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樓」為台灣市鎮型聚落常見的建築文化景觀,它既是相連屋宇的一部份,但卻又可提供屋宇主人以外的陌生公眾使用。這特殊的「現象」,雖然自幼已經有接觸,甚至是生活環境的一部份,但可能是太普遍而平凡了,反而很少成為被注意特殊的「現象」,而產生深入了解的動機。
自從上了師大地理系研究所,對「景觀、空間」等有了比較專業的概念,乃對「騎樓」發生濃厚的研究興趣,所以就決定把「騎樓的景觀和空間」作為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另一方面,研究者想:「許多人對騎樓的觀感與我不盡相同。」如果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去進一步了解眾人對「騎樓的識覺和觀感」,更增加「騎樓的地理意義和價值」。
文化景觀是人與環境互動的成果,而人對自己建構的成果又有什麼樣的「感受」,這是本文對「騎樓」研究的最後期望。研究者用不同文化人群的角度,加上不同社區的比較,對騎樓的空間感與地方感予以突顯與闡釋。
從一個人本主義地理學者的角度,看待問題最難的就是:要了解那些一般人早已習以為常,而不去思量的問題;用人們對待或反映在環境的行為、以及態度來解開這些矛盾。但也就是因為一般人不思量,使得他們那些隱而不見的識覺,又和文化人群本身自己所了解的識覺大相逕庭。
騎樓最終都只是「物」,真正躲在後面的還是已經麻痺的識覺,或許是只是「識了」,但太多重複已讓我們「不覺了」。騎樓就研究者來看,是一項未雨綢繆而「積極的產物」,可是台灣都市人類對它的使用又是這麼的消極,不是把它當成邊陲,不然就是沒人清掃的公共區域。所以,用人本主義地理學所得到的結論充滿許多矛盾與對立,也就不足為奇了!
Alexander, Christopher著、趙冰譯(1994),《建築的永恆之道》,台北市:六合出版社。
Barker, Chris著、許夢芸譯(2007),《文化研究智典》,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Benjamin, Walter著、張旭東、魏文生譯(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市:臉譜出版。
Foucaul, Miche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2003),《規訊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Goffman, Erving著、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Highmore, Ben著、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Jacobs, Jane著、吳鄭重譯(2007),《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生活經驗的啟發》,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Peet, Richard著、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2005),《現代地理思想》,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丁榮生(2006年2月21日),《台北巴黎?浪漫治市?》,中國時報,焦點新聞,A3版。
朱啟明(2004),《閩南街屋建築之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中山南路「騎樓式」街屋為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班。
朱啟明、楊裕富(2003),《福建省泉州市「騎樓式建築」之研究-以符號學於騎樓式建築中的運用為例》,?。
江大寧(?),《騎樓之法律地位》,http://www.jensong.com.tw/news2/data/law.doc。
周素卿(2000),《台北市南機場社區貧民窟特性的形構》,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8:47-78。
林思玲(2006),《日本殖民臺灣建築氣候環境調適的經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
林建元(1998),《台北地區檳榔攤空間特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吳淑芬(1992),《臺灣騎樓空間改善方式之研究》,淡江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建築設計組。
卓立寰(2004),《攤販與街道》:非正式經濟的空間與日常生活關係--以台北市為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1997),《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馬路灣(2006),《大台北全覽百科地圖》,台北市:戶外生活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施建邦(1997),《鹽埕老壁攤的地方感及社會意涵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
堀込憲二、郭中端著,卞鳳奎譯(1997),《臺灣的亭仔腳文化》,高雄市:高市文 獻,9(2):1-9。
黃正銅(1984),《都市騎樓景觀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實業計劃(工學組)研究所。
黃俊杰(1998),《都市人行道界面組成型態對行人知覺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
黃武達、蔡之豪、內藤 昌(1997),《日治時代台灣近代建築法制之創設與內涵──以台北市街為例》,建築學報,23:5-25。
陳冠中(2005),《移動的邊界》,台北市:網路與書。
陳棖福(2005),《從財產權觀點分析騎樓管制問題》,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
溫珮君(2005),《園道的都市寫作》,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
廖可歆(2005),《社區居民聚集點形成之基礎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
蔡幸真(2005),《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人行通道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蔡瑞麒(1992),《台灣街道空間的公共性研究——以永和市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潘桂成(2009),《人本主義地理學之本質》,台北市:?。
潘朝陽(2001),《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藍嘉俊(2000),《失落的人性空間——台北市人行空間問題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蘇碩斌(2002),《近代都市的空間視覺化統治:以日治時期台北為例》,2002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發表論文。
蘋果日報(2007年5月27日),《名咖啡店桌椅佔騎樓營業 警:已違法 85度C:要求違規門市改善》,蘋果日報,每日一爆,北部版。
台北旅遊網,http://www.taipeitravel.net/,2008/10/1。
台北市管建處,騎樓、庇廊,http://www.dba.tcg.gov.tw/taipei/noun18_0002.htm,2007/04/21。
台北市萬華區公所,地方特色:華西街,http://www.waha.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3816f2b,2008/10/30。
台北市萬華區公所,地方特色:青草巷,http://www.waha.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3816b6d,2008/10/30。
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2008/6/14。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東森新聞報,http://www.ettoday.com,200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