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宜亭
論文名稱: 從<<籌解需用>>看洪大容的數學與實學思想
指導教授: 洪萬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3
中文關鍵詞: 洪大容籌解需用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6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十八世紀朝鮮英、正二祖期間,正值清朝乾隆盛世,外受來自各國不同方面的刺激與影響,內有朝鮮中期後半段文化復興新萌芽的基礎,許多優秀的文人學者輩出。另一方面,在歷經了兩次的戰亂與黨派之爭,國家陷入極度的凋零與不安,再加以社會結構的急遽變化,更是造成民心浮動的主因,也因此要求改革的呼聲與日劇增。此時,針對稅制、軍制、役法等各項積弊也紛紛提出了改革之道,因此,以經世致用為基礎的實學思想也因應而生。實學儼然為朝鮮後期社會經濟變動的產物,也可以說是特殊的社會經濟狀況所衍生的特殊思想。實學者一方面對於官僚體制、土地制度、奴婢制度做全面的批判,一方面也對社會危機提出改革方案。朝鮮的實學大致可區分為三個學派,即注重政治、社會、經濟等諸般制度之考究與改革的「經世致用派」,和注重工商業、生產技術之考究與改革的「利用厚生派」,以及注重經書、金石、典故之考證的「實事求是派」。在朝鮮實學的發展歷程中,尤其以「北學派」(或稱為「利用厚生學派」)的思想最為前衛與革新。不僅在十八世紀以後,儼然成為朝鮮實學的中心學派,同時,也一舉躍昇為朝鮮實學的主導地位。
    而在這一片「北學中國」的風潮之下,洪大容(1731~1785)身為北學派的重要人物之一,曾經以隨行使的身份出使北京,不僅對於北京行沿途所見所聞詳實的加以記錄,也常常流連於琉璃廠書肆,並與當時的文人嚴誠、陸飛、潘庭筠等人結識。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冒著生命的危險參觀當時的北京觀象臺,一睹嚮往許久的天文儀器。洪大容在北京歸國後,針對實學與自然科學提出了許多論點,不僅在朝鮮當時深具影響力,一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在研究他的實學與自然科學思想。但是,對於洪大容同樣在北京歸國後所完成的數學著作《籌解需用》,似乎成了研究洪大容實學的漏網之魚,乏人問津。因此,筆者特針對《籌解需用》一書做深入的分析。在論文的第三章,將《籌解需用》一書分編做詳細的介紹與分析。並且在第四章中,再將《籌解需用》的內容結構與體例做歸納式的說明,並且將《籌解需用》中所引用到的主要參考書目和《籌解需用》做一對比。
    本論文對於洪大容的研究焦點,由一般人所熟悉的實學或自然科學思想,轉移到他的數學觀,希望透過對於《籌解需用》的深入分析探討,能重建洪大容的數學觀,讓大家也能了解到,洪大容的數學觀一樣具有可看性,充滿先進的論點。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不同於以往的面相,也就是由洪大容的數學觀,能一窺洪大容實學思想的面貌。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回顧 2 1-3 研究取向 4 第二章 《籌解需用》的歷史脈絡 2-1 朝鮮中後期的實學思想 5 2-2 北學派的思想 9 2-3 洪大容的實學思想 13 2-4 《籌解需用》的成書背景 17 2-5 洪大容的生平與著作 19 第三章 《籌解需用》內容分析 3-1 內編上 25 3-1-1 總例 25 3-1-2 乘除法 29 3-1-3 分數 32 3-1-4 面體積 34 3-1-5 衰分與盈朒 39 3-1-6 開方法 41 3-1-7 雜法 49 3-2 內編下 50 3-2-1 天元解 50 3-2-2 朞閏解 52 3-2-3 八線與三角 54 3-2-4 勾股與測量 57 3-2-5 儀器測量 61 3-3 外編下 71 3-3-1 測量各說 71 3-3-2 地測與天測 76 3-3-3 儀器說 80 3-3-4 律管解 87 第四章 《籌解需用》的體例與結構及其引用書目 4-1 《籌解需用》的體例與結構 91 4-2《算學啟蒙》 96 4-2-1 內容與結構 96 4-2-2 與《籌解需用》的對比 98 4-3《算法統宗》 102 4-3-1 內容與結構 102 4-3-2 與《籌解需用》的對比 104 4-4《續古摘奇算法》106 4-4-1 內容與結構 107 4-4-2 與《籌解需用》的對比 110 4-5《數理精蘊》 112 4-5-1 內容與結構 112 4-5-2 與《籌解需用》的對比 113 4-6小結 115 第五章 結論 5-1總結 117 5-2《籌解需用》與HPM的反思 119 附錄 (一)洪大容年譜 123 (二)《籌解需用》內編上〈雜法〉的內容 129 (三)《籌解需用》內編下〈天儀分度〉的內容 133 (四)《籌解需用》內編下〈八線總率〉的內容 135 (五)《籌解需用》內編下〈三角總率〉的內容 137 參考資料 141

    參考資料
    (一) 史料
    1. 元‧朱世傑,《算學啟蒙》,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一,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2. 明‧李之藻,《渾蓋通憲圖說》,收入《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六,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 韓國,洪大容,《湛軒書》第一至第四輯,漢城:民族文化推進會譯,1989年。
    4. 韓國,洪大容,《籌解需用》,收入金容雲編,《韓國科學技術史資料大系‧數學篇(3)》,漢城:驪江出版社,1985年。
    5. 清‧康熙御製,《數理精蘊》,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三,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6. 清‧康熙御製,《曆象考成》,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天文卷七,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7. 清‧康熙御製,《律呂正義》,收入《欽定四庫全書薈要》子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8. 韓國,黃胤錫,《算學入門》,收入金容雲編,《韓國科學技術史資料大系‧數學篇(3)》,漢城:驪江出版社,1985年。
    9. 明‧程大位,《算法統宗》,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二,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0.南宋‧楊輝,《楊輝算書》,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一,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二)近人著作
    1.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編,《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修訂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
    2. 王文珮,《楊輝算書探微:一個HPM的觀點》,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所碩士論文,2002年。
    3. 李元淳著,王玉洁、朴英姬、洪軍譯,《朝鮮西學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4. 李丙燾,《韓國史大觀》,許宇成譯,台北:正中書局,1961年。
    5. 李兆華,《中國數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6. 李甦平等著,《中國、日本、朝鮮實學比較》,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
    7. 李鉉,《清代實學思想對韓國之影響:以十七、十八世紀為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8. 李儼、杜石然,《中國古代數學簡史》,台北:九章出版社,2000年。
    9. 李儼,《中國算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10.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三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金容雲、金容局共著,《韓國數學史》(日文),東京:楨書店,1978年。
    12.金泰俊,《洪大容評傳》(韓文),漢城:民音社,1987年。
    13.明文書局發行,《世界天文學簡史》,台北:明文書局,1987年。
    14.張存武,《清代中韓關係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15.陳美東、杜石然、金秋鵬、范楚玉,《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上)》,台北:明文書局,1992年。
    16.陳美東、杜石然、金秋鵬、范楚玉,《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下)》,台北:明文書局,1992年。
    17.陳威男,《明代算書《算法統宗》內容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所碩士論文,2002年。
    18.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五冊)》,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
    19.郭世榮,《算法統宗導讀》,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0.郭金彬,《中國傳統科學思想史論》,北京:知識出版社,1993年。
    21.郭熙漢,《楊輝算法導讀》,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66年。
    22.郭書春,《古代世界數學泰斗劉徽》,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23.傅溥,《中國數學發展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24.蔡茂松,《韓國近世思想文化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25.劉步林,《數學在天文學中之運用》,新竹:凡異出版社,1999年。
    26.劉鈍,《大哉言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27.簡江作,《韓國歷史》,台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
    28.董芳成,《從「啟蒙」觀點看朱世傑的《算學啟蒙》》,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所碩士論文,2003年。
    29.藪內清,《中國數學史》,鄭瑞明譯,台北:南宏圖書出版社,1984年。
    (三)期刊或專文
    1. 李兆華,〈《算法統宗》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二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1213。
    2. 金容雲,〈《籌解需用》解題〉,收入《韓國科學技術史資料大系‧數學篇(3)》,(漢城:驪江出版社,1985年),頁3~5。
    3. 洪萬生,〈十八世紀東算與西算的一段對話:洪正夏vs.何國柱〉,《漢學研究》第二十卷第二期(2002年),頁57~80。
    4. 高宏林、李小娟,〈《楊輝算法》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1045、1046。
    5. 鄒大海,〈《算學啟蒙》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1119。
    6. 韓琦,〈《數理精蘊》題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三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1~1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