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玉雲
論文名稱: 編織課程對泰雅族原住民學童、教師編織才能、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之研究
指導教授: 潘裕豐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3
中文關鍵詞: 泰雅族泰雅族傳統編織文化文化認同族群意識
英文關鍵詞: the Atayal People, Traditional Atayal Knitting Culture, Cultural Identity, Ethnic Consciousn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93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以泰雅族學生為對象瞭解目前泰雅族編織教學策略的發展、教學實施現況、及所面臨的問題;透過泰雅族傳統織布傳承教育,探討其文化認同及族群意識是否有關聯性、影響性,並綜合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單位作思考方向之參考。本研究分為深度質性訪談及問卷調查。訪談對象以台北縣、桃園縣、及苗栗縣等地泰雅原住民地方教授泰雅族傳統織布教師為主;以問卷調查方式對實施泰雅族傳統織布課程的原住民學校進行調查。問卷量表資料搭配訪談資料,來分析台灣原住民泰雅族族群文化認同、族群意識與學校教育實施泰雅族傳統織布文化課程之情形,研究結果如下:一、泰雅族傳統織布課程的實施是文化傳承必須學習不可或缺的課程。二、學習泰雅族傳統編織課程中,可以加強族群文化的認同。三、學習泰雅族傳統編織課程中,可以建構族群意識的認可。
    關鍵字:泰雅族、泰雅族傳統編織文化、文化認同、族群意識

    The study is aimed at understanding the Atayal (a.k.a. the Tayal or the Tayan) people’s knitting education policy and development, its current situations, and relevant issues by surveying selected Atayal studen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ultural identity and ethnic consciousnes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two on one another will be probed in the discussions of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knitting heritage. The findings will be delivered to applicable institutions for reference collection. The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with an in-depth qualitative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former will be targeted at teachers of the Atayal traditional cloth in local aborigines’ residence of the Atayal people in Taipei County, Taoyuan County, and Miaoli County. There questionnaires will be distributed to local aboriginal schools offering such courses on knitting. Both the qualitative and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will be employed to analyze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Atayal knitting classes offered in schools. This paper is concluded showing the following results: 1)the courses on traditional Atayal knitting are an inevitable crux of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2)the traditional knitting classes can reinforce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Atayal people; and 3)such classes may further help construct their ethnic consciousness.
    Keywords: the Atayal People/Traditional Atayal Knitting Culture/Cultural Identity/Ethnic Consciousnes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7 第三節 名詞解釋...........................................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文化殊異學生之特殊教育...............................13 第二節 台灣泰雅族群之研究..................................20 第三節 泰雅族編織文化之研究................................32 第四節 族群意識之研究.....................................76 第五節 文化認同之研究.....................................82 第三章 研究方法..........................................92 第一節 研究架構..........................................92 第二節 研究流程..........................................9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95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11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118 第一節 編織課程之才能表現成果分析..........................118 第二節 學童對於泰雅族編織課程所涉及的族群意識之分析..........133 第三節 教師編織教學課程實施及所涉及文化認同與族群意識之訪談結果分 析...............................................14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4 第一節 結論.............................................164 第二節 建議.............................................165 參考文獻................................................168 附件一 學習單 聽聽織物在說話..............................176 附件二 學習單 神秘密碼...................................177 附件三 學習單 觀察細微...................................178 附件四 學習單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179 附件五 學習單 一技在身...................................180 附件六 學習單 設計師現身.................................181 附件七 織布歌 Uyas Tminun...............................182 附件八 泰雅族傳統編織教學實施調查問卷(正式問卷)...........184 附件九 訪談同意書.......................................189 附件十 正式深度訪談問題大綱..............................191

    王志弘( 1999)。文化研究講義,59—78,(未出版)。
    王甫昌(1996)。臺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臺灣政治學刊,1,129—210。
    王振寰、瞿海源(200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中央研究院(1996)。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台北:中央研究院。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1995)。從原住民基督徒看台灣族群問題與國家認同。台北:雅歌。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2)。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台北:前衛。
    尤瑪.達陸(2003)。織起一座彩虹祖靈橋。苗栗:雪霸國家公園。
    方麗美(2005)。泰雅織布藝術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布興.大立(2008)。自治是原住民的唯一活路。台北:前衛。
    卯靜儒(譯)( 2004 ) 。J.R. Fraenkel & N.E. Wallen 著。教育研
    究法規劃與評鑑。高雄:麗文。
    朱全斌(1998)。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台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聞學研究,56,35—63。
    朱龍祥(1997)。流行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行為與心態初探。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牟中原(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8)。原住民身分法。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呂美容(1992)。泰雅傳說 祖先的故事。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
    呂美枝(2006)。提升弱勢族群教育機會-找尋當前教育策略與多元文化教育理想的平衡。現代教育論壇,15,397-406。
    李壬癸(1997)。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遷徙。台北:常民文化。
    李莎莉(1999)。台灣原住民傳統服飾。台北:漢光文化。
    李宜蓁(1999)。日月神教重出江湖—邵族災後重建與族群認同的相互辯證。國立台灣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瑛(2000)。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教育決策倫理之探討。哲學與文化,27,349-361。
    李美儀(2005)。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載於2005太魯閣族都市原住民自治區說明會。取自http://www.truku.org.。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Q.Patton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台北:五南。
    沈明德(1995)。合歡禮讚。南投縣:仁愛鄉公所。
    林佳範(1997)。『紮根』臺灣 ― 簡論文化認同和臺灣獨立。2009年9月1日,取自http://www.wufi.org.tw/mail/m071997.htm.
    林瑞端 (2001)。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道生(2001)。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台北:漢藝色研。
    林瓊惠(2004)。探討多元文化課程與族群教育之關係。國教新知,5(1),85-94。
    周錦宏(2000)。泰雅族北勢群傳統工藝變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宜蘭縣政府(86)。宜蘭縣南澳鄉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手冊。宜蘭縣:縣政府。
    洪鎌德(2002)。全球化下的認同問題。哲學與文化,29(8),689-695。
    宮本延人(1992)。台灣的原住民。台中:晨星。
    浦忠成(2004)。族群.認同.文化。載於2004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會議
    手冊,35-60。2009年9月2日取自http://www.cca.gov.tw/cforum/culture_citizen/manual.pdf
    姚誠 (1996)。人與土地的思考—論「族群意識」與「鄉土意識」,國際人文年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5 ,159—173。
    姚誠(2000)。從「意識」到「認同」論台灣鄉土教育建構。課程與教學,3,10—16。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施正鋒(1999)。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1987)。原住民-原住民被壓迫者的吶喊。台北: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馬騰獄(1998)。泰雅族文面圖譜。台北:攝影天地。
    孫大川(1997)。神話之美-台灣原住民之想像世界。台北:山海文化。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
    袁之琦、游恆山(1995)。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五南。
    高德義(1997)。跨世紀原住民政策藍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高怡萍(2000)。客家族群意識與歷史的文化建構—客家社區在原鄉與移民地之比較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3,50—54。
    張茂桂(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張嘉育(1998)。教師層級的多元文化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建成(2000)。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張建成(2001)。傳統與現代之間-論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載於2001年原住民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暨研討會,p558-574。
    張芬芬(譯)(2006)。M.B.Miles&A.M.Huberman 著。質性研究資料之分析。台北:雙葉書廊。
    張素莉(2006)。族群意識與族群關係的網絡分析:以臺北縣市都市原住民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振明(2007)。台灣原住民族研究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之研究一以中正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教育部九十七年推動教育優先區計劃。台北:教育部。
    郭良文(1998)。台灣近年來廣告中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的認同與傳播意涵。新聞學研究,57,127—156。
    黃炫星(1993)。泰雅文化組曲。南投縣:縣政府。
    黃宣範(1994)。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陳千武(1991)。台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台北:台原。
    陳瑞芸(1990)。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國立政治
    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佩周(1993)。說不完大霸神話。台北:時報。
    陳麗華(1996)。班級經營族群關係的原則與做法。國教月刊,43,56-63。
    陳淑美(1997)。台灣原住民文化。台北:光華。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學苑。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學苑。
    陳奕麟(1999)。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33,103-131。
    陳麗珠(1999)。以德懷術評估台灣省教育優先區補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高師大教育學刊,15,35-64。
    陳連櫻(2004)。台灣原住民運動與原住民教育政策關係之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34,27-44。
    湯仁燕(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轉化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4,91-115。
    馮建三(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文化。
    葛永光(1991)。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台北:正中。
    甄曉蘭(1999):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想與挑戰。 台灣教育,581,2-8。
    廖炳惠(1994)。游離族群與文化認同,回顧現代。台北:麥田。
    廖春文(2000)。教育優先區發展模式及實施策略之研究。台中師院報,14,1-5。
    劉俊斐(1996)。民族主義與民族整合,國際人文年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5,175—192。
    劉佑彰(2002)。鄉鎮原住民學童文化參照架構與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從義(2003)。從「教育機會均等」理念談原住民學校行政因應策略,載於學校行政雙月刊,27,80-88。
    鄭同僚(2004) 。P.F. Carspecken 著。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誌-理論與實務指南。台北:高等教育。
    蔡文山(2003)。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載於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
    蔡瓊嬅(1997)。現代國家中的族群文化與族群認同─台灣族群現象的理論分析。2009年8月17日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Paris/Cafe/9642/3tsai.html/
    衛惠林(1965)。台灣省通志同冑志稿。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謝高橋(1995)。台灣大都會原住民的居住隔離-以台北市為例。台北:中央研究院。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2005)。多元文化教育在台灣-檢討與展望。載於2005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273。2009年8月2日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Paris/Cafe/9642/3tsai.html
    鐵米拿葳依(1999)。泰雅賽德克傳統織布文化。台北:采宸。
    Anderson, B.(1983).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read ofnationalism. London:Verso.
    Bronfenbrenner, U. (1960). Freufian theori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Child Development, 31, 15—40.
    Banks ,J.A.,& Banks,C.A.,(1989).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andn Perspectives . Boston: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1994).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 Boston:Allyn, & Bacon.
    Bogdan,R.C.&Biklen,S.K.(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3ed.)Boston:Allyn and Bacon.
    Gellner, E.(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Fifth, S. (1996). Music and identity. In Staurt Hall & Paul du Gay(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PP,108-
    127.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redrik Barth(1998).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Waveland Press.
    Geertz, C. (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Hall, S. (1992).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S. Hall &T. McGrew(Eds).Modernity and Its Future.London:Polity.
    Hall, S. (1996).Introduction:Who needs identity. In Staurt Hall & Paul du Gay(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PP. 1—17.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Jackson, R. L. (1999). The Negoti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perceptions of European Americans and African. Westport, Connecticut London: Praeger.
    Lima, Elvira S. and Lima, Marcelo G (1998).Cultural contexts of political action in school and socie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P. 323—324.
    Park, Robert E.(1926)“The Urban Community as a Spatial Patterm and a Moral Order .” The Urban Community, ed. By Ernest W. Burgess, 3-18.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rk, Robert E.(1950)Race and Culture . Glencoe, Ill : Free Press .
    Portes, Alejandro(1984)“The Rise of Ethnicity : Determinants of Ethnic Perception among Cuban Exiles in Miami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3): 383-397
    Rindfleisch, Aric and Christine Moorman
    Seidman,I.E.(1991).Interviewing as Qualtiative Research: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N.Y.:Teachers College Press.
    Taylor, Charles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Multiculturalism. Ed. Amy
    Gutman. Princeton U PP. 25—167.115
    Helms,J.E.(1990).Black and white racial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Greenwood Press.
    Massey,Douglas S.(1981)“Social Class and Ethnic Segregation:A Reconsideration of Methods and Conclus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 ew 46:641-650.
    Modgil,S.,Verman,G.,K.,Mallick,K.,& Modgil,C.(198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 interminable debate. London: Taylor & Francis.
    Weber, Max (1996).”The origins of ethnic groups.” In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eds. Ethnicity. PP. 35—40.
    Williams, Raymond (1976). Keywords. London:Fontana.
    Wheelis, Allen (1958). The quest for identit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Woodawrd, Kathryn (1997). Concepts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PP. 8—12.London: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