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巧芬 Hsieh Chiao Fen |
---|---|
論文名稱: |
病重父親與年幼子女的親子互動之研究 A study on seriously ill father and young child’s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
指導教授: |
何慧敏
Ho, Huoey-M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8 |
中文關鍵詞: | 病重父親 、親子互動 、幼兒 |
英文關鍵詞: | seriously ill father,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young child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4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病重父親在罹患重症後,個人思想觀念的改變,並探究病重父親與其幼兒的親子互動,及此互動經驗對其個人之意義,進而探討影響病重父親親子互動的可能因素。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之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一位罹患肺癌、且接受過化療的父親--樂爸,育有一個三歲兒子。自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期間,研究者對樂爸共進行六次深度訪談。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樂爸生病前與兒子的親子關係為生疏。
二、重病為親子互動的轉折點:
1. 學會放下、珍惜生命、感恩,並樂觀抗癌。
2. 親子互動由生疏轉為親密,透過陪伴、照顧、行為管教、心靈互動等方式與兒子互動。
3. 常處於愛的教育與體罰之間的矛盾。
4、遺財與遺德的矛盾
三、親子互動帶來成就感,完成傳宗接代使命。
四、樂爸受父親的影響深遠。
五、樂爸在親子互動中經歷第二次的童年。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果提出建議,作為為人父親者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a father in his individual thoughts,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with his son, and the meaning of the interactions for him after he was attacked by cancer. This study also explores, in the meanwhile, the possibl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nteractions. To achieve the above purpose, this study adopts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metho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Happy Dad” is a father who suffers from lung cancer and received chemotherapy. He has a three-year old son. From September 2007 to January 2008,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six depth interviews with Happy Dad.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Before “Happy Dad” was sick, his relationship with son was not familiar.
2. Serious illness acts as a turning point for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1) “Happy Dad” learns to “put down” everything, cherishes his life, grateful to others, and to fight up against cancer with optimism.
(2)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transfer from not familiar to close, through companionship, care, discipline, and spiritual interaction.
(3) “Happy Dad” is always in conflict between “love education” and corporal punishment.
(4) “Happy Dad” has trouble deciding between “leaving wealth” or “leaving morality” to leave to his son.
3.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bring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to “Happy Dad” and “Happy Dad” has completed the mission to have a son to carry on the family name.
4. The father of “Happy Dad” has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Happy Dad”.
5. “Happy Dad” experiences a second childhood during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with his son.
Suggestions a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shown above for all fathers and future studies.
一、 中文部分
王郁秀(2006)。單親父親之親職實踐。私立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珮玲(1993)。父職與兒童發展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32,52-57。
王淑秋(2009)。學齡前獨生子女父親的教養信念。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碩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連生(1992)。親職與幼教。台北市:師大學苑。
王舒芸(1996)。現代奶爸難為乎?雙工作家庭中父職角色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毛萬儀(2008)。初任父親最初一年父職經驗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怡文(2007)。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親父職覺知與父職實踐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旻陽(2004)。成為一個父親:父職的經驗與意涵。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淑娟(2004)。父育理論之建構與驗證-父親心理社會發展、父育知覺、父職參與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杜宜展(2004)。父職參與意願、參與行為、參與感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生傳(1979)。現代社會變遷中的父親角色期望。教育文粹,8,51-57。
吳佳玲(1994)。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私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晟(1985)。向孩子說。台北市:洪範。
邱書旋(譯)(1995)。C. Gestwicki著。親職教育─家庭、學校和社區關係(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台北:揚智。
柯里斯、林為正(譯)(1995)。D. Stoop著。父愛不缺席:心理醫生剖析父親的十二種模式(Making peace with your father)。台北市:智庫。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蓮珍、楊玉娥(2002)。初為人父在角色轉變過程的生活經驗。國立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慧芬(1997)。幼兒圖畫書中父親及母親角色之內容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東弘(2005)。定做一個「」訂做一個「?」爸爸—一個新手父親的敘說探究。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徐宗國(譯)(1997)。A. Strauss & J.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台北市:巨流。
莫黎黎、王行(1996)。已婚男性之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兼論家庭政策之規劃(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412-H031-005-H3)。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郭佳華(2000)。有效父職教育方案之研究。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所、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舉辦之「家庭教育課程規畫與方案專展」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63-200),嘉義市。
康續祥(2008)。新手爸爸初體驗——初生兒父親之父職經驗。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志賢、戴嘉南、連廷嘉(2003)。初為人父母心理調適之研究。諮商輔導學報9,17-46。
陳秀如(2001)。國小學生父親參與子女生活及學習相關活動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珍德、程小蘋(2002)。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48。
陳曉慧(1999)。國小學童父親性別角色態度、親職角色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舒曼姝、蔡昌雄(2004)。與癌症共存---癌症病人對疾病的因應。腫瘤護理雜誌,3(2),19-28。
曾美嘉(2005)。跨國婚姻家庭父職及子女教養經驗之探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黃坤瑛(1989)。影響父職角色扮演因素之研究-「雙工作家庭」與「單工作家庭」之比較。國文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怡瑾(2002)。雙薪家庭中男性參與親職主觀經驗之探究。台南師院學報,35,313-337。
黃春枝(1986)。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83-96。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
黃毅志(1997)。職業、教育階層論與子女管教:論Kohn的理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台東師院學報,8,1-26。
楊文景(2009)。新住民家庭父親父職經驗之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鄭予靜(2004)。台灣爸爸的父職經驗--分析台越跨文化家庭之親職互動。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緥容、陳麗娟、陳淑卿(2002)。一位肺癌末期病患於臨終過程的靈性需求。腫瘤護理雜誌,2(1),67-74。
蔡麗芬、郭美玲、陳淑卿、張碧容(2002)。癌症病患住院期間之需求及其相關因素探討。長庚護理,13(2),116-125。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謝旭玲(2004)。癌症復發病患之生命經驗。 國立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曉雯(2001)。變中找序-初為人父母之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鍾思嘉(1995)。初為人父母過程中的性格和態度之改變(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NSC85-2413-H004-001)。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鍾思嘉(1996)。初為人父母過程中的性格和態度之改變(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NSC85-2413-H004-001)。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鍾鳳嬌(1997)。親子互動對幼兒社會行為的影響。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學報,8,133-176。
蕭春媚(2001)當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大學教育程度之幼兒父親對父職角色及教養的看法。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簡鳳儀(2004)。台東縣海線地區 阿美族國小學童父親意象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著(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