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玫燁
論文名稱: 國小中年級的教室言談之研究-以國語文教學為例
指導教授: 王秀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4
中文關鍵詞: 國語文教學教室言談課的結構參與結構
英文關鍵詞: Mandarin teaching, Classroom discourse, Lesson structure, Participation struc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語文課室教學活動之課的結構及其參與結構,並分析教師發問的問題類型與其回饋方式。本研究採用質性方法,選取一位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現場觀察作為資料蒐集的主要方式。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壹、按照課的序列組織,國語文課室教學活動之課的結構,可分為預備、教學和結束等三個階段。其中又以教學階段為「課」的主要核心,預備階段多以處理班級相關事務為主,而結束階段的存在並不那麼顯而易見。
      貳、在生字教學、課文講解和習作教學中,教師最常使用事實型問題來引起學生的言談參與,其次為理解型問題,教師甚少以統整型問題,加以聯結學生的生活經驗。
      參、因教師提問的問題內容來自於教科書文本,且多半具有標準答案,故教師的回饋多停留於封閉層面,以評估學生回應的內容為主,較少使對話的主題產生加深、加廣的效用。
      肆、師生在教室裡的參與結構幾乎由教師所主導,其中又以「教師對全班學生」的言談互動類型最常出現,而「學生對全班學生」的參與結構,是在教師的安排下應運而生的。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本研究針對教室言談方面,分別對國小教師以及後續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lesson structure and participation structure. Th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a 4th grade primary classroom for the period of five week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in the Mandarin classroom activitie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wa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instructional discourse, question-answering patterns, and instructional procedur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Mandarin classroom activities can divide into three phases according to the sequential organization of lessons: the preparing, the instructional and the closing phase. Among them, compared to the preparation phase and closing phase, instructional phase is the co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2. In the teaching context, teacher most used fact questions to stimulat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make the instructional discourse more comprehensively. Otherwise, teacher less used integrative questions to link the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s.

    3. Because the teacher’s questioning came from standard answers of textbooks. The feedbacks of teacher remained in the closed level, less to use deepen and widen dialogue to guide students in question-answering patterns.

    4. The participation structure was always controlled by teacher, and the main participation structure of classroom was “teacher-all” students. The participation structure of “student- all” students was arranged by the teacher, which means the teacher were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instructional proced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小國語文教學之探究 11 第二節 教室言談的基本概念 15 第三節 教師提問與回饋之內涵 32 第四節 教室言談的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4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0 第四節 資料的整理、分析與信實度 63 第五節 研究倫理 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3 第一節 課的預備階段 73 第二節 課的教學階段 90 第三節 課的結束階段 127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3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1 第二節 建議 145 參考文獻 149 一、中文部份 149 二、英文部份 156 附錄 159 附錄一 教師訪談大綱 159 附錄二 太陽國小四年月亮班一百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表 161 附錄三 古今背書方法 162 附錄四 太陽國小四年月亮班之反省表內容 164 附錄五 教室觀察日誌(節錄) 166

    一、中文部份
    王玉蘭(2003)。從柏恩斯坦的言說符碼論分析教室中的師生言談互動-以二
      個國小六年級班級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
    王美琇(2008)。小組討論中同儕互動之言談分析。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王財貴(1995)。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學
      研究中心。
    王淑俐(1997)。教師說話技巧-教師口語表達在教學與師生溝通上的運用。
      台北:師大書苑。
    王雅玄(1997)。教室對話在知識建構中的角色。國教月刊,44(1.2),
      12-18。
    王瑞賢(2003)。教育改革下教室言談模式變化與日常言談關係之研究。載於
      齊力、蘇峰山(主編),市場、國家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的分析(頁99-
      133)。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王瑞馨(1999)。國小一年級兒童之生活經驗在社會科課程中的角色。國立台
      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慧勤(2000)。如何引導國小高年級兒童利用「多元智能」學習國語文。國
      民教育,40(5),57-60。
    石素錦(2003)。國小英語教學師生言談互動模式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
      15,419-446。
    李萍娜(2009)。私立托兒所外聘教師擔任音樂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大
      學教育研究學報,43(2),1-28。
    李惠芬(2008)。方案教學的言談~提問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添鉦(2000)。從傳播科技的發展看語文教育的內涵與趨勢。國民教育研究
      學報,6,61-78。
    宋在欣(1999)。國民小學啟智班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文忠(譯)(1997)。課堂研究(原作者:Thomas L. Good & Jere
      E. Brophy)。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4)
    吳永軍(2005)。課堂教學中的社會文化。載於吳康寧、胡宗仁、劉雲杉、吳
      永軍、程曉樵與丁瑜(合著),課堂教學社會學(頁103-137)。台北:
      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ichael
      Quinn Patton)。台北:桂冠。
    吳宗立、伍志亮(2002)。班級社會互動。載於吳宗立(主編),班級經營:
      班級社會學(頁67-89)。高雄:復文。
    林慧芬(2003)。幼兒園教室的言談分析-誰主導了教室的發言?實踐學報,
      34,1-42。
    林琴芳(2001)。師生口語溝通之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玉真(譯)(1999)。如何進行教室觀察(原作者:E. C. Wragg)。台
      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4)
    柯華葳、幸曼玲、林秀地(1996)。小學日常教學活動之生態硏究。台北市:
      行政院教改會。
    洪惠娟(1999)。國民小學普通班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惠娟、曾進興(1999)。國民小學普通班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載於新世紀
      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271-282。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
      密-研究倫理(頁31-91)。台北:三民。
    夏伊萱(2003)。一位國小高年級A型人格教師之教室言談。台中師範學院諮
      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孫郁農(2005)。國小教室言談分析-一個國小高年級國語科為例。國立屏東
      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孫仲山、李碧娟(1997)。國民中學教學情境中師生言語行為的分析。教育研
      究資訊,5(4),89-100。
    翁子明(2004)。是教師權威主導教學活動嗎---以一個國小四年級數學課教
      室言談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
      義市。
    梁雲霞(譯)(2008)。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未來的展望(原作者:John
      I. Goodlad)。台北:聯經。(原著出版年:2004)
    教育部(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
      部。
    許芳菊(2011年1月)。培養孩子口語表達力的關鍵5堂課。親子天下雜誌,
      20。取自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
      id=5026330&page=2
    許瀞芳(2004)。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產生對話與互動的能力。研習資訊,21
      (4),95-103。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心理。
    張正仁(2004)。Vygotsky理論在國民小學國語文教學上的應用。國教天
      地,157,30-35。
    張巧琳(2004)。國小國語文教學現況及其改進的策略。中國語文,561,
      38-43。
    張佑州(2004)。國民小學教室言談之研究-以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
      學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清榮(1993)把握「國語科」教學的方向,國語文教育通訊,9,10-14。
    陳弘昌(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仲柏(2007)。客語教學中教室言談對非客籍學生教室行為影響之研究:以
      屏東縣某國小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屏東市。
    陳佩君(2006)。他們都在說什麼?─國小教室言談分析之研究。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明和(1997)。「合作學習法」在國語科教學的可行性。中國語文,481,
      48-50。
    陳昇飛(2004)。社會建構主義在國小語文教學上的實踐與省思。教育研究資
      訊,12(6),3-32。
    陳昇飛(2005)。從教室言談看學童語文知識之建構。載於第十三屆課程與教
      學論壇─「建置台灣主體性的課程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9-
      152,發表於2005.11.04。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陳昇飛(2006)。從教室言談看學童語文知識之建構─Vygotsky社會建構取
      向。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4(4),129-170。
    陳昇飛(2010)。幼稚園教室言談之探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8(2),59-
      90。
    陳秋月(1994)。國小二年級兒童的言談世界:言談內容及參與架構分析。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秋月(1996)。言談主導者變成了輔導者。教育資料與研究,12,23-25。
    陳貞伶(2003)。國小補校教師言談鷹架類型之研究-以國語科教學為例。國
      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敏健(2001)。以批判對話分析法探討國小自然教學中師生的語文行為、立
      場和知識。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添球(1990)。八二國語課程標準與九年一貫本國語文課程的比較。花師院
      刊,32,6-9。
    陳埩淑(2000)。課程與教學的關係在教室層面上的探究。教育研究,8,
      125-135。
    陳埩淑(2002a)。教室言談在教學上的涵意與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5
      (4),125-140。
    陳埩淑(2002b)。「課的結構」之研究─以國中三年級歷史科為例。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墇津(譯)(1990)。言說的理論(原作者:MacDonell, Diane)。台
      北:遠流。
    黃楷茹(2004)。透過教室言談展現數學課堂中資優生的探究思考歷程。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絹文(2000)。啟智學校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楸萍(2001)。良好的班級經營與師生互動。國教新知,47(3),70-
      76。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意真(2003)。國小教室言談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曉瑋(1998)。教室中師生語言互動之研究-以國小補校為例。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程曉樵(2005a)。課堂教學中的社會行為。載於吳康寧、胡宗仁、劉雲杉、
      吳永軍、程曉樵與丁瑜(合著),課堂教學社會學(頁139-169)。台
      北:五南。
    程曉樵(2005b)。課堂教學中的社會過程。載於吳康寧、胡宗仁、劉雲杉、
      吳永軍、程曉樵與丁瑜(合著),課堂教學社會學(頁171-201)。台
      北:五南。
    葉又菁(2009)。問答教學法在國小國語教學之運用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
      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興華(1999)。國語科教學之檢討與改進。課程與教學季刊,2(4),
      119-134。
    葉興華(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語文科教材教法」課程之改
      進。初等教育學刊,12,87-108。
    詹念峰(2002)。語言階級教育:以一所國小教室內師生語言互動為例。國立
      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楊恩慈(2001)。多元智慧觀對國語科教學的啟示。國教輔導,40(5),
      23-28。
    廖茂村(2005)。增進學生造句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2012年5月5日,取自
      http://www.knsh.com.tw/edupaper/paper17.asp
    廖美渟(2004)。一個國中特教班語文教室言談互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黎思敏(2005)。師生對話在知識建構中的角色與功能:以國小語文教室為
      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玉燕(1996)。「眾聲喧譁中,看誰在說話?」-我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
      究,12,30-33。
    劉雲杉(2005)。學校生活社會學。台北:五南。
    鄭明長(1997)。課程實施與教室討論歷程的詮釋分析-以國小五年級社會課
      觀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明長(1998)。教師知識與教室談話。國教學報,10,217-248。
    鄭明長(1999)。教學創新-從改變教室言談型態做起。載於新世紀中小學課
      程改革教學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263-269。
    鄭明長(2002a)。當問題不再是問題:從教室言談看課程改革的實踐。教育
      研究月刊,93,68-75。
    鄭明長(2002b)。發問對教學歷程之影響初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
      15,87-114。
    鄭郁慈(2007)。國中資源班國文課教室言談結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
      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敏玲(1996)。眾聲喧譁中,看誰在說話?幼稚園及小學教室互動方式的節
      奏與變奏。教育資料與研究,12,2-20。
    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
      奏。台北:心理。
    蔡敏玲、彭海燕(譯)(1998)。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原作者:
      Courtney B. Cazden)。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88)
    蔡菁菁(2008)。一位國小教師的數學課教室言談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蔡其蓁(2006)。聽!誰在說話:教室言談文化的深描詮釋。花蓮教育大學學
      報,23,191-208。
    賴志明(2010)。國小三年級自然科教室中師生言談分析之研究—以「怎樣用
      力」及「輕與重」二單元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新竹市。
    賴美蓉(2001)。教師講述故事時的師生言談互動-以幼稚園班級為例。國立
      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錢清泓(1998)。「課」:結構之分析及其教學意義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
      刊,1(1),143-158。
    戴慧慈(2000)。師生言談互動在學習上的意義。教師之友,41(2),16-
      21。
    謝世達(2004)。國小高年級科學教室中爭議性科技議題討論的師生對話分析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鍾屏蘭(2010)。聽說讀寫的多元統整教學-課文深究教學策略析探。新竹教
      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4(2),111-140。

    二、英文部份
    Cazden, C. B. (2001). Classroom Discourse :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2nd ed).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Press.
    Gilbert, S. W. (1992). Systematic Questioning: Taxonomies
      That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Science Teacher,
      59(9), 41-46.
    Graff, N. (2009). Classroom talk: co-constructing
      a ‘difficult student’. Educational Research, 51(4),
      439-454.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ehan, H. (1979a). Learning less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ehan, H. (1979b).What time is it, Denis? Asking known-
      information questions in classroom practice. Theory
      into Practice, 18(4), 285-294.
    Molinari,L., Mameli, C. (2010). Classroom dialogic
      discourse: An observational study.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 3857-3860.
    Myhill, D. (2006). Talk, talk, talk: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whole class discourse. Research Papers in Education,
    21(1), 19-41.
    Nassaji, H., & Wells, G. (2000). What’s the use
      of “triadic dialogue”? 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
      student interac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21, 376-406.
    Nystrand, M., Wu, L. L., Gamoran, A., Zeiser, S., & Long,
      D. (2001).Questions in Time:Investigation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Unfolding Classroom
      Discourse. CELA Research Report No.14005.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05, from http://cela.albany.Edu/
    Philips, S. (1972). Participation structures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arm Srping children in
      community and classroom. In C. B. Cazden, V. P. John &
      D. Hymes (Eds.), Functions of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anders, N. M. (1966). Classroom Questions: what kin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Sinclair, J. M. & Coulthard, R. M. (1975). 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 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s and
      pupil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