞: 高齡者社會支持生活適應
英文關鍵詞: elderly, social support, life adjust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07下載:1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瞭解高齡者的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關係,採調查研究法,選取台北縣樹林市200位65歲以上高齡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以「高齡者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調查問卷」為主。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資料、社會支持量表及生活適應量表等三部份。採SPSS統計軟體,以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ANOVA、相關及迴歸等統計方法加以印證分析,根據主要研究發現,茲將研究結論歸納如下:
    一、 高齡者在社會支持量表及生活適應量表的表現整體而言偏向高分,分別在「訊息性支持」及「家庭適應」得分較高。
    二、 高齡者的整體社會支持在年齡、自覺健康狀況、自覺經濟狀況等變項達顯著相關。
    三、 高齡者的生活適應在年齡、教育程度、經濟來源、自覺健康狀況、自覺經濟狀況、與家人相聚時數、與朋友相聚時數等變項達顯著差異或相關,在性別、婚姻狀況、居住狀況、宗教信仰等變項則無顯著差異或相關。
    四、 社會支持各層面「訊息性支持」、「社會整合」、「情感性支持」與生活適應的「家庭適應」、「社會適應」、「心理適應」及「生理適應」皆存在顯著正相關。
    五、 不同背景變項與社會支持對「生活適應」層面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結果顯示,以「自覺健康狀況」預測力最佳,其餘依次為「社會整合」、「教育程度」、「和家人相聚時數」、「年齡」。
    本文最後則根據文獻及研究結果,對高齡者提出的建議為應自省年老所帶來的身心調適,積極面對老年生活,讓生活適應更佳,在政府部分,應加強老人福利措施。

    關鍵詞:高齡者、社會支持、生活適應

    The Study of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Adjustment
    for the Elderly in Su-Lin City, Taipei Coun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adjustment for the elderly in Su Lin City, Taipei County.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method of survey study. 200 of senior adults, aged above 65 years old, were selected as the sample of this survey. A questionnaire “The Survey of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adjustment of senior adults” was designed as the research tool. This questionnaire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interviewees’ personal information,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life adjustment scale.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with SPSS statistic software; means,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s were also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below:
    1. The elderly scored high in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life adjustment scale; higher scores appear respectively on “informational support” and “family adjustment.”

    2. On the elderly social support, the variants “age,” “self-aware health condition,” and “self-aware economical condition reached a significant relevance.

    3.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relevance on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economical resources,” “self-aware economical condition,” “the hours spent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the hours spent with friends”. However, it mak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gender,” “marital status,” “living condition” and “religion and belief”.

    4. There exists a positive relation among all the aspects of social support, such as “informational support,” “social integration,” “emotional support,” and the four variants of life adjustment—“family adjustment,” “social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physical adjustment.”

    5. There is a best predictability on “self-aware health condition” in the analysis of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s, which is made with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nts and the social support towards “life adjustment;” seconded in order by “Social integratio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hours spent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age”.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al review and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suggested that the elderly should self-retrospect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aging, positively embrace the elderly life to improve the life adjust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hance the welfare for the elderly.

    Key words: elderly, social support, life adjustment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重要名詞釋義............................................3  第三節 研究限制................................................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高齡者的意涵與人口老化現況..............................7  第二節 生活適應理論與相關研究.................................12  第三節 社會支持理論與相關研究.................................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48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58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分析.....................................61 第二節 高齡者之社會支持狀況分析...............................67 第三節 高齡者之生活適應狀況分析...............................83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與社會支持對生活適應的預測力分析..........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111 第二節 建議 .................................................114 參考文獻...............................................121 附錄: ㄧ、高齡者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調查問卷(初稿)..................131 二、問卷效度考驗專家名單....................................134 三、高齡者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調查專家效度問卷................135 四、高齡者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調查問卷 (正試問卷) ............139 表 目 次 表 2-1 主要國家到達65歲以上人口比率之年次.........................9 表 2-2 社會與環境因素對老人活動型態的影響........................16 表 2-3 人格發展理論重點..........................................18 表 2-4 人格特質理論重點..........................................20 表 2-5 社會支持之定義............................................28 表 2-6 社會支持內容分類整理表....................................30 表 2-7 社會支持來源類別整理表....................................31 表 3-1 樹林市65歲以上人數統計表..................................45 表 3-2 問卷施測情形一覽表........................................47 表 3-3 社會支持量表之架構........................................52 表 3-4 生活適應量表之架構........................................53 表 3-5 社會支持問卷之因素分析表..................................55 表 3-6 生活適應問卷之因素分析表..................................56 表 3-7 高齡者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信度分析摘要表..................57 表 4-1 受訪者基本背景資料表......................................65 表 4-2 高齡者社會支持各層面之平均數及標準差......................68 表 4-3 高齡者社會支持來源家人與朋友差異情形分析表................68 表 4-4 社會支持各層面與支持來源家人和朋友差異情形分析表..........69 表 4-5 「社會支持量表」各題目填答之人數與百分比..................72 表 4-6 不同性別之高齡者在社會支持各層面之差異情形................73 表 4-7 不高齡者之年齡與社會支持各層面之相關分析..................74 表 4-8 高齡者之教育程度與社會支持各層面之相關分析................75 表 4-9 不同婚姻狀況之高齡者在社會各層面之差異情形................77 表 4-10 不同經濟來源之高齡者在社會支持各層面之差異情形............78 表 4-11 不同居住狀況之高齡者在社會支持各層面之差異情形............79 表 4-12 高齡者之自覺健康狀況與社會支持各層面之相關情形............80 表 4-13 不同宗教信仰之高齡者在社會支持各層面之差異情形............81 表 4-14高齡者之自覺經濟狀況與社會支持各層面之相關情形.............82 表 4-15 高齡者個人背景變項之社會支持狀況分析表....................83 表 4-16 高齡者生活適應各層面分析表................................84 表 4-17 高齡者對「生活適應量表」各題目填答之平均數................87 表 4-18 不同性別之高齡者在生活適應各層面之差異情形................89 表 4-19 高齡者之年齡與生活適應各層面之相關情形....................90 表 4-20 高齡者之教育程度與生活適應各層面之相關情形................91 表 4-21 不同婚姻狀況之高齡者在生活適應層面之差異情形..............93 表 4-22 不同經濟來源之高齡者在生活適應層面之差異情形..............94 表 4-23 不同居住狀況之高齡者在生活適應各層面之差異情形............96 表 4-24 高齡者之自覺健康狀況與生活適應各層面之相關情形............97 表 4-25 不同宗教信仰之高齡者在生活適應各層面之差異情形............98 表 4-26 高齡者之自覺經濟狀況與生活適應各層面之相關情形...........100 表 4-27 和家人相聚時數與生活適應各層面之相關情形.................100 表 4-28 和朋友相聚時數與生活適應各層面之相關情形.................101 表 4-29 高齡者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分析表.....................103 表 4-30 高齡者個人背景變項、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狀況分析表.......104 表 4-31 背景變項與社會支持對「生理適應」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摘要表...................................................106 表 4-32 背景變項與社會支持對「心理適應」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摘要表...................................................107 表 4-33背景變項與社會支持對「家庭適應」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摘要表...................................................108 表 4-34背景變項與社會支持對「社會適應」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摘要表...................................................109 表 4-35 背景變項與社會支持對「整體生活適應」之逐步多元迴歸 分析摘要表...............................................110 圖 目 次 圖 2-1 人口老化趨勢國際比較.......................................11 圖 3-1 研究架構圖.................................................43

    參考文獻
    ㄧ、中文部份
    內政部 (2008)。內政統計年報。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year.aspx
    內政部 (2008)。重要參考指標。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indices/list.xls
    行政院經建會(2008)。中華民國臺灣97 年至145 年人口推計。
    取自http://www.cepd.gov.tw/dn.aspx?uid=5821
    行政院(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
    王雅芬(2004)。臺北市外籍配偶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
    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素蘭(2006)退休人員擔任志工者之社會支持、生活適應對參與志願服務動
    機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井敏珠(1991)。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石集成(1991)。老人角色失落感、社會網絡疏離感及經濟不安全感對生活適應
    之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白靜芳 (2001)。農家老人社會支持對其生活滿意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
    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亮演(1988)。台灣老人生活意識之研究。台北:蘭亭書店。
    沙依仁(1996)。高齡學。台北:五南。
    余月嬌(2003)。退休老人的社會支持網絡與生活調適之比較研究—以台北和桃園地區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沈桂枝(2001)。活動型老人之社區參與行為與社會支援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坤良(1999)。老人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文嘉(2006)。不同依附風格老人之憂鬱與社會支持之關係。東海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美雲,蕭正光,許淑蓮,張宏泰,徐南麗(2002)。乳癌患者不確定感及影響因素之探討。慈濟護理雜誌,2002; 1,3,57-65。
    李再發(2003)。高雄縣市國小退休教師社會參與、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嵩義(2007)。高齡學習者學習偏好、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高雄
    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杜玉禎(1996)。老人的生活壓力因應之道尋求社會支持網路。老人教育,9,
    42-49。
    邱文彬 (2001)。社會支持因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4,311-330。
    邱天助(2007)。社會老年學 : 年齡、世代與生命風格的探究。高雄市:基礎
    文化創意出版。
    邱皓政 (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邱瓊慧(1988)。社會支持與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娟芬(1992)。老人的社區支援網路與生活適應-以台南公私立仁愛之家老年
    人為例。當代社會工作學刊,2,65-84。
    林麗惠(2001)。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淑敏 (2004)。社區榮民與非榮民老人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比較研究—以台中縣為例。私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雅容 (1996)。老年人家庭支持系統與心理健康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0301-H194-009-H1。
    周玉慧、楊文山、莊義利(1998)。晚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老人身心健康。人文與社會科學集刊,10,2,227-265。
    范涵惠(2002)。長期照護老人健康狀況、生活適應及生活滿意度相關性之探討。私立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 好及其相關因素之
    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洪錫井 (1994)。老人的終身教育。載於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編印,老人教育銀髮飛揚系列叢書(八)。嘉義:紅豆。
    洪秀珍(2000)。高雄縣單親婦女社會支持、社會參與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胡幼慧(1991)。社會流行病學。台北:巨流圖書。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24-30。
    徐麗君、蔡文輝(1985)。老年社會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蔡文輝、徐麗君(1991)。老人社會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徐立忠 (1990)。高齡化社會與老人福利。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徐靜芳(2003)。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苙雲 (1986)。社會變遷中各類社會支持系統功能的討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
    核委員會: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1-161。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毓凌(2004)。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以臺北縣市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慧芝(1994)。老年慢性疾患生活適應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肇男、林惠生(1995)。台灣老人之社團參與和生活滿意。台灣地區人口家
    庭及生命品質研討會論文集,頁345-367。台北:中國人口學會。
    陳肇男(1999)。老年三寶:老本、老伴與老友。臺北:中研院經濟所。
    陳靜嵐(2001)。公立中小學校長提早退休原因分析及其社會支持系統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麗安(1982)。老人心理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毅貞(1993)。鹿港地區老人之老人態度、社會支持、健康狀態與憂鬱程度之
    關係研究。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坋妃(1997)。高齡者社會參與動機、參與行為及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老人活動場所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皆清(2000)。老人生活需求之研究—以台南市松柏育樂中心松柏學苑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國彥、鍾思嘉(1987)。老人健康自評、生活改變和生命意義與其生活滿
    意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9 ,1,169-181。
    黃國彥(1994)。銀髮族之心理與適應。國立嘉義師院。
    黃璉華(1992)。老人生活滿意度相關因素之因徑分析研究。護理雜誌,39,4,
    37-59。
    黃繼慶(1994)。社會支持系統對社區老人心理健康的影響。臺灣大學公共衛生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富順 (1995)。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黃富順 (2004)。高齡學習。台北:五南。
    黃心珍(1995)。嘉義市老年婦女的自我概念對其生活滿意度及參與學習意願之影響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麗玲(1999)。社區獨居老人身體、心理及社會功能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仁峰(2002)。老榮民鄰里社會網絡支持、社區意識與台灣地區意識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南華大學生死所碩士論文。
    單小琳(1987)。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程又強 (1986)。公職退休老人心理適應之相關因素暨「結構式會心 團體」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國樞(1986)。實用心理學。台北市: 黎明。
    楊錦登(1999)生活適應探討。國教輔導月刊,39,45-55。
    葉瓊蘭 (1999)。自費安養機構老人社會支持與身體健康、憂鬱之相關性探討。中山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允斌(2001)。從涂爾幹理論探討自殺行為-以台灣九二一地震災後之自殺現
    象為中心。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9。
    鄒靜宜(1993)。高雄市特殊境遇婦女生活適應、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萬育維(1993)老年人的再教育與社會參與。社區發展季刊,74,87-97。
    曾美惠(1996)。接受社區照顧的老人社會適應之研究—以新竹縣為例。台灣大
    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秀卿 (1998)。高齡者非理性信念、社會支持與情緒困擾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曾美玲(1992)。老年人終老覺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曾艷秋 (2001)。已婚婦女生活目標、目標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育有國小子女之已婚婦女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文輝 (1993)。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鄭淑子 (1997)。針對農村老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推
    廣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秀足(2000)。已婚男女研究生學習與家庭衝突、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俊榮(1998)。老年期聽覺老化、溝通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志文(1999)。安養機構老人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劉敏珍(2000)。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靜軒(2005)。老人社會大學學員智慧與生活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賴永和(2001)。國民中小學退休教師生活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賴昆宏(2006)。社會支持、孤寂感與休閒活度參與對老人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地區長青學苑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賴銹慧(1990)。我國高齡者學習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未出版,台北。
    鍾思嘉(1987)。老人生活型態對其生活滿意度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簡瓊珠(2002)。高齡學習者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
    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簡秀瓊(2004)。單身中年女性控制信念、懊悔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素枝(2004)。嘉義縣市高齡學習參與者與非參與者在人際關係、生活滿意度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藍春棋(1994)。老人之客觀社會支持來源的異同與生活滿意度。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羅凱南 (2001)。社會支持、人格特質、個人屬性對老年人心理幸福滿足感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高橋(1997)。台灣老年人口品質之社會學分析與預測,載於飛越二十一世紀新新老人生活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9-87。屏東:屏東科技大學

    二、西文部份
    Ainsworth, M. S. (1979). Infant— Mother attach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932-937.
    Arkoff,A. (1968). Adj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Berman. W. & Sperling,M.B.(1994).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dult attachment. Attachment in adults. New York : The Guiford Press.
    Bowlby, J. (1979). On knowing what you are not supposed to know and feeling what you are not supposed to feel.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4(5), 403-408.
    Bretherton, I. (1985). Attachment theor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0(1-2), 3-35.
    Caplan, G.(1974). Social support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assidy, J. & Shaver, P. R. (1999). Handbook of attachment.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Cobb, S.(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5), 300-314.
    Cohen, S. Mermelstein, R. Kamarch, T. & Hoberman, H. M.(1983).Measuring the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social support. In Sarason, I. G. & , Sarason, B. R.(Eds.)Social Suppor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Boston: M. Nihjoff.。
    Cohen, S. & Syme, S. L.(1985). Issues in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social support. S. Cohen & L. S. Syme(Ed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Hilleras, P. K., Jorm, A. F. and Herlitz, A.(2001).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the very old: A survey on a cognitively intact sample aged 90 years or above(On-line). Available: http://global.umi.com/pqdweb?Did=000000070987218&Fmt
    Hollis, L. A.(1998). Sex comparisons in life satisfaction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scores with an older adult sample: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sex role differences in older cohorts(On-Line). Available: http://global.umi.com/pqdweb?Did=000000032218426&Fmt
    House, J. S.(1981).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Kessler & Mcleod(1985).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in community samples. In S. Cohen & Syme (Ed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Larson, R.(1978). 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older American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3(1), 109-125.
    Liang, J.(1982). Sex differences in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elderly.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7(1), 100-113.
    McCamish, S. C., Samuelsson, G. & Hagberg, B.(1999).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 as predi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advanced old age: Results from a Swedish longitudinal study(On-line). Available: http://global.umi.com/pqdweb?Did=000000047136344&Fmt
    Munroe & Steiner. S.(1986).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pathology: In-terrelations with preexisting disorder, stress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5, 29-39.
    Myers,G.C. & Manton, K.G.(1987). The rate of population aging: New views of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s. In G.L.Maddox & E.W.Busse(Eds.), Aging: the universal human experience. Spring, New York
    Norris,F. & S. Murrell(1987). Transitory impact of life-event stress on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 28, 197-211.
    Palmore, E. & Kivett, V.(1977). Change in life satisfac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ersons aged.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2(3), 311-316.
    Russell, D.W.&C.E Cutrona (1991).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the elderly: Test of process model, Psychology and Aging , 6, 190-201.
    Sarason, I.G., Levine, H.M., Basham, R.B., & Sarason, B.R. (1983).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4(1), 127-139.
    Shumaker, S. A. & Brownell, A. (1984).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 : Closing conceptual gap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40,4,11-36.
    Spreitzer, E. & Snyder, E. E.(1974).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aged.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9(4), 454-458.
    Swindle, R. W.(1983). Social network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with stress. Preventive psych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ractice in community intervention. New York: Pergramon.
    Tennant, C. (1988). Parental loss in childhood: Its effect in adult life.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5(11), 1045-1050
    Weinert, C. (1987). A social support measure: PRQ85. Nursing Research, 36(5), 273-27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