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傳晟
Lin, Chuan-Cheng
論文名稱: 戶外指導員培訓方案成效之研究
The Effectiveness of Outdoor Instructor Training Program
指導教授: 謝智謀
Hsieh, Chih-M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戶外指導員冒險教育培訓成效Kirkpatrick評估模式
英文關鍵詞: outdoor instructor, adventure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Kirkpatrick evaluation model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03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7下載:4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戶外指導員培訓方案成效為何,以Kirkpatrick評估模式作為研究基礎,探討受訓者的反應、學習與行為三個層次之培訓成效,即評估受訓者對於培訓方案的滿意程度為何;受訓者接受培訓後學習到了哪些知識、技能以及態度;以及評估受訓者實際應用所學的情形為何。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使用半結構式訪談法並從八位參與培訓方案的成員中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根據本研究結果,結論如下:
    一、 受訓者對於培訓方案反應層次之成效研究結果:
    (一) 「受訓者參與培訓方案的感受」:對於符合學習期待感到滿意、自我實現的成就感、珍惜參與培訓方案的機會、自在且舒服的學習氛圍、初次體驗的新奇感、滿載而歸的喜悅。
    (二) 「受訓者對於夥伴共學的感受」:獲得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夥伴彼此間的互助與支持、夥伴彼此間的尊重與接納、喜歡夥伴間的教學相長、喜歡與不同背景的夥伴相互學習。
    (三) 「受訓者對於培訓方案設計與安排的想法」:培訓方案的課程設計是完整且充實、滿意軟硬技術並重的課程安排、滿意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與安排、考量外在因素之干擾。
    (四) 「受訓者對於講師課程教學的想法」:講師的教學風格與態度、講師在教學內容上的呈現、講師同理與在意受訓者的學習狀態、講師的教學技巧與手法、講師實施評量與回饋機制、講師在教學時間及節奏上的掌握、講師在教學資源上的運用、講師戶外知識與技能的專業展現、講師注重課程教學上的安全風險管理、講師臨機應變的能力。
    二、 受訓者對於培訓方案學習層次之成效研究結果有:
    (一) 「知識上的學習」:裝備器材的認識及其使用準則、裝備器材的保養維護與管理、固定點的挑選與架設之評估、樹木生長及結構原理、攀樹運動的歷史與發展、繩索課程設施的認識及其安全操作準則、水文辨識與判讀的準則、風險覺察與評估管理的準則。
    (二) 「技能上的學習」:攀樹的上升與下降技巧、低高空繩索設施的架設與安裝、攀樹的器械的使用及系統架設、渡溪的基本技巧與應變處理、溯溪背包的防水技巧、繩結的打法與應用、課程教學與帶領的技巧、安全確保系統的操作與指導。
    (三) 「態度上的學習」:安全與風險管理的意識提升、指導員具備的態度與特質、同理體驗者的心情與感受、愛護戶外裝備器材的意識提升、繩索挑戰場地的維護與管理觀念。
    三、 受訓者對於培訓方案行為層次之成效研究結果有:
    (一) 「所學知識應用的情形」:應用裝備器材管理的知識於工作場域、能夠與人深入的討論與分享專業領域。
    (二) 「所學技能應用的情形」:運用所學的教學手法在實際的課程帶領、運用所學的繩結技能於日常生活中、課程的教學與帶領應用之情形。
    (三) 「態度上改變的情形」:安全與風險管理的意識提升、指導員專業形象及心態的轉變、對於相關事物之敏銳度提升。
    (四) 「實際應用後的反思」:未來在課程設計上的發想與構思、課程教學與帶領上的調整及修正、累積實戰經驗與持續進修的重要性。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與結論,研究者歸納研究發現與反思後,對於培訓方案以及未來後續研究提出幾項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results of the Outdoor Instructor Training Program and to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 on the three levels of reaction, learning, and behavior based on Kirkpatrick’s evaluation model. In other word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amine how much the participa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training program, what they learned in terms of knowledge, skill, and attitude, and how they apply what they learned from the training. Adopting method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t analyzes the data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eight participants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I. On the reaction level:
    i. Participants’ feelings about the training program: satisfaction with how their expectations for learning are met,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from achieving self-actualization, gratefulness for the chance to join the program, comfort provided by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feeling of freshness from having the experience for the first time, contentment with the fruitful results.
    ii. Participants’ feelings about partner learning: gratification from gaining like-minded partners, from helping each other and being supported, being respected and accepted, benefiting fr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from partn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iii. Participants’ opinions about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program: the lesson plan is complete, enriching,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both soft and hard skills, taking it step by step, an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istraction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iv. Participants’ opinions about the way the lecturer teaches concer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lecturer’s teaching style and attitude, the content and presentation, empathy and attention to the progress of individual students, skills and techniques, system of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control of time and rhythm,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 pres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ocus on safety and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ability to act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II. On the learning level:
    i. The acquirement of knowledge: learning about the equipment and rules for using it,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equipment, the choice of anchors and evaluation of the set-up,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 tree and the way it grow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ree climbing, the facility used for ropes courses and principles for its safe usage, principles of hydrology, and principles for detecting risk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ii. The acquirement of skills: techniques for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 tree, the setting up of high and low ropes facilities, the use of tree climbing gear and the setting up of the system, basic techniques for river tracing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waterproofing the backpacks, techniques for tying kno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skills for teaching and leading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operation of and instructions about the safety belaying system.
    iii. On attitude: the increase of awareness of safety and risk management, the required attitude and traits of an instructor, empathy for the participants, awareness of taking care of outdoor gear, and knowledge about maintaining and managing the ropes challenge facilities.
    III. On the behavior level:
    i.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pplying knowledge about managing the gear and equipment in the workplace, discussing the professional field in depth and sharing with people knowledge about the field.
    ii. The application of skills: applying the teaching skills learned and using skills of tying knots in everyday life.
    iii. The change of attitude: the increase of awareness of safety and risk management, changes of professional image and mindset, and the increase of sensitivity regarding relevant issues.
    iv. Reflection after the application: the design of lesson plans in the future, adjustment about teaching and leading the class, and the importance of accumulating experience and continuous training.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nd after generalizing and reflecting on the material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some advice for 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studies in the future.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v 目 次 vii 表 次 ix 圖 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8 第四節 名詞解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冒險教育的概念與其相關理論 10 第二節 戶外指導員 22 第三節 培訓成效評估 34 第四節 戶外指導員培訓與Kirkpatrick評估之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戶外指導員培訓方案 4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5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58 第五節 研究對象 62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8 第一節 受訓者對培訓方案的反應層次 68 第二節 受訓者對培訓方案的學習層次 110 第三節 受訓者對培訓方案的行為層次 13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5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5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5 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 168 參考文獻 169 附錄一 半結構訪談大綱 176 附錄二 參與訪談同意書 177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丁志達(2012)。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新北市:揚智。
    丁鉉旗(2010)。戶外冒險教育指導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王精文(譯)(2014)。人力資源管理:全球經驗 本土實踐(第五版)(原作者:Raymond A Noe, John R. Hollenbeck, Barry Gerhart, Patrick M. Wright)。臺北市:雙葉。(原著出版年:2014)。
    何俐安(2004)。探討人力資源發展成果談組織評鑑教育訓練之模式。研習論壇,67,201-223。
    余維道(2007)。臺灣戶外冒險教育活動領導者專業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吳兆田(2015)。引導反思的第一本書。臺北市:五南。
    吳佳倫(2008)。休閒活動指導員訓練成果評估之研究-以青年工作體驗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吳美連(2005)。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第四版)。臺北市:智勝。
    吳崇旗(2006)。建構戶外冒險教育效益機轉之模式—以繩索挑戰課程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吳崇旗、翁綾君(2011)。戶外冒險教育營隊指導員專業能力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1(2),165-188。
    吳崇旗、陳修蕙(2010)。探討繩索挑戰課程對青少年之效益。體驗教育學報,4,26-36。
    吳清山(2015)。教育名詞-戶外教育。教育脈動,4,129-130。
    李鴻林(2013)。溯溪活動方案應用在學校之效益 -以新北市立萬里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杜欣怡(2017)。冒險教育引導員面對課程帶領的困難情境之經驗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瑛琪(譯)(2009)。人力資源管理(原作者:Raymond A Noe, John R. Hollenbeck, Barry Gerhart, Patrick M. Wright)。臺北市:東華。(原著出版年:2007)。
    周瑛琪、顏炘怡(2015)。人力資源管理:跨時代領航觀點(第五版)。新北市:全華圖書。
    林男洧(2006)。冒險遊憩活動指導員專業職能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侯昌佑(2016)。野外新生訓練活動對首次領導指導員其領導發展之研究。體驗教育學報,10,59-82。
    施文玲(2006)。質性取向研究理論派典之探析。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2018年5月27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3/53-12.htm。
    洪維忼(2008)。臺灣地區登山活動指導員專業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新北市:巨流。
    孫慕亞(2015)。淡江大學「社團經營與實作課程」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徐彥暉(2011)。臺灣戶外教育指導員的風險知覺之研究-以登山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翁綾君(2010)。戶外冒險教育營隊指導員專業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張仁家(2013)。企業訓練與發展(第三版)。臺北市:全華。
    張昀(2009)。戶外冒險教育對參與者復原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張星雯(2015)。攀樹運動的歷史與發展。林業研究專訊,22(1),18-22。
    張智勝(2007)。戶外冒險教育課程效益之影響因素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張鎮遠(2012)。體驗教育引導員訓練對生命意義探尋之研究 -以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之引導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教育部(2017)。「探索體育:鍛鍊品格、體育加值」計畫實施成果報告書。教育部體育署。臺北市:教育部。
    曹天瑞、周鳳琪、陳穆螢(2001)。探索教育在臺灣發展之初探。公民訓育學報,10,179-209。
    許世雨等(譯)(1999)。人力資源管理(原作者:David A. DeCenzo, Stephen P. Robbins)。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4)。
    許以亭(2012)。臺灣戶外冒險教育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沁怡、吳桂森、方祥明、吳建明、李能慧、謝淑玲、…林美倫(2003)。訓練與發展。臺北市:雙葉書廊。
    陳映芝(2007)。戶外冒險教育課程領導風格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曾淑惠(2004)。教育評鑑模式。臺北市:心理。
    程子窈(2018)。海外服務學習培訓課程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科境(2018)。體驗教育戶外指導員生涯困境與因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黃英忠(2016)。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高雄市:翁燕月。
    楊慶欣(2004)。探索教育活動引導者技能與特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溫金豐、謝孟蓉(2012)。再談訓練評估的規劃與執行。T&D飛訊,138,1-22。
    董至聖(2018)。臺灣攀樹運動發展之困境。大專體育,144,14-24。
    詹雲雅(2008)。美國國家戶外領導學校訓練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詹雲雅(2012)。以賦權增能評鑑理論分析美國國家戶外領導學校評鑑回饋系統。體驗教育學報,6,1-28。
    廖坤保(2013)。以體驗為本的冒險教育對高風險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潘妍欣(2016)。長期接受冒險教育指導員訓練之就業能力研究─以國立體育大學TEAM POWER團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市:心理。
    蔡居澤、廖炳煌(2001)。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台南市:翰林。
    盧宛伶(2010)。護理人員參與專業繼續教育自我覺知學習成效之研究:Kirkpatrick模式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謝智謀(2005)。冒險治療。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3),193-204。
    謝智謀(2015)。登峰:一堂改變生命、探索世界的行動領導課。高雄市:格子外面文化。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桃園縣:臺灣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謝智謀、吳崇旗(2008)。戶外冒險教育對邊緣青少年生活效能促進之訪談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2),163-182。
    謝智謀、吳崇旗、謝宜蓉(2007)。體驗學習融入休閒教育課程之實施成效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4),39-50。
    謝智謀、黃芷玲(2012)。探究戶外冒險教育指導員之工作支持來源。體驗教育學報,6,45-81。
    簡建忠(1994)。訓練評鑑。臺北市:五南。
    簡貞玉(譯)(2002)。員工訓練與能力發展(原作者:Raymond A Noe)。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簡淑怡(2009)。冒險教育活動引導員的自我覺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魏惠娟、林秉毅(2011)。「系統的」訓練與評量:模式、個案經驗與啟示。研習論壇月刊,128,32-43。
    顧以歆(2015)。老人交通安全路老師培訓成效之研究:Kirkpatrick評估模式的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二、 英文部分
    Ewert, A. & Sibthorp, J. (2014).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Foundations, Theory, and Research. Champion, IL: Human Kinetics.
    Gass, M. A. (1993). Adventure therapy: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adventure programming. Dubuque, IA: Kendall/Hunt.
    Gilbertson, K., Bates, T., McLaughlin, T. & Ewert, A. (2006). Outdoor educ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Champion, IL: Human Kinetics.
    Kirkpatrick, D. L. (1994).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ur levels.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as the scien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raft, R. J., & Sakofs, M. (1985).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Boulder, CO: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Luckner, J. L., & Nadler, R. S. (1997). Processing the experience: Strategies to enhance and generalize learning. Dubuque, IA: Kendall/Hunt.
    Martin, P., & Priest, S. (1986). Understanding the adventure experience. Journal of Adventure Education, 3(1), 18-21.
    McKenzie, M. D. (2000). How are ad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 outcome achieve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ustralian Journal of Outdoor Education, 5(1), 19-28.
    Priest, S. (1999). The Adventure Paradigm. In J. C. Miles & S. Priest (Eds.), Adventure programming (p.159).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Priest, S. & Gass, M. A. (1997). Effective leadership in adventure programm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routy, D., Panicucci, J & Collinson, R (2007). Adventure educ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Champion, IL: Human Kinetics.
    Schoel, J., Prouty, D. & Radcliffe, P. (1988). Islands of healing: A guide to 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 Hamilton, MA: Project Adventure Inc.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