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佳怡 Lin, Chia-Yi |
---|---|
論文名稱: |
拱樂社歌仔戲劇本之語言研究:以《金銀天狗》為例 Language in the Taiwanese Opera Scripts by Gong-Le-She: A Case Study on Jin-Yin-Tian-Gou. |
指導教授: | 姚榮松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5 |
中文關鍵詞: | 拱樂社 、金銀天狗 、歌仔戲 、歌仔冊 、閩南語 、書寫 、用字 |
英文關鍵詞: | Gong-Le-She, Jin-Yin-Tian-Gou, Taiwanese Opera, Taiwanese folk-song booklets, Taiwanese language, writing, vocabular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64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內台歌仔戲職業劇團拱樂社,於1952年首度編寫歌仔戲劇本,改變以往「講戲」的演出形式,留下大量以閩南語書寫的劇本。本論文即以現存拱樂社歌仔戲劇本中年代最早的《金銀天狗》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提出閩南語文獻判讀的方法,以借音字的應用、押韻、方言差異的知識、文化背景之了解等原則,應用於本研究對象中,提出音讀、用字、詞彙、修辭、語言風格等分析。
本研究略述拱樂社背景及歌仔戲劇本產生的原因,並論述劇本中呈獻的文化背景與文化意涵,作為語言分析的背景。藉由方言差異的類型,搭配韻腳的觀察及借音字的使用,可以看出本劇偏泉腔的方言特色;而在用字類型方面,則以前人之用字研究為基礎,提出補充的分類和觀察,並辨析一字多音的使用情形,呈現劇本中靈活的用字策略。本研究認為歌仔戲劇本之書寫方式與歌仔冊有相當高的相似度,但較歌仔冊更為口語,劇中有許多目前已逐漸流失的閩南語詞彙,本研究羅列部分特殊詞,並修正傳藝出版本詞彙註解之錯誤。除了音字與詞彙之外,戲曲用語、句式及劇本的形式,皆構成文本特殊的語言風格。本研究企圖累積閩南語文獻的分析資料,尤其是可補足前人研究中較缺乏的歌仔戲文本分析,並肯定拱樂社劇本作為閩南語文獻研究對象之意義與價值。
The professional Taiwanese Stage Opera Troupe “Gong-Le-She” first produced Taiwanese Opera scripts in 1952, thus changing the oral tradition of performance, and left behind as its legacy astounding volumes of scripts written in the Minnan language (Taiwane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arliest of these surviving scripts, the “Jin-Yin-Tian-Gou”. This study provide methods to read such Minnan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in utilizing phonetic loan characters, rhyme and rhythm, differences between dialects, and knowledge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pplied them in this research. We further propose analyses in phonetic reading, vocabulary usage and terminologies, as well as grammatical structure.
To provide backdrop, this study outline the background of Gong-Le-She, the reasons for the creation of Taiwanese Opera scripts, and discusse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meanings present in the scripts. Through the differences in dialects, the observations of rhyming schemes, and the way phonetic loan characters are utilized, it is evident that this particular opera leans towards the Chuan style. In terms of vocabulary, this study build on the foundation laid by previous research, adding further categorizations and observations, as well as identifying the use of one character to depict numerous sounds, thus showing the flexibility with which vocabulary is utilized in this script.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written form of Taiwanese Opera is highly similar to the Taiwanese folk-song booklets , but the operas are even more colloquial than the booklets, while also including many Minnan words and phrases that are gradually disappearing from modern parlance. This study listed many such special examples, and corrected some mistakes in the annotations of the publisher (The Center for Traditional Arts). Aside from phonetic words and vocabulary, the stage language,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the style of script all contribute to the uniqueness of this text. This study is attempting to build further on the research of Minnan literature, especially in Taiwanese Opera script analysis (an aspect previously lacking in such research), and through our work affirm the value of the Gong-Yueh Society scripts as Minnan literature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小川尚義(1932)《臺日大辭典》,臺灣總督府。
王順隆(1993)〈談台閩「歌仔冊」的出版概況〉,《臺灣風物》,43卷3期。
王順隆(2002)〈「歌仔冊」的押韻形式與平仄問題〉,《民俗曲藝》,136期。
甘為霖(Campbell, William)(1913)《廈門音新字典》,台南:人光,1997年十九版。
何大安(1996)《聲韻學中的觀念與方法》,台北:大安。
吳守禮(1995、2001)《閩台方言研究史叢刊》1、2,台北:南天。
吳瀛濤(1992)《臺灣民俗》,台北:眾文圖書。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
李如龍(1996)《方言與音韻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李如龍(1998)〈考求方言本字的音韻論證〉,《語言研究》1998年一月,武漢。
李如龍(2001)《漢語方言學》,北京:高等教育。
李秀娥(2006)《鹿港的信仰與曲館研究》,台北:博揚文化。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台北:玉山社。
杜建坊(2008)《歌仔冊起鼓》,台北:台灣書房。
沈富進(1954)《彙音寶鑑》,斗六:文藝學社,1998,44刷。
沈陽編著(2005)《語言學常識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
周長楫(1993)《廈門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
林二、簡上仁(1979)《臺灣民俗歌謠》,台北:眾文圖書。
林尹(1971)《文字學概說》,台北:正中,2007版。
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的愛情王國》二版,台北:商務。
林美容(1988)《臺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前衛,初版二刷。
林美容(1992)〈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卷1期,81年11月 pp.57~86。
林美容(1996)《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前衛出版。
林慶勳(1995)〈台灣歌仔簿押韻現象考察——以《人心不知足歌》為例〉,第五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
林慶勳(1999)《問路相褒歌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林鶴宜、蔡欣欣輯著(2004)《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宜蘭:傳藝中心。
竺家寧(2001)《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
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台北:自立晚報。
邱坤良(1993)《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台北:自立晚報。
邱坤良(1997)《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台北:台原。
邱坤良(1997)《台灣戲劇現場:抗爭與認同》,台北:玉山社。
邱坤良(2001)《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宜蘭:傳藝中心。
姚淦銘(2001)《漢字心理學》,南寧:廣西教育。
姚榮松(1990)〈閩南話書面語的漢字規範〉,《教學與研究》第12期,台灣師大。
姚榮松(1994)〈閩南語書面語使用漢字類型分析〉,《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7~192。
姚榮松(2000)〈台灣閩南語歌仔冊的用字分析與詞彙解讀:以《最新落陰相褒歌》為例〉,《國文學報》第29期,頁193~230,台北:師大國文系。
姚榮松(2005)〈台灣閩南語的正字與俗字〉,《國文天地》21卷2期。
施炳華(2000)〈談歌仔冊的音字與整理〉,《成大中文學報》第8期。
洪惟仁(1992)《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台北:前衛。
洪惟仁(1992)《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台北:前衛。
洪惟仁(1992)《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
洪惟仁(1995)〈廈門音開合對調(flip-flop)的歷史原因〉,《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曹逢甫‧蔡美慧編,台北:文鶴,頁407-418。
洪惟仁(1996)《彙音妙悟與古代泉州音》,台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洪惟仁(2003)《漳泉競爭與台灣優勢腔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語言所博士論文。
范銘如(2002)《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
馬重奇(2002)《閩台方言的源流與嬗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張庚、郭漢城(1998)《中國戲曲通史》,台北:大鴻。
張屏生(2007)《臺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再版),台南:開朗雜誌(金安)。
張振興(1997)《臺灣閩南方言記略》,台北:文史哲。
張德明(1995)《語言風格學》,高雄:麗文文化。
張慧美(2006)《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例研究》,台北:駱駝。
郭淑惠(2003)《歌仔冊〈八七水災〉語言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郭錦桴(1993)《漢語聲調語調闡要與探索》,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陳姿听(2002)《台灣閩南語相褒類歌仔冊語言研究--以竹林書局十種歌仔冊為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修(1991)《臺灣話大辭典》,台北:遠流。
陳耕(2005)《千秋梨園之海峽悲歌》,福州:海潮攝影藝術。
陳耕、曾學文(1995)《百年坎坷歌仔戲》,台北:幼獅。
陳雍穆(2002)《孟姜女歌仔冊之語言研究--以押韻與用字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曾永義(1987)《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
楊秀芳(1982)《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秀芳(1991)《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
楊秀芳(1992)〈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著」及持續貌〉,《漢學研究》,10卷1期,頁349-394。
楊秀芳(1995)〈閩南語書寫問題平議〉,《大陸雜誌》。
楊秀芳(2000)〈方言本字研究的觀念與方法〉,《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
楊秀芳(2001)〈從漢語史觀點看「解」的音義和語法性質〉,《語言暨語言學》,2卷2期,頁261-297。
楊馥菱著、曾永義校閱(2002)《台灣歌仔戲史》,台中:晨星。
葉石濤(2003)《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再版。
葉鐘榮(2000)《少奇吟草》,台中:晨星。
董同龢(1965)《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1998版。
董忠司(2001)《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台北:文建會。
董忠司(2001)《臺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
靳洪剛(1994)《語言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
管錫華(2006)《古漢語詞彙研究導論》,台北:學生書局。
臧汀生(1979)《台灣民間歌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汀生(1988)〈試論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之文字記錄〉,《民俗曲藝》55卷。
臧汀生(1989)《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臧汀生(1993)〈從台灣歌仔簿俗寫形聲字,談形符兼指示變音作用〉,第一屆中國通俗文學及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臧汀生(1996)〈從古今形聲字的外在現象談台語書面用字的規劃〉,彰化師大國文系集刊第1期。
臺灣總督府編(1926)《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調查》,臺灣總督府。
劉南芳(1988)《由拱樂社看台灣歌仔戲之發展與轉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鄭良偉(1989)《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語文》,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鄭良偉(1997)《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Ⅰ台語的語音與詞法》,台北:遠流。
鄭恆隆、郭麗娟(2002)《臺灣歌謠臉譜》,台北:玉山社。
謝國平(1998)《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
鍾露昇(1967)《閩南語在台灣的分佈》,台北:國科會報告。
譚達先(1992)《中國民間戲劇研究》,台北:商務,初版二刷。
Dominic Strinati作、袁千雯譯(2005)《通俗文化理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2nd ed.),台北:韋伯。
George Yule 著,張文軒原譯(1999)《語言學導論》(The Study of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台北,書林。
Klöter, Henning.(2005) Written Taiwanese. Wiesbaden: Harrassowitz.
Wang, Ying-Fen.(王櫻芬)(2003) "Amateur Music Clubs and State Intervention: The Case of Nanguan Music in Taiwan." In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er and Folklore(《民俗曲藝》), 141: 9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