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麗靜 Huang, Li-Ching |
---|---|
論文名稱: |
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認同、社區意識與專業表現之研究 The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Professional |
指導教授: |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5 |
中文關鍵詞: | 專業認同 、社區意識 、專業表現 |
英文關鍵詞: |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5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國小教師專業認同、社區意識與專業表現的現況及其關係,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其專業認同、社區意識與專業表現之差異情形。問卷調查以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為母群體,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並以「台北縣國小教師專業認同、社區意識與專業表現概況調查問卷」,針對台北縣46所國小,546位學校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回收率為94.1%,有效問卷為514份,可用率為99.61%。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台北縣國小教師之專業認同、社區意識與專業表現皆為良好。
二、台北縣國小教師專業認同之現況受年齡、居住狀況影響而有所差異。
三、台北縣國小教師社區意識之現況受年齡、服務年資、現任職務、學校規
模、居住狀況影響而有所差異。
四、台北縣國小教師專業表現之現況受年齡、服務年資、最高學歷、現任職
務、居住狀況影響而有所差異。
五、台北縣國小教師專業認同愈深則專業表現愈佳。
六、台北縣國小教師社區意識愈高則專業表現愈佳。
七、台北縣國小教師之專業認同與社區意識能對專業表現做有效的預測,以
「意識型態」層面解釋力最大
八、依據本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1.落實相關法令規章與考核獎勵制度,鼓勵學校運用社區資源充實教
學內涵,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2.鼓勵在職進修,增進教師專業學習。
3.重視社區總體營造,推動有利於學習的社區環境。
4.研擬相關辦法與獎勵制度,鼓勵教師住進學區內。
(二)對學校單位之建議
1.加強宣導與獎勵,激勵教師士氣,提昇教師專業形象。
2.藉由社區參與,促進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
3.激發校務參與意願,提昇教師校務執行力。
(三)對國小教師之建議
1.發揮教師專業精神,加強專業學習與發展。
2.善用社區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能。
3.教師應多參與校務經營工作,建立生命共同體的觀念
The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ounty
By Huang,Li-Chi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of Taipei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analyze the variants based on their various background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techniques, using “The general status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ounty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main population of the survey is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ounty, which was composed 546 teachers from 46 different schools. The return rate is 94.1 % and the effective survey is 541, which is 99.61% useable rate. The data collected is process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ed:
1.The outcome of the professional identify,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is great.
2.The current statu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s different
based on the age and on if the teachers live in the
school districts.
3.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s
different based on the age, the length of working,
current working positions, school sizes and if the
teachers live in the school districts.
4.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is the
age, the length of working, educational background,
current working positions and if the teachers live in the
school districts.
5.The more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teachers have, the
better their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is.
6.The higher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the teachers have,
the better their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is.
7.In terms of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deology” is the most effective factor
to anticipate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8.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som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a.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1)Carry out relate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evaluation
and rewarding systems to encourage schools to use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a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develop
their ow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2)Encourage on-job training to facilitate teachers’
learning on their professional areas.
(3)Be more attentive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to build
up a learning environment.
(4)Draft a plan and rewarding systems to encourage
teachers to live within the school districts.
b.For school’s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1)Strengthen the guidance and the rewards to boost
teachers’ morale and to make better teachers’
professional image.
(2)With the involvements of community, promote the idea
of a school-based community and a community-based
school.
(3)Facilitate th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school
affairs and promote their execution.
c.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1)Enhance teachers’ self-learning on their professional
areas.
(2)Make good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o enrich
teaching content as well as to elevat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3)Teachers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school
administrative work more to form the sense of unity
at school.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春生(2003)。台北縣國中教師校內同儕回饋方式與國民中學。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昭明(2000)。教師與教師終身學習及社區與社區總體營造。師說:中華
民國全國教育會月刊,139,47-52。
王秋絨(1991)。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意義。台北:師
大書苑。
王琇蘭(1998)。台灣地區社工(督導)員專業認同、工作滿足與留職意願
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王儷靜、邱淑玫(2002)。成為教師-師院生的專業認同。教育研究,99,
58-72。
田玲瑚 (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下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台
南縣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江秋玫(1997)。國小教師專業承諾自我效能感與專業踐行關係之研究。國
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江淑麗(2005)。臺北市國中教師學習型態與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第一期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宋念謙(1997)。都市居民社區意識與景觀管理維護態度關係之研究。私立
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宋珮綺 (2004)。角色楷模對專業教師生涯歷程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宋慶文、魏淑華 (2006)。影響教師職業認同的相關因素分析。心理發展與
教育,1,80-86。
李芳美(2001)。人力資源發展人員專業能力及專業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
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建興(1996)。建立終身學習社區的初步構想。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
會主編:社區學校化。台北:心理。
李政穎 (2003)。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華漳(2001)。諮商人員專業認同歷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
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新鄉 (1993)。國小教師教育專業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新鄉、盧姿里 (2007)。不同師資培育體系之初任國小教師教育專業表現
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0,97-122。
李瑪莉(2002)。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
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聲吼(2005)。從文化之觀點探討社區意識型態與社區發展的關係。臺灣
社會發展研究學刊,6,153-156。
余錦漳 (2001)。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明烈(2003)。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台北:高等教育。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珮雯(2002)。高雄市居民社區意識、社區參與及對社區發展協會滿意度
之關係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慎慎(2003)。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麗琴(2001)。國民小學實施學校社區化可行性認同度之研究-以台北市
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28,
407- 420。
周淑卿(2004)。我是課程發展的專業人員?-教師專業身分認同的分析。
教育資料與研究,57,9-16。
林天祐(2000)。從知識經濟思維教育人員專業成長與發展。學校行政雙月
刊,9,24-27。
林生傳、陳慧芬、黃文三(2001)。國民教育階段教師在教育改革政策下的
專業成長需求調查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鬆綁為例。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23-44。
林谷芳(1996)。鄉土教學的歷史意義兼及可能侷限的反思。文訊,1996
(4),23-24。
林明地 (2002a)。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林佳靜(2005)。建立良好學校社區關係的最佳前鋒-教師。研習資訊,
22,89-94。
林信華(1999)。共同體與社區生活的重建。2-17。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
業研究所。
林家永(2001)。學校教育、社會網絡與社區意識。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振春 (1994)。整建社區社會,凝聚社區意識,理論與政策,32,117-
129。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 (1995)。凝聚社會意識,建構社區文化。台北:社區發展季刊,69,
25-33。
林振春 (1996a)。學校社區化與社區終身學習體系的建構。臺灣教育,
551,41-45。
林振春 (1996b)。終身學習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
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181-239。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 (2002a)。教師參與學校內部社區的營造。教育研究月刊,95,
56-69。
林振春 (2002b)。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
9-10。
林振春(2008)。社區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林清江(1971)。教師角色理論與師範教育改革動向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3,45-175。
林清江(1991)。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林清江(1995)。學習社會的教育改革。成人教育雙月刊,27,2-9。
林清達(1994)。國民小學教師與社區關係--生涯規劃系列 -3-。國教園
地,50,17-24。
林清達(2003)。教育改革時代的學校與社區互動關係。花蓮師院學報,
16,135-158。
林梅鸞 (2004)。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以桃、竹、
苗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竹。
林瑞欽 (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新臺灣社區發展學術
叢書:社區篇,17-39,中華民國公益活動促進會。
林瑞欽 (1995)。「社區意識」凝聚之道。社會福利,118,8-17。
林瑞欽、劉邦富、黃秀瑄 (2000)。社區居民現代性與社區意識之關係研究。
新臺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236-259,中華民國公益活動促進
會。
林暉月(2000)。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關係之研
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高雄。
林愛華 (2004)。國民中小學實習教師對九年一貫十大基本能力之專業表現
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姜添輝(2000)。論教師專業意識、社會控制與保守文化。教育與社會研
究,1,1-24。
洪若和(1992)。自我概念的發展。國教之聲,26,41-45。
洪思農(1998)。中等學校教師教育學程學生教育專業認知之研究。國立成
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范信賢(2000)。教師身份認同與課程改革:後殖民論述的探討。國教學報,
12,275-287。
柯正峯 (2002)。我國學校社區化政策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27,1-9。
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柯安南 (2005)。國小教師專業能力知覺與自我效能感之研究-教師資格檢定
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俞國華(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侯錦雄、宋念謙 (1998)。台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研究。建築
學報,24,51-65。
徐震 (1995)。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建設,90,4-12。
徐震(1996)。「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王衍芬主編。文化傳承叢書第
二輯—社區文化建設。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9-37。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85-114。
高強華(1997)。教師專業倫理的新境界。現代教育論壇,3,299-300。
高強華(1999)。新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
新世紀的教育展望。高雄:復文。
高強華(2001a)。九年一貫課程統整革新與教師專業成長。中等教育,52
(1),136-148。
高強華(2001b)。實施九年一貫新課程建構學習型的新社區。環境教育,
52(2),104-121。
高新建(2006)。校務評鑑所期待的教師專業表現。北縣教育,56,16-18。
高義展(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學習型態、專業成長與專業表現
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孫志麟(1992)。生手如何才能成為專家呢? -教師專業表現之探討。師
友,297,21-25。
孫志麟(2000)。教育改革的新議題:學校自主管理。學校行政雙月刊,
10,34-40。
孫志麟(2001)。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下職前教師的專業認同。臺灣教育社會
學研究,1,59-89。
郭為藩(2003)。成人學習-心理學的探討。台北:心理。
郭進隆譯(1994)。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天下
文化。
郭靜妝(2004)。國民小學在職教師專業發展之需求分析-以台北市國小為
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蕙菊(2003)。國民小學實習教師與初任教師教育專業認知之研究。嘉義
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梁畢玲(2006)。國小教師生活型態、專業認同與職涯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忠文(2002)。學校、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莊明達(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學校社區化之研究-以社區意識為
導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立科(2002)。國民小學教職員工社區意識與學校社區化態度關係之研究
-以屏東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高雄。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榮輝(2004)。社區大學社團課程實施成效與社區意識之相關研究-以
台北市、台北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
張德永(1995)。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創造學校、社區雙贏的新時代。
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165-196。台北:
師大書苑。
張德永 (1996)。社區總體營造與終生學習的關聯與價值。載於中華民國社區
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校化」,195-222。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德銳(2004)。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台北:五南。
張寶丹 (2004)。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與形象知覺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怡安(2003)。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怡如(2000)。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參與及其社區意識之關係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佩貞(2002)。國民小學教師變革關注、學習型態與專業成長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奎憙(1996)。社會變遷與師生關係。彰化文教季刊,39,5-11。
陳奎憙(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貞蓉(2007)。國民小學教師社區資源運用與其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湯宗岳(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檢討(師資培育篇)。教育研究月
刊,93,20-27。
彭連煥(2005)。社區民眾參與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及社區意識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黃文三(1996)。教師的角色、責任及教學行為。高市文教,58,50-56。
黃宗顯(2004)。應用教師自我評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
127,45-54。
黃明忠(2005)。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資源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彥超(2007)。我國國小教師社會地位知覺與專業認同相關之研究—以
中部地區為例。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南投。
黃珮瑜(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生涯滿意度與生涯承諾之關
係。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淑馨 (2005)。E世紀e學校e教師。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1996)。推展社區成人教育,加強社區意識。成人教育雙月刊,
30,5-11。
黃富順 (2000)。加強社區活動參與,建立祥和社會的途徑-社區成人教育。
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44-590。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
司。
黃靖蓉(2005)。實習教師專業認同發展歷程之敘說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項萃華(200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認同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
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董素芬 (2003)。社會變遷中的教師角色-台灣國小教師角色期望變化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連祺、李承華 (1997)。國小教師教育信念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39,
46-63。
葉一明 (1999)。國民小學學校組織結構、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師專業
角色踐行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中。
賈馥茗(1990)。教育哲學。台北:三民。
楊明磊 (2001)。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輔導與諮商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國賜 (1985)。教育專業精神之內涵與策進。台灣教育,417,2-5。
楊頌平 (2005)。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其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國立
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萬育維、賴資雯 (1996)。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
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為例。東吳社會學工作學報,2,305-332。
歐用生 (2002)。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蔡祈賢 (1996)。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124,21-26。
蔡英姝 (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專業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蔡培村(2001)。知識管理與教師學習。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
教學講義。
蔡碧璉 (2004)。建構實習教師進行優質實習歷程影響因素之探究。教育與
心理研究,27,283-305。
劉正東 (2004)。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素養、專業態度、專業表現之研究。新
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劉兆達 (2002)。高中校長對體育教師專業表現之評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春榮、吳清山、陳明終、林天祐、方慧琴 (1997)。一般大學選修教育學
程與師範院校學生對教育專業認知及其任教意願研究。台北:國立教育
資料館。
劉玲君(2004)。我的變與辯:一位國小女性代課老師追尋教師專業認同的
生命敘說。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
賴保禎 (1989)。發展心理學(上)。空中大學出版。
蕭偉池 (2004)。國小英語教師教育專業信念與任教意願之相關研究一以
台中市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
盧姿里 (2005)。師資培育多元化下教師教育專業表現研究之回顧。國民教
育研究學報,15,83–98。
盧禹璁 (1999)。一個模範都市社區之社區意識形成過程研究-以台南市
金華社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南。
謝文全 (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戴文青 (2005)。從深層結構論臺灣幼兒園教師專業認同轉化的可能性。
南大學報,39,19-42。
鍾任琴 (1994a)。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任琴 (1994b)。教師專業之探討。教師之友,35,29-35。
鍾任琴 (1996)。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及專業踐行之研究。嘉義師院
學報,10,147-184。
簡麗賢(2000)。做一個跨世紀的希望工程師--談教師的終身學習與社區
關懷。高中教育,11,54-57。
蘇素珍(1997)。社區意識與台灣地方自治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
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饒見維 (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饒邦安(1990)。台北市國小教師行政兼任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英文部分
Ashcroft, R.(1999).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
education in alternative education settings.The
Clearing House,73 (2), 82-85.
Bastin, Lana Lewis (2003).“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cher learning styles:Selected Kentucky teachers'
perceptions about school- based or state-design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University of Kentucky.Ed.
D.thesis.
Broot, P.E. , & Myers, J.E.(1999).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or identity:Agrounded
theory.Professional School Couseling ,2 (5), 339-348.
Buckner, J.C.(1988).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Neighbor-hood Cohe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6 (6),771-791.
Cardelle-Elawar, M. , & Nevin, A.(2003).The role of
motivation on strengthening teacher identity: Emerging
themes.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15 (3),48-58.
Carr,D.(2000). Education, Profession And Culture : Some
Conceptual Question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48 (3), 248-268.
Chavis, D.M. , Hogge, J.H. ,McMillan D.W. , & Wandersman
A.(1986). Sense of Community through Brunswik's Lens:
A First Look.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24- 44.
Connelly, F. Michael & Clandinin, D .Jean (Eds.).(1999).
Shap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 : Storie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oper, Karyn & Olson, Margaret R.(1996).The multiple I's'
of teacher identity.In Michael Kompf, W.Richard Bond,
Don Dworet & R.Terrance Boak(Eds).,Chang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identities and
knowledge, pp.78-79, London: Falmer Press.
Davis, Lorie Dominy(2003).“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y groups, transfer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dult learning styles.” Lehigh
University. Ed.D.thesis.
Doolittle, R.J. , & MacDonald, D.(1978) Communication and
A Sense of Community in A Metropolitan Neighborhood: A
Factor Analytic Examination.Communication Quarterly,26
(3), 2-7.
Etzioni, A.(1969).The semi-profession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N.Y.: The Free Press.
Farstrup, A. E.(2004).Teacher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excellence and expertise. Reading Today, 21(3), 8-10.
Retrieved Apr. 27, 2004 from EBSCOHOST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search.epnet.com
Glynn, T.J. (1981).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Human Relation.34 (7),
789-818.
Goodsn, I. F., & Sikes, P.(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Learning form liv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rrington, Kathleen Kolson (1998).“ How a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plan for teachers wa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in a suburban school district.”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Ed. D. thesis.
Harris, B.M. (1986). Development Teacher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Holly, M.L.H.(1989).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in the USA and
England. In M. L.Holly & C.S. McLoughlin (Eds.),
Perspectives 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Hughey, J.B.& Bardo,J.W.(1984).The Structure of Community
Satisfaction in A Southeastern American City.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23, 91-99.
Jenkins, R.(1996).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Kelchtermans, Geert.(1993).“Getting the story and
understanding the lives: From career stories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9 (5/6) ,443-456.
Kennedy, J.J. , Cruickshank, D.R. , & Myers, B.
(1976).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 in relation to
school lo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69,167-172.
Klucharich, Robert Jerome (1988).“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monstration of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skills
by student teachers and the experiences provided by
the college program, supervisor and cooperating
teacher.”Temple University. Ed.D.thesis.
Margaret, M.& Richard, R.(2007).Can cooperating teachers
help student teachers develop a vision of education?
The Teacher Educator, 42 (3), 224-236.
Matjo, R.(2005).Multi-roled and skilled teachers of art.
Inter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through Art,I (1),
53-63.
McMillan, D.W. & Chavis D.M.(1986),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1), 6-23.
McMillan, D.W.(1996). Sense of Commun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4 (4), 315-325.
Newman, C.S.(2000).Seed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preservice teachers: A study of their dreams and
goal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33 (2), 123-217.
Peshkin, A.(1993).The goodnes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ey, 23 (2), 23-29.
Puddifoot, J.E.(1996). Some Initial Consideration in the
Measurement of community Identity. Journa 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4 (4), 327-336.
Talen, E.(1999).Sense of Community and Neighbourhood Form:
An Assessment of the Social Doctrine of New Urbanism.
UrbanStudies, 36 (8), 1361-1379.
Unger, D.G.,& Wandersman, A.(1985). The Importance of
Neighbors:Th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Components of Neighbo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3 (2), 13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