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丕榮 |
---|---|
論文名稱: |
外籍學習者漢語句末語氣助詞習得研究與教學應用 |
指導教授: | 曾金金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5 |
中文關鍵詞: | 句末語氣助詞 、語氣 、漢語教學 、第二語言習得 、中介語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1 下載:8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英語主要以語調(intonation)和動詞的屈折變化,來表現說話者的語氣(tone),而漢語的語氣系統中,句末語氣助詞(utterance-final particles),讓說話者只要在句末加上一個字,就能表達不同的感覺、情緒與態度。漢語句末語氣助詞,如「啊」、「啦」、「吧」、「嗎」、「呢」、「嘛」,表現母語者多樣的語氣,外籍學習者卻常不知如何使用。
本文探討出現於語料庫及教材中,六個高詞頻的漢語句末語氣助詞:「啊」、「啦」、「吧」、「嗎」、「呢」、「嘛」,以及外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影響。研究中利用主要個案–以英語為母語之外籍學習者,其所構擬之情境對話,與對話合適度評分問卷,觀察不同母語 (英、日) 之外籍學習者,對於六個句末語氣助詞在對話中的語氣感知程度;並透過母語遷移理論,討論外籍學習者學習漢語句末語氣助詞時,若其母語具有相似語氣助詞之語言項目,是否佔有習得之優勢。
由外籍學習者所構擬的情境對話語料,分析得知「啊」、「呢」和「嘛」,是本文研究個案對象掌握度較低的語氣助詞。問卷結果並顯示,外籍學習者對句末語氣助詞出現之情境的感知掌握,並無明顯的差異性,僅有「嗎」的情境對話評分結果較一致。
針對外籍學習者所使用之主要華語教材中,句末語氣助詞之語義和語法說明討論。在句末語氣助詞的編排上,各教材中的分布、頻率和語法的解說並無一致性。由構擬情境測試顯示,外籍學習者對句末語氣助詞使用情境掌握不佳,雖然理解了搭配詞語的句義,在實際的語用上,想要透過各個句末語氣助詞變化語氣,表現不同的情緒、態度、場合或關係等,仍非易事。
最後,依據情境對話語料、合適度評分、與教材方面的分析與討論,從學習者角度,以英語為母語之外籍學習者做為主要教學對象,提出句末語氣助詞教學上的建議。
The 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like “a”,“la”,“ba”,
“ma(嗎)”,“ne”,“ma(嘛)”are important in the Chinese system of tone of voice. By just adding one of them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speakers can express their various feelings, moods and attitud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above mentioned six 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which appear in high frequency in corpora and textbooks, as well as the nonnative learners’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of those 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We found from the situational conversation acceptability scale questionnaire that nonnative learners of Chinese, such as Americans and Japanese, both have problems with Chinese 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From the situational conversation that the English native learner composed, and the result of the questionnaire, we found that the learner has more problems with the particles “a”, “ne” and “ma (嘛)”.
In the study, we also analyzed the six 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in the Chinese textbooks, such as <Practicle Audio-Visual Chinese>, <Far East Everyday Chinese>, and <Integrated Chinese>. It seems that there isn’t a set standard for the six 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in the textbooks. In addition, the basic meaning of each particle may not be difficult to grasp, but with the lack of situational stimuli and actual pragmatic use provided in the textbook, it’s not an easy task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of Chinese to produce those 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in an appropriate context.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teaching suggestions for the six 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analysis for English native learners are provided.
中文部分
王建勤(1994)。中介語產生的諸因素及相互關係,《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105-120頁。
王麗君(2005)。漢語會話中末尾標記語的語用功能分析,《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14, 2:137-140頁。
田琳(1997)。漢語語氣助詞在英漢翻譯中的運用,《外語教學(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第18期,80-82頁。
白曉紅、趙衛(2007)。漢語虛詞15講。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庄稼嬰(2002)。漢語虛詞學習手冊 (A Student Handbook for Chinese Function Words)。香港: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何永清(2005)。現代漢語語法新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明(1996)。語氣助詞的音高分析,《世界漢語教學》,第4期,43-53頁。
李順群(1999)。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語氣助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第6期,46-52頁。
李德津、程美珍(主編)(1988, 2003)。外國人實用漢語語法。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李靜(2005)。留學生正反疑問句中語氣詞 “嗎” 的使用偏誤,《廣西社會科學》,第4期,160-164頁。
李曉琪(2005)。現代漢語虛詞講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麗華(2004)。漢語學習者中文態認知實證研究—以動詞「吃」為例。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櫻(2000)。漢語研究中的語用面向。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pp.323-356。
邵敬敏、任芝鍈等(1992)。漢語語法專題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房玉清(1992)。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紀宗仁(2006)。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屈承熹(1984)。語用學與華文教學--句尾虛字「呢」跟「嚜」的研究,《第一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23-240頁。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揚智文化。
林淑慧(2003)。現代漢語口語交際語法之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欽惠(2003)。漢語句末助詞「啊」之教學語法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世宏(2009)。“吧”的意義、功能再議,《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16-22頁。
洪芸琳(2009)。抱怨語境下的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以日籍漢語學習者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清(1991, 2007)。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佩怡(2006)。當代台灣國語語氣詞之研究—從核心語義和語用功能的角度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晶凝(2000)。漢語語氣表達方式及語氣系統的歸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第37卷,136-141頁。
徐晶凝(2008)。現代漢語話語情態研究。北京:昆侖出版社。
高增霞(2000)。語氣詞 “吧” 的意義再探,《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93-96頁。
孫汝建(1998)。語氣和語氣詞研究。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語言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曉云(2004)。漢語語尾助詞「呢」之教學語法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虛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2002)。助詞與相關格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崔建斌(1999)。論語用學中的“言語行為”理論,《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68-72頁。。
陳薌宇(2005)。以交際為本之華語文教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懷萱(2004)。漢語反問句的形式與意義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慶和(2008)。基礎漢語教學(二):詞類教學。台北:新學林出版公司。
彭昱裴(2001)。漢語作為第二語言之詞彙習得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心怡(2003)。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由(1997)。小議語氣助詞 “嘛”,《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6期,92-95頁。
湯廷池、湯志真(2007)。華語與日語「情態詞」的對比分析。《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73-117頁。
馮春田、梁苑等(1995)。王力語言學詞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齊滬揚(2002)。語氣詞與語氣系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鄭嘉明(2007)。海陸客語語氣詞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月華、潘文娛等(200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欣怡(2008)。漢語「好」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教學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怡君(2007)。現代漢語委婉言語之語用策略及語言形式—以台灣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珣(1993)。語言學習理論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第2期,32-41頁。
趙家輝(2006)。台南四草地區轉型觀光發展相關課題之個案探討。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董秀芳(2007)。詞彙化與話語標記的形成,《世界漢語教學》,第1期,50-62頁。
儲誠志(1994)。語氣詞語氣意義的分析問題--以 “啊” 為例,《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39-51頁。
魏華慧(2002)。人稱代名詞「人家」之句法指涉—以對外華語為第二語言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海霞(2009)。論母語遷移對二語習得的影響。《巢湖學院學報》,第5期,99-103頁。
英文部分
Brown, H. D. (2002).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NY: Longman Inc..
Bauer, M. & Gaskell G. (2000). Qualitative Researchin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anale, M. (1985). Proficiency-oriented achievement testing. Toronto: Franco- Ontarian Centre and Curriculum Department,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in Education.
Lee, Po Yee(李柏毅)(2006)。Utterance Final Particle A in Mandarin–A Pragmatic Perspective. (漢語語尾助詞「啊」之語用研究). MA Thesis.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National Chin Hua University.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Inc..
Lightbown, M. P. & Spada, N. (1999). How language are learned.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elce-Murcia, M. (2006).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3e. Singapore: Thomson Learning Inc. / New York: Newbury House.
Oxford, R. (1990a).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NY: Newbury House.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RAL) 10: 209-231.
Selinker, L. (1997). Rediscovery Interlanguage. NY: Longman.
Vujisić, Z. (2007). The role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on the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of middle-aged English-as-a-second-language learners. Munich: Lincom Europa.
Xie, Zhi Qiang (解志強) (1990)。A Discourse-functional Analysis of Mandarin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MA Thesis.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glish. National Cheng Chi University. 國立政治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站資源
鄭錦全、黃居仁、羅鳳珠、蔡美智等,2005。《全球華語文數位教與學資源中心》。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http://elearning.ling.sinica.edu.tw/index.html。
陳克健、黃居仁,1990。《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資訊所、語言所詞庫小組。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1/mkiwi.sh。
http://www.shared-visions.com/explore/english/mood.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nguistic_modality
工具書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99。《八十七年口語語料調查報告書》。
教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I-Ⅲ。臺北市:正中書局。
葉德明主編,2006。遠東生活華語I-Ⅱ。臺北市:遠東圖書公司。Yao Tao-chung (姚道中),1999。Integrated Chinese Level 1-2《中文聽說讀寫》. Boston: Cheng & Tsui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