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淑音
論文名稱: 晏殊、歐陽脩的選體心理與詞情特質探論
指導教授: 劉少雄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4
中文關鍵詞: 晏殊歐陽脩歐陽修珠玉詞六一詞詞情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8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晏殊、歐陽脩的選體心理與詞情特質探論》為題,回歸詞體特質此一最根本的關懷,探析晏殊、歐陽脩以詞言情抒懷的選體心理、願拋心力作詞人的內在動因,進一步窺探他們如何反覆言說一份與詞體特質相應的失落之情、如何面對這份解決不了又無法忘懷的情感,在詞人、詞體與文化的交互作用下,從而產生什麼樣的詞情特質,並且在此一基礎上比較晏歐詞的異同。全文共分成六章,重點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先釐清問題意識,由此導引出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並說明晏歐詞的版本依據和統計詞作數量,以確立文本範圍。接著回顧相關的研究成果,力求借重而不重複。最後以研究方法和步驟,點明筆者的思路與論文的架構。

    第二章為「『為宰相而作小詞』現象探源」,針對一則關於晏殊的記載,從作者、作品、文體、文化四個層面切入,釐清為何「為宰相而作小詞」在北宋會引發爭議。接著繼續追問,既然「為宰相而作小詞」違背了北宋士大夫的自覺精神和社會共識,而晏殊和歐陽脩作為北宋前期任大官而作小詞的代表人物,何以願拋心力作詞人?第三四章便針對此一問題展開論述。

    第三章為「晏歐詞的重情本質與文化共相」,掌握「情」此一關鍵線索,貫串「斯體」、「斯人」、「斯人與斯體」三個層面之論述,分析詞體長於言情的特性、晏歐詞的重情本質、晏殊和歐陽脩的多情性格與晏歐以詞寫情的選體心理,並以身為北宋典型士大夫的晏殊和歐陽脩為觀測對象,窺探北宋文化之共相,包括文體分工的現象與北宋士人的集體性格等。

    第四章為「美麗與哀愁共生——晏歐詞的失落之情」,在前一章的基礎上指出,晏歐詞中反覆訴說的是一份失落之情,這份情是詞人生命的核心問題,它在詞人、詞體與文化的交互作用下,產生了美麗與哀愁共生的詞情特質。而失落之情能與詞體的抒情特性相符應,此為晏殊、歐陽脩願拋心力作詞人的內在動因。

    第五章為「晏歐詞的悲情排解及其侷限」,探討晏殊、歐陽脩在詞中如何面對生命中的失落之情?能否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而基於個人內在心性的差異,他們會有什麼不同的排解方式,從而產生什麼樣的詞情特質?詞體本身又有什麼樣的侷限性,成為晏歐詞悲情排解的阻礙?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全文研究成果,並提出延伸思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本釐清與確立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7 第二章 「為宰相而作小詞」現象探源 21 第一節 作者的現實人格與藝術人格之釐清 24 第二節 小詞與儒家道德意識的衝突 27 一、小詞與鄭聲的比附關係 29 (一)從詞的音樂屬性切入 30 (二)從詞的文學屬性切入 34 二、小詞與五倫綱常的離合 36 第三節 士風與填詞風氣的消長 39 一、士大夫的雙重角色與身份認同 39 二、北宋士大夫的主體自覺與集體意識 43 三、晚唐五代士大夫的道德危機與存在迷失 49 第三章 晏歐詞的重情本質與文化共相 55 第一節 「吟詠情性」的歷時考察 56 一、「吟詠情性」的命題基礎 56 二、「吟詠情性」的內涵與演變 58 (一)「情」、「性」的詞義溯源 58 (二)六朝至唐五代的緣情傳統 60 (三)宋詩與宋詞的分工現象 63 第二節 晏歐詞的深情宣言與尚情意識的流衍 69 一、人生有限情無限:晏殊以情超越困境 70 二、人生自是有情癡:歐陽脩以情定義自我 72 三、重情心性的縱向風景 75 第三節 晏歐的文化人格與選體心理 79 一、複合型人格的展現 80 二、事事合體的自覺 84 三、情一分殊與斯人而有斯體 89 第四章 美麗與哀愁共生──晏歐詞的失落之情 99 第一節 桃花源的失落與追尋 100 一、珠圓玉潤含深情 101 二、層深頓挫展風神 105 三、撫今追昔見詞心 111 第二節 推移的悲哀:「景→時→情」抒情三部曲 118 一、時間意識是由景到情的關鍵 119 二、空間物象的時間化 122 第三節 詞情內涵與特質之成因 126 一、銳感心性與生命波折 127 二、歌詞演唱的現場效果與時間藝術的流動本質 136 三、內斂感傷的時代精神與士人的憂患意識 139 第五章 晏歐詞的悲情排解及其侷限 147 第一節 憂中作樂、情中有思:晏殊與困境和諧共處 147 一、酒筵歌席莫辭頻:對酒當歌之樂與惑 148 (一)斗酒娛樂以增加生命密度 148 (二)溫婉與熱烈:晏歐飲酒意態的差異 151 (三)舉杯銷愁愁更愁與及時行樂的迷思 155 二、不如憐取眼前人:以理節情之曠與悟 157 (一)理性的反省與曠達的懷抱 157 (二)下開東坡,由曠入悟 160 第二節 柔中帶韌、樂中藏憂:歐陽脩與困境相互抗衡 164 一、「逸老」、「達老」之狂與勇:以豪興反撲悲情 164 (一)狂者進取、勇者無懼 164 (二)豪放中有沉著之致 168 二、「醉翁」、「六一居士」之樂與閒:以閒適消解悲情 172 (一)樂山樂水、心閒意適 172 (二)疏雋中見欣慨交集 174 第三節 詞體的先天侷限與悲情排解的阻礙 179 第六章 結論 185 參考文獻 191

    編排說明:
    參考文獻共分為八大部份,依序為:「古代典籍」(凡近人對古籍加以點校重排者,亦歸入「古代典籍」;屬於古典作品集者,歸入「詩文詞總集與選集」)、「詩文詞總集與選集」、「詩話詞話及詞集序跋」、「筆記雜錄」、「現代詞學論著」、「文學、美學與藝術論著」、「歷史、文化與思想論著」、「學位論文與期刊會議論文」古籍部份依時代先後排序,近人論著部份依作者姓氏筆劃多寡排序,論文部份則依發表年代先後排序。

    一、古代典籍
    〔周〕左丘明著,【日】竹添光鴻箋:《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1998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許錟輝分段標點:《尚書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毛公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周何分段標點:《毛詩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班固:《白虎通》,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南朝宋〕劉義慶編纂,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梁〕鍾嶸著,陳延傑注:《詩品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皎然:《詩式》,臺北:廣文書局,1982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重印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臺北:金楓印行,久博總經銷,1987年
    〔宋〕歐陽脩:《詩本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續編,1976年
    〔宋〕程頤、程顥:《二程全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據江寧刻本校刊影印,1976年
    〔宋〕釋惠洪:《禪林僧寶傳》,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3年
    〔宋〕孟元老撰,鄧之誠注:《東京孟華錄注》,臺北:漢京文化,1984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陸游:《南唐書》,臺北:藝文出版社,原刻影印百部叢書集成,1966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宋〕朱熹:《八朝名臣言行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朱子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元〕脫脫等撰:《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廖道南:《楚紀》,臺南縣:莊巖文化,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997年
    〔明〕張溥撰,殷孟倫注:《漢魏百三家集題辭注》,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王夫之:《宋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據船山遺書校刋本影印,1966年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箚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廣文書局,1964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出版社,1988年
    〔清〕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臺北:中華書局,1992年

    二、詩文詞總集與選集
    〔唐〕劉長卿撰,儲仲君箋注:《劉長卿詩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唐〕李翱:《李文公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1936年
    〔宋〕徐鉉:《騎省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據宋明州本校刊影印,1966年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1979年
    〔宋〕梅堯臣著,朱東潤編年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臺北:源流出版社,1983年
    〔宋〕歐陽脩:《歐陽文忠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1979年
    〔宋〕歐陽脩撰,李逸安點校:《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蘇洵:《嘉祐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1965年
    〔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宋〕蘇轍:《欒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宋〕邵雍:《擊壤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宋〕王柏:《魯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明〕茅坤:《茅鹿門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清〕龔鼎孳:《定山堂詩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2002年
    〔清〕葉燮:《己畦文集》,臺南縣:莊嚴文化,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997年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清〕汪懋麟:《百尺梧桐閣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
    〔清〕謝章鋌:《賭棋山莊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2002年
    〔清〕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56年
    〔清〕林紓:《畏廬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1973年
    孔凡禮輯:《全宋詞補輯》,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 年
    王仲聞校註:《李清照集校註》,北京:人民文學社出版,1979年
    丘少華編著:《歐陽脩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
    石聲淮、唐玲玲:《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朱德才主編:《增訂注釋全宋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李之亮箋注:《歐陽脩集編年箋注》,四川:巴蜀書社,2007年
    胡適選註:《詞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9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社,2000年
    張草紉箋注:《二晏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陳永正:《晏殊晏幾道詞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1999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黃畬箋注:《歐陽脩詞箋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劉揚忠編著:《晏殊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
    劉學鍇、余恕誠著:《李商隱詩歌集解》,臺北:洪葉文化,1992年
    歐麗娟:《唐詩選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蔡茂雄校注:《六一詞校注》: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年
    鄭騫:《詞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8年
    鄧廣銘箋注:《增訂本稼軒詞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

    三、詩話詞話及詞集序跋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陳祚明評選,李金松點校:《采菽堂古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厲鶚輯撰:《宋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張宗橚輯:《詞林紀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陳廷焯編選:《詞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金啟華等編:《唐宋詞集序跋匯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施蟄存主編:《詞籍序跋萃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四、筆記雜錄
    〔宋〕彭乘:《墨客揮犀》,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宋祁:《宋景文筆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魏泰撰,李裕民點校:《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蘇軾撰,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沈作喆:《寓簡》,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叢書集成新編第11冊,1985年
    〔宋〕趙與時:《賓退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
    〔宋〕王暐:《道山清話》,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宋〕范公偁:《過庭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俞文豹:《吹劍錄》,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重印

    五、現代詞學論著
    王兆鵬:《唐宋詞史的還原與建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兆鵬:《唐宋詞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偉勇:《宋詞與唐詩之對應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李栖:《歐陽脩詞研究及其校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李劍亮:《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修訂本)》,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沈家莊:《宋詞的文化定位》,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沈祖棻:《宋詞賞析》,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宛敏灝:《二晏及其詞》,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年
    林玫儀主編:《詞學論著總目(1901-199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年
    施議對:《詞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胡雲翼:《宋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胡雲翼:《宋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唐圭璋:《宋詞四考》,臺北:明倫書局,1971年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臺北:鼎文書局,2001年
    唐圭璋:《詞學論叢》,臺北:鼎文書局,2001年
    夏承燾、吳熊和:《讀詞常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夏承燾:《唐宋詞欣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夏承燾:《夏承燾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孫立:《詞的審美特性》,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徐安琪:《唐五代北宋詞學思想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康正果:《風騷與艷情——中國古典詩詞的女性研究》,臺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
    張再林:《唐宋士風與詞風——以白居易、蘇軾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春義:《宋詞與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許興寶:《唐宋詞別論》,四川:巴蜀書社,2007年
    黃文吉:《北宋十大詞家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黃文吉主編:《詞學研究書目(1912-1992)》,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楊柏嶺:《唐宋詞審美文化闡釋》,合肥:黃山書社,2007年
    楊海明:《唐宋詞史》,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6年
    楊海明:《唐宋詞主題探索》,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5年
    葉嘉瑩、繆鉞合著:《靈谿詞說》,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葉嘉瑩:《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葉嘉瑩:《迦陵說詞講稿》,臺北:桂冠圖書,2000年
    葉嘉瑩:《迦陵談詞》,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賞析2——晏殊歐陽脩秦觀》,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葉嘉瑩:《唐宋名家論集》,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7年
    葉嘉瑩:《詞學新詮》,臺北:桂冠圖書,2000年
    葉嘉瑩:《照花前後鏡: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新竹:清大出版社,2007年
    劉少雄:《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劉少雄:《讀寫之間——學詞講義》,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劉永濟:《詞論》,臺北:龍田出版社,1982年
    劉若愚著,王貴苓譯:《北宋六大詞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劉尊明:《唐宋詞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劉毓盤:《詞史》,上海:群眾圖書公司,1931年
    劉靖淵、崔海正:《北宋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蔡茂雄:《珠玉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75 年
    鄭騫:《景午叢編》,臺北:中華書局,1972年
    繆鉞、葉嘉瑩:《詞學古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
    繆鉞:《詩詞散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53年
    顧隨講,葉嘉瑩筆記,顧之京整理:《顧羨季先生詩詞講記》,臺北:桂冠圖書,1992年
    【日】村上哲見著,楊鐵嬰譯:《唐五代北宋詞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日】保苅佳昭:《新興與傳統:蘇軾詞論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六、文學、美學與藝術論著
    王水照:《宋代文學通論》,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王建元:《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臺北:東大圖書,1989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朱自清:《經典常談》,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吳承學:《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
    吳梅:《中國戲曲概論》,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再版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
    邱瓊蓀:《燕樂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姚永樸:《文學研究法》,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洪本健編:《歐陽脩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凌嵩郎、蓋瑞忠、許天治等編著:《藝術概論》,臺北:空中大學出版部,1993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張毅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張曉梅:《男子作閨音: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男扮女裝現象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莫礪鋒編:《神女之探尋:英美學者論中國古典詩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郭預衡:《古代文學探討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1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出版社,1976年
    楊慶存:《宋代散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葉嘉瑩:《詩馨篇》,臺北:書泉出版社,1993年
    董乃斌:《李商隱的心靈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賈文昭:《文藝叢話》,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年
    劉子健:《歐陽脩的治學與從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
    劉若愚:《歐陽脩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中譯:《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劉若愚著,杜清國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劉揚忠:《詩與酒》,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劉德清:《歐陽脩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蔡世明:《歐陽脩的生平與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蔡英俊主編、劉岱總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一):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蔡英俊主編、劉岱總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二):意象的流變》,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1984年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1999年
    錢鍾書:《談藝錄(增訂本)》,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年
    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劉向仁譯:《中國詩史》,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
    【日】東英壽著,王振宇等譯:《復古與創新——歐陽脩散文與古文復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美】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德】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
    【法】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著,李恒基、徐繼曾等譯:《追憶似水年華》,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七、歷史、文化與思想論著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上篇)——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
    李春青:《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震:《哲學的宇宙觀》,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初版
    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重印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敏澤主編:《中國文學思想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馮友蘭:《三松堂學術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
    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等著:《中華文化史》,臺北:桂冠圖書,1993年
    馮必揚、孫霞、趙長林、亓方:《士思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方:《宋型文化與宋代美學精神》,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錢穆:《國史新論》,臺北:東大圖書,2001年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1988年
    闡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法】米‧杜夫海納著,韓樹站譯,陳榮生校:《審美經驗現象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德】卡西勒(Cassirer,Ernst)著,結構群審譯:《人論》,臺北:結構群文化,1989年
    【德】卡西勒(Cassirer,Ernst)著,于曉譯,張思明校:《語言與神話》,臺北: 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聯合出版,1990年
    【德】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聯合出版,1990年
    【德】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著,劉森堯譯:《閒暇:文化的基礎》,臺北:立緒文化,2003年

    八、學位論文與期刊會議論文
    (一)學位論文
    江正誠:《歐陽脩的生平及其文學》,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年
    黃瓊誼:《二晏詞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謝佩芬:《歐陽脩詩歌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簡淑娟:《歐陽文忠公詞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清俊:《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姚友惠:《馮延巳與晏殊詞比較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顏瓊雯:《《六一詞》篇章結構探析》,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在職班碩士論文,2002年
    江姿慧:《珠玉詞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秀芳:《歐陽脩詞中女性描寫藝術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秋芬:《珠玉詞的感傷與消解》,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侯鳳如:《晏殊《珠玉詞》花鳥意象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在職班碩士論文,2005年
    鄧絜馨:《《六一詞》花鳥意象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在職班碩士論文,2006年
    范詩屏:《馮晏歐詠秋詞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吳政翰:《歐陽脩詞的六一風神》,嘉義: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班碩士論文,2007年
    楊麗珠:《晏殊《珠玉詞》中的生命意識探究》,新竹:新竹教育大學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秦泉萍:《歐陽脩詩詞比較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2008年
    李湘萍:《馮延巳與歐陽脩詞之比較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李芳蓓:《晏歐詞之比較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二)期刊與會議論文
    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新亞學報》第4卷第1期(1959年8月),頁211-304
    王水照:〈醉翁琴趣外編的真偽與歐詞的歷史定位〉,收入詞學編輯委員會編輯:《詞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1年,第十三輯,頁44-54
    張夢機:〈隋唐燕樂對詞體形成之影響〉,《中國學術年刊》第4期(1982年6月),頁185-205
    葉嘉瑩:〈論晏殊詞〉,《四川大學學報》1983年第1期,頁47-50
    葉嘉瑩:〈論歐陽脩詞〉,《四川大學學報》1983年第1期,頁50-54
    張文潛:〈論晏殊、歐陽脩詞風〉,《福建師大學報》1983年第1期下卷,頁242-247
    周旻:〈論歐陽脩詞〉,《廈門大學學報》1983年第2期,頁58-66
    王水照:〈北宋洛陽文人集團與地域環境的關係〉,《文學遺產》1994年第3期,頁74-83
    謝桃坊:〈北宋倚聲家之初祖晏殊〉,《學術月刊》1985年第12期,頁53-57
    張淑香:〈三面「夏娃」——漢魏六朝詩中女性美的塑像〉,《中外文學》第15卷第10期(1987年3月),頁118-142
    劉少雄:〈歐陽脩雜記文的思想內涵與表現特色〉,《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1987年5月),頁139-154
    呂正惠:〈初唐詩重探〉,《清華學報》第18卷第2期(1988年12月),頁387-400
    王兆鵬:〈論「東坡範式」——兼論唐宋詞的演變〉,《文學遺產》,1989年第5期,頁29-34
    祝振玉:〈宋代的茶道與詠茶詩〉,《江海學刊》1990年第4期,頁161-165
    安平秋:〈文人與茶〉,《國文天地》第6卷第8期(1990年1月),頁23-26
    何冠驥:〈《桃源夢》和《遠方有個女兒國》——當代中國反烏托邦文學的兩個路向〉,《中外文學》第19 卷第5 期(1990年10月),頁23-45
    黃文吉:〈北宋倚聲家初祖——晏殊〉,《復興崗學報》第44期(1990年12月),頁481-500
    王水照:〈歐陽脩散文創作的發展道路〉,《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第1期,頁269-278
    謝佩芬:〈歐陽脩與「酒」、「茶」關係小探——試以其詩作為考察對象〉,《中國文學研究》第5期(1991年5月),頁187-214
    謝佩芬:〈歐陽脩研究論著目錄初編〉,《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第24卷第2期(1991年12月),頁211-242
    陳尚君:〈「花間」詞人事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俞平伯先生從事文學活動六十五周年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頁241-300
    江正誠:〈從歐陽脩全集探討其健康情況〉,《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學報》第1期(1994年8月),頁241-251
    吳國盛:〈時間學新貌〉,《誠品閱讀》第18期(1994年10月),頁61-64
    黃文吉:〈疏雋開子瞻——論歐陽脩詞〉,《宋代文學研究叢刊》創刊號(1995年3月),頁29-53
    鄭毓瑜:〈由話語建構權論宮體詩的寫作意圖與社會成因〉,《漢學研究》第13卷第2期(1995年12月),頁259-274
    林麗真:〈魏晉人論「情」的幾種面向〉,收入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編輯委員會:《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頁629-650
    王偉勇:〈晏殊《珠玉詞》借鑒唐詩之探析——兩宋詞人大量借鑒唐詩之先驅〉,《東吳中文學報》第3期(1997年5月),頁159-210
    張家鵬:〈歐陽脩詞蘊勢芻議〉,《瀋陽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4期,頁9-12
    龍建國、社道群:〈歐陽脩詞的創作分期及風格嬗變〉,《吉安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0卷第1期(1999年2月),頁28-32
    楊海明:〈憂懼衰老:晏殊的惜時心緒〉,《文史知識》1999年第12期,頁73-79
    李宏業、苗菁:〈試論晏殊詞的創作範式〉,《東嶽論叢》2001年第5期,頁105-108
    房日晰:〈張先與晏殊詞之比較〉,《南昌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頁98-103
    薛瑩:〈晏殊姜夔雅詞比較論〉,《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頁23-26
    段永利:〈含蓄柔婉、各有千秋——論晏歐詞風格之異同〉,《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頁73-74
    王玨:〈晏歐詞異同論〉,《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頁57-59
    鄒自振:〈晏歐詞異同論〉,《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頁80-83
    蔡根祥:〈歐陽「修」?抑或歐陽「脩」〉,《中國學術年刊》第29期春季號(2007年3月),頁43-84
    潘婷婷:〈同株異色、并為奇葩——略論晏歐詞之異同〉,《文教資料》2007年第24期,頁79-82
    楊有山:〈試論歐陽脩與晏殊詞的差異〉,《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頁131-134
    劉少雄:〈情理跌宕之間——歐陽脩詞的文體特質〉,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紀念歐陽脩一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大中文系,2009年),頁215-246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上)——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第6卷第4期(1977年9月),頁24-54
    【美】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唐宋轉型的反思——以思想的變化為主〉,《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13期(2005年10月),頁1-2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