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子鋒 Jhuang, Zih-Fong |
---|---|
論文名稱: |
108課綱大學考招制度之分析 An Analysis of College Recruitment and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Reform of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張宜君
Chang, Yi-Chun |
口試委員: |
張宜君
Chang, Yi-Chun 卯靜儒 Mao, Chin-Ju 阮孝齊 Juan, Hsiao-Chi |
口試日期: | 2024/07/0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0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考招改革 、108課綱 、學習歷程檔案 、論述分析 |
英文關鍵詞: | college recruitment and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reform, the 108 Curriculum Guidelines, academic portfolios, discourse analysis |
研究方法: | 內容分析法 、 論述分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16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7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19年,108課綱及大學考招新制正式上路,考招制度的改變、學習歷程檔案的採用成為了新聞媒體關心的重要議題。本研究以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作為研究方法,以2019年至2022年有關於大學考招制度改革的新聞報導作為研究對象,蒐集兩家臺灣主流報社及政策文本進行分析,分析新制上路後,新聞報導建構出的論述場域及不同論述的交織型態,以理解大學考招制度改革如何透過論述被實踐、再現、存在。本研究主要有三點發現:
一、從家庭移轉至學校的社會正義論述
近年的新聞報導中,家庭面向公平與社會正義的質疑論述主要是由部分家長團體生產,在官方能完整回應的情況下,這種論述並未成為主流論述。
此外,關注學校面向的論述明顯多於家庭面向,顯示大學考招新制與課程連結的改革,使論述場域中公平與社會正義視角發生轉移,令社會更加關心學校的教育功能。
二、對立的學習歷程檔案用途論述
學習歷程檔案相關的新聞報導,形成了對立的用途建構論述。一方為家長、學生,將學習歷程檔案的用途侷限在升學作用;另一方為官方論述,聚焦在學生學習經驗的意義上,但未能回應家長及學生實務上的焦慮與擔憂,可能迫使家長及學生採取傳統方法應對。
三、忽略多面性的考招改革論述
篩選方式的議題中,不同角色為了取得有利的位置,會刻意選擇對自己的立場有利的論述,而忽略篩選方式其他面向的意義;即便立場相同,也可能因注重的價值影響自身的論述,令新聞媒體難以完整報導事件的本質,無法顧及考招議題的多面性。
依循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兩點啟示:一、新聞媒體在大學考招改革的論述場域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他們對於受訪者的篩選可能影響論述場域中不同角色的話語權,進而使特定角色佔據有利的發話位置,使其產製的論述更容易進入論述場域。二、主要以新聞媒體作為分析文本可能無法完整的描繪大學考招制度改革中不同角色、論述的權力競逐過程,後續研究宜以更完整的資料補足此缺失。
In 2019, the 108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d the new University Multiple Entrance Program were officially implemented. The changes in the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system,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portfolio, became important topics of concern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news media. This study employ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s its research method, focusing on news reports related to the reform of the university admissions system from 2019 to 2022. Two mainstream Taiwanese newspapers and other policy texts are collected for analysis, concentrating on the discursive landscape constructed by news reports in the years leading up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ystem, as well as the various interwoven discursive patterns.
The aim is to understand how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admissions is practiced, represented, and perpetuated through discourse.
This study yielded three main findings:
1. Social justice discourse: transitioning from home to school
In recent news reports, discourse on fairness and social justice from a family perspective is mainly produced by certain parent groups. However, this discourse has not become mainstream as long as the authorities can provide comprehensive responses.
In addition, there has been a noticeable shift in discourse focusing more on school-related issues of fairness and social justice rather than family-related concerns in recent years. This shift reflects reforms linking university admission policies with curricula, emphasizing perspectives of fairness and social justice in the discourse arena and increasing societal concern for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schools.
2. Contrasting discourses on the use of academic portfolios
News reports related to academic portfolios have formed contrasting discourses on their use. On one side, parents and students limit the use of academic portfolios to college admissions purposes; on the other side, official discourse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However, failing to address the practical anxieties and concerns of parents and students may force them to resort to traditional methods of coping.
3. The ignorance of entrance exam reform discourse's complexity
In discussions about selection criteria, different stakeholders often strategically choose discourse that favor their own positions to secure advantageous positions, while ignoring the broader importance of other aspects of the selection process. Even when their positions align, they may prioritize values that influence their own discourse,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news media to comprehensively report on the essence of events and to consider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entrance exam issues.
Based on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proposes two implications: news media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discourse arena of university admission exam reforms. Their selection of interviewees may affect the discourse power of different roles within the arena, allowing certain roles to dominate the favorable speaking positions, making their discourse more likely to enter the discourse arena. Analyzing mainly news media as the primary text may not fully describe the power relations among different roles and discourse in the reform of the university admission exam system. Subsequent research should supplement this shortcoming with more comprehensive data.
410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時報文化。
丁時達(2005)。臺北市升大學文理補習班變遷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2021)。多元入學方案(111 學年度起適用)-大學考招架構。http://www.jbcrc.edu.tw/multi3.html
王世英、蘇玉龍(2008)。大學甄選入學實施成果追蹤之研究(第四期)各類入學途徑之利基分析。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震武(2002)。升學主義的成因及其社會心理基礎-一個歷史觀察。本土心理學研究,17,3-65。https://doi.org/10.6254/2002.17.3
丘愛鈴(1998)。我國大學聯招政策變遷之研究(1954-1997)[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丘愛鈴(2009)。臺灣政治解嚴以來大學入學考試的變革。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195-239)。學富文化。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2016)。關於台家盟。https://www.tpea999.org.tw/%E9%97%9C%E6%96%BC%E6%88%91%E5%80%91
田芳華、傅祖壇(2009)。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學生家庭社經背與學業成就之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1),209-233。
江宜芷(2017)。教育改革的媒體再現:以111學年度大學入學方案調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江宜芷、林子斌(2020)。當「大學選才」遇見「高中育才」:大學多元入學考招改革的批判論述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6(1),1-34。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11)。全教總成立宗旨及任務。https://www.nftu.org.tw/Profile/Profile0103.aspx
吳京(1999)。吳京教改心。天下文化。
吳柏軒(2019年9月20日)。偏鄉高中學群開不足 立委憂弱勢生喪失翻身機會。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921503
吳清山(2004)。2004年國民教育政策與調查報告。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清山(2018)。近50年來國民教育發展之探究:九年國民教育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64(4),1-36。https://doi.org/10.3966/102887082018126404001
吳清山、劉春榮、林天祐、陳明終、黃旭鈞、梅瑤芳、謝雅惠、張雲龍(2005)。國民教育政策與問題調查報告。教育資料館。
吳雅萍(2020)。淺談偏鄉教育之現況與問題。教育研究與實踐學刊,67(2),41-50。https://doi.org/10.6701/JEPR.202012_67(2).0003
吳毓瑩、蔡振州(2014)。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之子女的學業成就真的比較差嗎?與本地對照組比較之三年追蹤探究。教育研究集刊,60(1),77-113。https://doi.org/10.3966/102887082014036001003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李大偉、李建興、胡茹萍、黃嘉莉(2012)。我國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之評估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取自https://www.ndc.gov.tw/News10.aspx?n=0E442370ED3F73C5&sms=B4D08732724D3799
李文富(2021)。學習歷程檔案在十二國教高中課程與大學考招改革的意義與實踐。中等教育,72(2),6-15。https://doi.org/10.6249/SE.202106_72(2).0011
李侑珊(2022年4月16日)。學習歷程線上熱賣 淪軍備競賽。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416000425-260114?chdtv
李家同(2015年3月29日)。不要再折磨年輕人 改回聯招吧。中央社。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271580
李浩仲、李文傑、連賢明(2016)。多「錢」入學?從政大學生組成看多元入學。經濟論文,44(2),207-250。
李敦仁、余民寧(2005)。社經地位、手足數目、家庭教育資源與教育成就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以TEPS資料庫資料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1-47。
李瑞霖、陳惠平、廖宥甯(2022)。108 課綱觀察報告。取自https://www.edyouth.org/108report
沈暉智、林明仁(2019)。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以1993-1995出生世代及其父母稅務資料為例。經濟論文叢刊,47(3),393-453。https://doi.org/10.6277/TER.201909_47(3).0003
兒童福利聯盟(2015)。2015年國民中學教學正常化調查報告。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193
周新富(2008)。社會階級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家庭資源為分析架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
林大森(2001)。家庭教育資源對教育分流、教育取得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1,45-75。
林俊瑩、吳裕益(2007)。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階層線性模式的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3(4),107-144。https://doi.org/10.6910/BER.200712_(53-4).0004
林曉雲(2019年7月14日)。國教盟批多元入學淪多錢入學。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02983
林曉雲(2022年2月21日)。學習歷程檔案 74%學生:為升學不得不做。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836125
科技部(2017)。科技部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
范雲、張晉芬(2010)。再探台灣高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9),259-290。https://doi.org/10.29816/TARQSS.201009.0007
倪炎元(2011)。批判論述分析的脈絡建構策略:Teun A. van Dijk與Norman Fairclough的比較。傳播研究與實踐,1(2),83-97。https://doi.org/10.6123/JCRP.2011.022
倪炎元(2012)。批判論述分析的定位爭議及其應用問題:以Norman Fairclough分析途徑為例的探討。新聞學研究,(110),1-42。https://doi.org/10.30386/MCR.201201_(110).0001
秦夢群(2004)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實施與改革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7,59-83。
秦夢群、溫子欣(2014)。教改 20 年成效之檢視與反思。教育研究月刊,245,5-21。
高國珮(2023)。學校教師對108課綱的理解及其因應策略─以一所北部國中之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2)。二00一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實錄。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良丞、許添明、吳新傑(2016)。國民中學適足教育經費:臺灣偏遠與非偏遠地區學校的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3),43-67。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16.61(3).02
張宜君(2022)。因正規教育而生、而變的影子教育-評介《日本的影子教育與社會不平等》。教育研究集刊,68(1),115-126。https://doi.org/10.53106/102887082022036801004
張宜君、林宗弘(2015)。臺灣的高等教育擴張與階級複製:混合效應維續的不平等。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5(2),85-129。
張繼寧(2009)。臺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學生學業成就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
教育部(202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
教育部(2017)。中華民國教育統計(106年版)。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Default.aspx
教育部(2022)。中華民國教育統計(111年版)。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Default.aspx
教育部(2022)。大學多元入學方案(111年版)。
https://www.jbcrc.edu.tw/diverse-admissions/introduction/
教育部(2023)。教育大事紀。https://history.moe.gov.tw/Memorabilia
教育部(2023)。教育部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https://nsdua.moe.edu.tw/#/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37E2FF8B7ACFC28B
許育典、陳碧玉(2008)。社會國原則在教育行政的落實-從補助營養午餐費用和消弭城鄉教育差距談起。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3),1-29。https://doi.org/10.6151/CERQ.2008.1603.01
許維寧(2019年4月16日)文化資本為重、階級翻轉難 多元入學真是弱勢生萬靈丹?。NOWnews。https://www.nownews.com/news/332819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婉琪(2005)。族群、性別與階級:再探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台灣社會學,(10),1-40。https://doi.org/10.6676/TS.2005.10.1
陳婉琪、王淑貞、許哲維(2022)。不考試,公平嗎?以全國考招資料檢視多元入學公平性。臺灣社會學刊,71,57-90。
陳婉琪、許雅琳(2011)。重探高等教育科系性別隔離的影響因素:技職與學術取向教育之對比。臺灣社會學刊,48,151-199,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112_(48).0004
陳斐卿(2021)。普通高中如何轉譯108課綱:政策促動觀點。課程與教學,24(1),149-173。https://doi.org/10.6384/CIQ.202101_24(1).0006
黃春木(2008)。台灣社會升學主義的發展與解決對策(1945-2007)[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智家(2015)。臺灣高等教育擴充之研析。經濟研究年刊。15,250-275。
黃繼仁(2009)。教育機會均等議題與偏遠學校教育資源分配之探究-以一所國中特色課程的發展為例。課程與教學,12(4),31-62。https://doi.org/10.6384/CIQ.200910.0031
楊國樞、葉啟政(1979)。升學主義下的教育問題。載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當前台灣社會問題。(頁79-93)。巨流。
葉大華(2021)。110教調0020調查報告。https://www.cy.gov.tw/CyBsBoxContent.aspx?n=133&s=17631
葉玉玲、丁一顧(2021)。我國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之回顧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4),1-9。
葉高華(2020),大學多元入學是否有利「家境好」的學生?。臺灣社會學刊,64,171-195。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812_(64).0004 。
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2013年8月12日)。812國際青年日「借課X 轉大人X 18歲公民權」模擬公投 調查結果記者會。https://www.youthrights.org.tw/news/170
銀慶貞、陶宏麟、洪嘉瑜(2012)。補習對考大學真的有用嗎?。經濟論文叢刊,40(1),73-118。https://doi.org/10.6277/ter.2012.401.3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1-33。https://doi.org/10.6910/BER.200612_(52-4).0001
劉正、陳建州(2007)。台灣高等教育學習領域之性別區隔與變遷:1972-2003。教育與心理研究,30(4),1-25。
劉慧雯(2014)。「網友」作為消息來源:探討數位時代中電視新聞製作的實質秩序。廣播與電視,(36),37-68。https://doi.org/10.30385/JRTS.201406_(36).0002
蔡侑達(2011)。計劃與管制: 一個台灣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蔣中正(1952)。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id=110&Itemid=256
駱明慶(2001)。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29(2),117-152。https://doi.org/10.6277/ter.2001.292.2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13-147。https://doi.org/10.6277/ter.2002.301.5
駱明慶(2004)。升學機會與家庭背景。經濟論文叢刊,32(4),417-445。https://doi.org/10.6277/ter.2004.324.2
駱明慶(2018)。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46(1),47-95。https://doi.org/10.6277/TER.201803_46(1).0002
謝小芩、林大森、陳佩英(2011)。性別科系跨界?大學生的性別與科系選擇。臺灣社會學刊,48,95-149, https://dx.doi.org/10.6786/TJS.201112_(48).0003
顏學誠(2014)。教育與社會秩序:解析升學主義。教育實踐與研究,27(1),121-143。
蘇玉龍、林志忠、陳恭(2007)。我國大學甄選入學實施成果追蹤—入學前後學業表現之比較。教育資料集刊,35,29-48。
外文部分
Bowen, G.A. (2009). Document Analysis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9(2), 27-40. https://doi.org/10.3316/QRJ0902027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Pol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93).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Discourse: The Universities. Discourse & Society, 4(2), 133-168. https://doi.org/10.1177/0957926593004002002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Routledge.
Fairclough, N. (2003). Analys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Routledge.
Fairclough, N. (2010).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2nd ed.).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834368
Fairclough, N. (2013).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Handford, M., & Gee, J.P. (Ed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pp. 9-20). Routledge.
Fairclough, N. (2013).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Routledge.
Van Dijk, T. A. (201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D. Tannen & H. E. Hamilton & D. Schiffrin (Ed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pp. 466-485). Wiley-Black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