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伊勻 Wu I Yun |
---|---|
論文名稱: |
清代滿族子弟的傳統教諭 A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for Manchurians in Ch'ing China |
指導教授: |
周愚文
Chou, Yu-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00 |
中文關鍵詞: | 清代 、滿族 、八旗 、傳統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Ch’ing dynasty, Manchurians, eight banners, traditional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8 下載:5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之目的為研究清代滿族子弟的傳統教育,並以學校教育為主要討論內容。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 八旗官學的教育以清語騎射為根本,採取旗、民隔離的教育政策:清朝為滿教育族子弟,設立了許多的官學,以教授清語騎射、培養治國人才為主要目的。此類官學均以八旗子弟為招收對象,並不提供民人子弟入學。
二、 對滿族子弟的教育建設積極但管理欠佳:對於滿族各式官學的設立和修葺,清統治者一向採取鼓勵和支持的態度,但是管理上卻有著不夠確實的缺失,清人對此情形提出膏火短絀、學校不修、房屋傾頹、仕途太廣等因素,使得八旗官學的教育成效不如預期。
三、 對滿族子弟的教育要求有地區上及身份上的差異:駐京八旗的教育條件最為優厚,而東北地區的教育發展則極為緩慢。至於駐防八旗,嘉慶朝之前的教育主要是各駐防城內設立的官學(或稱為義學),對於駐防子弟的出路影響不大,並未受到特別重視。直到駐防子弟可以就近參加科舉,才設立了準備科舉的各式教育機構,並沿用漢族長時間發展出來的各種作法來贊助駐防子弟參與科舉考試。除了地區差異之外,滿族子弟的教育無論在設備資源、師資來源、學生待遇、甚至是教育內容上,都因為其身分不同而有差別。
五、 「國語騎射」的提倡和政治權力的劃分有關,教育為政治利益服務:由於騎射關係著統治者的武力後盾,清語關係著八旗子弟的族群認同,這個武力後盾是否效忠,於是有學習滿語機會、應該滿語純熟,便是一種文化上的族群標誌,並據以分配政治權力。
六、 教育在社會流動的功能上與漢族相比影響較小,但卻發揮了倫理道德上的陶冶功能。
七、 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化發展,仍必須植基於文化環境。應透過有效的方式維護民族的生存發展,將各民族傳統文化均給予尊重及保護,並視社會需要逐漸發展出有活力的新文化。
關鍵詞:清代、滿族、八旗、傳統教育
A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for Manchurians in Ch'ing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nquires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for Manchurians in Ch’ing China.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he purposes of the Eight Banners’ Official Schools are to teach Manchurians speaking native language (Manchu language), practicing the skill of riding-shooting, and cultivating Manchu officials. Only Manchurians are allow to enroll the Eight Banners’ Official Schools .
2. The rulers of the Ch’ing dynasty establish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schools for Manchurians, but don’t manage those schools well. Because of lacking of funds and having wide and various ways to acquire an official position, the eight banners’ schooling is not so desirable and attractive.
3. Manchurians receive different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the place they live. Royal families have the best educational establishment. The conditions of education decrease by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location. The education for bannermen living in Beijing is first-rate. The education for those who live in Dongbei falls behind. As to Bannermen living in garrison towns beside the provincial capital, their young generation begin to prepare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 as the Hans’ way when the court permit bannermen to participate in exam since the emperor Jiaqing reign.
4. The reason for rulers advocate the policy of “speaking native language and the skill of riding-shooting” is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and superiority of political power of Manchurians.
5. Comparing with the Hans, formal education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Manchrians’ social mobility, and its main function is for Manchrians’ moral education.
6. From this study, it is implicated that developing a nation’s culture has to be based on its’ natural conditions, but not political power.
Keywords: Manchurians, Ch’ing dynasty, eight banners, traditional education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檔案資料
《軍機處檔摺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起居注冊‧康熙朝》,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輯,《文獻叢編》,台北:台聯國風,1964。
清國史館編,《大清國史選舉志》,清國史館進呈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趙中孚編,《翁同龢日記排印本》,臺北 : 成文,1970。
二、官書典籍
小橫香室主人編,《清朝野史大觀》,台北:中華,1971。
不著撰人,《大清十朝聖訓‧高宗純皇帝聖訓》,台北:文海,1965。
不著撰人,《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不著撰人,《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不著撰人,《文宗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不著撰人,《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不著撰人,《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不著撰人,《宣宗成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不著撰人,《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不著撰人,《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不著撰人,《滿洲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不著撰人,《穆宗毅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孔穎達,《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1955。
王先謙,《十二朝東華錄》,台北:文海,1963。
王河等修,《欽定盛京通志》,收錄於李毓澍主編,《中國邊疆叢書》,台北:文海,1965。
王樹楠、吳廷燮、金毓黻等纂,《奉天通志》,瀋陽:東北文史叢書編委會,1983。
司馬遷,《新校本史記》,台北:鼎文,1990。
白晉著,馬緒祥譯,《康熙帝傳》,收錄於《清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0-1985。
弘覺忞,《天童弘覺忞禪師北游集》,收錄於藍吉富主編,《禪宗全書》,台北:文殊,1977。
朴趾源,《熱河日記》,上海:上海書店,1997。
西清,《黑龍江外記》,台北:成文,1969。
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北京:北京古籍,1983。
宋濂等撰,《新校本元史》,台北:鼎文,1977。
希元原注,林久貴點注,《荊州駐防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和珅,《欽定熱河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松筠,《西陲總統事略》,台北:文海,1965。
長善主纂,《駐粵八旗志》,台北:文海,1999。
長順等修,《吉林通志》,收錄於李毓澍主編,《中國邊疆叢書》,台北:文海,1965。
阿桂、于敏中修,《欽定滿洲源流考》,收錄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
姚元之,《竹葉亭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昭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范曄,《新校本後漢書》,台北:鼎文,1987。
桂慶等編,《國朝宮史續編》,北京:北京古籍,1994。
海忠,《承德府志》,台北:成文,1964。
高士奇,《扈從東巡日錄》,台北:廣文,1968。
乾隆官修,《清朝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乾隆官修,《欽定八旗通志》,收錄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
國子監纂輯,《欽定國子監則例》,收錄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
崑岡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1991。
康熙官修,《御製數理精藴》,收錄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
張大昌,《杭州八旗駐防營志略》,台北:文海,1971。
張廷玉,《澄懷主人自訂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2。
梁國治撰,《欽定國子監志》,收錄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
清世宗輯,《聖諭廣訓》,雍正二年(1724)武英殿刊漢文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世宗輯,《聖諭廣訓》,雍正二年(1724)武英殿刊滿文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世宗輯,《聖諭廣訓》,雍正二年(1724)武英殿刊滿蒙文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世宗纂輯,《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收錄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
清世祖,《御定資政要覽》,收錄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
清高宗,《清高宗御製詩文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清高宗欽定,《御製繙譯論語》,收錄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
清聖祖,《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二集》,收錄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
脫脫等撰,《新校本金史》,台北:鼎文,1976。
許慎撰、徐鉉增釋,《說文解字》,收錄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
陳康祺,《潛郎記聞‧二筆》,北京:中華書局,1980。
陳康祺,《潛郎記聞‧初筆》,北京:中華書局,1980。
魚返善雄編,《華文漢語聖諭廣訓》,台北:文海,1974。
傅恆等修,《御製增訂清文鑑》,收錄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
著者不詳,《清文總彙》,出版地不詳,出版年不詳。
鄂爾泰等修,《八旗通志》,瀋陽: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
楊鍾義撰輯,《雪橋詩話》,台北 : 鼎文,1971。
瑞聯,《宗室貢舉備考》,台北:文海,1969。
萬福,《清文虛字指南》,台北:中國邊疆歷史語文學會,1968。
萬福麟,《黑龍江志稿》,收錄於李毓澍主編,《中國邊疆叢書》,台北:文海,1965。
福格,《聽雨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0。
舞格壽平,《清文啟蒙》,京都文盛堂藏板,出版年不詳。
趙爾巽等撰,《新校本清史稿》,台北:鼎文,1982。
趙翼,《簷曝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
劉昫,《新校本舊唐書》,台北:鼎文,1990。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蕭奭,《永憲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薩英額,《吉林外記》,台北:成文,1974。
魏收,《新校本魏書》,台北:鼎文,1990。
羅振玉校錄,《天聰朝臣工奏議》。台北:文海,1964。
三、專書著作
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史委員會編,《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
王鍾翰著,《清史餘考》,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1。
王鴻賓、向南、孫孝恩主編,《東北教育通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朱岑樓主編,彭懷真等譯,《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1991。
何英方,《清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3。
宋德宣,《滿族哲學思想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
李亭治主編,《愛新覺羅家族全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李細珠著,《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杜家驥,《清皇族與國政關係研究》,台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五南圖書,1998。
孟森,《清代史》,台北:正中,1967。
林恩顯,《清朝在新疆的漢回隔離政策》,台北:台灣商務,1988。
故宮博物院編,《清史圖典》,北京:紫禁城,2002。
南天書局編,《清代宮廷生活》,台北:南天,1986。
張羽新,《避暑山莊的造園藝術》,北京,文物,1991。
張佳生,《獨入佳境—滿族宗室文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
張佳生主編,《滿族文化史》,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8。
張其昀監修,《中國歷史地圖》,台北:中國文化學院,1980。
莊吉發,《御門聽政—滿語對話選粹》,台北:文史哲,1999。
莊吉發,《清史拾遺》,台北:學生書局,1992。
莊吉發,《清史論集(六)》,臺北:文史哲,2000。
莊吉發,《滿語童話故事》,台北:文史哲,2004。
陳捷先,《明清史》,台北:三民,1990。
陳捷先,《清史雜筆》,台北:學海,1977-1987。
楊珍著,《康熙皇帝一家》,台北:遠流,1999。
楊學琛,《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1996。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2001。
裕德齡,《血泣紫禁城—光緒帝畢生血淚史》,台北:慧明文化,2002。
趙令志,《清前期八旗土地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謝俊美,《翁同龢傳》,北京:中華書局,1994。
羅運治,《清代木蘭圍場的探討》,台北:文史哲,1989。
羅運治,《清高宗統治新疆政策的探討》,台北:里仁,1983。
譚光鼎,《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1998。
四、 期刊、論文
〈清宮廷畫家郎世寧〉,《故宮博物院院刊》,1988:2,頁27-41。
方豪,〈清初通曉滿漢蒙語文及曾出關之西洋教士〉,《故宮文獻》,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卷1:1,頁2-20。
王鍾翰,〈國語騎射與滿族的發展〉,收錄於王鍾翰著,《清史新考》,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頁62-73。
王鍾翰,〈清代八旗中的滿漢民族成分問題〉,收入王鍾翰,《王鍾翰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1999,頁154-169。
王鍾翰,〈清軍入關與滿族的政治思想文化〉,收錄於王鍾翰著,《清史餘考》,2001,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頁25-33。
田村實造著,李明仁譯,〈中國征服王朝——總括〉,收入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台北:稻鄉,1999,頁86-95。
吉田順一著,鄭欽仁譯,〈北亞的歷史發展與魏復古的征服王朝理論〉,收入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台北:稻鄉,1999,頁177-182。
吳志鏗,〈清代前期滿洲本位政策的擬定與調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3期,1994.6。
村上正二著,鄭欽仁譯,〈征服王朝〉,收入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台北:稻鄉,1999,頁120-131。
沙季舫著,《清代皇子養成教育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1998。
佟鴻舉,〈呼和浩特滿族教育發展概述〉,《滿族研究》, 1995:1,頁46-49。
定宜莊,〈美國學者近年來對滿族史與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簡述〉,《滿族研究》,2002:1,頁60-63。
屈六生,〈論清政府加強「國語」的幾項措施〉,收錄於閻崇年主編,《滿學研究‧第五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頁347-362。
金啟孮,〈從滿洲命名看清太宗文治〉,收錄於閻崇年主編,《滿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頁12-17。
姜相順,〈有關滿族入關前社會性質的幾個問題〉,《滿族研究》, 1994:1,頁20-25。
胡凡,〈論滿族形成時期的文化結構〉,《清史研究》,1998:2,頁18-27。
翁福祥,〈滿洲族名的由來〉,《滿族文化》, 2000.8:26,頁36-40。
袁森坡,〈清代口外行宮的由來與承德避暑山莊的發展過程〉,王戎笙主編,《清史論叢》,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頁286-319。
常曉暉,〈清初的皇族教育〉,《滿族研究》, 1999:2,頁48-52。
張玉興,〈論福臨的儒學修養與漢化情結〉,收錄於閻崇年主編,《滿學研究‧第五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頁265-292。
張佳生,〈滿族文化總論〉,《滿族研究》,1999:3,頁12-29。
張杰,〈清代八旗滿蒙科舉世家述論〉,《滿族研究》, 2002:1,頁35-39。
張杰,〈清代東北滿族文化教育簡論〉,《滿族研究》,1995:2,頁30-32。
張睿娟著,《清代滿人的漢化問題—以滿文滿語的使用為例》,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1994。
張麗梅,〈論皇太極對滿漢文化的態度〉,《滿族研究》, 2001:4,頁31-34。
莊吉發,〈清初諸帝的北巡及其政治活動〉,收錄於莊吉發,《清史論集(一)》,台北:文史哲,1997,頁235-248。
莊吉發,〈清高宗乾隆時代的鄉試〉,收錄於莊吉發,《清史論集(三)》,台北:文史哲,1998,頁199-234。
許倩倫,《清代東北封禁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1999。
陳峻嶺,〈希冀道統、治統之合膺—康熙玄燁獨尊程朱理學的文化選擇探賾〉,《滿族研究》,2001:2,頁58-62。
陳捷先,〈《舊滿洲檔》述略〉,《舊滿洲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0,頁28-34。
陳捷先,〈清朝入關前後的滿漢融合政策〉,《歷史月刊》,1995.11,頁59-65。
彭嘉楨,《清代熱河地區之巡幸活動與區域發展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1999。
黃旭慶,〈西遷新疆的錫伯族〉,《中國邊政》,第145期,1999.9,頁10-17。
黃旭慶,《清代滿族子弟的新式教育》,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1996。
黃定天,〈論俄國的滿學研究〉,《滿語研究》,1996:2,頁116-120。
黃彰健,〈讀世祖實錄〉,大陸雜誌社編,《明清史研究論集》,台北:大陸雜誌社,1975,頁107-115。
楊珍,〈康熙帝教子論析〉,《滿族研究》,2001:1,頁37-44。
葉高樹,〈清雍乾時期的「國語騎射」政策〉,收入《第二屆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3-99。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2001。
鄒蘭欣,〈簡述乾隆時期滿語文的推廣、應用及發展〉,《滿族研究》,2001:1,頁83-87。
管東貴,〈滿族入關前的文化發展對他們後來漢化的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本上冊,1968 .10,頁255-280。
管東貴,〈滿族的入關與漢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本,1971.11,頁445-488。
趙志忠,〈十年來我國滿學研究發展綜述〉,《滿族研究》,1994:3,頁10-18。
趙志忠,〈從《清文啟蒙》看清代前期滿族人的雙語使用〉,《滿語研究》,2000:1,頁26-31。
趙杰,〈旗人語言才能探因〉,《滿語研究》,1996:1,頁75-83。
齊紅深,〈東北地區民族教育發展的歷史啟示〉,《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4:4,頁86-100。
齊紅深,〈雍正帝胤禛的教育思想〉,《滿族研究》, 1994:1,頁39-42。
齊紅深,〈滿族教育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滿族研究》,1994:3,頁22-25。
劉小萌,〈近年來日本的八旗問題研究綜述〉,《滿族研究》, 2002:1,頁51-59。
閻立新,〈滿族的興盛與民族的交融〉,《滿族研究》,2000:4,頁13-17。
閻崇年,〈康熙皇帝的兒子們〉,《歷史月刊》,1999:8,頁123-127。
閻崇年,〈中國滿學研究五十年(1949-1999)〉,收錄於閻崇年主編,《滿學研究‧第五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頁20-22。
韓大梅〈清代八旗子弟的學校教育〉,《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2,頁73-75。
魏復古(Karl A. Wittfogel)著,蘇國良等譯,〈中國遼代社會史(九○七—一一二五年)總述〉,收入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台北:稻鄉,1999,頁1-69。
關克笑、王佩環,〈滿語文的興衰及歷史意義〉,收錄於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6,頁210-218。
護雅夫著,李明仁譯,〈再論征服王朝〉,收入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台北:稻鄉,1999,頁205-212。
貳、西文部分
Pamela Kvle Crossley ,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ideology, Berkeley, C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Pamela Kvle Crossley , Orphan Warriors: 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 ,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Mark C. Elliott ,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Evelyn Rawski , The Last Emperors: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Berkeley, C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