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宜芸
Yi-Yun, Lee
論文名稱: 國小低年級學童之家庭背景、課後照顧對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影響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amily Background, After-school Care, Learning Behavio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陳李綢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6
中文關鍵詞: 家庭背景課後照顧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代理父母
英文關鍵詞: family background, after-school care, learning behavior, academic achievement, surrogate par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05下載:6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低年級學童的家庭背景與課後照顧與其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六所台北縣、市公立國民小學的二年級學生,共820人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國小學生學習行為量表」及「學童課後安排及照顧時間安排問卷」作為研究工具,運用SPSS 10.0版統計套裝程式,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主要發現如下:
    一、國小低年級女生在學習行為或學業成就上,皆比國小低年級男生有較好的表現。
    二、家長雙方的教育程度對於國小低年級的學童在學業成就上的表現有相當的影響力,家長教育程度較高,子女的學業成就較佳。
    三、家庭社經地位提高,家長擁有較好的職業,收入也較多,因此有利於提高子女的學業成就表現。
    四、子女數的增加,分配到每位子女身上的資源則相對減少,當國小學童為獨生子女時,其成績總分表現最優,而當家中共有二名子女時,在國語成績方面表現最好。
    五、無論國小低年級學童在放學後是由家長、安親才藝班或學校課輔班來照顧,僅有學業成就會有差異,對其學習行為並無顯著的差異。
    六、身處於小家庭結構之國小低年級女生在參加安親課輔班的課後照顧後,能有效的預測其學習行為。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國小學童的家長、老師、學校行政、課後照顧機構、政府相關單位及未來相關學術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family background, after-school care, learning behavio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Beside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behavio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ith family background and after-school care. The method of this study was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820 lower-grade students from six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These Subjec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Learning Behavior Scale”, “after-school care questionnair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focusing on math and Chinese.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rough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al procedure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reveal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Female elementary school lower-grade students have better learning behavio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an the male students.
    2.Parents with high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he elementary school lower-grade students will have better academic achievement.
    3.As for academic achievement, students with high social-economic status perform are better than those with low social-economic status.
    4.Only one child student have better academic achievement than one or more sibling student. Students with one sibling have better Chinese outperform than only one child student or more than two siblings.
    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lower-grade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and after-school care by whom.
    6.Female elementary school lower-grade students, nuclear family and after-school care center can be predictors of their learning behavior.

    Base on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also discussed and provided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ers, the parents of students, after-school care center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and to be the better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ers.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附表目次 -------------viii 附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學習行為的理論基礎 --------------------------------11 第二節 課後照顧的意義與內涵 ------------------------------25 第三節 家庭背景、課後照顧與學習行為、學業行為之相關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4 第四節 研究程序 -----------------------------------------6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9 第一節 國小學童之課後照顧與學習行為基本資料分析 -------------69 第二節 不同課後照顧者之國小學童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差異分析--72 第三節 不同家庭背景之國小學童,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差異分析 -79 第四節 國小學童之家庭背景、課後照顧對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迴歸分析 -------------------------------------------------------89 第五章 討論 ---------------------------------------------99 第一節 課後照顧者對國小學童之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影響---------99 第二節 性別及家庭背景對國小學童之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的影響-----101 第三節 國小學童家庭變項、課後照顧對其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的預測分析 ---------------------------------------------------------10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5 參考文獻 ------------------------------------------------121 附錄 ----------------------------------------------------135 附錄一:國小學童學習行為預試量表 ----------------------------135 附錄二:國小學童學習行為正式量表 ----------------------------139 附錄三:學童課後安排及照顧時間安排問卷 ----------------------141 附錄四:國小學童學習行為量表項目分析表 ----------------------144 附表目錄 表2-1-1 國內外學習行為之相關研究工具 -----------------------16 表2-2-1 課後照顧類型之優缺點比較表 -------------------------31 表2-2-2 國內外課後照顧概況之比較表 -------------------------38 表3-2-1 預試參與者之學校及性別分佈概況表 --------------------50 表3-2-2 學生正式問卷參與者之學校、性別分佈概況 ---------------52 表3-2-3 家長正式問卷參與者之學校、性別及填答者分佈概況表 ------53 表3-3-1 國小學童學習行為量表之架構 -------------------------56 表3-3-2 國小學童學習行為預試量表之量表內涵 ------------------57 表3-3-3 正式量表試題分佈 ----------------------------------60 表3-3-4 內部一致性檢定結果---------------------------------60 表3-3-5 國小學童學習行為量表各分量表之內部相關結果 -----------61 表3-3-6 國小學童學習行為量表各分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 -----------62 表4-1-1 有效樣本性別之次數與百分比摘要表 --------------------69 表4-1-2 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學習行為之平均數、標準差與t 值 ------70 表4-2-1 有效樣本課後照顧人數與百分比摘要表 ------------------72 表4-2-2 不同課後照顧的學童學習行為、學業成就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4 表4-2-3 課後「回家」照顧的學童學習行為及學業成就之平均數、標準差及 t值 ------------------------------------------------------75 表4-2-4 課後由「安親才藝班」照顧的學童學習行為及學業成就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值 -----------------------------------------------76 表4-2-5 課後由「學校課輔班」照顧的學童學習行為及學業成就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值------------------------------------------------77 表4-3-1 有效樣本家庭結構人數與百分比摘要表 ------------------79 表4-3-2 家庭結構不同的學童學習行為之平均數、標準差與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0 表4-3-3 有效樣本家庭子女人數與百分比摘要表 ------------------81 表4-3-4 家中孩子數不同的學童學習行為及學業成就與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2 表4-3-5 有效樣本之填答家長學歷統計人數與百分比----------------84 表4-3-6 家長不同學歷的學童學習行為、學業成就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4 表4-3-7 有效樣本家庭薪資結構人數與百分比摘要表 ---------------86 表4-3-8 家庭薪資結構不同的學童學習行為及學業成就之平均數、標準差與 t值 ------------------------------------------------------87 表4-4-1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學習行為之共線性診斷摘要表 91 表4-4-2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學習行為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91 表4-4-3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學習行為之多元迴歸係數表 --91 表4-4-4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成績總分之共線性診斷摘要表 93 表4-4-5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成績總分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93 表4-4-6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成績總分之多元迴歸係數表 -93 表4-4-7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國語成績之共線性診斷摘要表95 表4-4-8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國語成績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95 表4-4-9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國語成績之多元迴歸係數表 -95 表4-4-10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數學成績之共線性診斷摘要表 ---97 表4-4-11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數學成績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97 表4-4-12 國小學童家庭背景、課後安排對其數學成績之多元迴歸係數表 97 附圖目次 圖2-1-1 個人行為之三種主要成分 -----------------------------15 圖2-2-1 德國日托園特質圖 ----------------------------------37 圖3-1-1 研究架構圖 ---------------------------------------49 圖3-4-1 研究流程圖 ---------------------------------------62

    一、中文部份

    大紀元報(2005)。職場媽媽兩頭燒若重新來四成選擇不生育。大紀元報網站:http://tw.epochtimes.com/。檢索日期:2008年9月20日。
    內政部兒童局(2005)。統計年報:托育機構概況。內政部。
    王本源、施淑惠、林超群(1996)。國小實施課後托育之我見。彰化文教,38期,50-53頁。
    王玉屏(1980)。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克先(1987)。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王幸三(1993)。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生數學學業成就的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民 (2004)。外傭、保母、電腦與親生父母:從三種不同的代理父母談起。國政評論(編號:社安析093001號)。
    王順民(2005)。國政研究報告-課後照顧服務的一般性考察:現況處境與未來展望。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編號:社會研094-0011號)。
    王福林(1990)。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2006)。95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統計結果。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 (2006)。2001年台閩地區單親家庭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內政部網站: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檢索日期:2008年12月5日。
    何姿嫻(2008)。影響國小學童家長送子女參加課後補習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桃園縣中壢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天泰(1997)。人類學的應用與台灣原住民教育的發展。國立台東師院國民教育所、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主辦之「少數民族和原住民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之論文(台東)。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裕益(1993)。台灣地區國民小學學生學業成就調查分析。台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6期,1-31頁。
    吳愛玲(1998)。台北市國民小學級任教師領導行為類型與學生學習行為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龍珠(2006)。小學生放學後的Second Round-職業婦女位國小學齡子女安排課後托育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有鎰(1997)。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崇(1990)。我國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3期,133-159頁。
    李明昌(1997)。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習態度及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新民(2001)。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李新民(2002)。美國課後輔導方案對國內課後托育的啟示。高雄師大學報,13期,235-256頁。
    周玉秀(2000)。從幼稚園法到兒童日托機構法-德國十四足歲以下兒童的安親教育政策。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3期,91-120頁。
    周美青(2008)。談教養,父母做榜樣。親子天下,3期,26頁。
    周新富(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台北:遠流。E. D. Gagne, & F. R. Yekovich(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2nd ED).
    林玉珮、何琦瑜、張瀞文(2008)。自學力大調查:國中生學習大調查。親子天下,3期,155-160頁。
    林佑璐(2006)。家長對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國小低年級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枝旺(2006)。以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探討高職學生家庭背景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遠流。Richard E. Mayer (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林清江(1981)。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林清標(1996)。原漢族別、家庭結構與學業成就之關連性。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玲(1982)。家庭社經地位與學前教育對學齡兒童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
    林淑玲、馬信行(1983)。家庭社經背景對學前教育的影響及學前教育對小學學業成績的影響。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6期,19-39頁。
    林義男(1993)。我國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6期,157-211頁。
    林葉真(2007)。滿室書香的安親班。人本教育札記,218期,34-36頁。
    林璟斐(2004)。家長工作時間與學童課後托育需求彈性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美(2007)。國小學童家長選擇課後托育服務機構對課後托育服務品質評價之研究-以台北市信義區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佩玲(1999)。校外補習,小學生比中學生比率高。聯合晚報,4版,日期:1999年4月5日。
    邱定雄(2001)。國小學生課後安親班服務市場消費行為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穎(2008)。媽媽,我不要補習。聯合晚報,B1版,日期:2008年10月5日。
    施金池(1983)。教育心理學。台北:台灣書店。
    洪寶蓮(1987)。國中學生個人與環境因素對其學習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文祥(1965)。大學及高中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建雄(2005)。高職學生家庭環境、學習動機與生涯期望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19期,95-139頁。
    徐學陶(1987)。社區對兒童課後照顧的責任。台北:台灣。
    徐諶(1996)。「雙頭馬車」如何行?-為活潑、多元的托育制度請命。師友月刊,353期,6-10頁。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5期,129-172頁。
    翁秀梅(1995)。安親班何去何從。學前教育,18卷,4期,9-11頁。
    翁慧敏(1991)。鑰匙兒童問題研究。研考雙月刊,4期,47-51頁。
    袁之綺、游恒山(1986)。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五南。
    馬祖琳、陳蓓薇、陳淑華、蘇怡萍、謝惠如(2000)。課後托育機構服務內容之個案研究。醫護科技學刊,2卷,1期,1-11頁。
    張文隆(1997)。台中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輝(2000)。美國中小學課後輔導計畫及其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期,123-134頁。
    張美惠(譯)(2000)。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台北:時報。Francis Fukuyama. (2000). The great disruption: Human natur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social order.
    張春興(19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善楠、黃毅志(1997)。原漢族別、社區和學童學業成就關聯性之因果機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主辦「少數族群與原住民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之論文(台東)。
    張善楠、黃毅志(1999)。台灣原漢族群、社區與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載於黃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149-178頁。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學聆(1996)。私立商專學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間關係之研究─以崇佑企專為例。「第十一屆技術與職業教育研討會」宣讀之論文,197~206頁。
    張錦鶴(2003)。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春悅(2006)。家庭社經地位、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習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素蘭(1984)。國小資優兒童與普通兒童在家庭社經背景與父母管教態度上的差異。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為藩(1970)。自我理論在教育學上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2期,85-129頁。
    郭靜晃(2004)。兒童福利。台北:揚智。
    郭靜晃、黃志成、王順民(2004)。兒童課後照顧服務訓練教材。台北:揚智。
    郭聰貴(1978)。國小學生對學校態度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九五、高瑞芝、董道興、郭千綺、林約酉、王曉雯(1996)。國小高年級學童課後照顧問題之初探。教育研究資訊,4卷,1期,100-114頁。
    陳秀枝、李啟塤編著(1991)。教育心理學名詞彙編。台北:千華。
    陳佩宜(2004)。國中音樂教師重視學習心理學與班級經營對學生學習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陳建州(2001)。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輝(2004)。國小學童參加校外課輔班對數學科教學影響之調查與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啟勳(1989)。考試分數的解釋方法對高一學生英文科學習行為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利(1999)。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追蹤調查-以台東縣關山地區為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陳嘉彌、李翠萍(2002)。青少年「課後學習方案」概念與策略之探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期,139-162頁。
    陳慶文(1979)。學習心理學。台北:台灣書店。
    陳麗娟(1994)。我國國民補習學校班級氣氛及其成人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榮祥、吳貞宜(2004)。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台北:華勝。
    馮燕(1999)。托育服務的社會福利定位-生態觀點的分析。社會工作學刊,5期, 1-35頁。
    馮燕(2000)。如何建購兒童的托育照顧體系-兼論兒童托育照顧之政策措施。八十九年全國兒童會議引言報告(台北)。
    馮燕(2001)。各國學齡兒童課後照顧方案。兒童福利論叢,1期,185-208頁。
    黃文俊(2004)。家庭環境、文化資本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芳(2008)。上安親班一直寫。聯合晚報,A4版,日期:2008年6月22日。
    黃怡瑾(2000)。台南市國小學齡兒童課後托育情形之初探。台南師院學報,33期,233-262頁。
    黃昌誠(1990)。空中大學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信誠(2003)。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居住嘉義偏遠地區與一般地區國中生之比較。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娟(2004)。親密的危機。商業週刊網站: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
    webarticle.php?id=18431,檢索日期:2008年10月5日。
    黃毅志(1995)。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中國社會學刊,18期,243-273頁。
    黃輝雄(1999)。國民小學教師班級領導風格與學生成就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薈樺(2004)。國小學童與家長對課後托育服務之看法。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
    劉翠華(1990)。學童課後托育服務模式之研究-以台北市三個社區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美倫(1999)。閩、客學童族群意識與學業成就差異之調查研究-以苗栗縣為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厲志紅、王燕編譯(2006)。啟發一生的猶太教育法。台北:先覺。傑弗里.布拉尼著。Home Education of Jewish.
    蔡玉瑟(1994)。資優生的人格特質與其學習行為、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
    蔡玉瑟(1997)。國小高成就與低成就資優兒童在人格特質、學習行為、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1期,579-609頁。
    蔡穎卿(2007)。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一位母親的十年教養札記。台北:天下遠見。
    劉錦志、陳明終(1980)。市區和郊區國小學生學業成就與心理特質關係之分析研究。測驗年刊,27期,23-32頁。
    鄭芬蘭(2001)。課後托育學童快樂情緒模式之驗證。屏東師院學報,15期,231-258頁。
    鄭望崢(1988)。三種兒童課後托育服務方式之介紹。社區發展季刊,41期,58-61頁。
    鄭淑玲、陳淑瑤(1995)。安親班業者與台北市政府短兵相接。師說,78期,8-12頁。
    鄭鎮寧(2007)。課後托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心理。
    鄧運林(1992)。自我導向學習對成人學生學習行為、學業成績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盧美貴(1980)。國小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生學習行為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得龍(2007)。充實的放學時光。師友月刊,478期,43-47頁。
    錢蘋(1969)。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
    戴源甫(2008)。家庭背景、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結構方程模式之分析途徑。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聯合報(2003)。聯合報,B8版,日期:2003年6月21日。
    聯合晚報(2008)。聯合晚報,A4版,日期:2008年6月22日。
    謝小岑 ( 1992 )。性別與教育機會-以二所北市國中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集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卷,2期,179-201頁。
    謝淑美(2008)。荳芽,不上安親班。台北:奧林文化。
    謬敏志(1990)。單親兒童學業成就、人格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魏意芳(2003)。日本學童保育制度之研究-對我國課後托育的啟示。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usubel, D. 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liss, L. B., & Mueller, R. J. (1986). An Instrument for the Assessment of Study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y Behavior Inventory (ERIC ED268180).
    Brophy, J. E. (1988). On motivating students. New York: Random House.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5-120.
    Debra A. B. J. F. (2007). Parent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tudent outcomes. Learning Environ Res, 10, 67-82.
    Dodge, D. T. (1995). Children need stimulation. Child Care Information Exchange, 11, 45-48.
    Douglas, J. W. B. (1964). The home and the school. London: MacGibbon & Kee.
    Downey, D. B. (1995). When bigger is not better: Family size, parental resources, 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 746-761.
    Eagly, A. H. (1987). Sex differences in social behavior: A social-role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Erlbaum.
    Entwisle, D. R., Alexander, K. L., & Olson, L. S. (1994). The gender gap in math: Its possible origins in neighborhood effec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9, 822-838.
    Flouri, E., & Buchanan, A. (2004). Early father's and mother's involvement and child's later educational outcome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2(2), 141-153.
    Glick, O. (1970). Sixth graders' attitudes toward school and interpersonal conditions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38, 17-22.
    Haladyna, T., Plsen, R., & Shaughnessy, J. (1983). Correlates of class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 311-324.
    Hearn, J. C. (1991).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Influence on the College Destination of 1980 High School Graduate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4, 158-171.
    Hilgard, E. R. (1962).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3rd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
    Ho, S.C. E., & Willms, J. D. (1996). Effec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eighth-grade achievement.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9, 126-141.
    Hofferth, S. L., Brayfield, A., Deich, S., & Holcomb, P. (1991). National childcare survey 1990. Washington, DC: Urban Institute.
    Horace, R. H. (2008). Student-Parent-Teacher Partnerships. Democracy & Education, 18(1), 46-49.
    Horan, P. M., & Hargis, P. G. (1991). Children's Work and Schooling in the Late Nineteenth-Century Family Econom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 583-596.
    Jean. Y., & Dalton. C. (2008). Black-White achievement gap and family wealth. Child Development, 79(2), 303-324.
    Joseph, L. M., Maria, E. P., & Heather, L.(2007). After-school program engagement: Links to child competence and program quality and content.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7(4), 385-404.
    Kathleen, M. W., & Guy, T. (2007). First-grad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for reading, writing, and spelling. Reading Psychology, 28, 257-282.
    Laird, R. D., Pettit, G. S., Dodge, K. A. & Bates, J. E. (1998). The social ecology of school-age child care.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3), 341-360.
    Lansburgh, T. W. (1979). Child welfare: Day care of childre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Washington, D. C: NASU.
    Lockhood, M. E., Fuller, B., & Nyirongo, R. (1989). Family effects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hailand and Malawi.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 239-256.
    Maccoby, E. E., & Jacklin, C. N. (1974). The psychology of sex defferences. Stanford, Calo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yer, R. E. (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Miller, B. M. (1995). SACC out-of-school time: effects on learning in the primary grades. Action research Paper#4, School-age child care project. Wellesley Colleg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Women.
    Morgan, C. T., & King, R. A. (1966).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Morgan, C. T., King, R. A. & Robinson, N. M. (1979).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6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Mueller, R. J., & Gibson, E. E. (1983). The Study Behavior of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ERIC ED231422).
    Peng, S. S., & Wright, D. A. (1994). Explana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Asian American Stud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7(6): 346-352.
    Posner, J. K., & Vandell, D. L. (1994). Low-income children’s after school care: Are there beneficial effects of after-school program? Child Development, 65, 440-456.
    Powell, B., & Steelman, L. C. (1990). Beyond Sibship Size: Sibling Density, Sex Composition,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Social Force, 69(1): 181-206.
    Sanford, F. H. (1962). Psychology: A Scientific Study of Man. Belmont: Calf, Wadsworth.
    Sewell, W. H., & Hauser, R. M. (1976).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Models of the status attainment process. New York: Academic.
    Stevenson, D. L., & Baker, D. P. (1992). 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6): 1939-57.
    Su, H. C. (2001). After-school programs in Taiwan: Program features and child adjustment.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Sundelin, J. (2008). What British policymakers can learn from childcare in Sweden? Society Guardian, Society Guardian.
    Teachman, J. D. (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 548-557.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8). Safe and Smart: Making After-School Hour Work of Kids. Retrieved March 10, 2009, from: http://www.ed.gov/pubs/Safeand
    Smart.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9). Bringing education to after-school programs.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Retrieved March 10, 2009, from: http://www.ed.gov/pibs/After_School_programs/afterschool_programs.html.
    Vandell, D.L., & Corasaniti, M.A. (1988). The relation between third graders’ after-school care and social, academic, and emotional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 59, 868-875.
    Weston, D. C., & Weston. M. S (1996). Playwise: 365 fu-filled activities for building character, conscienc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New York: Tarcher Putnam Book.
    Wiseman, S. (1971).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 Lond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Wong, R., & Sin, K.(1998). Multidimensional Influences of Family Environment in Education: The Case of Socialist Czechoslovakia.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1, 1-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