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婉禎 Hsu, WoanJen |
---|---|
論文名稱: |
李石樵一九六○年代作品之價值重構與「台灣現代繪畫運動」 Re-construct the Value of 1960’s Art Works of Shih-Chiaou Lee and “Taiwan Modern Painting Movement” |
指導教授: |
楊樹煌
Yang, Shu-Hwang 倪再沁 Ni, Tsai-Chi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8 |
中文關鍵詞: | 李石樵 、現代藝術 、現代繪畫 、台灣美術 、台灣美術史 、一九六○年代 、東方 、五月 、抽象 |
英文關鍵詞: | Lee Shin Chiaou, Modern Art, Modern Painting, Taiwan Art, Taiwan Art History, 1960s, Oriental, May, Abstrac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72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李石樵的學術論作相當短少與薄弱,使得大多數人對李石樵,包括其人其作都感到非常陌生。至於李石樵於一九六○年代投入長達十數年的「現代藝術(繪畫)」研究實驗作品,則僅有描述性文字而少有作品畫面分析,且台灣美術史籍中關於「台灣現代繪畫運動」之內容亦不見將李石樵列入討論。本論文主要是風格分析李石樵一九六○年代之「現代藝術(繪畫)」作品,重構其藝術美學價值,並述及與其同時之「台灣現代繪畫運動」,將李石樵納入「台灣現代繪畫運動」之中討論,以期台灣美術史因而更為完整。
Less and rare academic researches about Shih-Chiau Lee, which resulted in few familiarity about himself and his works. In 1960’s, instead of picture analysis, only few word descriptions for experimental works of Modern Art(Paintings) that Lee devoted dozen years in. Besides, in history records of Taiwan art, Lee’s works weren’t included in “Taiwan Modern Painting Movement.” This thesis mainly emphasizes on style analysis of Lee’s modern art (painting) works to reconstruct the value of Lee’s art; moreover, mainly discusses over simultaneous “Taiwan Modern Painting Movement.” Eventually, subsume Lee into “Taiwan Modern Painting Movement” in expectation to complete the history of Taiwan art.
參考文獻
壹、 中文書目
(一) 書籍
1. 王行恭編,《臺展‧府展台灣畫家西洋畫圖錄》;《臺展‧府展台灣畫家東洋畫圖錄》,私家本,1992。
2.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三信出版社,1975。
3. 王秀雄,《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6。
4. 王受之,《世界現代美術發展》,台北:藝術家,2001。
5. 王德育,《台灣藝術─現代風格與文化傳承的對話》,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4。
6. 王魯湘等編譯,《西方學者眼中的西方現代美學》,北京:北京大學,1986.10。
7. 云雪梅編著,《畢加索論藝》,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3。
8. 白雪蘭編,《李石樵的繪畫世界》,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
9. 白雪蘭,《台灣早期西洋美術回顧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
10. 白雪蘭,《李石樵繪畫研究》,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9.6.30。
11. 白雪蘭,《中國巨匠美術週刊:李石樵》,第63期,台北:錦繡出版社,1995.11.11。
12. 白雪蘭,《台灣西洋美術思想起─詩情與土地》,台北:新莊市公所,1997。
13. 丘琳婷,《臺灣美術評論全集-謝里法卷》,台北:藝術家,1999。
14. 李既鳴編,《台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15. 李既鳴,《邁向無限:台灣美術研究論述》,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2004。
16. 李欽賢,《台灣美術歷程》,台北:自立晚報,1992.6。
17. 李欽賢,《日本美術的近代光譜》,台北:雄獅,1993.8。
18. 李欽賢,《台灣美術閱覽》,台北:玉山社,1996.1。
19. 李欽賢,《高彩‧智性‧李石樵》,台北:雄獅,2000.1,2版1刷。
20. 李園會,《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制度》,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10。
21.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上、下)》,台北:玉山社,1999.10。
22. 李筱峰,《台灣近現代史論集》,台北:玉山社,2007.10。
23. 李筱峰、劉峰松,《台灣歷史閱覽》,台北:自立晚報,1994.4。
24. 呂清夫,《造形原理》,台北:雄獅,1984。
25. 何蕙珠編,《讓畫說話─李石樵百年紀念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
26. 林素惠,《美術論叢18:康定斯基研究》,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9。
27.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93.1,1版4刷。
28. 林惺嶽,《渡越驚濤駭浪的台灣美術》,台北:藝術家,1997。
2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2003。
30. 施並錫,《畫布之外》,台北:前衛,2003.3。
31. 施梅珠編,《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2.28。
32. 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藝術家,2007.7。
33. 徐文琴,《台灣美術史》,台北:南天,2007.10。
34. 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8。
35. 張炎憲、陳傳興主編,《清水六然居─楊肇嘉寫真集》,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3.12。
36. 張瓊慧編,《臺灣美術全集(第八卷)─李石樵》,台北:藝術家,1993。
37. 莊 喆,《現代繪畫散論》,台北:文星,1966。
38. 莊明中,《發現李石樵─豐原班的歷史回應》,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
39. 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
40.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如果出版,2008.1。
41.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二、四冊,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10。
42.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8)》,台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7.12。
43. 黃明政編,《李石樵畫集》,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4。
44. 曾芳玲主編,《畫壇的長跑者─李石樵百年誕辰紀念展》,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9。
45. 曾啟雄,《色彩的科學與文化》,台北:思想生活屋,1999.8。
46. 飯田實雄編,《臺灣聖戰美術》,臺灣聖戰美術刊行會,1942.1。
47. 楊孟哲,《日治時代台灣美術教育》,台北:前衛,1999.6。
48.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2004.1,四版1刷。
49. 裔萼編著,《康定斯基論藝》,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9。
50. 廖瑾瑗,《背離的視線—台灣美術史的展望》,台北:雄獅,2005。
51. 劉國松,《中國現代畫的路》,台北:文星雜誌社,1965。
52. 劉振源,《巴黎派繪畫》,台北:藝術圖書,1997。
53. 劉振源,《立體派繪畫》,台北:藝術圖書,2001。
54. 黎光中、陳美蓉、張炎憲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
55. 賴瑛瑛,《台灣前衛—六○年代複合藝術》,台北:遠流,2003。
56. 謝里法,《我的畫家朋友們》,台北:自立晚報,1988.9。
57. 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1998.11,5版。
58. 謝里法,《台灣出土人物誌》,台北:前衛,1988.9.15,台灣版1刷。
59. 謝里法,《藝術的冒險(西洋美術評論集)》,台北:雄獅,1992.11。
60. 謝里法,《探索台灣美術的歷史視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2。
61. 謝里法,《我所看到的上一代》,台北:望春風,1999。
62.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台北:東大,1991.11。
63. 蕭瓊瑞,《台灣美術史研究論集》,台中:伯亞,1991。
64. 蕭瓊瑞,《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台北:東大,2007.1,初版2刷。
65. 蕭瓊瑞、林伯欣,《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劉國松卷》,台北:藝術家,1999.5。
66. 蕭瓊瑞,《島嶼測量─台灣美術定向》,台北:三民,2004。
67. 蕭瓊瑞、劉益昌、高業榮、傅朝卿,《台灣美術史綱》,台北市:藝術家,2009.1,初版。
68. 簡正怡、余思穎編,《李石樵百歲紀念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7.2。
69. 顏娟英,《台灣近代史文化篇-美術》,台中:台灣省政府,1997。
70. 顏娟英編著,《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台北:雄獅,1998.10。
71. 顏娟英,《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台北:雄獅,2005.8。
72. 羅秀芝,《臺灣美術評論全集-王白淵卷》,台北:藝術家,1999.5。
73. 《政經報》,1卷1期-1卷6期,1945.10.25-1946.2.10,台北:傳文,復刻版。
74. 《新新》1-7期、2卷1期,1945.11.20-1947.1.5,台北:傳文,復刻版。
75. 《台灣文化》,1卷1期-3卷8期,1946.9.15-1948.10.1,台北:傳文,復刻版。
76. 《台灣十年》,台灣新生報,1955.10.25。
77.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典藏專輯》,板橋市: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0。
78. 《台灣早期西洋美術回顧展》,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6。
79. 《進入抽象世界》,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
80. 《一九四五~一九九五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81. 《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6。
82. 《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美術館,2001.3。
83. 《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地域色彩」》,國立台灣美術館,2004.7.31。
84. 《撞擊與生發─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1987)》,國立台灣美術館,2004.11。
85. 《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地域色彩」展論文集》,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6。
86. 《現代潮:五○、六○年代台灣美術》,台中:台灣美術館,2011.8。
(二) 學位論文
1. 丁若芸,《李石樵的學習創作歷程與畫室美術教育》,花蓮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 朱采屏,《台灣戰後初期的現實主義美術(1945-1949)》,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8.6。
3. 吳佩熙,《李石樵畫風與台灣文藝思潮關係之研究─從帝展畫家到現實批判者》,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學位班碩士論文,2011。
4. 胡朝復,《李石樵人物畫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5。
5. 高明德,《社會寫實與本土美術之銜接性》,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研所碩士論文,2001。
6. 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台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1937.7-1945.8)》,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7。
7. 黃毓分,《親師協同教學應用於視覺藝術鑑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李石樵〈田園樂〉畫作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8. 鄭宜欣,《寫實的形塑與割裂─論李石樵戰後作品之風格與意涵(1945-1949)》,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03。
9. 蔡小瑛,《論李石樵畫作的具象與抽象之抉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
10. 潘桂芳,《殖民與再殖民的認同困境─李石樵〈唱歌的小孩〉與〈市場口〉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學位班碩士論文,2008。
11. 簡秀枝,《台灣前輩油畫家市場之研究─以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楊三郎、李石樵之油畫市場行情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學位班碩士論文,2007。
12. 羅基敏,《台灣美術中的「寫實」(1910-1954):語境形成與歷史》,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3. 顧重光,《中國現代繪畫的傳統精神及表現研究》第七章〈中國現代繪畫的形式表現〉,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70,頁252。
(三) 專文、期刊
1. 「談台灣的文化前途」座談會記錄(1946.9.12),《新新》第7期,1946.10.17,頁4-8。參閱《新新》月刊復刻版,台北:博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記錄原為日文,譯文參閱梅丁衍,〈戰後初期台灣「新現實主義」美術之孕育及流產─以李石樵畫風為例〉,《現代美術》雙月刊,88期,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頁42-56。
2. 〈美術座談會〉(1946年9月17日,台北市中山堂),《台灣文化》第1卷第3期,1946.12,復刻版,V.1,台北:傳文,1994。
3. 〈美術運動座談會〉(1954年12月15日),《台北文物》第3卷第4期,1955.3.5,頁2-15。
4. 〈談台灣文化前途座談會〉,《新新》第7期,1946.10,復刻版,台北:傳文,1995,頁4-9。
5. 乃 太,〈藝術是一場真槍實彈的輸贏─李石樵作品的收藏群有如金字塔〉,《典藏藝術雜誌》第31期,1995。
6. 方 林,〈帝展時期的台灣意象〉,《藝術家》第251期,1996.4,頁371-375。
7. 方 林,〈石川派的台灣風景畫—以台展時期為中心(1927-1936)〉,《台灣畫 Taiwan School》第23期,1996.6-7。
8. 王一剛,〈台展.府展〉,《台北文物》第3卷第4期,1955.3.5,頁65-69。
9. 王白淵,〈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文物》第3卷第4期,1955.3.5,頁16-64。
10. 王白淵,〈對國畫,派系之爭有感〉,《美術》第3卷6-7期,1959.8.20,頁3。
11. 王秀雄,〈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暨其對戰後台灣西畫的影響〉,《中國‧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8.27-8.29。
12. 王秀雄,〈日據時代台灣官展發展與風格探釋─兼論其背後的大眾傳播與藝術批評〉,《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2。
13. 王秀雄,〈巴黎・東京・台灣的美術關係─台灣西洋畫的移植與發展研究〉,《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特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
14. 王美幸,〈永遠的芬芳─記李石樵老師近作〉,《藝術家》第138期,1986。
15. 王哲雄,〈探索西方藝術的奧妙,找回自我的光璨—李石樵的繪畫風格〉,《李石樵百歲紀念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7.2,頁6-11。
16. 王哲雄,〈讓畫說話─解開李石樵風格演變與技法的鎖碼〉,《讓畫說話─李石樵百年紀念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
17. 王嘉驥,〈從李石樵的「市場口」到吳天章的「戀戀紅塵II─向李石樵致敬」─關於吳天章1990年代創作的一些看法〉,《吳天章專輯》,台北:大趨勢,2004。
18. 王德育,〈高彩度的追逐者─李石樵〉,《臺灣美術全集(第八卷)─李石樵》,台北:藝術家,1993,頁17-43。
19. 王德育,〈從現實題材呈現美感價值的李石樵〉,《李石樵百歲紀念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7.2,頁12-24。
20. 王耀庭,〈懷鄉大陸與台灣山水〉,原發表於澎湖縣立文化中心主辦「探討我國近代美術演變及發展」藝術研討會,1990年9月28-30日,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351。
21. 巴 東,〈由過海三家看傳統中國畫之現代轉化與發展〉,原載《故宮文物》月刊第84期,1990.3,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318。
22. 文英館,〈發現李石樵─台中地區(豐原班)的歷史回憶〉,《藝術家》第294期,1999。
23. 石瑞仁,〈「蓄意頗不單純」的台灣抽象藝術〉,《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53-57。
24. 白雪蘭,〈李石樵西方畫風中的台灣感情〉,《現代美術》第131期,2007.4,頁4-11。
25. 白雪蘭,〈用理性駕馭感情的畫家─李石樵〉,《國父紀念館館訊》第10期,1996.9,頁76。
26. 白雪蘭,〈李石樵一生經典作品賞析〉,《典藏藝術雜誌》第32期,1995。
27. 白雪蘭,〈李石樵專輯─用知性駕馭熱情的畫家〉,《雄獅美術》第212期,1988.10,頁114-123。
28. 百 木,〈田家樂與大樹下—深探李石樵先生的家族專題畫作〉,《雄獅美術》第213期,1988.11,頁152-153。
29. 宅 九,〈李石樵楊三郎石版畫展〉,《藝術家》第275期,1998。
30. 呂正惠,〈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12,頁181-209。
31. 呂清夫,〈為十年來的國內藝壇作一次健康檢查〉,原載《雄獅美術》月刊第121期,1981.3,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274。
32. 何肇衢,〈配給米‧農家樂‧玫瑰花─李石樵生涯紀事〉,《藝術家》第243期,1995.8,頁228-235。
33. 李石樵,〈台陽畫家談台灣美術─最近的感想〉,《台灣文藝》,1935.7。
34. 李石樵,〈酸苦辣〉,《台北文物》第3卷第4期,1955.3.5,頁84-88。
35. 李石樵文化中心,〈平凡中見偉大─李石樵〉,《典藏藝術雜誌》第36期,1995。
36. 李仲生,〈國畫的前途〉,《新藝術》創刊號,1950,頁4-5。
37. 李仲生,〈論現代繪畫〉,原載《雄獅美術》月刊第105期,1979.11,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149。
38. 李茗洋,〈受政治力影響的台灣美術圈─戰後到1960年代〉,《國民教育》第50卷第3期,2010.2,頁80-88。
39. 李梅樹,〈台灣美術的演變〉,張炎憲編,《歷史、文化與台灣─台灣研究研討會50回記錄》,台北市︰臺灣風物,1992,頁145-158。
40. 李 渝,〈民族主義‧集體活動‧自由心靈〉,原發表於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第一屆當代藝術發展學術研討會」,1989年12月,後經修訂補充後刊載《雄獅美術》第232期,1990.6,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390。
41. 李賢文,〈一個奔湧向前的美術脈動〉,節錄自《雄獅美術》第227期,1990.1,原文係為雄獅美術策劃暨台中省立美術館主辦之「台灣美術三百年作品展」所作之籌備緣起,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20。
42. 李欽賢,〈台灣人物畫對談〉,《台灣畫》第5期,1993,頁12-38。
43. 李進發,〈日據時期台灣官辦美術展覽會實施背景的探究〉,《現代美術》第45期,1992.12。
44. 李進發,〈日據時期官辦美展下台灣繪畫發展中的鄉土意識〉,《現代美術》第61期,1995,頁55-69。
45. 李銘盛,〈焦點出輯─鏡頭裡的畫家李石樵〉,《藝術家》第112期,1984,頁234-235。
46. 李賢文,〈畫壇萬米長跑的體悟者李石樵〉,《雄獅美術》第294期,1995,頁12-15。
47. 吳步乃,〈光復初期(1945-1949年4月)大陸到台美術家的活動及影響〉,《台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1.3。
48. 吳慧芳,〈今日的經典‧明日的國寶─第一代台灣美術家代表作品知多少(楊三郎、李石樵、李梅樹)下〉,《炎黃雜誌》,高雄:山藝術,1996。
49. 余光中,〈迎中國的文藝復興〉,《文星雜誌》58期,1962.8,頁3-5。
50. 余光中,〈從靈視主義出發〉,原載《文星》雜誌第14卷第2期,1964.6,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186。
51. 余思穎,〈真實與永恆的形塑者─李石樵〉,《現代美術》第131期,2007.4,頁12-25。
52. 林文昌,〈新生南路上的萬米長跑者—寫在李石樵師生畫展之前〉,《藝術家》第226期,1994.3,頁448-451。
53. 林玉山,〈省展四十年回顧展感言〉,《全省美展四十年回顧展專集》,台灣省政府,1985.10.25。
54. 林吉崇,〈李石樵名畫「蘭大衛醫師皮膚移植手術」探索〉,《雄獅美術》第244期,1991.6,頁177-179。
55. 林伯欣,〈何謂「東方」?戰後台灣美術批評意識的一個初步考察(1950-1960年代)〉,《現代美術學報》第4期,2001。
56. 林伯欣,〈當古老的惡魔詩人唱出現代的一刻「前衛:六○年代台灣美術發展」的美學美術史述評〉,《現代美術》第112期,2004.2,頁34-41。
57. 林保堯,〈台灣美術的「澱積者」—李石樵〉,《臺灣美術全集(第七卷)─楊三郎》,台北:藝術家,1992,頁17-45。
58. 林清玄,〈心情的玫瑰─訪李石樵先生〉,《雄獅美術》第189期,1986.11,頁141-143。
59. 林靖傑,〈要畫最好的畫,要有最好的社會環境─深度專訪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談他的心路歷程〉,《新新聞週刊》第254期,1992.1,頁29-25。
60. 林惺嶽,〈星辰下的長跑─記李石樵與他的時代〉,《雄獅美術》第105期,1979,頁16-40。
61. 林惺嶽,〈熔舊鑄新—論李石樵的生平及其藝術〉,《李石樵的繪畫世界》,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頁15-22。
62. 林惺嶽,〈彩筆耕耘下的台灣美術〉,原載北京《美術》雜誌第254期,1989.2,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136。
63. 林惺嶽,〈日據時期官展對台灣美術之影響〉,《藝術家》第200期,1992。
64. 林惺嶽,〈從歷史悲情走向自主與自信的大道─百年回顧與前瞻〉,《千濤拍岸「台灣美術一百年圖錄」》,台北:藝術家,2000.3。
65. 林惺嶽,〈戰後復甦─楊三郎與台灣美術運動〉,《雄獅美術》第176期,1985.10。
66. 林明賢,〈新美術萌芽(1895~1945)─淺析日治時期由「寫生」「地方色彩」所建構的台灣美術風貌〉,《台灣美術》第69期,2007.7。
67. 邱秉恆,〈抽象藝術‧台灣行腳—心靈的真正寫實〉,《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33。
68. 胡懿勳,〈日據時代臺灣美術生態中的依存關係與選擇性發展〉,《史博館學報》第12期,1999.3。
69. 施翠峰,〈本省國畫的路向〉,《新藝術》第1卷第4-5期,1951,頁77。
70. 禹 竹,〈不斷挑戰自我‧勇於推陳出新—記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典藏藝術》第14期,1993.11,頁128-133。
71. 秦 松,〈認識中國畫的傳統〉,原載《文星》雜誌第12卷第6期,1963.10,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207。
72. 夏亞拿,〈戰後初期(1895~1945)─李石樵的寫實群像畫與台灣社會〉,《議藝份子》第10期,2008.3,頁57-71。
73. 夏 勳,〈詮釋李石樵老師的「畫」與「話」〉,《藝術家》第175期,1989,頁286-288。
74. 夏 勳,〈李石樵─追求色價、惜畫如命〉,《藝術家》第253期,1996,頁258-259。
75. 夏 勳,〈畫壇前輩‧民族瑰寶─謹記恩師李石樵的大家風範〉,《李石樵畫集》,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頁420。
76. 徐文琴,〈「二二八事件」與台灣美術創作〉,《雄獅美術》第300期,1996.2。
77. 兼 言,〈台陽美協的創立與民族主義─「台灣美術運動史」的商榷〉,《夏潮》第1卷第6期,1976.9.1。
78. 倪再沁,〈戰後台灣美術編年史初稿〉,《藝術貴族》第46期,1993.10。
79. 倪再沁,〈在真實與虛幻間的台灣抽象藝術〉,《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14-21。
80. 袁金塔,〈形的解構與再建─畢卡索與李石樵〉,《現代美術》第88期,2000.2,頁23。
81. 莊淑惠,〈藝術品鑑定制度亟待建立—從何財明涉嫌偽作李石樵畫作談起〉,《典藏藝術》第44期,1996.5,頁147-152。
82. 莊 喆,〈論藝書信五封〉,原載張默主編《現代詩人書簡集》台中普天出版,1969,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212。
83. 莊 喆,〈抽象藝術‧台灣行腳—粹取感動而成的至高形象〉,《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25。
84. 梅丁衍,〈六○年代以前版畫與現代美術運動初探〉,《藝術家》第254期,1996.7。
85. 梅丁衍,〈戰後初期臺灣「新現實主義」美術之孕育及流產─以李石樵畫風為例〉,《現代美術》第88期,2000.2,頁42-56。
86. 梅丁衍,〈由「光復初期」的美術現象環視二二八風景〉,《歷史月刊》第217期,2006,頁21-30。
87. 陳文石,〈台美基金會給老師美術貢獻獎之肯定記〉,《李石樵畫集》,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頁411。
88. 陳水財,〈介入‧逃避‧分享─從「社會性」觀點解讀李石樵的藝術〉,《畫壇的長跑者─李石樵百年誕辰紀念展》,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9,頁8-15。
89. 陳世明,〈抽象畫與你〉,《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11-13。
90. 陳幸婉,〈抽象藝術‧台灣行腳—絕對的自由和無窮的可能〉,《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28。
91. 陳其寬,〈肉眼、物眼、意眼、與抽象畫〉,原載《作品》第3卷第4期,1962,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236。
92. 陳英德,〈日本、法國與台灣早期藝術關係初探(一∼三)〉,《藝術家》第223、224、225期,1989.5、6、7,頁101-111、頁104-109、頁136-143。
93. 陳英德,〈台灣美術的本土和他者─自體性和被影響〉,《千濤拍岸「台灣美術一百年圖錄」》,台北:藝術家,2000.3。
94. 陳長華,〈阿波羅和李石樵〉,《藝術家》第381期,2007。
95. 陳泰松,〈畫面局部之省思〉,《李石樵畫集》,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頁414。
96. 陳家勇,〈油畫百萬‧版畫五萬─從楊三郎、李石樵的複製版畫看版畫市場〉,《典藏藝術雜誌》第23期,1994。
97. 陳澄波,〈日據時代台灣藝術之回顧〉,《雄師美術》第106期,1979.12。
98. 陳樹升,〈黃榮燦與光復初期的臺灣美術─從〈恐怖的檢查─臺灣二二八事件〉談起〉,《台灣美術》第59期,2005.1。
99. 陳樹升,〈現代性的開展(1945-1969)—戰後至70年代以前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台灣美術研究論文集3 中原流韻:戰後初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台中市:台灣美術館,2009.12,頁132-143。
100. 張瓊慧,〈「合唱」餘音猶在〉,《李石樵畫集》,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頁429。
101. 盛 鎧,〈建設巴別塔─試論李石樵的〈建設〉及其人物群像畫〉,《現代美術學報》第7期,2004.5,頁79-94。
102. 盛 鎧,〈生活在歷史的時差之中─李石樵的創作及其時代〉,《讓畫說話─李石樵百年紀念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
103. 盛 鎧,〈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美術中的公空間意象─以呂赫若與李石樵作品為例〉,「文化自主性與台灣文史藝術再現」跨學科國際研討會,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系主辦,2009.9.26。
104. 尉天驄,〈50年代台灣文學藝術的現代主義─兼論劉國松的畫〉,原載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第29期,1990.4,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196。
105. 游正烽,〈抽象藝術‧台灣行腳—以智性、理念為骨肉〉,《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35。
106. 湯皇珍,〈一生與造形和色彩搏鬥的李石樵〉(上、中、下篇),《國父紀念館館訊》第14、15、16期,1997.9、1998.5、1999.3,頁99、頁213、頁227。
107. 黃于玲,〈五月、今日、年代與畫外的對談〉,《台灣畫》第15輯,南畫廊,1995。
108. 黃英哲,〈戰後初期的台灣文化重編(1945-1947)─台灣人「奴化」了嗎?〉,《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7。
109. 黃春秀,〈李石樵的路〉,《藝術貴族》第28期,1992.4,頁49-55。
110. 黃茜芳,〈勇搏命運的舵手—李石樵的生平軼事〉,《典藏藝術》第35期,1995.8,頁176-180。
111. 黃茜芳,〈五十件作品值九千萬—李石樵畫作收藏群及市場概況解析〉,《典藏藝術》第55期,1997.4,頁183-187。
112. 黃朝湖,〈中國現代繪畫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原載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國現代繪畫回顧展》展覽專輯,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154。
113. 黃榮燦,〈新現實的美術在中國〉,《台灣文化》第2卷第3期,1947.3,頁15。
114. 黃銘哲,〈抽象藝術‧台灣行腳—看待世間變異的都會眼睛〉,《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34。
115. 黃慧鶯,〈一生傲骨的繪畫實驗者─李石樵〉,《台北畫刊》第394期,2000.11,頁64。
116. 馮鍾睿,〈現代‧抽象‧我自己〉,原載《文星》雜誌第16卷第2期,1965.6,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220。
117. 程延平,〈通過東方、五月的足跡─重看中國現代繪畫的幾個問題〉,原載《雄獅美術》月刊第124期,1981.6,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262。
118. 曾士良,〈台灣重要的前輩畫家李石樵〉,《明道文藝》第196期,1992。
119. 楊三郎,〈台灣的美術〉,《台灣十年》,台灣新生報,1955.10.25。
120. 楊三郎,〈台灣繪畫的回顧〉,《台灣文獻》第26卷4期至第27卷1期,1975.12-1976.3。
121. 楊三郎,〈回首話省展〉,《全省美展四十年回顧展專集》,南投:台灣省政府,1985.10.25。
122. 楊世芝,〈抽象藝術‧台灣行腳—釋放被概念化的視覺〉,《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29。
123. 楚 戈,〈論現代中國繪畫〉,原載於1967年7月12日新生報,並收錄於作者著《視覺生活》,1968年台灣商務印書館,後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118。
124. 葉玉靜,〈活著—從抽象變相看新抽象繪畫意義—失去敵人的戰場:抽象藝術的背景與近況〉,《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58。
125. 葉龍彥,〈戰後初期的「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1946-1955)〉,《台北文獻》,1998.12。
126. 達利藝術中心,〈令人懷念的版畫家─李石樵〉,《台北畫刊》334期,1995。
127. 廖雪芳,〈看李石樵的繪畫長跑〉,《雄獅美術》第63期,1976,頁59-69。
128. 廖添旺,〈李石樵的繪畫藝術〉,《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7期,1995。
129. 廖新田,〈日據時期(1895-1945)臺灣美術發展中社會意義的探討〉,《台灣美術》第11卷第3期,1999.1。
130. 廖新田,〈符號分析、意義詮釋與閱讀策略─日據時代臺灣美術研究面向的思考〉,《典藏今藝術》第126期,2003.3。
131. 廖新田,〈再現台灣─台灣風景畫的視覺表徵〉,《台灣美術》第65期,2006.7。
132. 廖新田,〈台灣美術主體性的想像與抉擇〉,《區域與時代風格的激盪─台灣美術主體性學術研討論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4。
133. 蔡采秀,〈從日治到戰後的臺北(1895-1985)─一個都市性質轉變的歷史過程分析〉,《臺灣史研究》第3卷第2期,1996.12,頁5-50。
134. 劉國松,〈談全省美展〉,《筆匯》第1卷第6期,1959。
135. 劉國松,〈回顧過去,開創未來〉,《明報月刊》,1985.9,頁89-97。
136. 劉國松,〈五四精神與台灣現代美術的發展〉,《台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頁237-253。
137. 劉國松,〈抽象藝術‧台灣行腳—中國人,一個抽象民族〉,《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22。
138. 賴純純,〈抽象藝術‧台灣行腳—非關具象與否〉,《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26。
139. 蕭 勤,〈抽象藝術‧台灣行腳—靈性的昇華〉,《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23。
140. 蕭瓊瑞,〈戰後北師50年—台灣現代美術與美術教育發展的一個斷代切面〉,《北師世紀大展專輯》,台北市:藝術館,1996,頁207-230。
141. 蕭瓊瑞,〈「現代水墨畫」在戰後台灣的生成、開展與反省〉,《台灣美術研究論文選集3 中原流韻:戰後初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台中市:台灣美術館,2009.12,頁24-31。
142. 蕭瓊瑞,〈重探戰後台灣美術的分期〉,《世代‧分期‧個人風格─戰後台灣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美術館,2013.8.24。
143. 鄭功賢,〈嬌豔欲滴‧朝氣蓬勃─黃中豪收藏的李石樵「靜物」作品〉,《典藏藝術雜誌》第60期,1997。
144. 鄭功賢,〈令人回味無窮─賴榮杰收藏的李石樵「櫻花樹下」〉,《典藏藝術雜誌》第65期,1998。
145. 鄭宜欣,〈市場口的女性─從李石樵的〈市場口〉論畫家以女性為表現之創作意涵〉,《台灣人文》第6期,2001.12,頁241。
146. 黎 蘭,〈追憶李石樵老師點點滴滴「將近四十年的師生情」〉,《中國時報》,1995.9。
147. 黎 蘭,〈一代藝術大師—李石樵〉,《百年樹人‧百人大展‧1996李石樵師生美展》,台北:李石樵美術館,1996,頁4-6。
148. 霍 剛,〈回顧東方畫會〉,原載《雄獅美術》月刊第63期,1976.5,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200。
149. 謝里法,〈論二二八事件在臺灣美術史上的地位〉,《雄獅美術》第252期,1976.5,頁310-319。
150. 謝里法,〈六○年代台灣畫壇的墨水趣味〉,原載《雄獅美術》月刊第78期,1977.8,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242。
151. 謝里法,〈李石樵─萬米長跑的終結者〉,《藝術家》第270期,1997.11,頁388-395。
152. 謝里法,〈一個沒有李石樵作品的李石樵畫展〉,《藝術家》第297期,2000.2,頁534-536。
153. 謝里法,〈李石樵和郭柏川打架,請蕃哥、猴根、蔡殿作公裁〉,《藝術家》第331期,2002。
154. 謝里法,〈從第一屆全省美展創立過程探討終戰後臺灣新文化的困境〉,《省展一甲子紀念專輯》,南投:台灣省政府,2006。
155. 謝東山,〈台灣美術中的李仲生主義〉,《現代與後現代之間─李仲生與台灣現代藝術》,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5,頁41。
156. 薛保瑕,〈抽象藝術‧台灣行腳—訊息轉化的過程〉,《雄獅美術》第290期,1995.4,頁31-32。
157. 薛燕玲,〈日治晚期戰爭影響下的台灣美術時局色彩〉,《台灣美術》第56期,2004.4。
158. 薛燕玲,〈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地域色彩」〉,《聯合文學》第238期,2004.8。
159. 薛燕玲,〈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從地域觀點呈現殖民的「現代性」〉,《典藏今藝術》第151期,2005.4。
160. 簡福鋛、范銀霞,〈李石樵數位美術館的計劃與願景〉,《北縣文化》,2001。
161. 顏娟英,〈從肖像畫到空間宇宙之畫─李石樵畫展〉,《現代美術》第21期,1988.11,頁18-23。
162. 顏娟英,〈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一~三)〉,《藝術家》第168、169、170期,1989.5、6、7,頁142-165、頁140-160、頁178-191。
163. 顏娟英,〈寫生與自畫像─現代美術的萌芽〉,《台灣美術年鑑’90》,台北:雄獅,1989,頁445-449。
164. 顏娟英,〈殿堂中的藝術─台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2分,1993.6,頁469-595。
165. 顏娟英,〈日治時代美術後期的分裂與結束〉,《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17-37。
166. 顏娟英,〈戰後初期台灣美術的反省與幻滅〉,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8,頁79-92。
167. 顏娟英,〈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藝術學研究》,第七期,2010.11,頁39-96。
168. 蘇茂生,〈記憶中的李石樵老師〉,《李石樵畫集》,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頁406。
169. 蘇新田,〈九段油畫家─李石樵教授〉,《藝術家》第105期,1979。
170. 蘇新田,〈今日畫會〉,《台灣畫》第15輯,1995,頁64。
171. 蘇振明,〈「二二八紀念美展」問思錄─台灣「社會圖像」的再生與期許〉,《二二八美展歷史現場與圖像─見證、反思、再生》,台北市立美術館,1999.4。
172. 蘇意茹,〈光之留顏─李石樵、楊三郎眼中的台灣風景〉,《幼獅文藝》第576期,2001。
173. 蘇意茹,〈談李石樵人物畫(上、中、下篇)〉,《幼獅文藝》第581、582、583期,2002.5、2002.6、2002.7,頁23、頁27、頁32。
174. 龐靜平,〈李石樵作畫腳步永不停歇〉,《藝術家》第138期,1986。
(四) 數位網路
1. 《李石樵數位美術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Organization/List.jsp?CID=49055
http://140.109.18.74/dacs5/System/Exhibition/Exhibition_Detail.jsp?exhibition_id=221
http://content.ndap.org.tw/main/dc_detail.php?dc_id=727
2. 李石樵美術館阿波羅畫廊
http://www.artgalleryapollo.com/wp/%E6%9D%8E%E7%9F%B3%E6%A8%B5-lee-shih-chiaou/
http://www.artgalleryapollo.com/wp/李石樵-lee-shih-chiaou/
3. 《南國美術殿堂─台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作品資料庫》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index.htm
4. 《台展作品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開發。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index.htm
5. 《全省美展一甲子數位美術館》http://www.tpg.gov.tw/DCEA/arts/content1.asp
6. 〈時代的他者─二二八年代美術的見證〉,國立台灣美術館。http://www.tmoa.gov.tw/skl/228/index.html
7. 《台灣美術圖像與文化解釋》http://140.109.18.74/dacs5/System/Exhibition/Exhibition_Detail.jsp?exhibition_id=221
8.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查詢》http://www.tfam.gov.tw/download/outfrm.asp
9. 《國立歷史博物館數位典藏》http://cbir.nmh.gov.tw/cgi-bin/nmhquery/query.cgi
10. 《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品數位閱覽》http://www1.tmoa.gov.tw/collections/index_c.asp
11.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品查詢》
http://www.kmfa.gov.tw/Desktop.aspx
12. 謝里法,〈台灣美術發展史上的國家認同意涵─以二十世紀東方媒材繪畫的命名為例〉,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http://www.tisanet.org/Activity/20060610/conference/3-3.pdf
13. 林明賢,〈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台灣畫家的留日經驗〉,《台灣美術史第七講》,2009。
http://blog.ncut.edu.tw/meworksv2a/meworks/page.aspx?no=2986
14. 彭明輝,〈李石樵風格之演變及其意涵〉專訪畫家李石樵影片旁白,清華大學藝術中心,1994.12。http://arts.nthu.edu.tw/programs_show.php?fdkind2=345&&my_pro=2&&time=2&&fdsn=84
(五) 報紙
1. 李石樵、吳天賞,〈第六回府展作品與美術界─李石樵與吳天賞對談〉,新竹州時報,1943.12。
2. 陳知青,〈美展先睹記〉,台灣新生報(第五版),1946.10.22。
3. 林獻堂,〈「台灣光復慶祝大會」致詞〉,新生報,1946.10.26。
4. 多 瑙,〈漫談臺灣藝文壇〉,人民導報,1946.12.1。
5. 張師勛,〈參觀第二屆美展〉,台灣新生報(第四版),1947.11.5。
6. 黃榮燦,〈正統美展的厄運─並評三屆『省美展出品』〉,台灣新生報(第四版),1948.12.29。
7. 黃 原,〈美展之窓〉,台灣新生報(第九版),1949.12.10。
8. 劉國松,〈現代繪畫的哲學思想─兼評李石樵畫展〉,聯合報,1958.6.16。
9. 徐復觀,〈現代藝術的歸趨〉,原載1961年8月14日香港華僑日報,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226。
10. 劉國松,〈為什麼把現代藝術劃給敵人?─向徐復觀先生請教〉,原載1961年8月29、30日聯合報,收錄於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頁230。
11. 李梅齡,〈李石樵彩繪玫瑰花魂〉,中國時報,1990.11.25。
12. 肇瑩如,〈老畫家:中早期畫作風采迷人─我的老師李石樵〉,經濟日報,1992.6.30。
13. 陳長華,〈八十五歲李石樵─光復初期、反映時代脈動〉,聯合報,1992.7.5。
14. 白雪蘭,〈李石樵的哲學〉,中國時報,1992.7.9。
15. 黃寶萍,〈李石樵畫作「無私」籌設基金會,管理美術館〉,民生報,1992.7.11。
16. 鄭乃銘,〈一段悲喜歲月,烙下深深痕跡,門生憶及過往,流露謝恩之情〉,自由時報,1992.7.11。
17. 林耀堂,〈畫家們的老師─李石樵門人口中的李老師及習畫情形〉,自立晚報,1992.7.15。
18. 林耀堂,〈一世的堅持─李石樵其人其畫〉,自立週報,1992.8.14。
19. 謝美敏,〈李石樵畫價屢創新高〉,商業周刊,1992.10.25。
20. 李維菁,〈大師特寫:前輩畫家凋零,李石樵病逝紐約─五斗米未曾折損「硬脾氣」,不賣畫、不求人、不碰政治〉,中國時報,1995.7.8。
21. 徐海玲,〈李石樵成立私人美術館〉,中國時報,1995.7.8。
22. 鐘文音,〈走過繪畫路─李石樵〉,聯合報,1995.7.8。
23. 鍾文音,〈李石樵留下大寶庫〉,聯合報,1995.7.8。
24. 黃寶萍,〈李石樵藝術風骨留畫壇〉,民生報,1995.7.8。
25. 賴素鈴,〈如跑馬拉松的畫家,步步堅持〉,民生報,1995.7.8。
26. 陳慧玲,〈李石樵辭世─台灣藝壇頓失瑰寶〉,自立早報,1995.7.8。
27. 鄭乃銘,〈星星殞落、畫壇之痛─畫家李石樵告別人間〉,自由時報,1995.7.8。
28. 盧家珍,〈李石樵辭世,夙稱台灣西畫泰斗〉,中央日報,1995.7.8。
29. 江衍疇,〈緬懷前輩畫家李石樵─走過一生繽紛色彩〉,工商時報,1995.7.15。
30. 李維菁,〈狂狷中,潛藏滄桑敏銳,感情深埋只有對畫流露〉,中國時報,1995.7.15。
31. 王哲雄,〈李石樵其人其事〉,中國時報,1995.7.15。
32. 戴鋒英,〈畫壇長跑健將李石樵馬不停蹄的畫筆停了〉,兒童日報,1995.7.15。
33. 廖修平,〈我的老師─李石樵〉,聯合報,1995.7.24。
34. 林天從,〈追念台灣老畫家─李石樵〉,民眾日報,1995.8.24。
35. 黎 蘭,〈追憶李石樵老師點點滴滴「將近四十年的師生情」〉,中國時報,1995.9.3。
36. 黃寶萍,〈李石樵溫室將復出〉,民生報,1995.10.25。
37. 夏 勳,〈賀李石樵老師榮獲台美基金會美術獎─兼述他的繪畫成就〉,自由時報,1995.11.24。
38. 賴素鈴、曾一定,〈李石樵作品驚暴偽冒風波〉,民生報,1996.4.7。
39. 曾肅良,〈「流氓」性格闖天下─李石樵是色彩的魔法師〉,財訊月刊。
40. 黃國禎,〈經歷風災與地震─前輩畫家作品風華再現〉,自由時報,2001.4.21。
41. 凌美雪,〈搶救李石樵─10件畫作緊急修護中〉,自由時報,2007.5.10。
(六) 辭典、百科全書
1. 《台灣年鑑》,台灣新生報,1947.4。
2. 《臺灣省通志稿卷六─學藝志藝術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58.6。
3. 《西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1984.4。
4. 《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台北:臺灣聯合文化,1988。
5.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目錄‧藝術篇(一)》,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
6. 《台灣歷史辭典》,台北:遠流,2004.9.1,2版1刷。
7. 《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史料特展圖錄(上、下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初版2刷,2005.4。
8. 《二二八事件辭典》,國史館,2008.2。
9. 《台灣全省美展文獻彙編》,蕭瓊瑞研究主持,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10。
10. 《台灣美展80年(1927~2006)(上、下冊)》,蕭瓊瑞研究主持,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10。
貳、 譯文書目
(一) 書籍
1. 石川欽一郎著,林皎碧譯,〈陳植祺君的藝術生涯─就遺作展談起〉,《藝術家》第251期,1996.4。
2. 古野直也著,許極燉編譯,《台灣近代化秘史》,高雄:第一出版社,1994.2。
3. 早田健文著,林皎碧譯,〈以繪畫連接台灣和日本─故楊三郎大師訪談記〉,《畫繪人生‧彩筆歲月─楊三郎紀念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10。
4. 奇普編著,呂澎譯,《藝術家通信─塞尚、凡‧高、高更通信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 陳才崑編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6。
6. 橫地剛著,陸平舟譯,梅丁衍校訂,《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台北:人間,2002.2。
7. 顏娟英等譯註,《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台北:雄獅,2001.3。
8. Arthur C. Danto著,林雅琪、鄭慧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After the End of Art)》,台北:麥田,2004。
9. Damian Grant著,蔡娜娜譯,《寫實主義 (Realism)》,台北:黎明文化,1985。
10. Edward F. Fry編著,陳品秀譯,《立體派(Cubism)》,台北:遠流,1991。
11. E. H. Gombrich著,雨芸譯,《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1998。
12. Guillaume Apollinaire 著,李玉民譯,《阿波利奈爾論藝術(Apollinaire Chroniques sur l’Art)》,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3. Heinrich Wölfflin著,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台北:雄獅,1998。
14. Herbert Read著,梁錦鋆譯,《藝術的意義—美學思考的關鍵課題(The Meaning of Art)》,台北:遠流,2011.8。
15. Hugh Honour & 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世界藝術史》,台北:木馬,2003.5。
16. H. W. Janson著,曾堉譯,《西洋藝術史》4現代藝術,台北:幼獅文化,1970。
17. Jacques Maquet著,武珊珊等譯,《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the visual arts)》,台北:雄獅,2003。
18. Jean-luc Chalumeau著,陳英德、張彌彌譯,《藝術原理:柏拉圖至今日的藝術哲學、批評和歷史(Les Théories de l’art : Philosophie, Critique et Histoire de l’art de Platon á nos Jours)》,台北:藝術家,2007.10。
19. Jean-luc Chalumeau著,陳英德、張彌彌譯,《西方當代藝術史批評(Histoire Critique de l’art Contemporain)》,台北:藝術家,2002。
20. Kandinsky著,吳瑪悧譯,《藝術與藝術家論(Essays über Kunst und Künstler)》,台北:藝術家,1998,2版。
21. Kandinsky著,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Über das Geistige in der Kunst)》,台北:藝術家,2006.8,11版。
22. Kandinsky著,吳瑪悧譯,《點線面(Punkt und Linie zu Fläche)》,台北:藝術家,2009.1,2版。
23. Michael Auping著,黃麗娟譯,《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台北:遠流,1991。
24. Picasso等著,常寧生編譯,《現代藝術大師論藝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3.12。
25. Robert Atking著,黃麗絹譯,《藝術開講(Art Speak)》,台北:藝術家,1997.12,2版。
(二) 專文、期刊
1. 林皎碧譯,〈上山總賀辭─昭和二年十月廿七日於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後藤會長致辭─昭和二年十月廿七日於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作品審查報告〉,《藝術家》第324期,2002.5。
2. 楊三郎撰文,郭雪湖插畫,林保堯譯,〈南方之行〉,《藝術家》第206期,1992.7。
參、 外文書目
(一) 書籍
1. 日展史編纂委員會委員会企画編輯,《日展史(10)》,東京:社団法人日展,1983.8.8;《日展史(11)》,1983.10.20;《日展史(12)》,1984.5.31;《日展史(13)》,1984.8.30;《日展史(14)》,1984.10.31。
2. Anna Moszynska, Abstract Art, Thames and Hudson, 1990.
3. Bernard Dorival, The School of Paris – in Musée d’Art Moderne, Harry N. Abrams, Inc., 1962.
4. Brandon Taylor,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Realis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for Art, Winchester, Hampshire: Winchester School of Art Press, 1987.
5. C. Harrison & P. Wood(eds.), Art in Theory 1900-1990: An Anthology of Changing Idea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2.
6. Clement Greenberg, Art and Culture, Boston : Beacon, 1965.
7. David Cottington, Cubism, Tate Gallery Publishing, 1998.
8. Dita Amory, Pierre Bonnard : The Late Still Lifes and Interiors,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2009.
9. Erle Loran, Cezanne’s Composition : Analysis of His Form with Diagrams and Photographs of His Motif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1970.
10. Erwin Panofsky,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2.
11. Fundació Joan Miró, Joan Miró 1893-1993, Bulfinch Press, Boston, New York, Toronto, London, 1993.
12. Galen A. Johnson, The Merleau – Ponty Aesthetics Reader : Philosophy and Painting,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tudies in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 Philosoph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Evanston, Illinois, 1993.
13. Gilles Néret, Henri Matisse, Taschen, 1996.
14. Herbert Read, The Meaning of Art, New York & Toronto &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51.
15. Ingo F. Walther, Pablo Picasso 1881-1973, Volume I:The Works 1890-1936, Benedikt Taschen, 1994.
16. Ingo F. Walther, Pablo Picasso 1881-1973, Volume II:The Works 1937-1973, Benedikt Taschen, 1994.
17. Jae Emerling, Theory for Art History,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05.
18. Jean Leymarie, Georges Braqu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Prestel-Verlag, Munich, 1988.
19. Jonathan Harris, Writing Back to Modern Art – After Greenberg, Fried, and Clark,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05.
20. Mel Gooding, Abstract Art, Tate Publishing, 2001.
21. Michael Podro, The Critical Historians of Art,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1983.
22. Michael Sullivan, Chinese A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Glasgow Press., London, 1959.
23. Moritz Geiger, The Significance of Art –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to Aesthetic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Klaus Berger, 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 1986.
24. Paul Wood, Varieties of Modernism,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2004.
25. Robert Kudielka, Paul Klee : The Nature of Creation, Hayward Gallery in Association with Lund Humphries, 2002.
26. Robert Rosenblum, Cubism and Twentieth-Century Art, Harry N. Abrams, Inc. Publishers, 2001.
27. Roland Doschka, Paul Klee:Selected by Genius 1917-1933, Prestel-Verlag, Munich, London, New York, 2001.
28. Serge Fauchereau, Braque,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 1987.
29. Skira, Art of the 20th Century 1920-1945 The Artistic Culture between the Wars,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 2006.
30. Timothy J. Clark, The Painting of Modern Life─Paris in the Art of Manet and His Followe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1986.
(二) 專文、期刊
1. 王白淵,〈永遠に藝術なるもの─第一次省展を見て〉,《台灣新生報》第二版,1946.10.23。
2. 王俊明,〈洋畫壇の權威─李石樵畫伯を訪ねて〉(洋畫權威─李石樵畫伯訪問記),《新新》第7期,1946.10,頁21。參閱《新新》月刊復刻版,台北:博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