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祺惠
Huang, Chi-Hui
論文名稱: 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之教學研究
A Study on Teaching Digital Art in Se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陳瓊花
Chen, Chiung-Hua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1
中文關鍵詞: 藝術教育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Art Educ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Fine Arts Courses, Digital Art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7下載:5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研發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研究方法採行動研究法,以某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十二週的教學。此課程內容係依據教育部課綱而發展,經專家效度評鑑後予以修正,爾後透過學生的學習前/後測問卷、學習單、自我評估問卷、作品等文件,評估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效。
    研究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均有明顯提升,且在認知、情意、技能、鑑賞、創作表達之成效均能達課程目標。緣此,研究者將課程設計內涵及教學成效彙整歸結,推導成數位藝術課程發展模式,此模式重點為:
    一、課程目標應依據教育部課程標準而制訂;二、課程組織應考量內容廣度與深度,並兼含認知、情意、技能、鑑賞及創作活動;三、教材選擇應考量藝術家之知名度與代表性,並評估作品之媒體表達、美感形式及人文內涵;四、教學方法採合作學習方式可增加師生互動,並訓練學生的統整歸納及表達能力;五、評鑑方式採多元方式,包括形成性及總結性評量。
    最後,研究者針對:一、課程設計方面;二、教學策略方面;三、教師專業及行政配合方面;四、未來研究方面分別提出建議,以資後續教學者及研究者參酌。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digital art curriculum for senior high school art courses, using action research, with the students of one high school as subjects in a course that lasted 12 weeks. The course used in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course guidelines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was reviewed by experts for validity to be revi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Learning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ents were evaluated using pre-class and post-class questionnaires, work sheets, self-evaluation questionnaires, and assign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participation increased among students, whose achievements in cognition, affection, skill, appreciation, and creative expression all satisfied the course objectiv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deducted from the content achievements of the course and constructed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digital art curricula, the guidelines of which are the following.
    1. Course objectives should be based on course standards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2.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ourse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xpanse and depth of the content and include cognitive, affective, skillful, appreciative, and creative activities. 3.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estige and representativeness of artists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aesthetic form, and cultural content of their works. 4.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an enhanc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train students in analytical and communicative skills. 5. Evaluation methods should be multifaceted, including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s.
    Lastly, the researcher offered suggestions in terms of 1) curriculum design, 2) teaching strategy, 3) the coordination of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and 4) further research for the reference of future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一、研究目的 5 二、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一、研究範圍 7 二、研究限制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一、數位藝術 8 二、課程與教學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數位藝術 11 一、數位藝術的內涵 11 二、數位藝術的特質 16 三、數位藝術的限制 21 第二節 數位藝術課程與教學 23 一、數位藝術課程設計與教學理論 23 二、數位藝術教學的特質 27 三、數位藝術教學的限制 30 第三節 高中數位藝術課程之相關教育法規 31 一、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 31 二、普通高級中學美術科課程綱要(必修) 33 三、普通高級中學美術科課程綱要(選修) 36 四、普通高級中學「藝術生活」科課程綱要 38 五、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41 第四節 現行高中美術科及藝術生活科教科書數位藝術之相關內容 44 一、各版本教科書數位藝術類型、類目與次類目之檢核 45 二、各版本教科書數位藝術內涵之分析 49 三、現行教科書數位藝術課程與教學內容之特質 58 第五節 數位藝術課程與教學相關研究 60 一、相關研究之分析 60 二、相關研究對本研究之啟示 6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7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7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76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7 第四節 研究實施 78 一、前導研究 78 二、正式研究 80 第五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81 一、研究場域 81 二、研究對象 83 第六節 資料蒐集、處理與分析 84 一、資料蒐集方法 84 二、資料處理與分析 86 第七節 研究信、效度與研究倫理 88 一、研究信度 88 二、研究效度 89 三、研究倫理 90 第八節 研究工具 91 一、數位藝術課程設計內容 91 二、課程內容專家效度評鑑 101 三、評量方式 10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105 第一節 課程實施過程 105 第二節 學生數位藝術課程學習之成效 112 一、學生課程學習之前、後測問卷 113 二、學習單 124 三、學生停格動畫短片作品 136 四、學生學習之自我評估與建議 144 第三節 小結 1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結論 157 一、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之內涵 157 二、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學生之學習成效 160 三、數位藝術課程之發展模式 163 第二節 建議 165 一、課程設計 165 二、教學策略 166 三、教師專業及行政配合 168 四、未來研究 169 參考文獻 171 一、中文部分 171 二、英文部分 178

    一、中文部分
    方德隆(2005)。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方彩欣(2009)。數位藝術創作媒材發展現象之再審思。美育,172,89-96。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文科(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問題與趨勢。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21。高雄:麗文。
    王俊傑(2004)。接受、交往與漫遊:論數位時代的藝術傾向。載於王俊傑編,漫遊者-2004年國際數位藝術大展,頁14-29。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王聖文(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以電腦軟體進行繪畫與設計之學習態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臺中。
    王鼎銘(1997)。資訊時代人文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時代意義。空大學訊,205,38-43。
    王鼎銘(2000)。資訊時代數位影像對美感價值的衝擊與影響。載於市立臺北教育大學主編,視覺藝術與數位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25。臺北:市立臺北教育大學。
    王鼎銘(2000)。數位科技對視覺文化的衝擊與影響。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網。2014年10月29日瀏覽。取自http://www.aerc.nhcue.edu.tw/paper/%E7%8E%8B-%E6%95%B8%E4%BD%8D%E7%A7%91%E6%8A%80%E5%B0%8D%E8%A6%96%E8%A6%BA%E6%96%87%E5%8C%96%E7%9A%84%E8%A1%9D%E6%93%8A%E8%88%87%E5%B1%95%E6%9C%9B.htm
    王鼎銘(2003)。藝術教育與網路學習新思維。美育,134,27-32。
    古信鳳(2005)。電腦繪圖應用於視覺藝術繪畫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
    田耐青、洪明洲(1998)。電腦中介溝通與合作學習。臺北師院學報,11,1-22。
    行政院(2002)。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臺北:行政院。
    吳淑芬(2001)。問題解決策略在電腦繪圖教學上的應用、檢討與追蹤。屏東師院學報,14,603-640。
    呂滋益(2009)。電腦繪圖課程融入小學四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新北。
    李立鈞(2014)。典藏今藝術,258。
    李邡彣(2013)。電腦繪圖與設計應用於兒童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以Inkscape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新北。
    李俊奇(2012)。高職廣告設計科電腦繪圖課程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雲林。
    李堅萍(2000)。國小美勞科的創造性教學策略。國教世紀,191,13-16。
    李堅萍(2005)。應用數位影像處理科技之影像模擬功能於視覺藝術教學與設計實務。生活科技月刊,38(5),26-31。
    李翊駿(2010)。數位藝術教育現況之探討─以電腦繪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資訊傳播系,臺中。
    李道明(1990)。回顧歐美電子影音藝術的發展。美育,115,12-21。
    李賢輝、張恬君 (2002)。科技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287-322。臺北:桂冠。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臺北:五南。
    吳淑芬(1998)。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問題解決策略在電腦繪圖教學上的應用、檢討與追蹤。臺北:行政院。
    孟慶東(2012)。國中視覺藝術課程進行電腦繪圖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彰化。
    林妙霙(1994)。合作學習對國三學生學習「地層記錄地層事件」單元成效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臺北。
    林佩璇(2000)。教師行動與研究:課程及教學實踐。臺北: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林茂榮(2003)。衝突.交集.和諧-以數位靈光論科技文明在繪畫上的運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臺北。
    林書民(2001)。奧地利替換行動專輯:Takeover科技媒體藝術節。臺北:藝術家。
    林涌譯(2014)。電腦繪圖應用於點、線、幾何抽象繪畫教學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資訊學院研究所,桃園。
    林珮淳(2003)。從數位媒材一探數位時代之藝術產物。典藏今藝術,13,104-106。
    林珮淳(2012)。臺灣數位藝術e檔案。臺北:藝術家。
    林珮淳、莊浩志(2002)。數位藝術美學之探討。美育,130,62-71。
    林珮淳、吳佩芬(2002)。數位藝術相關理論研究與創作探討。藝術學報,70,43-58。
    林珮淳、陳緯綸(2005)。實驗動畫創作觀念與媒材之探討。藝術學報,76,99-112。
    林郁廷(2002)。數位‧童年‧擬造‧記憶-林郁廷創作自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高雄。
    柯萱玉(2002)。數位藝術在設計繪畫應用上之研究-以3D造型數位影像童書繪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
    范斯寒(2011)。數位雕塑軟體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雕塑創作影響之行動研究-以sculptris軟體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新竹。
    施令紅(2001)。數位藝術教育之內涵及推廣策略。資訊科技與藝術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32-135。桃園:元智大學、中原大學。
    高千惠(2004)。數位藝術裡的「後人類」傳奇。藝術家,349,338-345。
    高敬文(1996)。批判的反省與師資培育計畫。初等教育研究,2,35-71。
    高震峰(2002)。藝術與人文建構式教學取向:超廣度與超深度。載於戴維揚主編,新課程建構式教學理論與實踐:語文、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頁311-34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高震峰(2014)。數位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以臺灣中小學實踐場域。臺北:師大書苑。
    張子櫻(2008)。運用網路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童電腦繪圖表現及態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臺北。
    張斌(1999)。論合作學習及其對學生行為和態度的影響。教育理論與實踐,117,41-44。
    張清濱(1995)。合作學習的正用與誤用。研習資訊,4,1-7。
    張恬君(1997)。電腦繪圖與電腦動畫的美感與創意。資訊教育,57,18-23。
    張家琳(2007)。創造思考教學融入電腦動畫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創造力的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臺北。
    張慧敏(2003)。以2D電腦插畫繪圖表現3D圖形之設計創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
    教育部(1998)。普通高級中學必/選修科目「美術」課程綱要。臺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藝術生活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數位學習推動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教育部。
    郭禎祥(2000)。教育改革下的藝術教育藍圖。2000亞太區美術教育會議論文集,1-19。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陳麗秋(2001)。從數位藝術之世界潮流─談台灣藝術教育之現代化。資訊科技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112-117。桃園:元智大學。
    陳永賢(2008)。什麼是數位藝術?-數位時代的藝術表徵。藝術家,66(6),276-27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伯璋(1988)。行動研究法。輯於陳伯璋編,教育研究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165-144。臺北:南宏。
    陳宜明(2011)。數位藝術創作的美感經驗之研究-以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臺北。
    陳怡君(2005)。電腦繪圖課程網路教學現況及相關問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高雄。
    陳首伸(2013)。觸控式平板電腦應用於國小三年級兒童繪圖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臺中。
    陳素清(2001)。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育評論,6,67-68。
    陳藝珍(2005)。運用影像處理軟體輔助六年級拼貼創作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
    陸蓉之(2001)。數位科技與當代藝術的聯動關係。資訊科技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53-59。臺北:藝術館。
    曾火城(1995)。教科書評鑑規準研究-以國中美術科為建構、試用實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曾鈺涓(2010)。當代數位互動藝術之特質。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
    黃惠琳(2011)。國小高年級美術班數位藝術教學研究-以漫畫英雄創作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花蓮。
    葉郁田 ( 2000 )。關於「數位藝術」。藝術觀點,5,84-85。
    葉謹睿(2002)。不存再的事實與被遺忘的現在-淺談數位十代的新美學觀。典藏今藝術,112,78-83。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臺北:藝術家。
    葉謹睿(2008)。數位「美」學: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臺北:藝術家。
    齊若蘭(譯)(1999)。Negroponte, N.著。數位革命。臺北:天下。
    劉豐榮 (1991)。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水牛。
    蔡宛書(2013)。電腦繪圖應用於六年級美勞科點描畫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光電與通訊學系,臺中。
    蔡幸伸(2006)。國小六年級鄉土教材融入數位藝術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
    蔡振昆(2001)。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研究-從教學媒體、班級經營與教學評量來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高雄。
    蔡婉琪(2009)。電腦繪圖教學課程設計對國小學童數位視覺藝術創作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臺中。
    蔡清田(1998)。從行動研究論教學實習課程與教師專業成長。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專業成長:理想與實際,177-202。臺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鄭媄婛(2003)。藝術教育中的新思維─數位藝術。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2014年7月28日瀏覽。取自http://www.aerc.nhcue.edu.tw/journal/journal4/cover.htm。
    盧明煌(2014)。以互動介面設計融入小學電腦繪圖GIMP課程之行動研究-以高齡者使用 iPad App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工業設計學系,新北。
    蕭昭君(2004)。國內教育行動研究解放了什麼?一個師資培育者的閱讀與困惑。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457-494。臺北:心理。
    駱麗真(2008)。由殖民化到全球化─談臺灣美術教育與數位藝術教育的經驗。臺灣美術,72,34-47。
    鮑幼玉(1997)。大學藝術類科系電腦課程之規劃。臺北:教育部。
    簡雅雯(2004)。數位藝術基礎理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
    謝攸青(2014)。高中動畫藝術教材選擇之評定標準研究。中等教育 65(1),112–133。
    蘇義翔(1998)。實作評量的理論與啟示。測驗與輔導,149,3099-3102。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T., & Mibrandt, M. K. (2005). Art for life: Authentic instruction in art. NY: McGraw-Hill.
    Brown, I. (2004). Global trends in art education: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paradigm shift to visual literacy. 國際藝術教育學刊,2(3),頁50-61(中譯:頁62-71)。
    Cantor, J., & Valencia, P. (2004). Inspired 3D short film production (inspired).United Kingdom: Course Technology Press.
    Cook, T. D., & Campbell, D. T. (1979). Quasi-experimentation: Design and analysis issues for field settings. Chicago: Rnd McNally.
    Duncum, P. (2002).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5(3), 6-11.
    Eisner, E. W. (2001).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Freedman, K. (2003).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Curriculum, aesthetics, and the social life of art.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Freire, M; McCarthy, E. (2014). Four approaches to new media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67(2), 28-31.
    Ivashkevich, O. (2015). Engaging a prosumer: Preservice art teachers interrogate popular toys through top-motion animation. Art Education 68 (2), 42-47.
    Johnson, D. W., & Johnson. F. P. (1991). Joining together: Group theory and group skill. Boston: Allyn and Bacon.
    Manovich, L. (2001).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athews, J. C. (1997). Computers and art education. Clearinghouse for Social Studies/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Bloomington, IN. (ERIC Digest No. ED 410 180)
    Messaris, P. (2001). New literacies in action visual education. Reading Online, 4(7).
    Prince, D. P. (1987). Computer aesthetics-new art experience, or the section of the masses. Computer Graphics, 21(1), 13.
    Qin, Z., Johnson, D. W., & Johnson, R.T. (1995). Cooperative versus competitive efforts and problem solv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5)2, 129-143.
    Reisser, E. (1997). Rising scores on intelligence tests. American Scientist, 85, 40-447.
    Roblyer, M.D. & Bennett, E. K. (2001). The fifth literacy: research to support a mandate for technology-based visual literacy in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17(2), 8-15.
    Roland, C. (2010). Preparing art teachers to teach in a new digital landscape. Art Education, 63(1), 17-24.
    Slavin, R.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 Needham Heights,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Wands, B. (2007). Art of the digital age. New York: Thames& Hudson.
    Walther, B. K. (2000). Questioning digital aesthetics. 2014年10月1日瀏覽。取自http://www.dichtung-digital.org/2000/Walther-22-Aug/index.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