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涵鈞 |
---|---|
論文名稱: |
運動電影觀賞體驗與運動態度之研究─以大臺北地區大專校院生為例 The Impact of Sports Movies Spectators’ Experience and Exercise Attitude ─A 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
指導教授: | 施致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2 |
中文關鍵詞: | 運動電影 、觀賞體驗 、運動態度 、運動鑑賞 |
英文關鍵詞: | sports movies, spectators’ experience, exercise attitude, sports appreci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2 下載: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體驗感受是從直覺感受走向自覺反思的體驗價值,藉由觀賞運動促進運動態度,更想體驗運動,因此,本研究旨於探究大專校院生觀賞運動電影後,其觀賞體驗與運動態度的現況,並進一步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觀賞體驗與運動態度之差異,進而以多元逐步迴歸分析觀賞體驗與運動態度間之關聯性及預測模式。本研究以大臺北地區大專校院生為研究對象,共取得620份有效樣本,並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進行資料分析,所得結果如下:
一、大專校院運動電影觀賞者在觀賞體驗、運動態度感受程度良好,趨於高度正向評價。
二、大專校院生以女性、參加或曾經參加運動代表隊、運動頻率高者在運動電觀賞體驗
達顯著差異。性別對於感官、情感與關聯體驗達顯著差異;參與運動代表隊在思考、
行動體驗上達顯著差異;而運動頻率在行動體驗上達顯著差異。
三、大專校院生以女性、參加或曾經參加運動代表隊、運動頻率高者與觀賞電影頻率在運動態度達顯著差異。性別對於認知、情意態度達顯著差異;參與運動代表隊對於情意、行為態度上達顯著差異;運動頻率與電影觀賞頻率皆在行為態度達顯著差異。
四、大專校院運動電影觀賞者觀賞體驗之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與運動態度之認知、情意、行為意向上,呈高度相關性。
五、大專校院運動電影觀賞之情感體驗、思考體驗、行動體驗、關聯體驗具預測運動態度之能力。
基於上述結果,大專校院可將運動電影觀賞,納入體育課程或運動鑑賞課程教材之一,培養運動知能,透過運動觀賞的方式,學習其中許多的教育性與文化性的內涵與意義,並藉由觀賞運動而更想體驗運動,進行建立良好的運動價值觀與運動態度。
Experience value is intuitive feelings to reflection knowing of experience feeling, promoting the exercise attitude by viewing the movement, and doing exercis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spectators’ experience and exercise attitude after sports movies watched. According to research objectives, the study targeted on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as the subjects. A total of 620 copies of valid questionnaire were distributed. By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o analyze subjects’ data,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watched sports movies tended to highly positive evaluation in the spectators’ experience and exercise attitude perception.
2. Regarding the spectators’ experienc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ender,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teams and regular exercise frequency. Spectators’ experience of sense, feel, and associatio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particularly in female. Spectators’ experience of thinking and actio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ho participated in sports teams. And Spectators’ experience of actio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ose who had regular exercise frequency.
3. Regarding the exercise attitud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ender,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teams, regular exercise frequency and frequency of watching movie. Exercise attitude of knowledge, affectio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particularly in female. Exercise attitude of affection, behavio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ose who participated in sports teams. Exercise attitude of behavio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ose who had regular exercise frequency and frequency of watching movie.
4. The spectators’ experience of sense, feel, thinking, action, association and exercise attitude knowledge, affection, behavior were highly correlated.
5. Spectators’ experience of feel, thinking, action, and association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variables to predict the exercise attitude.
Based on the results, sports movies watching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r be one of the sports appreciation course materials in universities. Students could develop the knowledge of sports and learn the educational, cultural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about the sports by watching sports movies. It could be also enhanced the students' sport motivation by watching sports movies, not only developing the positive behavior but establishing good values about the sport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0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育英、梁曉鶯(譯)(2000)。體驗行銷。臺北市:經典傳訊。(Joseph, B. PⅡ & Gilmore, J. H., 1999)
王俊明、陳其昌(2006)。大專校院教練效能及領導行為對運動員運動動機及運動態度的影響。臺灣運動心理學報,9,1-18。
王俊杰(2003)。運動電影的文化意涵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王尉晉(2000)。運動理念行銷策略之研究─以adidis「街頭籃球運動」與Nike「高中籃球聯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逸君(200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運動態度、運動行為與健康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澤惠(1997)。臺灣大學運動代表隊選手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動機之研究。臺大體育學報,1,121-140。
安碧芸(2011)。運動電影:虛幻與真實的奇觀。中華體育季刊,25(3),574-583。
朱巖清(2010)。國際奧運及奧運的商業化策略。屏東教大體育,13,287-295。
何雍慶、蘇子炘(2005)。體驗策略模組與消費態度之關聯性─以南臺灣區域醫院為例。經營管理論叢,1,43-57。
何雍慶、蘇子炘、張永富(2004)。消費者體驗與訊息處理路徑對品牌延伸購買態度之影響。行銷評論,1(1),1-20。
吳佳玲(2006)。淺談運動觀賞之價值。體育學系系刊,6,55-62。
吳明隆(2009)。SPSS問卷統計分析實務(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唯農(2009)。台灣男裝品牌的體驗策略模組與消費者態度之關聯性研究-以FIND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呂淑美(2005)。大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宜蘭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惠富(2011)。體驗型態對超級籃球聯賽球迷體驗滿意與忠誠度影響之研究。體育學報,44(1),93-112。
杜宗原(2007)。體驗行銷對女性消費者運動服飾品牌態度的影響研究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周逸民(2009)。電影、企業與國家:電影產業中的政府干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周靈山(2007)。大學生運動人口倍增計畫:以休閒觀賞運動電影「練習曲」為例。大專體育,93,70-77。
易智言(譯)(1994)。電影編劇新論。臺北市:遠流。(Dancyger, K., & Rush, J., 1991)
林平(2010)。我的美麗與哀愁:在中國大陸的單身台灣女性。人口學刊,41,111-151。
林幼萍、許淑婷(2005)。大專學生對舞蹈欣賞課程認知之研究─以環球技術學院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5(2),19-31。
林秋菊、賴曉蓉、周偉倪(2000)。運動訓練對血液透析病患生理、心理之效應。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9(3),161-170。
林家旭(2009)。流行服裝消費體驗模式之建構與實證研究。餐旅暨家政學刊,6(1),59-75。
林嵩棧(2007)。職棒觀賞體驗、觀賞動機對觀賞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米迪亞暴龍與La new熊對戰組合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震岩(2007)。多變量分析:SPSS的操作與運用。臺北市:智勝文化。
邱柏鈞(2009)。運動電影之文化意涵探討。運動事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84-96。
邱浩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邱浩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基礎版)。臺北市:五南。
邱莉玲(2011)。票房億來億去 國片翻滾吧。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00103/122011101700045.html
洪文惠(2005)。從國際運動商品化趨勢探討台灣職業籃球運動之發展。蘭陽學報,4,193-200。
洪谷松(2009)。大專跆拳道社團學生人格特質與運動態度對運動承諾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洪清一(2008)。長期照護機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體適能與休閒運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洪慧敏(2009)。探討現今大學生休閒運動之態度。運動健康休閒學報,1,34-52。
胡凱楊、王俊杰(2004)。淺談運動電影中的教育意涵:以「追夢高手(HARD BALL)」為例。大專體育,73,41-45。
唐國華(2004)。電影課促進幼兒園環境教育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江西師範大學,中國大陸。
唐新發、尹念龍、黃獻國(2010)。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影響的思考。廣東工業大學學報,10(3),81-84。
高明智(2001)。遊旅情談體驗行銷與服務。突破雜誌,187,14-16。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桃園市:志軒。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2009)。培養學生運動觀賞之能寄體驗運動觀賞計畫。學校體育,19(1),33-39。
張世強、張世澤(2010)。美國棒球電影發展的文化省思。體育與科學,1,37-43。
張春興、楊國樞(1969)。心理學。臺中市:三民。
張慶珍(2002)。從體驗行銷的觀點探討廣告的視覺符號─以女性雜誌服飾廣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許建崑(2007)。當文學可以被影視化。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23(2),1。
陳仁精、李蕙貞、鍾志強、郭志騰(2010)。大學體育課程體驗對體育行為的影響。雲科大體育,12,41-48。
陳仁精、鍾志強(2009)。休閒運動態度與休閒運動行為關係之研究。雲科大體育,11,81-90。
陳安妮(2010)。高中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生活壓力之研究─以臺南市高中教師為例。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7,73-83。
陳志成、俞柏志、王毓鼎、柯佩岑(2007)。淡水地區大學學生休閒運動態度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淡江體育,10,115-126。
陳良輝、陳世昌、林國瑞(2007)。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游泳運動態度之研究。北體學報,15,285-298。
陳忠強、蔣億德(2005)。健身運動態度有關的理論模式之探討。大專體育,81,137-144。
陳東韋(2008)。大學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行為之研究─以慈濟大學學生為樣本。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3),59-70。
陳政友(2001)。臺灣地區高中(職)與大專學生健康生活形態與相關因素研究。學校衛生,38,1-31。
陳美鈴(1997)。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其相關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挺豪(2005)。開南管理學院學生運動狀況、態度、認知之研究。通識研究集刊,7,99-116。
陳肇芳(2006)。大專學生休閒運動態度之調查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5,110-116。
曾清芬(2007)。臺北市內湖區國小家長休閒運動認知與休閒運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惠卿(2010)。動畫電影融入國小課堂情意教學初探,南華大學美學與視覺藝術學報,2,20-39。
鈕則誠(2006)。從「生死」到「生活」。公訓報導,124,9-11。
黃玉娟、戴旭志(2006)。大學生體育課程之外運動習慣與自我健康評估之探討。大專體育學刊,8(1),249-257。
黃金柱(1985)。體育運動策略性行銷。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美珠、陳美燕、蔡毓書(2008)。台北市民運動態度、運動體驗及運動環境滿意度之研究。休閒管理學報,1,42-55。
黃啟明、劉志華(2006)。職業棒球球迷觀賞體驗之探討。大專體育,84,106-112。
黃雅鈴、陳惠美(2004)。休閒運動態度與行為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8(3),81-102。
楊亮梅、顧毓群(2004)。大學生休閒運動態度量表編製與調查。體育學報,37,149-162。
楊景峻(2010)。國中學生之運動觀賞體驗和運動態度對上體育課動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溫廷傑、李鑑芸、陳金聲(2008)。大專校院學生休閒運動態度之調查。臺中學院體育,5,55-63。
廖俊儒(2004)。職棒現場觀眾消費體驗要素對體驗滿意度與忠誠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趙居蓮(譯)(1995)。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桂冠。(Weber, A. L., 1992)
劉立行、井迎瑞、陳清河(1996)。電影藝術。臺北縣:空大。
劉宗穎、蘇維杉(2009)。生態旅遊遊客環境態度、旅遊動機、遊憩體驗與地方依附之關係研究─以塔塔加遊憩區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6(2),53-72。
劉尚昀(2006)。臺灣電影產業政策與其動態發展歷程研究:「全球、在地、國家」三者共謀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照金、周宏室(2002)。大學生體育態度與運動技能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4(1),1-12。
劉瑋婷(2010)。台灣電影產業之未來與挑戰。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3(8),53-61。
蔡育佑、徐欽賢(2006)。仁德護專學生體育態度之研究。成大體育,39(1),57-66。
蔡芬卿(2001)。「衝鋒陷陣」(Remember the Titans)運動意涵之探討。學校體育,7(3),78-83。
蔡瑋娟、黃孟立(2010)。大學生休閒運動參與行為之休閒態度差異之研究─以環球科技大學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5(1),39-51。
鄭芳庭(2007)。運動電影類型分析。國北教大體育,2,160-165。
鄭政宗、張君如、曾雅秀(2008)。青少年同儕關係、知覺風險、水域運動態度及水域運動參與之研究─以澎湖地區為例。朝陽學報,13,175-204。
盧廷峻(2010)。不同身體組成對體適能表現與運動態度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4(3),15-32。
蕭智真、周禾程(2011)。從大學體育活動提升運動參與的質與量。大專體育,115,1-5。
戴湘涒(2001)。影響表演藝術消費體驗之因素及評估準則(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幸珠(2005)。淡江大學學生運動狀況之調查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2,127.170。
謝建中(2004)。固網電信產業信任特徵對用戶價值與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謝美琪(2008)。電影教學、概念構圖暨體驗活動融入幼兒生命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鍾志強(2000)。大學生之運動社會支持研究。體育學報,28,101-110。
鍾志強(2005)。休閒運動態度對休閒運動參與的影響。雲科大體育,8,151-167。
鍾志強(2008)。職業棒球消費者體驗與行為意圖之關係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1),35-45。
簡秋暖(2006)。運動電影之次類型初探。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4,119-128。
簡家欣(1998)。生命的學徒─從電影中尋找生活方式。張老師月刊,52,60-61。
藍世明(2004)。從體驗行銷觀點探討連鎖雜誌咖啡館之消費情境因素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羅晨溦(2010)。體驗行銷、品牌形象與運動涉入對女性消費者運動產品意願之研究─以Nike Women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宗雄(2000)。感性抬頭,進入大體驗時代。設計雜誌,93,5-8。
蘇敬堯(2008)。運動電影之影像分類學:《衝浪季節》之影像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鐘宇嶔(2005)。消費者對置入式廣告的體驗與置入產品態度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新北市。
蘇龍曉(2002)。青少年階段休閒運動培養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6(2),110-115。
二、外文部分
AAPOR. ( 1982). With the survey system. Creative research systems, Web site: http://surveysystem.com/
Ajzen, I. (1988).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Ajzen, I. (1991). Predic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om behavior, 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isure Sciences, 13, 185-204.
Beh, A., & Bruyere, B. L. (2007). Segmentation by visitor motivation in three Kenyan national reserves. Tourism Management, 28, 464-471.
Cashmore, E. (2000). Sport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Chris, H., & Rungpaka, T. (2006). Entertainment marketing and experiential consump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12, 63-75.
Caru, A., & Cova, B. (2003). Revisiting consumption experience: A more humble but complete view of the concept. Marketing Theory, 3(2), 267-286.
Dancyger, K., & Rush, J. (1991). Alternative scriptwriting: Successfully breaking the rules. Burlington, MA: Focal Press.
Deanna, K. S., & Russell, L. N. (2001). Advertising's influence on subsequent product trial proces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0, 27-38.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Gau, L. S. (2008). Sport attitudes across cultures: Socialization process through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etal agents. Journal of Sports Knowledge, 5, 137-144.
Hovland, C. I., & Rosenberg, M. J. (1960). Attitudes, organization and chsnge: An analysis of consistency among attitude component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Joy, A., & Sherry, J. F (2003). Speaking of art as embodied imaginationl: A multisensor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esthetic experienc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0(2), 259.
Kelly, J. R. (1987). Freedom to be 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 MacMillan, NY: Prentice-Hall.
Lawson, J. H. (1986). The creative process. Trenton, NY: Hill and Wang.
Miranda, G. R., Darren D. W., & Moreau, C. P. (2010). The effect of experiential analogies on consumer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7, 274-286.
Morris, H. B., & Elizabath, H. C. (1982). 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 Consumer fantasies, feelings, and fu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 132-140.
Neulinger, J. (1974).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Schmitt, B. H.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 Management, 15, 53-67.
Solomon, M. R. (2002). Consumer behavior-buying, having and being. MacMillan, NY: Prentice-Hall.
Spencer, H. (1862). First principles. London: Williams and Norgate.
Streible, D. (2008). Fight pictures: A history of boxing and early cinem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roped, P. J., & Saunders, R. P. (1998). Gender differences in social influence on physical activity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xercise adop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3,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