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羿妏
Lin, Yih-wen
論文名稱: 尋找藏寶圖中的秘密:漫畫同人誌創作者學校內外藝術學習歷程關連性之研究
Revealing the secret of the treasure map: Research on the art learning process of Dojinshi in school and outside of the school
指導教授: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王國川
Wang, Kuo-Ch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38
中文關鍵詞: 漫畫同人誌學生自發性藝術創作藝術教育視覺文化學生次文化
英文關鍵詞: Dojinshi, Students’ spontaneous art creating activities, Art education, Visual culture, Students’ subcul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2下載:8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尋找藏寶圖中的秘密:
    漫畫同人誌創作者學校內外藝術學習歷程關連性之研究
    摘 要
    當代藝術教育已突破以往僅專注於精緻藝術的一元化價值發展,帶給學生有別於傳統藝術教育的形式與內容,而逐漸對大眾文化、本土文化、多元文化等議題展開雙臂。在藝術教育研究領域的擴展之下,本研究試圖透過受到大眾文化漫畫影響至深的一群人,也就是漫畫同人誌創作者的學習歷程,剖析這些創作者自身學校內外藝術學習歷程之關連性,進而從中抽取對未來台灣藝術教育的建言。
    本研究採取質量方法並重的方式,藉由參與觀察、問卷調查以及深度個案訪談的三個研究階段進行相關研究資料的收集,並以活躍於台北各大販售會的創作者為研究對象母群。參與觀察階段包括對幾場台北販售會的參與觀察,而他人焦點團體訪談之參與觀察、對某一位創作者所做的一日貼身觀察以及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個案來源皆來自於參與台北大場販售會的創作者。資料收集之後除了對質、量資料的分門處理之外,也在研究結果詮釋階段作質、量資料的相互對照與佐證。
    在透析所收集之資料之後,發現校內外藝術學習歷程間的關連界線是十分模糊的,故研究結論分為「差異性關連」與「影響性關連」兩個部分進行討論:
    一、不同藝術受教背景確有可能造成相異的學校藝術學習經驗。從學習環境、學習目標、學習方式等層面的差異,發現校內外藝術學習歷程間的差異性關連;但是,對於學校藝術受教型態影響漫畫同人誌創作發展的調查結果看來,並未發現不同藝術受教背景的漫畫同人誌創作者,與漫畫創作發展間存在有任何可能的影響模式。
    二、影響性關連面向上,根據本研究發現,不同藝術受教背景在學校內外藝術學習歷程間關連性之可能面向有四:
    (一)興趣引發面向
    學校藝術教育並非影響他們對從事漫畫創作感興趣的可能因素,但是在頻繁接觸漫畫創作之後,卻可能增進他們對學校藝術學習的動機。
    (二)創作技法之影響面向
    繪畫能力的相互影響,是大多數創作者所認同的。也就是不論其藝術受教背景為何,都認為學校藝術學習與漫畫創作之間的技法方面互有正向的影響。
    (三)創作思維與審美之影響
    對於學校藝術教育影響漫畫同人誌創作的思維經驗認同度方面,普遍呈現偏低認同度的情況。並且曾接受專業藝術教育創作者的認同度,有高於未曾接受專業藝術教育創作者的情況;而對於漫畫同人誌創作影響學校方面的藝術思維,則大多呈現高度贊同的情況。
    (四)對漫畫創作認同與支持度之面向
    研究發現,學校師長對漫畫的看法是可能影響創作者對校內外藝術學習關連性之意見傾向因素之一。由於學校師長對漫畫的不認同,而使得他們可能懷疑校內外藝術學習間的關連性,或者是更激發他們要達成此關連的意志。
    三、根據本研究所得對台灣藝術教育之建言
    (一)漫畫同人誌創作經驗代替了部分藝術教育的功能,它可能提供有別於學校藝術學習的內容,學校不必排斥學生自發性接觸的文化活動。
    (二)藝術教師應培養自身對藝術宏觀的視野
    學校藝術教師應以廣博的態度看待藝術,通俗藝術也是藝術領域的一環,不應特別被排除在外。對學生所從事的藝術相關次文化亦是如此。
    (三)學校藝術教育不應將成人既有的價值觀套用在學生身上
    研究發現,創作者之所以產生學校內外藝術創作理念的衝突,多來自於學校所強加的藝術價值觀所帶來之壓力,故認為學校不應強迫學生接受單一價值觀對於所有藝術的可能性應是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
    關鍵詞:漫畫同人誌、學生自發性藝術創作、藝術教育、視覺文化、學生次文化

    Revealing the secret of the treasure map: Research on
    the art learning process of Dojinshi in school and outside of the school
    Summery
    Contemporary Art education break through the realistic art one-direction development, which has brought the new art formats and contents to students o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art education. The new art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close to the public culture, local culture and multi culture. To expand on the art education field of research, this research try to investigate the art learning process from a group of art creators in the comic forum, who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public culture. Analyzed their learning process to see if there are any relations between in school and outside school art studies. From the research, hope to find useful results for the future Taiwan art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is using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by observing, filling out questionnaires and personal interviews three stages for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lso present in Taipei major tradeshows for random sample collecting.
    On the observing stage, tradeshow visitors are the research group, also focus group, one-day observation on one comic creator, questionnaire filling and intensive interviews. All samples are from comic creators in major tradeshows.
    Samples are being categorized into quantity and quality information.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information are use to compare, or to proof of any evidence on the research result.
    After analyzing all collected information, find that there is hard to draw a clear line on the differences have in school and outside of school art studies for Dojinshi.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discussed in two different ways, 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s and the influential relations.
    1. Different personal art background is possible to have a different experience in school art lea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 school and outside of school art learning are learning environment, study goal and learning method. But, from the result of in school art influence, research result finds that there is no influence model in Dojinshi or professional comic creators what so ever.
    2. On the influential re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there are four findings of possible relations between in school and outside school art learning for Dojinshi.
    l Personal Interest
    School art education is not the influence factor for them to get interest in comic creations, but constantly in touch with comic art creating information outside of school could possibly improve their willingness to learn art in school.
    l Comic creating skills
    Drawing skill is essential to comic creation that is agreed by the most comic creators. No matter what personal art background a comic creator has, Dojinshi think that school art education is a good way to improve on their drawing skills.
    l Creative concepts and Aesthetics
    Majority of Dojinshi thinks that school art education does not have influence on their creativity, and comic creators who have professional art education agree on the comments more than creators who do not have professional art education. On the comments of Dojinshi’ artworks does influence school art creative concepts, is highly agreeable among Dojinshi.
    l Support and appreciation for comic art creation
    From research finding, schoolteachers think that comic art is a possible factor to influence in school and outside school art learning. Schoolteachers do not appreciate comic art, which is the reason for them to suspect the relations, or give them an excuse to claim any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 school and outside school art learning.
    3. Useful research result for better Taiwan art education
    l Comic forum has taken over part of the art education functions, it has provided a new way of art learning. Schools are not necessary to against students’ spontaneous art creating activities.
    l Art teachers should be more open minded to any forms of art creation.
    Art teachers should have a broad view to see art; public art is also in the art field, which should not be excluded, so does the art related subculture.
    l School art education should not impose the existing art value to student.
    From research findings, Dojinshi have the conflict on the in school and outside school art learning concepts; it is because schools reinforce the art value and give the student pressures to create certain forms of art. So, school should not insist on only one kind of art value, but all of the possibilities in art.
    Key word: Dojinshi, students’ spontaneous art creating activities, art education, visual culture, students’ subculture

    目 次 前言:尋寶歷程導覽 1 第一章 藏寶圖軼事 3 第一節 尋找寶圖蹤跡 4 第二節 寶藏的誘惑 11 第三節 尋寶禁忌 12 第四節 探寶密語 16 第二章 解開寶藏密語的智慧 19 第一節 智慧能量的累積之一:關於漫畫與同人誌 20 一、關於漫畫 20 二、漫畫迷與同人誌之關係:漫畫同人誌之來源 25 三、關於漫畫同人誌 27 第二節 智慧能量的累積之二:學校外之藝術行為及藝術學習 38 一、學校外藝術行為及其學習的產生與範疇 39 二、學校外藝術行為之內涵 42 三、學校外藝術行為之特色 46 第三節 智慧能量的累積之三:學校內之藝術教育 49 一、學校藝術教育之來源與內涵 49 二、學校藝術教育之特色 54 三、不同實施方式的學校藝術教育之差異 56 第四節 學校內外藝術行為之差異 62 一、就教育環境而言 62 二、就教育目標而言 64 三、就教育內容而言 65 四、就學習模式而言 66 五、學校內外藝術學習可能之關連 67 第三章 探險者的尋寶秘笈 69 第一節 探險者與守護者 70 一、探險者與守護者的關係 71 二、寶藏守護者的出現 72 三、我與我的寶藏守護者 74 第二節 尋寶之必備工具 82 一、探險者在尋寶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中的「我」 83 二、探險者的另一項尋寶工具:問卷工具的準備 85 第三節 尋寶秘笈 93 一、思考架構 93 二、研究設計 94 三、研究方法 101 第四節 寶藏挖掘實錄 105 一、前導研究實錄 105 二、問卷調查實錄 110 三、正式個案深度訪談實錄 114 第五節 抽絲剝繭解密尋寶 116 一、資料收集與紀錄 116 二、資料分析 119 第四章 階段守護者群像 125 第一節 階段守護者之基本認識 126 第二節 階段守護者之漫畫同人誌創作相關經驗 132 一、漫畫創作、同好聚會參與以及同人誌出版相關經驗情形 132 二、漫畫同人誌創作者之漫畫學習經驗 135 三、漫畫同人誌創作類型與風格形式 138 四、漫畫同人誌活動型態 140 五、填答者對漫畫同人誌活動參與之態度 144 六、受資訊、電子媒體影響部分 146 第三節 各藝術學習背景階段守護者眼中的關連性 148 一、對漫畫認同態度方面的關連 148 二、實質表現之關連 152 三、對校內外藝術學習關連性之概括性看法方面 163 四、其他方面 166 第四節 關鍵守護者的產生 169 第五章 關鍵守護者與神秘的寶藏 175 第一節 對守護者族群的認識 176 一、台灣漫畫同人誌之發展歷程 176 二、漫畫同人誌創作者參與販售會過程與態度 186 三、漫畫同人誌與台灣社會價值觀 190 第二節 寶藏之鑰 196 H君 197 G君 201 J君 205 K君 210 L君 213 第三節 打開神秘寶藏 218 一、守護者的學校藝術學習歷程 218 二、守護者漫畫創作學習歷程 224 三、學校內、外藝術學習歷程之關連性 230 四、綜合討論 239 第六章 寶藏與探險者的傳承 245 第一節 寶藏解碼 246 一、不同藝術受教背景的漫畫同人誌創作者在學校內外藝術學習歷程之經驗差異 246 二、不同藝術受教背景在學校內外藝術學習歷程間關連性之可能面向 248 三、根據本研究所獲得對台灣未來藝術教育之建言 254 第二節 探險者傳承 258 一、對未來欲求取相同寶藏的探險者之建議 258 二、對於欲尋求藏寶圖中其他相關寶藏的建議 260 探險者自白 265 參考文獻 265 附 錄 附錄一:前導研究各階段相關資料 附錄1-1:「盈社」焦點團體訪談參與觀察札記 271 附錄1-2:前導研究焦點團體訪談參與觀察綜合反省札記 285 附錄1-3:一日貼身觀察札記 290 附錄1-4:一日貼身觀察分析整理 298 附錄1-5:G君訪談大綱 300 附錄1-6:G君訪談札記 302 附錄1-7:G君訪談分析 325 附錄1-8:H君、G君訪談綜合反省札記 332 附錄二:問卷調查研究階段相關資料 附錄2-1:問卷初稿 341 附錄2-2:問卷專家效度檢測表(一) 347 附錄2-3:問卷專家效度檢測表(二) 353 附錄2-4:隨問卷專家效度檢測表所附之研究內容簡介 360 附錄2-5:研究問題與受測問卷編制目的、提問目的之對照表 362 附錄2-6:問卷專家意見與修改過程、修正結果 363 附錄2-7:正式問卷 377 附錄2-8:問卷調查次數結果統計 384 附錄2-9:問卷中其他選項與意見看法等質性資料 389 附錄三:正式訪談階段相關資料 附錄3-1:正式訪談邀請函、回函、訪談程序與相關事項說明 398 附錄3-2:J君訪談大綱 402 附錄3-3:J君訪談札記 404 附錄3-4:J君訪談分析 430 附錄3-5:學校美術教育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參考字卡提示 436 附錄3-6:正式訪談編碼本、編碼樹狀示意

    參 考 文 獻
    中文部分
    王國川(2002)。圖解SAS在變異數分析上的應用。台北:五南。
    王國川、翁千惠(2003)。圖解SAS在資料分析上之應用,未出版。
    台灣同人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台灣同人誌販售會CWT23場刊,2002/3/2-3。
    李衣雲(1996)。斷裂與再生:對台灣漫畫生產的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衣雲(1999)。私漫畫同居物語。台北:新新聞文化。
    李春瑩(1999)。解讀黑箱:蘊含在評量歷程中的教師價值觀之詮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國淳(1997)。戰後五十年來台灣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裕益(1998)。二十一世紀國民中小學學生所需具備之關鍵能力。國教天地,129,頁24-27。
    林怡璇(1997)。漫畫同人誌成員之特質、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4)。高雄:麗文。
    林重新(2001)編著。教育研究法。台北:揚智文化。
    林振雄(2001)。高職電機科學生基本能力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俞國良主編(1999)。當代青少年心理與教育大辭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郭生玉(200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第十七版)。中和:精華書局。
    郭禎祥、趙惠玲(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325-366。台北:桂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陳美秀(2001)。兒童繪畫表現與大眾文化關係之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自發性漫畫創作之多重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曉慧(2002)。國中學生美術課「自我調整學習」模式應用之多重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麗卒(1998)。以質化方式探索兒童繪畫內容與社會環境間的關係,載於一九九七年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藝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頁177-190)。彰化:中華民國藝術教育研究發展學會。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黃中天、洪英正(1992)。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
    楊孝嶸(1986)。從日本漫畫內容分析談我國兒童傳播內容之規劃。報學,7(6),65-71。
    趙惠玲(2001)。視覺文化統整課程初探:從惠玲檳榔與荷莉的例子談起,載於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1-433)。台北:師大美術系。
    趙碧華、朱美珍(2002)編譯。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學富文化。
    歐繡瑜(1997)。以幻想主題取徑探討台灣流行漫畫的價值觀。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惠媛(2001)。沒有圍牆的美術館。台北:幼獅文化。頁130-136。
    賴怡伶(2000)。台灣少女漫畫發展與文本創作分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黎曉安、莊蕙菁、吳雨致、林羿妏(2002)。以「視覺文化」議題為核心的課程設計初探。中華民國藝術教育研究發展學會:「藝術與人文」統整課程相關研發資料。頁23-30。
    鍾瑞蘋(1998)。同性戀漫畫讀者之特性與使用動機之關連性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五南圖書。
    蕭湘文(2000)。漫畫的消費行為與意義:漫畫迷與非漫畫迷之比較。民意研究季刊,213期,7月,頁55-89。
    譚光鼎(2000)。青少年次文化與人格發展—流行漫畫讀物的分析。中等教育,51(4),11-33。
    蘇新益(1997)。台灣漫畫家的養成教育。文訊月刊,97(135),頁36-38。
    教育部(1993)。國小美勞科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4)。國中美術科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5)。高級中學美術科課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7)。藝術教育法。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9a)。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9b)。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各年級教學科目及授課內容參考原則(已廢止)。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1)。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台北:作者。
    西文部分
    Advisory NAEA (2002). Art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Miami: NAEA.
    Aiken, L.R.(1996). Rating scales and checklists: Evaluating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attitud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Ballengee-Morris, C., & Stuhr, P. (2001). Multicultural art and visual culture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Art Education, 54(4), 6-13.
    Bogdan & Biklen (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hen, J.S. (2002a). Exploration of Adolescent Comics Culture and the Patterns of Self Learning.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0-2411-H-415-001-SSS), unpublished. (※註:Chen為陳箐繡)
    Chen, J.S. (2002b, August). Exploration of the “real” reality in the simulated fantasy of adolescent anime conventions and cosplay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2002 InSEA Congress, New York.
    Creswell, J.W. (1997).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California: SAGE.
    Duncum, P. (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101-110.
    Duncum, P. (2002).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Why, what, and how.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1(1), 14-23.
    Eisner, E.W. (1983). On the relationship of conception to representation. Art Education, 36(2). 22-27.
    Freedman, K. (2000). Social perspectives on art education in the U.S.: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in a democrac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4), 314-329.
    Kindler, A.M. & Darras, B. (1997).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in ar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9(2), 147-167.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Wilson, B. & Wilson, M. (1977). A iconoclastic view of the imagery sources in the drawings of young people. Art Education, 30(1), 4-11.
    Wilson, B. & Wilson, M. (1980). Cultural recycling: The uses of conventional configurations, images and themes in the narrative drawings of American children. In J. Condous, J. Howlett, & J. Skull (Eds.), Arts in cultural diversity (pp. 277-281). Sydne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Wilson, B. & Wilson, M. (1982). Strategies for a multi-dimensional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children’s graphic narratives. InSEA pre-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to ideology, learning, evaluation and arts education (pp.217-232). Enschede, the Netherland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ilson, B. (1995). In school or in life? In self or in society? Where are the goals of art education met? 1995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文化、社會、藝術教育論文集(上)(頁343-362)。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Wilson, B. (2000). Of diagrams and rhizomes: Disrupting the content of art education. 2000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onference (pp.25-52). Taipei: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Wilson, B. (2001). Cyborgian children: stretching the limits of art & humanity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plication. 2001 InSEA-Asian regional congress (pp.13-28). Chunghua: Taiwa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through the Arts.
    網際網路資訊
    Chiou, G. J. (2000)。自我學習。2003年5月11日,取自美麗心世界—談青少年情緒EQ及自我探索:http://www.contest.edu.tw/award/88/young/jen1654/www/learn-1.htm。
    Muse木棉花股份有限公司(2001)。對於漫畫的熱情就像熊熊烈火一樣在我心底燃燒!讓我們一同加入漫畫派對吧!。2001年12月26日,取自Muse木棉花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e-muse.com.tw/2001/comicparty/comicparty.php
    北縣國教輔導團(n.d.)。基本理念。2002年10月4日,取自九年一貫手拉手:http://ezgo.tpc.edu.tw/home.htm。
    俳遊場劇團(n.d.)。藏在畫面之後。俳遊場劇團網頁—俳遊場說戲:http://lmdc.hypermart.net/4/4-25.html。
    無作者(n.d.)。無標題。2001年12月26日,取自http://server37.hypermart.net/hxhnice/book.htm。
    郭武雄(n.d.)。知覺發展與美勞教育關係之初探。2003年5月12日,取自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小美勞教師進修網站:www.aerc.nhctc.edu.tw/paper。
    張來春(2003)。論自我指導式學習。2003年5月11日取自:http://www.being.org.cn/sikao/sdl.htm。
    董克強(n.d.)。論人的一般行為規律:倫理的最一般基礎。取自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劉豐榮(1992)。培養兒童文化之能力。2003年5月12日,取自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小美勞教師進修網站:www.aerc.nhctc.edu.tw/paper/21th-8.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