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彥慧
Yen Hui Lee
論文名稱: 學生民主參與和法治理念向下扎根之研究-從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的角度出發
The Study of Setting Fundamental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Rule of Law in Students--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classroom manage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s as starting point
指導教授: 林佳範
Lin, Chia-F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55
中文關鍵詞: 班級經營學生中心教師中心民主參與法治理念
英文關鍵詞: classroom management, student-centered, teacher-centered,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rule of law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4下載:5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從教師班級經營的角度出發,探討國小教師在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範圍、班級組織的組成、班級管理的方式、規範制度的建立、紛爭處理的原則及教師輔導的介入等面向,若能注入民主參與及法治理念的概念,則在國小班級的小型學校社會生活中對於學生在民主法治學習的影響,以建構符合民主和法治理念的可行模式,並進一步將建構出的模式運用於校園,俾達到學生民主參與和法治理念向下扎根之目標。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台北地區兩所國小高年級各一班的教師及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班級實地觀察、深度訪談、非正式訪談、座談等方法進行文件資料蒐集;並透過三角檢証、同儕檢核、撰寫訪談手札等方式,確保研究的信實度。在經過發現問題、尋找問題、解答疑惑等繁複的研究歷程後,發現學生在「教師中心」或「學生中心」的班級經營模示,在民主參與和法治理念的學習成效有顯著不同。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學生中心」的班級經營模式,學生在「民主參與」方面,學習到正確的民主認知、負責的態度、自由表達意見、發展自治自律等能力。
    二、「學生中心」的班級經營模式,學生在「法治理念」方面,形成提升規範價值認知發展、養成守法負責態度、認識自身權利義務等意識。
    三、國小教師透過班級經營,輔導學生民主參與和法治學習時,所扮演的角色和引導介入的方式-從教育診斷、發現問題來切入。
    四、教師在班級經營中進行民主法治課程及活動的可能方式-從開放班級事務的討論開始。
    五、學生參與班級公共治理和訂定共同生活規範的可能方式-從健全班級組織及規約起步。
    最後,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在國小實施民主法治理念的建議,以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相關人員及未來後續研究之參考。

    With the teachers' classroom management as starting point, this study inspects the outcomes of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legal system ideology by the teachers in students' classroom affair participation, class organization's formation, methods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policy making, principles to dispute handling and teachers' involvement in counseling the students, etc. The study shows the affects of such implementation to the learning of democratic legal system by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s small school society, to structure viable model that complies with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and further apply the model in schools, thus achieving the goal of setting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legal system ideology foundation in students.
    This study us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with teachers and upper-class students from each of two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as subjects. The data and documentary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s from the classes, in-depth interviews, informal interviews, group discussion, etc. Methods such as triangular inspection, peer check , written interviews, etc. ensured the truthfulness and credibility of the study. After discovering and searching problems, answering uncertainties, and other complicated studying process, the study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result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rule of law by students in “teacher-centric” and “student-centric” classroom-management model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In a "student centered" classroom management model, the students were able to learn, in the aspect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cy, responsible attitude,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develop self-discipline.
    2. In a "student centered" classroom management model, on the aspect of “legal system concept,” the students formed enhanced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normative values, law-abiding and responsible attitud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other awareness.
    3. The role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heir methods when counseling
    students in their learning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rule of law
    —approach through educational diagnosis and problem identification.
    4. Possible ways for teachers to implement democratic law-raleted programs and
    activities in class—starting with open discussion of class affairs.
    5. Possible ways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lass governance and policy
    making—starting from making class organizations and policies.

    Finally, the study sums up the above findings and proposed advice for implementing democratic legal system ideology in elementary school as reference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school-related personnel and future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1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20 第四節 名詞釋義 2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9 第一節 校園中師生權力關係 29 第二節 民主參與的理念意涵 42 第三節 法治觀念的培養實踐 53 第四節 學生中心的教學與班級經營 79 第五節 國小實施民主法治教育現況 104 第六節 班級經營與民主法治教育 115 第七節 民主教室和威權教室(結語) 1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33 第一節 前導研究 133 第二節 研究設計 142 第三節 研究實施 149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159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省思 1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73 第一節 學校生活的反思和評價 173 第二節 教室環境的反思和評價 184 第三節 民主參與的反思和評價 201 第四節 法治理念的反思和評價 227 第五節 人際互動的反思和評價 25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265 第一節 結論 265 第二節 建議 281 參考文獻 287

    壹、中文部分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王克難(譯)(2003)。A.S.Neill著。夏山學校-實踐自由發展,見證愛的教育。臺北市:遠流。
    王明傑、陳玉玲(譯)。R. E. Slavin著。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學富文化。
    方德隆(1993)。班級經營的理論基礎及研究。載於屏東師範學院舉辦之「班級經營」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1-26)屏東縣。
    卞娜娜、陳怡君、凱恩(譯)(2008)。Rafe‧Esquith著。第56號教室的奇蹟(Teach Like Your Hair’s on Fire:The Methods and Madness Inside Room 56)。臺北市:高寶。
    田秀蘭(2001)。扎根理論在諮商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輔導季刊,36(4),35-40。
    江南發(2001)。創造學習者中心的教學環境-以落實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發表於高雄師範大學舉辦的研討會,取自http://www.nknu.edu.tw/~edu/web/doc/Learning/learning
    江南發(2002)。營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環境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13,1-20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編譯(2008)。民主基礎系列叢書:挑戰未來公民-教師手冊。臺北市:五南。
    朱文雄(1992)。班級經營。高雄市:復文。
    沈育如(2011年8月10日)。不只體罰,2成學生曾遭老師辱罵。聯合報,教育AA4版。
    沈六(1998)。公民發展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李茂生(1992)。法律與生活。臺北市:正中。
    李琪明(2001)。道德社群之營造—我國國民中小學校園氣氛之俗民誌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03-078)。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李惠宗(2005)。行政憲法之理論與案例。臺北市:元照。
    李彥慧(2004)。從現代法治教育理念探討學生法庭之意義及其功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伯佳(1997)。我國教育基本法建構出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快樂之道基金會(2007)。快樂之道-改善生活的常識指南。臺北市。
    李園會(1989)。班級經營(頁128-130)。臺北市:五南。
    李萬縣(2001,5月28日)。講台芻議。中國教育報,取自http://www.people.com.cn/BIG5/kejiao/41/20010528/476374.html
    何希慧(2000)。潛在課程之理念與應用。載於東吳大學主辦:「高等教育潛在課程研討會」。臺北市:東吳大學。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佳範(2002)。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公民訓育學報,11,60-61。
    林佳範(2004)。校園民主的深化。師林月刊,2004(3)。
    林佳範(2010)。國民中小學實踐學生自治理念之模式探究。教育部國教司專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林火旺(1994)。當前我國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些看法。人文及社會學科通訊,5(2),11-17。
    林火旺(2003)。倫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至善(2002)。服務學習理念與實踐。載於東吳大學主辦之「大學校院社團課程與活動領導研討會」大會手冊暨論文集。頁135-136。
    林子儀(1992)。第一專題:憲法與人性尊嚴評論。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13,頁73-75。
    林子儀(2000)。司法與人權保障。載於時報文教基金會主編:邁向公與義的社會(上),283-298。臺北市:時報文教基金會。
    林進財(2005)。班級經營(頁89-90)。臺北市:五南。
    周天瑋(1998)。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建構法治理想國。臺北:天下文化。
    周玉真(譯)(1999)。E.C.Wragg著。如何進行教室觀察(頁73-76)。臺北市:五南。
    周新富(2006)。班級經營。臺北市:華騰。
    吳信華(1999)。法治國家原則(一)-概說。月旦法學雜誌,46,6。
    吳信華(1999)。法治國家原則(四)-依法行政原則之一:概說及法律優位原則。月旦法學雜誌, 55,11-12。
    吳信華(1999)。法治國家原則(三)-比例原則。月旦法學雜誌, 52,2-3。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1996)。班級經營。臺北:心理。
    吳明隆(2009)。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宗立(2002)。班級經營-班級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Straus, A. & Corbin, J.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頁225-238)。臺北市:濤石。
    柯斯媛(2008)。國中初任導師班級經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鼎堯(2002)。從現代法治理論探討我國高中學生之申訴制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澄清(1998)。社會化過程的重要機轉-同儕互動。健康世界,145,10-14。
    高光義(1997)。淺談大學自治下學生權利的保障。國教月刊,44,3-4。
    高廣孚 (1976)。杜威教育思想。臺北市:水牛
    高廣孚(1992)。西洋教育思想。臺北市:五南。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晏揚清(2003)。現代分權理論之演進:自洛克、孟德斯鳩、盧梭至孫中山。義守大學人文與社會學報,1,14-17。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臺北市:高等教育。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頁80-82)。臺北市:高等教育。
    許育典(2002)。學術自由保障下的學生自治。學生事務季刊,41(3),10-11。
    許育典(2005)。人權與法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當代教育研究,13(3),29-58
    許育典(2009)。臺灣的民主對人權法治與多元文化的影響。載於羅昌發、許育典(主編),全球化、正義與人權。臺北市:元照。
    許志雄(1992)。憲法上之個人尊嚴原理。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13,51。
    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1999)。現代憲法論(頁249-252)。臺北市:元照。
    陳彥宏(2006)。從西方法律思想之發展論當代的法治理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陳國元(2005年9月14日)。「刻薄窮人!沒錢繳學費,罰寫20遍」TVBS新聞,取自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
    陳伯璋(1998)。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內涵、及特性。國立高雄師大教育學院、高雄市教育局、高雄市教育學會合辦「高雄市教育學會八十七年度年會暨教育新世代的變革與因應研討會」宣讀之論文。
    陳光輝(1998)。各國公民教育。臺北市:水牛。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慈陽、王毓正(2003)。論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對於基本權保障之理論發展。月旦法學雜誌,98, 25-27。
    陳新民(1991)。行政法學總論。臺北市:三民。
    陳木金(1999)。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指標建構之研究。藝術學報,64,210-248。
    陳木金(2004,8)。國小教師教室管理效能量表之驗證分析研究。論文發表於西安市陝西師大教科院舉辦之「第六屆海峽兩岸測驗學術研討會」,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
    陳靜宜(2007)。新竹縣國民小學法治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穆瑩(2001)。國中生政治知識與民主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國三學生為樣本(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淑敏(1996)。同儕互動與認知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413-H-153-001)。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
    陳晉華(2009)。從兒童的教育需求來省思教師精進專業知能的多元面向。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87/A47.htm。
    陳奎憙、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臺北市:三民。
    畢竹筠(2010)。認識權威和威權的不同。取自法治教育資訊網,http://www.lre.org.tw/newlre/RTE/myform_detail.asp?id=2851。
    國際青少年人權協會(2008)。什麼是人權。山達基教會國際人權部門。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取自教育部國司網站:http://www.edu.tw/eje/index.aspx。
    教育部(2010)。教育部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
    郭重吉、江武雄(1993)。從協助學生建構意義的觀點探討國中理化教學的改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2-0111-S-018-01)。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
    單文經(1998)。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單文經、汪履維(1989)。道德發展與原理。臺北市:五南。
    湯德宗(2000)。權力分立新論。臺北市:元照。
    湯德宗(2000)。行政程序法論。臺北市:元照。
    張如慧(2000)。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 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正藩(1969)。民主教育的真諦-近三十年中國教育述評。臺北市:正中。
    張秀雄(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樹倫(1998)。加強憲法教育落實民主法治。臺灣教育,568,17-23。
    張新仁、李佳琪、柳文卿、簡良彥等(2000)。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臺北市:五南。
    張麗萍(2008)。審議民主學習圈模式應用於高中生公共參與學習之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張國恩(2009)。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取自http://enjoy.phy.ntnu.edu.tw/mod/resource/view.php?id=12389
    黃玉(2002)。大學生發展理論與應用再探。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10-11)。臺北市:東吳大學。
    黃馨儀(2009)。臺南縣國民小學自治幹部活動實施現況與問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未出版,臺南市。
    黃政傑(1985)。潛在課程概念評析。教育研究所集刊,28,163-179 。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國峰(2009)。國小學生法治概念認知與態度形塑之教學研究-從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民主基礎系列教材的觀點談起(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瑞真、曾玲珉(譯)(2002)。Dreikurs,R.B;Grunwald,B& Floy C. P著。班級經營與兒童輔導(Maintaning Sanity in the Classroom)。臺北市:禾楓。
    楊淑娟(2009)。國小三年級導師從班級經營角度來看班級自治活動成效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泰順、廖峰香(1991)。民主與社會。臺北市:空中大學。
    葉興華(1995)。國小班級管理。臺北市:漢文。
    詹棟樑(1997)。德育原理。臺北市:五南。
    詹棟樑(1998)。德國的法治教育。臺灣教育,568,6。
    廖添富、王錦雀(2000)。從民主教育觀點談「社會學習領域」統整課程之設計理念理念。公民訓育學報,9,35。
    廖國宏(2009)。「依法而治」的三重奏—形式、實質與程序的法治典範(上)。取自公務人力發展中心游於藝電子報,96。http://epaper.hrd.gov.tw/97/EDM97-0802.htm。
    鄭進丁(1989)。國民小學校長運用權力策略、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宗珍(1999)。人性尊嚴之保障作為憲法基本原則。月旦法學雜誌,45,100。
    蔡明富(1998)。自動化的經營-談班級自治的策略。班級經營,3(2),27-28。
    潘淑滿 (2003)。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翰林出版事業(2008)。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指引第一冊(3版)。臺南市:翰林。
    劉雲杉(2005)。學校生活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劉鎔毓(2008)。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歷程之研究-以臺北市都會區某技職校院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燿男、陳怡靖(2006)。班級經營-管理與實務取向。臺北市:禾楓。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教(1986)。道德判斷與道德教學,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1988)。水桶與照燈-談大學課程修訂。現代教育,3(3),42-45。
    盧富美(2003)。班級常規經營-常規與教學雙人行(頁3-8)。臺北市:心理。
    聶崇信、朱秀賢(譯)(1980)。Carl Cohen著。民主概論(Democracy)。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顏厥安、周志宏、李建良(1996)。教育法令之整理與檢討-法治國原則在我國教育法治中之理論與實踐。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叢刊AA03。臺北市: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鄺芷人(2004年10月20日)。公民社會與民主教育。取自http://www2.thu.edu.tw/~edupage/meeting3/speaker06.htm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Peter McLaren著。批判教育學導論-校園生活(頁354)。臺北市:巨流。
    蕭妙香 (1997)。我國國民小學法治教育之研究:課程設計與教材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譚仲姿、鄧廣威(譯) (2004) 。Martin Woodhead, Dorothy Faulkner,Karen Littleon著。剖析群性發展的意義。臺北市:文景。
    蘇永欽 (1994)。走向憲政主義。臺北市:聯經。
    蘇建文(譯)(1993)。L.Kuhmerker著,學校道德文化的評鑑。載於俞筱鈞等(譯)L.Kumerker著(1990)。柯爾堡的薪傳(225-238)。臺北市:洪葉。
    蘇建文 (1991) 發展心理學。臺北市: 心理。
    羅傳賢(1997)。行政程序法基礎理論(頁30)。臺北市:五南。
    顧肅(2002)。自由主義基本理念(頁130-135)。新北市:左岸文化。
    貳、西文部分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2).The Learner-Centered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pa.org/about/index.aspx.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2).Council Approves Task Force to Update Learner-Centered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pa.org/about/index.aspx
    Astin, A.W. (1984).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Personnal,25,(pp297-308).
    Anthony, Arblaster. (1987). Democracy. (pp2-3). Frank Parkin: Magdalen college, Oxford.
    Bowers, W.J., & Salem, R.G(1970).Disciplinary administration-tradition and New.(pp.36-62)in Knowles,s(Ed.)Handbook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Policie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Berg, B. L.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Boston:allyn and Bacon.
    Carya. Buzzelli., & Bill Johnston.(2002).The Moral Dimensions of Teaching: Language,Power, and Culture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 New York: NY1001.
    Edwards,C.H.(1993).Classroomdiscipline and mangemen.NewYork:Macmillan.
    Cary,E., Levine, A. H.& Price,J.(1997).The rights of students, ACLU handbooks for young Americans(pp90-106).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 New York: Penguin Group.
    Evans, N, J., Forney, D.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orvat, E. M.& Antonio, A. L.(1999). Hey, those shoes are out of uniform: African American girls in an elite high school and the importance of habitus.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30(3), 317-342.
    Jacoby, B., & Associates. (1996).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wey ,J. (1916).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Kolb, D. A. (1981). Learning styles and 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In A. W. Chickering. & Associates(Ed.), The modern American college: Responding to the new realities of diverse students and a changing society(pp. 232-255).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omives, S. R, Woodard, U.B. Jr.& Associates (Eds.)(4th ed.)(2003).Legal Foundations of Student Affairs Practice. In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p136).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Kumashiro,K. (2004).Against common sen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ward social justice. New York &London:RoutledgeFalmer
    Mcclintock,D.(1980).Discipline as a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In Dimensions of Intervention for Student development (pp.241-253) (2-2). New York: John Willey & Sons.
    Foucault,M. (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New York: Panthen Books.
    Minar ciniv.Strong sville(1976 ).City School District,541 F.2d 577。
    Mishler, E. G.(1986).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Connell, B.(2000).Civil society: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ons. Non 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9(3)(471-478).
    Power,C.,Higgins,A.,& Kohlberg,L.(1989). Assessing the Moral Culture of Schools.in Lawrence Kohlberg’s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 N.Y.: Columbia University.
    Schumpeter, J.A.(1975). Capitalism and democracy. NewYork: Harper Torchbooks.
    Kratochwill, T.(2011). Classroom management:Teachers modules. Retrieved June 20,2011,from http://www.apa.org/about/index.aspx.
    Watson, M.(2008) .Developmental discipline and moral education.In: L. Nucci and D. Narvaez (Eds.) .Handbook of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pp. 175-203). 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
    Williamson, D. Minor, K. I.& Fox, J. W. (1997).Three faces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Toward a clarification of definition. In law-related education and juvenile justice. (pp.20-22).Illionis: Charles. C. Thoma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