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彥瑛
Su, Yann-Ing
論文名稱: 扁平化風格導入動態標誌設計創作研究
The Research of Flat Design with Dynamic Logo
指導教授: 周賢彬
Chou, Shyan-B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扁平化設計標誌動態標誌
英文關鍵詞: flat design, logo, dynamic logo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87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標誌充斥於我們的生活周遭,標誌與生活息息相關。本創作研究旨在探討受到數位化影響下,標誌的設計風格及表現形態的轉變,有扁平化、動態化、響應化的新趨勢。從許多知名品牌標誌的再設計案例中,可以發現標誌設計趨於扁平化,扁平化簡潔的特色,使其所承載的資訊更加清晰。標誌為傳達越來越多元、複雜的品牌概念,不再以單一固定形態呈現,轉變為多形態的動態標誌。在混合媒體的傳播環境下,標誌發展出響應化,以適應於各種媒體,使標誌在跨裝置媒體上,都能有良好的呈現。

    文獻部分梳理了扁平化風格之特色:簡化、使用基本元素、最小化使用三維元素、注重配色及排版。扁平化風格的表現手法:具象平面化、抽象平面化、軟邊平面化、文字平面化、單色平面化、極簡化、高反差化。動態標誌的表現手法分類:填充變化、系列組合、公式準則、互動變化。扁平化風格動態標誌的五項構成元素:標誌、顏色、字體排版、圖形元素、標語。動態標誌設計如何靈活多變又具有統一的美感,本創作研究認為,可應用視覺原理之統一與群化,強化動態標誌多樣又統一的美感;應用視覺原理之動勢與律動;以視覺心理的暗示,強化動態標誌設計的動感與表現張力。

    本創作研究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動態標誌的表現手法分類分析國外動態標誌案例,以及扁平化風格動態標誌的五項構成元素衡量動態標誌的自由程度,加上扁平化手法、視覺原理等作為分析基準。研究結果發現,扁平化風格動態標誌的五項構成元素中,至少需有一項固定不變,扁平化風格動態標誌才會被視為一整體。動態標誌所應用的視覺原理中,以相似法則、連續法則、共同目的地法則為最多。非基於時間軸之動態標誌連續排放,會形成動畫效果,於影音媒體中,容易達到良好的視覺呈現,使動態標誌的應用更廣泛。

    最後統整出扁平化風格動態標誌之設計方法:定位與核心價值、造形概念化及簡化、動態手法選用、動態標誌變動自由程度檢視、設計檢視調整至完稿,提供後續相關設計之參考。

    The logo is surrounded of ou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logo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daily lives. This creation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the design styl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logo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ization, with new trends of flat, dynamic, and responsive. From the redesign case of many famous brand logo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logo design tends to be flat, flat and simple, so that the information it carries is clearer. In order to convey more and more diverse and complex brand concepts of logo, it is no longer be presented in a single fixed form, but transformed into a multi-modal dynamic logo. In the mixed media environment, the logo has developed responsiveness to adapt to various media, so that the logo can be well presented on the cross-device media.

    The literature section def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at style: simplifying, using basic elements, minimizing th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elements, focusing on color matching and typesetting. Flat style expression: figurative planarization, abstract planarization, soft edge flattening, text flattening, monochrome flattening, extremely simplified, high contrast. Performance classification of dynamic signs: filling, group, formula, interaction. Five elements of the flat style dynamic logo: logo, color, typography, graphic elements, language. The dynamic logo design is flexible and has a unified aesthetic sense. It is believed in this creation study that the aesthetic sense of visual theory’s unity and grouping, to enhance the diverse and unified aesthetics of dynamic logos;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 theory movement and rhythm; to strengthen the dynamic and expressive tension of dynamic logo design with visual psychological hints.

    The research method uses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foreign dynamic logo cases by the expression of the category, and the five components of the flat style dynamic logos to measure the levels of freedom of dynamic logos, plus flat method and visual theory as analysis standard.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at least one of the fiv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flat style dynamic logo needs to be fixed, and the flat style dynamic logo will be regarded as an integration. Among the visual theory applied by dynamic logos, the law of similarity, the law of continuity, and the law of common destiny are the mostly applied. The non-time-based dynamic logos are continuously permutations, which will have animated effects. In the audio-visual media, it is easy to achieve a good visual presentation, making the dynamic logos more widely applied.

    Finally,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flat style dynamic logo is proposed: positioning and core value, conceptualiz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of the shape, dynamic method selection, free dynamic levels of the dynamic logo change, design review and adjustment to the final draft, providing further related design reference.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4 研究流程與架構 4 1.5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扁平化設計風格 6 2.1.1 風格 6 2.1.2 扁平化設計的定義 7 2.1.3 扁平化的表現手法 9 2.1.4 扁平化設計的歷史源流 13 2.1.5 扁平化設計的近代發展 15 2.2 標誌 19 2.2.1 標誌與符號 20 2.2.2 標誌的色彩 21 2.2.3 標誌的分類 23 2.3 動態標誌 26 2.3.1 動態標誌的定義 26 2.3.2 動態標誌的特性 28 2.3.3 動態手法 29 2.4 動態標誌的視覺原理 32 2.4.1 統一與群化 32 2.4.2 動勢與律動 36 2.5 標誌設計新趨勢 37 2.6 金融業標誌概況 46 2.7 文獻小結 50 第三章 案例分析 51 3.1 分析說明 51 3.2 填充變化 52 3.2.1 容器 52 3.2.2 背景 54 3.2.3 變色龍 55 3.3 系列組合 57 3.3.1 模塊組合 57 3.3.2 圖形家族 61 3.4 公式準則 63 3.4.1 對稱發散 63 3.5 互動變化 65 3.5.1 客制化 65 3.5.2 二維變異 66 3.5.3 生成 72 3.6 案例小結 73 第四章 設計創作 74 4.1 設計規劃及過程 74 4.1.1 時代背景 74 4.1.2 標誌定位與核心價值 75 4.1.3 創作過程 75 4.1.4 輔助圖標設計 78 4.1.5 動態標誌應用設計 87 4.2 創作小結 90 4.3 創作展出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2 5.1 結論 92 5.2 後續研究建議 93 參考文獻 94

    Adams, S.(2013)。LOGO設計的原創力(林潔盈譯)。台北市:城邦文化。

    Ambrose, G., & Harris, P.(2010)。設計思維(詹凯、臧盈春、賀貝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Arnheim, R. (1974).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rnheim, R.(1966)。抽象語言與隱喻(周賓譯)。藝術的心理世界(E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Cagan, J., & Vogel, C. (2002). Creating breakthrough products: innovation from product planning to program approval (pp. 3-6).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PTR.

    Coates, D. (2003). Watches tell more than time: product design, information, and the quest for elegance (pp. 181). New York, NY: McGraw-Hill.

    Favicon。百度百科。搜尋於2018.7.1,https://baike.baidu.com/item/Favicon

    Fiske, J.(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譯)。台北市:遠流出版。

    Icon。百度百科。搜尋於2018.7.1,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ICON/322692

    Irene, V. N. (2012). Dynamic Identities: How To Create A Living Brand. London, UK: BIS Publishers.

    King, B.(2018)。Bank 4.0金融常在,銀行不再?(孫一仕、周群英、林凱雄譯)。台北市:台灣金融研訓院。

    Metro UI。維基百科。搜尋於2019.7.1,https://zh.wikipedia.org/wiki/现代UI

    Postrel, V.(2004)。風格美感經濟學(陳俐雯、閻蕙群譯)。台北市:商智文化。

    Poulin, R.(2012)。設計的語言(林潔盈譯)。台北市:城邦文化。

    Seal(2017)。用「完形心理學」,增加介面設計有感度!。搜尋於2019.4.1,自https://medium.com/as-a-product-designer/用-完形心理學-增加介面設計有感度-2fa0018b906e

    Sekuler, R., & Blake, R. (1990). Percep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Smock, W.(2010)。包浩斯告訴我們的事(吳莉君譯)。台北市:城邦文化。

    Sparke, P. (1986). An introduction to design and 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 109). London, UK: Routledge.

    Veryzer, R. W. Jr., & Hutchinson, J. W. (1998). The influence of unity and prototypicality on aesthetic responses to new product design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4. 374-394.

    Wang, S. (2018). Responsive Logos: Designing for the Digital World. China, HK: Sandu Publishing.

    Wheeler, A.(2018)。脫穎而出的品牌致勝秘密2(蔡伊斐譯)。台北市:旗標科技。

    ウジトモコ(2015)。好LOGO的設計眉角(吳嘉芳譯)。台北市:旗標。

    尹毅(2007)。標志設計的動態化趨勢。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4)。

    王秀雄(1991)。美術心理學。台北市:北市美術館。

    王桂沰(2014)企業、品牌、識別、形象(二版)。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

    史墨、倪春洪(2010)。標誌與企業形象設計。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史墨、倪春洪(2015)。標誌與導視系統設計。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伊彬(2008)。插畫與電視廣告之實徵美學。新北市:Airiti Press Inc.

    安雪梅(2015)。標誌設計與應用:藝術設計與實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何懷碩(1981)。風格的誕生。台北市:大地。

    李行遠(1993)。風格(Style)。許鍾榮,中國百科全書(正體字版)美術Ⅰ(228)台北市: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沈陽、史啟新(2016)。標志設計的扁平化傾向探析。安徽工程大學學報(06)。

    林東海、張麗琦(1993)。企業識別設計。台北市:新形象。

    林品章(1996)。商業設計(三版)。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林品章(2007)。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與實踐(二版)。新北市:全華圖書。

    林品章(2009)。造形原理(三版)。台北市:全華科技。

    林崇宏(2015)。設計概論(第四版)。新北市:全華圖書。

    林磐聳(1988)。企業識別系統(五版)。台北市:藝風堂。

    林磐聳、鄭國裕(2002)。色彩計劃(二版)。台北市:藝風堂。

    扁平化設計。維基百科。搜尋於2018.3.5,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扁平化设计

    班基亞銀行。維基百科。搜尋於2019.7.1,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班基亚银行

    商標。智庫百科。搜尋於2018.6.1,自https://wiki.mbalib.com/wiki/商标

    張岩、關強。(2012)。視覺傳達設計準則。台北市:上奇資訊

    張恬君(1997)。映像藝術。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張福昌(2008)。視覺傳達設計(第二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梁成強(2015)。扁平化設計。搜尋於2018.3.5,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43141/answer/74030693

    梁偉(2017)。動態標誌設計特徵與應用研究。包裝工程(12)。

    許峻誠(2007)。圖形簡化設計之視覺最佳化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許峻誠、王韋堯(2005)。「抽象」在藝術與設計之再定義。設計學報,10(3),81-97。doi:10.6381/jd.200509.0081

    陳坤成(2007)。場論與格式塔。搜尋於2019.1.1,自https://blog.xuite.net/quencychenkimo/twblog/116357837

    陳俊宏、楊東民(2015)。視覺傳達設計概論(三版)。新北市:全華圖書。

    陳俊嘉(2001)。從符號學角度探討設計物意義建構及解讀之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昱誠(2013)。動態商標視覺元素與表現形式之創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陳啟雄、程英斌(2005)。應用風格理論探索明代靠背椅風格之研究。設計學報,10(4),87-105。doi:10.6381/jd.200512.0087

    陶衛麗(2017)。從品牌標志再設計看扁平化風格在標志中的運用。包裝工程(24)。

    善本圖書(2017)。減法設計:看似簡單,實則富有內涵。台北市:拓客。

    朝倉直已(1993)。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吕清夫譯)。新北市:新形象。

    黃莉庭(2016)。原質化介面設計風格導入臺鐵網頁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泳修、洪明宏(2013)。從基礎造形的學理中反觀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會徽圖案。文化創意產業論壇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設計系。

    楊裕富(2010)。設計美學。新北市:全華圖書。

    福井晃一(1982)。デザイン小辞典。東京:ダヴィッド社。

    劉印、孫國鵬(2017)。動態標志與多形態標志對比探索。藝術教育(21)。

    潘東波(2007)。設計基礎與基本構成(修訂初版)。新北市:相對論。

    潘東波(2008)。平面設計創意手法72再變。新北市:相對論出版。

    潘夢嬌(2014)。動態標志設計探究。上海工藝美術(03)。

    蔡麗香、蘇盟淑(2003)。圖案設計與應用。新北市:視傳文化。

    錢定平(2004)。Logo的文化史。香港:中華書局。

    羅凱、林品章(2007)。高品牌價值之品牌識別設計傾向研究。設計學研究,10(1),47-68。doi:10.30105/jds.200707.0003

    酈亭亭(2016)。動態標誌:全球創意標誌設計案例。北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