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政凱
Yang, Cheng-Kai
論文名稱: 日式老屋活化中的經營者–以青田七六與暖時光咖啡為例
Business Operator in the Revitalization of Old Japanese Property–Qingtain76 And WarmUp Coffee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 蔡如音
Tsai, Ev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0
中文關鍵詞: 日式老屋老屋活化老屋活化經營者文化企業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43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5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老屋活化作為追求歷史空間永續發展的保存手段,在台灣已行之有年。然而在日式老屋的範疇下,因為特殊的發展背景,使得它們在產權上多屬公家機關所有,此特性在臺北市尤為明顯,使得日式老屋進入活化階段後,受到相關法規限制,造成日式老屋對外招標、媒合不易之外,也時常受到外界對於公共性的檢視。

    梳理日式老屋活化的相關文獻後,能發現在文化面向與經濟面向已多有討論,但對於經營者研究是相對缺少。為進一步釐清日式老屋活化策略中,存有商業與文化之間的曖昧關係。本研究關注於日式老屋活化中的經營者,借用Arjo Klamer與Glynn & Lounsbury所提出之文化企業家觀點,以凸顯經營者在活化階段中的重要性。

    以個案分析為基礎,選擇不同發展背景的日式老屋活化案例–青田七六與暖時光咖啡,以對兩案例的經營者進行比較。研究方法採用資料分析、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法。經過研究分析,青田七六的文化資產身份,提供穩固正當性基礎,使得經營者的個人資本隨著經營過程相輔相成地成長。暖時光咖啡則是直接面對市場反應的挑戰,經營者為尋求正當性基礎,根據過往經驗採取具彈性的經營策略。看似不穩定的歷程,卻賦予日式老屋更為貼近日常生活使用的面貌。最後以傅朝卿對於老屋活化所提出新舊辯證的觀點作結。兩經營者之間並沒有孰優孰劣,皆為日式老屋開展出更為豐富的生命。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發想與背景 1 一、迴盪巷弄間的東洋曲調 1 二、老屋的意義 2 三、日式老屋在臺北 4 四、日式老屋活化的發展背景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 8 一、研究目的 8 二、問題意識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 日式老屋的文化面向 13 ㄧ、作為文化資產的老屋 13 二、作為空間活化的老屋 16 第二節 日式老屋活化的經濟面向 17 一、老屋活化作為文化產業 17 二、日式老屋活化中的經營者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ㄧ節 暖時光咖啡 25 ㄧ、案例背景 25 二、訪談人–暖時光咖啡總經理陳麗琴 25 三、媒體資料 26 四、參與觀察活動 26 第二節 青田七六 27 一、案例背景 27 二、訪談人–青田七六文化長簡肇成 27 三、媒體資料 27 四、參與觀察活動 29 第四章 日式老屋活化案例分析 30 第一節 青田七六 30 ㄧ、誰家院落 30 二、黃金種子與臺大地質系 33 三、老屋的不同姿態 35 四、不可或缺的文化長 39 第二節 暖時光咖啡 45 ㄧ、物是人非 45 二、變與不變 47 三、巷弄經濟生存戰 51 第三節 老屋價值 57 ㄧ、迥異的發展背景 57 二、嘗試和妥協 58 三、生存之道 61 四、作為文化企業家的老屋活化經營者 63 第五章 結論 66 參考文獻 68 中文文獻 68 外文文獻 70

    中文文獻
    尼凱(2016年12月30日)。〈籠罩在都市更新陰影下的日式宿舍〉,《眼底城事》。取自https://eyesonplace.net/2016/12/30/4298/
    邱韻蓉(2015年9月2日)。〈走進青田七六 探訪古蹟咖啡廳之美〉,《ETtoday 東森旅遊雲》。取自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261658.htm
    張凱翔(2018年7月6日)。〈居民怒錦町日式宿舍成廢墟 里長轟政府違文資法〉,《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775248
    葉思含(2019年11月2日)。〈古蹟風華再現 建商大力推文創〉,《自由時報》。取自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8506
    游蓓茹(2015年6月2日)。《幸町日式宿舍修復 遭質疑為建案加分》,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index.php/news/life/breakingnews/1336794
    楊心慧、凌美雪、林曉雲、蘇孟娟(2019年8月30日)。〈大學老舊校舍多 苦無修繕經費〉,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4187
    郭安家(2015年10月12日)。〈古蹟變餐廳 「青田七六」挨批〉,《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3003
    陳燕珩(2017年2月20日)。〈古蹟餐廳用明火 議員憂釀災〉,《中國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220000354-260107?chdtv
    盧冠妃(2017年11月12日)。〈松山療養所估13個月整修!柯文哲嫌慢:都反攻大陸後了〉,《三立新聞網》。取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14292
    梁任瑋(2019年2月13日)。〈她砸上億元 把迪化街、破宿舍變潮〉,《今周刊》。
    取自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9/post/201902130028//她砸上億元%20%20把迪化街、破宿舍變潮
    張瑋欣(2011年7月29日)。〈找到咖啡 老屋新意象〉,《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skippedtw/20110729/UHL7TJE76KD4Q2EL47X7EPRFO
    陳曉玫(2013年1月28日)。〈化腐朽為神奇 巷弄老屋變身品味咖啡館〉,《基督教今日報》。取自https://cdn-news.org/news/3235
    徐炳義(2011)。〈臺灣大學資產活化與經營管理〉。取自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11/RelFile/總務司不動產管理講義資料.pdf
    徐炳義(2016)。〈臺灣大學校園資產活化與轉型〉。取自https://docsplayer.com/160742718 -臺灣大學-資產活化與經營.html
    王瑋琳(2014)。《民間老屋活化作為藝文空間之發展現象–以臺南市中西區之空間為例》。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論文。
    左翔駒(2006)。《古蹟保存作為一種空間的社會生產-台北市青田街的日式宿舍保存運動。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榮(2006)。《全球化下的文化治理個案–「臺北之家」的古蹟保存與再利用》。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柏安(2014)。《文化企業家如何藉由故事塑造取得資源》。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祖海明(2016)。《21世紀台北文化企業家之研究》。臺北藝術大學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江雅雯(2019)。《在林百貨的懷舊觀光與消費實踐》。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仁志(2006)。《消費社會中的古蹟再利用–臺北市的案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紹音(2017)。《文化空間形成及相關文化活動探討—以紀州庵臺北文學森林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綺(2016)。《臺北市青田街日式宿舍經營管理之研究》。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雨榕(2016)。《充滿回憶及夢想的舊建築再利用-以老房子文化運動為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益青(2008)。《台北市市定古蹟賣店經營策略案例探討–古蹟建築空間再利用》。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榕庭(2016)。《空間、文化與人:花蓮市老屋的友善再利用與美學》。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學研究季刊》,40:47-82。
    夏鑄九(2004年12月)。〈古蹟保存作為一種異質空間的營造〉,「歷史建築與藝術空間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市鼓山區。
    劉維公(2003)。〈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傅朝卿(2001)。〈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建構〉,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編《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1.1-1-1.10 )。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蘇碩斌(2015)。《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市:群學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譯(2011)。《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臺北市:
    五南。(原書Martin W.Bauer & George Gaskell [2000].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Text, Image and Sound. London, UK:SAGE)
    張錦華(2011)。〈「公共領域」與「溝通理性」〉,《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頁264-303,臺北市:黎明文化。
    王志弘、徐苔玲、沈台訓譯(2015)。〈選擇、反身性與「另類」文化工作〉,《文化
    工作的政治》,頁149-196,臺北市:群學。(原書Mark Banks [2007].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Work. London, UK: Palgrave Macmillan)
    王志弘、王玥民譯(2011)。〈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資本
    的空間》,頁573-598,臺北市:群學。(原書David Harvey [2001]. Space of Capital: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Abingdon, UK: Taylor & Francis)
    葉浩譯(2009)。〈以歷史做觀光〉,《觀光客的凝視》,頁167-213,臺北市:書林。(原書John Urry [2002]. The Tourist Gaze, 2nd ed. London, UK:SAGE)
    亮軒(2012)。《青田街七巷六號》。臺北市:貓頭鷹。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臺北市:臉譜。

    外文文獻
    Klamer, Arjo. (2011).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The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 24, 141-156. doi: 10.1007/s11138-011-0144-6
    Lounsbury, Michael & Glynn, Mary Ann. (2001).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Stories,Legitimacy and the Acquisitions of Resour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2,545-564. doi: 10.1002/smj.188.
    Du Gay, Paul.(Ed.). (1997). Production of Culture / Cultures of Production. London, UK: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