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鍾雨師 |
---|---|
論文名稱: |
美術才藝班教育與經營發展之研究-以杏羽藝術中心為個案 A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Art Supplementary Class-A Case of Xing Yu Arts Center |
指導教授: | 趙惠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44 |
中文關鍵詞: | 社會藝術教育 、美術才藝班 、杏羽藝術中心 |
英文關鍵詞: | Art supplementary class, Social art education, Xing Yu Arts Cente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4 下載:3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美術才藝班屬於非正規的教育機構,其存在是台灣藝術教育的文化特色,其發展占有一席之地。民間藝術教育從師徒傳承和美術私塾開始醞釀,至1949年由官方形成「技藝類補習班」名稱而深根發芽,隨著1970~1995年的環境優渥促進蓬勃發展,時至今日成為家喻戶曉的教育機構,然而1995年以後卻面臨市場考驗。因此,本研究之目是探討美術才藝班的教育與經營發展,藉由研究個案透視組織生命的盛衰枯榮,了解影響發展的因素,提出未來的建議,提供美術才藝班人員作為參考。為了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使用深度訪談、參與觀察、文件分析搜集研究資料。基於合法性、歷史性、專業性的考量,立意選取「杏羽」作為研究個案,邀請研究場域中各種角色的資深人員,包括經營者、教師、家長、學生,傾聽訪談對象的經驗與心聲,藉由多方資料的查證分析,勾勒出美術才藝班的發展故事。經由上述研究歷程與資料分析,本研究獲得以下研究結果:
一、研究個案的發展脈絡:藝術教育從單一到多元、營運方式從個人管理到組織系統、顧客參與從被動到積極投入、學習對象從兒童到不限年齡、價格定位從低價到高價、拓展市場從獨自到結盟合作、行銷管理從口耳相傳到廣告宣傳、經營策略從內部環境到外部環境。二、研究個案的教育理念:持續研發教學產品保持領先地位、根據學者理論提出教育觀點、在職訓練促進教師學習進步、教育觀念溝通以達成共識、調查親子學習需求提供合適產品、開放教育必須增加師生互動、人本教育強調個別特色以實現自我。三、研究個案的經營理念:做為市場先驅開拓先機、建立管理系統控制營運順暢、訓練兼職教師減少人員流動問題、職權分化保護專業避免換人損失、財務管理控制成本避免虧損、建立顧客關係維持長久購買忠誠。四、影響研究個案教育與經營發展的因素:教育理論思潮影響教育理念、社會環境變遷影響招生營收、市場供需機制影響經營策略、機構互動影響公共關係、個人背景影響決策運作、教育政策影響市場定位。
Art supplementary class is an inform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the existence of which is a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of Taiwanese art education; its development is significant in Taiwanese art education. Private art education began with master-student transmission and private art classes. In 1949, the government created the name “cram school for technical abilities,” and this type of classes took root. With the improved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1970~1995 there was rapid growth, becoming a well-know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However, after 1995, they face market challeng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rt supplementary class.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to review the life cycle of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development, and propose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personnel of art supplementary class.
To the above purposes, this study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in order to collect research data. Based on legitimacy, historicity, and professional considerations, “Xing Yu” was purposive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case. Various senior personnel in the research field, including managers,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were invited, and their experiences and reflections were heard. With fact-checking and analysis of multilateral information and various roles, the developmental story of Art supplementary class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data analysis, this study arrives at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sults:
(1) The developmental context of the research case: Art education was from a viewpoint to multi-dimensional viewpoint; operational methods evolved from personal management to organized systems; customer participation evolved from passive interaction to active effort; learners evolved from class children to being without age limitations; price orientation evolved from cheap to expensive; market broadening evolved from single effort to allied cooperation; marketing management evolved from word-of-mouth to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s; operational strategies evolved from internal environment to external environment.
(2) The educational vision of the research case: continu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structional theories to solidify market position; educational vis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scholars’ educational theories; to have employment training to advance the abilities of faculty and staff; educational views are communicated until there is member consensus; to understand learning needs of customer to provide suitable products; open-education should increas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Humanistic Education emphasize individual and differentiated education.
(3) The management vision of the research case: to become market pioneer can create opportunity; to establish a management system to control a smooth operational flow; to train part-time teachers can reduce staff turnover problem; to establish relationships with clients to maintain long-term purchasing loyalty; to divide job responsibilities to avoid loss of professionalism due to personnel turnover; to have financial management that controls the budget to avoid deficits.
(4)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operations of the research case: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thought trends affect the educational vision of supplementary classes; chang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ffect the recruitment of supplementary classes;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mechanisms affect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supplementary classes; institutional interaction and exchange affect the public relations of supplementary classes; personal background factors affect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f supplementary classes; educational policy influence market localization of supplementary class.
中文部分
丁時達(2005)。臺北升大學文理補習班變遷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2005)。我國社會藝術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及問題分析期末報告。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內政部統計處(2001a)。中華民國九十年臺閩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2008年5月1日,搜尋自http://www.cbi.gov.tw/CBI2/internet/child/doc/-docsec.aspx?uid =324
內政部統計處(2001b)。婦女社會參與之成長情況分析。2008年10月1日,搜尋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835&ctNode=531
內政部統計處(2005)。中華民國九十四年臺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2008年5月1日,搜尋自http://www.cbi.gov.tw/CBI2/internet/child/doc/doc_sec.aspx?uid=324
王秀雄(1990)。美術與教育。臺北:臺北立美術館。
王振寰(2003)。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王麗雁(2006)。他們的聲音與故事-從教師的觀點來看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毛連塭等(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
行政院(2004)。補習及進修教育法修正草案。2008年6月10日,搜尋自http://www. ey.gov.tw/content.asp?cuItem=28655
行政院主計處(2004)。我國人口政策與總生育率分析。2008年10月1日,搜尋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5119&ctNode=1831
行政院主計處(2005)。歷年就業者之行業。2008年10月1日,搜尋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7749&ctNode=518
行政院主計處(2007)。工作與家庭。2008年10月1日,搜尋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9774&ctNode=538
行政院主計處(2008a)。歷年就業者之行業。2008年10月1日,搜尋自http://www.stat. gov.tw/ct.asp?xItem=17749&ctNode=518
行政院主計處(2008b)。國民所得統計摘要。2008年10月1日,搜尋自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565&CtUnit=1178&BaseDSD=7
行政院主計處(2008c)。家庭統計表。2008年10月1日,搜尋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9774&ctNode=538
行政院主計處(2008d)。歷年子女年齡別有偶婦女勞動力參與率。2008年10月1日,搜尋自http://eng.stat.gov.tw/ct.asp?xItem=14676&ctNode=3580
行政院主計處(2008e)。人口年齡分配與生育率。2008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118&CtUnit=1041&BaseDSD=30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49-269。臺北:巨流。
江佳樺(2004)。彰化地區家長對其國小子女選擇安親才藝班消費決策傾向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在職專班,彰化縣。
江達隆(2002)。行職業分析與趨勢發展。2008年11月20日,搜尋自http://life.nyc.gov.t/ course/courseview.asp?catid=104&id=544
何姿嫻(2008)。影響國小學童家長送子女參加課後補習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桃園縣中壢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桃園。
李文龍(2005)。兒童英語補習班行銷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李崇智(2007)。家長選擇補習班之因素分析—以臺南縣國中補習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台科技大學,臺南。
林水玉(2004)。高職學校學生校外課業補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林志勇(2007)。屏東市國小課後補習班與安親課輔班經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林忠正、黃璀娟(2007)。補習文化。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學術研討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
林曼麗(1995)。解構視覺藝術教育知識體:探討臺灣視覺藝術教育之主體性。美育,62,38-47。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
林曼麗(2003)。藝術教育於二十一世紀教育中應有的角色。國家政策季刊,2(3),91-102。
邱欣雁(2004)。父母期望與國小高年級學童才藝學習、職業興趣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教育大學,臺南。
邱泰霖(2006)。新竹市文理補習班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A.Strauss & J.Corbin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嘉義:濤石。
吳奕慧、吳亞穎、張昭菀(譯)(2008)P. Kolter & K. L. Keller著。行銷管理概論(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臺北:培生教育。
吳國淳(1998)。戰後臺灣地區社會文化發展與學校美術教育特質研究。美育,100,31-40。
吳隆榮(1986)。近三十年來我國國民小學美術教育發展與現況。教育資料集刊,11,577-605。
卓建丞(2008)。文教產業行銷與策略之研究:以國中小文理補習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周伶紋(2002)。臺灣光復以來國小視覺藝術教育發展及思潮演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周逸衡、凌儀玲(譯)(2007)。C. Lovelock & J. Wirtz著。服務業行銷(Services marketing: people, technology, strategy)臺北:培生教育。
洪郁年(2005)。國小學童家長選擇補習班因素分析-以林園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硏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硏究實例。臺北:巨流。
姜信安(2004)。國中生參加課外補習之消費者行為研究:以新竹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
范睿榛(2008)。藝術治療導論。臺北:新學林。
桃園縣教育局(2009)。桃園縣短期補習班設立及管理規則。2010年12月23日,搜尋自http://bsb.edu.tw/afterschool/?usercity=33
高震峰、陳秋瑾(2002)。教育學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258-286。臺北:桂冠。
郭禎祥(1989)。蓋迪藝術教育中心對於DBAE理論之研究、實驗和推廣。師大學報,33,389-410。
郭禎祥(1993)。當前我國國民美術教育新趨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郭禎祥、趙惠玲(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323-366。臺北:桂冠。
郭靜晃(2005)。九十四年臺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兒童報告書。臺中市:內政部兒童局。
郭靜晃(1995)。從兒童發展觀點來看才藝教育。文訊月刊,114,16-18。
徐秀菊(2002)。藝術統整課程設計原理與實務。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401-426。臺北:桂冠。
徐秀菊(2006)。從危機中尋找轉機的藝術教育。美育,155,31。
徐玟玲(主編)(2006)。創造力教學口袋:三至八歲開放發展式藝術教學。臺北:心理。
徐玟玲(2010)。以表達性藝術增益自我概念之藝術教育前導研究:以北美館開顯與時變-創新水墨藝術展導覽課程為例。藝術教育研究,19,61-113。
徐達光(2003)。消費者心理學。臺北:東華。
馬婉珍(2004)。孩子的書包:孩子的才藝班怎麼挑。錢雜誌,10,166-171。
孫敏芝(1988)。認識才藝班。臺北︰時報文化。
孫凱琳(2006)。成人參與美術才藝班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木子(1998)。臺灣藝術教育發展史。臺北:環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均輔(2006)。以系統思考探討中小企業之企業經營模式:以某美術文教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陳玟君(2006)。家庭的教育支出:補習費。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65。
陳俐縈(2008)。臺北縣市兒童美術補習班四個面向探討:教學、入行、創業、生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陳秋瑾(1999)。視覺藝術與哲學觀。現代教育論壇,5,203-208。
陳秋瑾(2002a)。視覺藝術表現媒材的遞嬗:媒體課程的興起。現代教育論壇,6,545-550。
陳秋瑾(2002b)。精緻藝術與流行文化: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教育的課題,現代教育論壇,7,272-279。
陳雪雲(1999a)。學習型社區:全球化與終身學習的新視野。社會教育學刊,28,23-41。
陳雪雲(1999b)。反思臺北終身學習運動:兼論21世紀成人基本素養。社會教育學刊,28,289-305。
陳雪雲(2008)。世界公民身分及其對新聞媒體活絡公民文化之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80,107-128。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陳朝平(2000)。臺灣美術教育思想的演變與跨世紀的思維。載於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2000年臺灣美術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0-213。臺北:歷史博物館。
陳雅玟(2002)。大臺北地區家長對其學齡子女才藝班消費決策取向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嘉良(2008)。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實施後家長對補習教育之態度調查研究:以屏東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陳瓊花、林世華(2004)。臺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張美豔(2002)。當前國民中小學藝術教育改革主要議題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興實踐。臺北:東華。
張瑞君(1998)。牌子老、口碑好-國語日報、雄獅:一代兒童美術教室歷久不衰。典藏藝術雜誌,67,198-200。
張麗麗(2002)。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教學評量。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579-625。臺北:桂冠。
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2002)。國民小學視覺藝術教學與師資培育。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莊文寬(2006)。我國經濟發展與所得分配的演變。2008年11月20日,搜尋自http://win.dgbas.gov.tw/fies/analysis.asp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2008年3月1日,搜尋自http://history.moe.gov.
tw/important.asp?id=42
教育部(2000)。藝術教育法。2008年1月20日,搜尋自http://law.moj.gov.tw/ 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H0170037
教育部(2002)。終生學習法。2008年3月1日,搜尋自http://163.15.186.16/ ftp/20071219055601.pdf
教育部(2004a)。補習和進修教育法。2008年1月20日,搜尋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80002
教育部(2004b)。特殊教育法。2008年1月20日,搜尋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80027
教育部(2007)。國民教育法。2008年1月20日,搜尋自http://law.moj.gov.tw/ 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70001
教育部(2008)。直轄市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2008年6月10日,搜尋自http://ap4.kh.edu.tw/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梁雲霞(譯)(2003)。E. Jensen著。大腦知識與教學(Teaching with the Brain in Mind)。臺北:遠流。
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學研究。臺北:五南。
黃冬富(1994)。學校美術教育與臺灣美術發展。美育,52,38-45。
黃冬富(2002)。藝術教育史概述。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325-366。臺北:桂冠。
黃秀媛(譯)(2005)。Kim & Mauborgn著。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Blue Ocean Strategy: How to Create Uncontested Market Space and Make Competition Irrelevant)。台北:天下文化。
黃明月(2008)。非正規教育認證之探討。研習資訊,25(3),29-33。
黃炳煌(1995)。教育與現代化。臺北:文景。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漢文。
黃珮瑛(2007)。國小學生對學校與民間視覺藝術課程學習態度之研究:以臺中縣清水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黃毅志、陳怡靖(2005)。臺灣的升學與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載於瞿海源、張苙雲(主編),臺灣的社會問題,130-150。臺北:巨流。
黃譯瑩(1998)。課程統整之意義探究與模式建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之三:人文及社會科學,8(4),616-633。
曾光華(2008 )。行銷管理概論:探索原理與體驗實務。臺北:前程文化。
湯芝萱(1995)。讓孩子多才多藝起來:兒童才藝教育座談會。文訊月刊,76,29-33。
程顯光(2007)。國小學生家庭對子女教育投資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彭致翎(2008)。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議題與展望。研習資訊,25(3),21-28。
溫金豐(2009)。組織理論與管理。臺北:華泰文化。
葉雅馨(1988)。校外才藝補習教育與學齡兒童學業成就、創造力、自我概念及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臺北。
葉鳳強、吳家德。(2009)。整合行銷傳播。臺北:五南。
楊淑雯(2004)。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才藝教育價值的認知與學齡兒童參加才藝班的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漢寶德(2006)。漢寶德談藝術教育。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蔡美芳(2003)。國小學生校外才藝學習及其創造力、認知型式與數學後設認知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趙惠玲(2000)。美術鑑賞。臺北:三民。
趙惠玲(2004)。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師大書苑。
潘盈君(2003)。民間兒童美術補習班個案研究:以永和BJ兒童美術教育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潘淑滿(2005)。質性硏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1-33。
劉奕權(2007)。當前補習教育現況及其對國家考試之影響。國家菁英季刊,3(1),47-64。
劉豐榮(2004)。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
穆錦雯(1982)。臺北兒童生活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謝里法(1998)。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
戴國良(2010 )。行銷管理:實戰指南與本土案例。臺北:鼎茂。
外文部分
Adler, A. A., & Adler, P. (1998). Observational techniques. In N. Denzin & Y. S.
Lincoln (Ed.),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pp. 79-109). CA: Sage.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MA: Allyn & Bacon.
Clark, G., Day, M., & Greer, W. D. (1987).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Becoming students of arts.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21(2), 129-196.
Colletta, N. J. (1996). Formal, nonformal and informal education. In A. C. Tuijnma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p. 22-27). Paris: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Dewey, J. (2005).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The Berkeley Publishing Group.
Duncum, P. (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101-111.
Eisner, E. W. (1972).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NYC New York:Harper & Row.
Feldman, E. B. (1967). Art as image and ide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reer, W. D. (1984). A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Approaching art as a subjec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25(4), 212-218.
Hamblen, K. (1997). The emergence of Neo-DBAE. In J. Hutchens & M. Suggs (Ed.), Art education: Content and practice in a postmodern era (pp. 40-46).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Kotler, P. (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 Millennium edition.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Fox, K. F. A. (1994).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NJ: Prentice-Hall.
Lauterborn, R. (1990). New marketing litany: 4Ps passe. Advertising Age, 61(41), 26.
Maslow, A. H. (198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pper & Row.
McCarthy, E. J. (1964). Basic Marketing: A managerial approach. Homewood IL: Richard Irwin.
Merriam, S. B.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ractice: Examples for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San Francisco: John Wiley & Sons Inc.
Mirzoeff, N. (2001). Introduction to part two. In N.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pp. 125-129). New York: Routledge
Parsons, M. J. (1987). How we understand art: A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ccou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arse, H. (1997). Doing otherwise: Art education praxis in a postparadigmatic world. In J.Hutchens & M. Suggs (Eds. ), Art education: Content and practice in a postmodern era (pp. 31-39).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Regan, W. J. (1963). The service revolu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27(2), 32-36.
Thomas, D. R. E. (1978). Strategy is different in service industri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6(4), 158-165.
Walker, J. A., & Chaplin, S. (1997).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