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孟霖 |
---|---|
論文名稱: |
遊戲融入七年級英語單字學習策略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唐淑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2 |
中文關鍵詞: | 遊戲 、英語單字學習策略 、認字 |
英文關鍵詞: | games,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word recogni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47 下載:14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遊戲融入英語七年級英語單字學習策略之教學對於國中生,在英文字彙的策略使用、英語字彙的認字能力及動機方面有無顯著效益。本實驗對象為58位七年級學生,包括一組實驗組(26人)和一組控制組(32人)。實驗組接受遊戲融入英語字彙學習策略教學,控制組接受傳統英語字彙學習策略教學。教學實驗開始前,實驗組和控制組均接受英語字彙測驗前測、英語單字學習策略量表及英語字彙學習動機問卷。實驗歷時6週,教材使用為學校英文課本單字及基本1200字彙補充教材。教學實驗結束後那一週,所有受試著再次填寫英語單字學習策略量表、英語單字學習動機問卷及接受字彙測驗後測。實驗組的學生必須多填寫一份關於此次實驗課程的課後回饋問卷。前、後測量表、問卷題目及英語字彙測驗題目都相同,所蒐集的資料除利用描述性分析之外,還利用一系列的共變數分析來分析討論。
本研究的結果摘要如下:
1.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英語單字學習策略」的前後測上並沒有顯著差異。但從學生的課後回饋單中,了解半數以上實驗組學生在英語單字學習策略的認知上有提升。
2.在「課後回饋單」中,半數以上實驗組學生認為最有效且會運用在日後記憶單字上的學習策略,依序為「自然發音、諧音法」、「智慧性的猜測」、「使用關鍵字(複合字)」及「使用資源」。而不會運用之學習策略則為「使用身體」及「使用分類、使用關鍵字(字根字首字尾)」。
3. 在英語字彙測驗前後測中,實驗組的表現與控制組在全測驗中沒有顯著差異;但在分測驗中的「聽音拼字」控制組略勝實驗組學生。
4.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英語字彙學習動機量表」中的整體部分達顯著差異,在分量表中的「情意」面也有顯著差異,但在分量表中的「認知面」及「技能面」則無顯著差異。可見實驗組學生對於「遊戲融入七年級英語單字學習策略教學」持肯定的態度。經過本次教學之後,他們體認到單字學習策略的重要性,然而因為長久背單字的習慣一時改不過來,以及因為上國中之後要學的英文量變大,所以得要有更多時間來運用學習策略。
總而言之,本研究顯示:實驗組的學生能從遊戲融入英語單字學習策略受益。然而英文教師仍須耐心地給予學生長時間的英語單字學習策略與可增進英語單字學習動機的遊戲,以期他們可以逐漸習慣和熟練單字學習策略和熟練單字策略的使用,進而提高學習英文字彙的效益,增進英文的信心。
一、中文部分
王佩珍(1997)。北市國小三年級英語實驗課程實施第一年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明慧(1996):國一數學科活潑化教學模式對提昇學習動機與班級學習氣氛之實驗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鼎琪、詹以嫺(2007)。拜託!單字根本不用背─3D英文快速記憶法。台北:如何出版社。
王夢鷗 (1984)。禮記今註今譯(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白佩玉(2000)。全腦英語教學。台北:師德。
安詩潔(2005)。國小六年級學生英語字彙學習策略之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雅慧(2001)。國小英語教學活動與學童學習動機之研究─以仁仁國小四年甲班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敏絹(2002)。臺灣國中生英語字彙學習策略訓練效益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秀蘭(1999)。自我引導學習法─以科學專題教學為例。載於善小琳(總編),創意教學,49-117。台北:聯經。
李拓、陳姿蓉(譯)(2000)。David Norman, Ulf Levihn, Jan Anders Hedenquist著。82種溝通是英語教學法(An approach with classroom activities)。台北:優百科國際有限公司。
李卿文(2009)。遊戲融入體育中學英語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台東體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姿蓉(2006)。遊戲融入英語字母教學之探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中天(審校) (2006)。Marianne Celce-Murcia著。英語教學新論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台北:文鶴。
林玉惠(1995)。學習策略訓練對國中英語科低成就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佑靜(2005)。運用遊戲策略進行色彩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林羿姍(2006)。透過數學遊戲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加減單元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益民(2004,3月)。用英語月刊來鋪學習路。台灣立報,社運篇。2010年10月21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70299
林堂麗(2003)。科學遊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之行動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敏華(1998)。國中生英語字彙記憶策略訓練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傅偉(2007)。國小學童遊戲式英語數位學習環境研發暨實施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上真(1991)。學習策略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 卷,1-49 頁。
邱才銘(1998)。高雄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教育實況之觀察、訪問與問卷調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施玉惠、楊懿麗、梁彩玲(譯)(2003)。H. Douglas Brown著。原則導向教學法─教學互動的終極指南(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
段慧瑩、黃馨慧(譯)(2000)。Janet R.Moyles 著。不只是遊戲─兒童遊戲的角色與地位 (Just Playing? The role and status of pla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台北:心理。
洪孟雅(2003)。國小英語科結合動機與學習策略教學實施歷程及結果之分析。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倪婉君(譯)(2006)。Peter Watkins著。全方位英語教學(Learning to Teach English)。台北:師德。
夏林清(2004)。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市:遠流。
徐薇(2010)。台灣英語學習的迷思。2010年2月22日,取自http://www.parentschool.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100299&Part=radio100209
教育部網站(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9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張玉茹(1997)。國民中學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武昌(2009)。我國各階段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2010年10月21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tlchen1999/article?mid=527&prev=528&next=526
張秋芸(2007)。字彙策略教學對高中學生字彙學習之效益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淑筵(2003)。英語學習策略教學對國中生的學習表現與自我效能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梁培勇(1995)。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第六屆(2010年)全國英文單字大賽。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取自:http://vq.ie.ntnu.edu.tw/
莫建清(2005)。從語音的觀點談英語詞彙教與學。台北:三民。
許扶堂(2007)。遊戲融入兒童課後數學學習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弱勢族群兒童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慧雯(2000)。英語學習策略訓練對高中英語科低成就生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靜晃(1992)。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光(2006)。吸英大法。台北:布克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怡君(1993)。台北區公立高中學生學習策略、學習興趣及性向與英數兩科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杭生(1993)。視聽媒體與教學正常化。視聽教育雙月刊,34(3),頁1-10。
陳靖奇、陳進成、傅馨芳、張玉玲、蕭義宗編輯(1988)。中華民國第五屆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英語文教學論文集。台北:文鶴。
陳嘉莉(2007)。遊戲融入幼兒英語教學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怡寧(2002)。台灣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的使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淑珍(2009)。遊戲策略應用於創造思考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自來(1999)。英語詞彙行音義─三合一教學法。台北:文鶴。
黃俊傑、魏春麥(2001)。學習策略訓練對國小五年級學生英語科學習成較之影響研究。國教之友,560 期。47-53 頁。
黃政傑主編(1996)。行為改變與學習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黃惠真(2004)。透過畫圖教單字:一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淑玲(2007)。遊戲融入國小啟智班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麗君(2005)。遊戲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角色與應用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曉青(2004)。英語教學法。台北:五南。
廖曉青(2007)。英語教育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一民(1999)。以遊戲為鏡-體貼教育的初心。學生輔導,60 期,p32-45。
劉厚醇(1981)。用遊戲來學英文。台北:聯經。
潘慧玲(1992)。兒童遊戲之意涵及相關因素探討。科學啟蒙學報,頁100 -119
鄭肇禎(1991):智慧遊戲(又名:數學遊戲)。香港:商務印書館。
蕭建壯主編(1998)。英語學習策略。台北:文橋。
賴淑惠(2008)。合作式數學遊戲融入國中數學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惠月(2007)。國小學生繪本閱讀教學與英語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素薰編著。國中英語主題式活學活用基本字彙Super1200。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謝欽舜(2007)。學英文不用背單字。台北縣:凱信出版。
謝貴華編著(2007)。外語課堂遊戲─設計與應用。廣州市:中山大學出版社。
簡楚瑛(1993)。「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國立新竹師院學報,6,頁105-133。
龐麗君(2005)。電腦應用軟體輔助教學對台灣國中生英語學習之效益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譚雪屏(2010,12月6日)。創意英語教學研習。新北市:鷺江國中。
嚴妍(2004)。這樣教英語才酷。台北:商周出版。
蘇育任(1993)。課程與教學-漫談遊戲導向的教學設計。國教輔導,33(2),頁4-6。
饒見維(1996)。國小數學遊戲教學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Luiz, Mattew David Townend(2009)。牛津英語大師教你看圖學會字首字根字尾。台北:我識。
二、 英文部分
Allen, E. & R. Valette. (1972). Modern language classroom techniques: A handbook. Ì35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Aufshnaiter, V. S., Prum, R.& Schwedes, H.(1984). Play and play orientation in Physics education. Naturwissenschaften in Unterricht-P/C, 32, p258-263.
Bruner, J. S.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NewYork:Vintage Books.
Cameron, L. (2001). Teaching languages to young learners. 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
Zimmerman C.B. (2009). Word knowledge: A Vocabulary Teacher’s Handboo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igby, C. & J. Mayers. (1992). Making sense of vocabulary. Hemel Hemstead: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Froebel, F. (1887). Education of Man. New York:Appleton.
Gagne, R. M. (1985). The condition of learning the theory of instruction. NY: Holt, Reinhert & Winston.
Gairns, R. & S. Redman. 1986. Working with words: A guide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rvey, C. (1977). Play. 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ay, L. R. (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Gear, J. & R. Gear. (1988). Incongruous visuals for the EFL classroom. English Teaching Forum, 26, 2. pp.43.
Haycraft, J. (1978).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Harlow: Longman.
Hollis, L. Y. & Felder, B. D. (1982). Recreational Mathematics For Young Children.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82, p71-75.
Hubbard, P. H., Jones, B. & Thornton, R. (1983). A training course for TEF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yen, N. T. T. & Nga, K. T. T. (2003).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vocabulary through games. Retrieved May 25, 2005, from http://www.asian-efl-journal.com/dec_03_sub.Vn.html
Harmer, J. (1998). How to teach English. Taipei: Longman.
Keller, J.J.(1990). Strategy Games: Developing Positive Attitudes and Perseverance toward Problem Solving with Fourth Graders, Jan., Master’s Practicum Report, Nova University.
Lee, W. R. (1979). Language teaching games and contes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t, L. (1998)。Human Brain and Human Learning. Kent, WA:Books for Educators.
Nation, I. S. P. (2001).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 I. S. P. (1990).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
Oxford, R. & Scarcella, R.(1994 ).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 among adults. State of the art in vocabularyinstruction. System, 22(2), p231-243.
Oxford, R. L. (1990a).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Boston: Heinle & Heinle.
Oxford, R. L. (1990b).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beyond: A look at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styles. In S. M. Salley (Ed.). Shifting the instrumental focus to the learner.VT: Northeast Conference.
Oxford, R. L. (1990c). style, strategies and aptitude: Connections for language learning . In T.S. Parry & C. W. Stansfield(Ed.). Language aptitude reconsidered. NJ: Engelwood Cliffs.
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k. New York: Norton.
Rixon, S. (1981). How to use games in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Ross-Le, L. (1989).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adult student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rank University, Des Moines, IA.
Schmitt, N. (1997).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In N. Schmitt & M. McCarthy (Eds.),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pp.199-227).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rnbury, S. (2002). How to Teach Vocabulary. Pearson Education.
Silvers, S. M. (1982). Games for the classroom and the English-speaking club. English Teaching Forum, 20, 2, pp. 29-33.
Summers, D. (ed.) (1983). The Longman Active Study Dictionary of English. Harlow: Longman.
Tan, A. G. (1998).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ingaporean primary pupils' desirable activities for English lessons. Educational Journal, 26(1), 59-76.
Uberman, A. (1994). The Use of Games: For Vocabulary Presentation and Revision. http://exchange.state.gov/englishteaching/forum/archives/1998/docs/98-36-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