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瀞儀 Tseng, Ching-Yi |
---|---|
論文名稱: |
親密關係暴力的權力與控制再辯證 Debating on Power and Control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
指導教授: |
潘淑滿
Pan, Shu-M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5 |
中文關鍵詞: | 親密關係暴力 、權力與控制 、情境式伴侶暴力 |
英文關鍵詞: |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ower and control, Situational partner violenc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29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68 下載:1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的婚姻暴力防治發展脈絡主要是由民間的婦女團體發起,關注於女性在親密關係當中所遭受到的暴力與不平等對待。然而在通報進案的被害人當中,並非所有的案件都涉及權力不平等與控制。在實施垂直整合服務方案的時空背景下,社會福利機構以及學者之間,在引述如何看待與詮釋親密關係暴力議題時,愈來愈出現多元的不同看法。回顧國內家庭暴力防治法發展脈絡以及相關文獻,則與反性別壓迫息息相關,係聚焦於父權主義壓迫之下的警醒。
本研究以探討婦保工作者如何進行權控案件的區辨為核心主軸,研究透過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訪談台北市、桃園縣共8位實務工作者。研究發現,權控案件依然真實的存在,只是隨著通報進來的案主型態與特性逐漸循著時代的轉變而更趨多元,社會工作者為了在時限內遵照標準化的工作流程處理案件,而不容易對權控案件產生辨識,及因應不同案主的特性來調整處遇介入方式。大量湧進的通報當事者,在家暴法範疇中雖廣泛認為有受暴事實,但卻並非皆為原本婦保工作者所指稱之親密關係暴力中遭受權控之被害人;實務上對暴力本質產生分歧的看法,可能係因未對焦於相同的案主群。
社工員在歷經實務衝擊後,發展出對於不同權控程度的案件經驗學習、以及以安全至上的處遇介入方式,並依此分別提供權控類型與非權控的情境式伴侶暴力類型不同之處遇服務。
Marital Violence Prevention Services in Taiwan is mainly initiated by the women's NGO, the purpose is to focus on women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hich had been subjected to violence and unequal treatment. However, the victim whom were mandatory reported, not all cases are related to unequal power and control. Between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s and scholars, citing issues of violenc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 appear increasingly diverse different view. Review of the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Act of domestic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nti-gender oppression. Women's rights movement focused on the alert under patriarchal oppression.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how social workers to identify cases of power and control types as the core axis,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 of the depth interview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outline the interview in Taipei, Taoyuan County, a total of eight practitioners. The study found that power and control types of cases are still real existence, just as is mandatory reporting of cases coming in gradually follow the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ing times and become more diverse. Social workers in order to comply with a standardized workflow within the time frame to deal with cases, and not easy to identify the type of power and control cases. Thu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different cases to adjust interventions is also not easy.
After experiencing a social worker impact on practice, developed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power and control cases experiential learning, as well as security-based interventions at the event, and so provide different services of the power and control type and situational of partner violence.
丁雁琪 (2006)。 反婚姻暴力的在地行動與全球聯結。應用心理研究,32,頁 81-99。
王麗容、陳芬苓(2003)。台灣地區婚姻暴力問題之調查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
王麗容、陳芬苓(2012)。我國性別暴力現況調查之研究: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伊慶春、蔡瑤玲(1989)。台北地區夫妻權力的分析:以家庭決策為例。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25,頁 115-151。
朱柔若、吳柳嬌(2005)。行動主義、女性主義、社會學、與實務界的多元對話:台灣婚姻暴力研究之檢討。國立臺南大學南大學報,39(1),頁 1-16。
成蒂(2004)。終結婚姻暴力-加害人處遇與諮商。台北:心理出版社。
成蒂(2006)。婚姻暴力加害人處遇與司法體系之連結。應用心理研究,32,頁 101-133。
吳柳嬌(2005)。婚姻暴力的成因與處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
呂欣潔 (2011)。櫃中荊棘:同志親密暴力 VS. 現行家暴網絡。婦研縱橫,94,頁35-44。
宋麗玉(2009)。婚姻暴力受害婦女之處遇模式與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李姿佳、彭治鏐、呂欣潔(2013)。衣櫃中的傷痕:同志伴侶親密暴力現況調查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42。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臺北:大洋。
李開敏、陳淑芬(2006)。受暴婦女的充權:社工復原力訓練及督導之整合模式。應用心理研究,32,頁183-206。
沈美杏(2007,2014/05/19)。論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內涵。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1/61_88.htm
沈慶鴻(2009)。弱勢社工服務弱勢案主?! 婚暴防治社會工作者實務困境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3(2),頁87-142。
林芳玫(2009)。性別主流化在台灣:從國際發展到在地化實踐。「台灣、聯合國與婦女地位的提升座談會」發表之論文,台北。
林建清(2006)。婚姻暴力之男性被害人受暴特質與警察互動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柯麗評、王佩玲、張錦麗(2005)。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洪久賢 (2003)。從家庭發展男性的性別平等意識。應用心理研究, 18,頁30-33。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范力仁、南玉芬、謝玉玲(2012)。萬花叢中一點綠-男性社會工作者性別意識。「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年會暨「邁向優質服務─社會工作專業的對話與省思」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2011)。桃園縣家庭暴力垂直整合服務方案經驗分享。「政策與實務之接軌--責任通報制度委託研究發表暨垂直整合服務模式觀摩與實務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
馬宗潔(2006)。客觀真實和主觀事實之間的對話。應用心理研究,32,頁207-216。
馬宗潔、廖美蓮、洪惠芬(2012)。比較親密伴侶殺人案之性別差異。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6,頁 1-40。
高鳳仙(2011)。家庭暴力法規之理論與實務2版。台北:五南出版社。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頁51-84。
畢恆達(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11(1&2),頁117-146。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學富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陳芬苓、黃翠紋、嚴祥鸞(2011)。家庭暴力防治政策成效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陳淑芬(2009)。台北市實施垂直整合模式經驗分享:民間機構觀點。「家庭暴力被害人服務模式方案發表暨實務研討」發表之論文,台北。
游美貴(2009)。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被害人垂直整合服務方案評估研究。「家庭暴力被害人服務模式方案發表暨實務研討」發表之論文,台北。
黃心怡(2004)。法官對婚姻暴力態度之研究-以北台灣法官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明怡(2001)。社會工作者的性別觀點對家庭處遇決策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囇莉(2012)。性別歧視的多重樣貌。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頁 3-26。新北市:巨流圖書。
廖美蓮(2009/08~2010/07)。《性別主流化:家庭暴力與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98-2410-H-031 -032-SSS。
廖美蓮(2012a)。性別主流化:反思家庭暴力與社會工作教育。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6(1),頁177-225。
廖美蓮(2012b)。性別與社會建構:初探社會工作系學生性別意識形塑。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5,頁1-50。
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2009)。臺北市實施婚姻暴力被害人垂直整合服務實驗計畫分享。「家庭暴力被害人服務模式方案發表暨實務研討」發表之論文,台北。
劉玉鈴(2002)。女性社工員性別意識對專業關係的影響--以婚姻暴力防治社工員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劉珠利(2012)。創傷女性與社會工作處遇模式:人際取向、協同合作、反壓迫。台北:雙葉書廊。
潘淑滿(2000)。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07)。親密暴力:多重身分與權力流動。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11)。 新竹縣家庭暴力被害人垂直整合服務方案評估研究。新竹縣政府委託研究報告。
潘淑滿、游美貴(2012)。 親密關係暴力問題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潘淑滿、楊榮宗、林津如 (2012)。巢起巢落--女同志親密暴力、空間、T婆角色翻轉與求助。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7,頁45-102。
戴世玫(2012)。美國家暴研究的亞洲思維-專訪密西根大學吉濱‧美惠子教授。婦研縱橫,97。
戴世玫(2013)。轉動中的權力控制輪:美國家庭暴力實務研究的多元圖像論述。社區發展季刊,142。
簡春安、常宏文(2002)。 家庭暴力被害人保護方案之初探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羅燦煐(2011)。 我國同居親密關係之暴力樣態、歷程及服務需求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嚴祥鸞 (1997)。 訪談的倫理和政治-女性主義社會學者的自我反思。婦女與兩性學刊, 8,頁 199-220。
Abbott, P. & Wallace, C.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Feminist perspectives. London:Routledge.
Basow, S. A.(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劉秀娟、林明寬譯)。台北:揚智文化。
Dobash, R. P., Dobash, R. E., Wilson, M., & Daly, M. (1992). The myth of sexual symmetry in marital violence. Social problems, 39, 71-91.
Dobash, R. P. & Dobash, R. E. (2004). Women's Violence to Men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orking on a Puzzl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44(3), 324-349.
Dutton, M. A. & Goodman, L. A. (2005 ). Coercion i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Toward a new conceptualization. Sex Roles, 52(11-12), 743-756.
Frank, P. B. & O'Sullivan, C. S. (2011). Is Domestic Violence a “Choice?” No, not exactly….The Voice, Fall.
Hines, D. A., Brown, J., Dunning, E. (2007). Characteristics of Callers to the Domestic Abuse Helpline for Men.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2(2), 63-72.
Johnson, M. P. (1995). Patriarchal terrorism and common couple violence: Two forms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283-294.
Johnson, M. P. (2005). Domestic violence: it's not about gender—or is i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7(5), 1126-1130.
Johnson, M. P. (2006). Conflict and control gender symmetry and asymmetry in domestic violenc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2(11), 1003-1018.
Johnson, M. P.(2008).A typology of domestic violence: Intimate terrorism, violent resistance, and situational couple violence.: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Jones, A.(2001). Women Are Victims of Family Violence.載於J. D. Lloyd(主編), Family Violence.(15-21). Chicago: Greenhaven Press.
Lam, L. L.(2013)。Identifying intimate terrorism and situational couple violence in abused Chinese women。香港大學學位論文,香港。
Lawson, J. (2012).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22(5), 572-590.
Mitchell, C. & Vanya, M.(2009). Explanatory framework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載於C. Mitchell與D. Anglin(主編),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 health-based perspective. .(39-5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nce, E. & Paymar, M.(1993).Education Groups for Men Who Batter: The Duluth Model. 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