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李熒
Hung,Li-Ying
論文名稱: 高職導入e-Learning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計算機概論」課程為例
A Study o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the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by E-Learning f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Students
指導教授: 宋修德
Sung, Shiu-T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高職計算機概論e-Learning學習成效
英文關鍵詞: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e-Learning, learning effectiven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6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職導入e-Learning之教學成效,主要探討高職計算機概論課程,講授配合實作之教學現況、導入e-Learning教學法之成效與學習滿意度。研究的對象為高職的學生,以自變項為應用傳統講授配合實作教學法、應用e-Learning,控制變項為學生學習「計算機概論」課程,進行十週的分組實驗教學。依變項可細分為三部份,分別為(1)計算機基礎概念能力(2)常用應用軟體能力(3)網路應用與安全能力等三種不同的表現。
    依據研究架構與研究設計,以應用傳統講授配合實作教學法、應用e-Learning之分組的高職一年級學生,進行十週的「計算機概論」課程分組實驗教學後,施以全球三大數位素養能力模擬卷測驗,比較自變項在依變項的差異情形。
    高職一年級學生學習「計算機概論」的研究數據採用SPSS軟體分析,結果如下:
    一、應用e-Learning實驗教學後在全球三大數位素養能力模擬卷測驗表現優於應用傳統講授配合實作教學。
    二、e-Learning學習系統能使學生學習成效達到顯著程度。
    三、實驗教學後實驗組學生對e-Learning學習系統之滿意度較高。
    四、e-Learning學習系統,確實可增進教師對學生的輔導效果。
    因此,e-Learning可成為未來高職教師輔助學生學習的方式之一並使學生的學習達到最佳的效果。

    With the main purpose to understand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e-learning on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research mainly explored the results of the e-learning approach and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 lecture & operation) to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of students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learned in the way of traditional approach while the other did as controlled variable in the way of e-learning.
    The experiment lasted 10 weeks, which included 3 parts of test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students in light of variables: 1. Basic concept of Computing Fundamentals; 2. Ability to Key Applications; 3. Faculty about the Living On- lin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of the research, the first-grade students from the two groups attended 10-week courses separately. Afterwards, they had to take simulation tests about the 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 (IC3) Test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variabl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PSS softwar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students attending e-learning course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ose who learned in the way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pproach.
    2.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mpared group.
    3. After experimental instruction, the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felt satisfactory.
    4. e-learning system can help student promote their decision-making ability.
    Therefore, e-learning system can be an available media for assisting student in learning. and makes students learn to the fullest.

    目錄 謝誌……………………………………………………………………… I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目錄……………………………………………………………………… Ⅳ 表目錄…………………………………………………………………… Ⅵ 圖目錄…………………………………………………………………… Ⅷ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五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我國高職教育之現況……………………………………… 10 第二節 e-Learning的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15  第三節 我國高職網路教學現況…………………………………….. 41  第四節 全球三大數位素養能力測驗現況…………………………... 5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58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8  第二節 研究步驟…………………………………………………… 6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4  第四節 研究對象及樣本選取……………………………………… 7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6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78  第一節 樣本描述…………………………………………………… 78  第二節 計算機概論之e-Learning學習成就比較分析…………. 79  第三節 計算機概論之e-Learning學習後檢討會議資料分析……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0 參考文獻………………………………………………………………… 93 附錄……………………………………………………………………… 100  附錄一 全球三大數位素養能力測驗IC3模擬預試測驗卷………… 100 附錄二 全球三大數位素養能力測驗IC3模擬前後測驗卷……… 105 表目錄 表1-1 新竹高級工業職業學校95學年度新生一覽表…………………… 6 表1-2 實驗研究學生樣本………………………………………………… 7 表2-1 高級中學、綜合高中及高職學校校數及學生人數比率……….. 11 表2-2 教育及訓練系統與各層級技術人力培育關係一覽表…………… 14 表2-3 不同種類使用者對電子學習系統的希望………………………… 32 表3-1 不相等對照組前後測實驗設計表.………………………………. 59 表3-2 全球數位素養能力課程標準三個科目(模組)與主要內涵……… 65 表3-3 難度等級評定表…………………………………………………. 66 表3-4 鑑別度的評鑑標準………………………………………………… 67 表3-5 全球三大數位素養能力模擬測驗試卷之難度與鑑別度指數…… 67 表3-6 全球三大數位素養能力預試模擬卷試題預試項目分析摘要表… 70 表3-7 全球三大數位素養能力模擬卷信度分析表……………………… 74 表4-1 實驗研究學生樣本表……………………………………………… 78 表4-2 「計算機基礎概念」學習成效前、後測成績表………………… 79 表4-3 「計算機基礎概念」學習成效前、後測成績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80 表4-4 「計算機基礎概念」兩組實驗前後成對樣本t 檢定表………… 81 表4-5 「常用應用軟體」學習成效前、後測成績表…………………… 81 表4-6 「常用應用軟體」學習成效前、後測成績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82 表4-7 「常用應用軟體」兩組實驗前後成對樣本t 檢定表…………… 83 表4-8 「網路應用與安全」學習成效前、後測成績表………………… 83 表4-9 「網路應用與安全」學習成效前、後測成績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84 表4-10 「網路應用與安全」兩組實驗前後成對樣本t 檢定表………… 85 表4-11 實驗組與對照組模擬卷測驗前、後測總成績表……………… 85 表4-12 實驗組與對照組模擬卷前、後測總成績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86 表4-13 實驗組與對照組模擬卷測驗前、後測總成績兩組實驗前後成對 樣本t檢定表……………………………………........... 87 圖目錄 圖2-1 人力結構的演變………………………………………………… 11 圖2-2 李綺華教師之高職計算機概論網站…………………………… 42 圖2-3 全華高職計算機概論線上教材網站…………………………… 43 圖2-4 高職計算機概論網路線上教學網站…………………………… 43 圖2-5 高職計算機概論筆記網路線上教學網站……………………… 44 圖2-6 計算機概論電子書線上教學網站……………………………… 44 圖2-7 本e-Learning線上學習網站首頁……………………………… 46 圖2-8 站主自我介紹…………………………………………………… 47 圖2-9 多媒體教學區章節名稱展開選單……………………………… 48 圖2-10多媒體教學區影片範例………………………………………… 48 圖2-11電子書教學區章節名稱展開選單……………………………… 49 圖2-12電子書教學區範例……………………………………………… 49 圖2-13教學講義區中所使用的點選菜單……………………………… 50 圖2-14離開回首頁鈕…………………………………………………… 51 圖2-15線上測驗區……………………………………………………… 51 圖2-16顯示答對或錯的結果…………………………………………… 52 圖2-17教學規定事項與相關網站示範說明…………………………… 53 圖2-18外連OUTLOOK網際網路Internet電子郵件收、發軟體……… 53 圖2-19外連YAHOO奇摩網站電子郵件收、發軟體1…………………… 54 圖2-20外連YAHOO奇摩網站電子郵件收、發軟體2…………………… 54 圖2-21全球數位素養能力課程標準與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認證考核發展模 式…………………………………………………………........... 56 圖3-1 研究架構圖……………………………………………………… 60 圖3-2 研究步驟圖……………………………………………………… 6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尹玫君、劉世雄(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學習相關因素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3(2), 109-138。
    尹玫君、劉蓁蓁(1997)。「遠距教學理論與文獻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第10期, 21-80。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教育,80, 23-31。
    王全世(2001)。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實施與評鑑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秋華(2000)。「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的關係」。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振榮、宋修德、陳信正(2005)。高中職社區化各適性學習社區發展狀況。2005全國高中職研討會論文集,未出版。
    朱耀明(1998)。網路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的整合。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551-557。
    吳宗哲、陶幼慧、楊誌欽(2001)。國內線上教學環境使用者之認知探討。第十二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大學。
    吳明隆(1998)。網際網路應用教學的瓶頸及其發展。資訊與教育雙月刊,66, 40-46。
    吳清山、林天祐(1996)。建構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3期。
    吳鐵雄、林奇賢、邱瓊慧、孫光天、趙美蘭(1998),「電腦網路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應用研究」。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446-450。
    呂益彰(2000)。「網路學習社群於大學實施之實證研究—社群的使用、影響使用的因素」,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所碩士論文。
    巫靜宜(1999)。「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研究---以Word 2000之教學為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怡慧(2000)。網路教學環境上群組合作學習分組方式之探討。中山大學資管所碩士論文。
    李青蓉(2000)。建立成人網路學習者之網路學習模式,非同步網路教學課程中心建置計劃研討會,1-8。
    李進寶(2001)。e-Learning的發展趨勢。網路學習與繼續專業教育研討會。
    岳修平(1999)。網路教學於學校教育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2(4),61-76。
    林甘敏、曾志華(2000)。網路互動合作式學習系統之設計-以一個國小數學合作解題為例。第六屆資訊管理研究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林奇賢(2000)。網路學習環境設計與虛擬學習社群的營造。迎接新世紀-開放學習學術研討會。國立空中大學。41-56。
    林幸華、連麗真(2002)。 導入線上學習的第e步。 台北:漢智電子商務出版社。
    林忠信(2001)。網路學習應有的體認與作法,南投文教,15,91-93。
    林秋先(200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面臨的困境與契機。師說,180, 4-6。
    林麗娟(1994)。互動式教育環境與科學性知識的學習。教學科技與媒體月刊。16期, 3-13。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88, 3-9。
    洪明洲(1999)。大學教學理念與技術的演進-網路教學與學習效果之改善實例。台大管理論壇。http://140.112.110.130/education/。
    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課程設計對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遠距教學系統化教材設計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洪榮昭(2001)。 知識創新與學習型組織。 臺北:五南。
    洪靖民(2004)。資訊科技融入高職補救教學之成效研究-以機械力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洪蘭(2000)。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張卜仁(1999)。線上教學與虛擬教室。資訊與教育。74期 。29-40。
    張志豪(2000)。高中生活科技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國恩(2003)。 數位學習導論。 數位學習計劃推動研習會刊,6月19、20日。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梁佳玲(2002)。影響網路學習成效之因素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政穆(2002)。 e-Learning 教材設計工具之介紹。 資訊與教育雜誌,第89期。
    許美鈴、施仁忠(1998)。虛擬實景在教育上之應用。遠距教育,3, 19-23。
    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郭生玉(200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中和市:精華公司。
    陳年興、楊子青、賴宏仁(1997)。以網際網路為基礎之學習環境。電腦學刊,9(2),16-32。
    陳金進(2005)。因應新世紀產業需求,加速職業教育改革--談發展精緻化職業教育之策略。技術與職業雙月刊第71期。
    陳佳賢(2001)。 我國線上學習市場現況與未來展望。 ITIS產業資訊服務網。取自:http://www.itis.org.tw/index.html。
    陳明溥(2003)。 數位學習計劃之規劃與導入。 數位學習計劃推動研習會,6月19、20日。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博士博數位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2001)。 e-Learning的學習優勢。 博士博數位人力資源。取自:http://www.pospo.com.tw/www/elearning/default.htm。
    曾小玲(2002)。企業推動e-Learning 模式之探討。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文俊(2001)。網路教學環境中群組互動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中山大學資管所碩士論文。
    黃明月(2000)。遠距教學與終身學習。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24輯。45-60。
    黃淑珠(2000)。高職學生電腦網路態度、素養及使用現況之調查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志強(2000)。從一個網路分享軟體談起測驗品質考驗與題庫建置。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學術研討會。
    楊家興(1999)。虛擬學校:資訊網路下整合性的教學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47, 12-23頁。
    楊錦明(2001)。網路教學系統之設計與建置-以計算機概論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市。
    劉季綸(2000)。「虛擬教室系統學習成效與滿意度之實證研究」,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振昆(2001)。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研究-從教學媒體、班級經營及教學評量來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管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鄭宗文(2001)。全球資訊網對不同分組型態合作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賴榮裕、王怡舜、王育民(2002)。 e-Learning使用者滿意度構面之研究。 第三屆電子化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暨實務研討會,民91年4月。 彰化:大業大學。
    戴建耘 黃國峰(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線上教導者建置模式研究—以國中英語科為例。資訊與教育。72, 26-40。
    戴建耘(2005)。一種動態式全球計算機綜合能力標準建構模式—網路與計算機核心能力標準與國際認證IC3。中美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94。
    謝振承(2001)。虛擬教室線上評量準則研究。私立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琇玲(2003)。中等學校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從教師資訊素養、資訊行為和教學態度觀點分析。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1-2520-S-214-002)。
    謝琇玲、陳碧姬、郭閔然(2002)。由教師資訊素養談資訊融入教學之道。 資訊與教育。 vol.92。87-95。
    謝琇玲、陳碧姬、郭閔然(2002)。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研究。義守大學學報。 vol.9。1-14。
    謝琇玲、陳碧姬(2004)。全國教育內數位落差現況之研究。92年度資訊教育學門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刊。67-68, 台北:台灣大學。
    顏如妙(1998)。個人創造力與網際網路創新之關連。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榮泉(1995)。媒體發展與遠距學習。視聽教育雙月刊。37(4)。12-19。
    顏榮泉(1996)。全球資訊網在教學與學習上之應用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25, 33-41。

    貳、英文部份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ASTD) & The Masie
    Center(Masie). (2001). E-learning: If we build it, will they come? Alexandria, VA: ASTD.
    Clear, T. (2002). E-learning: A Vehicle for E-Transformation or Trojan Horse for Enterprise? – Revisiting the Role of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E-Learning 1(4), p15-21. [Online]. Available: http://dl.aace.org/10608.Cornelia C.Weggen & TraceA.Urban(2001)。
    Khirwadkar & Joshi, S. (2002). Knowledge Management through E-Learning: An Emerging Trend in the Indi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E-Learning 1(3), 47-54. [Online]. Available: http://dl.aace.org/9236
    Koohang, A. (2004). A Study of Users’Perceptions Toward E-Learning Courseware Us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E-Learning 3(2), 10-17. [Online]. Available: http://dl.aace.org/15321.
    Krugman,P(2001)International Eeonomics:Theory and Policy, Bantam book NewYork USA.
    Macromedia . (2004). Create high impact e-Learning content using multimedia Solutions for teaching.Multimedia in e-Learning Evolution Seminar
    Mungania, P.( 2003). The Seven e-Learning Barriers Facing Employees.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Priest ,G (2001) E-Learning makes the grade. InfoWorld. 22(30), 53-54.
    Reusser,T (1996) E-Learn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 Description,
    cObjectives,CocInternationalmJournalcconcE-Learningc2(3),29-35.[Online].Available:http://dl.aace.org/13505.
    Richards,C.(2002). Distance Education, On-Campus Learning, and E-Learning Convergences: An Australian Explo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E-Learning 1(3), 30-39. [Online]. Available: http://dl.aace.org/9234
    Rosenberg, M. J .(2001), E-Learning: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New York:McGraw-Hill.
    Rossett, A. (Ed.) (2002). The ASTD e-Learning Handbook: Best Practices, Strategies, and Case Studies for an Emerging Field. New York: McGraw Hill.
    Simmons, D. E. (2002). The forum report: E-learning adoption rates and barriers. In A.Rossett (Ed.). The ASTD e-Learning Handbook: Best Practices, Strategies
    System ,C.(2001)Fundamental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Scranton Penn.:International Textbook Co.
    Toffler, A..(1980) The Third Wave Bantam book NewYork USA.
    Tronsen, E(2001)”E-learning,” T + D; Alexandria; Mar 2002; Vol. 56, Iss. 3, pp.73-76.
    Weggen,C. (2001)Online interactions: developing a neglected aspect of the virtual classroom. Education Technology.July-August, p48-5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