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華傑 Hwa-Jie Chen |
---|---|
論文名稱: |
不同評量模式的評量效果 |
指導教授: |
陳文典
Chen, Wen-Di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物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0 |
中文關鍵詞: | 多元評量 、評量效果 、主題式教學 |
英文關鍵詞: | multiple assessment, effect of assessment, S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7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評量主要的目的在於瞭解實況。不過不同的情況該由何種模式和內容來評量最為有效,則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本研究以現行國中理化教學,於教學過程中分別依教學需要,對學生施以不同模式之評量。藉由學生對評量的反應,瞭解評量模式所能發揮的特殊功能。我們所應用的評量方式有「實作評量」;即利用一個問題,經由實際操作獲得資料來解釋及詮釋問題,發現此種評量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技能和思考智能有很好的評量效果。「紙筆評量」;即傳統的卷試,此種評量對科學概念的認知及應用有良好的評量效果。「媒體評量」;即利用實況觀察或現況錄影所呈現的現象為題目,由其中獲得的資訊並加以詮釋,此評量方式,很容易得知將受測者所學應用以解決問題的能力。「心得論述」;此種評量可以得知學生對所學的綜合性概念及情意方面的體會。「成果發表」;能夠表現學生對整體事件的評鑑。透過不同模式的評量,由於其各具特質,可發揮互補性的效果,將學生的科學素養做完整的探測,此一事實足以說明評量多元化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1. 王文志(1998):自然科評量的新趨勢:實作評量。《嘉市文教》,51,47-52。
2. 王澄霞(1997):科學科之教學與評量標準。《國立編輯管通訊》,10(1),39-41。
3. 王澄霞、陳國華(1993):結合科學、技術與環境之學習成就評量,《環境教育》,18,45-50。
4. 台南師院測驗發展中心(1992):教學評量研習會參考資料。《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5. 吳明清(1987):教學評量與教育決策。《現代教育》,2(4),82-94。
6. 吳明隆(1998):教室作為評量環境的內涵與其評量新趨勢。《研習資訊》,15(4),62-77。
7. 吳毓瑩(1998):我看、我畫、我說、我演、我想、我是誰呀?:卷宗評量之概念、理論與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20,13-17。
8. 吳裕益(1990):選擇題選對評分法與刪錯評分法題目鑑別度、信度及效度之比較研究。《初等教育學報》, 3, 33-78。
9. 吳璧純(1996):從變異與選擇建構論的觀點看別類評量。《教育研究》,49,46-61。
10. 李坤崇(1988):多元分數組合測驗結果之解釋。《測驗與輔導》,87,1692-1694。
11. 林守亮(1998):解決問題教學法之評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林振霖、王以德(1993):國中學生邏輯思考與科學過程技能的預測因素的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學報》,4,399-432。
13. 林進山(1996):開放教育下自由學校的「評量」方式與應用。《國民教育》,36(4),67-70。
14. 馬信行(1998):教育科學研究法。《五南圖書》。
15. 張文華、郭重吉(1995):科教革新中評量理念的重建。《教育研究》,45,23-30。
16. 張美玉(1996):歷程檔案評量在建構教學之應用:一個科學的實徵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27,31-46。
17. 張敏雪(1998):教室內的實作評量。《教育資料文摘》,41(6),70-73。
18. 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階段自然與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綱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計畫》。
19. 莊明貞(1998):真實性評量在教育改革中的相關論題: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思考。《教育資料與研究》,20,19-23。
20. 莊明貞(1999):多元文化的動態評量與教學:從維高斯基觀點談起。《教師天地》,99,25-31。
21. 莊麗娟(1996):Campione和Brown的「漸近提示動態評量」。《高市文教》,56,49-51。
22. 許榮富(1991):國中物理教學評量多元性及多重設計的構念。《教師天地》,54,26-31。
23. 許擇基(1980):教育研究的統計結論效度與構想效度。《測驗年刊》,27,103-108。
24. 郭生玉(1985):教師的間接與宜接影響行為和學童創造及學業成績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8,57-84。
25. 陳文典(1992):我國國小與國中學生之科學知能學習成就評量之研究。《國教學報》,4,47-108。
26. 陳文典(1995):由馬里蘭州的學習成就評量與其在臺灣的試測結果看實作評量的功能與。《科學教育》,185,2-11。
27. 陳文典(1996):數理學科實作評量工具研發之技術報告。《教育部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28. 陳文典(1998):實作評量在學力測驗之應用。《測驗與輔導》,150,3108-3111。
29. 陳英豪、吳裕益(1982):測驗與評量。《復文圖書》。
30. 陳啟明(1999):另類的教學評量:「卷宗評量」。《教育實習輔導》,5(1),78-84。
31. 陳進福(1998):簡介動態評量。《國教輔導》,37(6),40-46。
32. 陳鳳如(1996):從傳統測驗編製的檢討到新編測驗的期許與建言。《測驗與輔導》,139,2871-2873。
33. 單文經(1998):評介二種多元評量:真實評量與實作評量。《北縣教育》,25,46-52。
34. 彭森明(1996):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理論與實際。《教育資料與研究》,9,44-48。
35. 曾坤暘(1984):日本小學高年級理科的評量方法。《科學教育》,72,9-19。
36. 黃秀文(1996):從傳統到變通:教學評量的省思。《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26。
37. 黃鴻博(1996):改變中的自然科學評量實務。《國教輔導》,35(5),42-47。
38. 黃寶園(1998):測驗的效度概化。《國教輔導》,38(1),43-46。
39. 楊坤原(1999):問題解決在科學學習成就評量上的應用。《科學教育》,216,3-16。
40. 賈馥茗、簡茂發、洪志生(1981):科學能力測驗之編製。《測驗年刊》,28,61-72。
41. 潘雅芳(1995):發展教學評量工具時的相關思考。《教育研究》,45,4-6。
42. 蔣治邦(1990):在十二年國民教育的壓力下談教育評量。《測驗與輔導》,99,1987-1988。
43. 鄭麗玉(1999):教學評量的改革。《教師之友》,40(1),23-33。
44. 薛黎真(1996):談教學評量之改進。《高市文教》,57,76-77。
45. 蘇義翔(1998):實作評量的理論與啟示。《測驗與輔導》,149,3099-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