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佩螢 Alina |
---|---|
論文名稱: |
從六朝樂賦再探文學抒情傳統 |
指導教授: | 鄭毓瑜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6 |
中文關鍵詞: | 六朝 、樂賦 、抒情傳統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1 下載:1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學作為藝術領域之一,其理論系統的建立,若能建立在對藝術共性與殊性的理解基礎上,或將獲得更深廣、確鑿的推論。本文基於這樣的想法,欲直接以音樂論述切入文學抒情傳統之研究,補充以文學推論文學之不足,並藉以觀察、反省抒情傳統之研究。此際,樂賦創作承繼詩、樂、舞一體之精神,其以音樂為主題,落實為賦體文學之文字書寫,便成為本文主要探析之文本。
第一章以「問題意識之提出」、「研究對象之說明」、「研究進路之擬議」三節,對本文尋索、反思當代抒情論述時,欲藉由六朝樂賦以廓清的論題及方法,提出說明。
第二章藉由西方音樂理論之運用,提出音樂抒情向度突出地展現於「思維方式」之「感通理論」,以及「表現對象」之「情感樣貌」中。此兩項音樂抒情特質的歸納,成為第三、四章論述的主要動線。第三章先論樂賦創作中的「感通理論」,先透過「取譬引類」、「神瞽」人物的討論,探看樂賦創作如何貫徹感通的主張,達成抒情的效果;第四章論樂賦創作中的「情感樣貌」以及「精誠之志」的精神,對樂賦如何吸納傳統音樂概念?如何進行承變、拓展?例如:聲情互動的原理、移風易俗的概念……等等,都企圖作出說明。
本文藉由六朝樂賦之研究,企圖與當代抒情論述進行對話,藉由兩者交相呼應、補充、詮釋與印證,六朝樂賦在抒情論述中的價值才得以展現,本文討論的目的也才得以完成。
參考及徵引書目
體例說明
1.古人依年代排序,今人依姓氏筆劃排序。
2.今人姓氏筆畫先依「姓」為先,筆畫相同再依「名」之筆畫為序。
一、古籍文獻(含今人校釋箋釋之著作)
《詩經詮釋》,屈萬里,臺北:聯經,2000年10月初版第13刷(1983年2月初版)。
《詩經正詁》(全二冊),余培林,臺北:三民,1995年10初版。
《十三經注疏》(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十三經注疏整理本》,〔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10月出版一刷。
《禮記鄭注》,臺北:學海,1979年5月初版。
《禮記今註今譯》(全二冊),王夢鷗註譯,臺北:商務,1977年5月五版。
《春秋左傳注》(全二冊),楊伯峻編著,高雄:復文書局,1991年9月再版。
《荀子集解》,〔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臺北:世界,1962年。
《荀子柬釋》,梁啟雄,臺北:商務,1973年3月臺三版。
《荀子集釋》,李滌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2月初版。
《荀子今註今譯》,熊公哲註譯,臺北:商務,1984年3月修訂初版。
《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全三冊),逯欽立輯校,臺北:木鐸,1983年9月初版。
《呂氏春秋校釋》(全二冊),陳奇猷校釋,臺北:華正,1985年初版。
《呂氏春秋譯注》(修訂本),張雙棣、張萬彬、殷國光、陳濤注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全五冊),〔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1991年七版。
《世說新語箋疏》(全二冊),〔南朝宋〕劉義慶集撰,余嘉錫撰,臺北:華正,2003年11月三刷(1991年10月初版)。
《文選》,〔梁〕昭明太子蕭統編選,〔唐〕李善等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
《文選》(全四冊),〔梁〕昭明太子蕭統編選,張啟成、徐達等譯注,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3月初版一刷。
《陶淵明集校箋》,陶淵明著,龔斌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新譯嵇中散集》,嵇康著,崔富章注譯,莊耀郎校閱,臺北:三民,1998年5月初版。
《文心雕龍注》,〔梁〕劉勰著,范文瀾註,臺北:學海,1981年2月再版。
《晉書》,〔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二十五史》之一,臺北:鼎文,1975年。
《列子集釋》,楊伯峻注,臺北:明倫,1971年2月再版。
《藝文類聚》(全五冊),〔唐〕歐陽詢等著,臺北:文光,1974年(關於音樂類之蒐羅列於第二冊)。
《朱子語類 附索引》(全八冊),〔宋〕朱熹著,黎靖德編,臺北:正中書局,1973年12月臺三版(1962年10月臺一版),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成化九年江西藩司覆刊〔宋〕咸淳六年導江黎氏本影印,據日本內閣文庫藏覆成化本修補。
《樂府詩集》(全四冊),〔宋〕郭茂倩,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月北京第6次印刷(1979年11月第1版)。
《太平御覽》(全五冊),〔宋〕李昉等奉敕撰,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臺一版(與音樂相關在卷563-584)。
《論語正義》(全二冊),〔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年4月。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四冊),〔清〕嚴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1月第三次印刷(1958年12月第一版)。
《全漢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3月第二次印刷(1993年4月第一版)。
二、當代論著
(一) 詩(樂)類
亓婷婷,《兩漢樂府研究》,臺北:學海,1980年3月初版。
王易,《樂府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61年1月初版。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1986年。
朱光潛,《詩論》臺北:頂淵,2004年1月初版一刷。
朱光潛,《詩論新編》,臺北:洪範書店,1984年2月。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頂淵,2001年12月初版一刷。
朱自清,《中國歌謠》,上海:復旦大學書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吳小如,《古典詩詞札叢》,大陸: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素卿,《《左傳》稱詩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6月初版。
曹萬生,《現代派詩學與中西詩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馮浩菲,《歷代詩經論說述評》,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0月第一版。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第二次印刷(1994年6月第一版)。
趙敏俐主編,《中國詩歌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趙敏俐主編,《中國詩歌研究》(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蔡瑜,《唐詩學探索》,臺北:里仁,1998年4月10日初版。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韓高年,《詩賦文體源流新探》,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羅倬漢,《詩樂論》,臺北:正中書局,1948年8月初版。
(二) 音樂類(含舞蹈及音樂美學)
于潤祥:《現代西方音樂哲學導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2次印刷(2000年1月第1版)。
王子初、李成渝、陳其射、郭樹群編著,《中國樂律學百年論著綜錄》,北京:華樂出版社出版發行,新華書店經銷,1998年8月北京第一版。
王次炤、張前著,《音樂美學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年5月北京第一版。
王次炤,《音樂美學新論》,臺北:萬象出版社,1997年3月。
王克芬、蘇祖謙,《中國舞蹈史》,臺北:文津,1996年2月初版一刷。
王克芬著,江東譯,《中國舞蹈圖史》(中英對照),臺北:文津,2002年2月初版。
王克芬,《中國舞蹈發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保〕安蓋諾夫、〔蘇〕康斯坦丁諾夫編著,《音樂美學原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7年3月第一版。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臺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發行,樂學書局總經銷,2003年7月初版。
吳文璋,《荀子的音樂哲學》,臺北:文津,1994年5月初版一刷。
吉聯抗譯注,《春秋戰國秦漢音樂史料譯注》,臺北:源流初版社,1982年8月初版。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全二冊),臺北:漢京,1986年8月10日初版。
易存國,《琴韻風流》,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孫星群,《音樂美學之始祖──《樂記》與《詩學》》,北京,人民初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許之衡,《中國音樂小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5月臺二版第一次印刷(1965年5月臺一版)。
張蕙慧,《嵇康音樂美學思想探究》,臺北:文史哲,1997年4月初版一刷。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全四冊),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年3月臺三版。
鄭祖襄,《中國古代音樂史學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5月北京第二次印刷(1998年10月北京第一版)。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修訂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9月第二版第一刷。
蔡仲德註譯,《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註譯》(全二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年12月北京第一版。
劉再生,《中國音樂的歷史型態──劉再生音樂文集》,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劉燕當,《中西音樂藝術論》,臺北:樂韻,1979年4月5日初版。
(三) 禮類
高明,《禮學新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1974年11月初版。
楊華,《先秦禮樂文化》,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劉豐,《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四) 藝術類
〔德〕格羅塞(Ernst Grodde,1862-1927)著,蔡慕暉譯,《藝術的起源》,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北京第4次印刷(1984年10月第2版),本書根據1897年紐約英文本《The Beginning of Art》譯出。
〔法〕丹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著,傅雷譯,《藝術哲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三刷(1963年1月第一版)。
〔法〕雅克‧馬利坦(Jacques Maritain,1882-1973) 著,劉有元、羅選民等譯,《藝術與詩中的創造性直覺》,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10月第一版第三刷。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1895-1982)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祥發譯:《情感與形式(Feeling and Form)》,臺北:商鼎文化,1991年10月5日臺灣初版。
亞德列(Virgil C. Aldrich)著,周浩中譯,《藝術哲學》,臺北:水牛,1998年5月30日二版四刷。
許天治,《藝術感通知研究》,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87年6月初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月第12印刷(1966年2月初版)。
(五) 文學、文化、社會類(含美學)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5月初版。
王立,《中國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1994年7月初版。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2月臺初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開明書局,1988年8月重18版(1969年12月重1版)。
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8月初版。
吳宏一主編,呂正惠助編,《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詩歌類(38-52年)》,臺北:幼獅文化,1980年8月。其中徐復觀,〈傳統文學思想中詩的個性與社會性問題〉,頁437-441;高明,〈詩歌與節奏〉,頁471-480;廖蔚卿,〈南朝樂府與當時社會的關係〉。
李澤厚,《美學三書》(收入《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三書),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2002年4月初版五刷。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臺北:里仁,1982年7月。
姜劍雲,《太康文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高友工,《中國美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3月初版。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12月五版第三刷。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明倫,1969年。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微觀文學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陳鐘凡《中國韻文通論》,臺北:中華書局,1959年。
張少康,《文心雕龍新探》,臺北:文史哲,1997年6月初版二刷。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臺北:允晨,1997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1992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黃世瑜主編,《文學理論新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
楊儒賓主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2年3月初版。
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1978年4月初版。
魯迅,《魯迅作品集》之《漢文學史綱》,臺北:風雲時代,1990年11月初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1986年5月初版。
劉紀蕙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域》,臺北:立緒,1999年12月初版。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2001年5月初版第刷(1981年9月初版)。
劉師培,《中古文學論著三種》,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閻步克,《樂師與史官》,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錢志熙,《唐前生命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錢鍾書,《七綴集》(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1996年2月第四次印刷(1985年12月第一版,1994年8月第二版)。
錢鍾書,《談藝錄》(補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北京第次印刷(1984年9月第1版)。
錢穆,《中國文學論叢》,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日〕澤田總清著,王鶴儀編譯,《中國韻文史》,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
鍾濤,《六朝駢文形式及其文化意醞》,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羅基敏,《文話/文化音樂》,臺北:高談文化,1999年。
羅聯添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臺灣學生,1978年5月初版。其中馮承基先生之文〈六朝文述略論〉(頁367-441)。
顧頡剛,《古史辨(第三冊)》(全七冊),臺北:藍燈文化,1993年8月第二版)。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1990年1月初版。
(六) 賦學類
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兩冊)(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研究所、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臺北:政大中文系,1996年12月。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江蘇:江蘇古籍,2001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1990年10月第三版。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七) 思想類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修訂版九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全集校訂版第二刷(1986年10月全集校訂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月第二刷(2001年9月第一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全一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月初版六刷(1976年6月初版)。
湯錫予,《魏晉玄學論稿》,臺北:廬山出版社,1972年10月臺一版。
蒙培元,《情感與理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謝大寧,《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臺北:文史哲,1997年12月初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1992年11月初版。
(八) 文字、語言類
吳琦幸,《文化語言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2003年11月修訂版第四次印刷(1988年9月初版第一次印刷,1995年2月修訂版第一次印刷)。
臧克和,《漢字單位觀念史考述》,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第一
刷。
(九) 其他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1年12月5刷(1959年6月第一版)。
陳世襄,《陳世襄文存》,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三、期刊論文
(一) 詩(樂)類
江口尚純著,金培懿譯,〈大田錦成之詩序論──以《毛詩大序十謬》為中心〉,《中國文折研究通訊》,臺北:南港,2002年3月。
李壯鷹,〈詩歌與音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41-49。
李美燕,〈《禮記‧樂記》音樂思想的傳承與流變(以先秦兩漢為主)〉,收錄於《先秦兩漢論叢》(第一輯),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頁49-84。
章必功,〈”六詩”探故〉,《文史》第二十二輯,1984年6月,頁165-175。
鄭毓瑜,〈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9月,第二十三輯,頁1-32(抽印本)。
羅宗強,〈詩的實用性與初期的詩歌理論〉,《文學遺產》1983年4月,頁16-26。
(二) 音樂類(含舞蹈及音樂美學)
王克芬,〈薈萃交流 異彩紛呈──論魏晉南北朝文化‧樂舞〉,《文藝研究》1998年5月,頁70-79。
王波,〈魏晉南北朝的音樂文化〉,《歷史月刊》(臺北:聯合報系,2002年7月5日),頁87-95。
伍國棟,〈創樂神話與音樂起源論〉,《文藝研究》1995年,第三期,頁53-65。
何美諭,〈文化思潮與魏晉音樂審美取向之關係──以樂賦為研究對象〉,2004年11月12日發表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與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主辦之「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頁1-22。
(三) 禮類
沈文倬,〈略論禮典的實行和《禮儀》書本的撰作(上)〉,《文史》第十五輯,1982年9月,頁27-41。
沈文倬,〈略論禮典的實行和《禮儀》書本的撰作(下)〉,《文史》第十六輯,1982年11月,頁1-19。
顧頡剛,〈”周公制禮”的傳說和《周官》一書的出現〉,《文史》第六輯,1979年6月,頁1-39。
(四) 文學、文化類
屈萬里,〈先秦說詩的風尚和漢儒以詩教說詩的迂曲〉,《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一)》(羅聯添主編,臺北:臺灣學生,1978年),頁75-98。
施淑,〈漢代社會與漢代詩學〉,《中外文學》,10卷10期,1982年3月,頁70-107。
楊明:〈魏晉文學批評對情感的重視和魏晉人的情感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一期,頁59-65
錢志熙:〈論中古文學生命主題的盛衰之變及其社會意識背景〉
(五) 賦學類
《新亞學術集刊(賦學專輯)》,第十三期,香港:新亞書院,1994年。
王華寶,〈文選‧王褒〈洞簫賦〉札記〉,《文教資料》,1998年3期,頁123-125。
江秀梅,〈魏晉南北朝詩賦合流現象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五期,1995年9月,頁199-222。
馬予靜,〈論文學語言的音樂性在賦體駢律化中的作用〉,《中州學刊》,1995年5月第三期(總第111期),頁114-117。
高莉芬:〈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一考察──賦語言功能之轉變〉,《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大中文系,1996年12月),頁187-206(另收入《語文學報》第四期,1997年6月,頁203-225)。
許世瑛,〈枚乘「七發」與其模擬者〉,《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一)》(羅聯添編,臺北:臺灣學生,1978年5月),頁267-282。
劉志偉:〈《文選》音樂賦創作程式與美學意蘊發微〉,《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月,第33卷第5期,頁21-25。
(六) 其他
李漢杰,〈是論音樂志的特質、特徵和體例〉,《中國音樂學(季刊)》,1990年第2期,頁83-89
四、學位論文(含大陸地區著作)
(一)博士論文
朱孟庭,《《詩經》與音樂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2003年2月,指導教授:余培林先生。
李方元,《《宋史‧樂志》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6月,音樂博士學位論文系列)。
林宏安,《漢代樂府歌辭新探:從娛樂與表演角度出發的研究》,臺灣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年,指導教授:施逢雨先生。
高一農,《漢賦專題研究》,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2003年5月,指導教授:霍松林先生。
陳淑純,《霍夫曼(E.T.A.Hoffman)的樂論與文論之綜合研究》,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2002年,指導教授:羅基敏先生。
曾守正,《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1998年12月,指導教授:黃慶萱先生。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1987年,指導教授:張亨先生。
鄭毓瑜,《六朝藝術理論中之審美觀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1990年5月,指導教授:齊益壽先生。
劉瑞箏,《左傳禮意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1997年12月,指導教授:劉正浩先生。
劉漢初,《六朝詩發展論述》,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指導教授:張敬、葉慶炳先生。
謝奇懿,《先秦兩漢天人意識與詩經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2004年6月,指導教授:陳滿銘先生。
(二)碩士論文
李豔:《傅玄詩賦研究》,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2003年3月,指導教授:郭建勛先生。
李媛,《魏晉樂府詩的音樂文學特點及其文化學闡釋》,大陸安徽大學文學院,2003年5月,指導教授:陶新民先生。
范增,《魏晉南北朝賦學之研究》,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2002年5月,指導教授:李大明先生。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6年,指導教授:林文月先生。
曹淑娟,《論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2年6月,指導教授:葉慶炳先生。
徐麗真,《嵇康「聲無哀樂論」之音樂美學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1991年6月,指導教授:王熙元先生。
郭慧娟,《魏晉樂賦的音樂美學觀》,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7年6月,指導教授:蕭振邦先生。
楊嘉玲,《藝術通感理論在自我音樂創作中的運用》,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2001年6月,指導教授:柯芳隆先生。
劉德玲,《兩漢雅樂研究──一個以典禮音樂為主的考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9年4月,指導教授:邱燮友先生。
鮑恩洋,《六朝詠物賦研究》,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2003年5月,指導教授:魯同群先生。
戴伊澄,《文選音樂類賦篇研究》,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年,指導教授:高秋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