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彭麗琴 Peng Li-Chin |
---|---|
論文名稱: |
女性新移民的「枷」與「家」:生命發展歷程中的自我醒覺 Lifting the Veil of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for Taiwanese Men: |
指導教授: |
李明芬
Li, Ming-F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8 |
中文關鍵詞: | 跨國婚姻 、女性新移民 、生命歷程 、自我醒覺 |
英文關鍵詞: | intermarring marriage, new immigrantt women, life course, self-awak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11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十幾年來,因為國際互動頻繁、臺灣女性結婚意願逐漸降低、臺灣男性擇偶不議又承受傳統結婚生子的壓力等因素,使得臺灣女性新移民人數急劇增加,已躍然成為台灣的第四大族群。初期大眾對這群女性新移民多持有降低人口素質、占有福利資源,甚至是來臺撈金等負面看法;近年來因為眾多學者專家的關注和研究,使得臺灣社會越來越正視女性新移民的存在和影響。惟截至目前,對於女性新移民的相關研究多放在中文能力、生活適應或母職經驗上,對於女性新移民本身的生命發展較少著墨。
本研究旨在研究女性新移民的生命發展歷程,針對六位與我國男子有婚約、有意願敘述其生活經驗且華語表達流利者進行研究,最後選定四位透過深度訪談和觀察來探究女性新移民投入跨國婚姻組成家庭的動機、困境與因應,以及跨國婚姻家庭的經驗對個人生命的影響。
依上述目的分別歸納整理出本研究結論為:一、女性新移民投入跨國婚姻的動機,個人因素大於原生家庭因素。二、女性新移民在跨國婚姻中遇到的困境多重,最怕「大臺灣文化」心態。三、女性新移民多以對現象轉念和自我增能因應跨國婚姻中的困境。四、女性新移民在跨國婚姻的經驗與體悟讓自我生命更具價值。五、女性新移民的生涯發展中,擁有自主性選擇權比實踐規劃更能自我滿足。
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一、鼓勵女性新移民積極參與社區和進修活動,並透過覺察反思轉念,以促進自我實現,增進個人成長、規劃未來生涯。二、肯定多元文化,社會要以尊重態度看待新移民女性,並持開放態度給予時間帶領女性新移民學習;而在鼓勵女性新移民參與學習時,新移民家庭也要共同成長。三、建議未來研究者在樣本選擇上可針對不同階段或地域的女性新移民做深入探討,或是換個角度,針對女性新移民另一半或新移民家庭做研究。
The population of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for Taiwanese men has been dramatically increasing and become the fourth largest population in Taiwan over the past decade due to frequent cross-border interaction and the gradual decline of Taiwanese women’s willingness to get married which cause the difficulty for Taiwanese men in finding marriage partner under the social pressure to get married and have kids. In the beginning, the public in Taiwan had negative perceptions of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such as reducing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 taking advantages of welfare, making money from sex trade; however, they are getting more notice for their existence and influence on Taiwan as more studies have been done in recent years. Most studies so far focus on their Chinese ability, adapting to life and the experience of motherhood, only few discuss their life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life course of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Six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who can speak fluent Chinese and have willingness to describe their life experience were interviewed, and four of them were chosen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motives behind their cross-border marriage decisions, predicaments and their response to them, and impacts on their lif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as below:
Firstly, the motive behind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cross-border marriage decisions is mostly due to personal factors rather than early family factors.
Secondly,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face many predicaments, but feel most uncomfortable about ‘Taiwanese Chauvinism”.
Thirdly,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usually think in different ways and try to increase their own capabilities while facing predicaments and responding to it.
Fourthly, the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cross-border marriage make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life more valuable.
Finally,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feel more self-satisfied by having the right to chose instead of practice planning during their life course.
Based upon the conclusions, the study provide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irstly, encouraging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affairs and learning courses in order to achieve self-actualization and self-growth through self-awakening and transformation thinking.
Secondly, the public should hav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must pay respects to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ive them time to learn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and lead their family to grow together.
Finally, the future study can be focused on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living in different area or in different stage, and vice versa, focused on their husbands and families.
Keywords: Transnational Marriages,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for Taiwanese Men, Life Course, Self-Awakening,
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2005,11月15日)。政府政策-專訪內政部次長簡太郎:家庭政策走向主動支持。天下雜誌,第335期。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料網(2009)。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2009年7月24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9806/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xls。
王宏仁(2000,1月15日)。階層化的「生產力」移動: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臺灣社會學社年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1, 99-127。
王沂釗(2000)。婚姻衝突的敘說性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良芬(2005)。臺北縣外籍配偶家庭及社區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臺北:弘智。(Danny L. Jorgensen , 1989 )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智弘(2005)。從全人發展取向、團體輔導與網路資源國中綜合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2005年中國輔導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關懷新弱勢族群與建立諮商與輔導的多元視角。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雅芬(2005)。臺北市外籍配偶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朝茂(1990)。社會支持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文粹」,20,230-247。
方嘉鴻(2003)。外籍新娘婚姻暴力求助行為及其保護措施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甘玉霜(2005)。屏東地區外籍母親親職角色知覺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田秀蘭(1994)。女性生涯發展之主要課題。諮商與輔導,98,4-7。
田秀蘭(1997)。女性生涯發展之主要型態。諮商與輔導,133,18-20。
任文香(1995)。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玉玲(2003)。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適應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行政院主計處(2009)。現住原住民人數。2009年7月24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4.xls。
朱嘉琦、鄔佩麗(1998)。台灣婦女女性意識發展歷程之研究:以三位女性主義者的生命故事為例。心理學報,30(1),51-71。
李坤崇(2003)。能力指標轉化的理念。載於教育部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叢書-設計評析篇,142-169頁。臺北,教育部。2007年7月25日,取自http://www.phc.edu.tw/fruits/93_9to1_master_fruits/02/04/1.doc。
李怡璇(2006)。社會支持課程對學習適應、人際關係與自我效能之實驗研究-以外籍配偶子女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燕、李浦群(譯)(1995)。人際溝通。臺北:揚智。Trenholm, S. & Jensen, A. 著
李素卿譯(1996)。瞭解與促進轉化學習-成人教育指南。臺北,五南。
李素卿譯(1997)。生涯規劃。臺北,五南。
李婉萍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Padgett,D.K .,1998)。
李瑛(2000)。從原住民自覺理念評析台灣原住民社區營造之推展─美國印地安與東台灣原住民經驗的對照觀察。原住民季,20:5-21。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Michael Quinn Patton,1990)。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樹欉(2001,8月30日)。臺灣外籍新娘生活適應問題與政府政策。國際婚姻與外籍新娘座談會:引言論文。臺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07年7月21日,取自http://www.wrp.org.tw/conf/index3a2.htm。
吳麗雪(2001)。婦女參與鄉鎮型社區推動婦女教育之歷程研究。國立高學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車達(2004)。臺灣女性新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的探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邱天助(1992)。女性主義教育學與Mezirow觀點轉換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婦女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邱琡雯(2000)。在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同化?還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學刊,29,197-219。
邱書璇(1993)。已婚職業婦女之社會支持、內外控取向與壓力適應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1993)。全國博士碩論文資訊網,081PCCU0262002。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1997)。生涯輔導。臺北:空中大學。
林君諭(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慧卿(2005)。外籍女性配偶母職自我效能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以臺中縣市識字班學員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小惠(2002)。婦女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影響因素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倖妃等(2007,10月22日)。新世代難融合 只能賺同鄉錢。中國時報,T2版。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明灴(2002)。臺灣地區中等學校體育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美珍(2001)。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28(3),255-264。
周志建(2003)。敘事治療在生涯諮商中的應用-以一個生涯諮商個案為例(上)。諮商與輔導,213,12-17。
周志建(2004)。敘事治療在生涯諮商中的應用-以一個生涯諮商個案為例(下)。諮商與輔導,214, 30-37。
柯宇玲(2005)。多元與真誠尊重-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服務之始。臺北縣94學年度36小時新住民師資培訓研習手冊,未出版,臺北縣。
侯佳惠(2001)。成人學習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轉化學習歷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2002)。全國博士碩論文資訊網,090CCU00142009。
胡中宜(1997)。保護管束少年福利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情緒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1997)。全國博士碩論文資訊網,085PCCU0164005。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藹玲(2000)。女性自覺團體方案,對參與者女性主義意識的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姜琇翠(2006)。社教志工個人背景變項、社會支持、自我效能來源與其自我效能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市,巨流。(Strauss & Corbin原著)。
唐文慧、蔡雅玉(2000)。越南新娘現象初探。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台灣社會學社年會),臺北,國立台灣大學,2000年1月15日。
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1999)。全國博士碩論文資訊網,087NTNTC576014。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收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5-132。高雄:麗文。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嘉義市:濤石。(Max Van Manen原著)。
高立文(2002)。半邊天--女性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高歆怡(2002)。女性成長社團學員的女性意識知覺即轉化歷程之研究-以台縣永和社區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3)。全國博士碩論文資訊網,091CCU00142021。
高熏方(譯)(2001)。質化研究: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Joseph A, Maxwell著)。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 : 教師動手做研究。臺北市,遠流。Altrichter, Posch, Somekh著。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與族群關係分析。載於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2,72—83。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市場:以台灣外籍媳婦為例。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台灣社會學社年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0年1月15日。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9。1。
夏曉鵑(2005)。解開面對新移民的焦慮。學生輔導季刊,97,6-25。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26,1-14。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期,224-259。
陳木金、邱馨儀、陳宏彰(2006)。 高中職以下學校教師生涯發展進階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2,17─32。
陳源湖(2002)。外籍新娘識字教育實施之探析。成人教育,68,25-34。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未及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龍安(1994)。現代婦女。臺北:漢禾。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洪葉。
陳明利(2005)。跨國婚姻下-東南亞外籍新娘來臺生活適應與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秋瑩(1991)。台北市已婚婦女的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憂鬱及焦慮症狀之研究。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婦女新知基金會(2003,3月13日)。「 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記者會新聞稿。2007年7月21日,取自http://www.ws0.taiwane.com/awakening。
張笠雲(1985)。社會變遷中各類社會支持系統功能的討論。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1-151。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添洲(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市,五南。
張瀞文(1999)。參與讀書會之成人女性其母職角色認同與轉換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碧雲(2004)。生命交織的「結」與「解」:擔任輔導志工對女性生命經驗的意義與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梁文蓁(2001)。中學女性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 以兩位女校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媜夙(1998)。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投入之關聯性研究—以資訊從業人員為例。私立長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曾嬿芬(1997)。居留權的商品化:台灣的商業移民市場。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七期。頁37-67。
曾淑敏(2001)。女性參與教育事務歷程之研究─以舊社國小社區造校運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茂榮(1994)。贏在起跑點上~談生涯規劃。2007年7月21日,取自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生涯資訊網http://life.nyc.gov.tw/course/courseview.asp?catid=100&id=112。
黃建榮(2000)。探索劉力學的重要生命經驗與環境行動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森泉、張雁雯(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學教育研究,8,135-169。
黃瑞琴(200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富順(2006)。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輔導。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13:29-35。
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2003,11月5日)。教育部電子報,79,2007年7月21日,取自http://epaper.edu.tw/079/important.htm#top。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傅偉勳(1996)。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臺北,東大。
傅偉勳(1994)。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
傅佩榮(2006)。拓展生命的深度與廣度-轉進人生頂峰。人文講堂彙編。臺北市,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
詹秀雅(2003)。女性參與學校父母成長團體其增能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詹秀員(2006a)。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探討外籍配偶社區教育之理念與策略。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191-246。
詹秀員(2006b)。新移民女性社區學習體系之建構-從多元文化與生態系統觀點。載於社區學習新思維,387-476。
楊宇彥(2000)。女性生涯發展研究之質的取向—敘說研究法。測驗與輔導,163,3429-3431。
葉肅科(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133-149。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臺北,三民。
廖雅婷(2003)。以多元文化觀進行外籍新娘識字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嘉義縣外籍新娘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White, M. & Epston, D.(1990)原著,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臺北:心靈工坊。
潘彥妃(2003,1月12日)。越南勸新娘 別嫁台灣郎。聯合報,3版。
鄧運林(1988)。成人教育課程發展理論。高雄,復文。
鄭雅雯(2000)。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潓妏(2000)。女性教學者女性意識轉化及其教學實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美玲(2001)。女性創業家創業經驗與生命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雅娟(2001)。高中已婚教師家庭壓力、支持系統與婚姻滿意度之關-兩地雙生涯家庭與一般雙生涯家庭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楊淑涵(2003)。敘說取向生涯探索團體的實施與探討。諮商與輔導,213,2-8。
熊同鑫(2001):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雅慧(2006)。外籍母親與子女生活風格關係之反思-以小琉球漁民外籍配偶家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培村(1995)。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高雄,復文。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學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梅居(1997)。建構「性別敏感」的公民權:從女性照顧工作本質之探析出發。載於劉毓秀(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15-55。臺北,女書文化。
劉淑慧(1995)。從自由與責任看生涯規畫。諮商與輔導,118,29-32。
劉淑慧(1999)。生涯規劃的新課題——悅納不確定性的智慧與勇氣。測驗與輔導,156,3230-3234。
劉貴珍(2001)。外籍新娘跨文化適應與對現行管理制度態度之探討。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謝菊英(2002)。高屏區國小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薛承泰 (2007) 。近十年台灣家庭變遷—新移民與新台灣之子現象。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報告。2007年7月21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article-2121-3.html。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2000)。全國博士碩論文資訊網,088NTNU0136004。
蕭新煌主編(2000)。東南亞的變貌。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2002)。全國博士碩論文資訊網,090NCYU0658012。
簡春安(2004)。外籍配偶的婚姻生活適應。社會福利論壇線上論文集。2005年6月25日,取自http://www.cares.org.tw/。
藍采風(1982)。生活的壓力與適應。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鐘重發(2004)。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2004)。全國博士碩論文資訊網,092NCYU0658017。
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2005)全國博士碩論文資訊網,093NPTT1576024。
英文部分
Aspinwall, K.(1992). Managing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London :London and New York.
Bruner, J. S.(1986). A study of thinking. New Brunswick, N.J. : Transaction.
BrChawla, L(1998).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visited :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osearch, 4(4),369-382.
Cassel, J. (1974). Psychosocial processes and stress : Theoretical formulations, Internal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 4, 471-482.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inatic Medicine, 38, 300-314.
Cohen, S., & Syme, S. L. (1985). Issues in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social support. In S. Cohen, & S. L. Syme, (Ed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pp.1-22). Orlando, FL.: Acadmic.
Cohen, S., & Wills, T. 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 310-357.
Cohen, C. I., Theresi, J., & Holmes, D. (1985). Social networks, stress, adaptation, and health: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n Inner-city elderlypopulation. Research on Aging, 7(3), 409-431
Cutrona, C. E., & Suhr, J. A. (1992). Controllability of stressful events and satisfaction with spouse support behavior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 154-176.
Dean, A., & Lin, N. (1977). The stress-buffering role of social support: Problems and prospects for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es, 165, 403-417.
DiMatto, M. R., & Hays, R. (1981). Social support and serious illness. In B. H. Gotttlieb(Ed.),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pp.117-148). Beverlly Hills, CA: Sage.
Fabrega, H.(1969). Social psychiatric aspects of acculturation and migration: A general statement.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10, 314-329.
Gibb, L.L.(1966). A study of difference in sex, home backgrou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ork experience, extra – Curricular participation and self – actualization attainment in college junio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Glesne, C., & Peshkin, A. (1992).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Longman.
Grafanaki, S. & McLeod, J.(1999). Narrative proces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elpful and hindering events in experiential psychotherapy. Psychotherapy Rosearch, 9(3),289-303.
Gutek, B. A. & Larwood, L. (1987). Introduction: Women's careers are important and different. In B. A. Gutek, & L. Larwood (Eds.), Women's Career Development, 7-14. Beverly Hills, CA: Sage.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communicative action (T. McCarthy, trans). Boston: Beacon Press.
Hepper, P. P., Kivlighan, D. M., & Wampold, B. E.(1999). Research design in counseling(2n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eading. MA: Addison-Wesley.
House, J. S., Kahn, R. L. (1985). Measures and concepts of social support in S. In Cohen & S. L. Syme (Ed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pp. 83-108). Orlando, FL: Academic.
Ishii, Yuka(1996). Forward to better life : The situation of Asian women married to Japanese men in Japan in the 1990. Asian Women in migration. Quezon City : Scalabrini Migration Center, pp147-164.
Jack, R. F & Norman, E, W. (1993)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NY : McGraw-Hill.
Josselson, R. (1995). Narrative and psychological understanding.. psychiatry, 58(4), 330-344.
Josselson, R. (2000).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early memories over 22 years: Themes, variations, and cadenzas.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64(4), 462-481.
Kelly, K. R. (1993). The relation of gende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o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interest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7(2) 59-64.
Kidd, J. R. (1959). How adults learn.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 M. S. (1973). The adult learner: A neglected species. Houston: Gulf Publishing Co.
Kohlberg, L.(1966). Moral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 – A Development Views, School Review, 74.
Kohlberg, L.(1970). The Moral Atmosphere of the school, in N.V. Overly (ed.): The Unstudied Curriculum, ASCD.
Lipson, J. G. (1992). The health and adjustment of Iranian immigrants.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rch, 14(1), 10-29.
Lofland, J & Lofland, L. H.,(1984)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t. Belmont, CA: Wadsworth.
Lyontt, P. P. & Candeless, N. J.(2000). The impact of age vs. life experience on the gender role attitudes of experiences women in different cohorts. Journal of women, & Aging, 12(1/2)5-21.
Mezirow, J. (1991a). Transformation theory and cultural context ?A reply to clark and wilso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1(3), 188-192.
Mezirow, J.(1991).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ezirow, J. (2000). Learning to think like an adult: Core concepts of transformation theory. In J. Mezirow, et al. Learning as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a theory in progess.(3-2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ichalos, A.C.(1996). Migr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 review essa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9, 121-166.
Norbek, J. S. (1981). Social support:A model for cli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3(4), 43-59.
Pines, A. (1985). On burnout and the buffer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In S. Cohen & S. L. Syme(Ed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Orlando: Academic Press.
Riemer, J. W.(1977)”Varieties of opportunistic research.” Urban Life, 5,467-477.
Riessman, C. K.(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sage.
Sauvy, A.(1976).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 New York : Basic Books Inc.
Super, D. E., Savickas, M. L., & Super, C. M. (1996).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In D. Brown., L. Brooks., & Associates(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Established Theories, 121-178. Jossey-Bass.
Super, D. E. (1980). A life-span, life - 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 282-298.
Thoits,P.A.(1985).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oretical -Possibilities.In I. G. Sarason & B. R. Sarason(Eds.),Social suppor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pp.51-72). Dordrecht,The Netherlands:Martinus Nijhoff.
Tolsdorf,C.C.(1976).Social metworks,support,and coping:An exploratory study.Family Process, 15(4) ,407-417.
Wanamaker, C. E. (1993). Stress, coping, and perceptions of child adjustment in parents of preschoolers with cerebral pals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4, 04B, 2230.
Van Manen, M.(1997). Research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ervi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2nd ed.). Ontario, Canada: Althouse Press.
Zunker, V. G. (1998). Career Counseling: Applied Concepts of Life Planning.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