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誌忱 Heng, Chih-Chen |
---|---|
論文名稱: |
跨理論模式應用於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運動行為之探討 Application of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o Exercise Behavior with High Body Mass Index in Adolescents |
指導教授: |
林麗娟
Lin, Li-Chuan 卓俊伶 Jwo, Jun-L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5 |
中文關鍵詞: | 高身體質量指數 、青少年 、跨理論模式 、運動行為 |
英文關鍵詞: | high body mass index(high BMI), adolescent, Transtheoretical Model, exercise behavio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51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跨理論模式應用於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運動行為之探討
摘要
目的:瞭解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運動行為的現況,並探討其個人背景、社會心理變項與運動行為階段的差異。方法:採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對象以台南市公立國民中學學生為母群,以簡單分層抽樣,針對各區高身體質量指數(BMI≧22.2)學生發出問卷921份,有效問卷750份作為研究樣本,有效回收率86.4%。統計資料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進行分析。結果:一、研究對象的運動階段以維持期最多(27.5%),其次分別為準備期(26.8%)、意圖期(17.1%)、行動期(14.8%)、無意圖期(9.9%)。二、不同運動行為階段的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在個人背景因素(區域、年級
,性別、自覺健康狀況、體位、自認體適能測驗最不理想、運動時間)上有顯著差異(p<.05),在年齡無顯著差異。三、不同運動行為階段的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在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效能、運動改變方法、社會支持上有顯著差異(p<.05),在身體型態上無顯著差異。四、不同性別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在運動行為階段、社會心理變項、身體型態上有顯著差異(p<.05)。結論:台南市之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的維持期比率最高,顯示有規律運動者,為有效控制體重,需進一步注重營養教育的實施;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的社會支持為首要改善的部分,其他社會心理變項中影響運動行為的關鍵因素包括生理意像的知覺運動利益、天氣及時間有關的知覺運動障礙
、自我效能中的運動自我承諾及身體型態的自我評價。建議: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運動時,宜避免高溫的運動環境,降低其運動障礙,並針對不同運動行為階段、採取不同之策略,無意圖期以認知教育為主,配合訂定運動契約與使用運動媒體可進一步提昇其運動意圖;已有規律運動者則急需要營養教育的導正。不同性別策略上男性青少年應提昇運動技能,女性青少年則需強調以團體性運動的介入。
Application of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o Exercise Behavior with High Body Mass Index in Adolescents
Abstract
Purposes: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exercise behavior and comparing personal background, psychosocial variables between stages of behavior by using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in an adolescent population with high body mass index(HBMI). Methods: Students (BMI≧22.2; n = 750) from six different district high schools (Grades 7-9) in Tainan City completed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all of which were adapted from previous literature.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demographics, self-reported levels of exercise, stages of chan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constructs from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 One-way ANOVA, chi-square test, t-test,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concurrent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staging algorithm. Results: (1) In the exercise stages of change, the maintenance stage has the highest population ratio (27.5%), followed by preparation stage (26.8%), contemplation stage(17.1%), action stage(14.8%), and finally the precontemplation stage(9.9%). (2) The exercise behavior in the demographic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cept for the age. (3) Perception of movement, perceived exercise barriers, exercise self-efficacy, changing of exercise method, and social suppor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hown on the body image. (4) The different sex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xercise behavior, social psychological variable, and the body image of. Conclusion: High body mass index adolescents in Tainan City have a high ratio of maintenance stage. Therefore, nutritional education is necessary for those already have been exercised regularly in order to manage a healthy weight. These HBMI adolescents need a lot of encouragement, but mostly they need social support follow by the benefits of physical cognitive, time and weather barriers, the effectiveness of self-commitment, and self-evaluation of the body image. Recommendations: HBMI adolescents should avoid exercising in the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nd reduce exercise barriers. Implement different strategies at different exercise behavior stages. Precontemplation stage should be focusing mainly on cognitive education, stipulate an exercise commitment and use any exercise media or apparatus to enhance exercise intention. Nutritional education would be needed for those who have already been exercised regularly. Male adolescents should enhance exercise skill and female adolescents should be emphasis on the group exercise.
一、中文部分
丁文貞(2001)。肥胖與非肥胖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方進隆(1992)。運動減肥應有之認識。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漢文。
方進隆(1993)。規律運動與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健康體能的理論
與實際(頁131-140)。臺北市:漢文。
王元玲(2000)。兒童肥胖與自尊關係及影響減重成效相關因素之探
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王蕙雯(2003)。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工作場所員工運動介入措施之成效探討:以某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麗瓊(2001)。國中生身體意象之相關因素分析研究:以台中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淑芳、顏效禹、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影響國中學生運動行為之性別差異研究。學校衛生,52,37-53。
李水碧(譯)(2004)。體適能與全人健康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
藝軒。(Werner W.K. Hoeger , & Sharon A. Hoeger , 2003)
李寧遠(1992)。運動營養。臺北市,銀禾。
李彩華(1998)。台北市國中生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李武雄(2003)。宜蘭縣南陽義學銀髮族學員運動行為之研究:跨理論模式的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月萍(2003)。運用自我效能理論探討安養機構老人規律運動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臺中市。
江衍偉(2004)。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國小女教師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巿。
江麗玉等(譯)(2004)。健康促進(第一部)。臺北市:華騰文化。
(Rebecca J . Donatelle , 2004)
行政院衛生署(1998)。國民營養現況-1993-1996國民營養健康狀況
變遷調查結果。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0)。衛生白皮書:跨世紀衛生建設。臺北市:行
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5)。台灣地區2010年衛生指標白皮書的指標20:
肥胖盛行率。2008年4月12日。取自http://www.doh.gov.tw/ufile/
doc/ 200601_台灣地區2010年衛生指標白皮書(94年版).pdf。
行政院衛生署(2007)。中華民國95年死因統計。2008年8月7日。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
_list_no=10119&class_no=440&level_no=3
行政院衛生署(2008)。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及處理原則。2007年3月10日。取自http://food.doh.gov.tw/FoodNew/Health/
Child.aspx
行政院衛生署(2008)。中華民國96年死因統計。2008年6月7日。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
_no=10326&class_no=440&level_no=3
行政院體委會(2003)。肥胖者的運動計畫。2009年3月5日。取自行政院體委會,體育教學區/國民體能/運動健康促進計畫網址http://www.ncpfs.gov.tw/library/library-1-1.aspx?No=9&MenuID
=35&Parent_ID=25
束有明(1995)。運動持續有關之文獻初探。國立體育學院論叢,4
(2),123-132。
巫菲翎(1999)。臺北市國小肥胖兒童體重控制行為及家庭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邱秀珍(2004)。嘉義某國中正常體重和過重肥胖國中生飲食與活動
行為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邱豔芬、劉影梅(2005)。推動中小學生健康體位五年計畫-建立中小學生身體活動量指引共識結案報告。2006年4月15日,取自教育部體育司網址http://140.122.72.62/
何佩玲(2004)。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呂昌明、王淑方(2001)。跨理論模式在健身行為改變上的應用。翰林文教雜誌,17,22-30。
周友蓮(2005)。膝部骨性關節炎患者運動行為的相關因素與生活品
質之探討:跨理論模式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嘉義縣。
孟儀華(2003)。運動飲食行為控制策略對肥胖智障學生減重成效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林彥廷(2003)。運動健康信念對台中市地區中老年人運動參與行為
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麗鳳(2004)。大學生運動行為改變之研究:跨理論模式之追蹤應
用。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旭龍(1999)。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性身體活動之主客觀評價的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旭龍、呂昌明(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性身體活動之研究:改變階段模式之效度。衛生教育學報,18,127-140。
林靖斌(2001)。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文化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曉薇(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規律行為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巿。
林清山(2005)。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
林宗義(2004)。青少年健康知識對其健康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林素玲(2002)。營養教育與運動介入對肥胖者之體位、血壓、血糖、
血脂質、尿酸及血清鈣鎂鋅銅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
宜大學,臺中縣。
林佑忠(2008)。臺北市國中肢體障礙學生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林欣儒(2005)。國中生身體活動量與知覺運動益處和知覺運動障礙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洪翠嬰(2003)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性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武靜蕙(2006)。高職學生運動行為介入研究:應用跨理論模式。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卓玉蓮(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國中學生身體活動:認知行為
教育介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吳明隆(2004)。SPSS統計應用實務(2版)。臺北市:文魁。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碧蓮(2001)。國小學童母親運動行為認知及規律運動行為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吳益宏(2008)。運動課程介入對國小學童運動參與行為和健康信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范瑞瑩(2008)臺北縣某國小肥胖與非肥胖學童身體活動現況及其相
關因素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柯任桂、邱啟潤(2000)。健康相關的飲食與運動行為自我效能量表信效度之評估。護理研究,8(3),301-311。
紀依盡(2006)。應用跨理論模式探討健走介入對高體脂女大學生運
動行為影響因子及肥胖變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
護理學院,臺北市。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0a)。第一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報告書:兒童之肥胖問題與對策。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0b)。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文獻回
顧研析計畫:兒童體位之評定及影響因素。臺北市:國家衛生研
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1)。第二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報告書:身體活動與身體組成。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1)。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文獻回顧
研析計畫:身體活動與與兒童青少年肥胖。臺北市:國家衛生研
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3)。200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報告。臺北
市: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4)。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文獻回顧
研析計畫:身體活動與高血壓、高血脂。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
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5)。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文獻回顧
研析計畫:身體活動與青少年健康。苗栗縣:國家衛生研究院。
教育部(1999)。中華民國體適能護照(學生專用)。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體育司(2002)。教育部新聞稿:91年度臺閩地區中小學校學
生身體發育測量結果。2007年11月24日。網址:http://www.edu.tw/
EDU_WEB/EDU_MGT/PHYSICAL/EDU7663001/health/hplan/92
0822-1.doc
教育部(2005)。94學年度國中小學生健康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
教育部體育司。2009年3月15日,取自http://c.yam.com/srh/wsh/r.c
教育部(2006)。95年度各級學校運動參與情形調查。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2007)。教育部快活計畫。臺北市:教育部。2008年2月4日,取自http://www.moe.gov.tw/index.aspx
教育部(2008)。教育部走路上學計畫。臺北市:教育部。2009年1月5日,取自http://www.moe.gov.tw/index.aspx
高毓秀(2001)。職場員工運動行為改變計劃之實驗研究:跨理論模
式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國陽(2002)。大專院校軍訓教官個人背景因素與運動階段在運動
心理因素的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曹德弘(2001)。長期規律運動對腹部脂肪分佈與瘦身蛋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康曉翠(2006)。教學策略介入對國中生運動行為改變計劃之影響:以跨理論模式為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婉茹(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於職場女性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行
政院及其所屬主管機關女性公務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賜福(2003)。應用跨理論模式探討國小教師運動行為之研究:以宜花東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陳秀萍(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探討南投縣高中職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臺中市。
陳優環(2005)。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氣喘青少年身體活動之評價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臺中市。
陳秀娟(2005)。運用跨理論模式於屏東縣國中生運動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陳嘉成(2005)。台北縣國小女教師運動行為之研究:應用跨理論模
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美昭(2005)。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
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
北巿。
陳冠如(2005),比較不同肥胖度之大學新生身體活動與其影響因素。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巿。
陳美燕(2004)。過重與非過重青少年健康相關行為的比較。未出版
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巿。
陳筱蕙(2007)。影響某中學學生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許秀鳳(2004)。中和地區國中肥胖與非肥胖學生身體活動量及其相
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妮茜(2007)。應用跨理論模式探討屏東縣國小女教師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許靜宜(2007)。家長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對青少年休閒性身體活動的影響:以台中縣立新社高中國二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許哲彰(1998)。國小教師從事規律運動意圖、行為之預測及影響因素之探討:驗證計劃行為理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劉俐蓉(2003)。臺北市立士林國中學生中重度身體活動量、運動階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坤宏(2003)。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劉明賜(2003)。不同體型的五股國小學童之身體活動量與規律運動
習慣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巿。
劉建廷(2006)。青少年身體活動參與和身體自我概念之關聯。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巿。
劉建恆(1999)。學童肥胖控制教學指導策略。體育教學論文發表集
(頁120-127)。屏東市:屏東師院。
劉倖吟(2001)。青春期體重過重女生體重控制介入措施之成效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曾美娟(2005)國中生體型意識、身體活動及飲食行為相關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莊秀娟(2007)。從跨理論模式應用探討國小教師運動行為。未出版
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莊博雯(2006)。國小肥胖學童體重控制行為意向與健康信念自我效
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巿。
馮木蘭(2001)。女性青少年身體活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應
用健康促進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楊佩瑄(2003)。應用跨理論模式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運動行為之
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楊志欽(2006)。基隆市新移民女性之國小高年級子女運動參與與人
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巿。
詹淑敏(2005)。不同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身體心像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巿。
廣怡秀(2007)。心臟病學童運動行為教育介入之初探:跨理論模式
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張粹文、林宇旋、蔡秀鳳、張新儀、吳浚明(2006)。臺灣地區幼兒
及兒童靜態活動與日常生活行為問題初探-2005年國民健康訪問
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2009年3月23日,取自行政院衛生署國民
健康局,人口與健康調查中心網址http://www.bhp.doh.gov.tw/
bhpnet/portal/file/ThemeDocFile/
張綠娟(2006)。肥胖與非肥胖國中生之身體活動與飲食行為比較。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巿。
張育菁(2005)。臺灣地區肥胖與過重對醫療利用之影響。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巿。
張碧芳(2004)。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專女性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臺北縣某技術學院女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子智(2004)。影響過重及肥胖成人減重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張淑華(2007)。應用跨理論模式於臺北縣某技術學院學生運動行為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鄒孟婷(2006)。臺灣成人及與青少年肥胖決定因素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縣。
鄭麗璣(2003)。肥胖國中生減重方案研發與介入成效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趙國欣(2004)。臺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盧俊宏、卓國雄、陳龍弘(2005)。健身運動心理學:理論與概念。
臺北,易利。
蔡文玲(2005)。肥胖對台灣人健康問題及生活品質之影響。未出版
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蔡佳宏(2001)。應用跨理論模式於老人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
中山區長青學苑學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蔡明憲(2002)。長期規律運動對全身脂肪分佈的影響。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玉慧(2007)。青少年的孤獨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賴翠琪(2000)。台北縣某國中肥胖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向及其相關
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妙純(2003)。應用健康促進模式探討大學生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沁芳(2002)台北市某國中學生同儕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鐘敏華(2005)。跨理論模式對高中女性身體活動參與及行為改變之介入成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2),359-378。
蕭慶堂(2006)。應用跨理論模式於準備期女性青少年身體活動。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俊賢(2002)。運動與健康。臺北市:品度。
蘇振鑫(1998)。運動健康信念與運動行為之關係研究:以運動健康
信念模式探討中老年人的運動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
學院,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09). Retrieved March 22, 2009, Web site:http://www.amhrt.org/ presenter.jhtml?identifier=1200000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09). Retrieved January 4, 2009, Web site:http://www.diabetes.org/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0). The recommmende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y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2 (2), 265-274.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0).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6th ed). Batimore: Williams and Wilkins.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7). Retrieved December 22, 2008, Web site: http://www.acsm.org/
Anderssen N., & Wold B. (1992). Parental and peer influences on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adolescent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3, 341-348.
Abraham, S., Collins, G., & Nordsieck, M. (1971). 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weight status to morbidity in adults. Pubic Health Report, 86, 273-284.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2), 191-215.
Butcher, J. (1983). Socialization of adolescent girls into physical activity. Adolescence, 18, 753-766.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fi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Booth, M.L., Owen, N., Bauman, A., Clavisi, O., & Leslie, E. (2000). Social cognitive and perceived environment influence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in older Australians. Preventive Medicine, 31(1), 15-2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4).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7, Web site: http://www.cdc.gov/nccdphp/sgr/adoles.htm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8). Physical activity and good nutrition: Essential elements to prevent chronic disease and obesity, Retrieved December 4, 2008, Web site: http://www.cdc.gov/nccdphp/aag/aag_dnpa.htm
Caspersen, C. J., Powell,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 and distictions for health 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 131-146.
Dishman, R. M., Sallis, J. F., & Orenstein, D.R. (1985). The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vtivity and exercise.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 (2), 158-171.
Desharnais , R., Bouillon, J., & Godin, G. (1986), Self-efficacy and outcome expectations as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adherence. Psychological Reports, 59, 1155-1159.
Hedley, A. A., Ogden, C.L., Johnson C.L., Carroll, M.D., Curtin, L.R., & Flegal, K.M. (2004).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US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1999-2002.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91(23), 2845-2848.
House, J. S., (1981). The associ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activities with mortality: Prospective evidence from the Tehcumseh Commmunity Health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16, 123-140.
Laporte, R.E., Montoye, H.J., & Caspersen, C.J. (1985). Asse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pidemiologic research :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2), 131-146.
Marcus B. H.,Rossi J. S.,Selby V. C., Niaura R. S.& Abrams D. B. (1992). The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exercise adoption and maintenance in workisde a sample. Health Psychology, 11(6), 386-395.
Prochaska, J. O., & Velicer, W. F. (1997).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2, 38-48.
Prochaska, J. O., & DiClemente, C. C.(1982). Transtheoretical therapy:Toward a more intergrative model of change.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9, 276-288.
Reynolds, K.D., Killen, J.D., Bryson, S.W., Maron, D.J., Taylor, C.B, Maccoby, N., et al. (1990). Psychosocial predictor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dolescents. Prevention. Medicine, 19, 541-551.
Sallis, J. E., Pmsiki, R. B., Grossman, R., Patterson, T., & Nader, P.R.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self-efficacy scales for health-related diet and exercise behaviors. Heal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3, 283-292.
Sallis J. F., Haskell W. L., Fortmann, S. P., Vranizan, K. M., Taylor, C.B., & Solomon, D. S. (1986). Predication of adoption and maint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 community sample. Preventive Medicine, 15, 331-341.
Sallis J. F, Hovell M. F. (1990).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behavior.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 18, 306-330.
Sallis J. F,Hovell M. F,Hosfsteter C. R. & Barrington E., (1992). Explanation of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two years using social learning varable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34 (1), 25-32.
Stucky Ropp R. C., & Dilorenzo T. M. (1993).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in children. Preventive Medicine, 22, 880-889.
Strecher, V. J., DeVellis, B. M., Becker, M. S., & Rosentock, I. M. (1986).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achieving health behavior change.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13, 73-91.
Stephens, T., Jacob, D. R., & White, C. C. (1985). A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 (2), 147-158.
Stucky Ropp, R. C., & Dilorenzo, T. M. (1993).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in children. Preventive Medicine, 22, 880-889.
Sarah C. Yaussi. (2005). The Obesity Epidemic Epidemic: How Non-PE Teachers can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ir Students. Washington, DC: the former managing editor of The Clearing House.
Sara A. Pyle, S.A. (2006). Fighting An Epidemic: The Role Of Schools In Reducing Childhood Obesity.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3(3), 361-376.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6).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Atlanta, GA: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Medical Publishing.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00). Healthy People 2010: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Health. 2nd ed.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9). Obesity and overweight. Retrieved June 13, 2009, Web site:
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
/publications/facts/obesity/en/
Wu, T. Y., & Pender, N. (2002).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An application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Model. Research Nursing Health, 25, 25-36.
Zakarian, J. M., Hoveil, M. F., Hofstetter, C. R., Sallis, J. F., & Kcating, K. J. (1994). Correlates of vigorous exercise in a predominately low SES and minority high school population. Preventive Medicine, 23,
31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