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政凱 Yang, Cheng-Kai |
---|---|
論文名稱: |
日式老屋活化中的經營者–以青田七六與暖時光咖啡為例 Business Operator in the Revitalization of Old Japanese Property–Qingtain76 And WarmUp Coffee for Example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Tsai, Ev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0 |
中文關鍵詞: | 日式老屋 、老屋活化 、老屋活化經營者 、文化企業家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43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5 下載:3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老屋活化作為追求歷史空間永續發展的保存手段,在台灣已行之有年。然而在日式老屋的範疇下,因為特殊的發展背景,使得它們在產權上多屬公家機關所有,此特性在臺北市尤為明顯,使得日式老屋進入活化階段後,受到相關法規限制,造成日式老屋對外招標、媒合不易之外,也時常受到外界對於公共性的檢視。
梳理日式老屋活化的相關文獻後,能發現在文化面向與經濟面向已多有討論,但對於經營者研究是相對缺少。為進一步釐清日式老屋活化策略中,存有商業與文化之間的曖昧關係。本研究關注於日式老屋活化中的經營者,借用Arjo Klamer與Glynn & Lounsbury所提出之文化企業家觀點,以凸顯經營者在活化階段中的重要性。
以個案分析為基礎,選擇不同發展背景的日式老屋活化案例–青田七六與暖時光咖啡,以對兩案例的經營者進行比較。研究方法採用資料分析、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法。經過研究分析,青田七六的文化資產身份,提供穩固正當性基礎,使得經營者的個人資本隨著經營過程相輔相成地成長。暖時光咖啡則是直接面對市場反應的挑戰,經營者為尋求正當性基礎,根據過往經驗採取具彈性的經營策略。看似不穩定的歷程,卻賦予日式老屋更為貼近日常生活使用的面貌。最後以傅朝卿對於老屋活化所提出新舊辯證的觀點作結。兩經營者之間並沒有孰優孰劣,皆為日式老屋開展出更為豐富的生命。
中文文獻
尼凱(2016年12月30日)。〈籠罩在都市更新陰影下的日式宿舍〉,《眼底城事》。取自https://eyesonplace.net/2016/12/30/4298/
邱韻蓉(2015年9月2日)。〈走進青田七六 探訪古蹟咖啡廳之美〉,《ETtoday 東森旅遊雲》。取自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261658.htm
張凱翔(2018年7月6日)。〈居民怒錦町日式宿舍成廢墟 里長轟政府違文資法〉,《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775248
葉思含(2019年11月2日)。〈古蹟風華再現 建商大力推文創〉,《自由時報》。取自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8506
游蓓茹(2015年6月2日)。《幸町日式宿舍修復 遭質疑為建案加分》,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index.php/news/life/breakingnews/1336794
楊心慧、凌美雪、林曉雲、蘇孟娟(2019年8月30日)。〈大學老舊校舍多 苦無修繕經費〉,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4187
郭安家(2015年10月12日)。〈古蹟變餐廳 「青田七六」挨批〉,《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3003
陳燕珩(2017年2月20日)。〈古蹟餐廳用明火 議員憂釀災〉,《中國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220000354-260107?chdtv
盧冠妃(2017年11月12日)。〈松山療養所估13個月整修!柯文哲嫌慢:都反攻大陸後了〉,《三立新聞網》。取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14292
梁任瑋(2019年2月13日)。〈她砸上億元 把迪化街、破宿舍變潮〉,《今周刊》。
取自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9/post/201902130028//她砸上億元%20%20把迪化街、破宿舍變潮
張瑋欣(2011年7月29日)。〈找到咖啡 老屋新意象〉,《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skippedtw/20110729/UHL7TJE76KD4Q2EL47X7EPRFO
陳曉玫(2013年1月28日)。〈化腐朽為神奇 巷弄老屋變身品味咖啡館〉,《基督教今日報》。取自https://cdn-news.org/news/3235
徐炳義(2011)。〈臺灣大學資產活化與經營管理〉。取自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11/RelFile/總務司不動產管理講義資料.pdf
徐炳義(2016)。〈臺灣大學校園資產活化與轉型〉。取自https://docsplayer.com/160742718 -臺灣大學-資產活化與經營.html
王瑋琳(2014)。《民間老屋活化作為藝文空間之發展現象–以臺南市中西區之空間為例》。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論文。
左翔駒(2006)。《古蹟保存作為一種空間的社會生產-台北市青田街的日式宿舍保存運動。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榮(2006)。《全球化下的文化治理個案–「臺北之家」的古蹟保存與再利用》。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柏安(2014)。《文化企業家如何藉由故事塑造取得資源》。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祖海明(2016)。《21世紀台北文化企業家之研究》。臺北藝術大學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江雅雯(2019)。《在林百貨的懷舊觀光與消費實踐》。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仁志(2006)。《消費社會中的古蹟再利用–臺北市的案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紹音(2017)。《文化空間形成及相關文化活動探討—以紀州庵臺北文學森林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綺(2016)。《臺北市青田街日式宿舍經營管理之研究》。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雨榕(2016)。《充滿回憶及夢想的舊建築再利用-以老房子文化運動為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益青(2008)。《台北市市定古蹟賣店經營策略案例探討–古蹟建築空間再利用》。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榕庭(2016)。《空間、文化與人:花蓮市老屋的友善再利用與美學》。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學研究季刊》,40:47-82。
夏鑄九(2004年12月)。〈古蹟保存作為一種異質空間的營造〉,「歷史建築與藝術空間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市鼓山區。
劉維公(2003)。〈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傅朝卿(2001)。〈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建構〉,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編《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1.1-1-1.10 )。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蘇碩斌(2015)。《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市:群學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譯(2011)。《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臺北市:
五南。(原書Martin W.Bauer & George Gaskell [2000].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Text, Image and Sound. London, UK:SAGE)
張錦華(2011)。〈「公共領域」與「溝通理性」〉,《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頁264-303,臺北市:黎明文化。
王志弘、徐苔玲、沈台訓譯(2015)。〈選擇、反身性與「另類」文化工作〉,《文化
工作的政治》,頁149-196,臺北市:群學。(原書Mark Banks [2007].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Work. London, UK: Palgrave Macmillan)
王志弘、王玥民譯(2011)。〈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資本
的空間》,頁573-598,臺北市:群學。(原書David Harvey [2001]. Space of Capital: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Abingdon, UK: Taylor & Francis)
葉浩譯(2009)。〈以歷史做觀光〉,《觀光客的凝視》,頁167-213,臺北市:書林。(原書John Urry [2002]. The Tourist Gaze, 2nd ed. London, UK:SAGE)
亮軒(2012)。《青田街七巷六號》。臺北市:貓頭鷹。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臺北市:臉譜。
外文文獻
Klamer, Arjo. (2011).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The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 24, 141-156. doi: 10.1007/s11138-011-0144-6
Lounsbury, Michael & Glynn, Mary Ann. (2001).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Stories,Legitimacy and the Acquisitions of Resour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2,545-564. doi: 10.1002/smj.188.
Du Gay, Paul.(Ed.). (1997). Production of Culture / Cultures of Production. London, UK: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