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方昱智
Fang, Yu-Chih
論文名稱: 《當代》雜誌反權威論述之研究
指導教授: 陳佳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5
中文關鍵詞: 當代雜誌金恒煒反權威去中心臺灣主體性民主憲政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72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0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當代》雜誌為1986年至2010年在臺灣出版的知識性雜誌,屬月刊性質,總共有245期,主要係金恒煒等人所創立,其宗旨是引介西方思想思潮與刊登臺灣的學術和時事議題。

    《當代》的出版,可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為第1期至第118期(1986年5月至1996年2月);第二階段為第119期至第239期(1997年7月至2007年10月),雜誌自稱「復刊號」;第三階段為第240期至第245期(2010年6月至2010年11月),雜誌自稱「復出號」。

    儘管《當代》三個階段注重的議題不盡相同,惟貫穿著一個中心思想:就是「反權威」。反權威的部分,可以分三大點,第一點是引介「去中心化」議題。在政治方面,批判法西斯和帝國主義等威權政體和行徑;經濟方面,檢討資本主義,引介社會主義的思想;文化方面,不單單以西方文化或價值觀看待事情。

    第二是宣揚臺灣主體性。其一、在政治上,反對和中國統一,批判中國對臺灣文攻武嚇的行徑,同時,亦反對國民黨的政治人物走親中路線;其二、在教育和文化上,希望國民教育的內容培養具有臺灣意識和多元文化思維的國民,進而建立屬於臺灣的國族認同、語言和文化。

    第三,引介和宣揚「民主憲政的思想和議題」。《當代》除引介古今中外的自由民主思想外,也刊登不少關於臺灣政治、法治和時事的議題,亦報導數篇國外的民主運動。

    總體而言,《當代》雜誌主要由戰後嬰兒潮(1945年-1965年)出生的留洋華人學者,以較為淺顯易懂的語句介紹西方、臺灣和第三世界的時事議題和人文學術思想,供讀者收取知識新知,作者群的思想大多是自由派、中間偏左與溫和的保守主義。整體而論,他們具有批判性、標榜反對各種霸權,而且支持民主、自由、法治和人權的信念。

    《當代》最大的貢獻在於,替臺灣的學術圈引進世界上的思想,例如全球化、左派思潮、多元文化和後現代主義等,不過其缺失為「叫好不叫座」,以致雜誌無法擴及到廣大的讀者群,並支撐雜誌的銷路。不過,也因為在金恒煒持之以恆的經營之下,《當代》的呈現才能絢麗而多彩,同時讓臺灣思想史和刊物史留下一頁重要的篇章。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和研究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方向 8 第四節 本文章節架構 15 第二章 《當代》雜誌的發展歷程 17 第一節 戰後以來知識性雜誌之發展 17 第二節 金恒煒的創刊動機和經營方式 21 第三節 《當代》雜誌的分期 33 第三章 去中心化的議題 51 第一節 多元文化的論辯 51 第二節 帝國主義的檢討 59 第四章 臺灣主體性的發揚 69 第一節 族群、國家認同和兩岸關係議題 69 第二節 歷史教育的觀點 80 第五章 民主憲政議題之論辯 97 第一節 對集會和言論自由之闡述 97 第二節 國家權力制度之評論 106 第六章 結論 117 參考書目 123 附錄 135 附錄一 《當代》雜誌發行概要 135 附錄二 《當代》雜誌有關反權威文章的統計 136 附錄三 《當代》雜誌有關反權威文章的分類詳目 140 附錄四 《當代》雜誌各期專輯列表和分類 172 附錄五 口述歷史訪談整理資料 185 一、金恒煒 185 二、周樑楷 202 三、杜正勝 214 四、吳密察 225

    一、《當代》雜誌
    詳見附錄三

    二、工具書、政府出版品
    1.〈立法院第五屆第四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92:45(下),2003年11月1日,頁293~387。
    2.中華民國新聞年鑑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新聞年鑑》,臺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1。
    3.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83。
    4.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1996。
    5.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1983。
    6.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1995。
    7.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暫行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2005。
    8.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2009。
    9.許雪姬主編,《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
    10.陳世宏編,《雷震案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臺北:國史館,2002。

    三、報紙
    (一) 《中央日報》,1988-2006。
    1.〈少數人煽惑群眾在北市逞暴 李總統於院長痛心責令嚴懲為首分子〉,《中央日報》,1988年5月21日,第1版。
    2.〈社論:嚴懲非法暴亂分子〉,《中央日報》,1988年5月21日,第2版。
    3.〈馬英九疾呼:總統醒醒 全民厭煩〉,《中央日報》,2006年1月2日,第1版。

    (二) 《中國時報》,1985-2016。
    1.〈金鼎獎昨頒發 俞揆致詞指具教化意義〉,《中國時報》,1985年12月24日,第3版。
    2.〈社論:嚴懲暴亂行為維護美好家園〉,《中國時報》,1988年5月21日,第3版。
    3.杜正勝,〈本土─中國─世界〉,《中國時報》,1994年5月25日,第11版。
    4.〈主要經費來自哈佛大學燕京社 「當代」雜誌復刊了〉,《中國時報》,1997年7月10日,第25版。
    5.〈恐佈爆襲 重創紐約〉,《中國時報》,2001年9月12日,第1版。
    6.〈《高中歷史課程綱要座談》以臺灣史入門 將西元一千五百年後的中國史列入世界史……以獲得知識為目的 培養核心能力〉,《中國時報》,2003年12月14日,A16版。
    7.〈監委難產 國家考試恐延期〉,《中國時報》,2005年1月19日,第A2版。
    8.〈美自由之家評比 新聞自由 臺與日並列亞洲第一〉,《中國時報》,2006年4月29日,第A6版。
    9.〈處理陳聰明 馬:監院須先動作〉,《中國時報》,2009年6月12日,第A8版。
    10.〈違反預算法 謝志偉遭彈劾〉,《中國時報》,2010年2月12日,第A12版。

    (三) 《民生報》,1997-1998。
    1.〈讀者期盼中‘當代’復刊了〉,《民生報》,1997年7月7日,第19版。
    2.〈當代雜誌復刊 將與亞太對話〉,《民生報》,1997年07月10日,第19版。
    3.〈金鼎獎各類得獎名單揭曉〉,《民生報》,1998年12月20日,第19版。

    (四) 《自由時報》,1997-2015。
    1.金恒煒,〈《當代》的十年前與十年後〉,《自由時報》,1997年7月10日,第33版。
    2.蘇永耀,〈金恒煒 外省第二代 用筆愛臺灣〉,《自由時報》,2006年8月25日,第3版。
    3.〈中正機場更名臺灣桃園機場〉,《自由時報》,2006年9月1日,第A1版。
    4.〈第二預備金 藍委砍7.6億〉,《自由時報》,2008年4月10日,第A7版。
    5.〈扁:短報選舉結餘 妻匯海外〉,《自由時報》,2008年08月15日,第A1版。
    6.〈不願再受「馬政府羞辱」央廣董座等7人請辭〉,《自由時報》,2008年10月2日,第A6版。
    7.〈藍委干預公視預算 綠委批馬上伸黑手〉,《自由時報》,2008年12月11日,第A10版。
    8.〈說一套做一套 馬花公帑欺民〉,《自由時報》,2009年8月30日,第A4版。
    9.〈臺灣媒體自由 大幅倒退23名〉,《自由時報》,2009年10月21日,第A1版。
    10.〈監院彈劾 陳聰明請辭〉,《自由時報》,2010年1月20日,第A1版。
    11.〈憂慮中國影響臺灣言論自由 自由之家點名旺旺中時集團〉,《自由時報》,2010年4月30日,第A1版。
    12.〈用公款宣傳入聯 謝志偉不受懲戒〉,《自由時報》,2010年5月22日,第A2版。
    13.金恒煒,〈「當代」復出〉,《自由時報》,2010年6月26日,第19版。
    14.〈涉貪瀆 4司法官聲押 涉行賄 何智輝失聯〉,《自由時報》,2010年7月14日,第A1版。
    15.〈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 獲諾貝爾和平獎〉,《自由時報》,2010年10月9日,第A1版。
    16.李筱峰,〈金恒煒有義‧臺灣人有情〉,《自由時報》,2010年10月24日,第A21版。
    17.〈二次金改 扁等21被告全無罪〉,《自由時報》,2010年11月6日,第A1版。
    18.〈扁4案有罪定讞 海角七億追回6.8億〉,《自由時報》,2015年1月6日,第A2版。

    (五) 《亞洲週刊》,2019
    1.江迅、袁瑋婧專訪,〈馬英九首談統一條件 方式和平過程民主〉,《亞洲週刊》,33:12(香港,2019.3.31),頁68-70。

    (六) 《南方周末》,2011。
    1.張鐵志,〈《當代》:一個臺灣思想雜誌身世的故事〉,《南方周末》,1409(中國廣州,2011.2),D18版。

    (七) 《新臺灣新聞周刊》,2006。
    1.李鴻典,〈相交三十年,李永熾讚金恒煒外省人愛臺灣典範〉,《新臺灣新聞周刊》,545(臺北,2006.9),頁24-29。
    2.李鴻典,〈金恒煒藉副刊,引進歐美思潮〉,《新臺灣新聞周刊》,545(臺北,2006.9),頁29。

    (八) 《經濟日報》,1994。
    1.〈今年金鼎獎得獎名單公布 將於下月16日舉行頒獎典禮〉,《經濟日報》,1994年12月27日,第40版。

    (九) 《聯合報》,1967-2004。
    1.〈美國定明天 為哥倫布日〉,《聯合報》,1967年10月11日,第6版。
    2.〈金鼎獎得獎名單公布 聯合報系獲四項榮譽〉,《聯合報》,1985年11月1日,第3版。
    3.王震邦,〈人文雜誌的關懷與追尋〉,《聯合報》,1986年10月7日,第8版。
    4.〈金色年代 鼎鼎有名 聯合報系 濟濟多士〉,《聯合報》,1987年11月2日,第3版。
    5.江中明,〈文星休刊?出擊!〉,《聯合報》,1988年5月23日,第5版。
    6.〈社論:要擺脫「走上街頭」的麻醉藥〉,《聯合報》,1988年5月24日,第2版。
    7.〈金鼎獎得主揭曉〉,《聯合報》,1988年10月3日,第2版。
    8.張北海,〈混蛋/偉大的 哥倫布!〉,《聯合報》,1992年1月30日,第19版。
    9.張北海,〈混蛋/偉大的 哥倫布!〉,《聯合報》,1992年1月30日,第19版。
    10.〈發現美洲五百周年 原住民一片抗議聲〉,《聯合報》,1992年10月14日,第9版。
    11.〈發現美洲五百周年 原住民一片抗議聲〉,《聯合報》,1992年10月14日,第9版。
    12.杜正勝,〈歷史教育要如何鬆綁〉,《聯合報》,1995年1月23日,第11版。
    13.〈金鼎獎 得獎名單揭曉〉,《聯合報》1995年11月12日,第5版。
    14.吳興文,〈96年出版現象剖析 「贏家通吃的社會」!〉,《聯合報》,1996年12月23日,第43版。
    15.〈認識臺灣 引起意識形態之爭〉,《聯合報》,1997年6月4日,第19版。
    16.〈當代復刊 強調臺灣味〉,《聯合報》,1997年7月10日,第18版。
    17.〈李登輝力挺馬英九〉,《聯合報》,1998年12月2日,第2版。
    18.〈金鼎獎揭曉 聯合報系得七獎項〉,《聯合報》,2000年7月8日,第13版。
    19.〈金鼎獎揭曉 雜誌 新客 登榜入目來〉,《聯合報》,2002年7月12日,第13版。
    20.〈新聞自由評比 臺灣排名50 〉,《聯合報》,2004年4月30日,第A4版。
    21.〈南天書局魏德文 獲金鼎終身成就獎〉,《聯合報》,2004年6月22日,第12版。
    22.〈反回導演遇刺亡〉,《聯合報》,2004年11月3日,第A11版。
    23.〈入聯公投 新聞局花2400萬公帑〉,《聯合報》,2007年9月11日,第A4版。
    24.〈臺灣前途誰決定 謝:歡迎馬靠近〉,《聯合報》,2008年03月15日,第A4版。
    25.〈監委同意權投票 監察院下月上路〉,《聯合報》,2008年7月5日,第A3版。
    26.〈綠批馬犒賞子弟 中央社反駁〉,《聯合報》,2008年10月10日,第A2版。
    27.〈一致通過 扁家弊案 全改由蔡守訓審理〉,《聯合報》,2008年12月26日,第A1版
    28.蘇起,〈臺灣的大三角與小三角〉,《聯合報》,2010年7月28日,第A4版。
    29.周美惠,〈建國百年紀錄片 讓國父自己講話〉,《聯合報》,2010年8月5日,第A12版。
    30.胡佛、周陽山,〈國父是拼裝的夢想家?〉,《聯合報》,2010年8月9日,第A15版。

    (十) 《聯合晚報》,1988-2005。
    1.〈請願變質暴力〉,《聯合晚報》,1988年5月21日,第1版。
    2.〈學生被捕 驚懼不滿〉,《聯合晚報》,1988年5月21日,第3版。
    3.〈社論:不要“陰謀理論”〉,《聯合晚報》,1988年5月24日,第2版。
    4.〈印第安人 向哥倫布討回公道!〉,《聯合晚報》,1992年10年12日,第6版。
    5.杜維明,〈《當代》第一〇〇期〉,《聯合晚報》,1994年8月29日,第15版。
    6.〈馬就任:重新執政〉,《聯合晚報》,2005年8月19日,第2版。

    (十一) 《蘋果日報》,2005。
    1.包淳亮,〈《當代》的殘忍〉,《蘋果日報》,2005年11月8日,A14版。

    四、專書論文
    1.王天濱,《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2。
    2.吳乃德,《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二 自由的挫敗》,新北:衛城出版,2013。
    3.李永熾,〈文化交流的中介雜誌:《當代》〉,《幼獅文藝》,437(臺北,1990.5),頁34-35。
    4.李永熾,《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臺北:游擊文化,2019。
    5.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臺灣主體性的建構》,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
    6.李惠宗,《憲法要義》,臺北:元照出版社,2001。
    7.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
    8.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元照出版公司,1999。
    9.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權力分立》,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
    10.林惠萱,〈臺灣黨外雜誌之研究--以《蓬萊島》系列為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11.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
    12.金宜久,《簡明伊斯蘭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4。
    13.金恒煒,《我的正義法庭》,臺北:前衛出版社,2014。
    14.金恒煒,《面對獨裁─胡適與殷海光的兩種態度》,臺北:允晨文化,2017。
    15.周維萱,〈多元文化主義下族群關係─以美、加、新三國為分析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16.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臺北︰言心出版社,1977。
    17.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1998。
    18.若林正丈著,李承機等譯,薛化元審定,《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19.風雲論壇出版社,《90年代我國的新聞傳播事業》,台北:中國新聞學會,1997。
    20.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著,《現代憲法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08。
    21.許建榮、曾韋禎,《馬經:你想像不到的馬英九》,臺北:玉山社,2007。
    22.陳佳宏,《臺灣獨立運動史》,臺北:玉山社,2006。
    23.陳佳宏,《鳳去臺空江自流─從殖民到戒嚴的臺灣主體性探究》,臺北:柏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
    24.陳俊斌,〈雜誌創刊風景─雜誌中的臺灣史〉,《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台北,2007.9),頁23-29。
    25.陳婉真,《一切為中國》,出版地不詳,出版社不詳,1978。
    26.楊澤,《狂飆八〇: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臺北:時報文化,1999。
    27.雷震,《我的母親》,香港:七十年代雜誌社,1978。
    28.劉性仁,《兩岸關係:主權爭議何去何從?》,臺北:時英出版社,2004。
    29.劉義周,〈臺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選舉研究》,1:1(臺北,1994.5),頁53-73。
    30.蕭高彥,〈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和反思〉,《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6(臺北,1997.6),頁1-27。
    31.薛化元,〈建構臺灣主體性與國家認同正常化〉,《新世紀智庫論壇》(臺北,2007.12),頁70-74。
    32.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
    33.韓國棟,《走在風間浪頭上:杜正勝的臺灣主體教育之路》,臺北:時報出版社,2016。
    34.安德魯‧海伍德(Andrew Heywood)著,林文斌、劉培元譯,《政治學》,臺北:韋伯文化,1998。
    35.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adie Said)著,傅大為、廖炳惠、蔡源校訂林,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譯,《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1999。
    36.勞勃•楊格(Robert J.C. Young)著,周素鳳、陳巨擘主譯,《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國立編譯館,2006。
    37.羅伯特‧尼斯貝(Robert Nisbet)著,邱辛曄譯,《保守主義》,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38.羅傑‧史庫頓著(Roger Scruton),王皖強譯,《保守主義》,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39.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劉軍寧譯,《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臺北:五南圖書,2016。

    五、西文文獻
    1.Schumpeter ,Joseph,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1946.
    2.Banksto ,C.L, Racial and Ethnic Relationsin America. Volume II III,N.Y:Salem,2000.
    3.Gramsci, Antonio,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Quentin Hoare & Geoffrey Nowell Smith ,New York :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1.
    4.Ibrahim ,Saad Eddin, “A Note from Prison: Legitimate Accounts, Wrong Accountant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Islam in the Modern World newsletter, 9(January, 2002), p.11.
    5.Levine, Mark, “Muslim Responses to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Islam in the Modern World newsletter, 10(July, 2002), p.1-2.
    6.M. Josephy Jr.,Alvin, America in 1492: The World of the Indian Peoples Before the Arrival of Columbu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1.
    7.Sanneh, Lamin, "Sacred and Secular in Islam: Policy implications," Transformation, 19:3(July 2002), pp. 153-159.
    8.Shils ,Edward, Center and Periphery: Essays in Macro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9.Zinn ,Howard, Christopher Columbus and the Myth of Human Progress, 1492–1992, Amsterdam: Open Magazine Pamphlet Series, 1992.

    六、網路資料
    1.〈哥倫布日褪色?美多地區同天慶原住民日〉,「大紀元時報」,閱覽時間:2019年6月30日,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15/10/11/n4547317.htm
    2.〈馬英九、蕭萬長的人權政策〉,閱覽時間:2019年6月15日,網址:https://ws.nd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hZG1pbmlzdHJhdG9yLzEwL3JlbGZpbGUvMC8yNjkzLzAwMjc5MDFfMTYucGRm&n=OTQyNDE3MzczMzcxLnBkZg%3D%3D&icon=..pdf
    3.〈新聞週刊國際版專訪 馬:統一的時機尚未成熟〉,「中央社」,2005年12月19日;「中央社新聞資料庫」,序號:20051219cap0445,閱覽時間:2019年6月20日,網址:http://search.cna.com.tw/SimpleSearch/SimpleSearchNews
    4.「98高中歷史課綱‧大家談」,閱覽時間:2019年6月16日,網址:http://98history.blogspot.com/2010/03/98.html
    5.「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網站」,閱覽時間:2018年12月31日,網址: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523034039/http://history.moe.gov.tw:80/milestone.asp?YearStart=81&YearEnd=90&page=11
    6.「中華民國總統府」,閱覽時間:2019年6月25日,網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
    7.「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閱覽時間:2019年6月25日,網址:https://www.mac.gov.tw/
    8.「周樑楷的史學園地」,閱覽時間:2019年8月2日,網址:http://myweb.fcu.edu.tw/~t91093/1/index.html
    9.「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閱覽時間:2019年7月3日,網址:https://esc.nccu.edu.tw/app/news.php?Sn=166#
    10.「國民教育社群網」,閱覽時間:2018年11月8日,網址: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0.php
    11.「普通高級中學歷史課程綱要」(101學年度起高一新生適用,至104年7月31日止)」,網址:https://docs.google.com/gview?url=http://www.k12ea.gov.tw/files/common_unit/a7285432-45bf-4371-b514-3eb12aff9871/doc/101%E6%AD%B7%E5%8F%B2%E8%AA%B2%E7%A8%8B%E7%B6%B1%E8%A6%81_1000527(%E6%AD%B7%E5%8F%B2%E5%90%AB%E7%99%BC%E5%B8%83%E4%BB%A4).pdf&embedded=true
    12.周婉窈,〈新政府撥亂反正?還是歷史教育大復辟? ──高中歷史課綱要改成怎樣,請大家來關心!〉,「南方電子報」,閱覽時間:2019年2月26日,網址:https://enews.url.com.tw/south/56491
    13.周樑楷,〈給各位參與高中歷史科新課綱委員的一封公開信〉,現刊載於「歷史教育」部落格,閱覽時間:2018年12月26日,網址:http://lkchou3.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_29.html
    14.黃柏翰,〈21世紀儒家思想現代轉化的研究視角與格局〉,「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閱覽時間:2019年7月16日,網址:http://www.ihs.ntu.edu.tw/10publications02_3703bobhan.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