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秀蘭 YANG SHIOU LAN |
---|---|
論文名稱: |
清代台南府城五條港區的經濟與社會 Economy and Society in Five-Harbor District of Tainan City in Ching Dynasty |
指導教授: |
蔡淵洯
Tsai, Yuan-Chie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9 |
中文關鍵詞: | 清代社會 、五條港區 、行郊 、府城三郊 、台南(台灣)府城 |
英文關鍵詞: | Ching dynasty society,, guild, Three Guild of Tainan City, five-harbor district, Tainan (Taiwan) c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35 下載:2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台南府城是全台最早開發之地,也是清代府治之所在,在台灣歷史發展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在乾隆49年鹿港開設正口前,是唯一可與大陸廈門對渡的城市,故而商業興盛,街市店舖林立、巨商櫛比。而五條港區在清代即為府城對外貿易的港區之所在,是府城行郊聚集之處,三郊的總部「三益堂」即設在此區的水仙宮裏,故而五條港區是清代府城對外貿的重要發展中心,其交易熱絡、繁華的景象可想而知,因而是研究台南府城商業發展最重要的區域之一。
五條港區位在府城的西區,是台江浮陸而形成的地區。在清代二百年間,台江經過幾次的淤積而陸化,從滄海變桑田。所以可從五條港區的興起與没落,來了解台南府城地理環璄的變遷和城市發展的過程。
府城五條港區的經貿發展反映了台灣與大陸之間區域分工的型態,五條港區將台灣的米、糖輸出到大陸,將大陸的民生百貨輸入台灣。五條港區雖小,然其商業活動非常密集,從其貨物的運輸及商店街道的分布可清楚的了解到商業運作的情形。府城早期街市就是從靠近台江的西區發展出來的,五條港街市為府城最為繁華的地區之一。
廟宇是漢人社會形成的指標之一,也是台灣移民文化很重要的一大特色。在五條港區廟宇林立,而這些廟宇與移民的原鄉信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聚集於此區的碼頭工人,由於碼頭地盤、生意的競爭,有明顯的分類意識,固而往往藉著同鄉、同村的關係,透過原鄉所信奉的神明,作為團結整合的象徵,成為一種內聚的認同標幟。行郊組織的成立本身就具有神明會的性質,早期移民到台灣一切的活動以宗教為其中心,而同一港埠的商賈也因共同的宗教信仰、宗教活動,而凝聚在一起,故而行郊不論在組織制度、組織名稱,均含有濃厚神明會的形式。除了傳統宗教外,五條港區也是基督教長老教會馬雅各在府城最早傳教之地,基督教長老教會從醫療傳道起步,為台灣醫療、教育的現代化做出貢獻。
五條港區的生活與民俗,因商業港區的關係,有許多與行郊和碼頭工人有關的活動,如做十六歲、龍舟競渡和避債戲的活動。社會風氣方面,則因五條港區因為以商業起家,故而社會風氣重商趨利,五條港區在清乾嘉年間商業發展盛極一時,隨著商業鼎盛,茶樓酒肆、青樓妓院紛紛興起。五條港區不僅是富商巨賈集中之區,也是勞力密集之區,故而賭博、蓄婢風氣盛行。社會治安方面,五條港區的治安問題,以兵丁、胥役、流丐、碼頭工人等人所製造的案件為多,包括搶劫、勒索、械鬥及侵佔等問題。而社會事業方面,郊商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造橋舖路、疏濬港道、慈善事業……等,在參與這些事務的同時,郊商也獲得了領導地方事務的權力,並提升其社會政治的地位。
Abstract
Tainan city was built and developed quite early in Taiwanese history, and it was also the capital in Ching Dynasty. Therefore it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aiwanese history. In the 49th year of the chen-lung period, Tainan was the only city which had connection with Shia-man in Mainland China, therefore financial business became flourishing then. Five-harbor district was where the export business began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and it was also where all guilds gathered together. The headquarter of three-guild was located in Shuei-shian temple in the five-harbor district.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detailed research on this district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business in Tainan city during Ching dynasty.
Five-harbor district wa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area of Tainan city. It was originally a piece of land formed by the long process of scouring and deposit of Tai-jian sea. During the 200 years in Ching Dynasty, Tai-jian sea had brought about quite remarkable changes to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district. Consequently a careful study of this district would also help a lot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ainan city.
The financial business in five-harbor district w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local business circle with Mainland China. Hence it exported rice and sugar to Mainland China and then imported groceries to Taiwan. Although it was merely a small area, five-harbor district controlled the bustling and weighty financial business then. The distribution of all kinds of stores and transportation of merchandise could give us a vivid image how financial business was run at that time. Traditional market in Tainan city was first
developed along Tai-jian sea and five-harbor district was one of the most
flourish areas.
The temple was a major sign of a mature Han people’s society; in addition, it was also a crucial characteristic of Taiwanese immigrant culture. In this five-harbor district, temples could be seen everywhere and all those temples we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immigrants’ original religious believes. Porters in the dock would usually have to unify together because of keen competition in business. Therefore those porters, while having the same background in where they were from, would try to find a symbol of their own union through the same religious belief. The guild itself originally acted more like a religious union. Those early immigrants’ activities were all related to their own religions. Therefore, businessmen in the same area would unite together because of the same religious belief and activities. Besides traditional religions, Christian missionary Dr. James L. Maxwell also preached Christianity in five-harbor district first. Christian missionaries started their preaching from doing medical services; therefore it really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medicine and education in Taiwan during that time.
Life and social customs (such as having the 16th birthday party, dragon-boat competition and playlet of avoiding debt) in five-harbor district were also tightly connected with guilds and porters in the dock. As for the social fashions, since five-harbor district began developing itself from financial business, people there would be more eager to pursue money and wealth. In the chian-long and jia-ching period, because of the flourishing financial activities, numerous pubs and brothels were built up in this district. There were not only businessmen but also labors in this district, so gambling and having slaves were quite common. As for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criminal cases (such as robberies, blackmailing, and fighting) committed by civilian soldiers, beggars and porters in the dock could be seen in the documents. As for public affairs, businessmen in the guilds had played a leading role. They would help to build roads, dredge rivers and do charitable businesses. While getting involved in these businesses, businessmen in the guilds would gain power of leading local affairs and also they would have higher position in the society and politics.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一)方志
蔣毓英,《台灣府志》,康煕23年(1684),北平:中華書局,1985年。
高拱乾,《台灣府志》,康熙35年(1696),台灣文獻叢刊第65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康熙51年(1712),台灣文獻叢刊66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周鍾瑄,《諸羅縣志》,康熙56年 (1717),台灣文獻叢刊141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陳文達,《台灣縣志》,康熙59年(1720),台灣文獻叢刊第103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劉良壁,《重修福建台灣府志》,乾隆7年(1742),台灣文獻叢刊第74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乾隆12年 (1747),台灣文獻叢刊105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乾隆17年 (1752),台灣文獻叢刊113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乾隆29年 (1764),台灣文獻叢刊第121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王瑛曾,《重修鳯山縣志》,乾隆29年 (1764),台灣文獻叢刊146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謝金鑾,《續修台灣縣志》,嘉慶12年 (1807),台灣文獻叢刊第140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陳國瑛等,《台灣采訪冊》,道光10年 (1830),台灣文獻叢刊第55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周璽,《彰化縣志》,道光10年(1830),台灣文獻叢刊第156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周凱,《廈門志》,道光12年 (1832),台灣文獻叢刊第95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咸豐2年(1852),台灣文獻叢刊第160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不著撰人,《台灣府輿圖纂要》,同治初年間 (1860年代),台灣文獻叢刊第181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林豪,《澎湖廳志》,光緒19年(1893),台灣文獻叢刊第164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台南市文獻委員會編,《台南市志稿》首卷,台南市:台南市文獻委員會,1958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陳紹馨纂修,《台灣省通志稿》卷2人民志人口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64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省通志》卷3政事志外事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省通志》卷4經濟志商業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台南市文獻委員會編,《台南市志》卷2人民志宗教禮俗篇,台南市:台南市政府,1979年。
台南市文獻委員會編,黃典權、葉英、賴建銘等纂修,《台南市志》人物志,台南:台南市政府,1979年。
台南市文獻委員會編,石萬壽纂修,《台南市志》卷1土地志,台南:台南市政府,1985年。
(二)文獻、雜著
陳第,〈東番記〉,收錄於《閩海贈言》,明神宗萬曆48年(1620),台灣文獻叢刊第56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楊英,《從征實錄》,永曆16(1662),台灣文獻叢刊第32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林謙光,《台灣紀略》,收錄於《澎湖台灣紀略》,康熙24(1685),台灣文獻叢刊第104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康熙39年(1700),台灣文獻叢刊第44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藍鼎元,《東征集》,康熙61年(1722),台灣文獻叢刊12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藍鼎元,《平台紀略》,雍正元年(1723),台灣文獻叢刊14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不著撰人,《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8輯,台北:故宮博物院,1973年。
不著撰人,《雍正硃批奏摺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300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不著撰人,《清世宗實錄選輯》,雍正11年(1733)12月,台灣文獻叢刊第167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頁45-46。
黃叔敬,《台海使槎錄》,乾隆元年(1736),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六十七,《使署閑情》,乾隆12(1747),台灣文獻叢刊第122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朱景英,《海東札記》,乾隆37年(1772),台灣文獻叢刊19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蔣元樞,《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乾隆41年(1776),台灣文獻叢刊283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姚瑩,《東槎紀略》,道光9年(1829),台灣文獻叢刊第7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陳盛韶,《問俗錄》,道光13年(1833),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民86)。
姚瑩,《東溟奏稿》,道光20年(1840),台灣文獻叢刊第49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姚瑩,《中復堂選集》,同治6年(1867),台灣文獻叢刊第83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不著撰人,《台案彙錄甲集》,台灣文獻叢刊第31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不著撰人,《台案彙錄丙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76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咸豐2年(1852),台灣文獻叢刊第160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劉家謀,《海音詩》,咸豐5年(1855),收錄於《台灣雜詠合刻》,台灣文獻叢刊28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陳肇興,《陶村詩稿》,咸豐9年(1859),台灣文獻叢刊第144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同治元年(1862),台灣文獻叢刊第87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丁紹儀,《東瀛識略》,同治12年(1873),台灣文獻叢刊第2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夏獻綸,《台灣輿圖》,光緒5年(1879),台灣文獻叢刊第45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馬子翊,《台灣雜興》,光緒8年(1882),收錄於《台灣雜詠合刻》,台灣文獻叢刊28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劉璈,《巡台退思錄》,光緒10年(1884),台灣文獻叢刊第21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華特,《台灣島之歷史與地誌》,光緒11(1885),台灣研究叢刊第5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唐贊袞,《台陽見聞錄》,光緒17 (1891),台灣文獻叢刊第30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紀》,光緒24 (1898),台灣文獻叢刊第52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連橫,《台灣通史》,1918,台灣文獻叢刊第128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連橫,《雅言》,台灣文獻叢刊第166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連橫,《雅堂文集》,台灣文獻叢刊第208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佐倉孫三,《台風雜記》,明治36年(1903),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不著撰人,《台灣私法物權篇》,台灣文獻叢刊第150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不著撰人,《台灣私法人事篇》,台灣文獻叢刊第117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不著撰人,《台灣私法商事篇》,台灣文獻叢刊第91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黃典權,《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台灣文獻叢刊第218種,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95年。
二、專書
尹章義,《台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
仇德哉,《台灣之寺廟與神明》,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
方豪,《方豪六十至六十四自選待定稿》,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王育德,《台南市鄉土史料》,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1994年。
台灣總督府編,《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台北:捷幼出版社出版,1993年。
必麒麟,陳逸君譯,《發現老台灣》,台北:台原出版,1995年 。
石萬壽,《台南市道路命名全盤研究規劃》,台南:台南市政府,1997年。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台灣文化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
仲摩照久主編,葉婉奇譯,《老台灣人文風情》,台北:原民文化出版,2002年 。
仲摩照久主編,葉婉奇譯,《南台灣風土探勘》,台北:原民文化出版,2002年。
江樹生,《熱蘭遮城日記》,台南:台南市政府,2002年。
江日昇,《台灣外誌》,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頁140。
何培夫,《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台南市篇》,台北: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4年。
何培夫,《府城文物傳奇》,台南:台南市政府,1997年。
村上直次郎,郭輝譯,《巴達維亞城日記》,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呂淑梅,《陸島網絡-台灣海港的興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
李亦園,《宇宙觀、信仰與民間文化》,台北縣:稻鄉出版社,1999年。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2003年。
卓克華,《清代台灣的商戰集團》,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0年。
周婉窈著,《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99。
周菊香,《府城今昔》,台南:台南市政府,1993年。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年。
林美容,《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年。
林美容,《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台北:台原出版社,2000年。
林會承,《清末鹿港街鎮結構》,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晚清台灣》,台灣研究叢刊第11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8年。
林衡道,《台灣的歷史與民俗》,台北:青文出版,1978年。
林衡道,《明清台灣碑碣選集》,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
林衡道口述、楊鴻博整理,《鯤島探源》6,台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
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0年。
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年。
施鴻保,《閩雜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洪敏麟,《台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1冊,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范勝雄,《府城的寺廟信仰》,台南:台南市政府,1995年。
范勝雄,《府城的節令民俗》,台南:台南市政府,1991年。
范勝雄,《府城叢談1》,台南:日月出版,1997年。
范勝雄,《府城叢談2》,台南:日月出版,1998年。
范勝雄,《府城叢談3》,台南:日月出版,1998年。
涂爾幹著,許德珩譯,《社會學方法論》,台北:台灣商務,1999年。
崧高書社編輯部編,《國史史料學》,台北:崧高書社,1985年。
張炎憲,《台灣漢人移民史研究書目》,台北:中央研究院三研所,1989年。
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出版,1999年。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台灣開發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年。
張翔責任編輯,《清代台灣檔史料全編》,天津:天龍長城文化藝術公司,1999年。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1995年。
莊英章,《林圮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
許淑娟,《台灣地名辭書-台南市》,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9年。
許雪姬,《清代台灣的綠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
連景初,《台南文化》第8卷第3期:海嶠偶錄(上),1968年。
連景初,《台南文化》第9卷第1期:海嶠偶錄(下),1969年。
郭廷以,《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1987 年。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18世紀新庄街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出版,1996年。
陳耕、吳安輝,《廈門民俗》,廈門:鷺江出版,1993年。
陳國川,《台灣地名辭書-新竹市》,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6年。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1979年。
陳麒麟,《七股琵鷺鄉土情(三)人文地理篇》,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編印,2002年。
傅朝卿,《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台南:台南市政府,1997年 。
傅朝卿主編,《人文.自然.府城》,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1998年。
曾培耿、唐家龍譯,《地中海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台北:貓頭鷹出版,2002年。
華特(Imbault Huart)著,黎烈文譯,《台灣島之歷史與地誌》,1885年,台灣研究叢刊第5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賀伯(Albrecht Herport),《台灣旅行記》,台北:台灣銀行濟研究室,台灣經濟史三集,台灣研究叢刊第3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年。
黃秀政,《台灣史研究》,台北:學生,1995年 。
黃典權,《台南市南門碑林圖志》,台南:台南市政府,1979年。
葉振輝,《臺灣開發史》,台北:台原出版,1995年。
董芳苑,《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市:長青文化事業,1984年。
鈴木清一郎,馮作民譯,《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1989年。
潘稀祺,《台灣醫療宣教之父-馬雅各醫生傳》,台南:基督教長老教會新樓醫院,2004年。
蔡相煇,《台灣的王爺與媽祖》,台北:台原出版,1994年。
蔡相煇,《台灣的祠祀與宗教》,台北:台原出版,1989年 。
蔡相煇,《台灣社會文化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年。
鄭連明,《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百年史》,台南: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1965年。
鄭道聰,《赤嵌的主張》,台南:赤嵌文史工作室,2003年。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戴國煇,《台灣史探微》,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9年。
謙祥譯,P.H.S. Montgomery,〈1882-1891年台灣台南海關報告書〉,《台灣經濟史六集》,台灣銀行研究叢刊54種,1957年。
謝肇淛,《五雜俎》,台北:偉文出版,1977年。
三、學位論文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戴寶村,〈近代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末至日據時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林靜娟,〈台灣傳統街巷空間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陳登欽,〈日據時期台灣鐵路建築初步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蕭百興,〈清代台灣(南)府城空間變遷的論述〉,台北:國立台大城鄉所碩士論文,1990年。
梁俊仁,〈日據前後台南市街廓型態之構成與變遷〉,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戴文鋒,〈清代台灣的社會救濟事業〉,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詩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張玉璜,〈媽宮(1604-1945):一個台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張鈺杰,〈新港市街空間變遷之社會歷史分析〉,台北:淡江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吳秉聲,〈一個港道變遷下的空間研究-以台灣(台南)府城五條港區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吳鴻森,〈清末台南府城城市空間之研究—以聯境守城時期城市空間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柯俊成,〈台南府城大街空間變遷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梁佳美,〈從社會結構變遷與文化形式涵構探討台南府城的都市空間特色〉,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梁晉榮,〈近代台南市街道命名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黃璽恩,〈台南市歷史街區保存與再發展之研究─以水仙宮所在的街道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趙文榮,〈清代台南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1683~1895)〉,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輸霖,〈十七世紀以來台灣西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
吳學明,〈台灣基督教的傳教與三自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高國平,〈1622-1945年台灣對外貿易地理變遷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蔡蔚群,〈清季台灣教案研究 (1859-1885)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謝美華,〈台南市安南區聚落發展演變與居民生活空間調查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2001年。
毛麗華,〈台南古城空間發展的詮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2001年。
陳東海,〈清代台南府城之商業〉,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蔡松勳,〈五條港區居民生活方式與社區空間利用關連之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石志偉,〈傳統街屋空間使用特性之研究-以台南市神農街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宏田,〈台南地區王爺信仰研究-兼論城鄉差異〉,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蘇芳玉,〈清末洋人在台醫療史-以長老教會、海關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四、期刊論文
山根幸夫著,吳密察譯,〈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的成果〉,《台灣風物》,第32卷第1期,1982年,頁23-58。
不著撰人,〈台灣的泉州人〉,《漢聲》,19期:漢聲雜誌,1988年,頁16-63。
方豪,〈台南之「郊」〉,《大陸雜誌》,第44卷第4期,1972年4月,頁1-23。
方豪,〈台灣行郊研究導言與台北之“郊”〉,《東方雜誌》,復刊第5卷第12期,頁32-53。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台灣文獻》,第23卷第3期,1972,頁1-38。
王世慶,〈一般行政〉,《台北發展史(一)》,台北文獻委員會,1981年,頁466-507。
孔立,〈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的特點-以《問俗錄》為中心的研究〉,《台灣史研究會論文集》,第1集,1988年,頁283-300。
台南市文獻會,〈台南市寺廟的建置-台南市寺廟研究之一〉,《台南文化》,新11期,1976年,頁2453-2488。
台南市文獻會,〈西區採訪初錄〉,《台南文化》,第3卷第4期,1954年,頁62-75。
台南市文獻會,〈台南市西區碑錄〉,《台南文化》,第3卷第4期,1954年,頁91-114。
石再添,〈台灣西部海岸線的演變及海埔地的開發〉,《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6,1980年,頁1-36。
石陽睢,〈台南市街小志〉,《台南文化》,創刊號第1卷第1期,1951年,頁53-55。
石陽睢,〈西區拾遺〉,《台南文化》,第 3卷第4期,1954年,頁33-37。
石萬壽,〈台南市古蹟志〉,《台灣文獻》,第28卷第1期,1977年 3月,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頁90-106。
石萬壽,〈台南府城的行郊特產點心〉,《台灣文獻》,第31巻4期,1980年,頁70-98。
石萬壽,〈台南府城的城防〉,《台灣文獻》,第30卷第4期,1979年,頁140-166。
石萬壽,〈台南府城人物誌〉,《台灣文獻》,第31卷第2期,1980年,頁133-155。
石萬壽,〈台南市寺廟的建誌-台南市寺廟研究之一〉,《台南文化》,新11期,1981年,頁39-74。
石萬壽,〈台南市宗教誌〉,《台灣文獻》,第32巻4期,1981年,頁3-43。
石萬壽,〈府城的行郊〉,《歷史月刊》,第137期,1999年6月,頁68-75。
江家錦,〈台南先民史遺物的考察〉,《台南文化》,創刊號第1卷第1期,1951年,頁2-7。
江樹生,〈荷蘭時代的「安平街」-熱蘭遮市〉,《安平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頁15-41。
池子華,〈近代中國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動〉,《城市史研究》,第19-20輯,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2000年12月,頁1-21。
吳學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三自運動—以南部教會為中心〉,《台北文獻》,第121期,1997年9月,頁83-153。
李嘉謨,〈台南市民祖籍之認識(上)〉,《台南文化》,新17期,1984年,頁174-184。
卓克華,〈行、郊、考〉,《台北文獻》,45、46期合刊,1978年,頁427-444。
林丁國,〈清代台灣羅漢腳存在因素之探討〉,《台灣史料研》,14號,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9年12月,頁33-57。
林子侯,〈台灣開港後對外貿易的發展〉,《台灣文獻》,第27卷第4期,1976年,頁53-63。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互動與系統之形成〉,《台灣風物》,第44卷1期,1994年,頁81-125 。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發展與等級劃分〉,《台灣文獻》,第44卷4期,1993年,頁97-137。
林玉茹,〈清初與中葉台灣港口系統的演變:擴張期與穏定期(1683-1860),《台灣文獻》,第45卷3期,1994年,頁31-79。
林玉茹,〈清末台灣港口系統的演變:顛峰期的轉型(1861-1895)〉,《台灣文獻》,第46卷1期,1995年,頁97-137。
林美容,〈從祭祀圈來看台灣民間信仰的社會面〉,《台灣風物》,第37卷,台北:台灣風物出版社,1991年,頁12-37。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出版,1999年,頁289-319。
林滿紅,〈清末台灣與我國大陸之貿易型態比較1860-1895〉,《台灣師大歷史學報》,6期,1978年,頁209-243。
林滿紅,〈貿易與清末台灣的經濟社會變遷〉,《食貨月刊》,復刊號9卷第4期,1979年,頁18-32。
林滿紅,〈光復以前台灣對外貿易之演變〉,《台灣文獻》,第36卷第4期,1985年,頁53-65。
林衡道,〈清代台灣的商業〉,《台南文化》,15期,1983年,頁26-32。
林咏榮,〈台南古運河〉,《台南文化》,第3卷第4期,1954年,頁16-18。
林咏榮,〈邱著台灣竹枝詞之考訂〉,《台南文化》,第4卷第3期,1955年,頁51-54。
邱奕松,〈尋根探源談台南市開發史〉,《台南文化》,新12期,1981年,頁191-221。
施添福,〈清代台灣街市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台灣風物》,第39卷第2期,1989年,頁1-41。
施添福,〈清代台灣街市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中)〉,《台灣風物》,第40卷第1期,1990年,頁37-65。
范勝雄,〈三百年來台南港口之變遷〉,《台灣文獻》,第29卷第1期,1978年,頁43-49。
范勝雄,〈台南市區里變革初探〉,《台灣文獻》,第34卷第3期,1983年,頁21-60。
范勝雄,〈台南市都市計劃志(上)(下)〉,《台灣文獻》,第30卷第2、3期,1979年。
范勝雄,〈台灣府城海岸線勘記〉,《台灣文獻》,第28卷第3期,1977年,頁135-152。
范勝雄,〈府城「西城」故事〉,《台灣文獻》,第43卷第4期,1992年,頁145-187。
夏黎明,〈古地圖在地理教學上的應用-以清代地圖為例〉,《台東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頁103-104。
徐雪霞,〈明鄭時期漢人在台灣的拓展〉,《台南文化》,新18期,1984年,頁204-243。
桐峰,〈簡述明清兩代寺廟〉,《台南文化》,新4期,1977年,頁59-80。
康乃恭,〈台灣海埔地之河川與河口〉,《台灣銀行季刊》,第13卷第2期,1962年,頁156-172。
張奮前,〈台灣對外貿易之史的研究〉,《台灣文獻》,第17卷,第4期,1966年,頁93-124。
張炳楠,〈鹿港開港史〉,《台灣文獻》,第19卷第1期,1968年,頁1-25。
莊吉發,〈歷史與地理:從故宮檔案看清代台灣港口的滄桑〉,《台灣文獻》,第52卷第1期,2001年,頁181-198。
許丙丁,〈台南救濟院發展史〉,《台南文化》,第7卷第1期,1960年,頁77-78。
許丙丁,〈台南教坊記〉,《台南文化》,第3卷第4期,1954年,頁19-31。
許丙丁,〈談「扒龍船」起源及台南市今昔觀〉,《台南文化》,新1期,1962年,頁2-4。
許雪姬,〈班兵與台灣的治安〉,《台灣風物》,第32卷第4期,1982年,頁41-64。
許達然,〈械鬥和清朝台灣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3期,1996年,頁1-82。
陳孔立,〈清代台灣人口的幾個問題〉,《台灣研究集刊》,第4期,1986年。
陳正祥,〈台灣之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台灣銀行季刊》,第10卷第1期,1958年,頁18-34。
陳宏田,〈王船信仰的城鄉差異-以台南地區為例〉,《台南文化》,新52期,2000年,頁89-122。
陳其南,〈清代台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集刊》,第49期,1980年,頁115-147。
陳紹馨,〈台灣人口史的幾個問題〉,《台灣文獻》,第13卷第2期,1962年。
陳漢光,〈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第23卷第1期,1976年。
陳震東,〈台南市人口特質之研究〉,《台南文化》,新17期,1981年,頁133-172。
曾國棟,〈從「錮婢示禁碑」看清代台灣社會的婢女問題〉,《台南文化》,新47期,1999年,頁11-16。
游醒民,〈台南市古蹟調查與簡介〉,《台南文化》,新7期,1979年,頁106-116。
黃天橫,〈清末、日據、光復當初之台南市街圖〉,《台南文化》,新29期,1990年,頁61-92。
黃世祝,〈台南市氣候的研究〉,《台南文化》,新7期,1979年,頁19-48。
黃秀政,〈清代台灣的分類械鬪事件〉,《台北文獻》,第40、50期合刊,1971年,頁339-414。
黃秀政,〈清代鹿港的移墾與社會發展〉,《台灣史志論叢》,1999年,台北:五南圖書,頁3-76。
黃典權,〈古台灣府治海桑城坊考〉,《台灣文獻》,第26卷第3期,1975年,頁34-59。
黃福才,〈論清代大陸與台灣貿易各階段的特點〉,《中國經濟史研究》,第2期,1997年,頁90-99。
黃福才,〈論清代台灣商品市場的演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第1期,1998年,頁39-45。
溫振華,〈清代台灣漢人的企業精神〉,《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出版, 1999年,頁321-355。
溫振華,〈清代台灣的建城與防衞體系的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3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1985年,頁253-274。
蒲慕州,〈西方近年來的生活史研究〉,《新史學》,3卷4期,1992年,頁139-153。
趙文榮,〈清代台南地區漢人社會的動亂與分析〉,《台南文化》,新51期,台南:台南市政府,2001年,頁23-46。
劉妮玲,〈清代台灣民變事件中的義民問題〉,《台灣風物》,第32卷第3期,1982年,頁3-20。
劉妮玲,〈游民與清代台灣的民變(下)〉,《台灣風物》,第32卷第2期,1982年,頁15-44。
劉妮玲,〈游民與清代台灣的民變(上)〉,《台灣風物》,第32卷第1期,1982年,頁1-22。
蔡相煇,〈北港朝天宮與台南大天后宮的分合〉,《台灣文獻》,第51卷第4期,2000年,頁143-156。
蔡淵洯,〈清代台灣行郊的發展與地方權力結構之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4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1986年,頁141-160。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收入瞿海源、章英華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1986年,頁45-67。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第2期,1983年,頁25-32。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3期,1983年,頁34-64。
蔡淵洯,〈清代台灣移墾社會的商業〉,《史聯雜誌》,第7期,1985年,頁55-68。
鄭道聰,〈春風已過鳯城西—五條港行記〉,《鄉城生活雜誌》,1994年,頁9-22。
鄭道聰,〈清代台灣有三寶:三郊、糖、茶的故事〉,《大自然季刊》,59期,1998年4月,頁68-75。
鄭道聰,〈從民俗信仰看漢人社會的建立—以台南市為例〉,《歷史月刊》,第136期,1999年,頁96-102。
賴建銘,〈水仙宮今昔〉,《台南文化》,第3卷第1期,1953年,頁34-35。
賴建銘,〈台南風物志-府城點心〉,《台南文化》,第3卷第4期,1954年,頁43-44。
謝碧連,〈府城七夕三事〉,《台南文化》,新52期,2000年,頁23-26。
顏興,〈大井頭考索〉,《台南文化》,第3卷第1期,1953年,頁41-45。
顏興,〈台灣商業的由來與三郊〉,《台南文化》,第3卷第4期,1954年,頁9-15。
五、地圖
不著撰者,《台灣堡圖》,明治37年(1904),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台南府迅速測圖〉,明治28年(1895)11月5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光緒元年台南市舊街道圖〉,洪敏麟,《台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9年,頁9。
洪英聖,《畫說康熙台灣輿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2年。
洪英聖,《畫說乾隆台灣輿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2年。
鄭道聰,《台南「城」的故事圖》,台南:赤崁文史工作室,2002年。
六、外文參考資料
Skinner, G.. William. (1997)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ickering, W. A. (1898).Pioneering in Formosa. London: Hurst and Blaccet.
Murphy, R.(1954) .The City as a Center of Change: Western Europe and China.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ers , 44.330-356.
村上玉吉,《南部台灣誌》,台南州共榮會發行,1934年,台北:南天書局,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