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鴻堯 Huang, Hong-Yao |
---|---|
論文名稱: |
男同志網球社群的形成與變遷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gay tennis community |
指導教授: |
林佳範
Lin, Chia-Fan 王雅各 Wang, Ya-Ke |
口試委員: | 石計生 畢恆達 蔡如音 湯添進 王雅各 林佳範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9 |
中文關鍵詞: | 男同志網球社群 、運動社會化 、同志認同 、社會化媒介 |
英文關鍵詞: | gay tennis community, sport socialization, gay identity, socializing agent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PE.018.2018.F0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459 下載:31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對於男同志而言,運動會反應與強化傳統性別關係,運動成就是形塑男同志形象的催化劑。男同志網球社群是男同志基於共同的性傾向與運動興趣,所成立的業餘網球運動社群,它是一個男同志以球會友的場域,其因地緣關係形成了分屬四地打球的團體。本研究藉由探討男同志與網球社群兩者的關係、男同志網球社群球員運動社會化歷程、男同志網球社群四團的沿革、同志認同過程以及男同志參與網球社群所展現的休閒與社會意義等內容,旨在了解男同志網球社群的形成與變遷。研究者以質性研究為主要的研究取徑,透過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以及問卷調查法,了解男同志網球社群球員的真實想法。研究結果發現:一、男同志網球社群是男同志社交活動的重要場合,球友彼此分享生活點滴,相濡以沫產生相同的信念,形成獨特的運動文化。二、男同志網球社群球員透過社會化媒介參與網球運動,同儕和家庭是主要的社會化媒介,性別因素亦會影響社會化媒介。三、男同志網球社群四團的發展都不相同,具有異質性。四、男同志在參與男同志網球社群後,對於自我的同志認同歷程有四個時期:認同困惑期、認同接受期、認同驕傲期以及認同整合期。五、男同志參與網球社群的休閒意義是健康、友誼、情感三者的連結。六、在社會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況下,大眾能夠接受男同志球員,不與社會主流有所衝突,彼此能夠相互尊重。在運動與休閒領域中,可藉由政府政策、消除歧視與污名、性別教育與同志教育、打破運動場域的性別藩籬及重視同志人權等方式,促進臺灣社會大眾了解性別平等的重要性,尊重多元文化的發展,邁向性別平權的目標。
For gay, sport reflects and reinforces traditional gender relations. Sport achievement is a catalyst for shaping the gay image. The Gay Tennis Community is an amateur tennis sports community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gay based on their common sexual orientation and sporting interests. It is a gay comrade's field where the tennis is used as a meeting place. It is formed in four groups due to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y and gay tennis community, the sport socialization of gay tennis community players, the evolution of gay tennis community, the gay identification process, and the gay players participate in the leisure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gay tennis community. 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the gay tennis community. Researchers use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the main research approach,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observation method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s to understand the true ideas of gay tennis community players. The study found that: 1. Gay tennis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occasion for social activities. These gay players share their live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y use the same belief to create a unique sports culture. 2. Gay tennis community players participate in tennis through socializing agents. Peer and family are the main socializing agents, and gender factors also influence socializing agents. 3.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teams in gay tennis community is different and heterogeneous. 4. After gay participate in the gay tennis community, there are four periods for the self-identity of gay players, include of identity confusion period, identity acceptance period, identity pride period, and identity synthesis period. 5. The meaning of gay players participate in the gay tennis community is the link between health, friendship and emotion. 6. In a situation where the society respects multiculturalism, the public can accept gay players and do not have conflicts with the mainstream of the society. They can respect each other. In sport and leisure, the importance of gender equality can be promoted in Taiwanese society through government policies, the elimination of discrimination and stigma, gender education and gay education, the breaking of gender barriers in sport fields, and the emphasis on gay human rights. Respect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jointly advance towards the goal of gender equality.
力宏勳(2013)。男同志的意象-台灣在地性的視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文科、王智弘(2002)。質的教育分析:概念分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志弘(1996)。台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性戀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195-218。
王志弘、徐苔玲(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市:群學。
王祁威(譯)(2015)。玻璃衣櫃:英國石油前執行長的出櫃告白與企業平權之路。臺北市:時報文化。(John Browne, 2014)
王怡元(2004)。在學校體制中女同志族群與非女同志族群間族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新北市:銀禾文化。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文化。(NixonⅡ, H. L., & Frey J. H., 1998)
王采薇(2000)。當代臺灣婦女運動:群體認同與集體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412-H-214-001-)。高雄市:義守大學共同學科。
王涌、宋淑明(譯)(2012)。柏林童年。臺北市:麥田。(Walter Benjamin,1938)
王家豪(2002)。娘娘腔男同性戀者的社會處境及其自我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 大學,臺北市。
王捷(2010)。網球入門。臺北市:大展。
王雅各(1997)。愛同志有多深?異性戀對同性戀的認「同」心態。申齊,12,84-89。
王雅各(1999a)。台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臺北市:開心陽光。
王雅各(1999b)。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臺北市:心理。
王雅各(2001)。大學校園中的性取向教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8-11。
王增勇(2010)。跨越世代相遇:看見「老年同志」。載於喀飛(主編),彩虹熟年巴士-12 位老年同志的青春記憶(頁169-230)。臺北市:基本書坊。
方進隆(1992)。規律運動與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中華體育季刊,5(4),1-7。
方慈安(譯)(2016)。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運動鍛鍊你的思考力。臺北市:時報文化。(Damon Young, 2014)
甘允良(2010)。運動與男性氣概論述之研究-以台灣棒球的演進系譜為核心男同志的意象-台灣在地性的視野(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市。
白先勇(1983)。孽子。臺北市:遠景。
石計生(2018)。探索藝術的精神:班雅眀、盧卡奇與楊牧。臺北市:書林。
石明謹(2016)。同性戀黑人足球員之死:球場上的性別平權之路。取自鳴人堂網址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8496/2151792
石家瑋(2007)。我國國家級網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臺北市:群學。(Johnson, A. G., 1997)
朱偉誠(1998)。台灣同志運動的後殖民思考:論「現身」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35-62。
朱偉誠﹙2003﹚。同志‧台灣:性公民、國族建構或公民社會。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5,115-151。
朱偉誠﹙2009﹚。性別主流之後的臺灣性/別與同志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4,419-424。
阮慶岳(1998)。出櫃空間:虛擬同志城。臺北市:元尊文化。
李立良(2010)。網球運動參與者之休閒運動動機、阻礙及效益之研究。國立虎尾科大學學報,29(4),99-112。
李加耀(2002)。網球運動員追求卓越的過程-運動人類學領域的解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建平(2001)。大專網球優秀選手對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偉銓(2013)。熊模熊樣:台灣胖男同志的多肉陽剛身體(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吳佳原(1998)。城市荒漠中的綠洲臺北市男同志酒吧經驗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吳政杰、南玉芬﹙2013﹚。陰柔同志遭受霸凌經驗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42,214-226。
吳美枝(2003)。非都會區、勞工階級女同志的社群集結與差異認同-以宜蘭一個「Chi-T」女同志社群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瑞元(1998)。孽子的印記-台灣近代男性「同性戀」的浮現(1970-199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何定照(譯)(2007)。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臺北市:商周。(Young, I. M., 2005)
何春蕤(1998)。酷兒:理論與政治。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何翠萍(1992)。比較象徵學大師-特納。載於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頁282-377)。臺北市:正中。
社團法人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7)。出櫃停看聽:同志子女必讀寶典。臺北市:女書。
邱金松(1988)。運動社會學。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邱珍琬(2004)。青少年女同志認同過程、助力與阻力。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3-232)。高雄市:樹德科技大學。
邱偉淳(2012)。男同志App 交友的性別展演策略:霸權還是賦權?中華傳播學會2012年年會論文。臺北市。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阿潑(2015)。介入的旁觀者。臺北市:麥田。
周華山(1997)。後殖民同志。中國香港:同志研究社。
林文蘭(2015)。打出差異:原住民棒球夢的現實與虛幻。體育學報,48(3),291-308。
林正文(2002)。青少年問題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林正常(2016)。運動生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幸(2007)。界線、認同和忠實性:進香,一個客家地方社群理解和認知他者的社會過程。台灣人類學刊,5(1),109-153。
林宗弘、張烽益、鄭力軒、沈倖如、王鼎傑、周文仁、魏希聖(譯)(2005)。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臺北市:群學。(Michael Burawoy, 1979)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佳範(2017)。2017年度工作報告/財報。臺北市:台灣人權促進會。
林俊城(2004)。硬式網球雙打戰術應用分析。大專體育,75,52-57。
林思誼(2013)。網球運動休閒阻礙階層性與協商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純德(2009)。成為一隻「熊」:臺灣男同志「熊族」的認同形塑與性/性別/身體展演。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6,57-117。
林純德(2016)。客家「村姑」要進城:臺灣客家男同志的認同形塑及其性/別、族群與城鄉的交織展演與政略。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5,1-60。
林清和(2001)。教練心理學。臺北市:文史哲。
紀大偉(1997)。酷兒啟示錄。臺北市:元尊文化。
紀大偉(2002)。同性戀政治經濟學:認同與消費。中外文學,31(4),69-90。
洪念慈(2010)。兩位男同志運動員的生命故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雅琴(1996)。女同性戀者性取向認同發展歷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俞國良、辛自強(2004)。社會性發展心理學。中國合肥:安徽教育。
陳子軒(2014)。安能辨我是雄雌?談運動場上的性別歧視。取自鳴人堂網址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5769/386944
陳子軒(2016)。睜開雙眼才能看見多元:當運動場上不再非男即女。取自鳴人堂網址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5769/2154068
陳子軒(2018)。陽剛的運動,陰性的媒體:運動媒體的性別分工。取自鳴人堂網址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5769/307677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坤宏(1990)。台北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六個商業區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建瑋(2007)。休閒網球運動者目標取向、運動動機與運動依賴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陳柏程(2008)。網際網路中的男同志情慾體現:同志交友網頁之使用與其認同型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俊儒(2008)。酷兒空間的情慾操演:以男同志三溫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陳益祥(1999)。運動世界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國民教育,39(5),46-50。
翁子婷(2004)。台灣地區國、高中網球校隊教練領導行為、選手滿意度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大學天母校區,臺北市。
高明華(譯)(2011)。社會認同過程。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Hogg, M.A., & Abrams, D., 1988)
高俊雄(1996)。運動服務管理-理論與實務。桃園市:志軒。
陸坡坡(2015)。嬌媚且剛強,淺談同志外型喜好變遷。取自LUPO 網址
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journaling/7
陸洛(譯)(1995)。日常生活社會心理學。臺北市:巨流。(Michael
Argyle, 1992)
秦建文(2003)。咖啡連鎖店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郭冰虹、吴佳(譯)(2016)。幸福三真相:印度聖哲薩古魯的生命轉化指導。臺北市:方智。(Sadhguru, 2014)
郭家彰(2007)。運動社會化媒介對足球運動參與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蕙寧(2017)。論榮格的同志觀點。諮商與輔導,377,7-9。
徐雨村(譯)(2005)。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新北市:桂冠圖書。(Kottak, C.P., 1974)
徐嘉郁(2008)。當我們同在一起-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夏曉鵑(2009)。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市:左岸文化。
張人傑(1997)。情慾叢結語身體政治-從斷袖、同性戀到酷兒。月旦法學雜誌,30,22-29。
張小虹(1996)(1996)。慾望新地圖。臺北市:聯合文學。
張少熙(2003)。臺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立新(2004)。淺析網球運動的終身健身價值。華北電力大學學報,35(1),376-378。
張君玫(譯)(2000)。解釋性互動論。臺北市:弘智。(Denzin, N.K.,1989)
張育馨(2014)。運動社會化對職棒女性球迷球隊認同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波、陳定家、劉鳳華(譯)(2000)。21 世紀的休閒與休閒服務。中國昆明:雲南人民。(Geoffrey Godbey, 1997)
張春興(1997)。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娟芬(譯)(1997)。同女出走。臺北市:女書。(Cheshire Calhoun,1995)
康正果(1996)。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市:麥田人文。
康箏(譯)(2000)。你生命中的休閒。中國昆明:雲南人民。(Geoffrey Godbey, 1999)
許佑生(1999)。優秀男同志。臺北市:開心陽光。
許義雄、劉宏裕(2010)。休閒社會學:議題與挑戰。臺北市:揚智。
許樹淵(2012)。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麥欣瑜(2009)。女性籃球社群的形構-一個社群主義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畢恆達(1996a)。找尋空間的女人。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畢恆達(1996b)。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臺北市:巨流。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91)。臺北市:三民。
畢恆達(2003)。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時機與結果。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5,37-78。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
畢恆達、洪文龍(2006)。GQ 男人在發燒。臺北市:女書文化。
曹建輝(2014)。從父權與恐同論同志婚姻權-一項關於新世代男同志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曾凡慈(譯)(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臺北市:群學。(Erving Goffman, 1963)
曾郁嫻(2013)。臺灣同志與體育運動研究相關議題之探討-以2000年至2012年
學位論文為例。中華體育季刊,27(3),179-186。
莊慧秋(2002)。追尋彩虹的軌跡。載於莊慧秋(主編),揚起彩虹旗:我的同志
運動經驗1990-2001(頁6-13)。臺北市:心靈工坊。
黃月桂、吳秀佳(2005)。提升大學女學生運動人口。國民體育季刊,147,70-
74。
黃東治(2012)。新編運動社會學。臺中市:華格那。
黃郁軒(2006)。私領域中的認同展演:台灣同志運動另一面(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思銘(2014)。以代理人理論分析臺灣網球運動員與經紀人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國禎(2007)。台灣地區網球爸爸教練文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詩倫(2013)。男同志圈內文化與社群界限的建構:以風城部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黃德祥(1997)。同儕輔導的功能與推展。學生輔導,52,18-24。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應貴(2008)。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三民。
馮玉兒(2011)。彩虹世界-男同志愛戀健美體魄與健身文化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美惠(2002)。「外人內置」的女性經驗。載於蘇芊玲、蕭昭君(主編),感謝那個性騷擾學生的男教授:我的性別意識成長與實踐(頁67-78)。臺北市:女書。
喀飛(2009)。糾葛愛滋污名的男同志轟趴風潮。載於酷兒新聲編委會(主編),酷兒新聲(頁181-196)。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湯添進、陳昱文、黃郁婷(2017)。運動社會學的發展脈絡、理論與主流議題。體育學報,50(1),1-18。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臺北市:洪葉。
程黨根(2009)。游牧思想與游牧政治試驗:德勒茲後現代哲學思想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
賈大齡(2010)。在遙遠的國度看到改變的力量:國際志工服務學習團體動力運作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揚志豪、劉宏裕(譯)(2005)。運動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Barrie Houlihan, 2003)
楊善華、孫飛宇(2010)。作為意義探究的深度訪談。載於謝立中(主編),日常生活的現象社會學分析(頁4-23)。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溫大吉(2015)。當我們同在一起-男同志網球社群的自我民族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詹岱霖(2010)。休閒網球參與者之運動社會化與運動價值觀對運動樂趣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趙冉(譯)(2000)。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中國昆明:雲南人民。(John Kelly, 1987)
趙可式、沈錦惠(譯)(1995)。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臺北市:光啟文化。(Frankl, V.E., 1967)
廖美貞(2004)。女同志球聚空間之形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家宏(2008)。當運動遇上性/別:五名男同志運動員的認同與處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國翔(2008)。臺北地區網球運動參與者休閒效益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臺北市。
劉一民(1991)。人為遊戲之靈-運動哲學研究之遊戲、運動與人生。臺北市:師
大書苑。
劉一民(1999)。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一民(2006)。運動員的身體書寫世界:凝視生命的深度。載於石明宗、呂潔如(主編),運動書寫(頁1-19)。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安真(2001)。「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宜君(2008)。踏入彩虹國度:男同志認同歷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蔡坤洲(2008)。休閒網球參與者之深度休閒、休閒承諾對自發性表現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蔡孟哲(2007)。哥弟麻煩(Ge-Di Trouble)? 台灣男同志情慾類型學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蔡政杰(2010)。網住人生-一群網球愛好者的生命故事。運動文化研究,12,7-33。
蔡柱銘(2010)。農會員工人情特質影響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團體動力、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黎亮吟(1991)。同性之愛,愛什麼?。載於王桂花(主編),中國人的同性戀
(頁13-20)。臺北市:張老師。
賴正哲(1998)。在公司上班新公園作為男同志演出地景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賴正哲(2005)。去公司上班-新公園男同志的情慾空間。臺北市:女書文化。
賴明珠(譯)(2008)。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臺北市:時報。(村上春樹,2008)
賴振安(2004)。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與「認同管理」-以同志組織的「去邊緣化」歷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賴鈺麟(2002)。臺灣同志運動與同志諮詢熱線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91NTU00383008。
駱俊宏、林燕卿、王素女、林蕙瑛(2005)。從異性戀霸權、父權體制觀看同性戀者之處境與污名。台灣性學學刊,11(2),61-74。
鍾兆佳(2003)。運動場上的彩虹足跡:以女同志球聚與「雷斯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鍾偉志(2006)。認真性休閒與參與動機、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以網球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鍾曉雲﹙2001﹚。從社會化過程中看女性運動員性別角色的衝突。大專體育,55,115-120。
謝清秀(2004)。大專網球選手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謝涵淳(2008)。臺北市參與網球運動者涉入程度與休閒需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臺北市。
藍佩嘉(2008)。性別社會學在臺灣-研究與理論的回顧。載於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臺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頁76-136)。臺北市:群學。
顏聖紘(2016)。「恐同症」的起因與解方。取自鳴人堂網址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492/2134559
羅俊男(2002)。台灣地區網球單打技術型態探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貴祥(2008)。德勒茲。臺北市:東大。
體育大辭典(1998)。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臺北市:臺灣商務。
Agnew J. (1987). Place and politics: The geographical medi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Boston: Allen and Unwin.
Argyle, M. & Furnham, A.(1983). Sources of satisfaction and conflict in long-term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 481-493.
Barth‚ F. (1969).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Norway: Vniversitetsforlaget Press.
Butler, J. (1993). Bodies that matter. New York: Routledge.
Caldwell, L. L. (2005). Recreation and youth development. In P. A. Witt & L. L. Caldwell (Eds.), Recreation and youth development (pp.169-191).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Cashmore, E. (2000). Sport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Cass, V. (1979). 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4, 219-235.
Clatterbaugh, K. (1997).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masculinity: Men, women, and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2nd ed.).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Clasen, P. (2001). The female athlete: dualisms and paradox in practice. Women and Language, 24(2), 36-41.
Coakley, J. (1990). Sports in society. New York: McGraw Hill.
Coakley, J. (2004).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Collins, P. H. (1986). Learning from the outsider within: The soc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Black feminist thought. Social Problems, 33(6), 14-32.
Connell, R. W. (2005). Masculinities. Cambridge: Polity.
Connell., R. W. & Messerschmidt., J. (2005). Hegemonic masculinity: Rethinking the concept. Gender and Society, 19, 829–859.
Crawford., D.W. & Godbey., G.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Sciences, 9, 17-29.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Dutton, Dukerich, & Harquail. (1994). Organizational images and member identifi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9(2), 239-263.
Foucault, M. (1979). Discipline and Publish: The Birth of Prison. New: Penguin Book.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5)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Oxford: Polity Press.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London: Pelican.
Goffman, E. (1979). Gender advertisement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96). Cultural studies and its theoretical legacies. London: Routledge.
Hall, S.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 Sage
Harvey, S. J. (1999). Hegemonic masculinity, friendship, and group formation in an athletic subculture. Journal of men's studies, 8, 91-108.
Havenar, J., & Lochbaum, M. (2007). Differences in participation motives of first-time
marathon finishers and pre-race dropouts. Journal of Sports Behavior, 30, 270-279.
Herek, G. M. (2000). Homosexuality. In A. E. Kazdin (Ed.),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pp. 149-153).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rek, G. M., Kimmel, D. C., Amaro, H. & Melton, G. B. (1991). Avoiding heterosexist bia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 957-963.
Hershberger, S. L. (1995). The impact of victimization on the mental health and suicidality of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youth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1), 65-74.
Jacobson, S., & Samdahl, D. M.(1998). Leisure in the lives of old lesbians: Experiences with and responses to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0(2), 233-255.
Jenness, V., & Richman, K. D. (2002). Anti-gay and lesbian violence and its discontents. In D. Richardson & S. Seidman (Eds.), Handbook of lesbian & gay studies. (pp.
403-414). London: Sage.
Johnson, A. G. (1997). 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Keith, W. S. (2007). Gay pride needs new direction. Denver Post.
Kelly, J. R. (1987). Freedom to be: 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Macmillan.
Kelly, J. R. (1999). 21st century leisure: Current issues. Needham Height, MA: Allyn & Bacon.
Kelly, J. R., & Godbey, G. (1992).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Kivel, B. D. (2000). Leisure in the identity formation of Lesbian/Gay youth: Personal, but not social. Leisure Science, 22, 215-232.
Krane, V. (1996). Lesbians in sport: Toward acknowledgment, understanding, and theory.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8, 237-252.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 Oxford.
Leonard, W. M. II . (1988).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port. New York: Macmillan.
Light, R. (2008). Boys, the body, sport and schooling. 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 13(2), 127-130.
Macionis, J. J. (1997). Soci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Matthews, C. R., & Bieschke, K. J. (2001). Adapting the ethnocultural assessment to gay and lesbian clients: The
sexual orientation enculturation assessment. 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40(1),
58-73.
McDowell, L. (1983). City and home: Urban housing and the sexual division of space. In M. Evans & C. Urgenson
(Eds.), Sexual division: Patterns and processes, 142-173. London: Travistock.
McPherson, B. D., Cruits, J. E., & Loy, J. W. (1989).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spor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spor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ellucci, A. (1989) . Collective action: A constructionist view. In Melucci Alberto (Eds.), Nomands of the pres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individual need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Philadelphia: Temple UP.
Messner, M. A. (1997). Politics of masculinities: Men in movements. Alta Mira Press.
Miller, R. J., & Boon, S. D. (2000). Trust and disclosure of sexual orientation in gay male’s mother-son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38(3), 41-63.
Mowl, G., & Towner, J. (1995). Women, gender, leisure and place: Towards a more 'humanistic' geography of women's
leisure. Leisure Studies, 14, 102-116.
Neuman(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Alley and Bacon.
Nixon, H. L., & Frey, J. H. (1996). A sociology of sport. Belmont, CA: Wadsworth.
Patton, M.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ringle, R. (2005). Masculinities, sport, and power-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gramscian and foucauldian
inspired theoretical tools.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29(3), 256-278.
Pronger, B. (1990). The arena of masculinity: Sports, homosexuality, and the meaning of sex.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oberts, G. C. (1980). Children in competition: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ce. Motor Skills: Theory into Practice, 4, 37-50.
Rokeach, M. (1980). The role of values in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4, 518-529.
Shaw, S. M. (2001). Conceptualizing resistance: Women's leisure as polit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3(2), 186-201.
Stebbins, R. A. (1982). Serious leisure: A conceptual statement.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 25, 251-272.
Stebbins, R. A. (1992). Amateurs, professionals, andserious, leisure, montreal. Quebec: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Tocqueville, A. (1956). Democracy in America.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Troiden, R. R. (1989). Gay and lesbian identity: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Dix Hills, NY: General Hall.
Troiden, R. R. (1993). 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arren, A. B. ( 2003). Sex and gender in the 1970s. Qualitative Sociology, 26(4), 499-513.
Weiler, J. D. (2000). Codes and contradictions: Race, gender identity and schooling.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eis, L. (1990). Working class without work: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 de-industrializing economy. New York:
Routledge.
Wexler, P. (1988). Symbolic economy of identity and denial of labor: Studies in high school number1. In L. Weis
(Eds.), Class, race and gender in American education (pp. 302-315).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Young, I. M. (2005). 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Zera, D. (1992). Coming of age in a heterosexist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gay and lesbian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27(108), 849-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