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品曲
Shih, Pin-Chu
論文名稱: 漢魏時期中國西南地區明器〝錢樹〞之圖像內涵暨淵源探析
The Research of the "Money Tree",excaved from the graves during Han to Wei dynasties in South-west China
指導教授: 邢義田
Xing, Yi-Tien
王正華
Wang, Cheng-Hu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0
中文關鍵詞: 錢樹神樹絲綢之路漢代畫像西王母龍神早期佛像斯基泰
英文關鍵詞: money tree, axis mundi, tree of life, art of Han dynasties, Xi Wang Mu, god of dragon, early Buddhist images, Scythia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75下載:17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錢樹僅見於以蜀地為中心的中國西南地區之漢魏時期墓葬,雖然絕大多數錢樹屬漢族所有,但,錢樹上的諸多圖像,卻多顯示了濃厚的域外文化色彩,除此之外,以青銅打造神樹之俗,此前一也都不見於漢族。諸此,無一不暗喻著,錢樹由生發到消失,整個發展過程的始末,都陸續受到域外民族的影響。以錢樹的出現來說,可能也有此前活動於此地的塞種或與之頗有往來的游牧或半農半牧部族的影響;同時,隨著時間的演進,也陸續添加新的圖像元素進來,特別是胡人西王母、類馬龍首、對獸圖像、佛像…等,箇中,月氏民族可能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這裡,相當重要的是,這些域外因子,特別是早期佛像的部分傳入蜀地的路線,雖然,也多有學者主張乃循西南絲綢之路,本文猶且推測,其循北方絲綢之路南道,再東接羌中道(河南道),更進而東向陝南、東南下蜀地的可能性更高,雖說如此,我們仍不排除其他圖像猶有循行其他路徑而入的可能。畢竟,諸多考古資料顯示,此地當時對外交通的四通八達,其實超乎我們想像之外。
    此外,若純粹就錢樹上的諸多圖像來看,錢樹作為引魂升天之天梯性質,無庸置疑,以僅見的未受盜擾之墓葬中錢樹的擺置位置看來,也透露出了這樣的訊息;然則,也有部分圖像顯示出錢樹可能也是子孫墓祭時,溝通並向已逝先祖甚或西王母、佛陀等仙神祈求富貴吉祥的媒介。除了升仙、祈福的功能,錢樹更有辟邪之效,其厭鎮對象,除了可能侵擾塚墓安寧的魑魅魍魎,也包括了升仙途中可能遭遇的鬼魅惡獸,換言之,也即清除升仙過程中可能遭遇的阻礙。總而言之,錢樹主要的功能還是在助導升仙,如此通天、也長發光錢幣之樹,其神樹性質殆無疑義。而如此神樹,其實同時容有游牧或半農半牧部族的神樹崇拜及漢族既有的神樹概念和升仙思想。當然,這也與此地特有的地理環境、歷史背景有關,也因此,錢樹僅曇花一現於此時此地。

    緒論--------------------------------------------------1 第一節:簡介錢樹及前人研究-------------------------------1 第二節:研究動機、主旨和方法------------------------------4 第壹章:錢樹形制與所屬時空之特點--------------------5 第一節:錢樹基本形貌--------------------------------------5 一、 報告所錄已修復完整之錢樹形貌-------------------------5 二、 錢樹基本形制與特點----------------------------8 第二節:錢樹流行時間、出土範圍及所屬墓葬特點-------------11 一、 流行時間---------------------------------------------17 二、 出土範圍----------------------------19 三、 墓葬特點------------------------------------21 第三節:錢樹樹身之類型、風格暨其風格異同所透露出的重要訊息30 一、 銅質樹體之基本類型--------------------------31 二、 風格異同所透露出的訊息--------------------35 第四節:結合錢樹所屬時空暨圖像特點所透露出的重要信息------41 一、 出土地點多位西南絲綢之路----------------41 二、 錢樹上屢見胡人形象---------------------42 三、 中國西南地區近似於斯基泰藝術表現之遺物-------------46 四、 佛像初傳中國循滇緬道?-------------------49 五、 錢樹—移民文化的產物------------------------50 第貳章:意在通天的相關圖像---------------------53 第一節:璧翣及雙闕天門------------------------------------53 一、 樹幹或主葉上之巨璧形飾--------------------53 二、 漢畫中璧形圖像的功能----------------------54 三、 中國既有的魂、魄概念---------------------------55 四、 璧翣之於升仙------------------------------------57 五、 璧、闕構成的天門圖像----------------------------58 六、 錢樹上璧形飾的象徵意涵與功能----------------61 七、 西王母與玉----------------------------------62 八、 蜀地天門觀------------------------------63 第二節:鼎----------------------------------64 一、 錢樹上的鼎形圖像-----------------------------64 二、 漢畫上的鼎形圖像-----------------------64 三、 錢樹上鼎形圖像的象徵意涵與功能---------------65 小結--------------------------------------------66 第參章:以西王母為主題、體現升仙思想的相關圖像------------67 第一節:各類錢樹、錢樹座的西王母及升仙主題的表現手法------67 一、 西王母等相關思想在各類型銅質樹身的表現---------------67 二、 西王母及升仙思想在錢樹座上的表現-------------75 三、 攸關升仙思想的其他圖像:《仙人驅象、送藥圖》、《求藥圖》、《牽馬圖》----------------------------78 第二節:概論錢樹西王母及升仙圖像之表現特點 ---------------80 一、 各類錢樹、錢樹座對西王母、升仙主題的表現手法---------80 二、 錢樹上西王母圖像的基本成員、淵源與基本的象徵意涵-----83 三、 以錢樹來體現升仙思想的意義-----------------------90 第三節:近似於塞人藝術的表現形式-------------------------91 一、 錢樹上的胡人西王母圖像---------------92 1. 類型--------------------------------------------92 2. 一致特點:被髮-----------------------93 3. 被髮之文化背景--------------------------------94 二、 龍虎座與雙虎座西王母--------------------------96 1. 類型-------------------------------------------------96 2. 淵源------------------------------------------96 A. 塞種等部族雙馬(龍)神崇拜------------------97 B. 塞種等部族雙馬(龍)神信仰與西王母龍虎座的關連--------100 C. 雙馬神崇拜在錢樹的其他體現------------------------103 三、 印歐雙馬神信仰進入蜀地,展現於錢樹的進程-----------104 四、 雙馬神信仰流入四川一地可能的時間及路徑----------107 小結---------------------------------------------114 第肆章:佛像與象奴驅象-------------------------115 第一節:佛像------------------------------------------115 一、 錢樹上的佛像類型-----------------------------115 二、 四川及中國其他地區的早期佛像或相關圖像-------------117 三、 於中國佛教史與藝術史研究的意義----------118 1. 各地早期佛像之斷代仍有爭議-------------118 2. 佛教初傳中國之路線------------------------120 A. 北方絲綢之路------------------------120 B. 海上絲綢之路------------------------120 C. 西南絲綢之路---------------------------------------131 E. 佛教、佛像初傳中國之路問題總結--------------133 3. 四川一帶錢樹佛像的來源------------------------------134 4. 佛像何以出現於錢樹?出現於錢樹的意義?-----------138 第二節:象奴驅象----------------------------------------143 一、 錢樹上的《象奴驅象》與《乘象圖》------------------143 1. 內容與在錢樹上的位置-----------------------143 2. 中國同時其其他地區類似圖像---------------143 二、 與四川或中國其他地區出現的類似圖像有何關連?--------145 1. 中國各地出現這類圖像母題的地域特點、可能的輸入路線----145 2. 與佛教思想的關連---------------------------146 三、錢樹上這類圖像母題可能的來源--------------------150 小結----------------------------------------------------152 第伍章:作為鎮墓、辟邪之用的圖像-----------------153 第一節:天祿、辟邪座-----------------------------------153 一、 天祿、辟邪錢樹座的類型---------------------------153 二、 天祿、辟邪之辨(形貌與名稱)-----------------154 1 何謂天祿、辟邪?----------------------------------154 2. 何以成鎮墓獸?-----------------------------------156 A. 中國傳統以石犀鎮墓之俗-----------------------156 B. 中國傳統鹿角鎮墓獸---------------------------157 C. 何者一角?何者二角?-------------------------158 D. 何以為鎮物?----------------------------------------159 三、 天祿、辟邪的域外淵源-------------------------160 1. 中國早期翼獸的演變----------------------------------160 2. 中國早期翼獸的源流-------------------------------162 3. 四川天祿、辟邪錢樹座在整個有翼神獸東傳的脈絡---------164 第二節:神荼、鬱壘與力士--------------------------------168 第三節:射獵、狩獵或格鬥圖像-------------------------171 第四節:其他--------------------------------------------174 一、 並排於樹幹、璧好中央之熊、熊座-------------------174 二、 雙獸交媾----------------------------------------174 三、 星象符號------------------------------174 小結---------------------------------------------------177 第陸章:對富貴吉祥的追求----------------------178 第一節:對官爵的追求(猴、雀、桂樹)--------178 第二節:對富貴的追求(人物擊錢、擔錢、搖樹)-------------182 第三節:對多子、吉祥的渴望(羊)------------------------185 小結-----------------------------------------------------186 第柒章:人物圖象辨識(方士或仙人)-------------188 第捌章:錢樹之〝神樹〞性質、功能與源流-----191 第一節:錢樹之性質與功能---------------------------------191 一、 墓祭之俗-------------------------------------------192 二、 靈木之於塚墓的意義---------------------------------193 三、 小結------------------------------------------------191 第二節:錢樹之源流--------------------------------------196 一、 巴蜀舊有的神樹崇拜遺存-------------------------196 二、 華夏族傳統的神樹崇拜----------------------------198 1.華夏族古來的神樹崇拜------------------------------198 2.與錢樹同時或稍早的青銅樹形器藝術表現------------------203 三、 錢樹所體現傳統華夏神樹崇拜之外的藝術表現-----------205 小結---------------------------------------------210 總結----------------------------------------------211 附錄(已刊怖的錢樹資料)------------------------214 參考文獻-------------------------------------------221 附圖 地圖一:錢樹地理分佈圖-----------------------233 地圖一:公元2世紀中國對外交通路線----------234 地圖三:西域地圖---------------------------235 地圖四:西南絲綢之路-------------------------------236 圖版----------------------------------------------------237

    壹、中文
    (一)、史料
    周‧左丘明,《左傳》(台北:老古出版社,1978)。
    西漢‧劉向,《戰國策》(台北:里仁出版社,1990)。
    西漢‧劉向編輯,《楚辭》(北京:中華書局,1985)。
    西漢‧司馬遷,《史記》百衲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
    西漢‧劉安撰,楊堅點校,《淮南子》(長沙 :岳麓書社,1989)。
    東漢‧班固,《前漢書》百衲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
    東漢‧張衡,《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東漢‧許慎記,宋‧徐鉉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85)。
    東漢‧鄭玄注,《禮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百衲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
    南朝梁‧蕭統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晉‧陳壽,《三國志》百衲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晉‧葛洪撰,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晉‧王喜,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舊題漢‧東方朔撰,晉‧張華注《神異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徐堅,《初學記‧社稷》(北京:中華書局,1962)。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王溥,《唐會要》(中冊)卷三十三〈散樂條〉(北京:中華書局,1955)。
    宋‧郭茂倩輯,《樂府詩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
    清‧郭璞注,《爾雅》(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卷六〈封禪〉(北京:中華書局,1989)。
    清‧嚴可均編,《全漢文》第五十四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南北朝詩》上(北京:中華書局,1983)。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台北:河洛圖書,1974年景印再版)。
    魯迅,《古小說鉤沈》(香港:新藝出版社,1967)。
    《大正藏》(台北:新文豐,1983)。
    《道藏》(上海:上海書店等,1994)。
    (二)、論文
    〈二畫〉
    丁謙,〈《後漢書》西域地理考證〉,《蓬萊軒地理叢書》(台北:藝術印書館,1971)。
    (美)卜蘇珊,〈中國六世紀的元氏墓志上的雷公、風神圖〉,《敦煌研究》1991:3,頁,41-51。
    〈三畫〉
    于豪亮,〈記成都揚子山一號墓〉,《文物參考資料》1955:9,頁70-79。
    于豪亮,〈〝錢樹〞、〝錢樹座〞和魚龍漫衍之戲〉,《文物》1961:11,頁43-45。
    三台縣文化館,〈四川三台縣發現東漢墓〉,《考古》1976:6,頁395。
    大理州文物管理所,〈雲南大理市下關城東漢紀年墓〉,《考古》1997:4,頁63-72。
    大邑文化局,〈大邑縣董場鄉三國畫像磚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四關考古報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頁382-396。
    (日)山田明爾、木田知聲、入澤崇,〈〝早期佛教造像南傳系統〞研究概況及展望〉,《東南文化》1991:3、4合刊,頁50-56。
    (日)小南一郎著,孫武昌譯,〈西王母與七夕文化傳承〉,鄭志明主編,《西王母信仰》(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7),頁156-159。
    〈四畫〉
    內江市文管所、簡陽縣文化館,〈四川簡陽縣鬼頭山東漢崖墓〉,《文物》1991:3,頁20-25。
    王靜如,〈論吐火羅及吐火羅語〉,《中德學誌》第5卷1、2合期(1943),頁224-232。
    王炳華,〈古代新疆塞人歷史鉤沈〉,《先秦、秦漢史》1985:1,頁45-56。
    王壽芝,〈城固出土的漢代桃都〉,《文博》1987:6,頁91-92。
    王壽芝,〈桃都‧天雞‧搖錢樹〉,《中國文物報》1990.9.13。
    王有鵬,〈犍為巴蜀墓的發掘與蜀人南遷〉,《考古》1984:12,頁1114-1117。
    王育成,〈東漢道符釋例〉,《考古學報》1991:1,頁45-56。
    王仁湘,〈漢畫芝草小識—從四川出土的漢畫像磚石談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四川考古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頁201-212。
    王建緯,〈渠縣出土東漢時辟邪錢樹座及相關問題〉,《四川文物》1994:5,頁26-28。
    王清建,〈論漢畫中的玄武形象〉,《中原文物》1995:3,頁38-40。
    王庭福,〈合江出土東漢石蟾蜍樹座〉,《四川文物》,1998:6,頁68。
    王子今,〈漢代畫像中的錢紋圖像〉,《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1999(6),頁27-37。。
    尹盛平,〈西周蚌雕頭像種族初探〉,《文物》1986:1,頁46-49。
    尹偉先,〈塞克的涵義、起源與分佈〉,《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91:3,頁53。
    申斌,〈〝婦好墓〞玉器材料探源〉,《中原文物》1991:1,頁73-78。
    孔凡勝〈研究搖錢樹貨幣文化的現實意義〉,《漢畫‧錢樹‧貨幣文化》,頁36-37。
    〈五畫〉
    甘肅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蘭新鐵路武威—永昌沿線工地古墓清理概況〉,《文物參考資料》1956:6,頁39-41。
    甘博文,〈甘肅武威雷台東漢墓清理簡報〉,《文物》1972:2,頁16-19。
    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組,〈廣漢中興公社古遺址調查簡報〉,《文物》1961:11,頁22-27。
    四川大學歷史系七八級考古實習隊、宜賓縣文化館,〈四川宜賓縣黃傘蓋墓群調查及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84:6,頁12-33。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忠縣涂井蜀漢崖墓〉,《文物》1985:7,頁49-95。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涪陵地區文化局,〈四川涪陵三堆子東漢墓〉,《文物資料叢刊》10(1987),頁136-141。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武隆縣文化館,〈四川省武隆縣江口鎮漢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90:6,頁36-45。
    四川省達縣地區文化局,〈四川達縣市曹家梁東漢墓〉,《考古》1995:1,頁28-29、80。
    古麗婭,〈新疆呼圖壁康家石門子岩雕畫的初步研究〉,《美術研究》1990:3,頁51-55。
    母學勇,〈劍閣青樹村漢墓清理簡報〉,《四川文物》1989:5,頁61-63。
    史占揚,〈西南川滇緬印古道探論—兼述早期佛教之南傳入蜀〉,《東南文化》1991:3,頁62-63。
    史占揚,〈四川古代搖錢樹及其一般性文化內涵〉,《四川文物》1999:6,頁28。
    白鳥方郎(青山譯),〈石寨山文化見系文化影響—種族=民族交流經路〉,《民族譯叢》1980:4,頁49-54、60。
    〈六畫〉
    朱希祖,〈天祿辟邪考〉,《六朝陵墓調查報告》(中央古物調查委員會,1935),頁183-199。
    朱活,〈商幣篇—兼談建國以來出土的商代貨幣〉,《四川文物》1985:1,頁5-11。
    成都市文物管理處,〈四川成都曾家包東漢畫像磚石墓〉,《文物》1981:10,頁25-32。
    江玉祥,〈古代西南絲綢之路沿線出土的〝搖錢樹〞探析〉,江玉祥主編《西南絲綢之路研究第二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頁116-117。
    江玉祥,〈關於考古出土的〝搖錢樹〞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四川文物》2000:4,頁13-16。
    〈七畫〉
    吳振祿,〈保德縣新發現的商代青銅器〉,《文物》1972:4,頁62-64。
    吳榮曾,〈鎮墓文中所見到的東漢道巫關係〉,《文物》1981:3,頁59-60。
    吳焯,〈西伯爾罕的寶藏及其在中亞使研究中的地位〉,《考古與文物》1987:4,頁90-95。
    吳焯,〈佛教蜀身毒道傳播說質疑〉,《東南文化》1992:5,頁159-168。
    吳焯,〈四川早期佛教遺物及其年代與其傳播途徑的考察〉,《文物》1992:11,頁40-41。
    吳妍春,〈新疆古代的動物紋樣藝術〉,《西域研究》1995:2,頁62-70。
    作銘(夏鼐),〈我國出土的蝕花的肉紅石髓珠〉,《考古》1974:6,頁382-385。
    汪寧生,〈晉寧石寨山青銅器圖像所見古代民族考〉,《考古學報》1979:1,頁423-439。
    李復華、曹丹,〈樂山漢代崖墓石刻〉,《文物參考資料》,1957:5,頁61-62。
    李洪甫,〈江蘇連雲港市花果山出土的漢代簡牘〉,《考古》1982:5,頁476-480。
    李洪甫,〈孔望山造像中部分題材的考訂〉,《文物》1982:9,頁66-70。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的傳說〉,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4),頁389-413。該文原載《中外文學》第15卷第5期(1986.10)。
    李豐楙,〈神仙三品說的原始及其演變〉,《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6)。
    李伯謙,〈城固青銅器群與早期蜀文化〉,徐仲舒編,《巴蜀考古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原載《考古》1984:12)。
    李昆聲,〈從雲南考古材料看氐羌文化〉,《思想戰線》1988:1,頁59-62。
    李錦山,〈考古資料反映的漢代葬俗〉,《東南文化》1989:3。
    李剛,〈從漢晉胡俑看東南地區胡人、佛教之早期史〉,《東南文化》1989:2,頁11-15。
    李剛,〈漢晉胡俑發微〉,《東南文化》1991:3,頁73-81、85。
    李剛,〈佛教海路傳入中國論〉,《東南文化》1992:5,頁133-147。
    李剛,〈漢晉胡俑及佛教初傳中國摭遺〉,《東南文化》1994:1,頁122-129。
    李朝真,〈雲南大理出土胡俑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東南文化》1991:6,頁52。
    李軍,〈蘆山的東漢石刻〉,《四川文物》1994:6,頁61。
    李真玉,〈試析漢畫中的蟾蜍〉,《中原文物》1995:3,頁34-37。
    李衛星,〈論漢代與西域關係在漢畫中的反映〉,《考古與文物》1995:5,頁55-62。
    李衛星,〈對四川漢畫中〝天門〞圖像的新認識〉,《中原文物》1996增刊,頁149-151。
    李零,〈出山與入塞〉,《文物》2000:2,頁87-95。
    李零,〈論中國的有翼獸〉,《中國學術》2000:1(5),頁62-134。
    何志國,〈四川綿陽河邊東漢崖墓〉,《考古》1988:3,頁219-226。
    何志國,〈四川綿陽何家山1號東漢崖墓清理簡報〉,《文物》1991:3,頁5-6。
    何志國,〈四川綿陽何家山2號東漢崖墓清理簡報〉,《文物》1991:3,頁9-19。
    何志國,〈從四川綿陽出土的中國最早的銅像談起〉,《文物天地》1991:5,頁35-37。
    何志國,〈試談綿陽出土東漢佛像及其相關問題〉,《東南文化》1991:5,頁23-30。
    何志國,〈〝早期佛教造像南系統中日學術研討會〞述評〉《東南文化》1991:6,頁61-66。
    何志國,〈略論四川早期佛教造像〉,《東南文化》1992:5,頁149-158、215。
    何志國,〈〝四川樂山麻浩一號崖墓〞年代商榷〉,《考古》1993:8,頁760-763。
    何志國,〈四川早期佛教造像滇緬道傳入論—兼與吳焯先生商榷〉,《東南文化》1994:1,頁107-117。
    何志國,〈搖錢樹同佛像芻議〉,《故宮文物月刊》第2卷第5冊(1994年8月),頁118-125。
    何志國,〈〝早期佛教初傳中國南方之路〞京都中日學術討論會綜述〉,《四川文物》1995:1,頁75-80。
    何志國,〈中國最大的搖錢樹及其內涵〉,《文物天地》1998:2,頁48。
    何志國,〈東漢銘文神獸鏡探微〉,《文物天地》1999:2,頁14-15。
    何志國、朱俊輝、黃全祥、曾國明,〈綿陽市出土搖錢樹述考〉,《四川文物》1999:2,頁19。
    何志國,〈搖錢樹內涵溯源〉,《中國漢畫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選》(北京:中國漢畫學會,2000),頁17-26。
    何新成,〈陝西漢中市鋪鎮磚廠漢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89:6,頁35-47、77。
    何忠漢、陳紅,〈〝吉貝〞、〝劫貝〞的北浸與早期佛教造像南傳系統的歷史淵源和傳播路線〉,《東南文化》1994:1,頁130-134。
    沈仲常、李顯文,〈記彭山出土的東漢銅搖錢樹〉,《成都文物》1986:1,頁17-18。
    阮榮春,〈孔望山佛教造像時代考辨〉,《考古》1985:1,頁78-87。
    阮榮春,〈早期佛教造像的南傳系統〉,《東南文化》1990:1、2,頁33-45。
    阮榮春,〈早期佛教造像的南傳系統(續)〉,《東南文化》1990:3,頁163-177。
    阮榮春,〈〝早期佛教造像南傳系統〞研究概說〉,《東南文化》1991:3、4合刊,頁57-61。
    阮榮春,〈再談〝早期佛教造像南傳系統〞〉,《東南文化》1991:6,頁56-58。
    阮榮春,〈論早期佛教造像東漸的〝時空差〞〉,《東南文化》1994:1,頁96-98。
    呂品,〈〝蓋天說〞與漢畫中的懸璧圖〉,《中原文物》1993:2,頁1-9。
    吳廷璆、鄭鵬年,〈佛教海上傳入之研究〉,《歷史研究》1995:2,頁29。
    周俐,〈疲弱蟬蛻,解華托象—〝屍解〞傳說透視〉,《東南文化》1996:1,頁97。
    周克林,〈搖錢樹:西南地區漢人的引魂升天之梯〉,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學系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四十週年暨馮漢驥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頁362-375。
    周曰璉,〈古代青衣江上游的郡縣建置與西南絲綢之路〉,《四川文物》1991:6,頁4-5。
    周靜,〈漢晉時期西南地區有關西王母神話考古資料的類型及其特點〉,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
    古學系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四十週年暨馮漢驥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頁376-391。
    邢義田,〈漢代畫像中的《射爵射侯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1本第1份(2000),頁1-66、221-227。
    邢義田師,〈古代中國及歐亞文獻、圖像與考古資料中的〝胡人〞外貌〉,《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九期(2000年9月),頁15-100。
    〈八畫〉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南新安古路溝漢墓〉,《考古》1966::3,頁133-137。
    河南省博物館,〈濟源泗澗溝三座漢墓的發掘〉,《文物》1973:2,頁46-66。
    河南南陽地區文物研究所,〈新野樊集漢代畫像磚墓〉,《考古學報》1990:4,頁475-509。
    林梅村,〈大夏黃金寶藏的發現(上)〉,《文物天地》1991:6,頁44-48。
    林梅村,〈大夏黃金寶藏的發現(下)〉,《文物天地》1992:1,頁40-43。
    林梅村,〈吐火羅神祇考〉,《古道西風—考古新發現所見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三聯書店,2000),頁3-32。
    林樹中,〈早期佛像輸入中國路線與民族化、民俗化〉,《東南文化》1994:1,頁99-107。
    林向,〈四川西南山地鹽源盆地出土的戰國秦漢青銅樹〉,《華夏考古》2001:3,頁80-86。
    邱登成,〈漢代搖錢樹與漢墓仙化主題〉,《四川文物》1994:5,頁20-25。
    〈九畫〉
    胡人朝,〈重慶市化龍東漢磚墓的清理〉,《考古通訊》1958:3,頁42-43。
    胡學元,〈樂山市中區高筍田崖墓清理簡報〉,《四川文物》1988:3,頁77。
    洛陽博物館,〈洛陽澗西七里河東漢墓發掘簡報〉,《考古》1975:5,頁116-123、134。
    南陽地區文物隊、南陽博物館,〈唐河漢郁平大尹馮君孺人畫像石墓〉,《考古學報》1980:2,頁239-262。
    俞偉超,〈東漢佛教圖像考〉,《文物》1980:5,頁68-77。
    俞偉超、信立祥,〈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考察〉,《文物》1981:7,頁8-15。
    姜伯勤,〈〝天〞的圖像與解釋〉,《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頁55-76。
    施安昌,〈北魏馮邕妻元氏墓志紋飾考〉,《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2,頁73-85。
    姜先杰、劉弘執筆(涼山州博物館、西昌市文管所、鹽源縣文管所),〈鹽源近年出土的戰國西漢文物〉,《四川文物》1999:4,頁23-32。
    重慶市博物館、合川市文物保護管理所,〈重慶合川市南屏東漢墓葬群發掘簡報〉,《華夏考古》2000:2,頁43-63。
    〈十畫〉
    徐鵬章,〈成都站東鄉漢墓清理記〉,《考古通訊》,1956:1,頁39-43。
    徐文堪,〈從一件婆羅謎字帛書談我國古代的印歐語和印歐人〉,李錚、蔣忠新編,《季羨林教授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上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頁373-380。
    徐州博物館,〈徐州西漢宛朐侯劉埶墓〉,《文物》1997:2,頁4-21。
    徐良高,〈從商周人像藝術看中國古代無偶像崇拜傳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頁334-352。
    徐中舒遺稿,〈北狄在前殷文化上之貢獻—論殷墟青銅器與兩輪大車之由來〉,《中華文化論壇》2000:1,頁31-50。
    桑秀雲,〈蜀布邗竹杖傳至大夏路徑的蠡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1本第1分(1969)。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長安縣三里村東漢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58:7,圖62-65。
    孫作雲,〈馬王堆一號漢墓漆棺畫考釋〉,《考古》1973:4,頁250。
    孫作雲,〈洛陽西漢卜千秋壁畫考釋〉,《文物》1977:6,頁17-22。
    孫機,〈幾種漢代的圖案紋飾〉,《文物》1982:3,頁63-69。
    唐長孺,〈南北朝其間西域與南朝的陸路交通〉,《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168-195。
    唐金裕、郭清華,〈陝西勉縣紅廟東漢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83:4,頁30-34。
    唐長壽,〈我國最早的琵琶圖像〉,《四川文物》1985:4,頁69-70、75。
    唐長壽,〈樂山麻浩、柿子灣崖墓佛像年代新探〉,《東南文化》1989:2,頁69-74。
    唐長壽,〈漢代墓葬門闕考辨〉,《中原文物》1991:3,頁71。
    唐長壽,〈四川早期佛教遺物辨識〉,《東南文化》1991:5,頁63-68。
    馬德志等,〈1953年安陽大司空村發掘報告〉,《考古學報》第9冊(1955),頁25-90。
    馬幸辛,〈達縣曹家梁東漢墓清理簡報〉,《四川文物》1991:6,頁65-66。
    馬國榮,〈新疆古代塞人的社會生活〉,《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4:3,頁50。
    容新江,〈小月氏考〉,《中亞學刊》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90),頁47-62。
    高去尋,〈崖墓中所見漢代的一種巫術〉,《古今論衡》2(1999),133-140。
    高文,〈四川出土的青銅搖錢樹〉,《歷史月刊》1995:12,頁112-113。
    高文、王建緯,〈搖錢樹和搖錢樹座考〉,《四川文物》1998:6,頁23。
    夏雷鳴,〈西域藥物東傳與中醫藥的繁榮〉,《西域研究》1998:1,頁28-38。
    倪潤安,〈論兩漢四靈的源流〉,《中原文物》1999:1,頁83-91。
    (日)宮治昭(謝建明譯),〈佛的起源和秣菟羅造像〉,《東南文化》1992:5,頁128-132。
    〈十一畫〉
    郭寶鈞等,〈1954年春洛陽西郊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6:2。
    郭沫若,〈桃都、女媧、加陵〉,《文物》1973:1,頁9-6。
    郭清華,〈陝西勉縣老道寺四號漢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2:2,頁25-29。
    郭在貽,〈《楚辭》解詁〉,《文史》第六輯,頁144-145。
    連雲港市博物館,〈連雲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調查報告〉,《文物》1981:7,頁1-7。
    陳炎,〈中緬文化交流兩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頁4。
    陳炎,〈中緬兩國歷史上的友好關係〉,《向達先生紀念論文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頁604。
    陳志達,〈殷代王室玉器與玉石人物雕像〉,《文物》1982:12,頁84-86。
    陳顯雙、朱世鴻,〈四川開縣紅華村崖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89:1,頁32-44。
    陳星燦譯(巫鴻原著),〈禮儀中之美術:馬王堆的再思〉,《考古學的歷史‧理論‧實踐》(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頁406。
    涼山州博物館,〈四川涼山西昌發現東漢、蜀漢墓〉,《考古》1990:5,頁419-428。
    涼山州博物館、西昌市文管所、鹽源縣文管所,〈鹽源近年出土的戰國西和文物〉,《四川文物》1994:4,頁23-32。
    莊伯和,〈鎮墓獸的造型特徵〉,《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卷第11期(1992),頁40。
    國光紅,〈殷商人的魂魄觀念〉,《中原文物》1994:3,頁12-17。
    莊文彬,〈四川遂寧市發現兩座東漢墓〉,《四川文物》1994:8,頁760-761。
    張光直,〈考古學上所見漢代以前的西北〉,《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42本第1份(1970),頁81-111。
    張明川先生〈甘肅出土的幾件仰韶文化人像雕塑〉一文《文物》1979:11,頁55。
    張增祺,〈戰國至西漢時期滇西區域發現的西亞文物〉,《思想戰線》1982:2,頁83-87。
    張增祺,〈關於晉寧石寨山青銅器上一組人物形象的族屬問題〉,《考古與文物》1984:4,頁88-92。
    張志堯,〈略論我國阿爾泰、天山北部與東部的塞人—匈奴文化〉,《先秦、秦漢史》1988:6,頁35-42。
    張德全,〈新都發現紀年磚畫像磚墓〉,《四川文物》1988:4,頁24-27。
    張善熙、姜易德、屠世榮,〈成都鳳凰山出土《太玄經》搖錢樹探討〉,《四川文物》,1998:4,頁24。
    張善熙、李清裕,〈〝天門〞圖像錢樹初探〉,《中華文化論壇》1999:3,頁72-75。
    張茂華,〈〝搖錢樹〞的定名、起源和類型問題探討〉,《四川文物》2002:1,頁25-29。
    梁白泉,〈中國早期力士造像舉隅〉,《東南文化》1994:1,頁93-95。
    連雲港市博物館,〈江蘇東海尹灣墓群發掘簡報〉,《文物》1996:8,頁4-31。
    盛利、于彭,〈佛教海上傳入評述〉,《海交使研究》1997:1,頁64。
    〈十二畫〉
    貴州省博物館,〈貴州清鎮平壩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9:1,頁85-103。
    貴州省博物館,〈貴州赫章縣漢墓發掘簡報〉,《考古》1965:1,頁21-28。
    貴州省博物館考古組,〈貴州興義、興仁漢墓〉,《文物》1979:5,頁20-33。
    貴州省博物館考古組,〈赫章可樂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86:2,頁199-251。
    雲南省文物工作隊,〈雲南昭通文物調查簡報〉,《文物》1960:6,頁50-51。
    雲南省文物工作隊,〈雲南省昭通桂家院子東漢墓發掘〉,《考古》1962:8,頁395-399。
    雲南省文物工作隊,〈雲南呈貢歸化東漢墓清理〉,《考古》1966:3,頁135-137。
    雲南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雲南呈貢七步場東漢墓〉,《考古》1982:1,頁31-34。
    馮漢驥先生在〈晉寧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屬問題試探〉,《考古》1961:9,頁470-487、503。」童恩正,〈試談古代四川與東南亞文明的關係〉,《文物》1983:9,頁73。
    童恩正,〈略談秦漢時代成都地區的對外貿易〉,徐仲舒編,《巴蜀考古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頁154。
    童恩正,〈近年來中國西南民族地區戰國秦漢時代的考古發現及其研究〉,《中國西南考古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童恩正,〈古代中國南方與印度交通〉,《考古》1999:4,頁79-87。
    葉其峰,〈我的古代叟族印章〉,《文物》1980:9,頁77-81。
    葉小燕,〈戰國秦漢的燈及有關問題〉,《文物》1983:7,頁78-86。
    黃明蘭,〈洛陽北魏畫像石棺〉,《考古》1980:3,頁229-241。
    黃盛璋,〈再論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的地理與年代問題—兼評《和林格爾漢墓壁畫》〉,《考古與文物》1982:1,頁94-98。
    黃盛璋,〈試論所謂〝吐火羅語〞及其有關的歷史地吏和民族問題〉,《西域史論叢》第二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書版社,1985),頁228。
    黃承宗,〈西昌東漢、魏晉時期磚室墓葬調查〉,《考古與文物》1983:1,頁15-21。
    黃劍華,〈古代蜀人的天門觀念〉,《中華文化論壇》1994:4,頁34。
    黃展岳,〈喪葬用璧小議〉,《文物天地》,1999:2,頁5-8、13。
    賀雲翱,〈中國南方早期佛教藝術初探〉,《東南文化》1991:6,頁27-37。
    景竹友,〈三台新德鄉東漢崖墓清理簡報〉,《四川文物》1993:5,頁68-69。
    景竹友,〈淺談四川三台出土的東漢搖錢樹和樹座〉,《漢畫‧錢樹‧貨幣文化》,頁113-117。
    景竹友,〈四川三台出土東漢錢樹〉,《文物》2002:1,頁84-86。
    程志娟,〈漢代規矩鏡與六博〉,《東南文化》1997:4,頁125。
    賀西林,〈東漢錢樹的圖像及意義—兼論秦漢神仙思想的發展、流變〉,《故宮博物院院刊》1998:3,頁23-31。
    溫玉成,〈公元1至3世紀中國的仙佛模式〉,《敦煌研究》1999:1,頁161-165。
    溫玉成,〈〝早期佛教初傳中國南方之路〞質疑〉,《四川文物》2000:2,頁40-46。
    〈十三畫〉
    賈峨,〈說漢唐間百戲中的〝象舞〞—兼談〝象舞〞與佛教〝行像〞活動及海上絲路的關係〉,《文物》1982:9,頁53-60。
    雷建金、曹健,〈內江市中區紅纓東漢崖墓〉,《四川文物》1989:4,頁40-42。
    楊泓,〈國內現存最古的幾尊佛教造像實物〉,《現代佛學》1962:4,頁31-34。
    楊伯達,〈中國古代玉器發展的歷程〉,《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篇9:玉器》(台北:錦繡出版社,1993),頁9。
    楊愛國,〈漢畫像石上的接吻圖考辨〉,《四川文物》1994:4,頁22-25。
    楊愛國,〈漢鏡銘文的史料學價值〉,《中原文物》1996:4,頁84-88。
    楊善群,〈《穆天子傳》的真偽及其史料價值〉,《中華文史論叢》第5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227-251。
    楊甫旺,〈古代巴蜀的虎崇拜〉,《四川文物》1999:1,頁9-12。
    楊鐵軍,〈西寧彭家寨兩座漢墓發掘簡報〉,孫進已、孫海主編《中國考古集成‧西北卷‧戰國秦漢(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頁1857-1861。原載《青海文物》總第6期。
    〈十四畫〉
    蒙文通,〈道家三攷〉,《圖書集刊》第8期(1948),頁75-105。
    趙殿增、高英明,〈四川阿壩州發現漢墓〉,《文物》1976:11,頁90-93。
    趙殿增、袁曙光,〈〝天門考〞--兼論四川漢代畫像磚(石)的組合與主題〉,《四川文物》1990:6,頁10。
    趙殿增,〈綿陽文物考古札記〉,《四川文物》1991:5,頁38
    趙殿增、袁曙光,〈四川忠縣三國銅佛像及研究〉,《東南文化》1991:5,頁55-60、62。
    趙殿增,〈人神交往的途徑—三星堆文物研究〉,載四川省考古研究所編,《四川考古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頁99。
    趙殿增、袁曙光,〈從〝神樹〞到〝錢樹〞--兼談〝樹崇拜〞觀念的發展與演變〉,《漢畫‧錢樹‧貨幣文化》,頁38-49。
    趙春青,〈洛陽漢冢青銅羽人〉,《文物天地》1993:5,頁23。
    趙成甫,〈漢畫中儒道佛思想初探〉,《中原文物》1996增刊,頁106。
    寧可,〈漢代的社〉,《文史》第9輯,1980:6,頁7-8。
    管玉春,〈試論南朝陵墓石刻〉,《文物》1981:8,頁61-64。
    管維良,〈漢魏六朝銅鏡中神獸圖像及有關銘文考釋〉,《江漢考古》1983:3,頁85-93。
    臧振,〈〝玉石之路〞初探〉,《人文雜誌》1994:2,頁78-89。
    熊建華,〈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璧畫〞用璧形式及、〝璧翣〞制〉,湖南省博物館編,《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1992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朮討論會論文選》(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頁322-323。
    翟玉華,〈介紹一面與佛教有關的漢代銅鏡〉,《江漢考古》1996:3,頁92-93。
    〈十五畫〉
    滕固,〈六朝陵墓石跡述略〉,《六朝陵墓調查報告》(中央古物委員會,1935),頁71-90。
    (蘇聯)魯金科博士,〈論中國與阿爾泰部落的古代關係〉,《考古學報》1957:2,頁37-48。
    劉志遠,〈成都天迴山崖墓清理記〉,《考古學報》1958:1,頁87-104。
    劉世旭,〈四川西昌高草出土漢代〝搖錢樹〞殘片〉,《考古》1987:3,頁279-280。
    劉世旭,〈四川鹽源縣出土的人獸紋青銅祭祀枝片考釋〉,《四川文物》1998:5,頁11-17。
    劉弘,〈巴虎與開明獸〉,《四川文物》1988:4,頁57-59。
    劉興懷,〈南陽漢墓門神淺說〉,《美術研究》1990:1,頁50-53。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西林縣普馱銅鼓墓葬〉,《文物》1978:9,頁43-51。
    廣元市文物管理所,〈四川廣元收藏的一件獸紋銅戈〉,《文物》1992:7,頁86。
    樂山市文化局,〈四川樂山麻號一號崖墓〉,《考古》1990:2,頁114-115。
    樂山市崖墓博物館,〈四川樂山市沱溝嘴東漢崖墓清理簡報〉,《文物》1993:1,頁40-50、16。
    蔡全法,〈孔望山佛教造像時代及相關問題〉,《華夏考古》1995:2,頁92-97。。
    鄭同修,〈漢畫像中〝長青樹〞類刻畫與漢代社祭〉,《東南文化》1997:4,頁56-62。
    鄭岩,〈漢代藝術中的胡人形象〉,《藝術史研究》第一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頁133-150。
    (日)樋口隆康,〈出土中國文物的西域遺跡〉,《考古》1992:12,頁1134-1137。
    〈十六畫〉
    黎金,〈廣州的兩漢墓葬〉,《文物》1961:2,頁50。
    糕振西,〈陝西盧縣的兩座漢墓〉,《考古與文物》1980:1,頁44-48。
    閻文儒,〈孔望山佛教造像的題材,〉《文物》1981:7,頁16-19。
    聞一多,〈古典新義‧天問釋天〉,《聞一多全集》第二卷(北京:三聯書店,1982),頁328-333。
    錢伯泉,〈Seres考〉,《西域史論叢》第一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頁149-165。
    盧兆蔭,〈略論漢代的玉璧〉,《考古》,頁379。
    龍吉昌、王寶珍,〈江西發現〝搖錢樹〞〉,《收藏》1994:1~12期合訂本,頁50-51。
    霍巍,〈四川何家山崖墓出土神獸鏡及相關問題研究〉,《考古》2000:5,頁68-78。
    〈十七畫〉
    應平,〈蝕花琉璃珠考略〉,《四川文物》1991:2,頁25-28。
    謝志成,〈四川漢代畫像磚上的佛塔圖象〉,《四川文物》1987:4,頁62-64。
    鮮明,〈再論早期道教遺物搖錢樹〉,《四川文物》,1998:4,頁29-33。
    〈十八畫〉
    叢德新、羅志宏,〈重慶巫山縣東漢鎏金銅牌飾的發現與研究〉,《考古》1998:12,頁84-85。
    〈十九畫〉
    羅二虎,〈四川崖墓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88:2,頁158-159。
    羅二虎,〈〝西南絲綢之路〞的考古調查〉,四川大學博物館、中國古代的銅鼓研究學會編,《南方考古》第五輯(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頁373-375。
    羅二虎,〈陝西城固出土的錢樹佛像及其與四川地區的關係〉,《文物》1998:12,頁63-70。
    羅二虎,〈漢代畫像石棺研究〉,《考古學報》2000:1,頁52。
    羅二虎,〈略論貴州清鎮漢墓出土的早期佛像〉,《四川文物》2001:2,頁49-52。
    羅二虎,〈四川漢代磚石墓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2001:4,頁461。
    羅二虎,〈中國西南地區漢代畫像墓與豪族〉,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學系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四十週年暨馮漢驥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頁336-361。
    羅仁忠,〈內江七孔子漢代崖墓清理簡報〉,《四川文物》1996:4,頁64-66。
    羅西章,〈試論漢代的儺儀驅鬼與羽化登仙思想〉,《考古與文物》2001:5,頁60-62。
    〈廿畫〉
    饒宗頤,〈蜀布與Cinapatta—論早期中、印、緬交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5本第4分(1974),頁571。
    蘆山縣博物館,〈蘆山發現一尊漢代銅人像〉,《文物》1987:10,頁95-96。
    饒宗頤,〈上代塞種史若干問題—于闐史叢考序〉,《中國文化》第八期(1993),頁165-170。
    嚴平,〈貴州安順寧谷漢墓〉,《文物資料叢刊》4(1981),頁132-134。
    顧頡剛,〈〝莊子〞和〝楚辭〞中昆侖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的融合〉,《中華文史論叢》第三輯(1979年)
    蘇健,〈洛陽發現銀殼畫像銅鏡〉,《文物》1987:12,頁84-85。
    鐘堅,〈試談搖錢樹的賦形與內涵〉,《四川文物》1989:1,頁18。
    鍾治,〈三台胡家蝙搖錢樹考述〉,《四川文物》1998:5,頁18。
    〈廿二畫〉
    龔延萬、莊燕和,〈重慶市南岸區的兩座西漢土坑墓〉,《文物》1982:7,頁28-29。
    (三)、專著
    〈三畫〉
    三星堆博物館編,《三星堆文物》(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編輯委員會編,《六朝陵墓調查報告》(南京:中央古物調查委員會,1935)。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工作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品選集》(北京:文 出版社,197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滿城漢墓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陶瓷(上)》(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6)。
    中國文物精華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文物精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山東漢畫像石選集》(濟南:齊魯書社,1981)。
    山東大學考古學系編,《劉敦愿先生紀念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四畫〉
    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文物工作隊編,《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尤中,《中國西南的古代民族》(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婦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2:秦漢雕塑》(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87)。
    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漢畫像石選集》(濟南:齊魯書社,1982)。
    田廣金、郭素新編著,《鄂爾多斯氏青銅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王克芬,《中國舞蹈發展史》(台北:南天書局,1991)。
    王炳華,《絲綢之路考古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王炳華,《絲路文化‧沙漠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孔祥星、劉一曼,《中國銅鏡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六畫〉
    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江蘇徐州畫像石》(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江玉祥主編《西南絲綢之路研究第二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安立華編著,《齊國瓦當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俄)吉謝烈夫著(莫潤先譯),《南西伯利亞古代史》上、下冊,(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1985)。
    〈七畫〉
    伯希和(馮承鈞譯),《交廣印度兩道考》上卷(台北:商務印書館,1962)。
    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台北:東華書局,1989)。
    沈福偉,《中國與西亞北非文化交流志》,中華文化通志09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沈竹等編,《中國文物精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余榴梁等編著,《中國花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余太山,《塞種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吳焯,《佛教東傳與中國佛教藝術》(台北:淑馨出版社,1994)。
    李學勤,《比較考古學隨筆》(香港:中華書局,1991)。
    李如森,《漢代喪葬制度》(長春:吉林出版社,1995)。
    李林、康蘭英、趙力光編著,《陝北漢代畫像石》(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6)。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李淞,《漢代藝術中的西王母圖象》,(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宋志民,《戰國秦漢考古》(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
    宋治民,《蜀文化與巴文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
    李經緯主編,《中外醫學交流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阮榮春,《佛教南傳之路》(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
    〈八畫〉
    季羨林,〈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中印文化關係史論文集》(北京:三聯書店,1982)。
    季羨林,《中印文化交流史》(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孫家寨漢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台北:南天書局,1992)。
    屈小強、李殿元、段渝主編,《三星堆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語言和宗教新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林梅村,《漢唐西域與中國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林梅村,《古道西風—考古新發現所見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三聯書店,2000)。
    〈九畫〉
    洛陽區考古發掘隊,《洛陽燒溝漢墓》(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姚遷、古兵,《南朝陵墓石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南陽漢代畫像石編輯委員會編,《南陽漢代畫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南陽文物研究所,《南陽漢代畫像磚》(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南京博物院編,《四川彭山漢代崖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十畫〉
    徐中舒,《論巴蜀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袁珂,《神話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
    馬承源,《商周青銅器紋飾》(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孫機,《中國聖火》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高文,《四川漢代畫像磚》(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
    高文,《四川漢代畫像石》(成都:巴蜀書社,1987)。
    高文、高成剛,《中國畫像石棺藝術》(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十一畫〉
    梁啟超,《飲冰室專輯》第52卷(北京:中華書局,1936)。
    梁啟超,《中國佛教研究史》(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88)。
    張增祺,《中國西南民族考古》,(昆明市: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張增祺,《滇國與滇文化》(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1997)。
    張碧波、董國堯主編,《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
    張志堯主編,《草原絲綢之路與中亞文明》(烏魯木齊:新疆美術出版社,1994)。
    張壽平,《中國歷代錢幣提識》(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
    國立歷史博物館,《漢代文物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
    陳全方,《周原與周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陳健文,《月氏民族及其與早期東西交通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陸建松,《魂歸何處—中國古代喪葬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郭燦江,《光明使者:燈具》(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2001)。
    〈十二畫〉
    曾昭燏等,《沂南古畫像石墓發掘簡報》(上海:文化管理局,1956)。
    傅惜華,《漢代畫像全集》(巴黎: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所,1950-1951)。
    游禮毅譯,《圖說世界歷史1:古代文明的盛衰》(台北:光復書局,1981)。
    傅天仇主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1:原始社會至戰國雕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傅天仇主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2:秦漢雕塑》(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雲南省博物館,《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雲南省博物館‧張增祺,《中國西南民族考古》(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0)。
    雲南省博物館編,《雲南青銅文化論集》(昆明市: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賀雲翱等編,《佛教初傳南方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項英杰等,《中亞:馬背上的文化》(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
    黃展岳,《先秦兩漢考古與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9)。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湯池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中國美術分類全集)(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
    〈十三畫〉
    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
    章巽,《我國古代海上交通》(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楊寬,《西周史》(台北:台灣商務書局,1999)。
    楊泓、孫機,《尋常的精緻》(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十四畫〉
    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聞一多,〈神仙考〉,《神話與詩》(台中:藍燈文化,1975)。
    蒙文通,《巴蜀古史論述》(成都:四川人民,1981)。
    密縣文管會,《密縣畫像磚》(鄭州:中州書畫社,1983)。
    〈十五畫〉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廣西出土文物》(北京:文物,1978),圖版九一。
    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廣州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劉志遠等,《四川漢代畫像磚與漢代社會》(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劉俊文主編,辛德勇、黃舒眉、劉韶軍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九卷(民族交通)(北京:中華書局,1993)。
    劉敦愿,《美術考古與古代文明》(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4)。
    鄧廷良,《絲路文化‧西南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十六畫〉
    聞宥,《四川漢代畫像選集》(群聯出版社,1955)。
    〈十七畫〉
    謝弗著(吳玉貴譯),《唐代的外來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薛寶琨,《曲藝雜技志》,中華文化通志‧藝文典8-7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十八畫〉
    藍勇,《南方絲綢之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2)。
    藍勇,《西南歷史文化地理》(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十九畫〉
    羅開玉,《四川通史》第二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
    羅二虎,《秦漢時代的中國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
    〈廿畫〉
    顧森主編,《中國美術史‧秦漢卷》(濟南:齊魯書社、明天出版社,2000)。
    〈廿二畫〉
    龔廷萬、龔玉、戴嘉陵編著,《巴蜀漢代畫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貳、日文
    (一)、論文
    〈五畫〉
    白鳥庫吉,〈塞族考〉,《白鳥庫吉全集》第六卷(東京:岩波書店,1977),頁362-365。
    (日)白鳥庫吉,〈關於匈奴休屠王之領域及其祭天金人〉,《三宅博士古稀祝賀紀念論文集》(東京市:出版者不詳,出版年不詳)。
    白鳥方郎,〈石寨山文化見系文化影響—種族=民族交流經路〉,江上波夫古稀紀念事業彙編,《江上波夫教授古稀紀念論集—民族‧文化篇》(東京:山川出版社,昭和53年),頁193-214。
    〈八畫〉
    林巳奈夫,〈中國古代祭玉、瑞玉〉,《東方學報》京都版,第40冊(1968年),頁161-323。
    林巳奈夫,〈漢鏡圖柄二、三〉,《東方學報》京都版,第44冊(1972年),頁1-65。
    林巳奈夫,〈佩玉綬—序說—附論: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非衣(所謂〝幡〞的性格)〉,《東方學報》京都45冊(1973年)。
    林巳奈夫,〈中國古代玉器、琮〉,《東方學報》京都版,第45冊(1973年),頁1-72。。
    〈十畫〉
    原田淑人,〈玉(Jade)道〉,《東亞古文化說苑》(東京:原田淑人先生米壽紀念會,1973),頁92-104。
    〈十二畫〉
    曾布川寬,〈漢代畫像石昇仙圖系譜〉,《東方學報》京都版第65冊(1995),頁84-92。
    (二)、專著
    〈三畫〉
    土居淑子,《古代中國畫像石》(東京:同朋社,1986)。
    〈五畫〉
    加藤加祚,《—黃金遺》(東京:岩波書店,1988)。
    〈十五畫〉
    樋口隆康,《古鏡》(東京:新潮社,1979)。
    參、英文、法文
    (一)、論文
    Chen Xiandan, On the Designation ‘Money Tree,’ Orientations Sep. 1997, p.67-84.
    Guitty Azarpay, “Some Classical and Near Eastern Motifs in the Art of Pazyryk,” Artibus Asiae, vol.22.4, pp.313-339.
    Jean M. James, “An Iconographic Study of Xiwangmu During the Han Dynasty, Artibus Asiae, vol. LV, no.1/2 (1995), pp. 17-41.
    Otto. Maenchen-Helefen, “The Yueh-Chih Problem Re-examined,” 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65 (1945), pp.71-81.
    Patricia Berger, “Purity and Pollution in Han Art,” Archives of Asian Art, 36 (1983), esp. pp.50-54.
    Richard Edward, “The Cave Reliefs at Mahao,” Artibus Asiae, vol.ⅩⅧ (1954), no. I, pp.5-25; no. 2, p p.130-129.
    Susan N. Erickson, ‘Money Tree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No.66 (1994),pp.7-101.
    S. J. Rudenko, “The Mythological Eagle, the Gryphon, the Winged Lion, and the Wolf in the Art of Northern Nomads,” Artibus Asiae, vol.21.2 (1958), pp.101-122.-
    V. I. Sarianidi, ‘The Treasure of Golden Hill,”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vol. 84 (1980).
    Victor H. Mair, “ Old Sintic Myag, Old Persian Magus and English ‘ Magician’,” Early China, no.15 (1990), pp.27-47.
    Walter Petersen, “Hittite and Tocharian,” Language (Journal of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vol. Ⅸ (1933), pp. 12-34.
    Wu Hung, “Buddhist Elements in Early Chinese Art,” Artibus Asiae, vol.48 (1986), pp.263-316.
    Wu Hung, “Art in a Ritual Context: Rethinking Mawangdui,” Early China 17 (1992), pp111-144.
    (二)、專著
    J. Davis-Kimball, V.A. Bashilov and L. T. Yablonsky ed.,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 (Berkeley: Zinat Press, 1995).
    Elizabeth Errington, Joe Cribb, Maggie Claringbull edited, “The Crossroads of Asia:Transformation in Image and symbol in The Art of Ancient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 (Cambridge: The Ancient India and Iran Trust, 1992
    Lucy Lim et, Stories From China’s Past: Han Dynasty Pictorial Reliefs and
    Archaeological Objects from Sichuan province, P.R.C.(San Francisco: The Chinese Culture Foundation of San Francisco,1987).
    Maurizio Taddi, “Monument of Civilization: INDIA,” (London: Cassell & Company Limited, 1977),
    Michael Loewe, Ways to Paradise: The Chinese Quest Immortality, (London: George-Allen and Unwin, 1979).
    Pierre Amiet, Art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trans from the French by John Shepley and Claude Choquet, (New York: Garry N. Abrams, Inc., 1977).
    T. T Rice , Ancient Arts of Central Asia, (London: Thomas and Hudson, 1965).
    Victor Sarianidi, Bactrian Gold, translated from the Russian by Arthur Shkarovsky-Raffé,(Leningrad: Aurora Art Publisher, 1985).
    Véronique Schiltz, Les Scythes et les nomads des steppes, (Paris: Gallimard,199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