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品純 Pin-Chun Tsai |
---|---|
論文名稱: |
國小啟智班教師對藝術治療理念融入休閒教育領域美勞課程教學認知與實踐之研究 A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Special Teachers’Art Therapy Teaching Cognition and Practice toward Art Curricula within Leisure Education Area |
指導教授: |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0 |
中文關鍵詞: | 藝術治療 、國小啟智班 、休閒教育領域美勞教學 |
英文關鍵詞: | art therapy, elementary mental retardation classes, leisure education area art teach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8 下載:3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藝術治療近年成為許多領域關切的議題,越來越多關於身心障礙兒童藝術治療活動的成果被討論,甚至提出「藝術教育治療」的理念,而國小啟智班休閒教育領域美勞課程即為適合實施融入藝術治療理念藝術活動之場域。
本研究從國小啟智班教師的角度出發,探究教師於休閒教育領域美勞課程中融入藝術治療理念之教學認知與教學實踐,並分析不同背景教師其美勞教學認知與實踐之差異,探討教師教學認知和教學實踐之間的關係,且進一步了解教師於教學過程當中所面臨之困難,以尋求因應之道。本研究以自編之「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課程之調查問卷」為調查工具,研究對象為全國國小啟智班教師,總計寄發6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共計498份,回收率達83%。研究資料分析依照研究問題分別使用SPSS 12.0統計軟體進行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此外,並以AMOS 4.0統計軟體以多元方程結構模式分析法針對本研究所提出之教師教學認知影響教學實踐模型圖進行整體適配分析。經上述研究歷程,本研究獲得以下主要研究結果:
一、國小啟智班教師認同在美勞課程融入藝術治療之教學理念。
二、國小啟智班教師將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教學實踐之現況良好。
三、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課程之教學認知方面,特教系和師資班畢業教師之教學認知高於在職修習特教學分者;年資未滿15年之教師高於15至19年之教師;修習藝術治療課程及研習教師的教學認知高於無任何藝術治療經驗者。
四、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課程之教學實踐方面,女教師之實踐度高於男性教師;20至30歲教師高於40至50歲教師;特教系和師資班畢業教師之教學實踐高於在職修習特教學分者;特教年資未滿15年之教師高於15至19年之教師;具藝術專業訓練教師高於無經驗;有藝術治療背景高於無藝術治療背景的教師。
五、根據修正後模式發現,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課程之教學認知會影響其教學實踐。
六、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課程之教學認知程度顯著高於其教學實踐。
七、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專業知能和觀念缺乏、學生障礙程度提高、教學人力不足和經費不夠與專業團隊執行不易等困難是教師實施藝術治療美勞課程 所面臨之困境。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針對教育行政與師資培育機關、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專業從業人員與後續研究等分別提出具體建議,並回顧、分享研究的歷程與心得。
Art therapy became popular by many domains recently in Taiwan. More and more research results regardi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have been discussed. A new concept, named “art education therapy ”, has been formed. However, many scholars support that art activities with art therapy concept are suitable for applying to leisure education curricula of special classes.
This study first analyzed teachers’ cognitions and practices of art education therapy into art class within leisure education curricula. Furthermore, this study distinguish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ing cognition and practice among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cognition and practice. Finally, some difficulties were told by teachers when encounting the execute art curricula and some strategies were offered by this study.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subjects were 600 teachers from all the country. The valid sample were 498, and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83%.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methods are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ANOVA from SPSS12.0 software. The theory of this study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exploration method, and attested in the SEM analysis from AMOS 4.0 softwa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1.Teachers agreed the teaching idea that art curricula should integrate with art therapy concept.
2.Teachers presented a positive execution of integrating the art curricula with art therapy concept.
3.About art therapy teaching cognition, teachers graduated from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and teachers trained post-graduate scored higher than studying special education credit at evening and graduate studies; teachers serve less than 15 years scored higher than 15 to 19 years; teachers studied art therapy course scored higher than novices.
4.About art therapy teaching practice, female teachers performed higher than male; teachers 20 to 30 years old performed higher than 40 to 50; the teachers graduated from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and teachers trained post-graduate higher than studying special education credit at evening and graduate studies; teachers serve less than 15 years performed higher than 15 to 19 years; teachers have art experience performed higher than novices;teachers have art therapy experience performed higher than no experience.
5.According to corrected SEM model, the art therapy teaching cognition of teachers will influenc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6.The art therapy teaching cognitive of teachers was higher tha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7.Teachers’ lack of professional art therapy knowledge, the serious handicap level of students, short of assistants in class and difficulties of team cooperation, were the disadvantages that influence teachers’ integrating of art therapy concept into art curricula..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s and teacher’s cultivator institute, the teachers of speccial classes, the art therapy personnel and future researches. Meanwhile, the author shared personal reflection about conducting the research for readers.
中文部分
Dalley, T. et al. (1987/1995). Images of art therapy.
陳鳴(譯)。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遠流。
Eisner, E. W. (1972/2002).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郭禎祥(譯)。藝術視覺的教育。台北市:文景。
Malchiodi, C. A. (1998/2003).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drawings.
吳武烈(譯)。兒童繪畫治療-繪畫:兒童的心靈之窗。台北市:五南。
McNiff, S. (1998/2006). Art-based research.
吳明富(譯)。藝術治療硏究法:以藝術為基礎的硏究法。台北市:五南。
Read, S. H. (1958/2007) . Education through art.
呂廷和(譯)。透過藝術的教育。台北市:藝術家。
Rosal, M. L. (1996/1997). Approaches to art therapy with children.
陸雅青(譯)。兒童藝術治療。台北市:五南。
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2),84-98。
王振德(2000)。行為改變技術。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三),349。台北市:文景書局。
王淑俐(2000)。行為治療。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三),413。台北市:文景書局。
王淑琴(2007)。藝術治療對自閉症幼兒語言表達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台北教師研習中心(1997)。藝術治療與特殊兒童輔導。台北市: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江學瀅(2002)。藝術治療與藝術教育。幼教資訊,143,33-37。
何華國(1994)。智能不足兒童美術教學。載於陳英豪、何華國、吳昆壽主編,輕度智能不足兒童美術科教學活動設計(頁A1-A3)。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
何華國(199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研究(3版)。台北市:五南。
何華國(2003)。啟智教育研究(2版)。台北市:五南。
吳正成(2004)。台東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實踐之探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吳明富口述(2008)。2008年創造性藝術治療(CAT藝貓)實務座談會。藝鼠-藝術教育論壇講座筆記。蔡品純 紀錄。2008年5月31日。
吳明隆(2007)。結構方程模式AMOS的操作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吳昆壽(1994)。談特殊兒童的美術教育。載於陳英豪、何華國、吳昆壽主編,輕度智能不足兒童美術科教學活動設計(頁A15-A17)。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
吳欣穎(2006)。團體藝術活動對提升國小中年級學生同儕關係及溝通表達能力之影響—以普通班之身心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亭芳、孟令夫(2000)。相關專業服務團隊。載於林寶貴策畫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頁559-590)。台北:心理。
吳淑美(1998)。學前融合班教學策略篇。台北市:心理。
呂素貞(2000)。藝術治療與靈性照顧-安寧病房中。安寧療護,5(2),62-65。
呂燕卿(2007)。「生活課程」及「藝術與人文學習領」之內涵。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頁367-399)。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坤崇、歐慧敏(2001)。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李美侖(2007)。藝術治療取向自我概念成長團體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翠玲(2001)。特殊教育教學設計。台北市:心理。
李翠玲(2003)。九年一貫課程與特殊教育教材之發展。國教世紀,207,5-12。
李瀚倫(2003)。藝術治療對行為與情緒困擾兒童之處遇 以繪畫為導向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鋐宇、甘蜀美、陳瑄妮(2006)。醫院治療師介入學校系統之現況與省思。身心障礙研究,4(2),97-116。
楊俊盛、羅湘敏(2003)。特殊學校專業團隊服務之調查。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第5 期,73-96。
周子敬(2006)。結構方程模式(SEM) 精通LISREL。台北市:全華。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2008)。國內提供藝術治療直接服務之機構。2008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arttherapy.org.tw/aservice.php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2008)。藝術治療簡史。2008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arttherapy.org.tw/arttherapy.php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2008)。藝術治療。2008年11月30日,取自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seach_result.jsp
吳昆壽(1994)。談特殊兒童的美術教育。載於陳英豪、何華國、吳昆壽主編,輕度智能不足兒童美術科教學活動設計(頁A15-A17)。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
孟瑛如(1999)。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台北市:五南。
孟瑛如(2002)。學習障礙與補教教學-教師及家長實用手冊。台北市:五南。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揚智文化。
林惠芬(2000)。智能障礙者之教育。載於許天威等人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頁134-158)。台北市:五南。
林進材(1999)。教學研究與發展。台北市:五南。
林進材(2000)。教學理論與方法(2版)。台北市:五南。
林進財(2006)。教學論。台北市:五南。
林端容(2002)。特殊幼兒美術教學。台北市:五南。
邱美華(1992)。繪畫治療團體對國小適應欠佳學童的自我概念及行為困擾之輔導效果。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禎塘(1987)。藝術治療團體對特殊學校肢體殘障國中學生人格適應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侯禎塘(1997)。行為導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多重障礙兒童行為問題及圖畫概念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禎塘(1999)。藝術治療在特殊兒童輔導之應用。屏師特殊教育,7,12-14。
侯禎塘(2000)。現象取向藝術治療理念與實施。屏師特殊教育,9,6-7。
侯禎塘(2003a)。兒童美術發展與特殊兒童美術教育。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主編,特殊教育叢書第三十四期:特殊教育論文集(四)(頁67-117)。屏東縣:國立屏東師院特教系。
侯禎塘(2003b)。調適取向藝術治療。屏師特殊教育,5,18-25。
侯禎塘(2006)。藝術治療於情緒障礙兒童之輔導效果研究 現象學取向於分離焦慮及拒學兒童為例。高雄市:高雄復文。
范瓊方(1998)。藝術教育與藝術治療的比較。美育,96,25-34。
范瓊方(2004)。藝術治療 家庭動力繪畫概論。台北市:五南。
郁秀珊(2006)。藝術活動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及藝術表現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紐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台北市:心理。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無日期)。全國碩博士全國資訊網。2008年5月22日,取自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search_result.jsp
張春興 編(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凱元(2003)。人本主義的教育與實踐。台北市:心理。
張媛媛(2003)。藝術治療對國小學習障礙兒童提昇注意力的輔導效果。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廣義(200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關聯資本、教學信念、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靜玉(2006)。不一樣的美術課。載於陳麗婷、陳慧娟、周怡君著,另一種語言藝術治療融入特殊教育美術教學初探-藝術媒材篇(頁2-3)。台北市:台北市立文山特殊學校。
教育部(1999)。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實施辦法。2008年12月1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H0080031
教育部(1999)。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2008年12月1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80032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特殊教育法。2008年11月30日,取自http://law.moj.gov.tw/
教育部(2008)。特殊教育設施及人員設置標準。2008年12月11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1A.asp?no=1H0080034&K1=特殊教育&KeyWordID=941&KCDate=2008-12-1
新竹教育大學數位藝術教育學習網(2008)。兒童繪畫發展理論與研究探索。2008年6月14日,取自:http://www.aerc.nhcue.edu.tw/
莊婷媜(2007)。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天威(2000)。新特殊教育通論。台北市:五南。
許玫倩(2005)。一位藝術治療團體之ADHD成員在兒童發展中心之歷程與效果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明聰(2000)。個別化教育計畫。載於林寶桂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頁363-402)。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源湖(2006)。成人識字教師教學認知、實踐與影響因素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修廷(2000)。發展取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學童情緒困擾與自我概念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淑蓮(2003)。東部地區國小啟智班美勞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
陸雅青(1993)。藝術教育治療。載於當代美勞教學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42)。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陸雅青(2000)。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以破碎家庭兒童為例。台北市:五南。
陸雅青(2002,11月)。藝術教育治療於現今國民教育課程之應用。論文發表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辦之「現代教育論壇-藝術治療與藝術教育」研討會,台北市。
陸雅青(2005)。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3版)。台北市:心理。
陸雅青口述(2009)。塗鴉與轉化-由情障兒的塗鴉談起。2009年特殊教育「情緒障礙與兒童藝術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演講筆記。蔡品純 記錄。2009年5月30日。
陳榮華(1992)。智能不足硏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麗婷、陳慧娟、周怡君(2006)。另一種語言藝術治療融入特殊教育美術教學初探-藝術媒材篇。台北市:台北市立文山特殊學校。
黃忠賢(2003)。藝術治療對一位九歲白血病女童身心適應的影響歷程 個案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明正(1994)。美勞教學在特殊教育上的功能。載於陳英豪、何華國、吳昆壽主編,輕度智能不足兒童美術科教學活動設計(頁A7)。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
2008表達性藝術治療學術研討會(2008)。活動資訊。2008年5月16日,取自http://163.13.1.131/olreg/course.asp?crsid=2008032021STA2/frame_
rint.asp?filename=classA_city_All_cls_B/classA_city_All_cls_B_200810
20.asp
全國藝術教育網(2008)。藝鼠-過去活動簡表。2008年11月30日,取自http://gnae.ntue.edu.tw/art/art.jsp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特殊教育通報網(2008)。97學年度一般學校各縣市特教班別班級數統計(身障)。2008年12月11日,取自http://www.set.edu.tw/spcs2003/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藝術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議程。2008年4月29日,取自http://60.249.3.133/www/index_3.html
陳明德(2004)。相關專業人員在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中的角色。特教園丁,19(3),35-42。
黃芳媛(2007)。藝術治療對國小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之輔導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壽南(1989)。國民小學啓智教育之理論與實際。高雄市:復文。
黃錦凰(2002)。運用影像或實物的教學媒介刺激對兒童繪畫表現的影響。國立新竹美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葉春杏(2004)。藝術治療團體對喪親兒童復原歷程之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莉瑄(2003)。藝術治療團體對學習障礙兒童的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2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雅鳳(2007)從專業治療師的取向探討現行專業團隊之運作。特殊教育叢書。2009年6月14日,取自http://ms3.ntcu.edu.tw/spc/aspc/6_ebook/
pdf/9601/8.pdf
潘元石(1994)。藝術教育與心智障礙兒童。載於陳英豪、何華國、吳昆壽主編,輕度智能不足兒童美術科教學活動設計(頁A5-A6)。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
蔡宜青(2000)。藝術治療對選擇性緘默症兒童的介入 個案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玉疊(1994)。黏土類的美勞教材在啟智教育上的應用。載於陳英豪、何華國、吳昆壽主編,輕度智能不足兒童美術科教學活動設計(頁A19-A38)。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
鄭安修(2002)。藝術教育治療在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實施的行動研究。現代教育論壇,43–49。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盧台華(1998)。身心障礙學生課程教材之研究與應用。載於台灣師大特教系(主編),身心障礙教育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85-190)。台北:臺灣師大特教系。
蕭夙娟、王天苗(1998)。國中小啟智班實施專業整合之意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131-150。
謝秋梅(2005)。藝術活動對學習障礙與低成就學生自尊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鍾肇騰(2000)。藝術治療 基本理念及其課程簡述。文化視窗,23,48-55。
蘇振明(2000)。啓發孩子的美術潛能:跟父母及教師談兒童美術教育的理念及指導要領。台北縣:光佑文化。
藍雪瑛(1995)。我國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教學信念及形成因素之硏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