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勝耀
Cheng Sheng-Yao
論文名稱: 香港教育選擇機制之研究
A Study of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in Hong Kong
指導教授: 單文經
Shan, Wen-J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9
中文關鍵詞: 香港教育選擇均等卓越效率選擇社會階層化社會流動
英文關鍵詞: Hong Kong, educational selection, equality, excellence, efficiency, choice, social stratification, social mobil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8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香港地區的「教育選擇機制」之現況,並藉由對教育機會均等、功績主義等概念的揭櫫與評析,重新省思在香港教育機會與資源分配的過程中,有關均等、卓越、效率與選擇所扮演的角色,希冀能更為瞭解教育選擇機制對香港的社會流動與社會階層化所造成的影響,並進一步對建立香港、台灣的理想教育選擇機制有所助益。
    為達成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分別就理論分析與實地研究兩方面進行研究:在理論研究方面,本研究首先自教育選擇機制的相關文獻中,以社會學兩大流派---和諧理論、衝突理論做為出發點,嘗試經由社會階層化、社會流動與功績主義的揭櫫,進而針對良好教育選擇機制提出均等、卓越、效率、選擇等四項規準,並藉由探討各主要國家教育選擇機制現況與趨勢的過程中,進一步分析教育選擇機制的理論脈絡,及針對香港教育選擇機制的問題提供相關建議。
    在實地研究方面本研究先後五次前往香港地區從事移地研究,一方面在收集第一手資料,另一方面則在拜訪當地的學者、教育行政單位、教師、家長、學生,不但有助於瞭解香港教育選擇機制的實際運作情形,而且對影響香港教育選擇機制的因素與歷史背景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進一步據以分析香港教育選擇機制的問題所在,並提出研究的結論與相關建議。
    綜合理論分析與實地研究的研究結果,本研究得到下列的四項發現:
    一、 以均等、卓越、效率、選擇可為良好教育選擇機制的規準。
    二、 各國教育選擇機制的發展趨勢有四項:以競爭式選擇取代贊助式選擇、平等主義取代菁英主義、文法教育重於職業教育、追求卓越。
    三、 香港教育選擇機制深受政治背景、經濟背景、歷史背景、教育行政制度所影響。
    四、 香港教育選擇機制的現況為重視菁英教育忽略普及教育、關注英文教育忽視中文教育、注重文法教育輕忽職業教育。
    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針對香港香港教育選擇機制提出下列四項建議:
    一、 落實教育機會均等。
    二、 提供多元入學選擇。
    三、 合理教育資源分配。
    四、 提昇教育質素水平。
    關鍵字:香港、教育選擇、均等、卓越、效率、選擇、社會階層化、社會流動、和諧理論、衝突理論。

    A Study of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in Hong Kong
    Abstract
    Cheng Sheng-Yao
    Through the reviews in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meritocracy,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expound currently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in Hong Kong. And then, the researcher managed to ponder what role equality, excellence, efficiency and choice should play in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resources. Therefore, the aims of this thesis may be synthesized as follows.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affects social mobility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Hong Kong, by which an ideal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can be established both in Hong Kong and Taipei.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ose purposes, the researcher explored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in Hong Kong through lecture analysis and field study. As for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thesis firstly employs consensus theory and conflict theory as a theoretical basis then displays social mobility,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eritocracy. Eventually four criteria are concluded. They are equality, excellence, efficiency and choice. Besides, the trends and contexts of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in five countries are analyzed.
    As far as field study is concerned, the researcher has been to Hong Kong for five times, totally accounting to 35days or so. The field study may have two aims. One is to collect first-hand documents. The other is to visit local scholars, educational bureaus,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Through field study, the thesis can reveal what factors influence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in Hong Kong and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the educational systems in Hong Kong. Based on the objective through which some results and suggestions are included. The results are concluded thereby :
    1. Equality, excellence, efficiency and choice can be criteria of an ideal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2. Four tendencie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are: contest selection is to replace sponsored selection, egalitarian ideology is to replace elitist ideology, grammar schools is to replace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ursuit of excellence.
    3. Political, economical, historical, cultural contexts affect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in Hong Kong.
    4.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in Hong Kong displays three features: elite education prior to mass education, English education prior to Chinese education and grammar education prior to vocation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suggestions about educat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in Hong Kong would be offered as follows:
    1. Put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to practice.
    2. Provide multipaths for the choice of enrollment.
    3. Alloc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reasonably.
    4. Upgrade levels of educational standard.
    Keywords : Hong Kong、educational selection、equality、excellence、efficiency、choice、social stratification、social mobility、meritocracy、consensus theory、conflict theory。

    目 錄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解釋 5 一、研究範圍 5 二、名詞解釋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一、研究方法 8 二、研究步驟 11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限制 11 一、研究架構 11 二、研究限制 12 第貳章 教育選擇理論分析 15 第一節 教育選擇的相關概念 15 一、教育選擇的意義與功能 15 二、教育選擇的類型 16 三、教育選擇與社會階層化 18 四、教育選擇與社會流動 20 第二節 教育選擇的理論基礎 25 一、和諧理論 25 二、衝突理論 41 第參章 教育選擇的規準與趨勢 60 第一節 教育選擇的規準 60 一、均等 61 二、卓越 64 三、均等與卓越的交互作用 69 第二節 各國教育選擇之評析 76 一、英國的教育選擇機制 77 二、日本的教育選擇機制 79 三、大陸的教育選擇機制 80 四、台灣的教育選擇機制 81 五、美國的教育選擇機制 83 第三節 現代教育選擇機制的趨勢 86 一、競爭式選擇取代贊助式選擇 86 二、平等主義代替菁英主義 87 三、文法教育重於職業教育 90 四、追求均等為共同的趨勢 91 第肆章 香港教育選擇機制的背景 94 第一節 政治背景 94 一、英國因素 95 二、大陸因素 96 第二節 經濟背景 97 一、國際金融中心 98 二、國際貿易中心 98 三、國際航空運輸中心 98 四、國際資訊中心 99 第三節 香港教育歷史沿革 101 一、1841-1859年:教育啟蒙期 101 二、1860-1900年:教育培植期 102 三、1901-1940年:教育振興期 102 四、1941-1945年:教育黑暗期 103 五、1946年之後 :教育發展期 103 第四節 教育行政制度 105 一、最高層次 105 二、中間層次 108 三、基礎層次 109 第伍章 香港教育選擇機制的現況 111 第一節 學校教育制度 111 一、幼兒教育 111 二、小學教育 114 三、中學教育 117 四、高等教育 117 五、職業教育 123 六、成人教育與特殊教育 125 第二節 學位分配制度 126 一、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128 二、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130 三、初中成績評核辦法 131 第三節 公開考試 132 一、香港中學會考 134 二、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137 第陸章 香港教育選擇機制的評析 141 第一節 菁英教育、普及教育與優質教育 142 一、菁英教育 143 二、普及教育 144 三、優質教育 146 第二節 考試與競爭 147 一、考試的種類 147 二、考試與競爭的原罪 149 第三節 英文教學與母語教學 152 一、英文教學 153 二、母語教學 154 三、兩文三語 156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160 第一節 結論部份 160 一、良好教育選擇機制的規準方面 160 二、各國教育選擇機制的趨勢方面 160 三、香港教育選擇機制的影響因素 162 三、香港教育選擇機制的現況方面 163 第二節 建議部份 166 一、落實教育機會均等 166 二、提供多元入學選擇 167 三、合理教育資源分配 169 四、提昇教育質素水平 168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中國時報(1999)。大陸高考制度將作改革,中國時報,中國民國八十八年四月十四日14版。
    中國國務院(1993)。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河北:中國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99)。重要教育統計資料。﹝On-line﹞.Available:http://www.moe.edu.cn /statistics/ (1999, March 30)
    王建軍(1999)。訪談紀錄。一月二十四日,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王家通(1996)。教育導論。高雄:麗文。
    王家通(1998a)。比較教育論叢。高雄:麗文。
    王家通(1998b)。論教育機會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On-line〕. Available:http://www.epa.ncnu.edu. tw/epform/volno2/8.htm(1998, October 14)
    王齊爾(1983)。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香港:波文書局。
    王養沖(1993)。西方近代社會學思想的演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包亞明譯(1997)。布爾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古慧雯(1992)。從「自願就學方案」談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田心喻(1991)。文化霸權。台北:五南。
    朱元發(1988)。涂爾幹社會學引論。台北:遠流。
    朱幼麟(1997)。教育改革---對香港特別行政行政區教育改革之建議。未出版。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台北:五南。
    朱耀偉(1998)。他性機器?後殖民香港文化論集。香港:青文書屋。
    江芳盛(1998)。男女合校與教育機會均等的研究與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 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125-14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何懷宏(1998)。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北京:三聯。
    吳文侃、楊漢清主編(1992)。比較教育學。台灣:五南。
    吳明欽(1988)。過渡時期的香港教育。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吳根明(1988)。批判理論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黃久芬(1995)。美國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期,1-26。
    吳福光(1992a)。港澳教育評析。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
    吳福光(1992b)。評析香港教育中的菁英主義,教育論叢,4,23-26。
    吳福光(1993a)。香港普及教育的成就與其發展展望,南方教育論叢,3,30-35。
    吳福光(1993b)。析香港教育從"挑選型"向"服務型"的轉變,當代港澳,創刊號,66-68。
    吳福光(1998)。台港澳教育思想中幾個問題的探究,嘉應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9-12。
    吳福光(1999)。訪談紀錄。一月二十五日,廣州,中山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
    呂愛珍(1986)。從教育機會均等論述迷你小學之存廢,台灣教育,431,4-10。
    李方(1999)。訪談紀錄。一月二十四日,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李希揚、鄭勝耀(1998)。台灣地區的教育選擇,教育資料文摘,第四十二卷,第八期,103-123。
    李奉儒(1996)。英國教育改革機構、法案與報告書,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77-106。台北:師 大書苑。
    李猛、李康譯,布爾迪原著(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李勝富(1997)。二十一世紀的美國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19期,58-60。
    李錦旭譯(1985)。教育社會學理論。台北:桂冠。
    李錦旭譯,Bowles and Ginits原著(1989)。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教育改革與經濟生活的矛盾。台北:桂 冠。
    李錦旭(1998)。Bowles與Gintis再製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沈姍姍(1995)。台灣教育選拔制度與社會流動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8期,95-113。
    周愚文(1998)。大陸教育現況初步分析,載於楊思偉主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期中報告書--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NSC87-2418-H-003-003-S14),113-126。
    周繼祥(1981)。中山先生文官考試制度與英國文官制度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周鶴鳴主編(1989)。香港台灣地區和南朝鮮新加坡高等教育研究。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明報(1998)。1998年九月二日第二版。
    林生傳(1988)。社會階層及其影響教育成就的理論與例證,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學 研究。台北:偉文。
    林宜玄(1984)。我國五年至專科教育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金鳳(1998)。訪談紀錄。九月二日,香港,香港教育署。
    林清江(1971)。教育社會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清江譯(1978)。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林清江(1996)。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林智中(1996)。目標為本的課程: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香港:香港教育研究所。
    林新發(1995)。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原理與實務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林義男、王文科(1998)。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
    邱天助(1993)。Bourdieu文化再製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傑泰(1997)。避免由火坑跳入深淵:對升中能力試測驗的一些建議。香港:香港教育研究所。
    侯傑泰、林智中、陳玉楷(1997)。對<教統會第七號報告書>的回應。香港:香港教育研究所。
    洪仁進、簡成熙(1998)。台灣教育現況初步分析,載於楊思偉主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期中報 告書--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NSC87-2418-H-003-003-S14),127-165。
    洪鐮德(1995)。跨世紀的馬克斯主義。台北:月旦。
    胡少偉(1998)。教育工作者看香港教育。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范信賢(1995)。文化霸權的運作機制對國民小學教師學校生活世界的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香港大學學生會主編(1986)。香港教育未來。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香港布政司署教育統籌科(1993)。香港學校教育目標。香港:布政司署教育統籌科。
    香港考試局(1998a)。訪問簡報資料,1988年11月20日。未出版。
    香港考試局(1998b)。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考試規則及課程2000。香港:考試局。
    香港青年協會(1995)。青少年意見調查系列(二十七)---青年就業情況及意見。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青年協會(1997a)。青少年意見調查系列(三十五)---青少年如何面對主權回歸。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青年協會(1997b)。青少年意見調查系列(四十三)---青年學生看考試。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青年協會(1997c)。青少年問題調查系列(十三)---母語教學的崎嶇路。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青年協會(1997d)。青少年意見調查系列(四十六)---中五畢業生的會考後感。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政府新聞處(1998)。香港--邁進新紀元。香港:政府合署。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主編(1982)。香港教育透視。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88a)。香港教育面面觀。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88b)。過渡時期的香港教育。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91)。香港教育剖析。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93)。香港教育手冊。香港:商務。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98a)。九年免費教育資料專輯。香港: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98b)。對教育政策的回應、意見與建議。香港: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98c)。大學及理工聯合招生辦法專輯。香港: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98d)。教育資訊六月號。香港: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98e)。教育資訊七月號。香港: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98f)。教育資訊十一月號。香港: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98g)。教育資訊十二月號。香港: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99a)。教育資訊一月號。香港: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編(1999b)。教育資訊一月號。香港: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孫志麟(1995)。和諧論與衝突論在分析台灣教育選擇功能上的適用性,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0期,55-75。
    徐公培(1985)。教育發展與職業變遷關連性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南號主編(1996)。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楊思偉主編(1998)。鬆與綁的再反思。台北:五南。
    涂金堂(1998)。中等教育選擇功能與中學生家庭背景關係之探討,中等教育學報,5期,211-243。
    張人傑(1998)。座談紀錄。九月三日,廣東,廣州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
    張明輝(1997)。教育改革與學校教育改革─中小學學校改革的願景,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改革與國家 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張明輝(1998)。校園民主應否「戒急用忍」?---中小學學校自主改革成效初探,載於高強華、楊思偉主編, 鬆與綁的再反思,225-256。台北:五南。
    張建成(1998)。教育社會學上課筆記。未出版。
    張春興(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泰岭、吳福光主編(1997)。粵、港、澳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探討。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敏強(1998)。座談紀錄。九月三日,廣東,廣州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
    張敏強(1999)。訪談紀錄。一月二十五日,廣州,中山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
    張煌熙(1996)。九十年代美國聯邦的教育改革,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1-20。台北:師大書 苑。
    張德銳(1998a)。教育選擇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21期,1-7。
    張德銳(1998b)。學校選擇政策的實施經驗與啟示--以美國為例。〔On-line〕. Available:http://www. epa.ncnu.edu.tw/epforu.學校選擇政策的實施經驗與啟示.html(1998, October 14)
    張譯嚴(1994)。功績主義教育選擇之評析。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戚建庄、金法(1996)。素質教育研究。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教育委員會學校教育檢討小組(1997)。九年強迫教育檢討報告。香港:教育委員會。
    教育統籌局(1998)。教育署檢討諮詢文件。未出版。
    教育統籌委員會(1984)。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一號報告書。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
    教育統籌委員會(1986)。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二號報告書。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
    教育統籌委員會(1988)。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三號報告書---高等教育的體制及私立學校的前瞻。香港:教育統 籌委員會。
    教育統籌委員會(1990)。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四號報告書---學校教育中的課程與行為問題。香港:教育統籌委 員會。
    教育統籌委員會(1992)。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教師專業。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
    教育統籌委員會(1996)。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六號報告書---提高語文能力整體策略。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
    教育統籌委員會(1997)。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七號報告書---優質學校教育。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
    教育統籌委員會(1999)。廿一世紀教育藍圖---教育制度檢討教育目標諮詢文件。未出版。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學習社會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重要教育統計資料。﹝On-line﹞.Available:http://www.edu.tw/resources/(1999, March 30)
    教育評議會主編(1998)。香港特區教育評論與展望。香港:當代文化出版社。
    教育署(1996)。香港學校教育制度報告。香港:政府合署。
    教育署(1997)。職業先修及工業中學教育檢討報告書。香港:教育署。
    教育署(1998)。幼稚園、小學、中學、特殊及成人教育的主要統計資料。香港:政府合署。
    梁兆棠(1995)。基礎教育透視。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莫禮時(1998)。香港學校課程的探討。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荷花集團(1999)。全港幼稚園入學指南。香港:荷花出版公司。
    郭進隆譯,Peter Senge著(1997)。第五項修練。台北:天下文化。
    陳大偉(1987)。香港師範教育的發展。香港珠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坤田等譯、黃炳煌校閱(1996)。邁向大學之路--各國的考試政策與實務。台北:心理。
    陳奎熹(1988)。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
    陳奎熹(1996)。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熹(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昺麟(1995)。國中教育的選擇與社會化功能與學生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訓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陳榮裕(1998)。高職免試入學成績標準定案,中國時報,中國民國八十七年九月十日19版。
    陳碧芬(1992)。我國大學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的需求與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陳麗珠(1997)。台灣地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的現況與展望。香港:香港教育研究所。
    單文經(1996)。美國教育改革中州的做法與地方學區的因應,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21-45 。台北:師大書苑。
    單文經、曹常仁(1998)。香港教育現況初步分析,載於楊思偉主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期中報 告書--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NSC87-2418-H-003-003-S14),80-112。
    單文經、黃嘉莉、林威志、張民杰(1999)。都會地區學校管理改革的經驗---以香港、芝加哥、台北、新竹為 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教育行政論壇第四次研討會會議手冊,91-117。
    彭火炎(1981)。建立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及其可行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新強(1997)。「優質學校教育」應是革新抑或改進?。香港:香港教育研究所。
    曾桂興(1999)。訪談紀錄。一月二十四日,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曾榮光(1997a)。<教統會第七號報告書>的深層意義:市場效率的膜拜。香港:香港教育研究所。
    曾榮光(1997b)。從排斥性菁英主義到分隔性菁英主義---香港九年強迫教育發展的深層結構。香港:香港教 育研究所。
    曾榮光(1998a)。英中學額分配政策的匱乏與不均等:香港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的再思。香港:香港教育研究 所。
    曾榮光(1998b)。香港教育政策分析:社會學的視域。香港:三聯。
    曾廣權(1987)。香港人力資源分析。香港珠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程介明(1993)。中國大陸教育實況。台北:商務。
    程介明(1998)。訪談紀錄。九月一日,香港,香港大學。
    程介明、陳建熊、歐陽英昌、黃錦樟、譚萬鈞合著(1997)。教育行政。香港:公開進修學院出版社。
    黃丘隆譯,John Rawls原著(1990)。正義論。台北:結構群。
    黃炳煌(1996)。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實務。台北:心理。
    黃浩炯、何景安(1995)。今日香港教育。廣東:廣州教育出版社。
    黃啟林(1999)。訪談紀錄。一月二十四日,廣州,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黃雪菲(1995)。台灣學校教育管制的經濟分析。國立師範大學公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嘉雄(1995)。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奇(1990)。香港概論。香港:三聯書店。
    楊奇(1993)。香港概論(下卷)。香港:三聯書店。
    楊思偉(1996)。當代比較教育研究的趨勢。台北:師大書苑。
    楊思偉(1998a)。日本教育初步分析,載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期中報告書---亞洲儒家文化圈( 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NSC87-2418-H-003-003-S14),23-51。未出版。
    楊思偉、溫明麗合譯(1997)。課程‧政治---現代教育改革與國定課程。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德(1993)。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英國教育改革,載於中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之教育改革 ,237-264。台北:師大書苑。
    楊瑩(1988)。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育機會差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 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深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瑩(1996)。一九八八年後英國的教育改革,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107-134。台北:師大書苑 。
    楊瑩(1998)。教育機會均等,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269-315。台北:師大書苑。
    楊龍立(1990)。考試的社會意義-從社會及教育功能角度分析考試,新竹師院學報,第四期,123-152。
    溫明麗(1993)。教育選擇權之合理探索-以英國教育改革為例,載於中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之 教育改革,265-282。台北:師大書苑。
    董建華(1998)。一九九八年十月七日立法會席上行政長官董建華施政報告---群策群力轉危為安。未出版。
    趙志成、韓孝述、黃顯華(1997)。篩選教育與普及教育下師生教與學本質的初步分析。香港:香港教育研究 所。
    趙建華(1983)。香港科技教育與訓練的研究。香港珠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齊力、蔡錦昌、黃瑞祺譯,Alan Swingwood 原著(1986)。近代西方社會思想家。台北:聯經。
    劉俊豪 (1984)。國中生選校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慶仁(1997)。美國教育部教育改革總體計畫,教育資料與研究,19期,53-57。
    劉慧珍、吳志功、朱旭東譯,柯林斯原著(1998)。文憑社會--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台北:桂冠。
    廣州省自學考試委員會(1997)。廣東自學考試報考必讀。廣東:廣州省自學考試委員會。
    廣州省自學考試委員會(1998)。廣東自學考試。廣東:廣州省自學考試委員會。
    談松華(1997)。中國基礎教育資源配置的若干趨勢。香港:香港教育研究所。
    鄭淵全 (1992)。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區域劃分及分發作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鄭勝耀(1999a)。學校效能的新規準---均等、卓越、效能、選擇,國教新知,45(2),59-69。
    鄭勝耀(1999b)。教育資源分配的兩難---談均等與卓越的實現,中等教育,50(2),27-38。
    鄭燕祥(1996)。學校管理的改進---理念、變革與實踐。香港:香港教育研究所。
    鄧薇先(1997)。小學教育問題多面體。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盧嵐蘭譯,Norman Goodman原著(1996)。社會學導論。台北:桂冠。
    戴玉崎 (1993)。台灣地區各縣市教育機會公平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文全(1996)。各國教育改革之綜合比較,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325-342。台北:師大書 苑。
    謝均才(1998)。教育機會差異在香港:現狀與研究議題評述。香港:香港教育研究所。
    羅厚輝(1998)。座談紀錄。九月二日,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譚光鼎 (1980)。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及其對教育選擇功能的啟示,新竹師院學報,4期,91-122。
    譚光鼎 (1992)。中等學校選擇功能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23-50。
    譚萬鈞(1998)。座談紀錄。九月二日,香港,柏裘女子中學。
    蘇明燦(1995)。韋伯理性化理論及其教育蘊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英文書目
    Althusser, L. (1971). Essays on Ideology. London:Verso.
    Althusser, L.(1972).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in B. R. Cosin (Ed.), Education:Structure and Society, 242-280.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Apple, M. (1982). Cultural and economic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London:RKP.
    Bourdieu, P. & Wacquant, J. D. (1992). An Invitation of Relaxive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urdieu, 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wles, S. &Ginits, M. (1976). Schooling in the Capitalist America: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N.Y.:Basic Books.
    Browder, Lesley H., Jr.(1995). Education Role in the Struggle for American to be Equal in the Eyes of Each Oth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0119 )
    Cheng, K. M.(1997a).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the East Asian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dilemma ,volume 4, 399- 412。
    Cheng, K. M. (1997b). Engineering Values?Education policies and Values Transmiss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ociety, Mexico City, March 19- 23,1997。
    Cheng, K. M. (1997c). Markets:Stability or Threat Imprecation for Education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for the Oxfo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 Geo-political change ", at the symposium on "Education and Stability" organized by Lynn Lion and rosemary preston。
    Coleman, J.S. (1990). 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Westview.
    Coleman, J. S.(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7-77.
    Collins, R.(1979). The credential Society:A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N.Y.:Academic Press.
    Cobulid, C. (1997). The Cobuild Series 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Davey, L. & Neil, M.(1991). The Case against a National Tes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8703)
    Davey, L.(1992). The Case for National Testing Syste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0239)
    David, S. G. & O'Neal, M. (1995).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Washington D.C.:The Falmer Press。
    Dennis S. (1971). Selec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systems, in Hopper E. ,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Systems(Ed.), 80-90 . London:Hutchinson.
    Durkheim, E.(1956).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Glencoe:Free Press.
    Durkheim, E.(1961). Moral Education. N.Y.: Free Press.
    Durkheim,E. (1884).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Commission (1999). Education blueprint for the 21st Century--Review of Academic System AIMS of Education Consultation Document. Hong Kong: the Printing Department.
    Eitel, E.J.(1895). Europe in China, H.K. . London:RKP.
    Foutaua, B. (1993). Hegemony of Powe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Fung, A. (1998). Review of Public Examin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On-line﹞.Available:http: //www.ropes.hkbu.edu/Int.Report /contents.htm(1998, November 30)
    Garcia, G. E. and Pearson, P. D. (1993). Assessment and Diversity,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Vol. 20, 337-391.
    Giddens, A.(1985).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laser, R. and Silver, E.(1993). Assessment, Testing, and Instruti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Vol. 20, 393-419.
    Gramsci, A. (1971). Selection from the Prison Note books. NY: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Green, T. F. (1972).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he durable injustice, in Tesconi, A. C. & Hurwize, E.(Ed.), Education for Whom? N.Y.:Harper & Row Publisher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ong Kong Examinations Authority (1998). Review of Public Examin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Final Report. Hong Kong: the Printing Department.
    Hopper E.(1971a). A Typolog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s , in Hopper E. ,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Systems(Ed.),91-105. London:Hutchinson.
    Hopper E.(1971b).Educational System and Selected Consequence of Patterns of Mobility and Non-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y: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 in Hopper E. ,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Systems(Ed.), 292-333. London:Hutchinson.
    Lahelma, E.(1993).Policies of Gender and Equal Opportunitie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Discussing the Situation in Finland and Britai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9133 )
    Lo, N.K. (1998). Quality and Equality in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and the Chinese Mainland: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fteen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Hong Kong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arx, K. (1969). Capital.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Mouffe, C. (1979). Hegemony and ideology in Gramsci, in C. Mouffe (Ed.), Gramsci and Marxist Theory, 168-204 . London: RKP.
    National Council on Educational Reform , Monbusho , Government of Japan(1996). Report on Education System / Educational reform. ﹝On-line﹞.Available:http://www.monbu.go,jp/em02031.html(1999, January 15)
    Parsons, T. (1951).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NY: The Free Press.
    Parsons, T. (1959). 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Some of its func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29(Fall), 297-318.
    Perrone, V.(1992). On Standardized Test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8445)
    Rawls,J.(1972).The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Resh, N.(1998). Track Placement:How the "Sorting machine" Works in Israel,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06(May 1998), 416-435.
    Rudner, L. &Farris, M. P. (1992). A precedent for Test Valid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5250)
    Saha, L. J. and Zubrzychi, J. (1997).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Education, in Saha, L. J.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1-21.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
    Saunder, P. (1990). Social class and stratification( Social now ). London:Routledge.
    McVey, S. (1997).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Affirmative Action。﹝On-line﹞.Available:http: //www.sru.edu/depts/cisba/comm/awalters /smgr/maaten(1998, October 15)
    Sorkin, P. (1972). Social Mobility. N.Y.: Harper & Bros.
    Spring, J.(1994). American Education, 1642-1993(3rd edition). N.Y.:McGraw Hill.
    Spring, J.(1998). American Education(8th edition). N.Y.:McGraw Hill.
    Tam, A. Y.W. & Wisenbaker, J. M.(1996)。A Conjoint Test for Testing the Equality of Mean and Variability in One-Way ANOVA Layou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8272 )
    Tam, M. K.(1997a). An examination of the Hong Kong education system:Supplementary material for Hong Kong Students ,17-31. Hong Kong: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am. M. K.(1997b). School in Hong Kong :Supplementary material for Hong Kong Student.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aylor, S., Rizvi, S., Lingard, B. and Henry, M. (1997) .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London: Routledge。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1998). Handbook on Educational Policy in Hong Kong. Hong Kong: Centre for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Thomas, J. S., Burlingame, M., Fred, S. C., Paul, W. T. (1992) .Educational Governance and Administration(3rd ed.). London: R. K. P.
    Turner R. (1971). Sponsored and Contest Mobility and the School System , in Hopper E. ,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Systems(Ed.), 71-90. London:Hutchinson.
    Turner, J. H. and Mitchell, D. E. (1997).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Education, in Saha L. J.(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UK:BPC Wheatons Ltd.
    Turner, J. H. and Mitchell, D. E. (1997).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Education, in Saha, L. J.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1-31.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
    Urban, W. & Wagoner, J.(1996). American Education:A history. N.Y.:McGraw Hill.
    Ward, L. F.(1883). Dynamic Sociology. NY:D. A. Appleton &Co.
    Weber, M.(1968).On Charisma and Institution Build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hitty, G. (1997). Creating quasi-market in education: A review of recent on parental choice and school autonomy in three countries, in Apple, M. W.(Ed.),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Vol.22,3-47. Washington DC:AERA.
    Wong, K.K.(1994). Governance structur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quity policy. In L. Darling-Hammond(Ed.),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Vol.20, 257-289.
    Young, M. (1958). The Rise of the Meritocracy. London: Penguin Books.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