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耀輝 YAO-HUI SHU |
---|---|
論文名稱: |
臺灣籃球發展過程與社會變遷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Taiwan’s Basketbal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
指導教授: |
王宗吉
Wang, Chun-Ch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28 |
中文關鍵詞: | 臺灣籃球發展 、社會變遷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s Basketball Development, Social Chang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0 下載:28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戰後臺灣籃球發展過程與社會變遷的互動,以社會歷史研究法和文獻分析法,研究臺灣業餘籃球(1945-1962年)、臺灣半職業籃球(1963-1992年)和臺灣職業籃球(中華職業籃球CBA)(1993-2005年)各時期籃球體制與臺灣籃球外部的社會體制、體育運動政策與策劃和臺灣籃球內部的籃球社會分析之互動,研究結果如下:
一、依運動的分類理論和臺灣社會變遷的階段,將臺灣籃球發展過程區分為臺灣業餘籃球(1945-1962年)、臺灣半職業籃球(1963-1992年)、臺灣職業籃球(中華職業籃球CBA) (1993-2005年)。
二、臺灣業餘籃球(1945-1962年)時期,國民政府播遷來臺,社會體制方面皆以反共大陸為最高指導原則,此時期以軍中籃球為主體。
三、臺灣半職業籃球(1963-1992年)時期,政治轉型、經濟起飛、教育普及,此時期籃球蓬勃發展。
四、臺灣職業籃球(中華職業籃球CBA) (1993-2005年)時期,政黨輪替、亞洲金融風暴,加上轉播權利金的問題,使得臺灣職業籃球(中華職業籃球CBA)封館。
五、本研究以運動社會學的角度,觀察、思考臺灣籃球發展過程和社會變遷的互動,研究結果可提供政府施政、中華民國籃球協會推展籃球運動及後續研究之參考;做為營造臺灣健全之籃球社會結構和創造臺灣優質籃球運動文化之用。
六、依本研究相關文獻資料和結論,建議政府興建比賽場館和博物館;中華民國籃球協會建立比賽制度、經營賽會、發揮組織功能、提昇技能水準;後續研究以文化、族群、地域和理論探究臺灣籃球。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rocess of Taiwan Basketbal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in Taiwan. By manipulating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and Citation Analysis, it looks into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basketball system, such as Taiwan Amateur Basketball (1945-1962), Taiwan Semi-Professional Basketball (1963-1992) and Taiwa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also called CBA,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1993-2005). This research also analy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ripheral part of Taiwan Basketball, the social system, the policy and planning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inner part, the analysis of Taiwan Basketball Society.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ing:
1.According to the Taxonomy Theory of Athletics and the stage of Social Change in Taiwan, the process of Taiwan Basketball Development can be categorized as Taiwan Amateur Basketball (1945-1962), Taiwan Semi-Professional Basketball (1963-1992) and Taiwa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also called CBA,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1993-2005).
2. During the period of Taiwan Amateur Basketball (1945-1962), the Kuo-Ming Government moved to Taiwan, dominating the social system with the supreme principle----to counterattack Mainland China. The main part of the basketball development was Army Basketball.
3.During the time of Taiwan Semi-Professional Basketball (1963-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leap of economy and the popularized education of citizens in Taiwan led to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
4.In the time of Taiwa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also called CBA,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1993-2005), the rot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the Asia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problem of Broadcast Fee catalyzed the close of CBA.
5.With a view of Sociology of Sport, this research observes and thinks o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aiwan Basketbal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in Taiwan, and the results of it can be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take in policy projecting, for the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to boost and develop Basketball Sport ,and for those who want to do research afterwards. Moreover, this research can be a material to build up a healthy and sturdy social structure of basketball and to help create a quality culture of Basketball Sport in Taiwan.
6.From related archive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it suggests the government construct competition fields, gyms and museums, and the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is supposed to erect the system of competitions, to organize the meetings of contests, to bring the association into function and to upgrade the level of skills. As to the research afterwards, Taiwan Basketball should be explored and studied in other areas such as different cultures, races, geographical districts and theori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庭宇、馬康莊(譯)(1986)。Richerd E. Barrett & Martin king Whyte著。依賴理論與臺灣:一個異例的分析。載於丁庭宇、馬康莊(主編),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1955)。籃球年刊。臺北: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編印。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1991)。籃球基本教材。臺北:中國民國籃球協會印行。
中華職籃雜誌編輯部(1996)。籃球小辭典-HBL。中華職籃雜誌,13,65。
中國時報編輯部(1995)。臺灣:戰後五十年:土地、人民、歲月。臺北:時報文化。
中國論壇社(主編)(1985)。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
王人生(1988)。全國大專籃球聯賽制度良窳之見。國民體育季刊,17(3),17-19。
王人達(1997)。開拓新的籃球迷群為當務之急。籃球雜誌,127,3。
王仁堂(1995:65-70)。中華職籃與國際籃球規則之比較。體育與運動,95,64-73。
王丰(1996a)。中華籃球史(系列之一)臺灣籃球運動的啟蒙。職籃看球高手,9,71-72。
王丰(1996b)。中華籃球史(系列之一)三軍球場引爆籃球熱情。職籃看球高手,10,132-134。
王作榮(1991)。臺灣發展初期的通貨膨脹與對策。收入:高希均、李誠(主編)(1991),臺灣經驗四十年(頁102-129)。臺北:天下文化。
王宗吉(編著)(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銀禾文化。
王宗吉(譯)(2000)。Howard L. Nixon Π & James H. Frey著。運動社會學。臺北:洪葉文化。
王宗吉、洪煌佳(2002)。論運動產業發展的社會變遷。國民體育季刊,31(4),17-22。
王淑女、侯崇文、林桂碧、夏春祥、周愫嫻(譯)(2002)。Judson R. Landis著(1995)。社會學的概念與特色。臺北:洪葉文化。
王建臺(1993)。學校體育設施的開放與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2(1)或96,97-102。
王慶中、萬育維(1995)。社會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者的反思。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文崇一(1980)。犧牲的代價。臺北:聯經出版社。
文崇一(1989)。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政治篇。臺北:東士圖書公司。
方鵬程(1983)。三民主義與我國社會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鵬程(1997)。臺灣經驗的變遷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田登義(1955)。鐵路籃球隊概況。載於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籃球年刊(頁80-81)。臺北: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編印。
朱志清(1995)。NIKE球星隨筆。中華職籃雜誌,13,62-64。
朱柔若(譯)(2000)。W. Lawrence Neuman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取向。臺北市:楊智文化。
朱峰亮、曾增球(2001)。街頭鬥牛鬥牛高手-創意籃球個人進攻基本動作詳解。臺北:商周出版。
行政院主計處(1997)。中華民國統計年鑑1997年。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臺北:行政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1a)。運動產業與國家永續發展報告書。臺北:行政院體委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1b)。運動人口倍增計畫。國民體育季刊,134,5-10。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3)。中華民國體育統計。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朴煥(2000a)。你真的不知道的臺灣籃運世紀大事。籃球雜誌,162,39-44。
朴煥(2000b)。你真的不知道的臺灣籃運世紀大事(系列二)。籃球雜誌,163,42-43。
余玉賢、彭作奎(1991)。農復會、土地改革與臺灣經濟發展。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臺灣經驗四十年(頁130-165)。臺北:天下文化。
吳文忠(編著)(1953)。怎樣學習籃球:攻守基本動作詳解。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體育學會發行。
吳文忠(1955)。中華籃球五十年活動史。載於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籃球年刊(頁29-37)。臺北: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編印。
吳文忠(1981)。近三十年來我國的社會體育活動。教育資料集刊,6,261-292。
吳中梅(1991)。籃球的故事。學前教育月刊,14(4),22-23。
吳伯雄(1995)。創刊賀詞。職籃看球高手,創刊號,3。
吳幸玲(2002)。因應社會變遷下之家庭困境的兒童權利倡導。社區發展季刊,99,356-362。
吳敦義(1995)。創刊賀詞。職籃看球高手,創刊號,3。
吳喜松(2002)。2000-2004年國際籃球規則對籃球比賽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經國(1988)。從臺北市公立學校籃球聯賽談運動聯賽與學校運動風氣。國民體育季刊,17(3),4-6。
吳逸驊(2004)。圖解社會學。臺北:博士、邦城文化。
吳龍山(1993)。召開我國排球/籃球運動發展座談會報導。國民體育季刊,22(1),115-119。
李一中(2000)。中華職籃的未來。體育與運動雙月刊,117,76-79。
李文政(1996)。教育在國家現代化中的經濟功能。新竹師院學報,9,33-54。
李美枝(1987)。社會變遷中中國女性角色及性別化特質的蛻變。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0,39-59。
李茂興、徐偉傑(譯)(1998)。Joan Feeante著。社會學:全球性的觀點。臺北:弘智文化。
李建興(1993)。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出版。
李筱峰(1999)。臺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臺北:玉山社。
李筱峰(2002)。快讀臺灣史。臺北:玉山社。
李廣淮(1982)。中華民國歷年參加國際籃球賽精華錄。臺北:煦明出版。
李廣淮(1996)。經濟與體育:籃、棒兩球是臺灣億萬富豪的最愛。籃球雜誌,118,28-29。
宋鎮照(1997)。社會學。臺北:五南。
何建德(2003)。CBA球隊母企業的投資經營之理想與實況--以裕隆隊為例。大專體育,64,70-74。
何振盛、杜嘉芬(譯)(2004)。丹尼•羅伊(denny Roy)著。臺灣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
辛旗(1991)。臺灣社會的三階段變遷論-四十年來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價值體系。載於詹火生(編著),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頁3-18)。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易君博(1977)。政治學論文集。臺北:三民書局。
尚樹梅(1955)。三軍球場的建立與成就。載於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籃球年刊(頁42-45)。臺北: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編印。
林娟(1996)。走過四分之一世紀的中華體育館。籃球雜誌,117,26-27。
林清江(1973)。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5,1-18。
林清江(1980)。社會變遷中家庭、學校與社區關係的調適。訓育研究,19(2),7-10。
林勝義(1994)。臺灣家庭的結構變遷與轉型需求。社區發展季刊,86,41-44。
林貴福(1997)。現行運動賽會舉辦模式優缺點評估。載於教育部「社會變遷與體育革新」座談會-第四場:運動賽會的改進。國民體育季刊,26(3),93-106。
林嘉誠(1987)。臺灣的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中國論壇,24(6)或286,28-31。
林嘉誠(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林顯茂(1988)。高雄醫學院社會學講義。高雄:德昌印刷廠。
林鴻道(1995)。創刊賀詞。職籃看球高手,創刊號,3。
汪澄清(1988)。亞洲運動會的起源和發展。國民體育季刊,17(3),39-49。
金耀基(1980)。政治發展與政治現代化的突破。載於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歷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金耀基(1987)。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姜得勝(1998)。社會變遷中「教育機會均等」實踐可能性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219-282)。臺北:揚智文化。
施建生(1991)。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功能。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臺灣經驗四十年(頁76-101)。臺北:天下文化。
韋本(譯)(2000)。Jonathan H. Turner, Leonard Beeghley, Charles H. Powers著。社會學理論的產生。臺北:洪葉文化。
洪玲瑤(2000)。創造籃球奇蹟的國泰女籃隊(上)。籃球雜誌,163,25-28。
洪煌佳(1999)。遊戲文化發展與社會變遷之關聯。臺灣體育,102,10-13。
洪嘉文(2004)。體育政策。載於鄭志富(主編),體育行政與管理(頁23-62)。臺北:師大書苑。
徐育珠(1991)。財政政策。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臺灣經驗四十年(頁166-203)。臺北:天下文化。
徐武雄(1996)。籃球。桃園:國立體育學院碩士技術報告書。
徐武雄、陳榮顯(1998)。論我國男子籃球運動的發展。環球商業專科學校學報,6,67-75。
徐武雄(2001)。籃球教練壓力之研究。環球技術學院學報,1,161-172。
徐揚、羅偉仁、顏宜君、蕭弘青、蔡文州、陳思婷(2000)。中華職業籃球聯盟市場潛力之研究。載於我國教育產業趨勢分析暨運動管理教育研討會(頁37-49)。
徐望雲(1996)。關於籃球鞋的符號學。明道文藝,248,80-91。
徐煋輝(1999)。大專籃球聯賽的革興與展望。大專體育,45,9-12。
秩序冊(2004)。第26屆Mazda3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秩序冊。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高希均(1991)。臺灣經濟發展過程。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臺灣經驗四十年(頁20-43)。臺北:天下文化。
高梓(1955)。簡論女子籃球規則問題。載於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籃球年刊(頁13-15)。臺北: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編印。
高淑玲(2002)。時光看台-七虎球場的榮耀與寂寥。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學斌(1982)。從社會學的觀點談社會文化的變遷-論當前應有的正確觀念與努力的方向。華岡社會科學報,1,17-21。
孫朝(1997)。1997年高中籃球聯賽特別報導。籃球雜誌,138,62-64。
胡興梅(1996)。中華民國在臺灣地區的政治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苓榛(2000)。日月光甲組籃球聯賽分析。籃球雜誌,165,9-13。
章誠(2000)。一場盛宴一場夢HBL & CBA。籃球雜誌,165,32-36。
許振明(2004)。體育行政組織。載於鄭志富(主編),體育行政與管理(頁63-128)。臺北:師大書苑。
馮同瑜(1984)。為我們的籃運看病。聯合月刊,37,78-80。
焦嘉誥(1955)。籃球裁判的組織。載於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籃球年刊(頁45-48)。臺北: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編印。
張文樵(1996)。總統盃四月八日開打預計八十餘隊參加。籃球雜誌,117,24-25。
張少熙(2004)。體育活動規劃與管理。載於鄭志富(主編),體育行政與管理(頁249-297)。臺北:師大書苑。
張克佑(1996)。三軍球場引爆籃球熱情。職籃看球高手,10,132-134。
張壯熙(1996)。臺灣社會變遷與臺灣地區大專學生政黨認同之研究。載於當前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9-247)。國立中央大學共同學科編印。
張耿介(1994)。臺灣光復後的早期籃球運動發展概況(西元1945年-1963年)。臺灣體育,74,23-26。
張素珠(2001)。臺灣女子體育的萌芽。國民體育季刊,30(3),13-21。
張無忌(1995)。軍中特訓淬練換來神奇小子-飛駝的羅興樑更棒。職籃看球高手,2,25-28。
張喬寶(1996)。第十三屆亞洲青年女籃錦標賽序曲。籃球雜誌,118,79。
張華葆(1987)。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
張德勝(1986)。社會原理。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張樹倫(1998)。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建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邱大宗(2001)。職籃團隊技戰術-宏國象為例。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黃壬來(1999)。學校審美教育與生活文化。臺北:財團法人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黃光國(1991)。臺灣的社會變遷與倫理重建。載於詹火生(編著),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頁19-39)。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黃明堅(1986)。「強力籃球」觀。統領雜誌,10。
黃秀政、高世賢(2000)。戰後大里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1945-1997)。臺灣文獻,51(2),175-195。
黃城(2003)。孫中山地方自治思想與臺灣實施經驗。載於臺灣地方政治變遷:第一屆「臺灣地方政治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3-10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黃彬彬(2001a)。臺灣女籃風雲歲月五十年。國民體育季刊,30(3)或130,68-74。
黃彬彬(2001b)。臺灣女子籃球運動風霜記。載於郭崇美(記錄),臺北體育文獻座談會紀錄(頁36-42)。臺北文獻,137,1-86。
黃意舒(1992)。我國社會變遷中家庭教育的探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3,381-396。
彭國樑(1979)。社會變遷中新一代青年教育方向之初探。臺灣教育,347,21-25。
游傑正(1999)。第十八屆女籃賽記實。籃球雜誌,155,56-57。
結構編(譯)(1980)。Paul Fyerabend著。自由社會中的科學。臺北:結構群文化出版。
彭懷恩(2003)。臺灣政治發展。臺北:風雲論壇。
楚喬(1996)。瓊斯盃前哨戰-光華男籃勇奪第三屆亞洲城市盃籃賽冠軍。籃球雜誌,122,65。
詹火生、瞿海源、陳小紅、林瑞穗、簡春安、楊瑩(1990)。當代社會變遷與問題。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楊國樞(1990)。開放多元的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9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5-6。臺北:東華書局。
楊國賜(1987)。社會變遷與校園環境。自由青年,77(5),24-31。
楊歆(2000)。『籃』極掀風暴,龍年行不行。籃球雜誌,163,19-21。
楊朝祥(2001)。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新主張。教育資料與研究,41,1-9。
楊照(1997)。悲歡球場:楊照運動學。臺北:新新聞。
楊瑩(1996)。社會變遷與教育革新。載於當前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學術演討會論文集(頁123-148)。國立中央大學共同學科。
廖福村(2000)。解嚴後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變遷。臺灣文獻,51(2),197-207。
瑞德(1997)。籃球希望工程打造你的夢想。籃球雜誌,135,90-92。
湯銘新(1955)。「自由盃」的特色與成果。載於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籃球年刊(頁73-75)。臺北: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編印。
湯銘新(編著)、吳文忠(校訂)(1963)。我國參加國際籃球賽歷史。臺北:中華民國籃球協會印行。
湯銘新(編著)(1971)。女子籃球訓練研究:我國出席第三屆亞洲盃女子籃球賽報告書。臺北:中華民國籃球委員會。
湯銘新(1977)。少年籃球指引。臺北:廣城出版社。
湯銘新(1978)。籃球傳入我國的歷史考證。國民體育季刊,7(2),23-26。
湯銘新(1986)。國內外民間運動組織現況探討。國民體育季刊,15(1),10-19。
郭明郎(1988)。社會變遷中國小生活教育的取向。國民教育,28(6-7),52-57。
郭為潘(1995)。創刊賀詞。職籃看球高手,創刊號,3。
郭秋勳(1984)。社會變遷中我國職業教育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教育學院學報,9,343-374。
郭泰(1988)。籃球賽外一章。統領雜誌,30,58。
連苑秀(1996)。他們都是灌籃高手--訪臺北婦慈協會籃球營。人本教育扎記,68,68-70。
臺灣體育雙月刊編輯部(2000)。為國家培養籃壇幼苗的「奇異盃」少年三對三籃球賽。臺灣體育雙月刊,105,72。
郝更生(1955)。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的組成。載於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籃球年刊(頁5-6)。臺北: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編印。
劉世珍(1978)。籃壇繽紛錄。臺北:王氏速讀出版社。
劉世珍(1994)。籃球往事說從頭。臺北:臺灣體育雜誌社。
劉世珍(2001)。載於郭崇美(記錄),臺北體育文獻座談會紀錄(頁4-24)。臺北文獻,137,1-86。
劉典謨(2001)。規則修訂帶動籃球運動的發展。成大體育研究集刊,6,11-26。
劉阿榮(1997)。三民主義社會變遷理念之建構及其發展。臺北:編譯館。
劉俊卿、王信良(1999)。時光隧道—臺灣籃運六十年。臺北:聯經。
劉德三(2001)。少年籃球。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雲德(譯)(1991)。David Popenoe著。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
劉衡江(1999)。再創我國大專籃球聯賽新紀元。大專體育,45,7-8。
劉鶴群、房智慧、連文山(譯)(2002)。Richard T. Schaefer著。社會學。臺北:麥格羅希爾。
葉至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臺北:洪葉文化。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
葉萬安(1991)。臺灣的經濟計畫。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臺灣經驗四十年(頁44-75)。臺北:天下文化。
葉憲清(1988)。臺灣省運動會史。國民體育季刊,17(3),69-76。
葉學志(1976)。國家現代化過程教育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3,1-43。
葉龍彥(2001a)。百年體育,千禧曙光-體育、文化、史觀。國民體育季刊,30(3),61-67。
葉龍彥(2001b)。載於郭崇美(記錄),臺北體育文獻座談會紀錄(頁3-4)。臺北文獻,137,1-86。
錢定遠(1996)。轉播臺TV BROADCAST--眼界日亦開,需求逐年增。職籃看球高手,8,57-61。
陳一筠(譯)(1990)。Andrew Webster著。發展社會學。臺北:九大。
陳水源(2000)。臺灣歷史的軌跡(下)。臺北:晨星。
陳民諺(1997)。「超級籃球聯賽」16強陣容介紹。籃球雜誌,127,97-114。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合譯)(1991)。尼爾•史美舍(Neil. J. Smeleser)著。社會學。臺北:桂冠。
陳光輝(1986)。從社會變遷談職業道德。中等教育,37(5),3-8。
陳光輝(主持研究)(1996)。社會學與公民教育-社會變遷觀點。臺北市: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教育指導委員會。
陳金樹(1988)。運動聯賽季節、區域、對象之劃分與項目之訂定。國民體育季刊,17(3),14-16。
陳家輝(1994)。古典社會學理論與社會變遷:馬克思、涂爾幹及韋伯。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苡芬(2000)。戰後大里社會變遷之研究,1945-1996。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陳紹馨(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瑞台(1996)。輪椅籃球的架構與沿革。成大體育,3,27-32。
陳榮章(1997)。我國籃球運動發展之研究。臺南家專學報,16,117-128。
陳曉林(譯)(1976)。O. Spengler著。西方的沒落。臺北:華聯出版公司。
龍冠海(1974)。社會學。臺北:三民。
龍冠海(1979)。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
龍冠海(1982)。王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社會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謝文全、林新發、張德銳、張明輝(1995)。教育行政學。臺北:空中大學。
謝仁義(2003)。戰後臺灣社會變遷對全國運動會發展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康(1977)。現代中國社會變遷與工業技術發展及其問題。載於中華學術院,中華學術與現代文化叢書(第十冊):社會學論集(頁45-65)。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
蔡文輝(1982)。社會變遷。臺北:三民書局。
蔡文輝(1995)。社會變遷。臺北:三民書局。
蔡孝德(1955)。碧濤女子籃球隊簡史。載於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籃球年刊(頁82-85)。臺北: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編印。
蔡特龍(1988)。臺灣省運動會史。國民體育季刊,17(4),77-85。
蔡敏忠(1982)。運動比賽制度對推行全民運動的重要。國民體育季刊,11(3),2-3。
蔡淑莉(1996)。中國大陸農村經濟改革後社會變遷之研究1979-1995。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遠流臺灣館(編著)(2000)。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
關虔鈞(1996)。幾經江湖風雲變,聚匯群英霸業興-象國演義細說從頭。職籃看球高手,5,30-33。
簡明珠(1998)。區運走入歷史,全運明年登場。體育與運動,108,48-52。
魏冠中(1998)。CBA人才哪裡來。體育與運動,108,78-79。
瞿子清(1961)。中國籃球史話。臺北:偉華體育旬刊發行。
瞿海源(1996)。臺灣社會變遷研究的意義-一個系列研究的檢討。載於當前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6)。國立中央大學共同科編印。
顏靚殷(1991)。社會變遷之下勞資爭議型態的比較研究--以臺北市勞資爭議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毓浩(1992)。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課程經濟類教材之分析與評估。公民訓育,26,14-18。
鄭又平(1996)。臺灣政治文化的持續與變遷(1945-1995)。載於當前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9-228)。國立中央大學共同學科編印。
薛元化、李曉峰、戴寶村、潘繼道(編撰);潘繼道(執筆)(2004)。臺灣的歷史。臺北:玉山社
魏香明(1995)。近三十年來我國社會體育運動團體組織的發展。教育資料集刊,10,1-16。
懷文(1996)。第十四屆亞青男籃錦標賽。籃球雜誌,123,8-9。
蕭新煌(譯)(1985)。I. Wallerstein著。對當前世界不平等的爭論。載於蕭新煌(編),低度發展與發展—發展社會學選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蕭新煌(1988)。臺灣向前看-臺灣趨勢指標。臺北:生活文化事業公司。
籃球雜誌編輯部(1995)。時光隧道-1977-1995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十八年風雲錄。籃球雜誌,111,34-37。
籃球雜誌編輯部(1996)。1996年度甲組籃球聯賽各隊陣容簡介。籃球雜誌,115,52-59。
籃球雜誌編輯部(1997)。職籃三年場館簡介。籃球雜誌,127,42-48。
籃球雜誌編輯部(2000)。日月光甲組籃球聯賽名單。籃球雜誌,165,45-52。
藍寶田(1955)。介壽盃的意義及歷史情況。載於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籃球年刊(頁37-42)。臺北: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編印。
羅開明(1985)。近三十年來我國體育政策的演進。教育資料集刊,10,1-21。
羅志淵(主編)(1973)。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蘇玉珍(2001)。載於郭崇美(記錄),臺北體育文獻座談會紀錄(頁24-36)。臺北文獻,137,1-86。
蘇軾(撰)。陸費逵(總勘)(1965)。東坡七集。臺北:中華書局。
龔樹森(1955)。談「工商塔」籃球聯賽。載於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籃球年刊(頁60-63)。臺北: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編印。
蘇維杉(2004)。臺灣運動產業發展的社會過程研究(1945-200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
蘭震輝、林怜利、李玉麟(2000)。大臺北地區籃球運動參與者運動價值觀念之研究。德育學報,16,97-113。
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總會(2003年,2月15日)。兩賽制說明。2005 年5月22日,引自http://www.shssf.edu.tw/docs/OTHER/兩賽制說明.htm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2004)。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組織圖。2004年8月4日,取自http://www.ctusf.org.tw/about_us/about_2_1.asp.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2005)。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教育大事年表。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
中華民國體育總會(2004)。中華民國體育總會/關於體總-組織。2004年4月13日,取自http://www.rocsf.org.tw/about_us/about_us_3.asp.
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2004)。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華奧會-宗旨及任務。2004年4月11日,取自http://www.tpe-olympic.org/about/about_03.asp.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2004年,6月20日)。中華民國籃球協會簡介。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basketball-tpe.org/ctrl/news.asp?sn=4964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2004年,6月30日)。瓊斯盃大事記。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basketball-tpe.org/ctrl/news.asp?sn=4974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2005年,1月25日)。歷屆瓊斯盃名次。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basketball-tpe.org/ctrl/news.asp?sn=5220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2005年,2月3日)。九十四年行事曆。2005年7月21日,取自http://www.basketball-tpe.org/ctrl/news.asp?sn=5224
中華職籃四年紀錄(2005)。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sars.www.gov.tw/todaytw/1-10-39-0-htm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4年,6月15日)。世運申辦成功新聞稿。2004年8月4日!,取自http://media.justsports.net.tw/spo_demo/about_news_paper_id?=374
我的E政府(2005)。今日臺灣/臺灣年鑑/2005年/第五章經貿與科技/國民經濟重要指標。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3_005_019
我的E政府(2005)。今日臺灣/臺灣年鑑/2004年/第七章教育與體育/全國教育發展會議。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2_007_002)。
我的E政府(2005)。今日臺灣/臺灣年鑑/2005年/第一章人文與地理/臺灣460年大事誌。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3_001_002
我的E政府(2005)。今日臺灣/臺灣年鑑/2005年/第三章選舉與政黨/民進黨大事紀。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3_003_018
我的E政府(2005)。今日臺灣/臺灣年鑑/2005年/第五章經貿與科技/平均每人國民所得與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3_005_021
我的E政府(2005)。今日臺灣/臺灣年鑑/2005年/第七章教育與體育/教育經費占國民(內)生產毛額比率。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3_005_019
我的E政府(2005)。今日臺灣/臺灣年鑑/2005年/第七章教育與體育/喬丹的「快閃秀」令球迷不滿。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3_007_035
我的E政府(2005)。今日臺灣/臺灣年鑑/2005年/第八章醫療與保險/全民健保大事紀。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3_008_015
我的E政府(2005)。今日臺灣/臺灣年鑑/2003年/第九章財政與金融/政府發行公益彩券。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1_009_016
我的E政府(2005)。臺灣的故事/文化篇。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io.gov.tw/info/taiwan-story/culture/frame/frame3.htm
我的E政府(2005)。臺灣的故事/經濟篇。2005年5月23日,取自http://www.gio.gov.tw/info/taiwan-story/
我的E政府(2005)。臺灣的故事/農業篇/農戶及農戶人口的變動反映經濟快速發展。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io.gov.tw/info/taiwan-story/agriculture/frame/frame3.htm
我的E政府(2005)。臺灣的故事/農業篇/第十章生活與環保。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3_010_009
李炎權(2004)。亞東女籃40年歷史,吹熄燈號。2004年4月14日,取自http://archive.udn.com/2004/3/16/NEWS/SPORTS/Spo2/1900457.shtml\
李廣淮(2001年,7月6日)。2001瓊斯盃精采話題之一-籃球教父威廉瓊斯另有感性柔情一面!。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sports-hotline.com.tw/2001jonescup/topic1.htm
李廣淮(2003年,4月23日)。運動熱線網/看圖說體壇歷史故事(三)。2005年12月10日,取自 http://www.sports-hotline.com.tw/richlee/030423.htm
李廣淮(2004年,4月23日)。運動熱線網/看圖說體壇歷史故事(三)小巨蛋上樑:臺北市大型體育館40年滄桑史!。2005年1月4日,取自http://www.sports-hotline.com.tw/richlee/030423.htm
東方介德(2004)。籃球運動起源。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hisport.com.tw/
教育部(2002年,12月5日)。學校體育發展中程計畫。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edu4.tnc.edu.tw/1229.doc
國家圖書館資料庫檢索。臺灣大事紀(203-1975年)。2004年10月5日,取自http://192.192.58.96/ttscgi/ttsweb?@@3241371964
曾玉慧(2002)。社會變遷與幼兒教育發展。南華社會所期刊,25,3-10。2004年12月10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5/index.htm.
雅虎新聞(2004年,5月28日)。喬丹快閃90秒,耐吉今公開道歉。2004年8月4日,取自http://news.yam.com/tvbs/society/news/200405/20040528872409.ht
臺灣研究網路化(2005)。臺灣研究網路化/戰後臺灣歷史年表/史事大觀園/細說史事/史事大公開,您想了解什麼史事呢?。2005年7月11日,取自
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twht/General/SimpleTwht.asp
臺灣研究網路化(2005)。臺灣研究網路化/戰後臺灣歷史年表/ 史事大觀園/細說史事/。2005年7月11日,取自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twht/General/HistoryToday.asp
瓊斯盃首頁(2004)。瓊斯盃大事記。2004年12月14日,取自:Http://jones.sina.com.tw/handbook/
瓊斯盃首頁(2004)。參與瓊斯盃賽事之NBA十大球星。2004年12月14日,取自:Http://jones.sina.com.tw/handbook/
odie (歐弟)(2003年,2月17日)。幸福豹職業籃球隊。發表於cba 版,2005年5月25日,取自:取自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boards/cba/M.920217372.A.html.
zaqww (巨蟹俏女孩)(1999年,3月30日)。CBA職籃電子報臨時0325增刊號-2-中華職籃面報連副總統之書面資料。發表於cba 版,2005年5月25日,取自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boards/cba/M.922725164.A.html
二、英文部分
Davis, Kingsley(1949). Human Society.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Haferkamp, Hans & Neil J.Smelser(1992).Social Changes and Modern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rper,Charles L.(1992).Exploring Social Change.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Horton, Paul B. & Hunt, Chester L.(1976). Soci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Kilnoch, Graham C(1977). Sociological Theory: Its Development and Major Paradigm. N.Y.: McGraw-Hill.
Landis(1974).Sociology: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Belmont, Ca;if.:Wadsworth.p.229.
Lauer, R. H. (1977). Perspectives on Social Change. 2nd ed. Boston: Allyn & Leibenstein, H.Bacon.
Mitchell, D.(1968). A hundred years of sociology. Chicago: Aldine.p163-164.
Moore, Wilbert E. (1974). Social Change. 2nd edition.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Nisbet, Robert A.(1970). The Social Bon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Nisbet, Robert A. (1973).Introduction: The Problem of Social Change. Nisbet, Robert A. ed., Social Change. New York: Harper & Raw, Publishers)
Swanson,G.E.(1971).Social change. Glenview,Ⅰ11.: Scott, Foresman. p3.
Vago(1989). Social change.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