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禹葳
Lin, Yu-Wei
論文名稱: 教師專業發展與展示空間之關聯性 -以基隆女中「美感基地」為例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xhibition Space : the Base of Aesthetic at Keelung Girl Se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蘇瑤華
Su, Yao-Hua
口試委員: 江學瀅
Chiang, Shyue-Ying
吳岱融
Wu, Dai-Rong
蘇瑤華
Su, Yao-Hua
口試日期: 2023/01/0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空間展示空間視覺藝術教育
英文關鍵詞: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space, exhibition space, visual arts education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28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欲探討教師專業發展與展示空間之關聯性,以基隆女中「美感基地」作為個案研究,聚焦高中美術教師與校內空間之連結,以教師專業發展的「專業成長連互連模式」(IMPG),作為分析之理論基礎,並以此作為討論。
    研究者有機會於基隆女中,觀察第一線美術教師們的教學實踐,2013年入校觀課、2016年實習教學,並於2017年教擔任美術代理教師。歷年近距離觀察基隆女中「美感基地」被創建的歷程,同時看見該校美術老師們,持續分享於該空間實踐的可視化成果,研究者因而觀察到此「由下而上」生成的空間與教師專業發展有著關聯性,並以此個案研究進行分析與討論。
    基隆女中的「美感基地」十年生成,是校內美術教師由下而上,自主應用的成果,並非單靠計劃、補助或硬體設備的改造而完成。從此個案可看到,空間的完整性需要「人」的參與,美術教師,從一個人出發爾後到一群人的合作,可以了解「教師」在此情境之下更為重要,教師本身的教學理念、背後的起心動念、如何持續嘗試,都是此類創造藝術經驗空間的經營關鍵。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xhibition space, and uses Keelung Girls' High School's "Aesthetic Base" as a case study to focu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igh school art teachers and school space.
    The researcher had the opportunity to observe the teaching practices of front-line art teachers at Keelung Girls' High School, and joined the school in 2013 for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ship in 2016, and taught as a substitute art teacher in 2017. The researcher observed the creation of the "Aesthetic Base" at Keelung Girls' High School over the years and saw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art teachers' practice in this space.
    The "Base of Aesthetic " of Keelung Girls' High School was created in ten years as a result of the bottom-up application of the school's art teachers, not just through planning, subsidies, or the renovation of hardware and equipment. From this case study, we can see that the integrity of the space requires the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The art teachers, from one person's initiative to the cooperation of a group of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at "teachers" are more important in this context.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目錄vii 圖目錄ix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三節、研究範圍9 第四節、重要名詞釋義11 第二章、文獻探討13 第一節、校內展示空間與相關課綱13 第二節、美術教師與校內展示空間的交互關係19 第三節、美術教師之專業發展27 第三章、研究方法39 第一節、研究場域與對象39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43 第三節、研究架構51 第四節、研究實施與程序53 第五節、研究倫理55 第四章、個案建構與分析57 第一節、「美感基地」個案建構57 第二節、專任教師之實踐案例67 第三節、實習教師之實踐案例87 第四節、教師專業成長互連模式107 第五章、研究結論與後記111 第一節、研究結論111 第二節、研究後記115 參考文獻119 中文文獻119 英文文獻121 附錄123 附錄一、個別訪談知情同意書123 附錄二、訪談大綱125 附錄三、研究者實境解謎任務單127 附錄四、T4實境解謎任務單129

    中文百科(2022)。厚植。中文百科全書https://www.newton.com.tw/wiki/%E5%8E%9A%E6%A4%8D。

    王文科、王智弘(2020)。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九版。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宏璋(2018)。策展詩學 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洪詠善(2013)。藝術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洪詠善(2014)。藝術教師的學習共同體:美學社群之建構與實踐。中等教育,65 (1) ,p.41-57。

    涂敏芬(2012)。對抗制度的創新:策略行動者的能動性實踐。臺大管理論叢,22 ( 2),p.87-118。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課程手冊。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科資源平臺:https://ghresource.mt.ntnu.edu.tw/nss/p/FineArtsGuide。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2)。Agency。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9949/

    張希慈,(2016)。投書-別再說學校是個小社會了!。獨立評論。天下。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472

    教育部(2005)。普通高級中學設備標準實施要點。臺灣藝術教育網:https://ed.arte.gov.tw/uploadfile/Book/1515_art_edu_01070179.pdf

    教育部(2011)。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美術」課程綱要。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95暫綱),P.219-230。https://sites.google.com/a/cyhs.tc.edu.tw/whole/95whole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標,臺教師(三)字第1050018281。

    教育部(2018)。2018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美感再造計畫-國際校園-美感環境教育論壇。校園美感再造計畫:https://caepo.org/project

    教育部(2019a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設備基準。臺教授國部字第1080078221B號 令。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928

    教育部(2019b)。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空間設備及設備基準。臺教師(一)字第1070224548B號 令。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5543

    教育部(2020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課程手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https://artistic.finearts.ntnu.edu.tw/files/attr/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課程手冊.pdf

    教育部(2020b)。教師圖像、教師專業素養指引。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https://depart.moe.edu.tw/ED2600/Content_List.aspx?n=DA8314ABE39FF150

    教育部(2021)。2021 - 111年度「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實施計畫 - 說明會簡報。校園美感再造計畫:https://caepo.org/project

    教育部(2022)。厚實。重編國語辭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 moe.edu.tw/dictView.jsp?ID=81329&la=0&powerMode=0。

    梁茂森(2002)。教師動機。教育大辭書,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9949/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心靈工坊文化。

    畢恆達(2014)。空間就是想像力。心靈工坊文化。

    湯志民(2012)。境教的實質影響力。師友月刊,544,9-13。

    湯志民(2017)。教育空間新思維。學校行政,112,p.175-186。

    黃富順(2000)。終身學習。教育大辭書。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0724/

    黃嘉莉(2021)。評介《教師能動性:生態取向》。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9(2),p.95-103。

    楊俊鴻、蔡清田 *(2010)。課程研究的下一個世代。課程研究,5(2),p163-174。http://www.edubook.com.tw/OAtw/File/PDf/56189.pdf

    鄧又甄(2013)。A/r/tography 信念之高中美術教師專業發展 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景澤、賴怡樺(2010)。建構一個精緻的教學專業成長模型。臺灣師資培育電子報,11(1)。https://teacher.edu.tw/packages/tted/web/epaper/paper/paper_11_1.pdf。

    鐘綺文 (2012)。「藝術與性別」課程發展與評鑑之研究: 從創作意識、理念到實踐之歷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Chiarelott, L.(2007)。情境中的課程-課程與教學設計 (楊明全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Freedman, C. (2017)。教導視覺文化-課程、美學及藝術的社會生活(陳瓊花、張家霖、吳冠嫻、洪嘉宏、徐玟玲、盧姵綺、江學瀅、楊馥如、陳育淳譯)。國家教育研究院。(原著出版於2003)。

    Helguera, P. (2018)。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吳岱融、蘇瑤華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原著出版於2011)。

    McAndrew, F. T. (2020)。 環境心理學(危芷芬譯)。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Norberg-Schulz, C. (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施植明譯)。田園城市文化。

    二、外文文獻

    Biesta, G., Priestley, M., & Robinson, S. (2015). Teacher agency: An ecological approach. London, UK: Bloomsbury.

    Clarke, D.a,*, Hollingsworth,Hb (2002). Elaborating a model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8, 947–967.

    Elkington, S. (2019). Future learning spac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S. Elkington & B. Bligh (Eds.), Future learning spaces: Space, technology and pedagogy (pp.3‒4). [Research Report] Advance HE. Retrieved from https://telearn.archives-ouvertes.fr/hal-02266834/document

    Emirbayer, M. & Mische, A. (1998). What is ag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4), 962-1023.

    Irwin, R. L. (2004). A/r/tography: A metonymic métissage. In Rita L. Irwin & Alex de Cosson (Eds). A/r/tography: Rendering self through arts-based living inquiry (pp. 27–40). Van- couver, BC: Pacific Educational Press

    Irwin, R. L., Beer, R., Springgay, S., Grauer,K., Xiong, G., & Bickel, B. (2008). The rhizomatic relations of a/r/tography. In S. Springgay, R. Irwin, C. Leggo, & P. Gouzouasis (Eds.),Being with a/r/tography (pp. 205-218). Rotterdam: Sense.

    Irwin, R. L. (2013). Becoming a/r/tograph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3), 198–215.

    Kersh,N, (2016). Rethinking the learning space at work and beyond: The achievement of agency across the boundaries of work-related spaces and environments. Int Rev Educ,61:835–85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