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怡茹
Yi-Ju Wang
論文名稱: 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New Taipei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ell-being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指導教授: 許添明
Sheu, Tian-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幸福感內外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
英文關鍵詞: well-being, beliefs in locus of control, social suppor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7下載:1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本研究樣本係抽取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共505名為樣本,以「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問卷」為研究工具,所得量化資料採取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同步多元迴歸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主要結論包括:
    一、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之現況屬中上程度,平均分數高低依序為樂觀層面、正向情緒層面和生活與工作滿意層面。
    二、性別、婚姻狀態、最高學歷、服務年資、學校規模不同的國民中學教師在幸福感及其各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三、內控人格特質與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而外控人格特質呈顯著負相關。
    四、社會支持程度愈高的國民中學教師,其幸福感愈佳,社會支持類型與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
    五、根據統計結果,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的社會支持程度、性別對幸福感最具有預測力。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分別就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單位及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ell-being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New Taipei City. 505 New Taipei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did questionnaires.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s:
    1、New Taipei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resent well-being was above the average percentage;the layers 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grades listed below in sequence were the optimistic value, positive emotional layer and satisfaction in life and work layer.
    2、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how in the New Taipei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gender, marriage,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seniority and the scale of school on well-being.
    3、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shows between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nd each layers of well-being.
    4、The more social supports, the higher well-being the New Taipei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have;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pattern and the New Taipei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ell-being.
    5、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atistics, the most predicitive factors were social support level and gender to the New Taipei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ell-being.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and educational Authority concerned,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teachers of New Taipei City.

    誌謝詞 i 摘要 iiii Abstract v 目次 viiii 表次 ixx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幸福感之意涵 11 第二節 幸福感之理論 22 第三節 幸福感之測量工具 29 第四節 教師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6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7 第一節 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之現況分析 77 第二節 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的幸福感與背景變項、人格特質、 79 第三節 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的背景變項、內外控人格特質、 93 社會支持對幸福感的預測力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5 一、中文部分 105 二、西文部分 114 附 錄 119 附錄一 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調查問卷(預試用) 119 附錄二 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調查問卷(正式施測用) 123 附錄三 問卷使用同意授權書 127

    一、中文部分
    王敍馨(2010)。基隆市國民中學教師主觀幸福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王淑女(2011)。國民中學教師自我復原力、教師效能感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王冠堯(2008)。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王邦雄(2011)。老子十二講。臺北:遠流。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心理出版社。
    古婷菊(2006)。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專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向翠瑛(2012)。臺北市國小已婚女性教師主觀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邢佔軍(2005)。對主觀幸福感測量的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24,301-323。
    邢佔軍、黃立清(2006)。Ryff 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我國城居民中的試用研究。健心理學雜誌,12(3),231-233。
    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2011)。金車基金會問卷調查/八成老師怕被調校裁員。2011年9月27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sep/27/today-life4.htm
    江亭瑩(2013)。臺北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碩政(2008)。桃竹苗區國民中學兼任行政教師之幸福感。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文欽(2002)。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臺北:心理出版社。
    何 瑛(1999)。主觀幸福感概論。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13-145。
    何婉婷(2010)。高雄市國小已婚女教師情緒智力、親職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美蘭(2006)。國小資深女性教師幸福感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建興(2006)。幼兒教師的自我韌性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健杏(2007)。臺東縣退休之際教師生活邊際值與心理幸福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李連成(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兼任行政人員角色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
    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弘善譯(2002)。班級經營的雙贏策略(C. Carol 著)。臺北:遠流。
    李雪莉(2004)。把幸福還給人民。天下,307,106-111。
    呂政達(1987)。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感-還幸福一個本來面目。臺北:張老師文化。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紅鑾(1983)。性別特質與女性憂鬱之關係:路徑模式之應用。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經熊(1992)。 內心悅樂之泉源。臺北:東大圖書。
    吳月霞(2005)。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筱雯(2006)。桃縣國中婚女性教師生活壓力與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靜誼(2008)。 高雄市老年人生命態度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明隆(2003)。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
    邱富琇(2004)。兒童之親子溝通、壓力因應方式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毓玲(2008)。國小校長家長式領導轉型領導影響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知覺幸福感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雅惠(2007)。國小教師寬恕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邱浩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昌育全(2011)。企業員工職場靈性與幸福感之研究-以某跨國公司為例。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芝怡(2005)。國中生人格特質、休閒活動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素蓮(2009)。幸福感與性生活滿意度潛在關連探討-以高高屏地區中等學校女性教師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耿立(2008)。對抗壓力的方法。2008年5月28日,取自http://heartware.wordpress.com/2008/05/28/%E5%B0%8D%E6%8A%97%E5%A3%93%E5%8A%9B%E7%9A%84%E6%96%B9%E6%B3%95
    林清江(1999)。一九九九年全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之期許。教師天地,100,4-5。
    林淑惠、黃韞臻(2008)。高中職學生學校生活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02,83-106
    林佩萱(2012)。64.2分的幸福。遠見雜誌,310,195-200。
    林萃芃(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社會支持與教學效能、幸福感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蘭譯(2003)。(Martin Seligman著)真實的快樂。臺北:遠流。
    洪家興(2006)。彰化縣國中兼任行政教師個人特質休閒參與及工作滿足對幸福感之影響。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俞懿嫻(1997)。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論—目的價值與目的倫理論。東海哲學研究集刊,8,117-193。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及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施建彬、陸洛譯(1997)。(Michael Argyle著)幸福心理學。臺北:巨流。
    唐順得(2011)。雲林縣國小已婚女性教師工作壓力、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孫效智(1997)。道德與幸福之間。人文及社會科學,8(2),29-43。
    莊耀嘉、黃光國(1981)。國中生的成敗歸因與無助感特徵。中華心理學刊,23(2),155-164。
    莊雯琪(2010)。雲林縣高齡志工老化態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徐美雯(2011)。國民中學教師追求快樂取向、主觀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浦憶娟(2010)。高中職教師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珮怡(2008)。高科技產業員工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陳鈺萍(2004)。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嬿竹(2002)。網路與現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芬憶(2002)。親子在個人傳統性/現代性及孝道上的契合與幸福感之相關。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玲婉(2005)。國小學童母親人格特質與親職壓力、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官廷(2010)。退休教師的幸福感調查研究。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陳慧姿(2006)。高中教師靈性健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得添(2005)。高雄普通班與特教班國民中學教師社會支持幸福感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柏青(2007)。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銀卿(2007)。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蓎諼(2010)。基隆市國小教師幸福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陳佳伶譯(2006)。快樂經濟學。臺北:經濟新潮社。
    張書豪(2007)。當老師真好!國小教師幸福感之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家婕(2012)。幼兒園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以新竹市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
    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 教育類,512,121-146。
    許秋鈺(2007)。國小教師親職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侯辰宜(2007)。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陸 洛(1999)。中國人文化價值及社會網絡中的正負向社會互動之於幸福感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8-2413-H-037-002)。執行單位: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
    陸 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8,115-137。
    陸 洛(1998b)。文化與幸福感:一項中英比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 87-2413-H-037-001)。執行單位: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
    單小琳(1990)。教師的社會支持及相關因素之探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1,123-154。
    曾艾岑(2008)。不同世代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幸福感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智慧(1991)。般若菩提心。臺北:耀文。
    黃信二(2000)。論亞里斯多德「幸福」觀念在古希臘倫理學脈絡中之意義。文明探索,21,49-76。
    黃資惠(2007)。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惠玲(2007)。國小女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馨萍(2003)。家庭互動規範互動行為與家人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共享與平等匹配理念之差別效應。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曼琳(2010)。高雄地區國小教師正向管教與學生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薏蒨(2013)。老師,你幸福嗎?國民小學教師幸福感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國銘(2003)。高雄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偉洲(2008)。臺北縣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幸福感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昭旭(1989)。 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
    曾守誌(2004)。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國民中學導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馥如(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休閒參與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慶豐(1991)。儒家與老莊的「仁」。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艾俐(2006)。工作與快樂。天下雜誌,339,58-65。
    楊宜音、張志學等譯(1997)。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上)。臺北:遠流。
    楊朝均(2010)。幼稚園教師的角色壓力、幸福感與離職意向之關係:以東部地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葛道明(1984)。教師角色與心理健康。國教輔導,23(9),1-2,173。
    溫妃玲(2013)。新北市板橋區國小長期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幸福感之比較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火生、蔡緯嘉(2012)。臺灣「國民幸福指數」指標建構之評析。國政分析,社會(析)101-001號。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3/10411
    詹宜真(2011)。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學校組織氣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劉淑利(2006)。國民小學教師子女家庭氣氛與幸福感之研究-以高雄縣國小 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潘道仁(2003)。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廖梓辰(2002)。家庭人際互動與家庭和諧、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賴威岑(2005)。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特質之探討:與其他職業的比較。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159-195。
    賴貞嬌(2005)。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健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聲川、丁乃竺譯(2007)。快樂學--修練幸福的24堂課。臺北:天下雜誌。
    賴華祥(2011)。保全從業人員運動休閒行為對工作績效與幸福感關聯性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蕭惠文(2008)。高雄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蔡明霞(2007)。臺北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其角色衝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蔣其芳(2010)。彰化縣國小教師心靈特質與情緒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鐘偉晉(2008)。國民中學教師情緒管理與幸福感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佩妤(2009)。國民中學小學教師智慧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玫芸(2008)。高雄國小教師外向人格角色壓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秀琴(2010)。大臺南市樂齡者學習成效及幸福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顏秀芳(2007)。兒童樂觀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譚甲文(2007)。追求教師幸福的教育管理。中國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上海。
    釋證嚴(1992)。歡喜自在。臺北:慈濟文化。

    二、西文部分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Press.
    Argyle, M., & Crossland, J.(1987). Dimensions of positive emo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6, 127-137.
    Argyle, M., & Hills, P. (2002). The Oxford Happiness Questionnaire: A compact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3, 1073-1082.
    Argyle, M., & Hills, P. (2001). Emotional stability as a major dimension of happi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1, 1357-1364.
    Brinkman, R. (2002).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36, 830-833.
    Buss, D. M. (2000).The evolution of happin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15-23.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 Rodgers, W. L. (1976). 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 Perceptions, 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Cohen , S., & Syme, S. L. (1985). Issues in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social support. In S. Cohen & S. L. Syme (Ed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pp. 3-22). New York, NY: Academic.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80).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668-678.
    Crosnoe, R. (2002). The well-being of children and families: Research and data needs.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1, 539-540.
    DeNeve, K. M., & Cooper, H. (1998). The happy personality: A meta-analysis of 137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4, 197-229.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Diener, E., & Emmons, R. A. (1985). The independ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5), 1105-1117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1), 71-75.
    Diener, E., Smith, H., & Fujita, F. (1995).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 (1), 130-141.
    Diener, E., & Suh, E. M. (1998).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age: 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In K. W. Schaie & M. P. Lawton(Eds.), Annual review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pp. 304–324). New York, NY: Springer.
    Diener, E., & Lucas, R. E. (1999).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 Kahneman, E. Diener, & N. Schwarz (Eds.),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pp. 213–229). New York, NY: Russell.
    Diener, E. (2000). Subjective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34-43.
    Diener, E, Oishi, S., & Lucas, R. E. (2003). Personality,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 Annual Reviews Psychological, 54, 403-425.
    Diener, E., & Seligman, M. E. P. (2004). Beyond money: Toward and economy of well- be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5(1), 1-3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 C.
    Dirksen, S. R. (1990). Theoretical modeling to predict subject well-being.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2, 629-643.
    Griffith, J., Steptoe, A., & Cropley, M. (1999). An investigation of coping strategies associated with job stress in teacher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9(3), 517-531.
    Headey, B. W., & Wearing, A. J. (1989). Personality, life, ev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oward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731-739.
    Houston, J. P. (1981).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Glenview, IL: Scott, Freshman.
    Jesus, S. N., & Conboy, J. (2001). A stress managerment course to prevent teacher distres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15(3), 131-137.
    Keyes, C. L. M. (1998). Social well-being.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1, 121-140.
    Keyes, C. L. M., Shmotkin, D., & Ryff, C. D. (2002). Optimizing well-being: The empirical encounter of two tradi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6), 1007-1022.
    Keyes, C. L. M., & Magyar-Moe J. L. (2003). The measurement and utility of adult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handbook of models and measures, 411-425.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Lin, N.,& Lai, G.(1995). Urban stress in China.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41(8),1131-1145.
    Lu, L.(1999).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causes of happines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9,79-90.
    Lu, L., Gilmour, R., Kao, S. F., Weng, T. H., Hu, C. H., Chern, J. G. ,Huang, S.W., & Shih, J. B. (2001). Two ways to achieve happiness: When the East meets the Wes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0, 1161-1174.
    Lucas, R. E., Diener, E., & Suh, E. (1996),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well-being meas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616-628.
    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
    Michalos, A. C. (1985). 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MDT).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6, 347-413.
    Mignonac, K., & Herrbach, O. (2004). Linking work events, affective states, and attitudes: anempirical study of managers' emotions. J Bus Psychology, 19(2), 221–40.
    Myers, D. G., & Diener, E. (1995). Who is happy? Psychological Science, 6, 10-19.
    Omodei, M.M., & Wearing, A.J.(1990).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personal projets: toward and inter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762-769.
    Patricia, H. (2001). Finding allies:sustaining teacher’ health and wellbeing. Phi Delta Kappan, 82(9), 706-711.
    Regina, R., Diana, B., & Frances, V. D. (2002). Promoting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wellness in the workplace. The Delta Kappa Gamma Bulletin, 68(2), 27-42.
    Ryff, C. D. (1989a). Beyond ponce de Le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New directions in quest of successful age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2, 35-55.
    Ryff, C. D. (1989b).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6), 1069-1081.
    Ryff, C. D., & Keyes, C . L. M.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 719-727.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5-14.
    Seligman, M. E. P. (2002).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pp.3-12). London,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gh, D. (2002). Happiness Student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0, 87.
    Stone, M. J., & Kozma, A. (1985). Structual relationalships among happiness scales : a second order factorial stud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7, 19-28 .
    Veenhoven, R. (1993). Happiness in nations. Rotterdam, Holland: Risbo.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 Research, 32,101-160.
    Veenhoven, R. (1989). Is happienss relative? In J. P. Forgas, & J. M. Innes(Eds.), Recent advance in social psychology: An intertional perspective(pp.189-203). North Holland, Holland: Elsevier.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s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Veroff, J., Douvan, E., & Kulka, R. A. (1981). The Inner American.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Wallis, C. (2005). The new science of happiness. Time,112,50-61.
    Wilson,W.(1967).Correlate of avowed happin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67,294-30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